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祖師- 伏藏師索甲列繞朗巴(1856-1926)傳記


【轉貼】伏藏師索甲列繞朗巴傳記
The Life of Tertön Sogyal Lerab Lingpa (1856-1926)
大伏藏師列繞朗巴琛列塔耶扎(Lerab Lingpa Trinle Thaye Tsal),即伏藏師索甲,是納南•多傑鄧炯(Nanam Dorje Dudjom)的身化身,金剛亥母的語化身,蓮花生大師的意化身。
他在以前的轉世中曾經顯現為無數的大菩薩和持明者,包括金剛藏菩薩--將普賢王如來於奧明天(Akanishtha)傳出的大圓滿教導予以結集。而後,他化現為釋迦牟尼佛的姨母和養母波阇波提•憍曇彌(Prajapati Gotami)作為比丘尼的創始人,並在藏地化現為納南•多傑鄧炯、措普大譯師①(Trophu Lotsawai)和大持明果登徹②(Gödemchen,1337-1408年),即北伏藏傳承的創始人。
第十四繞炯的火龍年,他生於康區的上年絨(即現在的四川甘孜州新龍縣--中譯者注)。父親是細巴家族的達吉,母親叫鄔金卓瑪。
他很快就學會了讀寫,因為對世俗生活感到厭煩,他轉而向年喇(意即:新龍喇嘛—中譯者注)•班瑪鄧燈(Nyala Pema Duddul)以及佐欽寺的巴珠仁波切(Patrul Rinpoche,也譯作華智仁波切--中譯者注)和堪布班瑪班匝(Pema Vajra)學習佛法。年紀很小時,他第一次去見年喇•班瑪鄧燈,這位大成就者給他看了一些蘭扎文,他一眼就認出了字母‘薩’(Sa)。年喇•班瑪鄧燈認為這是一個標志,意味著這大地上沒有人會比他更偉大③。這些大成就者認證這個小孩為一個非凡的化身,要求把他送到寺院去,但是他父親舍不得唯一的兒子出家,堅持要他追逐世間利益。不久以後,有一天他外出打獵,用獵槍瞄准時他看到了空行文字,很快他就病了。治好病後,他被一種對所有世俗活動的厭倦感所壓倒。父親要求他再去打獵,但他做了個夢,夢中護密一髻佛母出現在他面前,用她的白色獨牙刺穿他的心髒。他再次病倒後,做了一次降神,預言他必須修習佛法,因此父親終於心軟了。
他去到了一個偏遠的閉關處,在此發現了一個獅面空行母密修儀軌的意伏藏,並記錄下來。他從學於喇嘛索南塔耶(Sönam Thaye,班瑪鄧燈的月亮式心子—中譯者注)座前,在上師指導下精進修習《龍薩金剛藏》的前行。
從 13至18歲,他閉關修行。在此期間他通過天眼直接看到了很多事情。例如,有次他清楚地看到離閉關處很遠的一個行人騎在馬背上,向他所在的方向而來。途中行人停下來休息,下馬時茶杯從口袋裡掉落了。過後,行人到達了伏藏師索甲的地方,想拿出杯子喝茶時才發現丟失了。伏藏師索甲告訴他杯子在哪裡如何丟掉的,行人後來正好就在那裡找到了。閉關時他解密了一份佛母益西措嘉手寫的伏藏。
閉關結束後,他跟喇嘛索南塔耶和其他一些人一起到噶陀寺,接受了丹貝堅贊(Tenpe Gyaltsen)的灌頂以及噶陀格澤活佛(Kathok Getse Tulku)的傳法。當他接受《幻化網根本續》(Guhyagarbha Tantra,也譯作《秘密藏續》—中譯者注)教授時,所有的外在世界如同是本覺智慧的顯現。
他掘出並解密了金剛橛伏藏《揚桑措普》(Yang Sang Tröpa,伏藏師索甲掘藏的普巴金剛廣軌—中譯者注),然後按授記指示,用五年的時間去實修。最後,他按伏藏裡所授記的那樣,在木猴年(公歷1884 年)的8月21日把伏藏供養給蔣揚欽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蔣揚欽哲宣布伏藏師索甲是一位真正可信的伏藏師,並給他灌頂。當他們一起做會供時,一個寶匣出現在壇城的中央。而後伏藏師索甲從蔣揚欽哲那裡接受了很多傳法,包括他寫下的《傑尊寧提》修行指導。
而後,他去到扎卡桑噶繞騰寺(Dzahka Sangak Rabten Ling),從曲珠仁波切根松南嘉④(Choktrul Rinpoche Kunzang Namgyal)那裡接受了龍薩金剛藏的前行和正行的教法,同時他在那裡解密了一卷有關真實意赫魯嘎(Yangdak Heruka)的伏藏。
之後,他從巴珠仁波切的弟子紐舒龍多丹比尼瑪(Nyoshul Lungtok Tenpe Nyima)接受了龍欽心髓的傳法。接受了五加行的傳法後,他把閉關修行的法本記在心裡,並把修法付諸實踐。他逐漸接受了大圓滿心髓的全部教法,全都記在心裡。在修習大圓滿前行的“吽”字清淨外境修法時,他達到如此的水平以致於他能通過觀想力將陶罐粉碎。在這段時間,除了一件瑜伽士的長袍之外,他一無所有,獨處森林之中,日夜修行。
跟紐舒龍多呆了一段時間後,他返回扎卡(Dzahka),解密了一個馬頭金剛儀軌。一天,他走到白岩珍寶頂(Drakkar,扎嘎神山,即新龍縣雄龍西鄉朗朗神山—中譯者注),知道那裡可以掘出一個伏藏。日出時份,他看到白岩對面有一道門,但他用石頭和普巴杵都無法打開,因此他只好找個休息的地方,睡了過去。睡覺中他被響聲吵醒時,卻發現岩石自己裂開了,留下一個小孔,剛好只夠他伸進一只手。他伸進手去拉,就把門打開了,暴露出一個很大的洞,裡面放著一個大鐵匣。他在匣裡發現了納南•多傑鄧炯的帽子,黑披風,金剛杵和鈴,寫有金色文字的YABDAR,普巴杵,還有兩張圖表。
緊接著他花了幾個月從麥彭仁波切(Mipham Rinpoche)得到了《幻化網根本續》(Guhyagarbha Tantra)的詳細教授。
在鐵龍年(1880年),他解密了一個叫《揚炯內伊德米》(Yangjang Nekyi Demik)的伏藏,並來到了佐欽寺。到了之後他告訴堪布班瑪班匝,他到這裡是為了掘出《扎孫班瑪寧提》(Tsa Sum Pema Nyingtik),並講述了有關這個教法的歷史:水猴陽年的第十天,蓮師在桑耶寺將此教法交付給納南•多傑鄧炯。堪布很高興地說:“你一定要取出這個伏藏。取藏時一定要帶上我。”伏藏師和堪布一起來到了如丹班瑪塘(Rudam Pema Thang),在那兒做了個持明會供,然後來到帕欽珠巴山(Mount Palchen Drubpa)前面的一個洞穴。他們到了藏寶處,卻發現有一條蛇盤繞在洞口。伏藏師索甲認出那條蛇即是伏藏守護神魯增玉查欽(Lutsen Yutrapchen),隨即要求他自己松開讓路。洞裡有三個匣子,但伏藏師索甲只拿了那個裝有《扎孫班瑪寧提》的匣子。
由於過去的共同願力,堪布班瑪班匝和伏藏師索甲在他們的智慧密意中合而為一。有一次,堪布提議他們倆一起做個藥物會供。但他們缺少一種特殊的藥材,名叫訶子,所以伏藏師索甲說他去找一些過來。堪布跟他一起去。他們來到室利僧哈附近的灌木叢中,發現一條身鑲黃帶的蛇,同時也聞到了訶子的強烈香味。他們將藥材作為寶藏般地挖出,然後用荊棘覆蓋,再次封閉寶藏門。堪布對伏藏師索甲說,“你能夠像這樣成辦任何意願實在令人驚奇。毫無疑問,這表明你已圓滿成就了對所有顯現和存在的掌握。”
後來繞莎堪布根桑索南(Rashar Khenpo Kunzang Sonam)在傳授《入菩薩行》第九章給伏藏師索甲之後,很贊嘆他對大中觀的理解。
有一次,伏藏師索甲生了重病。伏藏師榮仁多傑(Rangrik Dorje,班瑪鄧燈的太陽式心子—中譯者注)和扎卡曲珠(Dzahka Choktrul)來看望他,並做了長壽灌頂,供養上一些藥。由於他們的善心以及蔣揚欽則旺波於狗年(1886年)在宗薩寺給予的長壽灌頂,伏藏師索甲的病好了,並留在嘎傑(Garje)閉關處好幾個月。
33歲時,他和阿崔鄧曲來到孔喬(Konjo),在陽土鼠年(1888年)的2月25日,他掘出了幾個伏藏,包括一系列的聖觀世音修法和一尊小的四臂觀世音菩薩(Khasarpani)雕像。
同一年,十三世達賴喇嘛至尊嘉華土登嘉措(Gyalwa Thubten Gyatso),為了整個西藏的利益,特別為了教法(興盛),幾次邀請伏藏師索甲前來拉薩,並授記如果他能前來,在拉薩的大寺院和布達拉宮裡復制他最近掘藏的觀世音伏藏系列,將對教法和各處的眾生帶來極大的利益。此外,伏藏師索甲了知在前往拉薩和前藏途中挖掘幾個新伏藏的時間已經到了,因此他和塔清(Tharchin)及其他幾個人啟程前往拉薩。如同授記,他在旅途中掘出了幾個伏藏。
九月份到達拉薩後,正值佛陀的天降節,他主持了許多次的盛大會供法會。而後他住在繞薩珠囊宮,部分解密了從孔喬取出的聖觀世音伏藏系列和來拉薩途中從秘密空行母湖取出的伏藏。聖觀世音伏藏系列的內修法和密修法部分是在布達拉宮裡解密的。
從第一次的見面起,直至伏藏師索甲給達賴喇嘛所有這些伏藏的傳法和灌頂期間,兩個大成就者在智慧密意裡合而為一。
來到雅魯舍扎(Yarlung Sheldrak),伏藏師索甲掘出了名為《喇嘛昆度格珠嘉措》(Lama Kundu Ngödrup Gyatso)的伏藏,是佛母益西措嘉的手寫卷。當他在羅布林卡供養給至尊(達賴喇嘛)時,至尊自己解密了《庫孫日度圖珠益音特佐》(Kusum Rigdu Tukdrup Yishyin Terdzö),並指示薩迦達欽金剛持解密剩下的手稿。完成後,伏藏師索甲給至尊達賴喇嘛和薩迦達欽進行灌頂和傳法。
