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十六行相 釋文:

名相:十六行相 釋文: 
佛光大辭典》:
梵語 sodaśākārāh。又作十六行、十六行觀、十六行相觀、十六聖行、十六諦、四諦十六行相。
行相,相狀之意。觀四諦時,各有四種差別,於其時所產生之行相共有十六種。
據俱舍論卷二十六所載:

苦聖諦有四相(苦諦四相):
(一)非常(梵 anitya),待緣而成故。
(二)苦(梵 duhkha),逼迫性故。
(三)空(梵 śūnya),違我所見故。
(四)非我(梵 anātman),違我見故。

集聖諦亦有四相(集諦四相):
(一)因(梵 hetu),其理如種子。
(二)集(梵 samudaya),同於顯現之理。
(三)生(梵 prabhava),能令續起。
(四)緣(梵 pratyaya),能令成辦;譬如泥團、輪、繩與水等眾緣,和合而成一瓶。

 滅聖諦亦有四相(滅諦四相):
 (一)滅(梵 nirodha),諸蘊盡故。
 (二)靜(梵 śānta),三火息故。
 (三)妙(梵 pranīta),眾患無故。
 (四)離(梵 nihsarana),脫眾災故。

道聖諦亦有四相(道諦四相):
(一)道(梵 mārga),通行義故。
(二)如(梵 nyāya),契正理故。
(三)行(梵 pratipad),正趣向故。
(四)出(梵 nairyānika),能永超故。

十六行相名雖十六,實事唯七。謂緣苦諦者,名實俱四;緣餘三諦者,名四實一。說十六行相之 目的,為治常、樂、我所、我見等見,故修非常、苦、空、非我等行相;為治無因、一因、變因、知先因等見,故修因、集、生、緣等行相;為治解脫是無之見,故 修滅行相;為治解脫是苦之見,故修靜行相;為治靜慮及等至之樂為妙之見,故修妙行相;為治解脫是數數退墮而非永恆之見,故修離行相;為治無道、邪道、餘 道、退道之見,故修道、如、行、出等行相。〔坐禪三昧經卷下、正法念處經卷三十四、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九〕p387

====
T29n1558_p0136c14(00)║
論曰。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

