No. 414 菩薩念佛三昧經 (卷4) T13, p0816a

佛經故事



佛經故事


鬼母與烏鴉... 1


鬼吵架... 4


不眠國王... 6


冤冤相報... 9


貪睡的比丘... 12


醜魔... 14


買「五戒」... 15


沙門救母... 18


魔擾文殊... 19


真假天王... 21


金手指... 22


僧鬼合作... 23


 


鬼母與烏鴉


 一位修行很久的尊者,一天帶領眾弟子到屍羅城去。


 他們這一行人一路餐風露宿,雖然很辛苦,但也都充滿法喜。可是,當大家到達城門外時,尊者的面容忽然一下陰下來,看起來很哀傷。


弟子們見尊者面有愁容,誰也不敢出聲,跟著他悶頭前行。走了一段路之後,尊者見一隻烏鴉飛來,又搖搖頭微笑了起來了。


弟子們見他一會兒皺眉,一會兒又微笑,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於是就向尊者詢問。


尊者停下腳步回答說:「我剛到城門時,看見一個鬼的孩子。」


「親愛的尊者,我肚子好餓啊!」鬼孩子可憐兮兮地哭道


「我的母親到城裡為我尋找吃的東西,可是她這一去已有五百年了,與我分別的時間太長啦,我現在已是飢餓至極,恐怕活不了多久了。如果你進城後見到我的母親,就把我的困境告訴她,說我急切地盼望她能夠早點回到我的身邊來!」


「所以剛到城裡,見到了他的母親,我就把孩子的境況都告訴她了。」尊者喝了口水繼續說道,看不見鬼子與鬼母的學生們,個個都聽的入迷。


鬼母懇求道:「我進城來雖然已經五百年了,但還未能得到個人的鼻涕和唾液來當作食物。因為我剛生過孩子,身體很虛弱。即使偶爾得到一點點唾液,又被其它的鬼給奪去了。今天正好碰到個人,得到了一點唾液,正準備帶出城跟我的兒子一起分吃。可是在城門下有一群身高力壯的鬼神,我很畏懼它們,怕他們把我的唾液給搶走。如果被他們搶走了,那我和我的孩子就都沒有救了。我現在唯一的希望是尊者您能把我帶出城去,好讓我們母子團圓,一起分享食物。」



尊者問鬼曰:「你在世上活了多久了?」



鬼母回答說:「我已見過這座城池七次繁榮、七次衰敗了!」



了鬼母的話,忍不住悲嘆起生死輪迴所受到苦楚和折磨,是那樣的沒完沒了!我一想到這些,就為眾生感到沉重與悲傷,這就是我哀愁的原因。



「師父!」一位學生疑惑道:「那麼剛剛師父見到那隻烏鴉飛過去後,為什麼又笑了呢?」


 


 


 


尊者回答:「在經歷了九十一次的生死輪迴後,有一輩子我出生在一個富貴長者的家裡,並且想要出家修行。因為我知道,只要那時出家修行一定能修得羅漢果位。可是,我父母怎麼也不成全我的意願,還強行為我娶妻,迫使我成家,試圖以此來留住我的心。娶了妻子怎麼出家修行呢?但即使是這樣,我出家的願望並沒有因此而打消。成家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我又向父母提出要出家的請求。」



「你要出家可以,但必須給我們生一個孫子,不生孫子就別想出家!」尊者的前世父母如此說。



「父母見我的態度十分堅決,於是提出這個心願。我沒有辦法,只好遵從父母之命,為他們生下一個孫子。孩子一晃眼長到了六歲,已經懂得了許多事理。這時,我又提出了出家的請求,而且特別堅決。父母一看沒有辦法了,當我要走的時候,他們又讓我的兒子抱住我的腿,哭著鬧著說:『你是我的父親,你走了誰來養活我?既然不能養活我,那麼你就殺了我吧!殺我之後,你就可以安心走了。』」



尊者感嘆地說道:「老實說,我當時對兒子確實產生了愛憐之心,初為人父,誰能無情。於是我就對我的兒子說,我不出家了。不過卻因為我的兒子障了我出家的這個緣故,我們經歷了九十一劫的生死輪迴,都沒有相見。



尊者看了看天空,又說:「現在我用天眼觀看那隻烏鴉,竟然是我過去世的兒子。可憐他愚昧無知,久處在六道輪迴之間,因此我才無奈地微笑啊!」



眾人聽聞尊者這麼說,這才恍然大悟。



「出家是很難得的大功德。」



尊者對眾人說:「有智慧的人,若看見有人想要出家尋求苦難的解脫,應該鼓勵他,不要強行留他在世俗間。阻礙別人出家的業,卻要常常處於惡道中受苦難折磨。」



 


鬼吵架



「這是我的!」「是我的啦!你別碰。」有兩個鬼,他們共同有一個木盒、一根杖以及一雙木屐。這兩鬼總是為了爭奪這三樣東西而爭吵,沒有一天能夠安寧。



一天,兩個鬼又爭吵起來,你爭我奪各不相讓。有一個人看到了,疑惑的問說:「這個木盒、手杖和木屐看上去平平常常,沒有什麼奇異的地方,你們倆人為什麼為了爭奪這些東西鬧得這麼厲害?」



一個鬼急著回答道:「這個木盒,你別看不起它,從這裡面能變出衣服、食物、被等許多生活中須要用的東西。有了它,吃的、用的就不用發愁了。」



另一個鬼搶過話說:「這杖可不只是一根普通的木棍!它能打敗一切敵人,拿著它,就能所向無敵,誰都不用怕了;而這雙木屐,穿上之後就能夠飛越一切障礙,日行千里。」



那人聽了這段「鬼話」,心想:「看來這三樣東西真是非同一般,我要是擁有了它們,那下半輩子就不用發愁了。」



於是,他使對兩個鬼說:「如此說來,這三樣東西確實值得一爭。不過你們這樣爭來吵去也不是辦法,不如你們把東西放下,讓我替你們公平地分一分,讓你們以後不會再吵架。」



「有道理!」「好啊!好啊!」兩個鬼聽了,都覺得此話有理,於是他們各自放下手裡的東西,站到一邊去看那人怎麼分配。



那人見鬼上了他的當,趕忙走過去,抱起木盒,提起杖,穿上木屐,立刻飛奔了起來。兩個鬼驚訝得瞪大眼睛說不出話來,眼看著那人就要飛遠了,但因為那雙神奇的木屐,兩個鬼怎麼樣也追不到他。



那人轉過頭對兩個鬼說道:「你倆爭的東西,我都拿走了。你們已經沒什麼可爭的了,以後就不會再吵架啦!」


不眠國王


 路旁有戶人家正為兒子的離去,全家抱頭痛哭。有個少年從這裡經過,見到這一家人傷心異常,感到非常奇怪,忍不住上前問清楚。


 「你是外地來的吧?」這戶人家的父親哽咽地說:「我們國王是個奇人,不管黑夜白天,他都在處理國務,從來不曾睡覺。但是只要他發現左右服侍的當班人打起瞌睡,他就下令殺掉他們。因為這個原因而死在國王刀下的已經有四百九十九個人了。而今天正輪到我兒子當班啊!我只有這個兒子,如今可能再也看不到他了,叫我們怎麼不傷心?」老者說完,又哭了起來。


 「這位老伯,您別著急。」少年連忙安慰說:「不如,讓我代替您的兒子去國王那兒當值服務吧!」老者驚喜萬分,立刻從家中拿了 一千兩 黃金,感謝少年的「頂替之恩」。


 少年來到了國王面前,國王見少年口齒伶俐,十分喜歡,不過依舊告誡少年說:「你可要小心,千萬別睡覺!我如果發現你睡著了,當場就會把你殺掉,到時你後悔可就來不及了!」少年胸有成竹的點了點頭。



入宮第一天的白天過去了,少年顯得很有精神,服侍的很周到。但到了晚上,沒一會兒,這個少年就支持不住,打起瞌睡來了。



國王見少年睡著,把少年提了起來,嚴厲地說道:「不讓你睡,你偏要睡,我現在要殺你,你有什麼話說?」



「大王您別生氣!」少年不慌不忙地說:「我剛才雖然閉上了眼睛,但只是在思考問題呀!」



「那你在想什麼呢?」國王問。



「我在想,一個 一公升 大小的容器,它是不是可以盛 兩公升 的物品?比方說它能不能同時裝下一公升的沙子,和 一公升的水呢?」少年答道。



王聽後覺得有趣,便令人拿容器和沙子和水來做實驗。盛完 一公升 的沙子之後,果然又能盛滿 一公升 的水。試驗結果,與少年說的一點不差。


試驗完後,過一會兒少年又打瞌睡了。國王見了,很高興地責備他。



少年回答:「大王啊!您沒看見嗎?我又是在想問題哪!」國王問他又在想什麼。



「挖一個一丈深的坑,然後把挖出的土再填進坑裡,土是不是只能填滿八尺,而不能填滿呢?」



「怎麼可能?」國王不信,又令人在後花園挖土做實驗,把挖出的土再填回去,果然土只填到八尺的地方。



等到填完土以後,少年又睡覺了,而且還是躺在地上呼呼大睡起來。



「你不覺得你睡的太離譜了嗎?看你這次又有什麼話說!」這一次國王非常的生氣。



少年依舊一派輕鬆地回答說:「大王啊!我這回仍然是在思考問題啊,而且是個與您有關係的問題喔!」國王覺得很好奇。



「如果國王答應我說什麼都不處罰我,我才敢說!」



「我答應你,快說吧!」



「國王您是個鬼!不是人啊!」少年指著國王高聲叫道。



少年忽然的大聲喊叫,讓國王一時驚住了,等國王回神,少年卻已不見蹤影。



但是這個神秘少年說的話,卻讓國王一直掛念在心。



天一亮,國王就去面見太后:「剛才有一個少年硬說我是個鬼,這是什麼意思,我怎麼會是鬼呢?」



兒呀!不瞞你說,」國王的母親見狀,只得告訴國王實話:「二十幾年前我懷你的那天夜裡,我夢見和一個鬼睡在一起,第二天就發現懷孕了。你從小就和別人不同,現在更是殺人不眨眼,看來你確實是鬼的後代啊!」



國王聽了,大吃一驚,忽然明白自己為什麼都不用睡覺,為什麼動不動就殺人,原來是鬼氣作怪。



「現在我是人類的國王,就應該要用對待人類的方法來對待自己的子民才是。」想到這裡,他忽然醒悟。從此以後,國王以仁心治國,改過向善,再不隨便殺害百姓了。


冤冤相報


 有一對老年得子的老夫婦,從小便對獨生女十分疼愛,這小女孩也長的伶俐乖巧,一家人也生活的幸福安寧。


 在女兒十七歲那年,有一回不小心受了點風寒,因為他們的女兒從小若是傷風感冒從來都是不治而,用不著老夫妻倆操心,因此這回他們也沒有特別在意。


 可是,這次女兒不但沒有恢復,病情反而越來越嚴重。老夫妻只好請來當地的醫生給女兒看病,藥是吃了不少,女兒的病卻一天比一天嚴重,最後竟病得骨瘦如柴,連睜眼的力氣都沒有。


 老夫妻倆心急如焚,說到女兒的病,老倆口只有相對嘆息流淚,束手無策。秋天到了,他們害怕女兒的性命也像那紛紛枯黃的葉子一樣凋零。


 正當這家人陷入悲涼的氣氛中,遠方來了一位咒文師,自稱能用咒語消災解難。


 「大夫怎麼看都沒有用,不如請咒文師來碰碰運氣吧!」兩夫妻請來這位法師,懇求救女兒一命。


 款待過咒文師之後,咒文師要求引他到女兒的床前。咒文師在床邊閉目靜默了一會兒,老夫妻倆正要替咒文師掀起女兒的幔帳時,咒文師舉手制止:「不用了,你們的女兒被鬼纏住,現在快要不行了!」