他也在繞薩珠囊大殿裡的馬頭金剛像下取出了名為《圖珠欽烈揚英益音諾布》(Tukdrub Trinle Yangnying Yishyin Norbu)的伏藏,同時在前藏的個朝聖地舉行許多次會供,利益了許多幸運的弟子。
從拉薩歸來後,他住在創卻噶(Trom Chögar)。在那裡他接受了喇嘛龍多的《寧瑪噶瑪》(Nyingma Kama)的灌頂和傳法。
鐵兔年(1891年),達賴喇嘛通過乃穹降神知道了伏藏師索甲已取藏出一尊名為“見解脫如意寶”的蓮師小替身像,以前有預言說這尊像應保存在拉薩。伏藏師索甲因此被請求帶著這尊像到拉薩,乃穹活佛與他在噶首(Gashok)碰頭。在此他們一起做了會供和開光儀式(rabne)。
九月份他們到達拉薩。然後在二十二日,即佛陀從兜率陀天降生的節日,蓮師見解脫像被安放在主殿裡,在香煙繚繞之中接受善男信女的朝拜。在至尊達賴喇嘛、乃穹活佛、敏林赤欽以及佐欽仁波切和無數僧眾大會之中,舉行了開光儀式(rabne)和trusöl的獻供,並做了會供。
水龍年(1892年)的正月初一,伏藏師索甲在宗榮的一個名為“大悲空行母秘密洞” 的洞中取出了《空行秘密智慧深滴》(Khandro Sangwa Yeshe Zabtik)的手卷。
金剛橛伏藏《利刃精藏》(Yang Nying Pudri)由一系列的伏藏文和伏藏品所組成,蓮師把它委托給五個弟子:卡欽•白玉旺秋,朗欽•白玉僧格,努欽•桑吉益西,多傑鄧炯和舒布•白玉僧格。但是各種情況表明伏藏師索甲列繞朗巴,即納南•多傑鄧炯的轉世,才是真正的掘藏者。
1895年的秋天,伏藏師索甲與蔣貢康楚(那時已82歲高齡)一起去扎查仁青查(Tsadra Rinchen Drak)山裡的“憤怒赫魯嘎喜悅之洞”。當伏藏師索甲靠近洞口時,岩石表面清晰地凸現出伏藏門的輪廓。看到這樣,他顯得激動起來,朝門扔了一塊石子。大地立即發出劇烈的碰撞聲,好像整個山都要沉陷下去。岩石上出現了一個開口,同時一種優雅的香氣彌漫空中。伏藏師索甲把手插入岩石,拿出一尊闊步前進、手持金剛杵和普巴杵的小雕像,還有裝有《利刃精藏》的匣子。他小心翼翼地用絲綢包起來,以免其他人看到,然後放在他的明妃手拿的伏藏箱裡。岩石裡發現的伏藏同時也充滿了甘露,但他說這些不是他該拿的,他就不會去拿。可是他的明妃堅持地懇求他,為了不讓她失望,他取了一些這種嘗即解脫的甘露,其它的原封不動。他供養上伏藏的替代物,關上門並封好。而後蔣貢康楚加入他們,一起給伏藏護法供上朵瑪,唱念贊頌文和吉祥文。
火猴年(1896年),是乃穹降神預言伏藏師索甲來拉薩給至尊達賴喇嘛傳伏藏法的時間。因此,他與班瑪喜繞和沙玉活佛一起啟程,第三次前往拉薩。
他給至尊供奉上《普巴利刃精藏》(Phurba Yang Zab Nyingpo)的伏藏文卷。乃穹降神授記說,在解密伏藏之前,伏藏師索甲需要在覺沃佛像(釋迦牟尼佛的十二歲等身像—中譯者注)呈奉廣大供獻,並在蓮師見解脫像前舉行會供。解密《普巴利刃精藏》後,如《特益東薩》(Themyik Dön Sal)所示,伏藏師索甲給至尊做了相應的灌頂和指導。
同年,伏藏師索甲從繞薩珠囊取藏了《塔崔多傑措帕德欽巴瓦》(Tamdrin Dorje Tröpa Dechen Barwa),並在羅布林卡宮附近的桑圍珠益(Sangwe Drupkyil)解密。如《普巴利刃精藏》中的《內炯扎莫》(Nejang Zabmo)所指示的,他在閻魔朗(Yamalung)閉關一個月修習《澤珠桑度》(Tsedrup Sangdu)的長壽外軌,然後在楚沃日(Chuwori)另外花一個月修習內軌。最後,他為至尊做了一個長壽灌頂。返回康區前,他還掘藏了兩個度母儀軌,一個在雅魯舍扎(Yarlung Sheldrak),一個在查泊日(Chakpori)。
火猴年底,他回到了康區。火雞年(1897年)他為康楚仁波切做了《普巴利刃精藏》的灌頂和指導。
不久後,他掘藏了赤松德贊的《秋吉拉普》(Chögyal Laphur)。而後,他意識到有返回拉薩的必要,因此他在取出另一尊蓮師像後,立即再次啟程。他在孔波(Kongpo)的塔度(Thadul),以蔣貢康楚的侍者羅薩桑嘎丹增作為文記員,解密了《貢托》(Ngöntok)和《利刃精藏》的一些其它的章節。
當他來到拉薩,他為至尊達賴喇嘛呈獻了蓮師像、《秋吉拉普》和《利刃精藏》的指導。第二天早晨,至尊做了一個清晰的夢,記錄在他的傳記裡。達賴喇嘛夢中發現自己在蓮師宮殿前,在此他碰到兩個天人,唱頌著有關《利刃精藏》修行的授記。在一篇頌中他們承諾:
憤怒廣大游舞屍林中
入於怖畏普巴極密壇
謹守三昧耶等諸誓言
迅速成就共不共悉地
必定如是!
自此以後,金剛橛修習成為達賴喇嘛自己的朗吉僧院的定時法會,至尊為了把它作為重要修法而寫了一本手冊。
伏藏師索甲分別在耶帕、欽浦和舍扎進行伏藏法的修習。土豬年(1899年)的正月十四日,他開始在布達拉宮閉關進行金剛橛念頌。第一晚上,他夢見一個看起來就像是他母親的女人給他一條打結的絲線。第二天早課時,他直接見到一髻佛母,給了他一個授記後就消失了。
他與阿崔、阿孜仁波切一起去扎熱,從湖中取出一個匣子。他從內林僧格宗浦(Nering Senge Dzongphuk)取藏了幾個手寫卷和一個佛母益西措嘉的發結。然後他在唐吉閉關一個月,為達賴喇嘛修長壽法。
這段時間,為了慶祝大祈願節(Mönlam Chenmo)而在拉薩舉行了一場金剛橛藥物會供,並為《利刃精藏》制作了木刻版。伏藏師索甲前往貢波,從年泊扎卡拉楚的金剛亥母洞取藏了《旺欽》,而後返回拉薩。他在耶帕閉關了一個月。
他以金剛橛瑜伽士琛列作為文記員,解密了《普巴瑪納繞拓》(Phurba Marnag Rakta)。然後與他的一群隨從人員到桑耶寺住了一段時間,其間他掘藏出一尊鄔金嘿熱嘎像和另一尊四臂觀世音菩薩像。他在欽浦完成了一個月的閉關,接著在雅侖舍扎做了另一個閉關。在扎司瑪唐取出了一些長壽甘露丸伏藏品。他去了薩迦寺,與偉大的薩迦傳承持有者互相灌頂傳法。在薩迦寺附近的一個岩洞裡他取出了一尊文殊師利像,這尊像後來供養給了麥彭仁波切。同時他也朝拜了扎地的秘境,並從雅多玉佐(Yardok Yutso)取出了《拉格楞仁欽德密》(Laglen Rinchen Demik)。他拜會了住於楚布寺的第十五世噶瑪巴卡洽多傑(Khakhyab Dorje ,1871-1922),為了好的緣起之故而供養上一些自己的伏藏法。他游歷了烏蘇覺沃、剛熱托嘎和其它地方後,返回拉薩,在布達拉宮解密了《旺欽》伏藏。
返回康區後,他解密了從昌都(Chamdo)的瓊通拉康(Jotön Lhakhang)的金剛手岩洞取出的兩個修法。然後他去了扎卡,於鐵鼠年(1900年)在前往接受龍多仁波切閉關指示之前,他解密了更多從金剛手岩洞取出的伏藏法⑤。
他到扎卡從曲珠仁波切接受一百零八卷《甘珠爾》的傳法,以及桑吉林巴的《喇嘛根德》(上師意集)的灌頂和傳法。他也解密了一個金剛手伏藏法。
七月初十,蓮師在伏藏師索甲的夢中顯現,為五種姓空行母所環繞,給他完整的《緣起除障》(Tendrel Nyesel)灌頂和傳法,而後化為光明。每個空行母輪流為他作了相應的授記。二十五日,在做空行秘密總集會供時,伏藏師索甲心裡對《緣起除障》的隱藏點變得清楚。他沒說什麼,但是寫下了一個字條,扎卡秋珠看了很高興。為了吉祥的緣起,他們一起以持明龍薩的金剛亥母伏藏法做了一個會供。伏藏師索甲寫下一個祈願文以祈求掘藏《緣起除障》無有違緣障礙,同時也能帶來廣大利益。二十七日,當護法送給他伏藏寶匣時,伏藏師索甲說他比取出任何其他伏藏都要高興。
二十八日傍晚,蓮師騎著一只老虎顯現在伏藏師索甲面前,給他關於《緣起除障》解密的授記。八月初三,伏藏師索甲取出了一個裝有甘露的寶匣。從初十至十二日的短短兩天裡,他解密了整個《緣起除障》法本,然後一心專注寫下深廣的發願文。他感到無比的快樂。
鐵牛年(1901年),伏藏師索甲與幾個弟子和僧人一起返回拉薩,在紅宮解密了《旺欽》根本伏藏中的《貝瑪創瓦》(Padme Trengwa)。在淨相中他見到怙主瑪哈嘎拉,解密了一個瑪哈嘎拉儀軌和會供儀軌。他為至尊達賴喇嘛做了《緣起除障》的灌頂和傳法,而後至尊寫了一篇祈禱文獻給本法的護法。
水虎年(1902年),他在桑耶寺取出了一個黑馬頭金剛儀軌和《蒙噶寧波》儀軌(Mengak Nyingpo)。
水兔年(1903年)正月二十五日,他解密了《圖珠扎東寧波》(Thukdrup Zabdön Nyingpo),這是四年前在查卡拉楚(Drakkar Lhachu)的金剛亥母洞取出的。
同年的稍後,列繞朗巴與至尊達賴喇嘛一起到一藏寶地並掘出了一個伏藏。他取出了三個伏藏,但是只拿了其中的一個,而把其它兩個和祈願文再封存回去。後來,當他要解密伏藏時,卻無法完全解讀密碼文字,因此他明白這伏藏的掘藏時間還沒到。
他在本何查卡東仁(Bhendhe Chakkar Dongring)解密了伏藏法《格熱繞沙托誠匝》(Guru Raksha Tötreng Tsal)。木龍年(1904年)三月二十一日,他在夢中見到多傑美噢巴扎,得到一個授記。而後他解密了黑色馬頭金剛伏藏。