無無漏行相越此十六。外國師說。

更有所餘無漏行相越於十六。云何知然。由本論故。如本論說。

頗有不繫心能了別欲界繫法耶。曰能了別。

謂非常故苦故空故非我故因故集故生故緣故。

有是處有是事。如理所引了別。

若謂彼文不為顯示不繫心了別欲界繫法時。

除前所明八行相外別有有是處有是事行相。

但為顯示作八行相。斯有是處斯有是事。

此釋不然。餘不說故。謂若彼論依此意說。

應於餘處亦說此言。然彼餘文但作是說。

頗有見斷心能了別欲界繫法耶。

曰能了別。謂我故我所故。斷故常故。

無因故無作故損減故。尊故勝故上故。第一故能清淨故。

能解脫故。能出離故。惑故疑故猶豫故。

貪故瞋故慢故癡故。不如理所引了別。

此等亦應說有是處等言。既無此言故釋非理。

十六行相實事有幾。何謂行相。能行所行。

頌曰。

 行相實十六  此體唯是慧

 能行有所緣  所行諸有法

論曰。有餘師說。

十六行相名雖十六實事唯七。謂緣苦諦名實俱四。

緣餘三諦名四實一。如是說者實亦十六。謂苦聖諦有四相。

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緣故非常。

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

集聖諦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

如種理故因。等現理故集。相續理故生。成辦理故緣。

譬如泥團輪繩水等眾緣和合成辦瓶等。

滅聖諦有四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

諸蘊盡故滅。三火息故靜。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

道聖諦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

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

能永超故出。又非究竟故非常。如荷重擔故苦。

內離士夫故空。不自在故非我。牽引義故因。

出現義故集。滋產義故生。為依義故緣。

不續相續斷故滅。離三有為相故靜。

勝義善故妙。極安隱故離。治邪道故道。治不如故如。

趣入涅槃宮故行。棄捨一切有故出。

如是古釋既非一門故隨所樂更為別釋。

生滅故非常。違聖心故苦。於此無我故空。

自非我故非我。因集生緣如經所釋。

謂五取蘊以欲為根。以欲為集。以欲為類。以欲為生。

唯此生聲應在後說。與論為異。

此四體相差別云何。由隨位別四欲有異。

一執現總我起總自體欲。二執當總我起總後有欲。

三執當別我起別後有欲。

四執續生我起續生時欲。或執造業我起造業時欲。

第一於苦是初因故說名為因。

如種子於果第二於苦等招集故說名為集。如芽等於果。

第三於苦為別緣故說名為緣。

如田等於果。

謂由田水糞等力故令果味勢熟德別生。第四於苦能近生故說名為生。

如華蕊於果。或如契經說。

有二五二四愛行為四種欲。執現總我有五種異。

一執我現決定有。二執我現如是有。三執我現變異有。

四執我現有。五執我現無。

執當總我亦有五異。一執我當決定有。二執我當如是有。

三執我當變異有。四執我當有。五執我當無。

執當別我有四種異。一執我當別有。

二執我當決定別有。三執我當如是別有。

四執我當變異別有。執續生我等亦有四種異。

一執我亦當有。二執我亦當決定有。

三執我亦當如是有。四執我亦當變異有。

流轉斷故滅。眾苦息故靜。如說苾芻諸行皆苦。

唯有涅槃最為寂靜。更無上故妙。不退轉故離。

如正道故道。如實轉故如。定能趣故行。

如說此道能至清淨餘見必無至清淨理。

永離有故出。

又為治常樂我所我見故修非常苦空非我行相。

為治無因一因變因知先因見故修因集生緣行相。

為治解脫是無見故修滅行相。

為治解脫是苦見故修靜行相。

為治靜慮及等至樂是妙見故修妙行相。

為治解脫是數退墮非永見故修離行相。

為治無道邪道餘道退道見故修道如行出行相。如是行相以慧為體。

若爾慧應非有行相。以慧與慧不相應故。

由此應言諸心心所取境類別皆名行相。

慧及諸餘心心所法有所緣故皆是能行。

一切有法皆是所行。


整理-般若經十種譬喻

《大品般若經》卷一則舉出十喻:

1如幻喻:譬如魔術師,以幻術變化出諸物;謂諸法本非實有,但以見聞之故,能識別諸相,此稱如幻假有、如幻即空。

2如焰喻:焰,即指塵影,日光照射時,因風吹動而令塵埃飛散,譬如在曠野中,因見塵影,誤以為水,遂生取執之心;謂煩惱纏縛眾生,流轉於生死曠野中,令起男女等相,而致愛著沉淪。

3如水中月喻:又作水月喻。譬如月在空中,影現于水,昧小兒,見水中月,歡喜欲取;謂實相之月,猶如法性,在於實際之虛空中,然在凡夫心中則現為我、我所之相,且執此幻相以為實。

4如虛空喻:譬如虛空,但有假名而無實體,非可見之物,如吾人遠眺,轉見薄青色;謂凡夫之人,遠離無漏真實智慧,故捨棄實相,而執著於差別之現象,遂見彼我、男女、屋舍、城郭等種種雜物。

5如響喻:譬如深山峽谷,從聲有聲,稱之為響(回音),無智之人謂為實有人語音聲;謂諸法皆空,亦唯誑相而已。

6如犍闥婆城喻:犍闥婆城,又作乾闥婆城,意譯作尋香城,即指蜃氣樓。譬如日初出時,見城門、宮殿、行人等蜃氣所成之幻相;謂無智之人在本空之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中,妄見有我與諸法。

7如夢喻:譬如夢中無實事,卻妄執為有,夢覺之後,始知空無所有;謂若能遠離煩惱執著,則了知一切虛幻無實。

8如影喻:又作光影喻,譬如光映而影現,不映則無;謂我相、法相之影,俱為煩惱遮住正見之光所現。

9如鏡中像喻:譬如鏡中之像,非鏡所作,非面所作,非執鏡者所作,亦非自然所成,亦非無因緣而成;謂諸法皆空,不生不滅,非自作、他作、共作、無因作,但以凡夫不解,遂陷迷惑。