 「天啊!請您一定要救救她啊!」聽了這話,夫妻倆頓時感到五雷轟頂,老夫婦流著淚再次懇求咒文師設法救他們可憐的女兒。


咒文師說:「我跟鬼交涉看看。」他再次閉目誦咒語片刻,不久他就見到了糾纏著少女的鬼。


「這女子和你無冤無仇,你為什麼要和她過不去呢?」咒文師問道。



「無冤無仇?」鬼憤憤不平地答道:「哼!這個女子在前五百中常謀害我的性命,我也在過去五百中常謀害她的命。我們倆冤冤相報,到今天還沒有了結,這次又換我來索命了!」



咒文師搖搖頭、嘆了口氣說:「冤冤相報何時了?不停的報復、向彼此索命,難道你不覺得累嗎?」



鬼說:「我也很想了結這段惡緣,但光靠我一個是不夠的。如果她能保證從今以後不再怨恨我、謀害我,今天我就饒她一命,請您把我的話轉達給她。」



咒文師把鬼的這番話告訴了奄奄一息的女子。她喘息了一會兒,虛弱地對咒文師說:「我答應它,從此不再記恨了。」



「她不會再報復你了!你今天就饒了她一命吧!」咒文師對鬼說。



鬼聽了並不十分相信,它仔細地感應女子的心思,發現她對鬼近日來的折磨仍有怨恨之心。



算了!她答應不再記恨,只是因為怕喪命而說的謊話。我已經給過她機會了,看來無藥可救、不肯了結的是她不是我。於是,鬼毫不猶豫斷送了女子的命,就此消失。


 


 


 


貪睡的比丘



一位貪睡的男子,因為聽說了佛法的殊勝,心中十分仰慕。於是,他辭別了父母,跟隨優波多尊者出家學習佛法。但是雖然出家了,卻依舊不改貪睡的本性,他時常因為睡覺而錯過了優波多尊者的講經集會,耽誤了坐禪。



這一次,他因為貪睡,甚至錯過了一頓齋飯。正因他十分貪睡,對佛法的學習和修行不夠勤奮,所以對於佛法的理解也還很膚淺,並沒有真正的領悟。



優波多尊者對此也特別擔心,總想幫助他改掉貪睡的壞毛病:「他如果改掉貪睡的毛病,相信一定可以對佛法有所領悟的。」



一天,優波多尊者為弟子們講完佛法,解答完他們的疑問後,讓弟子們各自找一個清淨的地方坐禪去。這個貪睡的弟子也聽從了優波多尊者的吩咐,隨著大家走往樹林坐禪修行去。



這個貪睡的比丘東找找西找找,終於在一個小山坡上找到了個好地方。這個好地方其實就是一個不大的空地,空地四周都是高大的樹木,空地上生著茂密的野草,還開著一些色彩豔麗的花朵。這個弟子隨便找了一棵樹,就靠著樹身坐下來了。



正午的陽光透過繁茂的樹葉,斑斑點點的灑在他的身上,微風一吹,又送來一陣的清香。他十分愜意地閉上眼睛,慢慢地呼吸著山上清新的空氣,漸漸地,他的睡意就來了,沒過多久,他就靠著樹身睡著了,至於,「坐禪」這檔事兒就在打呼聲中被遺忘。



優波多尊者忙完自己的事後,也來到樹林中,看看弟子們修行的情形,同時也特別察看這個貪睡的弟子是否用功。他毫不費力地找到了那個小山坡,登上山坡一看,那個貪睡的比丘果真又在那裡進入了夢鄉。



「這個孩子!」優波多尊者自己也忍不住搖搖頭笑了起來。



隨後,尊者施展神通變成一個惡鬼,惡鬼肩上長有七個頭,都是青面獠牙,披散著紅紅的又長又亂的頭髮,模樣猙獰可怕。



這個惡鬼走到貪睡比丘跟前,縱身竄,兩隻生滿黑毛的手抓住了一根樹枝。就這樣,惡鬼懸在空中,身子還不住地晃著。



惡鬼伸出自己骯髒無比的腳趾頭去踢了踢貪睡比丘的頭,可是那個比丘依舊沒有醒,還是呼呼大睡。惡鬼第二次稍微用了些力氣又踢了踢他的頭,他還是沒有醒,惡鬼有些生氣了,第三次狠勁踹,只聽得「哎喲」一聲,這個貪睡的比丘終於醒過來了。



「誰啊?亂踢人!真是沒禮貌。」貪睡比丘醒過來,急忙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頭,覺得好像被什麼東西撞出一個小包包。當他睜大眼睛這才看清了自己面前站著一個長著七個頭的惡鬼,嚇得他魂飛魄散,爬起身來飛奔而去。



「師…師父…有…有…咳咳…」他急急忙忙跑回了寺廟,身上的袈裟也被路上的荊棘刮破了很多地方。



當他氣喘吁吁地跑到了優波多尊者跟前,已經上氣不接下氣了,張著口連話說不清楚了



優波多尊者故意裝著很嚴肅的樣子對他說:「別的人都還在打坐,你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你以為你已經學習得很好了嗎,快!趕快回到自己原來的地方坐禪去!」



這個貪睡的比丘這時候才喘一口氣來,他帶著恐懼的神情對尊者說道:「尊敬的老師,我坐禪的那個地方有一個長著七個頭的惡鬼,他懸在半空中,披頭散髮,齜牙咧嘴,真嚇死我了!所以我才跑回來。現在你又讓我回去,我怎麼敢再回到那裡坐禪呢?」



優波多尊者心中暗笑,他知道這個貪睡的比丘是可以造就的,所以又和言悅色地對他說道:「其實你所見到的惡鬼並不可怕,他並沒有傷害你,對於你來說,最可怕的事情是貪睡。如果這個惡鬼把你嚇死或者殺死的話,你的靈魂還不會受生死輪迴之苦。但是,倘若你這樣一直貪睡直到死的話,你的靈魂就會墮入六道之中,生生死死,永遠遭受輪迴之苦,你好好想一想吧。」



貪睡比丘聽到老師的話,感到有些不好意思,這是老師第一次如此訓誡他。



緊接著優波多尊者又對他說道:「你看看你身邊的師兄弟們,他們都不分早晚,勤奮地學習佛法,認真地坐禪修行。而你呢,總是睡不夠。在我講法時也要打瞌睡,過分貪睡也就是過分放縱自己。過分放縱自己的話,怎麼能夠修得正果呢?」



優波多尊者這番話,說得這位貪睡的比丘滿臉通紅,十分慚愧。他深思了好一會兒後,才對尊者點頭說道:「尊敬的老師,我的確是太放縱自己了,不過從今以後,我一定改正。」說完,他就向尊者深深行了一個禮,然後離開了尊者,跨出廟門去了。



尊者看著他遠去的背影,臉上浮現出滿意的微笑。


這個貪睡的比丘循著原路又回到了那個小山坡上,他又看見了那個惡鬼,但他並沒有理會,自顧自的到樹下開始坐禪,但是由於他心中畢竟還是害怕這個惡鬼,所以一點兒也不覺得,竟然第一次沒有一絲一毫的睡意。


 從此之後,他持續如此一心一意地打坐修行,思考佛法問題,漸漸對佛法有了體悟,最後終於修得了正果,成了一位聖者阿羅漢。


 


 



醜魔



有一種魔鬼很喜歡變成人的影子,趁人不注意的時候鑽進人的身體,在裡頭作怪,讓人身體不舒服、心情煩躁卻找不到原因,這種魔鬼就叫做「醜魔」。



有一天晚上,佛陀的大弟子目連正在打坐,有一個醜魔就化成影子跑進了目連尊者的肚子裡。醜魔以為自己做得很隱蔽,但馬上被尊者發現了。



尊者不知醜魔的目的是什麼,便進入禪定中觀察原由。目連尊者看出了醜魔的前世,便說道:「你還是出來吧!不要干擾出家人修行,以免以後墮入地獄受苦啊!」



醜魔心想:「這個出家人並沒見到我,可能是隨便唬找吧。哼!就算是佛陀來了,也不一定知道我在哪兒呢,更何況只是他的小弟子。」



「就算是小弟子,也一樣可以知道你的心思的,快出來吧!」目連尊者看穿了醜魔的心思。



「糟了!真的被發現了。」醜魔一聽這話,心中頓時慌亂了,知道自己真的被人查覺,立刻又化成影子鑽了出來。



別跑別跑,既然你來了,不妨聽個故事再走吧!」醜魔出來後,尊者便對他說起他們倆的前世因緣。



「其實我以前也曾經是一個魔鬼。」尊者說。



拘僂秦佛時代時,尊者曾是一個魔鬼,名叫「恨」。恨的姐姐有一個名叫「黯黑」的兒子,他們倆常常在一起遊玩。



一天,他們在山上玩,看到一個出家人在林中打坐。恨見到,非常好奇,於是他發願說:「我轉世為人時,也要出家修,修習禪定!



黯黑聽到舅舅這樣說,忍不住笑了出來,立刻開玩笑說:「你如果出家修道,我就變成魔鬼來干擾你。



「所以,你就是那個愛開玩笑的黯黑,到這輩子你還是喜歡鑽到別人肚子裡開玩笑啊!」目連尊者對醜魔說,醜魔頓時覺得十分不好意思。



連尊者繼續對醜魔說:「我已證得羅漢果位,不必再輪迴生死。看在你和我有宿因緣的份上,這一世希望你別再造惡業了,干擾出家人修行,會招感到更多的苦果,你還是變成人形,隨我出家吧。」


 醜魔聽了尊者的話後,當下悔悟,便追隨目連尊者出家修行佛法,不再變成影子捉弄世人。


 


買「五戒」


 有個叫「薩伯」的生意人,聽說國外盛產異寶,便打算前往探險尋寶,再賣給國內的民眾。當主意已定後,他便到街上去購買旅途用品。


 街上買賣興隆,熱鬧非常。但前面不遠之處,有個攤子圍了很多人,薩伯也好奇地湊上前去。


 薩伯擠在人群中,看見被圍觀的是一位道士。只見那道士坐在一張空無一物的木床上,旁邊什麼也沒有。


 「你看這是在賣什麼東西啊?」圍觀的群眾紛紛討論著。薩伯看了,不知人們為何要圍觀那道人,便向旁邊的人問道:「他在這兒做什麼呢?」


 「哎呀!您真是好福報。」不等旁邊的人答話,那道人便主動地回答說:「我這裡賣的是『五戒』,您願意買嗎?」


 薩伯走上前一步,同道人行了禮說:「敢問道長,何為『五戒』?」


 道士道:「五戒者,無形也。你是看不著也摸不著的。」


 薩伯問:「買五戒,有何好處?」


 道士道:「真心買五戒,現世能嚇退羅剎鬼,將來能升天。」


 薩伯心想:「我正要出國去尋寶,聽說國界那裡有個羅剎鬼凶的不得了,如果我買了五戒,就不用怕那羅剎鬼了。」


 於是薩伯問:「買五戒要多少錢?」


 道士臉不紅氣不喘的回答:「黃金 一千兩 !」


 「 一千兩 黃金?」「好貴啊!」圍觀的眾人聽了之後感到相當不可思議,紛紛議論了起來。


 沒想到,薩伯竟然立刻拿出錢來,說要買五戒。道士於是給他一個小錦囊。


 錦囊裡有張小紙條,上面寫著:「五戒即是不殺生、不偷盜、妄語、不邪淫、不飲酒。出國走到邊界時,如果羅剎鬼不放你過去,就對他說:『我是釋迦五戒弟子。』可保平安。」


 薩伯記清了紙條上的句子,準備好行囊,第二天一大早就出門趕路。


 走了兩個時辰,來到國界邊上,果然見到了一個羅剎鬼擋著他的路。這個羅剎鬼身高一丈三尺,有著兩個很大的黃色卻有著紅色瞳孔的眼睛,遍體披著鱗甲,張著血盆大口,不斷往外滴著鮮血,看起來恐怖之極。


