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修行(隆波田講)


為何修行(隆波田講)

摘自自覺手冊 附錄四 [URL]


用心聽啊!各位出家的比丘、沙彌、比丘尼:

有些人對 「修行」這個名詞還不是很清楚。「修行」的要點在於 「動機」─為了什麼而修行?我們應該是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明見真理,體證佛陀的教導而求法 。各位必先立起這點知見,而不是看見他人修就跟著做,懈怠時停,精進心起就修,一天做一點點,這表示我們的信心還不夠,道心還不堅強。

我開始修行時,觀念就不正確,認為成果一定有權威或神通,起了錯誤的觀念,在修行上就會偏差。修行的出發點要向內返照認識自心。從書本學的知識也一樣,用 它來照見自己,不要執著或在文字上打轉,因為這樣我們就沒辦法認識自心。現在有很多位善知識在教導,每位的教法都不盡相同,所以我們要深思他所說的話,是 否他能保證自己所說是絕對的真理,否則的話,表示他所說的還有疑問,是不是因為他自己本身也是似懂非懂。這點對於初學者非常重要。各位要好好地思考。

佛陀雖然知識淵博,廣學多聞,但未成道前不曾教化過任何人。後來自己精進向內觀照培養自覺,見法後對正在生死苦海中輪迴的眾生起大悲心。他自語:「從今開 始我將宣說真理。」當時有位正在求道的婆羅門叫優婆伽遇到佛陀,請佛陀為他開示真理,但他卻無法理解而離去。我們現代人也同樣想求真理,但是遇有善知識講 真理時,卻聽不進去;不論任何人,若對他講真理後,他還沈溺於無意義的事,喜歡玩樂,表示他對佛法不夠理解或還不想從痛苦中解脫。

所以真正的修行是修自己。在課誦時有一段經文說:「吾人勿放逸。」所謂放逸就是忘記自己,沒有覺性,也就是不研究自己,能研究自己就是不放逸的人。

研究自己是指覺知自己的身心。首先要培養自覺,知道身心的一舉一動,這是研究也是修行,不同於一般的往外研究。所謂研究與修行是在自己的身心,知道自己正在做、說、想什麼,這點我們要有透徹的知見,才能真正地了解。

知道、看見、明瞭有二種。聽他人說而知,這只是思想,不足以依賴,並不能徹底滅苦或解決生命的問題。另一種的知道是從心中生起,叫做內觀智慧而不是知識;有了覺性,智慧就跟著來,叫做內觀智慧,也叫毗婆奢那(如實往內正觀),所以能熄滅痛苦。

今天我說的修行法不論在家、出家都能做得到,有同樣的效果,因為每個人都有身與心。佛陀的教導,我可以保證,佛陀二千五百年前已經向我們保證,佛陀的教導非常簡單,就是用來解除自心的苦惱。既然理明了,就要用它來做消除苦惱的工具,自己滅苦後,也要幫助他人從苦惱中解脫。

人會痛苦煩惱是因為看不見念頭。其實念頭本身並沒有煩惱存在,會苦惱都是因為有我在妄想,但卻不知、不見、不明自它,就轉換為貪瞋癡,痛苦也隨之而來。這 是為什麼佛陀教我們要善護念己心。然而大部分時間我們時常忘記向內觀照,有些人甚至一生從未觀照自己的心。若往外求法,依照他人所說,到深山修行,閉目打 坐,或是禁食等方法,表示他還不知,因為不知就跟著他人修,想到什麼就做什麼,這樣的效果並不是很好。

告訴各位,其實修行不一定要到山洞、深山或道場,重要的是不論到什麼地方都能隨時覺知自己的身心。托缽時看自心的動態,吃飯時也如此,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一 舉一動,這就是修行。在家居士也一樣,工作時觀照自心,休息時也看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是正道的修行;若認為修行就不用做什麼、不用工作、不用謀生,這是不 正確的,而這些我都經歷過。

隆波田問:在座的人現在起瞋心嗎?
聽眾答:沒有。
隆波田問:有的時候你們會生氣嗎?
聽眾答:會。
隆波田問:你們有看見它從什麼地方來?
聽眾答:不知道。
隆波田問:根據佛陀的教導,不知道就是忘記自己,沒有覺性的人。你們持戒,瞋心就沒有了嗎?
聽眾答:還有。
隆波田問:既然如此,你持的戒算清靜嗎?
聽眾答:不算。
隆波田:就是這樣。

「戒」譯為清淨心,現在你們的心清淨平穩,表示你們戒存在著。心如果不在這種狀態,就是沒有持戒。假使修行禁食禁水,卻不知反觀自心,那麼,修到死也不會見法。

當我還在家時,齋日就到佛寺持八關齋戒,以為自己有持戒,後來才知道真正的戒是指清淨心,心不平靜表示沒有持戒;當貪心起,想佔有他人的東西時,就沒有戒了。瞋心起,忌妒他人也是如此。愚癡不知事實真相也是如此。各位要有這樣的知見。