10如化喻:譬如諸天、仙人等以神通力假變人形,然無生滅苦樂之實;謂諸法亦如是,無有生滅,如化而成,亦無實有,是知諸法皆空。

from :
From [浅谈譬喻在佛学中的运用
 http://baohuasi.org/gnews/2012926/2012926263988.html ] visited at
 2017/06/11 22 =58.
==

*. 若菩薩摩訶薩欲覺知一切法如幻、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空花、如尋香城、如變化事,唯心所現性相皆空,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from T07n0220_402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 第402卷 | CBETA 漢文大藏經, http://tripitaka.cbeta.org/T07n0220_402 , 2014/9/9 下午9:06:07


[釋厚觀 《大智度論》卷6〈釋初品中十喻第十一〉)(PDF)  
 http://homepage.ntu.edu.tw/~d01124001/006%E5%A4%A7%E6%99%BA%E5%BA%A6%E8%AB%96%E5%8D%B7006-P7A.pdf ] visited at  2017/06/11 23 =04.

*.金剛經中的六個譬喻: 夢幻泡影露電。缺泡、露、電。多焰、水中月、虛空、響、犍闥婆城、鏡中像、化。

updated visited at
 2017/06/11 22 =58.
 

 

《轉惡緣為道發願文》--堪布 貢噶旺秋 (原文重新排版)

(photo from google search)

《轉惡緣為道發願文》
大堪布 貢噶旺秋 仁波切(Khenpo Kunga Wangchuk,1921-2008) 口述 張惠娟居士 翻譯
大堪布貢噶旺秋仁波切 在獄中二十一年每天唸誦的發願文

皈依上師三寶

1.      以慈心、悲心、菩提心,對迷惑不知自己本來面目而生輪迴幻相的如母眾生,發此善願。願:「我的身體、受用、語言、心意和三世所造善根,都成為無量眾生從輪迴中解脫、證圓滿菩提的因。

2.      有些人因我而生信心;有些人因我而生貪心;更有些人因我而生瞋心。不管他們生的什麼心,跟我結什麼緣,只要跟我結上緣的眾生:願:「他們都因此而成佛,使此緣富有意義。

3.      雖然我並沒造惡,但他人卻生瞋心視我為殺父仇人的屠夫,直接或間接的攻擊我。願:「有天我能以法讓他滿足。」

4.      以餵養豬狗般地供給我衣食臥具,怒目打罵、凌辱毀謗、揭發我過失等。願:「這些令人心生畏懼的一切行為,都成為成佛的因。」

5.      因往昔我造業傷害他人,今日我受業果遭他傷害。願:「此成為善因,將來無害于他。

6.      身體是輪迴中一切傷害的因,深知自取的身體讓自己受苦之後。願:「所受的苦成為菩提道的助伴,因我的善及清淨的增上意樂力。

7.      願:「以父母兄弟姐妹為首之慈愛親人和一切有緣者,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8.      願:「無吝惜施我衣食、藥物、金銀等財物之男女檀越,圓滿布施,令佛歡喜。

9.      願:「供給坐臥寢具、生計資具,疾病時給予慈愛照顧且對我恭敬之服侍者,持戒圓滿得相好之身。

10.  眾生多生為我父母,我卻無慈愛心、無珍惜的役使騎乘、馱運、吃喝其血肉及奶,願:「他們圓滿忍辱儘速成佛。

11.  願:「所有與我有緣之眾生永不墮惡道,生生世世值佛出世,聞佛說法、發菩提心成佛。

12.  願:「我日後一旦如文殊、普賢、觀音等菩薩時,如所發願般,成為等虛空眾生的怙主。

13.  因上師三寶的慈悲以及業果無欺的真實力,願我熱忱所發之願都達成。

  貢噶旺秋於入獄後之轉惡緣為道願文
 http://www.chokyilodro.org/teacher/khenpo_kunga_wangchuk_rinpoche/pray.htm
(2011 0911 訪問,2017-06011訪問,連結已死)
 草本  2009 加標點符號,標號,重新排版。

西藏文化談:藏密真相之研究(帖文集錦)為一蕭平實弟子網站

西藏文化談:藏密真相之研究(帖文集錦)
為一蕭平實弟子網站
內容為蕭氏佛法,佛弟子慎入。

網站請見引用文章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