 薩伯看著看著,有些膽寒,但還是硬著頭皮大聲地說:「我是釋迦五戒弟子!」


 那羅剎鬼仍然哇哇怪叫,仍不肯放行。


 「該死!難道是那個道人騙了我?」薩伯心想:「不過都已經來到了此地,無論如何都要設法過去。」就舉起手中的木杖去驅趕那羅剎鬼。


 羅剎鬼吼叫一聲,身子長大了一倍,他用身上的鱗甲住了木杖,薩伯頓時動彈不得。


 薩伯拚命揮動拳頭,抬起腿來與羅剎鬼搏鬥,但一般的凡人哪是鬼的對手,羅剎鬼身上的鱗片住,就像他僵直的木杖般動彈不得。


 羅剎鬼說:「你整個人都被我捲起來了,掙扎有什麼用?還乖乖受死!」


 薩伯靈機一動,便裝做很有勇氣的樣子大聲說道:「你雖然住了我的身腳卻無法戰勝我的心,因為我是釋迦的五戒弟子!」


 羅剎鬼說:「我乃鬼中之王,不知吃了多少人了,還沒見到個人.能從我手心裡逃脫。」


 薩伯道:「我死不走惜,只可惜我的志向未能完成。」


 羅剎鬼聽了,放下薩伯說:「你真是人間少有的人,以往的人見了我,必定嚇個半死,而你卻絲毫不懼,我服了你了!希望你真能遵從五戒,成為聖者。」羅剎鬼說完,便將薩伯送出國界。


 薩伯安全地來到國外,歷盡千辛萬苦,果然探尋到了寶藏。他開採了一些,帶回國來,羅剎鬼早已迎候在邊界。


 從此,只要是薩伯從邊界出入,羅剎鬼都恭恭敬敬地迎送,有時還幫他運送寶物。


 當然發了財的薩伯沒有利益薰心,他樂善好施,並且謹守著當初買來的「五戒」,修身養性,成為大家尊敬的善人。


沙門救母



有個虔誠的佛弟子名叫「珍重」,他十分潔身自愛,榮華富貴不能使他動心,艷麗美女和金銀珠寶都不能動搖他的信念。他平時一口酒也不喝,孝敬父母,飲食有節,從來都不多貪一口。兵器、凶器也從不沾身。他遠離愚昧的人們,親近賢德之人,一心禮佛學道,並用佛法勸諫他的母親。



「化緣?化什麼緣?我寧願把飯菜倒掉也不給這些騙吃騙喝不做事的和尚吃。」珍重的母親,卻從不理會兒子的勸告,時常和人在一塊兒東家長西家短,為人吝嗇小氣,若遇到有人到家中來乞食或化緣,往往都惡狠狠的被她轟出來。看到母親這樣屢勸不聽的行為,珍重也只能搖頭嘆息。



後來,他的母親離開了人世,珍重便出家成為沙門。



「我的母親死了二十多年了,我真想見她,不知道她現在過的好不好呢?是在天道?在地獄?還是轉生為人了呢?」珍重望著天空,孝心讓他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


珍重比丘這個晚上做了一個夢,夢中遠遠看見有一個女餓鬼,面目漆黑,奇醜無比,一頭亂髮長得纏住身體和雙腳,還拖在地上,走路時常常絆住雙腳,舉步艱難,模樣十分的悲慘。


珍重仔細看了這可憐的女鬼,發現竟然是自己的母親!


她緩慢地走到珍重比丘面前對他說:「我活在世上時,常和一群不明事理的人在一起,不相信佛法,佈施眾人,只憑自己的喜好做事,如今我成為餓鬼,想想已有二十五年沒見到你了,今天總算得以相見。」



女餓鬼說著說著哭了起來:「孩子呀,我死了以後,又飢又渴,希望得到上天的滋潤,賜給我水和糧食,救濟我的生命。」



珍重聽到這話後,心生憐憫,回答道:「大河中有許多清水,您可以去喝。」



餓鬼哭泣地回答說:「我到河邊去喝水,剛剛到那裡,水就變成了膿血,腥臭無比;得到一些食物,只要一吃到嘴邊,就變成了燒著的炭,燙得我滿嘴是泡。其它的餓鬼還拿著鐵鎖勒緊我的脖子,用鐵杖刺穿我,用鐵鎚打我。我的罪過有多重?竟然要遭受這種報應!」



珍重聽了內心萬分的痛苦,就說:「您在世為人時,違背做人道理,和那些不信佛教、不懂禮法的人往來,愚昧不明事理,把禍當成福,而且生性吝嗇,從不施捨,貪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所以才有這樣的果報啊!」



「的確是這樣。」鬼又哭泣著說:「我沒有真正的智慧,輕信愚昧人的話,現在得到了這種災禍,痛苦難言,兒子啊!憐憫我、救濟我吧!」



珍重見到母親這樣痛苦,十分不忍地說:「你現在得到這種災禍,我要怎麼才能幫妳化解呢?」



鬼嗚嚥著說:「你用瓶子盛滿乾淨的水,水中插上一根楊柳枝,用你的功德力加持,把這楊柳瓶中的水供養給眾比丘喝,然後用飯供養眾比丘僧,以我的名字祝願他們得衣食,這樣不久我就可以得到水和食物。」


珍重便按照餓鬼說的話去做。不久,珍重在夢中見到母親前來答謝,原來代替母親供養僧眾的功德已經讓成為餓鬼的母親解脫餓鬼道了


 (即目連救母,目連為佛陀神通第一弟子目腱蓮)


魔擾文



不知道你是否曾經觀察過寺廟裡菩薩的造型呢?雖然每尊菩薩的法相都非常莊嚴,但是仔細一瞧,其實菩薩的造型非常多變,從這些不同的造型中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尊菩薩像代表的是誰。



在眾多菩薩中智慧第一的就是「文殊菩薩」,他手持著寶劍,代表斬斷煩惱的慧劍;他的坐騎是一頭獅子,代表智慧的威猛。



在大乘佛法中,文殊菩薩時常出現在釋迦牟尼佛的講經會上,和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大智慧的文殊菩薩,也因此留下許多度化眾生的故事。


在許多文菩薩教化眾生的故事中,記載著一個殺人如麻的惡魔對文殊菩薩十分不服氣,決定要和文菩薩比比高下,找他麻煩。


有一次在寺廟的供僧大會中,文殊菩薩準備了許多齋飯,供養來來往往的外地僧人。惡魔知道後,便變化出四萬比丘前來食用文殊菩薩準備的齋飯。



這四萬比丘,個個衣服破爛不堪、面目醜陋,有的駝背、有的跛腳,各自端著破缽一瘸一拐地走進寺廟。



許多路人和他們擦身經過時,都紛紛掩住口鼻,快步離開,臉上露出厭惡的神情。惡魔也變成一個比丘,混在這群令人不愉快的僧侶間,來到了這座寺廟。



文殊菩薩並沒有分別之心,對每一位前來化齋飯的僧人,不管衣著好壞、長相如何,菩薩都慈悲地在每位比丘的缽中填滿齋飯,也包括這四萬惡魔變化出來的和尚。



「啊!好痛啊!咳咳咳!」不知發生什麼事,這四萬比丘吃飯時,飯都卡在咽喉中,他們痛苦地倒在地上咳嗽,而飯菜依舊卡在喉中,吞不下也吐不出來。



「咳咳咳!別人吃都好好的,為什麼我們吃的那麼痛苦啊?」



其實是惡魔施法讓他們不下飯,但是他卻用恐嚇的語氣說:「可能是飯裡有毒,我看你們快要死了!」惡魔還試圖製造動亂。



「什麼?竟然用有毒的飯菜供養僧眾?」其他來化緣的比丘聽到紛紛覺得非常氣憤,大夥兒怒氣衝衝地跑來找文殊菩薩理論。



看見生氣的眾人來向他質問,文殊菩薩並不驚慌,他依舊一邊將飯菜分到比丘的缽中,一邊緩緩地對大家說:「我心中並沒有貪心、恨、愚痴、懷疑、傲慢等煩惱,只是想學習菩薩的善行供養僧眾。一個連心中都沒有毒的人,又怎麼會下毒呢?


眾人覺得文殊菩薩的話聽起來頗有道理,加上文殊菩薩平時對待眾人的善行,便紛紛低頭不語,覺得自己誤會了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又對群眾說:「心中常懷殘暴、痴毒的人,雖自以為威力無邊,可以變幻形象,卻時常以此胡作非為,到處想與人較量,就算擁有最高強的法力,也難逃煩惱的糾纏啊!


 人群中的惡魔聽到文殊菩薩的一席話,心中十分慚愧,於是將四萬比丘收回,將自己變回原形,走到文殊菩薩面前深深頂禮,懺悔自己的罪行。


真假天王



在六道輪迴之中,有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畜生道、鬼道。一般的凡人眾生總是希望死後天,在三界之中,欲界的第二重天,名利天,此天共有三十三天宮,俗稱三十三天,利天的一晝夜是人間一百年,管理的人是帝釋天王,他統領著忉利天的所有天人。


帝釋天王所居的宮殿非常高大,氣勢宏偉,有各種珍寶裝飾。殿內五光十色,天羅網,妙音優雅。帝釋天王有眾多的妃、天女圍繞服侍著。帝釋天王壽命很長,福報也很大,這都是由於受持五戒以及累世的善行,才能招感帝釋天王的福報。



「他有什麼本事,受此榮華富貴?」有一個鬼王,看到帝釋天王有如此的享受,心中十分嫉妒。


一天,鬼王趁著帝釋天王和妃、天女們在雜喜苑林裡嬉戲娛樂時,便化做帝釋天王的形象,走進王宮,坐到帝釋天王的寶座上。起初諸天子都沒有留意,等仔細一看,發現竟是一個鬼王高高坐在帝釋天王的寶座上。


 「大王,有一個惡鬼化現和您一樣的形像,坐在您的寶座上。」有一個天子便到雜喜林苑稟告帝釋天王。


 帝釋天王想:「這個鬼一定對我感到十分不服氣,嫉妒我的福報,所以才會想坐在我的寶座上。」


於是帝釋天王返回宮中,對那假帝釋天王說道:「我是釋提因,諸天之主!」帝釋天王的聲音宏亮莊嚴,讓假扮的鬼王心生畏懼與慚愧,加上自己本來福報就不具足,忽然覺得坐在寶座上就猶如坐在針氈般的渾身不舒服,鬼王怎麼也坐不住,終於現出原形,逃之夭夭了。  


金手指


 有一個身材高大健壯的鬼神,長了一隻金色的手。這隻手,五根金色的手指間常流出甘露,像泉水一樣涓涓不息。


 這個擁有金手指的鬼神非常善良,每當他見到過路人飢餓焦渴的時候,他便伸出那隻金手,給他們甘露,並且變出錢財,滿足行人的迫切需要。


 請問這位尊者,您是否也口渴難耐呢?來喝口甘露水吧!」金手指鬼神和藹地對路過的目連尊者說。


 連是佛陀的弟子,他看到那鬼神慷慨地向過路人施捨,又看到了他那隻金手,十分驚訝地問他:「您是哪天界的天神,有如此大的福報?」


 鬼神回答說:「我不是天界的天神,我不過是一個鬼神,今天偶爾路過這裡。


 尊者目連又問說:「那一定是您宿累積了許多功德善行,如今才有這種福報!」


 「如果尊者您願意聽,我願意告訴您我的過往因緣。」


 「願聞其詳。」目連尊者回答鬼神。


 「我以前是個很窮的女人。」金手指鬼神便開始講述他前世的因緣。


 在一個叫做羅樓的國家中,金手指的前世是個貧窮的女人,她靠紡線織布維持生活,每天早起晚睡,不停地幹活,卻只能夠勉強口而已。她的家境越來越貧困,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住的房屋也是破爛不堪,看起來隨時就會倒塌的樣子。


   「對不起,我家實在太窮了,如果可以,能不能讓我在您的府上工作呢?我會很努力工作的。」


 貧窮的女人實在無法生存下去了,她只好去找一戶富貴人家,乞求他們允許她來當僕人。那戶人家看這女人實在可憐,便爽快地答應了她的請求,讓女人留在家中為他們紡線織布。


 在一個十分炎熱的中午,女人出門去買東西,路上碰到一個托缽乞食的比丘。


 「阿彌陀佛,請問這位女施主,有位樂善好施的長者,今天正在佈施齋飯,請問您知道他家往那兒走嗎?」迷路的比丘向女人問路。


 女人看比丘一副飢餓的樣子,便真誠地伸出一隻手來,為他指示去長者家的路:「但是路還很遠喔!您會不會口渴,我剛好有帶些水,給您先潤潤喉吧!」


 女人便將腰間的水壺取下,倒了一些清水到比丘的缽中。比丘謝過她,飲了清水便緩步向長者家走去。


 金手指鬼神看了自己的金色手臂,對目連尊者微笑道:「當時貧窮的我真心地給比丘指了路,佈施了清水,雖然由於我過去的非善類的業報讓我在這一世轉世為鬼神類,但也因為指路佈施的功德,讓我成為一個富貴的鬼神。這隻金手,時常流淌著甘露,所以我現在也像從前一樣為路人指路、解渴呀!