火馬年(1906年),伏藏師索甲時年五十一歲。雖然他自己的伏藏以及蔣揚欽則旺波的陳述,還有其它的一些緣起,都表明他的壽命只有五十歲,但是由於各種正面的因素,他的壽命已被延長而超出了所有的預言。
這一年,依照《桑東瑪特益》(Sengdongma Themyik)和授記的指示,他從瑪榮取藏了一個寶匣。三月二十四日,他接連體驗到八個非凡的淨相。他掘藏出《澤珠依音諾布》(Tsedrup Yishyin Norbu)和二十一顆長壽甘露丸。他也秘密地取出了《措嘉佛母意修法》和《格熱德欽嘉波依扎》(Guru Dechen Gyalpo Shyidrak)。依伏藏法修習後,長壽甘露丸變成四百顆。十一月二十日,他掘藏出《卡耶桑瓦度巴》(Kagye Sangwa Dupa)中軌,並在扎扎寺解密。
火羊年(1907年),他來到佐欽寺,向第五世佐欽仁波切土登•曲吉多傑請求《大寶伏藏》(Rinchen Terdzö)的灌頂,並從格芒曲珠得到相關的傳承和指導。他和自己的空行母、兒子以及許多僧人一起接受灌頂傳法。灌頂時他體驗到一系列的淨相。
十月十五日,他在夢中面見了一髻佛母,並轉錄了一個伏藏。他解密了《貢度扎登寧波》(Gongdu Zabdön Nyingpo)中軌。土雞年(1909年)十月二十九日,空行母帕多康達嫫(Pal Dökham Dakmo)出現在他面前給了他一些教言。鐵狗年(1910年)六月二十五日,一髻佛母顯現並交付給他題為《三釘》的《空行母秘密教言》。七月七日至九日,伏藏師索甲從拉楚扎取出了許多益西措嘉佛母親手做的佛像。然後他解密了《擁左度巴》的《特益》(themyik),拜見了第三世多珠千仁波切吉美丹貝尼瑪,而後到瑪嘉泊繞(Magyal Pomra)去取出了許多伏藏。
水鼠年(1912 年),他從瑪嘉泊繞取出了更多的伏藏,解密後在那裡閉關了幾個月來修伏藏法,同時有僧人舉行會供等法事。他返回拜見多珠千仁波切,十月十五日,以多珠千仁波切為文記員,他解密了《德舍徹業尊曲》(Deshek Chegye, Zungchok),即深奧的藥師佛灌頂和藥師佛不共悉地。在他留住多珠千仁波切的寺院期間,十月二十八日一個空行母在他的夢中顯現,授記了更多的掘藏。十一月八日的下午,他平常的知覺消失了,蓮師以降伏萬有的形像(Nangsi Zilnön)顯現了並給他《奇妙三種授記》。
水牛年(1913年)二月初一,伏藏師索甲與他的兒子仁增南嘉、阿崔和一個叫做阿巴的向導到拉澤潤(Latsedrung)來掘藏。同年,伏藏師索甲認證安多古潤的兒子為麥彭仁波切的轉世。五月份,他和幾個弟子到了資嶺卡⑥(Zilingkhar)。
他掘藏出《蔣巴新傑東珠》(Jampal Shinje Dongdruk)的《卡炯》(khabjang),以及甚深的五方佛寂怒本尊修法。八月初一,伏藏護法神提巴扎(Tipatsa)在美嘉山顯現給他。木虎年(1914年)二月二十,一個空行母授記了《繞剎圖創扎烏步》(Raksha Thötreng Tsal Ubum)的取藏。
就是在這時候,為在余生之內能更好地親近多珠千仁波切,他搬到果洛住。他開始在多山谷的克瑪(Khemar)建造一個寺廟,但最終還是留給別人去完成。
木兔年(1915年),他來到舒炯貢波(Shukjung Gonpa),舉行北伏藏的《新傑澤達》(Shinje Tsedak)《仁增東珠》(Rigdzin Dungdrup)的灌頂,並傳了他自己取藏的《圖欽》(Thukchen)和《吉巴傑由》(Jikpa Gyekyob)的外修法。二月份,他把自己所有甚深伏藏的灌頂和傳承供養給多珠千仁波切。三月份,他在多珠寺給弟子慈誠藏波(龍多活佛前世)(Tsultrim Zangpo)所有伏藏的灌頂。四月份,他在繞創寺接著在史欽寺作了幾個灌頂。在多珠寺,他解密了幾個伏藏,帕當巴桑吉(Phadampa Sangye)在他的淨觀中顯現並給他教導。十月份,他呆在多珠千仁波切附近的住處時,夢見在高山之頂,他遇見一個不認識的喇嘛,坐在一幢華麗房屋的高座上。他心裡生起對這個喇嘛的極大信心,這時喇嘛就變成了降伏萬有的蓮師。
火龍年(1916年)61歲時,他按紐舒龍多的教法傳講了《普賢上師言教》(Kunzang Lama’i Shyalung),並對不同的法子們做了各種的傳法。也就是在這一年,他解密了已保存了二十一年的上師系列的《智慧意普巴》法卷。夏天,他去拜見多珠千仁波切,祈請仁波切寫下著名的《幻化網根本續釋義》--《寶藏之鑰》,他自己作為文記員。在多美寺(Dome Monastery)舉行日阿納朗巴普巴法會時,他做了一個夢,因此而為噶瑪巴寫下了一個會供儀軌。
土馬年(1918年)他到色通(Setong)檢查他的伏藏全集付印情況。當多珠千仁波切生病時,伏藏師索甲趕回來為仁波切修長壽法。
土羊年(1919年),他完成了《擁左度巴》(Yongdzok Dupa)系列的解密。八月十一日,他掘藏出《二十七白長壽空行母》。十五日,他解密了幾個關於曼達拉娃、白度母和金剛亥母的長壽修法。夏天,安多格西⑦ 來拜見伏藏師索甲,得到金剛橛的灌頂。也是在這時候,伏藏師索甲給慈誠藏波傳了多珠千仁波切的《幻化網根本續釋義》。
鐵猴年(1920年)三月初八,當他在瑪榮伏藏地時,《一千零二佛名號》作為一個意伏藏顯現出來。
接著在火雞年(1921年),他從噶瑪湖中取出一個寶匣。他還從藏美森格貢巴(Tsangme Senge Gonpa)附近的黑湖中取出一塊魂石(bla rdo)。住在藏美森格時,他應空行母之請,解密了兩個伏藏,而且是在燈光下完成的。而後,他在夢中得到有關《緣起除障》(Tendrel Nyesel)廣、中、略三種儀軌的授記。
水狗年(1922年),他來到佐欽寺室利僧哈閉關處,在格芒仁波切的住處解密了名為《普巴甲欽羅巴》(Phurba Gyachen Rolpa)的金剛橛修法的灌頂儀軌。他先為格芒仁波切做了灌頂,而後給佐欽仁波切以及佐欽主寺的眾多僧人作了灌頂。如上一年的授記,他也解密了《緣起除障》的中、略儀軌與會供儀軌。他也解密了一些有關大獅王格薩爾的意伏藏。不久之後,他給慈誠藏波、阿崔、他的佛母和兒子作了《擁左度巴》、《普巴甲欽羅巴》與《緣起除障》的中、略儀軌的灌頂。
大約是在這個期間,蔣揚欽哲秋吉洛珠遇見了伏藏師索甲,並從他那裡接受了教法。頂果欽哲仁波切著的《蔣揚欽哲傳》裡是這樣描述的:
“在途中,他拜見了大伏藏師列繞朗巴。即使在他沒見過這位偉大的掘藏師之前,僅僅聽聞大伏藏師的名號都會讓他自然生起深切無偽的信心。在接下來的許多次會面中,他接受了金剛橛系列的《利刃精藏》的灌頂、傳法和口耳傳承,這個甚深伏藏本應由蔣貢洛珠塔耶來掘藏的,但因需要而轉給大伏藏師本人。同時也接受了列繞朗巴自己的伏藏法,金剛橛系列的《多傑闊巴》(Dorje Köpa)和《嘉徹羅巴》(Gyacher Rolpa),《緣起除障》的廣、中軌,以及格薩爾王的意伏藏系列修法。他也得到傳授伏藏師索甲伏藏全集的授權。他同時也接受了不少甚深的傳承,例如,《珠提貢巴讓珠》(Drolthik Gongpa Rangdrol)的灌頂和經典傳承,貝瑪拉木扎的《傑尊寧提》的灌頂,以及第一世全知蔣揚欽哲為此所寫的無可比擬的著名論述。他說,正是因為僅由聽聞大伏藏師列繞朗巴的名號而能生起如此自然且強烈的信心,他因此而祈請解密黃卷《緣起除障》的略軌⑧。他經常說伏藏師索甲的學識⑨與修證這兩方面都是真正令人驚奇的。”
木鼠年(1924年),他解密了若干馬頭金剛和多傑佐烈的伏藏。而後他把伏藏的剩余部分供養給多珠千仁波切。在這次會面結束時,兩位大師互換了潔白的哈達,這是以前所未嘗做過的,而後各自告言:“我將與你在淨土重見。”同年,伏藏師索甲也給安多格西做了更多的灌頂。
木牛年(1925年),他重新埋藏了所有那些不完整的伏藏,並發願來世再相遇。最後,在火虎年(1926年)正月初十,偉大的伏藏師顯現了進入涅磐的征兆。
他是歷史上最為多產的伏藏師之一,他的伏藏全集有二十卷之多。他的許多手稿原本包括最著名的《傑尊寧提釋義》留傳至今。
他有無數的傳承持有者,其中有很多位同是也是他的上師,包括: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蔣貢康楚仁波切,第五世佐欽仁波切,佐欽堪布班瑪班匝,麥彭仁波切,紐舒龍多,扎卡曲珠仁波切,伏藏師崔麥,噶陀司徒,明雅堪布根桑索南,多珠千晉美丹貝尼瑪,德莫仁波切,多傑扎仁增年益多傑(1886-1932/5 年),敏林赤欽仁波切,薩迦赤欽,第十五世噶瑪巴卡洽多傑以及蔣揚欽哲秋吉洛珠。
他主要的空行母,被稱為普姆(Pumo,意即女孩),來自孔喬的康薩貴族世家,活到很老,晚年在雅礱(新龍—中譯者注)高山上的岩洞和閉關中渡過的。她因具有天眼通以及能轉移霜凍和祈雨而出名。紐舒堪仁波切(《藍寶石項鏈》的作者--中譯者注)在年青時曾遇見她,記得不管什麼時候有人病了,都會去找她,而她則會建議修某種特定的祈禱文或修法,除此之外,她還會給他們一個金剛結。大家注意到,如果給的是金剛結,那意味著這人將活下去,但如果她給的是甘露丸,那就意味著這病是致命的。她從來不承認自己有神通知道一個人是否將會死或活,但人們按照統計幾率檢驗,發現事實就是如此。這表明她已證得全知或天眼通的境界,而且她被認為與金剛亥母無二無別。同時她也是金剛橛的大修行人,念頌心咒達三億遍,通過金剛橛的修行,她證得圓滿覺悟。