僧鬼合作


 


「嗚嗚嗚…」路上有個比丘正哭哭啼啼的行走。


這比丘正巧遇到一個因為犯了法,被沙門天王趕出來的鬼。鬼見比丘如此傷心,便問他:「你為什麼一邊走,一邊哭呢?」


比丘吸了吸鼻子回答說:「因為我違反了做僧人的戒律,被僧人們趕了出來,所有施主們的佈施和供養全都沒有了,人們都知道了我的壞名聲,沒有人理我,所以愁得我只有哭泣。」


「這好辦!」鬼拍拍胸脯說道:「我有一個辦法,能幫你消除壞名聲,還能得到許多的供養。」


「喔!有什麼好辦法呢?」僧人破涕為笑。


「你站在我的肩上,讓我扛著你行走。人們只能看見你,看不見我,一定會以為你得到了真道,也會爭著供養你。不過,你要是得到供養,必須分一半給我。」



「這有什麼問題呢?」比丘答應了。



鬼便讓比丘站在肩上,扛著他來到原來住的村莊裡,並在村子裡來回行走。村莊裡的人看見這個比丘在空中行走,都非常吃驚,以為他得道證得神通了。



「哎呀!這種得道的人還被趕了出去,這些僧人真是人不像話了!」


於是,村裡的人都湧進寺廟裡,齊聲責備寺裡的僧人,大家又一起把那個被趕走的比丘,迎進寺廟裡住下


重新回到寺院的比丘果然每天都得到許多信眾的供養。他依照原來說好的,把所得的吃穿等供養,都先送一半給鬼。



修行的人應該自己努力修行,而不是為了得到供養而投機取巧,依靠別人的力量啊!」一位有天眼通的僧人看到這比丘與鬼一起合作欺瞞信眾,十分的感嘆。


有一天,鬼又扛著比丘在村子裡行走,不料恰好碰上沙門天王手下的一個小官。鬼一看到天王手下的官,嚇得不得了,情急之下,扔下比丘,拚命逃跑了。


比丘毫無心理準備就忽然從半空中掉下來,摔得皮破肉爛,氣絕身亡。( )


【四食】


【四食】
----------------------------------------------------------------------------------------------------
 四種長養支持身命的東西。
一、段食,即普通物質的食糧;
二、觸食,即感官與外境的接觸;
三、識食,即知覺;
四、思食,即思想或意志。
----------------------------------------------------------------------------------------------------
FROM:【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

【四食】
----------------------------------------------------------------------------------------------------
 (名數)長養支持身命者名食,食有四種。俱舍論十謂一段食,舊云搏食,以鼻舌分分段段而食者,以香味觸之三塵為體。二觸食,舊云樂食,觸喜樂之事,而長養身者,如觀戲劇終日不食,亦不感飢。是以觸之心所為體。三思食,舊云念食,於第六意識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資助諸根者。如人雖飢渴,思至飲食之處,當得飲食而身死,是以第六意識之思為體。四識食,小乘為六識,大乘為八識,八識中以第八阿賴耶識為體,此等心識能支持有情之身命,故名食。增一阿含經四十一曰:「一搏食,二樂食,三念食,四識食。」唯識論四曰:「食有四種:一者段食,二者觸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識食。(中略)此四能持有情身命,全不壞斷,故名食。」
----------------------------------------------------------------------------------------------------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四食】
----------------------------------------------------------------------------------------------------


  一切有情,不外依食而住。所謂食者,有四種食: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也。
  一、段食 舊作搏食。以鼻嗅,以舌味,或固體或液體等有形段之食也。以香味觸之三塵為體。
  二、觸食 舊作樂食。觸喜樂之事,長養生者。如觀戲劇,終日不食,不感其飢。是以觸之心所為體也。
  三、思食 舊作念食。於第六意識,想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資助諸根。如人飢渴,至飲食之處,當得飲食之思,否則必身死,是以第六意識之思為體也。
  四、識食 小乘六識,大乘八識。八識中以第八阿賴耶識為體,此等之心識,能支持有情之生命。名曰識食。
----------------------------------------------------------------------------------------------------
FROM:【明,楊卓《佛學次第統編》】
----------------------------------------------------------------------------------------------------

【四食】
----------------------------------------------------------------------------------------------------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一、段食〕,段即分段,食有資益之義。謂以香味觸三塵為體,入腹變壞,資益諸根,故言段食。古譯經律皆為搏食,以手團曰搏;後譯復言漿飲等不可搏,遂譯為段食。
  〔二、觸食〕,觸即對也。謂六識所對色等諸塵,柔軟細滑冷煖等觸,而生喜樂,俱能資益諸根,故名觸食。(六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按翻譯名義註釋云:見色愛著名食,豈非觸食義耶?設非觸食,何以觀戲劇等,終日不食而不飢也。)
  〔三、思食〕,思即意思,謂第六識思於可愛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潤益諸根,如人飢渴,至飲食處,望得飲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第六識即意識也。)
  〔四、識食〕,識以執持為義,即第八識也。由前三食勢分所資,能令此識增勝,執持諸根,故名識食。(第八識即藏識也。按翻譯名義註釋云:識食,地獄眾生及無色界中無邊識處天等,皆用識持,以為其食。)
----------------------------------------------------------------------------------------------------
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

【四食】
----------------------------------------------------------------------------------------------------

The four kinds of food. (1) Sequential food; physical food that enters the mouth piece by piece--fruits, meats, vegetables, etc. (2) Sensory food: the nourishment that one takes through the contacts of the five senses. (3) The nourishment one takes through thought. (4) The nourishment from the six consciousnesses. 楞嚴經 
----------------------------------------------------------------------------------------------------
FROM:【《漢英-英漢-英英辭典》】
----------------------------------------------------------------------------------------------------


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


(373)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云何為四。
謂一麤搏食。
二細觸食。
三意思食。
四識食。

云何比丘觀察搏食。譬如有夫婦二人。唯有一子。愛念將養。欲度曠野嶮道難處。糧食乏盡。飢餓困極。計無濟理。作是議言。正有一子。極所愛念。若食其肉。可得度難。莫令在此三人俱死。作是計已。即殺其子。含悲垂淚。強食其肉。得度曠野。云何比丘。彼人夫婦共食子肉。寧取其味。貪嗜美樂與不。答曰。不也世尊。復問比
丘。彼強食其肉。為度曠野嶮道與不。

答言。如是世尊。佛告比丘。凡食搏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搏食斷。知搏食斷。知已。於五欲功德貪愛則斷。五欲功德貪愛斷者。我不見彼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上有一結使而不斷者。有一結繫故。則還生此世。

云何比丘觀察觸食。譬如有牛。生剝其皮。在在處處。諸蟲唼食。沙土坌塵。草木針刺。若依於地。地蟲所食。若依於水。水蟲所食。若依空中。飛蟲所食。臥起常有苦毒此身。如是比丘。於彼觸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觸食斷。知觸食斷。知者。三受則斷。三受斷者。多聞聖弟子於上無所復作。所作已作故。

云何比丘觀察意思食。譬如聚落城邑邊。有火起無煙無炎。時有士夫聰明黠慧背苦向樂厭死樂生。作如是念。彼有大火無煙無炎。行來當避。莫令墮中。必死無疑。作是思惟。常生思願。捨遠而去。觀意思食。亦復如是。如是觀者。意思食斷。意思食斷者。三愛則斷。三愛斷者。彼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

諸比丘。云何觀察識食。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劫盜。縛送王所。如前須深經廣說。以彼因緣受三百矛苦。覺晝夜苦痛。觀察識食。亦復如是。如是觀者。識食斷。知識食斷。知者。名色斷。知名色斷。知者。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可愛的獅子抱抱


可愛的獅子抱抱 http://s137.photobucket.com/albums/q214/kogking/?action=view&current=isso_que_e_amor.flv


嬰兒行


 此是第三明嬰兒行。有師言。借譬得名。權智為體化物為用。今明涅槃非大小亦得論大小。小即嬰兒行。大即如來行。權智為體可施黃葉。此不得在如來之行。文 為三。初明嬰兒。次釋嬰兒意。三結嬰兒果。上聖梵兩行皆爾此不應無。就初為二。一明圓行嬰兒。二明偏行嬰兒。他解。不起不語是本地嬰兒。此義不然。汝雲嬰 兒是化他行本地化誰。今明本地非大非小。能起大小兩化作大小嬰兒。就圓嬰兒為二。一譬二合。
譬為四。
一不能起。
二不能住。
三不能來。
四不能語。

不起譬常。 不起邊中諸法之相。不住者譬淨。不著生死涅槃。不來譬我。不從淺至深動搖彼此。不語譬樂。寂滅涅槃不可言說。此圓嬰兒從初發心常觀涅槃四德行道。故言不能 起住來去語言。呼此嬰兒為如來行。佛作此行引上根者。能化所化皆行四德。悉如來行故名如來嬰兒行。上聖梵兩行皆先釋次第行後釋圓行。今品先明圓行後明次 第。當是前後赴緣自在。從如來亦爾去是合。向四譬合前三為三如文。次合不語中為四。一究竟故不能語已至大涅槃故。二明說即無說故不能語。三秘密之言眾生不 解故不能語。四明隨類不同。隨他言音於我非語。非語故不能語。是究竟樂。說即無說是常。秘密不解是淨。隨類是我。不能語中還具四德。余三譬亦應如是。

密勒日巴的閉關--勿動勿動住本然,心若浮飄招惡緣

姑母聽了我的歌,就說:【像侄兒你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啊!】就心滿意足地下山去了。

我受了這種種的刺激之後,對於人世間起了更大的厭離之心;因為決定了捨棄家宅和田園,心中反而覺得坦然無事。所以我就立刻想到護馬白崖窟去修行。這一個崖洞是我開始修行以至日後獲得成就的地方,所以後來被大家稱做『發足崖窟』。

第二天,我拿著賣田所得的物品和隨身所帶的零碎東西,在人未起身天尚未亮的清晨步行到了護馬白崖窟。白崖窟是一個很適宜居住的崖洞。到達以後就把一張硬氈子鋪起來,上面墊了一個小墊子,作為禪座。布置定當,
我就唱了一首誓願歌:
我未證道前,誓志常住此;即令凍餓死,不往覓衣食。
疾病寧至死,不下山求醫;忍苦寧捨命,不下山尋樂。
乃至一剎那,不以此色身,尋求世間利;
唯以身口意,爭取大覺位。
祈請上師尊,十方一切佛;賜予大加持,令此誓不違。
祈請勝空行,及護法守者;助我以勝緣,令此誓成辦。

接著我的又發誓道:【我 若是不得成就,不生殊勝的證解,縱使餓死也不為覓食下山,凍死也不為求衣下山,病死也不為找藥下山。決定澈底捨棄今生與俗世有關的一切一切。三業不動,一 心修行成佛,請求上師本尊空行護法加持此願成就。如果違背此誓,與其留著一個不修正法的人身,不如即死。所以如果我一旦違誓就請護法大海眾立刻斷絕我的生 命。我死之後,還須請上師本尊加持得投生一個能修正法的人身。】發願畢?

著著又唱了一首決心歌:
聖那諾巴子傳解脫道,加持窮子得山居;不為世間散亂擾,由定修觀得增長。
安住無散三昧地,開放無生勝觀花;不為熙攘戲論擾,願離戲綠葉增長。
崖居一心無二意,願結證解覺受果;不為魔障所中斷,我心決定克服之。
於方便道不生疑,父傳宗風子承繼;聖不動自性大悲者,加持窮子得山居。

自立誓起,我每天只吃一點點的糌巴,日復一日地苦修下去。
我的心分雖然有大手印的把握,但是因為食物太少的緣故,體力不足,氣息不調,毫不生暖樂,身上寒冷非常。就一心祈請上師。一夜,在光明的覺受中,好似看見馬爾巴上師,有許多女郎圍繞著行會供。其中有人說:【那個密勒日巴,如果生不起暖樂,怎樣好?】馬爾巴上師說:【他應該如此如此的修。】說著就把修的姿勢做給我看。醒後,我就依法結六灶印。以求生體樂,調勻呼吸,以命根風而束語業,以法爾解脫方便調伏妄想,心趨寬坦。這樣修行以後,果然生起了暖樂。
如是過了一年,心裏就想到外面去散散步,到村莊上去走一走。正準備要走的時候,忽然想起我從前所發的誓來,就自己唱了一首警策自勵歌:

大金剛持馬爾巴,加持窮子得山居;密勒日巴爾怪人,自唱自聽自策勵;
無人伴居無人語,欲出散心尋攀談。
世間火宅煩惱窟,豈有遣心解憂訣;勿動勿動住本然,心若浮飄招惡緣;
勿散勿散持正念,心散恐被惡風牽。
勿行勿行洞中坐,外出當被業石絆;莫望東西莫抬頭,抬頭張望心散亂;
勿睡勿眠勤精進,貪睡則被煩惱算。

歌唱畢,自己勉勵自己,便愈加書夜不息地勇猛精進,道行更漸增長。這樣又過了三年。
我 雖然一年只吃一開糌巴,但是過了這幾年以後糧食也就要吃完,最後終於一點沒得吃的了。眼看著這樣下去只有餓死一途。我想世人以寶貴的人身孜孜於求財,得了 一點就歡喜,失去就苦惱,真是可憐。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黃金,比之於成佛的事業,實在藐不足道。若是不成佛而白白捨棄了這個身體,真太可惜。那麼,我是 不是要去找一點食物來維持這個生命呢?同時我又想起了從前的誓言,究竟應不應該下山去呢?

思之再三,覺得現在出去,並不是因為貪玩,而是為了要得到修法所 需的資量,所以此行非但不算違背誓言,而且是應該做的。為了求得一點苦行的資糧,我於是就走到了護馬白崖窟的前面。那個地方,一望寬闊,日光溫暖,溪水澄清,遍地長著茸茸青草和綠色的野蕁麻。我一見之下,大為歡喜,心裏想:【這樣就不用下山去了。就可專食蕁麻好了。】從此以後我就以蕁麻度日,繼續修行下去。
再過了很久,外面穿的衣服破爛得連一片布都不剩了。因為專蕁麻沒有一點其他的食物,身上也弄得只剩下了一付骨架,頭發和毛孔因為吃蕁麻的緣故也都變成了綠色。
http://www.kimen.com.tw/F01/F02/FA02-6.htm

草本法語



草本法語
▲ 萬紫千紅,十分美麗,總有一時化為春泥,歸無常。
▲ 千般柔情,萬分溫柔,必有一日長眠古墓,苦相思。
▲ 苦相思,不能忘。唉,業障,業障。


▲ 千業萬罪只因一時糊塗。
▲ 一心一意,定慧消前愆。
▲ 莫使初心忘。
▲ 但入深林,除念為僧,不當有情人。


▲ 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
▲ 有情之心,常把輪迴之門開;迷惑之心,怎將萬般柔情捨?


不要把自己當作輪迴裡的任何一個人



在打坐修行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當作輪迴裡的任何一個人,當輪迴的事物變成心所對象的時候,不要對他有任何造成輪迴的對待。如此,輪迴的串習就會慢慢的變低。


練習把這種感覺帶下座,會改進和別人對立的關係。


修行如大樹


大樹的枝葉,需要紮實的樹根,與強壯的樹幹才能支撐的起來。
修行就像大樹一樣,外在顯露的良好特質,也要有綿密的正念和不可破壞的正定當作基礎,才能撐的起智慧與慈悲的樹葉,得到涅盤清涼的快樂。


 


在打坐的時候,要猶如大樹一樣,正念盤住於心,正定堅定如樹幹,智慧不隨著煩惱而搖擺。


十念法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剛) 看板: BudaHelp
標題: 十念的一些經典參考資料
時間: Mon Sep  9 01:56:25 2002


    關於這陣子在討論的「十念」的議題,其實古來有之。現代一些人
已習慣了十聲的答案,不過早些年並不是如此的。像曇鸞以為是無間相
續之意念,元曉、法位、玄一等則指為慈悲等十法、義寂認為念乃時間
之意、善導則倡不定限於十念,各方大師都有不同的看法,與今日許多
大師的看法也不一樣。若要了解佛法的義理,還原到正法、像法時期的
經典來看,畢竟是較為穩當。

    這次討論到以自阿含起、佛陀就強調的「十念」為解,個人乍看也
覺得怎麼跟現今的主流說法不一樣? 但是真的與佛說交相印證,就覺得
相當有道理,這樣子佛陀說四十九年的法與淨土門一貫相通,許多疑義
也自然解開了。從其他經典就看過「十念」,竟然現在才連串起來,相
信很多深入研習過經典的大德也有此感。

    拜 CBETA 之賜,我們能夠廣查「十念」在經典(而非論典)的講法。
大藏經中,佛陀的確自剛開始說法、到晚年,都有著「十念」的定義。
而以此「十念」來解彌陀經,個人也覺得比起用唸十聲來解來得連貫。

    佛陀說過很多次的「十念」的標準定義是:
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止觀.念安般.念身.念死。

    不止是在《增壹阿含經》各處佛陀詳細解釋過(還有一品叫【十念
品】),在各部經典,包含《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光讚經》、《
放光般若經》、《大方等大集經》、《菩薩瓔珞經》等經,都很清楚的
是標準的十念定義。整部大正藏有「十念」的經文(而非論文),只有
極少的經是恰好字面的「十念」是別的意思。而就彌陀經典來看,以標
準的「十念」代入,就義理上是頗為契合。

    古來多有諸上善人臨終一發願即得以往生西方淨土的,因其一念乃
至十念造就善根福德因緣,而得以臨終一發願傾即往生。十念依經而來
的解釋,讓人對彌陀本願之攝受力,更為崇敬,也警醒我們學佛的本心。

    當然,講法不一樣的法師也不一定代表就怎麼樣,畢竟法師也是人,
字句的解釋絲毫不影響有修為的法師的修為,況且已是數千年、可能受
到其他因素扭曲的字句、會有誤傳自是可能的。而廣欽老和尚不必透過
經文也能正確的宣導彌陀的本願、佛法的正見給無數的人,無門戶之攝
受,正可見阿彌陀佛令人讚嘆的願力。


    以下是一些相關經文,轉貼上來供參考:

《增壹阿含經》【十念品】第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
。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眾亂想
。逮沙門果。自致涅槃。

[增壹阿含其餘相關經文列舉]

阿難教彼比丘曰。汝當念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
息.念安般.念身.念死。當修行如是之法。是謂。比丘。行此十念者。便獲大果
報。得甘露法味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十念廣分別修行。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憍慢.無明
。云何為十。所謂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止觀.念安般.
念身.念死。是謂。比丘。有眾生修行此十念者。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一切
無明.憍慢。皆悉除盡。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時佛在中告比丘   當修一法專一心
  思惟一法無放逸   云何一法謂念佛
  法念僧念及戒念   施念去相次天念
  息念安般及身念   死念除亂謂十念

所謂十念。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
念死。是謂十念。

《菩薩瓔珞經》
若行若坐不離十念。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摩訶衍。所謂十念。何等十。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
念善念出入息念身念死。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摩訶衍。以不可得故。

《光讚經》
菩薩摩訶薩摩訶衍者。當行十念。何謂十念。念佛念法念聖眾念戒念布施念天念恬
怕念無所起念觀身念當終亡。是為十念。是為菩薩摩訶薩摩訶衍。有所得亦無所得
亦無所獲。

《放光般若經》
須菩提。復有摩訶衍。謂十念是。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滅念安般念身苦念死
亡念是亦無所倚。是為摩訶衍。

《讚僧功德經》
能於十念生信心,平等供養苾芻僧。

《大方等大集經》
斷愛瞋怖癡   名瓔珞莊嚴
能破五惡蓋   修集十念心

《佛說無量壽經》
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
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
願生其國。

《大寶積經》
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如來。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聞甚
深法即生信解。心無疑惑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無量壽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 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     

☆歡迎光臨: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教育板, 關懷教人成人的百年志業 (本站精華區完備歡迎參?         Education


【五停心觀】




【五停心】
----------------------------------------------------------------------------------------------------


  ﹝出天台四教儀﹞
  停者,止也。謂修此五法,以止其五種過失之心也。
  〔一、多貪眾生不淨觀〕,謂多貪欲之人,於男女身分,互相染著,須假作九想不淨之觀治之,令其貪著之心不起。故云多貪眾生不淨觀。(九想者,胖脹想、青瘀想、壞想、血塗漫想、膿爛想、蟲噉想、散想、骨想、燒想也。)
  〔二、多瞋眾生慈悲觀〕,謂多瞋恚之人,於諸違情之境,輒生忿怒。當用慈悲觀治之,愛念愍傷一切眾生,不於彼而起瞋心。故云多瞋眾生慈悲觀。
  〔三、多散眾生數息觀〕,謂心多散亂之人,當用數息觀治之。數息者,以鼻中出入之息,或數出息,或數入息,端心正念,從一至十,不多不少,周而復始,令心不散亂。故云多散眾生數息觀。
  〔四、愚癡眾生因緣觀〕,謂愚癡不了之人,當以因緣觀治之。因緣觀者,即觀十二因緣也。以其迷倒,撥無因果,執著斷常二見。故令觀此十二因緣,三世相續,不斷不常,以破愚癡之心。故云愚癡眾生因緣觀。(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三世者,過去、未來、現在也。)
  〔五、多障眾生念佛觀〕,謂障重之人,當用念佛觀治之。障有三種:一、昏沉暗塞障,當想念應身佛,三十二相,相相分明,以治於昏沉也。二、惡念思惟障,當想念報身佛十力、四無所畏治之。三、境界逼迫障,當想念法身佛,空寂無為治之。故云多障眾生念佛觀。(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輻輪相、手指纖長相、手足柔軟相、手足縵網相、足跟滿足相、足趺高好相、[月*耑]如鹿王相、手過膝相、馬陰藏相、身縱廣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膚細滑相、七處平滿相、兩腋滿相、身如師子相、身端直相、肩圓滿相、四十齒相、齒白齊密相、牙白淨相、頰車如師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廣長舌相、梵音深遠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間白毫相、頂肉髻成相也。十力者,知是處非處智力、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種種解智力、知種種界智力、知一切至處道智力、知天眼無礙智力、知宿命無漏智力、知永斷習氣智力也。四無所畏者,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說盡苦道無所畏也。境界逼迫者,謂火焚水溺之類也。)
----------------------------------------------------------------------------------------------------
FROM:【明,一如《三藏法數》】
----------------------------------------------------------------------------------------------------