如同他的伏藏和他給弟子的授記一樣,他有幾個轉世,包括:蔣揚欽哲秋吉洛珠所認證的索甲仁波切,已圓寂的堪布晉美彭措(1932-2004),他的傳承來自伏藏師一個親近弟子,名為喇嘛根敦達吉(Lama Gendun Dargye)。這個傳承也繼續從伏藏師的兒子⑩傳給孫子昌根活佛德欽多傑,現在康區的昌根地區(現住昌根寺—中譯者注)。
本傳記主要基於1942年慈誠藏波活佛(也稱作赤洛活佛)所著的《列繞朗巴密傳》來編寫的⑾。
注釋:
①措普大譯師出生於十二世紀。
②大持明果登與伏藏師索甲壽命均有七十多歲,這對一個伏藏師來說是不平常的。
③藏文字母“薩”(Sa)也是大地的意思。蘭扎字體經常被用來書寫梵文,特別是書本的封面或者寺廟的題字。
④根松南嘉,也被稱為扎卡曲珠,是伏藏師索甲的主要上師之一。他是蔣貢康楚、蔣揚欽哲旺波、年喇班瑪鄧燈和其他十九世紀偉大上師的弟子。
⑤ 堪布阿瓊(阿格旺波—中譯者注)的傳記中提到過:紐舒龍多在這時候給予伏藏師索甲詳細的前行修法指導。堪布阿瓊本人也在場,並做了記錄,這些內容就是以後著名的《筆記》(Zindri)。詳見香巴拉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堪布阿旺波藏(阿格旺波—中譯者注)的《普賢上師言教筆記》(A Guide to the 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 Shambhala Publications, 2004.)
⑥有的說這時就是伏藏師索甲唯一的一張照片的拍攝時間。
⑦安多格西蔣巴容威洛珠也是蔣揚欽哲秋吉洛珠的主要格魯巴上師之一。
⑧ 頂果欽哲仁波切在為達賴喇嘛所寫的《緣起除障》灌頂儀軌釋要中,也提到這件事。蔣揚欽哲最初只接受了廣、中軌的傳法,因為那時略軌還沒有從黃卷伏藏中解密。但蔣揚欽哲祈請伏藏師索甲解密略軌以便自己接法。伏藏師索甲滿了他的願,而後要求蔣揚欽哲廣弘此法,因為他具有此法的所有儀軌。蔣揚欽哲傳給頂果欽哲仁波切,後者再傳給達賴喇嘛。
⑨堪布阿瓊在自傳中提到過,麥彭仁波切告訴他說,在紐舒龍多之後,最有學問的寧瑪巴上師就數伏藏師索甲和多珠千晉美丹貝尼瑪。
⑩在他的兒子中,他的伏藏傳承的兩個主要持有者是仁增南嘉和瓊培嘉措。
⑾ 本傳記的最初意願是彙編有關伏藏師索甲的一些資料,希望這會有助於將來進一步的研究工作。其實資料並不短缺:慈誠藏波所著的傳記就有七百多頁之長,在十三世達賴喇嘛的官方傳記裡有幾段有關伏藏師索甲的長文,以及非常多的其它文字資料,包括他的伏藏全集木刻版和同時代人的傳記。也有許多喇嘛的口述資料,如頂果欽哲仁波切、堪布晉美彭措仁波切、紐舒堪仁波切和康楚仁波切,其中許多都被幸運地保存下來。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藏傳]伏藏師索甲列繞朗巴(1856-1926)伏藏《緣起除障》(Tendrel Nyesel)介紹


賈傑康楚仁波切傳法 (99.1.23~99.1.24)
消除緣起過患大法會
鑑於末法世紀;外器世間,全球暖化,國土危脆,內情世間,人心凋敝,縱行表相微善;冀求大福大德,樂逐五慾,妄斷善惡業行果報;身業常習不善行,口業屢起惡口兩舌紛爭、空言邪說蠱惑世人,意業五毒縈繞不得暫息;慈恩怙主上師,慈心攝受眾生,首傳開啟離諸緣起過患之門;願令眾生得究竟安樂之果。
外在凶惡緣起,如地震、山崩、雪崩、洪水、決堤、火災、飢荒、雷劈、崩石、風災、寒災、狂風等大種災厄。內凶惡緣起,有情眾生短壽夭折、多病、福薄、毀謗流言、諸事不順遂,貧窮匱乏、多怨敵、詛咒、傷害、親友別離、多遇怨敵、善事不成、常罹耗損流言口舌傷害、魔門多開、救援繩斷等。
密緣起凶惡者,生貪嗔痴、見多凶兆惡相、見多仇敵、聞多惡言、常染蓋染不淨、智慧眼盲、心思癲狂、行多挫折、言多過失、親友身亡、家室耗敗、農作霜雹、災毀等常罹苦難;再三遭遇惡緣起苦難者,欲轉凶為吉,永不遇凶險之甚深教授即此消除緣起過患儀軌,此為蓮師大悲為總體無邊眾生,特別為全體眾生,傳予伊喜措嘉之甚深教授,結合顯教經典之諸佛菩薩名號及陀羅尼咒,及密教四續六部本尊之生起本尊、持誦真言、收放禪定、守護輪、火供、積集資糧之薈供輪諸物等,一切方便智慧、遮止下劣之法。
本次(消除緣起過患)法會金剛杖護輪三十六不同真言之利益:
1. 以天明點七字能敵上魔(精怪)。
2. 以雪融明點七字能敵中魔(精怪)。
3. 以海明點四字能敵下魔(精怪)。
4. 以神變八字能敵空行精怪。
5. 以忿怒七字能敵爭鬥。
6. 以寂靜十字能敵精怪之損惱。
7. 以剎魅五字能敵閻摩惑亂。
8. 以斷決五字能敵八部魘魅。
9. 以持寶五字能敵一切壽命損惱。
10.以能昧四字能敵一切女魔。
11. 隱蔽九字能敵一切違誓蓋染。
12.明點六字能敵一切不淨蓋染。
13.表相四字能敵一切八部損惱。
14.白母六字能敵凶星惡煞。
15.空行標記十字能敵伏藏主守護神嗔惱。
16.降煖三字能敵一切緣起惡兆。
17.隱匿七字能敵污穢怨仇違犯退失之蓋染妖魔。
18.金剛喙四字能敵一切外道咒師詛咒。
19.鎮邪四字能敵一切自守護神嗔怒之損惱。
20.勇猛四字能敵一切傳染瘟疫。
21.頂髻五字能敵違犯智慧尊禁制。
22.能斷三字能敵一切五大種之鬼神損惱。
23.利刃三字能敵魔族及違誓妖魔損惱。
24.斷絕三字能轉一切出現惡兆及變異。
25.大力五字能敵內鬥動亂。
26.嚴飾七字能敵一切大種動亂。
27.教敕四字能敵非人一切損惱傷害。
28.藥之五字能敵地母一切損惱。
29.休波六部能敵邊地一切部多。
30.鎮伏文字能敵男女死活冤鬼。
31.火焰五字能敵食肉空行損惱。
32.攝粹四字能敵不清淨明妃損惱傷害。
33.魁膾五字能敵惡眷屬傷害。
34.火焰五字能敵沖犯鬼煞損惱。
35.迅疾六字能敵一切難消毒類。
36.和合三字能敵行去戰爭怨仇間之過害。
若末法弟子;依具悲智、德戒修證圓滿上師處;受灌圓滿依教奉持,一人或二三人,十人百人受持齋戒;同壇制心一處,遠離三業諸不善行,持此法教,其利益功德如上所述。
==
藏傳祖師- 伏藏師索甲列繞朗巴(1856-1926)=雷喇林巴
《緣起弭災除障(滇這涅色)》
另譯 消除緣起過患

藏傳傳記-賈傑康楚仁波切(1927~)簡傳


賈傑康楚仁波切簡傳
(Garje Khamtrul Rinpoche Jamyang Döndrup (b. 1927) —)
賈傑康楚仁波切蔣揚敦珠生於1928年,幼年未被認證之前就曾體驗許多淨相,並被送到理塘的格魯派寺院求學。七歲時依據堪布阿瓊的指示被尋獲,由第五世卓千法王認證為噶傑康玉寺第三世康楚仁波切多傑南嘉的轉世。
噶傑康玉寺是一個獨立於六支派之外的寧瑪派寺院,其歷史可上推至噶陀派開山祖師噶當巴德協的時代,曾是上萬人規模的大寺院。大伏藏師龍薩寧波年輕時曾在此寺院求學,白玉派開山祖師袞桑謝繞的師承也可上溯至該寺。
仁波切的根本上師是吉美大伏藏師之子、蔣貢康楚仁波切的語化身──阿本祖古貝瑪圖傑旺修。他是索甲大伏藏師列繞林巴的重要弟子。仁波切在阿本祖古座下領受了深見、廣行、實修三派菩提心傳軌、大圓滿心部、界部、口訣部、大寶伏藏、索甲伏藏集、吉美伏藏集、遍空自解等重要教法。
仁波切的另一位根本上師是大成就者安宗珠巴之子──大圓滿大師安宗甲色局美多傑。仁波切在他的座下領受了大部分主要的大圓滿寧體教授。此外,仁波切也先後接受過蔣揚欽哲卻吉羅卓,以及敦炯仁波切、頂果欽哲仁波切等大師的傳法。
1956年因局勢關係,仁波切離開康區,避走南藏的貢波,同時朝聖許多地方。後來又去聖地貝瑪貴待了兩年。1961年,仁波切一家人步行穿越邊境到了印度。此後的45年,仁波切協助法王達賴喇嘛,在西藏政府的宗教文化部擔任主任秘書,直到1986年退休。
仁波切自述與達賴法王的關係至為密切,是來自前世的因緣。仁波切將達賴喇嘛視為重要的上師,而法王不但信任仁波切,經常諮詢仁波切的意見,也領受仁波切自己的長壽法伏藏。
仁波切退休後,應達賴法王之請仍居達蘭薩拉,協助西藏政府舉行許多寧瑪派的修法;同時旅行世界各地(包括台灣在內)傳授教法。康楚仁波切學識極為淵博,對於西藏歷史、各種修法的傳統所知甚詳;藏傳佛教繪畫雕塑的藝術風格,一望便知,是西藏文化的知識寶庫。
仁波切的修法與占卜為西藏政府倚重,校驗卓著,內在德行修養在各派大德間有口皆碑,所持有的傳承多來自上半世紀的康區大師,傳承短近,且有數種少見的傳承。以五世達賴文集為例,就是唯一的傳承持有者。仁波切本人也是伏藏師,取出過數種深奧的心意伏藏。
■ 註:本文依據仁波切寺院官方英文網站的傳記,及仁波切在台灣的多次開示編成,修正原有中文簡傳的若干出入。
祈願
賈傑康楚仁波切蓮足恆駐!