【五停心觀】
----------------------------------------------------------------------------------------------------
 (術語)小乘三賢之第一,修五種之觀法而五種之過失停心也。是為聲聞乘入道之初。有二種,一種:一、不淨觀,觀境界不淨之相,停止貪欲之法。貪著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觀,向一切有情,觀可憐之相,而停止瞋恚之法。瞋恚多之人修之。三、因緣觀,觀十二因緣,三世相續之理,而停止愚痴之法。愚痴多之人修之。四、界分別觀,向諸法而分別六界或十八界,停止我見之法。我見多之人修之。五、數息觀,計呼吸數以停止散亂心之法。散心多之人修之。又一種:以第四之界分別觀與第三之因緣觀相似,省之而加觀佛。因觀佛之相好。能治一切之煩惱故也。業障多之人修之。淨影於大乘義章十二正明第一種,傍示第二種。曰:「問曰:有人諸患等分何以為治?成實法中十六特勝能為對治,依如觀佛三昧經中觀佛三昧能為對治,毘曇法中義亦同此,以佛相好非三毒境界故爾。」天台於四教儀、四念處、名第四觀為界方便,而舉第一種。於玄義、止觀即、為念佛觀,而舉第二種。圖示其次第並名字之不同,則如圖。


----------------------------------------------------------------------------------------------------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寧瑪派甲札仁波切的公開聲明



寧瑪派恰札桑給多傑(甲札仁波切)的公開聲明啟事

在此,本人想做幾點重要聲明:
A.針對那些經常到台灣、或定居於東南亞諸國的某些佛教出家僧人、瑜伽士與喇嘛們,任憑本人再三公開呼籲,而仍濫用本人名號者。這些喇嘛與本人此生素未謀面,甚至是本人從未傳授任何法教的,卻為了他們個人金錢上的利益,而持續使用本人薄名,本人對此等令人羞恥的重大騙局感到十分震驚。

身披出家人的袈裟,卻欺騙與誤導在家信眾,是何其嚴重的罪業!同時也破了所有的佛教大戒。對自己種此等嚴重惡業之因的同時,也毀壞了佛教。因此我對於這些直接或間接地,以任何方式使用本人名號的佛教喇嘛、堪布、瑜伽士與僧人們,感到遺憾並加以強烈駁斥。

自始自終,本人對於所見過的人,不管是否為轉世的喇嘛、修行者、堪布或當地的僧侶們,都做出永遠相同不變的聲明如下:

1.如果你是個嚴謹的佛教弟子,以及大圓滿的行者,就應以最小的舒適終生閉關,並捨棄對一切奢華的貪執。

2.決不浪費時間在周遊包括台灣等各個國家的無益之事上。

3.決不試圖用任何藉口,諸如修建大寺、佛塔、做大供養、籌設新佛教中心等名義,來乞求捐獻。

4.決不為個人之私利而以各種藉口出賣大圓滿。

5.永遠謙虛,就算了解一點佛教知識,也決不要在眾人面前賣弄。

6.絕不以大圓滿的名義,傳授自己從沒從具格上師處領受過的灌頂、或自己沒修過的教法。

7.最後,本人沒有絲毫意願與任何特殊原因要去造訪任何國家。

B.過去,本人已多次經歷到,那些無視於我之不悅與拒斥的轉世喇嘛、瑜伽士、堪布或出家僧侶,在拜訪本人時以各種理由強迫與本人合照。由於科技的進步,他們總是攜帶以本人年歲,難以覺察到的各式先進電子儀器來錄音與錄影。

C.所以,本人敬告全世界的佛教徒不要再這樣做,也絕對不要輕易相信擁有如以各種照片或製造出的虛假聲明,自稱為本人過去或現在的男女弟子。請不要只因為他們秀出照片或錄影帶等就相信他們。因此,從今以後,本人以下面的簽章與署名,拒斥那些由不同佛教中心、寺院、學院,或轉世喇嘛、堪布、瑜伽士或出家僧侶們所偽造的一切聲明。最後,本人衷心地強調與希望,全世界所有對佛教有興趣的佛教徒與佛法中心,能夠善於接納本人的上述聲明與建言。

希望大家在看過本人在新聞媒體的上述聲明後,從今以後都能夠明瞭本人與本人的想法。

2007年4月19日感恩
聲明人:恰札桑傑多傑

本聲明刊登於2007年4月22日中國時報B版


名相:七十五法




【七十五法】
----------------------------------------------------------------------------------------------------


  一切諸法,可以七十五法括之。立七十五法者,以一切諸法,不外有為無為二種。
  有為法者,略分四種:一者色法,二者心法,三者心所法,四者不相應行法。


甲一、第一色法,有十一種。一者五根,二者五境,三者無表色。
  一、五根者。
   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
  二、五境者。
   一色、二聲、三香、四味、五觸,如前文五蘊所述。
  三、無表色。
   如前文五蘊所述。

甲二、二心法:一,即心王,心王者即六識,謂: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如前文十八界六識條所述。

甲三、心所法有四十六,分為六:
一者大地法,
二者大善地法,
三者大煩惱地法,
四者大不善地法,
五者小煩惱地法,
六者不定地法。


甲三、乙一、大地法有十:一受、二想、三思、四觸、五欲、六慧、七念、八作意、九勝解、十三摩地。
   一、受 受謂三種領納,苦樂俱非,有差別故。
   二、想 想謂於境取差別相。
   三、思 思謂能令心有造作。
   四、觸 觸謂根境識和合生,能有觸對。
   五、欲 欲謂希求所作事業。
   六、慧 慧謂於法能有簡擇。
   七、念 念謂於緣明記不忘。
   八、作意 作意者謂能令心驚覺。
   九、勝解 勝解者謂能於境印可。
   十、三摩地 三摩地者謂心一境。

甲三、乙二、大善地法有十
一信、二不放逸、三輕安、四捨、五慚、六愧、七無貪、八無瞋、九不害、十勤,謂法恒於諸善心有彼法。

   一、信 信謂令心澄淨,有說於諦實業果中現前忍許,故名為信。
   二、不放逸 不放逸者,修諸善法,離諸不善法。復何名修?謂此於善專注為性,能守護心,名不放逸。
   三、輕安 輕安者謂心堪任。
   四、捨 捨謂心平等性,無驚覺性,說名為捨。
   五、慚 慚謂自增上及法增上,於所作罪,羞恥為性。
   六、愧 愧謂世增上,於所作罪,羞恥為性。
   七、無貪 無貪者謂貪對治,令深厭患,無著為性。
   八、無瞋 無瞋者謂瞋對治,以慈為性。
   九、不害 不害者謂無損惱。
   十、勤 勤謂令心勇悍為性。

甲三、乙三、大煩惱地法有六:一癡、二放逸、三懈怠、四不信、五昏沈、六掉舉,謂法恒於染汙心有彼法。
   一、癡 癡者所謂愚癡,即是無明、無智、無顯。
   二、放逸 放逸者謂不修諸善,是修諸善所對治法。
   三、懈怠 懈怠者謂心不勇悍,是為勤所對治。
   四、不信 不信者謂心不澄淨,是為信所對治。
   五、昏沈 昏沈者謂身重心重,身無堪任,心無堪任。
   六、掉舉 掉舉者令心不靜。

甲三、乙四、大不善地法有二:一無慚、二無愧,謂法恒於不善心有彼法。
   一、無慚 於諸功德及有德者,無敬無崇,無所忌難,無所隨屬,說名無慚。又自觀無恥,名曰無慚。
   二、無愧 於諸罪過,不見怖畏,說名無愧。又觀他無恥,名曰無愧。

甲三、乙五、小煩惱地法有十:一忿、二覆、三慳、四嫉、五惱、六害、七恨、八諂、九誑、十憍,謂法少分染汙心俱。
   一、忿 忿謂除瞋及害,於情非情,令心憤發,說名為忿。
   二、覆 覆謂隱藏自罪,說名為覆。
名相-覆 | 草本閣 - http://bud-yamola.blogspot.jp/2014/09/blog-post_48.html
   三、慳 慳謂財法巧施相違,令心吝著。
   四、嫉 嫉謂於他諸興盛事,令心不喜。
   五、惱 惱謂堅執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諫悔。
   六、害 害謂於他能為逼迫,由此能行打罵等事。
   七、恨 恨謂於忿所緣事中,數數尋思,結怨不捨。
   八、諂 諂謂心曲,由此不能如實自顯,或矯非撥,或設方便,令解不明。
   九、誑 誑謂惑他。
   十、憍 憍謂染著自法為先,令心傲逸,無所願性。



甲三、乙六、不定地法有八:一尋、二伺、三睡眠、四惡作、五貪、六瞋、七慢、八疑。
   一、尋 心之麤性為尋。
   二、伺 心之細性為伺。
   三、睡眠 謂不自在轉心極昧略為性。
   四、惡作 惡所作體,名為惡作。
   五、貪 謂於五取蘊染愛耽著為性。
   六、瞋 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
   七、慢 謂對他心自舉性,稱量自他德類差別,心自舉恃,凌懱於他。故名為慢。
八、疑 謂於諦等猶豫為性。


甲四、第四不相應行法有十四:一得、二非得、三同分、四無想果、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命根、八生、九住、十異、十一滅、十二文身、十三名身、十四句身。
   一、得 謂獲成就,名之為得。
   二、非得 與得相違,名為非得。
   三、同分 有別實物,名為同分。
   四、無想果 由修無想所得之果,名無想果。
   五、無想定 有法能令心心所滅,脫離心相,遮令不起,名無想定。
   六、滅盡定 由止息心心所法令其不起,謂滅盡定。
   七、命根 謂能持煖識之壽,名為命根。
   八、生 能起名生。
   九、住 能安名住。
   十、異 能衰名異。
  十一、滅 能壞名滅。
  十二、文身 文者謂字,如說[衣@可]阿壹伊等字。
  十三、名身 名謂作想,如說色聲香味等想。
  十四、句身 句者謂章,詮義究竟,如說諸行無常等章。

無為法有三:一擇滅無為,二非擇滅無為,三虛空無為。
  一、擇滅無為 擇滅以離繫為性,諸有漏法,遠離繫縛,證得解脫,名為擇滅無為。
  二、非擇滅無為 謂能永礙未來法生,得滅異前,名非擇滅無為。
  三、虛空無為 虛空以無礙為性,由無障故,色于中行,為虛空無為。七十五法
           ┌五根(眼、耳、鼻、舌、身)┐
       ┌色 法┤五境(色、聲、香、味、觸)├……………十一┐
       │   └無表色          ┘       │
       │心法(心王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一│
       │   ┌大地法(受、想、思、觸、欲、慧、   ┐ │
       │   │    念、作意、勝解、三摩地)……十│ │
       │   │大善地法(信不放逸、輕安、捨、慚、愧 │ │
       │   │     、無貪、無瞋、不害、勤)…十│ │
       │心所法┤大煩惱地法(癡、放逸、懈怠、不信、昏 │四│
   ┌有為法┤   │      沈、掉舉)…………………六├十│
   │   │   │大不善地法(無慚、無愧)………………二│六│七
   │   │   │小煩惱地法(忿、覆、慳、嫉、惱、害、 │ ├十
   │   │   │      恨、諂、誑、憍)…………十│ │五
   │   │   └不定地法(尋、伺、睡眠、惡作、貪、瞋 │ │法
一切法┤   │         、慢疑)………………………八┘ │
   │   └不相應行法(得、非得、同分、無想果、無想定    │
   │         、滅盡定、命根、生、住、異、滅、    │
   │         文身、名身、句身)………………………十四│
   │   ┌擇滅無為 ┐                   │
   └無為法┤非擇滅無為├………………………………………………三┘
       └虛空無為 ┘
----------------------------------------------------------------------------------------------------
FROM:【明,楊卓《佛學次第統編》】
----------------------------------------------------------------------------------------------------