賈傑康楚仁波切長壽祈請文
秋杜賈哇瑪慮湯傑濟 欽澤努頌記度杜巴宜
十方三世一切佛 智悲能力合為一
祝貝固秋蔣揚敦根珠 顧策滇津傑欽給究記
蔣揚敦珠勝化身 願長住世事業盛
[藏傳]夏札仁波切長壽祈禱文、軼事、及自傳


LU MÉ TSA SUM GYATSÖI TU JIN GYI
GAR GYI WANGCHUK SANGYÉ DORJE YI
SHYAP PÉ MI YO YÜN DU TEN SHYUK NÉ
TEN DRÖI DÖN CHEN DZÉ TRIN TAR GYÉ SHOK
Through the power and blessings of an ocean of unfailing gurus, yidam deities and dakinis,
May the life of Sangye Dorje, lord of the dance,
Remain forever firm and secure,
And may his enlightened activities to benefit the teachings and beings flourish!
「蓮師眷屬悲憫祈願力,化現為佛金剛大勇識,
願其蓮足百劫永堅固, 調伏有情事業願增長!」
依怙主夏紮仁波切從學於阿格旺波大堪布約六年零五個月,由「四加行」開始修習直至秘密之光明修習──大圓滿:「且卻」(立斷)與「妥噶」(頓超)。仁波切以身、語、意三業圓滿地承事其上師,令上師歡悅,並成為一位能見「大圓滿」四種現量境界之大成就者,其博學與修持已達最高之造詣。
雖然仁波切出生於善緣家族,但年青時已開始過著隱蔽瑜伽士之修行生活。仁波切自少便生起四種將自心轉向「法」之思維:
(一)暇滿人身難得;
(二)死無常;
(三)怖輪回苦;
(四)知黑白業。
所以仁波切於十五歲時離開家庭與父母,背著簡便之背囊,以行腳方式走遍整個西藏。身無長物,隨緣化度,有時棲身於山洞,有時紮起小帳蓬居住,逍遙物外。「知足無欲,心無掛礙」,如是者數十年如一日,「心與法互融,見與行相合」。其成就因切實修行之堅決而穩若泰山,名聞利養與世間八風,難以搖動其心性於瞬間或分毫。
其臉上滿布之皺紋,深刻地鉤畫出一張久曆風霜所磨,仍不屈於暴裂狂風之堅毅聖容。顯示其成就並非僥幸所致,亦非一般養尊處優之上師可比。
風霜蓋掩磨銳志;
冷煙塵湧蔽聖顏;
輕抖殘衣棲蓬下;
未懼孤寡星伴眠。
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第二世於其聞名於世之著作《成就山法精華》內,道出要「即身成佛」之必須條件,亦是入世修行者在「心性」上之訓練所必須牢記之要點:“一個人能放棄自己的家園,便等於成就了一半。所以應出離你的家園,到各處地方流浪,與你的親友告別,不要為他人所勸止。”(此段指修行者在遇見真正之大成就上師時,並能確切得以傳授法要後所必須要做之事。此為遁世者之極速修持方法──作者按。)
“放棄你的財物,只依賴別人給你的任何供養。要明白一切所喜愛的東西,均會阻礙你之修行並會令你養成壞習慣,故對於所喜愛的東西應生起遠離心。物欲是很難滿足的,得一便會想二到後來很容易受到心魔所控制。”
“在外在的修行道上,應謙虛恭敬接受一切。穿著破舊的衣服,並對任何人無論好與壞,皆應視作比自己更高尚。在深山岩洞內過著樸素的生活;把你一切的野心,轉向於叫化式的生活裏。”(即所謂「生依於法,法依於窮,窮依於死,死依於岩」的教法──作者按。)
“就算「定境」已滲入你的意識中,你亦必須好好地加以栽培,否則那些精要的指示及口訣便會流於「空談」;而你的意境,你之法及修持都會變成障礙,而使「真實的定境」不能生起。你們那些雖然已經「修定」很久之行者,在「行」的階段卻仍是初學而已。故此,你們必須注意,若果你們不了知這種「保持證量的方法(持明)」,便猶如有可能會死於頭部被鹽所包裹著一樣,毫無價值。”(表示「徒勞無功」兼「悶死」之意)」
無數的修行人,即使能舍棄家園,但於堅持上卻未能持久。於「心性」上仍對物欲有所渴求,又或者自傲於為「遁世者」。結果是「身離俗世,心存欲境」,與「八風」糾纏不休。即使跨越此欄,但於最微細之分別上仍執持不放。未能寓「見」於「行」上,證量難以保持。
「見」與「行」之能否合一,知易難行,非一般心志薄弱者可以為之。依怙主夏紮仁波切之所以備受尊崇在於其確實一生貫徹踏實而硬朗之遁世者宗風。
《成就山法精華》開示:“當你不斷修行至相當時候,以精進及熱誠信心之故,經驗會轉變為證悟,而覺性便能赤裸裸地顯現。”
當依怙主夏紮仁波切之修行已達不退轉之境,為利益無盡有情,應宿世因緣之安排,開始弘法利生事業,並與岩取者嘟叔寧巴之女兒嘉瑪那結婚,時年約五十餘歲。其後分別誕下女兒莎華斯華啼及達娜。
嚴守戒律克己勤;
護持心性保清明;
依山穴居消遙樂;
為利眾生續世情。
〔 難能之謙虛品格〕
貴為天、人所景仰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紮仁波切謙虛之品格,仍自然地流露無遺。對依怙主敦珠仁波切之轉世,仁波切非常愛護。除供養一切所需及負責教育敦珠仁波切第三世外,更為其未來之弘法鋪路,安排一切。為了這些安排,依怙主夏紮仁波切不惜一改其過往之行事低調方式,更為此而禮下於人。每念及此,不禁感動得五內翻滾,淚凝於睫。
一位剛強不屈,萬千魔軍難動其分毫,萬般財富難移其大志之大成就者,為悲願與敬重曾互為師徒之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第二世,甘願一改常態,以匡扶正處於弱勢之敦珠仁波切轉世。而且每見其相片,均置頂上敬禮。身為轉世者之根本上師,竟然謙虛若此。其苦心與所作出之犧牲,實屬世所罕見,確是一位虛懷若穀,謙禮不群之卓越修行人。
在依怙主夏紮仁波切尚是寂寂無名之時,發生了一件廣為人知之趣事:在一個大型法會上,約數百人之盛,還有很多大仁波切高踞於高座之上,聽受噶妥寺主持阿格旺波大堪布傳授法要。而依怙主夏紮仁波切,卻坐在最後排無人理會。大堪布於法會完結時,向眾人作如下之宣言:“在座數百人,其證量能及我十分之一者,不到十人;其證量能及我一半者,不到五人;其證量與我無二無別者,只有一人就是桑吉多傑(佛金剛)。他可以代表我傳法,與我的功德一樣。”
全場嘩然,焦點都落在依怙主夏紮仁波切身上,眾人爭相上前祝賀,還預備明早為其舉行一個大型慶祝法會,以示尊敬。時至深夜,依怙主夏紮仁波切悄然拔營離去。眾人一早起來,已是遍尋不獲。不為名聞所困,不為利養所沾。「一夜成名」之依怙主夏紮仁波切,消失於蒼茫暗夜,再繼續其踏實而堅穩之世外修行。
虛懷若穀賽古今;
剛毅不屈世難尋;
名利欲鎖智者心;
隱於暗夜續修行。
依怙主夏紮仁波切是現今少有之教證俱備大成就者,不少地位高超之仁波切都是其後輩或弟子。其佛學之淵博、證量之深廣,於現今之世,難覓匹敵者。其謙遜之高尚品格,更是罕有。在藏密傳統上,以法座之高低決定那一位仁波切之地位最高。依怙主夏紮仁波切在其親自安排及主持之法會上,總是讓高座予訪客之仁波切,自己卻選坐低座
*.from : (1) Lucy Chan 的相片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0839553290066&set=p.10150839553290066&type=1&ref=nf, 2012年8月15日 下午 04:36:23
==
〔扼要而精確之獨特見解〕
以下是由依怙主夏紮仁波切親筆撰寫之警世文章:此為自傳式敘述,有關直擊重點之直接教授。
-----
祈願精神上師與三寶眷顧我!