UPDATED : 2014/9/5 下午6:36:58

【十使】

【十使】
----------------------------------------------------------------------------------------------------
 (名數)
一貪欲,
二瞋恚,
三無明(又云愚痴),
四慢,
五疑,
六身見(又云我見),
七邊見,
八邪見,
九見取見,
十戒取見。


一切諸使中以此十使為根本,故標出為十使,又曰十煩惱,十惑,十隨眠。
台宗稱前五者曰五鈍使,後五者曰五利使。依惑性之利鈍而分之也。又以
見思分別小乘俱舍之義,謂前四使通於見思二惑,疑以下之六使,唯為見惑。
又大乘唯識之義,四使與身邊二見之六使,通於見修,疑與邪取戒三見之四使,
唯為見惑。見大乘義章六,法界次第上之上。
----------------------------------------------------------------------------------------------------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十結使——阿含解脫道次第之十(1)

十結使——阿含解脫道次第之十(1)


一 《雜阿含經》 四八九 (四九0)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縛者,雲何為縛?」
舍利弗言:「縛者,四縛,謂貪慾縛、瞋恚縛、戒取縛、我見縛。」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結者,雲何為結?」
舍利弗言:「結者,九結,謂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他取結、疑結、嫉結、慳結。」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使者,雲何為使?」
舍利弗言:「使者,七使,謂貪慾使、瞋恚使、有愛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清涼,雲何為清涼?」
舍利弗言:「清涼者,五下分結盡,謂身見、戒取、疑、貪慾、瞋恚。」


【法義分享】
◎縛:就是束縛、捆綁。
結:就是用繩索捆綁又打結。
使:如同牛被穿鼻孔後,使喚向東就得向東,使喚向西就得向西。
◎「結、縛、使」都是束縛、捆綁、拘禁、不自由的意思。但不要以為是別人在束縛捆綁你,若怪別人,那就永遠沒完沒了。
◎「結、縛、使」都是來自於自己的貪愛、抓取。因為無明所蓋、貪愛所繫,以致於顛倒夢想而作繭自縛。


二 《長阿含經》 九
復有五法,謂五下結:身見結、戒盜結、疑結、貪慾結、瞋恚結。
復有五法,謂五上結:色愛、無色愛、無明、慢、掉。


三 相應部五 第一 道相應
諸比丘!有五種下分結。以何為五耶?有身見、疑惑、戒禁取、欲貪、瞋恚是。諸比丘!以此為五種下分結也。
諸比丘、為證知……遍知……遍盡……斷此五種下分結……乃至……應修習此八支聖道。
諸比丘!有五種上分結。以何為五耶?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是。諸比丘!此為五種上分結。
諸比丘!為證知……遍知……遍盡……斷此五種上分結,應修習八支聖道。


◎「身見結」:不知此色身是由地、水、火、風所形成,不知是由因緣所形成,因而起了顛倒妄想,以為此身就是我、我的,身外的就是非我、異我、我所。
◎「疑結」:懷疑有智能的人(如佛陀、阿羅漢)所開示的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懷疑有解脫者,懷疑有解脫的可能。
◎「戒禁取結」:被一些與解脫無關的戒條與觀念所束縛。
◎「貪慾結」:遇到可意境(喜歡的境界),就貪愛、黏著、抓取。
◎「瞋恚結」:遇到不可意境就瞋恨、排斥、抗拒。
◎五上分結的說明,在第三一章。


四 《雜阿含經》 五六九 (五七0)
時,長者即問梨犀達多:「尊者!凡世間所見,何本、何集、何生、何轉?」
尊者梨犀達多答言:「長者!凡世間所見,或言有我,或說眾生,或說壽命,或說世間吉凶,斯等諸見,一切皆以身見為本,身見集、身見生、身見轉。」
復問:「尊者!雲何為身見?」
答言:「長者!愚痴無聞凡夫見色是我、色異我、色中我、我中色,受、想、行、識見是我、識異我、我中識、識中我,長者!是名身見。」
復問:「尊者!雲何得無此身見?」
答言:「長者!謂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不見色異我,不見我中色、色中我;不見受、想、行、識是我,不見識異我,不見我中識、識中我,是名得無身見。」


◎有了「身見」就會引起我、我的、我所、我是、我能、我慢……種種顛倒夢想。
◎要破除身見,有三大秘訣:(一)多修四無量心,有助於突破與眾生的隔閡。(二)深觀五蘊身心的實相,體悟無常、無我。(三)深入「地、水、火、風、空、識」的界分別觀,體悟緣起、體空。


五  相應部五 第二 覺支相應
諸比丘!有五上分結。以何為五耶?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是。諸比丘!此為五上分結。
諸比丘!為證知……遍知……遍盡……斷此五上分結,應修習七覺支。


【法義分享】
◎色界貪:就是對色界的貪愛,也就是對初禪~~四禪的貪愛。初禪~~四禪因為是離開欲界,依色界的地、水、火、風而入定,故稱行者所入的境界為色界。(觀出入息就是依風界)
◎無色貪:就是對無色界的貪愛,也就是對五定~~八定的貪愛。五定~~八定因為是離開欲界,也不依色界的地水火風,而是依無色界的「空無邊」、「識無邊」而入深定。故稱入此禪定境界為無色界。
◎沒有禪定力的修行人,往往仍是在欲界裡面打滾。有禪定力的修行人,又很容易迷執在色界及無色界的四禪八定裡。
◎證到三果的行者,對此二界(色界、無色界)仍未超越,仍會津津樂道於各種禪定、禪支、禪相及各種覺受。
◎四禪八定(色界、無色界)是經過行者努力禪修而得,但仍是由「自我」所努力修行而得,仍屬有為法。第九定的滅盡定,也是行者有為有修而契入,仍是屬於有為法、生滅法。


六 相應部五 第三 念處相應
諸比丘!有五種上分結。以何為五耶?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是。
諸比丘!為證知……遍知……遍盡……斷滅此五上分結,應修習四念處。


七 相應部六 第五 正勤相應
諸比丘!有五上分結。以何為五上分結耶?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是。
諸比丘!對此五上分結,為證知……遍知……遍盡……予斷,應修習四正勤。


◎第三關:「掉舉」。掉舉的淺意是靜不下來、閒不下來。但「掉舉」所透露出的深意是「深層內心仍是不安」:仍是不知如何安其心。而深層內心的不安,主要是因為生死大事仍未徹底解決。三果聖者,雖能萬法歸一(也能入深定),但仍不知一歸何處。所以那個「自我」仍抓得很緊。


八 相應部五 第一 道相應
諸比丘!有五種上分結。以何為五耶?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是。
諸比丘!為證知……遍知……遍盡……斷此五種上分結,應修習八支聖道。


◎第四關:「我慢」。這是指由我、我所衍生出來的種種慢:我是師父、我是大法師、我是大修行人、我是梵行清淨的聖者、我是開悟者,我是大法王、我是偉大的導師、我是……。我能消災、我能呼風喚雨、我能幫人灌頂加持、我能具足神通異能、我能聚眾數千人、我能具足各種禪定、我能……。(卑慢是我慢的另一面,是同一體。)
◎「我慢」這一關很難突破,因為這是「自我」能繼續存在的動力。證到初果,我慢可以斷除一半(屬於比較粗淺的)。證到三果,我慢斷除四分之三。但剩下的四分之一是最深、最微細、最不易覺察到的死角。
◎除非有像佛陀的魄力與決心:「不達目的,決不終止。」否則二果或三果的行者已是人間少有的珍寶,一旦領眾後,很容易被信徒、被徒弟們團團圍住。因常被眾生所恭維、頂禮,此際﹁我慢﹂更難覺察、更難斷除。
◎三果聖者,不管他是多麼有名的大法師、大住持、大禪師,因五上分結未斷,所以他深層的我慢與不安,在明眼人的眼中是清清楚楚的。但若因緣不成熟,那是絲毫幫不上忙。所以三果行者的我慢,大多數隻能留待最後由「死神:黑洞」來將其我慢完全粉碎掉。所以三果的阿那含是在臨命終之際,才完全放開而達究竟解脫。


九 《雜阿含經》 六六三 (六五一)
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我此信根集、信根沒、信根味、信根患、信根離不如實知者,我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心離顛倒,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亦如是說。
諸比丘!我於信根、信根集、信根沒、信根味、信根患、信根離如實知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心離顛倒,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五關:「無明」。這也是很難突破的最後一關。眾生就像一群「先天眼盲」的瞎子,雖有雙眼,但絕大多數人的「智能眼」都沒有打開。至道、真理、緣起、體空、明明在眼前,但是就是看不到或只看到少部份。眾生就在無明遮障下,彼此互相催眠、互相纏縛。就這樣「以病態為常態」。
◎而這個遮住眼睛的翳膜:就是「自我」、就是「我、我慢、我是、我能」。只要「自我」不肯死、「我慢」不肯斷,那層翳膜就撕不掉。如此,眾生就繼續在黑暗中摸索、東撞西撞。因常撞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所以常覺得這個世間好苦好苦,因為處處是障礙、處處不順己意。
◎因為「無明」遮障,導致對於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不能如實了知而產生種種顛倒夢想。但不知、不醒也不覺。若有反觀到,那就好辦了。
◎「我慢、自我」是生死輪迴相續之因。佛陀不管從哪個角度切入,都是要引導眾生去體證到「無我」。但很狡猾的「自我」就把「無我」當做一門學問、一個名相、或腦海中的一個概念,就在那裡不斷的宣說、諍論、或指責別人。把「無我」當做一個很好的擋箭牌,「自我」就可以很狡猾的躲在後面。「自我」(深層的我慢)與「無明」他們是同時存在、相依為命、互相滋長。
◎佛陀設計出一套解脫道:三十七道品,包括種種法門,都是要引導眾生把心澄靜下來、如實深觀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反觀諸結縛而一一斷除、再深入看到深層的我慢與無明、突破最後五大關卡而大徹大悟、遠離顛倒夢想而解脫自在。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就算是能渡你到彼岸的三十七道品、種種法門,最後仍是要舍離、要放下,才能上到涅槃的彼岸。
◎涅槃彼岸是「無為、無學、無修、無證、無所得」。這是唯證乃知,對三果以下的行者,都只是腦海中的一種概念。如同對瞎子而言,「陽光」永遠都只是他腦海中的一個概念,除非他的眼疾好了。



關閉本窗口


草本法語--修行如樹



修行的成果好像森林裡的大樹一樣,每天看不出來成果,但是過了二三十年,就可以發現不一樣的地方。


 


四念處--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


四念處--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

四念處---曾銀湖--一、四念處修習綱要










一、四念處修習綱要
  原始聖典(南、北傳阿含經)中相關文句的摘錄



  梵文漢譯雜阿含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六)雲庵譯
  漢譯中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巴利英譯長部經英國摩瑞斯瓦修譯
  英文中譯長部經台灣曾銀湖譯



  一、修習四念處的重要性


  (1)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六○七)【註()內的數字是大正藏中雜阿含的經文次第,以下同此。】
  (2)修習四念處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六三八)(六三九)
  (3)所說一切法,一切法者謂四念處,是名正說。(六三三)
  當知如來所說無量無邊,名、句、味、身亦復無量,無有終極,所謂四念處。(六一二)
  (4)離四念處者,則離如實聖法;離如實聖法者,則離聖道;離聖道者,則離甘露法;離甘露法者,不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六○八)
  (5)得阿羅漢,所作已作,心善解脫,亦修四念處故,不得者得,不到者到,不証者証,乃至現法安樂住。(五四三)


  二、修習四念處的功用及福利


  (1)除惡聚善:
   1.究竟滅盡貪想、恚想、害想,貪覺、恚覺、害覺及種種不善。(二七二)
   2.善法聚、純一滿淨聚。(六一一)
   3.純善滿具。(六一三)


  (2)處父母境界。(六一七、六二○)(中譯註:根本境界,本份境界)


  (3)身諸苦痛能自安忍。(五四○)
  身諸苦痛,漸得安隱。(五四一)
  身諸苦患,時得休息。(一○三八)


  (4)自護護他。不恐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六一九)


  (5)賢聖出離。(六三四)


  (6)得不退轉:(六二九)
   1.上求安隱涅槃心住。(五四二)
   2.順趣、浚輸、向於遠離;順趣、浚輸、向於出要;順趣、浚輸,向於涅槃。(五四五)
   3.未淨眾生令得清淨,已淨眾生令增光澤。(六三五)
   4.未度彼岸眾生得度彼岸。(六三一)


  (7)超越諸魔。(六二五)


  (8)成就大德大力大神通。
   1.於小千世界,少作方便,能遍觀察。(五三七)
   2.於千須彌山,以少方便,悉能觀察。(五三八)
   3.以淨天眼過天人眼,見諸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上色、下色、善趣、惡趣、隨業受生,皆如實見。(五三九)


  (9)証果得解脫:
   1.當得四果、四種福利。云何為四﹖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六一八)
   2.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福利滿足。(二八一、八一○)


  三、修習四念處之前的準備工作


  (1)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註一】。(六三六、六三七)
  (2)住於靜處。(六三七)
  (3)習賢聖戒:
   1.六觸入處律儀。(二八一)
   2.攝受波羅提木叉律儀。(六三七)
   3.正其身行,護口四過,正命清淨,習賢聖戒,守諸根門。(六三六)
   4.尊者優陀夷語尊者阿難:「何故如來、應、等正覺所見,為諸比丘說  聖戒,不斷、不缺乃至智者所歎、所不憎惡﹖」尊者阿難答:「為修四念處故……」(六二八)
  (4)行處具足【註二】。(六三七)
  (5)於微細罪生大怖畏。(六三七)
  (6)先淨其戒(六二四),學戒成就。(六三七)
  (7)直其見。(六二四)
  (8)具足三業(六二四),三妙行滿足。(二八一)
  (9)修四念處。


  【註】
  一:出家學道——在家人也有修習四念處証阿那含果的例子,例如雜阿含一○三八經所記載的摩那提長者。但是一般在家人難以持守像螺貝一般潔淨的梵行,所以要修習四念處也就更為不容易了。
  二:行處具足——南傳漢譯為「具足行所行」,也就是具備一個比丘行所當行的本份。(另行處亦作業處——禪思時觀察思惟的對象)


  四、立心正住 修習四念處(主要內容係根據巴利英譯長部第22經)


  (1)具足三業(六二四),三妙行滿足。(二八一)
  (2)立心正住(漢譯中阿含經卷第24念處經第二)
   1.堅定正住——熱切地、念念分明地、專注地觀察思惟。(巴利英譯長部經第22經)
   2.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後退減,自生障閡。(六一六)
   3.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顧聲、色,善攝心法住四念處。(六二三)
  (3)修習四念處。
   (一)身身觀念處:
    1.四威儀。
    2.全念住。
    3.不淨觀。
    4.四大觀。
    5.九墓墟觀。
   (二)受受觀念處:
    1.樂受。
    2.苦受。
    3.不苦不樂受。
   (三)心心觀念處:
    1.貪<=>離貪。
    2.瞋<=>離瞋。
    3.癡<=>不癡。
    4.收攝<=>放逸。
    5.增上<=>停滯。
    6.勝妙<=>下劣。
    7.定<=>散漫。
    8.解脫<=>繫縛。
   (四)法法觀念處:
    1.五蓋。
    2.五蘊。
    3.六根塵。
    4.七覺支。
    5.四聖諦。
  (以上根據巴利英譯長部第22經)


  五、安那般那念(念住呼吸)修習四念處(主要內容係根據梵文漢譯雜阿含經)


  (1)修安那般那念的功用及福利(八一四)
   1.身不疲倦。
   2.眼亦不患。
   3.斷諸在家之思念。(相應部入出息相應第八經)
   4.樂隨觀住。(中譯註:樂於隨時隨地觀察思惟而住)
   5.樂覺知。(中譯註:樂於念念分明)
   6.不染著樂。
   7.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8.第二禪具足住。
   9.第三禪具足住。
   10.第四禪具足住。
   11.慈具足住。(於淨最勝。七四三)
   12.悲具足住。(空入處最勝。七四三)
   13.喜具足住。(識入處最勝。七四三)
   14.捨具足住。(無所有入處最勝。七四三)
   15.空(無邊)入處具足住。
   16.識(無邊)入處具足住。
   17.無所有入處具足住。
   18.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住。
   19.三結盡,得須陀洹果。
   20.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果。
   21.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果。
   22.得無量種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得阿羅漢果)


  (2)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八○一)
   1.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
   2.少欲、少事、少務。
   3.飲食知量。
   4.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
   5.空閑林中,離諸憒鬧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遠離五蓋。(八○三)


  (3)阿梨瑟吒比丘自述所修安那般那念。(但有更勝妙者,如(4)所述之十六階)
   1.於過去諸行不顧念。
   2.於未來諸行不生欣樂。
   3.於現在諸行不生染著。(八○五)


  (4)修習安那般那念能令四念處滿足:
   第一段:
   1.長入息念時,如長入息繫念善學;長出息念時,如長出息繫念善學。
   2.短入息念時,如短入息繫念善學;短出息念時,如短出息繫念善學。
   3.覺知一切身行入息念時,於一切身行入息繫念善學;覺知一切身行出息念時,於一切身行出息繫念善學。
   4.覺知一切身行止息入息念時,於一切身行止息入息繫念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止息出息念時,於一切身行止息出息繫念善學。
  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
  第二段:
   5.覺知喜入息念時,於覺知喜入息繫念善學;覺知喜出息念時,於覺知喜出息繫念善學。
   6.覺知樂入息念時,於覺知樂入息繫念善學;覺知樂出息念時,於覺知樂出息繫念善學。
   7.覺知心行入息念時,於覺知心行入息繫念善學;覺知心行出息念時,於覺知心行出息繫念善學。
   8.覺知心行止息入息念時,於覺知心行止息入息念善學;覺知心行止息出息念時,於覺知心行止息出息繫念善學。
  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
  第三段:
   9.覺知心入息念時,於覺知心入息繫念善學;覺知心出息念時,於覺知心出息繫念善學。
   10.覺知心悅入息念時,於覺知心悅入息繫念善學;覺知心悅出息念時,於覺知心悅出息繫念善學。
   11.覺知心定入息念時,於覺知心定入息繫念善學;覺知心定出息念時,於覺知心定出息繫念善學。
   12.覺知心解脫入息念時,於覺知心解脫入息繫念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念時,於覺知心解脫出息繫念善學。
  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以上12階係根據梵文漢譯雜阿含八○三、八一○、八一三)
  第四段:
   13.觀察無常入息念時,於觀察無常入息繫念善學;觀察無常出息念時,於觀察無常出息繫念善學。
   14.觀察離貪入息念時,於觀察離貪入息繫念善學;觀察離貪出息念時,於觀察離貪出息繫念善學。
   15.觀察滅盡入息念時,於觀察滅盡入息繫念善學;觀察滅盡出息念時,於觀察滅盡出息繫念善學。
   16.觀察捨棄入息念時,於觀察捨棄入息繫念善學;觀察捨棄出息念時,於觀察捨棄出息繫念善學。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


  (以上13~16階係根據巴利南傳相應部,其所列為「觀察無常、離貪、滅盡、捨棄」的次第。梵文漢譯雜阿含則為「觀察無常、斷、無欲、滅」的次第。)


  一九九五·十二·二十編譯于台中遠離軒






猩猩遇到蛇


猩猩遇到蛇
02:49  最後狗狗來救她,蠻感人的。。。。

《佛說無常經》




 





 



佛說無常經
大唐三藏法師 義淨奉制 譯
(大正17,745b7-746b7)


稽首歸依無上士   常起弘誓大悲心 為濟有情生死流   令得涅槃安隱處
大捨防非忍無倦   一心方便正慧力 自利利他悉圓滿   故號調御天人師
稽首歸依妙法藏   三四二五理圓明1 七八能開四諦門2  修者咸到無為岸
法雲法雨潤群生   能除熱惱蠲眾病 難化之徒使調順   隨機引導非強力
稽首歸依真聖眾   八輩上人能離染 金剛智杵破邪山   永斷無始相纏縛
始從鹿苑至雙林   隨佛一代弘真教 各稱本緣行化已   灰身滅智寂無生
稽首總敬三寶尊   是謂正因能普濟 生死迷愚鎮沈溺   咸令出離至菩提



生者皆歸死  容顏盡變衰  強力病所侵  無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  劫盡皆壞散  大海深無底  亦復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  時至皆歸盡  未曾有一事  不被無常吞
上至非想處  下至轉輪王  七寶鎮隨身  千子常圍遶
如其壽命盡  須臾不暫停  還漂死海中  隨緣受眾苦
循環三界內  猶如汲井輪  亦如蠶作繭  吐絲還自纏
無上諸世尊  獨覺聲聞眾  尚捨無常身  何況於凡夫
父母及妻子  兄弟并眷屬  目觀生死隔  云何不愁歎
是故勸諸人  諦聽真實法  共捨無常處  當行不死門
佛法如甘露  除熱得清涼  一心應善聽  能滅諸煩惱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苾芻:「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汝諸苾芻!此老、病、死於諸世間實不可愛、實不光澤、實不可念、實不稱意。若老、病、死世間無者,如來應正等覺不出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是故應知:『此老、病、死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由此三事,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

外事莊彩咸歸壞  內身衰變亦同然 唯有勝法不滅亡  諸有智人應善察
此老病死皆共嫌  形儀醜惡極可厭 少年容貌暫時住  不久咸悉見枯羸
假使壽命滿百年  終歸不免無常逼 老病死苦常隨逐  恒與眾生作無利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諸苾芻眾、天、龍、藥叉、揵闥婆、阿蘇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常求諸欲境  不行於善事  云何保形命  不見死來侵
命根氣欲盡  支節悉分離  眾苦與死俱  此時徒歎恨
兩目俱飜上  死刀隨業下  意想並慞惶  無能相救濟
長喘連胸急  短氣喉中乾  死王催伺命  親屬徒相守
諸識皆昏昧  行入險城中  親知咸棄捨  任彼繩牽去
將至琰魔王  隨業而受報  勝因生善道  惡業墮泥犁
明眼無過慧  黑闇不過癡  病不越怨家  大怖無過死
有生皆必死  造罪苦切身  當勤策三業  恒修於福智
眷屬皆捨去  財貨任他將  但持自善根  險道充糧食
譬如路傍樹  暫息非久停  車馬及妻兒  不久皆如是
譬如群宿鳥  夜聚旦隨飛  死去別親知  乖離亦如是
唯有佛菩提  是真歸仗處  依經我略說  智者善應思
 

天阿蘇羅藥叉等  來聽法者應至心 擁護佛法使長存  各各勤行世尊教
諸有聽徒來至此  或在地上或居空 常於人世起慈心  晝夜自身依法住
願諸世界常安隱  無邊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業並消除  遠離眾苦歸圓寂
恒用戒香塗瑩體  常持定服以資身 菩提妙華遍莊嚴  隨所住處常安樂

 

===========================================================

注一:「 三四二五理圓明」,三四者,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也。二五者,五根、五力也。
注二:「 七八能開四諦門」,七謂七覺支,八謂八正道。合上文三四二五,共為三十七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