我是一個老人,已八十七歲而接近八十八歲了。很多與我或遠或近之人曾問:“敬請你寫下一生之精神解脫自傳,以助你的門徒。“ 我知道這樣做,只是對解脫的一種障礙,而我覺得不需要寫太多誤導的文字。由於無人對此題目比我更加知情,我將以自我作見證而寫出如下之文章《三個音節之回答》作回應:以幹燥之引火物來燃燒那些偽裝為具德行及擁有超卓智能,流於誇張及連一點真確味兒也沒有之匹夫(假上師),我拋擲此等於廣闊熾燃之烈火上:渣拿「冷」!(以意念放出「火」)
於一位上師之精神領域中,若混合了世間之物質主義與精神修持,而又可以取得協調:我知道這不是我。(作者按:意指物質與精神修持混合修習是不可能的,大證量如依怙主夏紮仁波切說他不會如此。)
這些欺騙、狡滑及損害佛法之人,我於山頂將其灰燼拋向風中,音節「養」!(「風」)
由信心及為亡者所給予之供養會妨礙生命及解脫。雖然他們知道,但仍然儲存及投資以作為表示及供養。
我不需要亦不接受,並以拒絕執著之清淨水,洗滌這些黑業:音節「坑」!(「水」)
除了為「自省」之外,這些文字不應被解釋為批評或指責的飛鑣,指向那些能見自性平靜之真理,與及為自利利他而活躍地或內在地工作之真正聖者們。請不要誤會這些字句而產生憤怒或嫉妒,我請你於意氣揚揚之平靜氣氛下放松。除了此等人士外,我及其它與我一樣之人士和那些未能超越常人境界者,皆會存有造成分裂佛陀教法及產生爭吵之高傲心態。此等人士請把這些說話視作真理:願他們成為修習謹慎與覺知的主因!
依怙主夏紮仁波切開示雲:“有三種修行人:
第一種其外表好象是修行人,實質內在不是修行人。
第二種其「見」說得比天還高,但「無修」而「不證」,「見」與「行」脫節。
第三種外表不像修行人,但實質內在卻是修行人,其「見」與「行」合一。”
由於現世盛行物質之享樂主義,誘惑性之東西層出不窮,要了解脫離輪回之急切性並不容易。相反有很多人希望走捷徑。雖然藏密之獨特修持方法,已是捷徑中之捷徑,仍未能滿足現世「急功近利」者之心態。「好逸惡勞」者祈望尋找一位具有證量之修行人,付上供養,美其名是為了佛事,實質想獲得加持。保其一生富貴榮華、子孫昌盛、有病去病、消災解難、長壽健康,即使去世亦要為其超度,以保來世。
種種之祈望,根據業力之循環,除了努力修行之外,單靠「加持」是徒勞無功的。可惜明白此道理的人少之又少。由於「求過於供」,結果引來無數之騙子爭位當上師。假上師之多已達泛濫程度,演變成「供過於求」!
簡單而言,即使讓你遇到一位真正之大證量、大成就之修行人,若不向其求法,以自力修行,臨終即使獲具力之超度,充其量只可以上生三善道。往後之演變是再隨業力牽引,於輪回苦海中終有下墮三惡道之一日。不修行只求加持,想要脫離輪回幾乎是沒有可能的事!藏密修持雖是捷徑,但仍需一段相當長之時間去磨練與修習。大證量者如依怙主夏紮仁波切就是一個最佳之例證。「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由於「人身難得」,今生若不積極尋找脫困之道,轉瞬之間已是「死到臨頭」。曾有修行人深深歎息,單是尋找脫困之道這一關已花了他光陰無數。當認定藏密修持為無上法門時,單是尋找真正之上師又花十數載。即使得修密法來去之磨練與修習,不知又會再花幾許光陰,只怕已離死期不遠矣。
巴祖仁波切於 《大圓滿之道》 內開示:“沒有任何經、續或論曾提過任何曾經證得圓滿佛陀之有情沒有跟隨一位精神上師。我們可清楚了解沒有任何人,可以只憑藉自己之力量及努力而能發展出所有道與地之成就。首先你跟隨一位無比上師而服從他,然後你修行並經曆很大之困難。最後,你與上師之自心融而為一,你終於繼承其傳承系統。無可匹敵之上師,我於你之蓮足前頂禮!”
即使釋尊,亦曾跟隨過無數之上師。選擇「上師」是尋覓解脫道之第一關,也是極為重要之一關。依怙主夏紮仁波切是現今最受修行人,尤其是大修行人所肯定之偉大上師與聖者。毫無疑問,若能得其接引,將可省卻無數之猜疑與尋覓,問題是您是否具此福緣,得其青睞眷顧呢?
人身難得死無定;
輪回諸苦極險凶;
自然牽引業循環;
良方尋覓上師中。
依怙主夏紮仁波切提示修持密乘,尤其是「隱蔽瑜伽士」之修持,其身、語、意必須守秘。任何修持上之證量,若宣之於口,證量就會消失。如果不想將自身辛苦修來之所得流失,必須切實及深入了解「密」之意義。愈是向你吹噓自身證量之上師,愈要小心!應從其著作,所開示之義理,有關「心性」之引導,及其行為等多方面,去印證其言論,是否堪為「上師」?
相信你不會愚蠢至皈依一位上師,自稱修持「大圓滿」達至最高境界,所加持之水可以治病,然後以高價不斷售予徒眾?這還不夠,其水飲後如吸毒般難以戒除。以思想及藥物等來控制徒眾,誇說修持「大圓滿」等於「無戒可守」。依怙主夏紮仁波切提示:"若遇此人,猶如見毒蛇般,立刻速速閃避,不可往見"。
濁世遍存假上師;
無盡眾生苦受煎;
人生本多淒酸事;
奈何劇毒增上添。
〔 無盡悲智以匡扶正法〕
==============
依怙主夏紮仁波切與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第二世互為師徒。曾於西藏將其上師「智能空行母」色拉康卓之心要全部傳予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第二世。(此法要現於西方廣受歡迎。)依怙主敦珠仁波切受法後贊歎不已,贊歎色拉康卓空行母之後,寫下贊頌禮敬。此贊頌筆譯如下:
覺悟持明與空行母之皇後
無上秘密口授空行密藏之持有者
空行智能空界之皇後,
大樂金剛(即「爹威多傑」之意譯)
願其傳承永傳充盛於各方!
由於與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第二世惺惺相惜的關系,依怙主夏紮仁波切全力匡扶現時之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第叁世。其中一個原因是早於一九五九年宗薩仁波切蔣揚欽哲卓之羅爵(第二世)於圓寂前親筆致函依怙主夏紮仁波切,述及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第二世之轉世將會出現混淆,除寫下有關問題外更請求依怙主夏紮仁波切護持敦珠仁波切之轉世。
現今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第二世之轉世暫時已出現四個。依怙主夏紮仁波切根據其自身之證量及空行母達拉康卓之資料提供與認證,聯合種種證據,認證「貝瑪沃瑟」(見「蓮花光」第一期)為唯一之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第叁世,其餘均屬「魚目混珠」,依怙主夏紮仁波切並不承認。由於依怙主夏紮仁波切是現今唯一持有最完整「敦珠新寶藏」系統之傳承人,所以承擔了匡扶之責,成為「貝瑪沃瑟」之根本上師。其餘冒認者,即使能夠取信於一些人,最多亦只能接受幾度間接及殘缺不全之「敦珠新寶藏」系統之某些法要,傳承之真確性亦受到質疑,有名無實。
另一位現時受依怙主夏紮仁波切所匡扶的轉世是噶妥司徒仁波切第六世。其為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第二世之孫兒。扶持之原因是當一九七六年此轉世剛出生時,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第二世邀請依怙主夏紮仁波切前往醫院為嬰兒灑淨及加持並親口向依怙主夏紮仁波切言明此嬰兒為「噶妥司徒」仁波切第五世之轉世。一九八七年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第二世圓寂後,依怙主夏紮仁波切為圓滿其願望及不辜負其認證,仗義施以援手扶持噶妥司徒仁波切第六世。
依怙主夏紮仁波切以無執染之心行諸大行。不為富貴所淹、不懼權勢氣焰、不受汙染供養、不事名位爭奪、不入僧團之議、不論激辯之爭。而眾所周知的是只留駐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一帶。
曾有人邀請前往西方、台灣等地弘法均婉然拒絕。其理由相信是前往該等地方之仁波切甚多,無須再行前往。另一原因相信是考驗求法者之誠意,不畏旅途遙遠,為尊重「上師」及「法」而前往求法,而並非勞駕高齡上師前往。依怙主夏紮仁波切一生喜愛大自然,依山而居。由於尼泊爾、不丹、印度、錫金等地擁有無數聖境,全屬大自然景色,相信亦是依怙主夏紮仁波切留駐原因之一。還有山區的善士們,眾閉關中心之修士等,皆以依怙主夏紮仁波切為他們一生修持之對象,不願一刻遠離。故此,除非為放生或某些特別原因,不遠走其它國家已成為依怙主夏紮仁波切之特點。
依怙主夏紮仁波切之著作甚多,但輯集行世的暫時只有四至五函。其著作廣含傳授、經典、密績及論著,以嚴謹之文法、邏輯之推理、與「心要、口授」之滲入作闡述,引導深層之理解。簡而言之,其著作擁有著名及權威論著之一切特征。
這些著作包括:對批評之反駁、神聖中心之曆史、贊頌、直接教授、大圓滿口耳傳授等之搜集,圖書目錄、佛教史、儀式及執行儀式之指示、精深習定之忠告、覺悟事業之修習、金剛舞;有關曼陀羅之尺寸、音樂;有關儀式之三種元素、制造食子、吹樂器及敲擊樂等等題材。
為保存及重新整理重要法典,依怙主夏紮仁波切最近在其住處「吉祥崗」閉關中心興建一所圖書館,將重要經典以至孤本保存、收集、與整理。
最近天現彩虹,依怙主夏紮仁波切接受移喜泰賢所請求,批准由阿旺生布喇嘛(前依怙主嘉露仁波切之翻譯)將空行母色拉康卓對大岩取者敦珠寧巴之「大圓滿」教授《淨治明相》所作之注釋翻成英文。謹在此向依怙主夏紮仁波切作至誠之頂禮與感謝!
多番援手扶正法;
謝叩聖者憫蒼生;
金蓮勝幢護幼子;
剛風掃障淨紛爭。
=

[藏傳] 《九乘次第论集》目錄


九乘次第論集《佛家各部見修差別》
作者:敦珠法王
譯者:許錫恩
出版:全佛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10日
目 錄
總序 8
序一 Khenpo Sonam Rinpoche(堪布福德力王甯波車) 10
序二 Tulku Thondup Rinpoche(義成活佛甯波車) 12
上篇 藏地論著
九乘見修行果差別(Dudjom Rinpoche 敦珠甯波車)
一 • 共因乘 28
甲 • 聲聞乘 29
乙 • 緣覺乘 32
丙 • 菩薩乘 36
二 • 不共果乘 42
甲 • 緒論 42
乙 • 內外密之判別 44
丙 • 禁戒明覺外續 46
1 • 事續 46
2 • 行續 49
3 • 瑜伽續 51
丁 • 方便內續 54
1 • 大瑜伽 56
2 • 無比瑜伽 60
3 • 無上瑜伽 66
九乘差別廣說(Tulku Thondup Rinpoche 義成甯波車)
一 • 引論 69
甲 • 顯密之分別 72
乙 •「密」之定義 76
丙 •「密續」之分部 77
丁 • 密乘各種教授 78
戊 • 密乘之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 79
二 • 三外密之見修行果 81
甲 • 事密 81
乙 • 行密 84
丙 • 瑜伽密 85
三 • 外密與內密判別 87
甲 • 三內密判別 89
乙 • 三內密細分 94
丙 • 主要密續來源 95
丁 • 三內密之主要經續 96
1 • 大瑜伽密續 97
2 • 無比瑜伽密續 99
3 • 無上瑜伽密續 101
四 • 三內密之見修行果 106
甲 • 大瑜伽 106
乙 • 無比瑜伽 108
丙 • 無上瑜伽 110
五 • 無上瑜伽之三部 115
甲 • 心部 115
乙 • 界部 116
丙 • 口訣部 118
1 • 口訣部較其餘二部為殊勝 118
2 • 口訣部之見地 119
I •三無明 122
II •四緣 123
III •十二因緣 123
3 • 口訣部之分部 131
4 • 口訣部之觀修 134
5 • 口訣部觀修之區分 134
I • 立斷 136
II • 頓超 140
6 • 大圓滿道次第之成就 143
7 • 臨死所得果位成就 147
六 • 大圓滿與餘乘教法 153
甲 • 諸乘教法皆為臻大圓滿之次第 155
乙 • 二轉及三轉法輪之別 156
丙 • 大圓滿之果為如來藏 156
丁 • 二轉法輪乃大圓滿所依 157
戊 • 顯乘所傳之如來藏 158
己 • 大圓滿教授 ── 如來藏之殊勝 159
庚 • 大圓滿之如來藏與瑜伽行派之分別 165
申 • 大圓滿與中觀之分別 166
壬 • 大圓滿之殊勝 167
癸 • 甯瑪派與苯教 168
子 • 大圓滿與和尚摩訶衍 174
七 • 引書譯名對照 185
下篇 漢土論著
九乘差別略義(郭元興)
一 • 世間乘 194
二 • 出世間乘 195
甲 • 小乘 196
乙 • 大乘 198
丙 • 密乘 200
三 • 密乘差別 204
甲 • 外內密差別 204
乙 • 無上密差別 206
1 • 新派差別 206
2 • 舊派差別 211
3 • 大圓滿三部差別 214
丙 • 別說大圓滿心髓差別 215
1 • 共差別 215
2 • 不共差別 219
甯瑪派的教法(劉立千)
一 • 甯瑪派的傳承 222
甲 • 經典傳承 224
乙 • 伏藏傳承 233
二 • 甯瑪派的經典 236
甲 • 續部 236
乙 • 修部 238
三 • 甯瑪派的教義 240
甲 • 九乘教義 240
乙 • 大圓滿三部教義 250
四 • 甯瑪派的教法特點 266
附錄
四部宗義要略(Dudjom Rinpoche 敦珠甯波車)
小乘 274
一 • 毘婆沙部 274
二 • 經量部 277
三 • 聲聞 281
四 • 緣覺 282
大乘 285
一 • 唯識宗 285
二 • 中觀宗 291
甲 • 外宗 292
1 • 自續派 292
2 • 應成派 296
乙 • 內宗 ── 大中觀 304
跋(談錫永) 318
許錫恩譯編按:本篇摘自寧瑪 派法王敦珠仁波切(Dudjom Rinpoche 1904-1987)之《密咒舊譯教法安立簡論·顯現善說喜宴》(法王文集第一函,英譯收入The Nyingma School of Tibetan Buddhism第一部份,Wisdom 91年版)中第三品第九章及第四品第十一章,為法王於分別詳論共因乘(第三品)及不共果乘(第四品)後之提要。
义成宁波车 造 许 锡 恩 译
编按:本篇摘自义成活佛(Tulku Thondup)之《大圆满修习》(The Practice of Dzogchen,原名Buddha Mind,Snow Lion版,译时蒙Snow Lion出版社书面授权)第一部份第一章至第五章。此书原分两部份,第一部份为九乘教法概论及大圆满重要祖师生平简介;第二部份为龙青巴尊者大圆满著述之精华撮要。本篇所引宁玛派历代祖师论著片段,绝少见于汉土书籍,故甚具参考价值
[藏傳] 寧瑪派內密三乘密續名稱


心 部
心部法門(毗盧遮那翻譯的前譯五續:
(1)《覺性杜鵑》
(2)《大力震動》
(3)《金翅翱翔》
(4)《石中熔金》
(5)《不落幢大虛空》;
貝瑪拉密札翻譯的後譯十三續:
(6)《頂生王》
(7)《虛空王》
(8)《樂幻莊嚴》
(9)《圓滿總義》
(10)《菩提心滴》
(11)《樂無央》
(12)《命輪》
(13)《第六明點》
(14)《圓滿總斷》
(15)《如意寶》
(16)《遍集明覺》
(17)《至尊正士》
(18)《修習義成》;
其他三主續:
(19)《遍作王》
(20) 《稀有》
(21)心部十三經)宣說一切顯現即心,心即空,空即明智,空明雙運。
對於顯現即心的教授,心部將顯現歸於心的三個特徵:(內在的)功能(功用、力用)(rTsal)、(外在的)遊舞(Rol Ba)和屬相(rGyan)。心之(內在的)功能僅指其見聞覺知事物的方面,對凡夫而言,這是陷入迷亂輪迴的根本。心之(外在的)遊舞,指染污的意識和其他諸識的生起。心之屬相,是指諸如山、房屋、身體等諸法的顯現。心之(外在的)遊舞和心之屬相,來自於或歸因於心之(內在的)功能。
證悟到諸法僅僅是自心的顯現,心部行者從所應解脫之境中獲得解脫,但尚未遠離彼解脫之方便──心的智與明的執著(即尚留有解脫之相)。
心部所說的「智」是指心的明與智的方面,但並非訣竅部所說的究竟任運圓滿甚深明智。
界 部
界部法門
((1) 《大界無央王》
(2)《普賢大虛空》
(3)《珍寶教誡眾輪》
(4)《金剛薩埵虛空邊際平等》
(5)《智慧密炬》
(6)《寶輪》
(7)《大圓滿菩提心普作淨耳說法》),是宣說心的智與明兩者亦是空。界部行者仍殘存一絲對空的執著。如此他們遠離了對所解脫之境和獲得解脫之方便的執著,但仍未能超越對空的執著;因此界部尚未直指超越心識的赤裸俱生智。
訣 竅 部
訣竅部法門遠離邊戲、不假造作地宣說了法爾如是的真如自性之證悟。真如自性總集三方面(可以從體、相、用三方面來闡述:體──本體明淨,空寂靈明;相(性)──自性元成,本具光明;以及用──大悲(無礙無著)周遍,隨緣顯現。):本體性空、自性光明與大悲(無礙無著)周遍。
訣竅部的教證法門可分四類:外類、內類、密類和極密類。所有四類法門在教授《本來清淨》(Ka Dag)方面都差不多,是用「立斷」(徹卻Khregs Ch`od)所有的執著。而極密類法門,著重於被稱為「頓超」(脫噶Thod rGal)之任運圓滿顯現的修持。
外類法門詳細教授本基之自性;內類法門以表示、意義和象徵指示心性;密類法門教授自然安住(Chog bZhag)的四種方法;極密類法門教授以下諸多內容:本初自性、關於指示心性的表示、意義和象徵的解釋、道光明四相(sNang Ba bZhi)的生起、中有光明的顯現以及證得任運圓滿之法界解脫。
訣竅部包含諸多密續和論釋,其中十九部是訣竅部極密類的根本續
(十七續:(1)《圓滿大自生》
(2)《無字》
(3)《明覺大自現》
(4)《明覺大自解脫》
(5)《寶積》
(6)《舍利大熾燃》
(7)《聲大應成》
(8)《吉祥大具妙》
(9)《金剛薩埵心要鏡》
(10)《普賢心鏡》
(11)《紹介寶嚴飾》
(12)《珍珠鬘》
(13)《普賢六界》
(14)《熾烈炬》
(15)《日月吻合》
(16)《獅子大圓力》
(17)《摩尼鑲嵌》;
二補續:(1)《一髻忿怒母續》(2)《龍薩巴瑪(光界熾燃)》)。
分支或者要領教言也有很多。要領教言,可以根據兩大寧體傳統進行明晰與歸類。一類是學者型詳細教言(廣大班智達派rGya Ch`e Ba Pandita)之《貝瑪寧體》,由貝瑪拉密札傳入西藏,主要是基於十七續和《卓瑪續》;另一類是瑜伽士型甚深教言(甚深古薩里派Zab Pa Ku Sa Li)之《空行寧體》,由蓮花生大士傳入西藏,主要是基於《龍薩巴瑪(光界熾燃)續》。
除了寧體法門的本續被翻譯成藏文以外,其他諸多的寧體法門,主要是由貝瑪拉密札和蓮花生大士(以及毗盧遮那)傳入西藏的。有些是由數百年前的大成就者在淨相中傳給藏地的成就大師的;有些是由諸大師於其俱生智慧證境中發掘的;有些被諸掘藏師開啟為伏藏法,這些伏藏,是於過去世中由具證上師傳給他們並(授記)於此世喚醒並發掘。寧體法門包括:《貝瑪寧體》、《空行寧體》、《傑尊寧體》、《貢巴桑塔(密意通徹)》、《嘎達讓炯讓夏》、《貢巴揚度》、《揚提納波》、《阿底薩敦寧波》、《噶瑪寧體》、《龍欽寧體》、《光明寧體》、《多森寧體》、《措嘉寧體》,等等。
所有寧體法門中有四個著名的寧體得到廣泛修學,它們被稱為《二母》與《二子》寧體。二母寧體是貝瑪拉密札傳入西藏的《貝瑪寧體》和蓮花生大士傳入的《空行寧體》;二子寧體是龍欽饒絳開顯的關於二母寧體的注解:關於《貝瑪寧體》的注解《上師仰提》,關於《空行寧體》的注解《空行仰提》,以及關於二母寧體合一的注解《匝摩仰提》。
而最近幾世紀以來,包含了早期寧體法門精要的《龍欽寧體》,成為藏地修學最受歡迎和最具力的寧體法門。

[轉載]回覆〈略論「甚深緣起」的真實義〉一文 /大頭


對於〈略論「甚深緣起」的真實義〉一文,意見如下:
汝言:「『一貫道真相』的作者,每每將佛教三乘菩提中的聲聞菩提--解脫道,作為區分佛教教義與一貫道唯一的根據;並一再聲稱解脫道就 是『究竟的佛法』,把彌陀世尊與極樂世界等十方三世諸佛、一切菩薩摩訶薩,全都剔除在其主張的『佛法』之外,並且把釋迦世尊所傳授的三乘菩提,逕自改成了 一乘---聲聞菩提,而且是以外道的邪見加以詮釋,所以在其文述中一再宣稱:『佛教所言證悟諸法實相與破除我執的究竟解脫道。』」
答言:《一貫道真相》並沒有將聲聞作為究竟解脫,麻煩蕭派不要連人家文章都沒看懂就亂抹黑。對於蕭派此論,我感到啼笑皆非。眾所皆知佛 教與外道見地最大的差異在於緣起無我見─此係佛教不共見地,《一貫道真相》不以緣起無我見作為劃分佛教與外道─一貫道見地的差異,難道是用基督教教義作劃 分嗎?難道是用印度教教義作劃分嗎?再來,緣起無我見為三乘共許,小乘談緣起無我、大乘談緣起無我、密乘也談緣起無我,並非只有聲聞乘獨談,談緣起無我見 並不代表就是聲聞乘,這是身為佛教徒的基本常識。如果《一貫道真相》以緣起無我見作為佛教與一貫道見地差異劃分標準,就以此說人家是以聲聞乘作為究竟,那 顯然這若非刻意抹黑,就是說出這番話的人連基本佛學常識都沒有,以為只有聲聞乘才談緣起無我了。如果談緣起無我就是以聲聞乘為究竟,那我看蕭派如《我與無 我》等論作也談了不少緣起無我,那也就是在說蕭派也是以聲聞乘為究竟了,麻煩不要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汝言:「由於其文中皆以佛在開示解脫道時所說的『緣起法』,作為立論的根據,所以把『緣起性空、無常故空、一切法空』,當成佛所開示的『真諦』、『勝義諦』、『究竟諦』,把世間萬法的無常性當作『俗諦』、『世俗諦』。」
答言:非常好奇你二諦安立的標準是什麼?綜觀《一貫道真相》整本,可沒有把「把『緣起性空、無常故空、一切法空』,當成佛所開示的『真 諦』、『勝義諦』、『究竟諦』,把世間萬法的無常性當作『俗諦』、『世俗諦』」,非常好奇閣下是哪一隻眼睛看到人家這樣安立二諦的?到底你的二諦是怎麼安 立的?請舉證。
汝言:「一般學佛人把被錯解的聲聞解脫道當作『究竟』的佛法,已經有長久的歷史;在大法師、大和尚、大道場、尤其是被譽稱為 『佛陀在人間』的印順『導師』等汲汲營造下,佛陀所教、所傳的三乘菩提,只剩下了已經變質的聲聞菩提。由於印順師徒等大力倡議:『大乘佛法非佛說』,從根 本上否定了成佛之道的真實性與正當性,以至於造成這種種破壞佛法圓滿性與次第性的外道邪見,早已席捲台灣所有的『佛學院』及道場。所以在佛教四眾弟子中, 有許多是不承認有大乘佛法存在的,只承認有阿羅漢;認為佛也僅僅是一尊大阿羅漢,與一般具足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的區別是:佛是自修自悟自證的,而其他阿羅 漢則是聽聞佛陀教誨而證的,不過如是差別而已;因此佛說的『緣起法』就被當成了『緣起性空、無常故空、一切法空』的『究竟』佛法了。」
又言:「而『一貫道真相』的作者,顯然深受這種外道邪見的籠罩,所以在拆穿一貫道之『常見外道』的真面目時,卻沒有想到自己早就落入了『無因論、斷滅見外道』』的深坑,結果造成以盲導盲的不幸現象,這恐怕是該作者當初所未始料未及的。」
答言:印順導師一派所倡議是否為「大乘非佛說」,姑且不論。基本上對於大乘而言,小乘本來就非究竟佛法。但是,這不代表《一貫道真相》 即是奉持「大乘非佛說」,如果僅僅是因為《一貫道真相》以緣起無我見作為區分佛教與一貫道見地的差異標準,就因此被說是奉持「大乘非佛說」或把小乘當究 竟,那顯然蕭派根本沒有完整的看完《一貫道真相》的內容─事實上,《一貫道真相》是承許大乘的。
再來,汝言:「『一貫道真相』的作者宣稱解脫道所證的『緣起性空、無常故空、一切法空』之後的『斷滅空、頑空、滅相不滅』,真的就是法界實相嗎?」。
這顯然是在無中生有及無的放失的抹黑,也突顯出蕭派治學的不嚴謹,自以為邏輯完美─事實上只是刻意扭曲他人文意,然後以此譁眾取寵而 已。綜觀《一貫道真相》,請問作者哪裡有說「緣起性空、無常故空、一切法空」之後就是「斷滅空、頑空、滅相不滅」?請舉證!哪裡有說「斷滅空、頑空、滅相 不滅」就是法界實相?請舉證!《一貫道真相》哪一字哪一句有如何宣說,請舉證並論證其關聯性!
再來,汝言:「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真實不虛之心」,如果有一個真實不虛的心?既彼真實,那又從何而生? 如果無生,那就是自有永有囉,那蕭派所承許的這個「真實不虛的心」,說穿了,也不過就是自己所批判的常見罷了。如果有生,那是從何而生?復次若有生,那就 應是無常的,無常者有緣起就會有緣滅,豈能言不滅?如果蕭派的解脫是依於這無常終會緣滅的「真實不虛的心」,那蕭派的見解說穿了,也不過就是自己所批判的 斷見罷了。
汝言:「當聲聞人現前觀察器世間現象界的一切法的確是『緣起性空、無常空、一切法空』之後,再返觀自照:自己的見聞覺知心之體性,念念遷流、夜夜斷滅,不離『緣起性空』之法,因而破除我見(執著於見聞覺知心是常住不變的邪見)」。
答言:這個就好笑了。你前面承許「解脫道(聲聞人)所證的『緣起性空、無常故空、一切法空』之後的『斷滅空、頑空、滅相不滅』」,換言 之,也就是你承許「解脫道所證的『緣起性空、無常故空、一切法空』之後」,就會是「斷滅空、頑空、滅相不滅」,你現在又承許聲聞人證「緣起性空、無常空、 一切法空」之後就能破除我見,即你所謂執著於見聞覺知心是常住不變的邪見。那到底所所證「緣起性空、無常故空、一切法空」之後,是「斷滅空、頑空、滅相不 滅」還是「破除我見」?你前後文矛盾,意思就是說同一個「緣起性空、無常故空、一切法空」會有兩種境界結果囉?如果是的話,那就是說佛兩舌、妄語囉?如果 不是的話,那顯然就是你前後文矛盾、邏輯狗屁不通了。
汝言:「佛說涅槃不是斷滅,仍有涅槃本際的存在:其體雖然猶如虛空,卻有真實的自性;自無始以來,本就遠離六塵萬法、清涼常住不變」。
請問哪一本經論這麼說?如果有真實的自性,那請問這個真實的自性是一個還是多個?如果是一個,誰擁有?如果是多個,那有多少個?你說這 個真實的自性自無始來就遠離六塵萬法、清涼常住不變,那眾生又哪來的煩惱無明?到底你這個所謂自無始來就遠離六塵萬法、清涼常住不變的真實自性與煩惱無明 是同體還是不同體?如果同體,既真實自性自無始來遠離六塵萬法恆常實存,那哪來的煩惱無明?如果不同體,那破除煩惱無明顯然與你這所謂真實自性沒有關係, 如同我與你是不同體,我吃飯你不會飽一樣。到底你所謂真實自性是一個還是多個?如果是一個,誰擁有?如果是多個,那有多少個?而這個真實自性與煩惱同體不 同體?
汝言:「但是『甚深緣起』,卻是佛陀對涅槃實相的開示,此之實相絕非『一貫道真相』作者所主張的『斷滅頑空』或是『滅相不滅』,而是指出生三界萬有的本體」。
答言:《一貫道真相》哪一字哪一句有主張實相就是「斷滅頑空」或是「滅相不滅」?請舉證。再來,你說所謂「甚深緣起」就是三界萬有的本 體,那你這個所謂三界萬有的本體是自有的嗎?如果是,那就是無因生囉?那無因生的東西怎麼生出有因生的現象?如果不是,那又是誰造的?如果不是自有,那就 是說是無常的囉?那個這個本體是常還是無常的呢?如果是常,那基本上貴派見解與梵我外道沒什麼差別,說穿了,貴派見解不過就是自己所批判的常見外道罷了; 如果無常,無常的東西有緣起就會有緣滅,那麼貴派所依的這個本體終會緣滅,貴派見解不過就是自己批判的斷見外道罷了。
復次,如果此某實存在的本體,就是如來藏,如來藏如同燈火能照破黑暗之煩惱,既如來藏恆常實有,如同燈火恆常通明,那又哪來的煩惱?如 果如來藏恆常實存,但煩惱卻依舊在,你的見解說穿了,就是在說:諸佛如來有如來藏,卻依然有煩惱囉─因為按你的見解,無論有沒有煩惱,如來藏本體都恆常實 存─眾生如來藏恆常實存,煩惱也依舊在,也就是在說:破除煩惱與親證如來藏根本沒有關係。再來,如果如來藏本體恆常實存,那又哪來的煩惱無明?非常希望你 好好解釋清楚。
略論「甚深緣起」的真實義(上)
(下)
淺說「緣起甚深、極甚深」(上)
(中)
(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