戒是指平常心,超越善與惡,現在這個時刻,各位的心無貪瞋癡,就表示你們此時持戒清淨。沒有戒的保護,就不是真正地活著,無明煩惱會隨之而起。

能保持平常心的人,不論是工作、說話、思想絕不會有差錯。心無法清淨平穩的人,做什麼都不會有百分之百的效益。

隆波田:各位都知道戒是用來消除粗重的煩惱?
聽眾:是的。
隆波田:那麼瞋心是粗還是細?
聽眾:粗的。
隆波田:就是這樣。它是粗的,假使有瞋心,你持的戒清淨嗎?當然不清淨。

定是用來平熄中等的煩惱,也就是散亂心。慧是用來對治細微的煩惱、癡心。覺知與貪瞋癡是相對的,若有智慧我們稱之為無貪瞋癡。當念頭生起時,我們能知道、 看見,久而久之自然習慣;知道自己的心無貪瞋癡,因為有注意在保護我們,過境時能及時覺知,懂得如何解決,這是修行的初步。

所以修行就是要識己心,不要分心想知道外在的事物,想知道天神、天堂、地獄;凡事不要向外。課誦時,有一段經文:「智者自證」;從書上知不是真正的智慧, 所謂智者是指自知、自見、自證,毫無惰性,不限時地都能精進用功的人。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努力,修行不是光說就可以達到的事。

舉例來說,我們想要有錢,但卻不工作,怎麼會得到錢呢?修行也是同樣道理,想要體悟佛法,光說不練如何能得。將自己所學過的知識拿來思惟,不表示真正知 道,自己用思想來推測,還不是智慧。念頭生起,還會生氣,那些所學算什麼?對自己一點也沒有幫助,因為即使學再多,觸境時仍然會生氣。

隆波田:生氣是苦還是樂?
聽眾:苦。
隆波田:既然是苦,你喜不喜歡?
聽眾:不喜歡。
隆波田:既不喜歡,要怎麼做才不會生氣?
聽眾:提起正念,覺知念頭。
隆波田:這樣就不會生氣嗎?
聽眾:是的。
隆波田:這就是修行的開始了!出家做大比丘還會生氣嗎?
聽眾:仍會生氣。
隆波田:身為在家居士會生氣嗎?
聽眾:也一樣會生氣!
隆波田:看見了吧!它手下毫不留情,不管誰都受它影響。有錢人是不是也會生氣?
聽眾:同樣會生氣。
隆波田:窮人是不是也會生氣?
聽眾:是的。

這表示了修行不限任何人,出家可以修,在家也可以修,而目的都是為了解除心中的痛苦。如果沒有苦惱就沒有必要修行了。現在雖然沒有煩惱,但境界來時還會被 境轉,所以在順境時我們要先修練,當發生任何事情時,能及時地解決,這才叫做有修行的人。若解決不了,表示修行功夫還不夠。

教他人前,要能百分之百保證自己所說的話。光是思惟、推測還是沒有用。我能保證我所教的法,其實不要學得太多,能向內觀照(自己的身心)就對了!要這樣的 修:時時刻刻都保持覺性、覺醒,清楚地知道身體的一舉一動,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不要壓抑妄念,念頭生起讓它起,持續不斷地這樣練習。當覺性強到能知道並 看清念頭時,妄念就不會持續,苦惱也無法生起。

隆波田:譬如我們處在黑暗中,想要光明時,不知道的人用手去摸燈泡、轉燈泡,燈會亮嗎?
聽眾: 不會。
隆波田:那麼,知道的人用手去按開關,燈會亮嗎?
聽眾: 會亮。
隆波田:貪瞋癡也是如此,不要想對治的方法,只要有覺性,注意自心,念頭生起時,知道、看見,光明就會出現在心中,不住於黑暗了。這與持戒或禁食無關。持戒、禁食是好,但還只是修行的外表。如果能自己知道或有智者指點,體會到修行的要點就能受用,不論做什麼都應用得到。
隆波田:心起念想偷他人的東西就是犯戒。如果自己被偷會高興嗎?
聽眾:不高興。
隆波田:當我們偷他人的東西,他人會高興嗎?
聽眾:當然不高興。
隆波田:啊!看見了!如果我們打人,對方會高興嗎?
聽眾:不高興。
隆波田:跟別人發脾氣,受氣的人會高興嗎?
聽眾:不會。
隆波田:那麼別人生氣,我們會高興嗎?
聽眾:不高興。
隆波田:這就是修行,我們時時刻刻要有這樣的知見,我很簡單地說了,接不接受要看個人。

我們說給他人聽,但對方無法理解,反而指責、批評我們,當他指責批評時心中已有苦惱了,但他卻不明白。被指責、批評時,心能鎮靜;被稱讚時,也能平靜,因 為我們知道真正的苦惱不是由他人造成,而是自己心念所反應出來。他人批評或讚嘆我們時,心不受影響,因為我們能知見自己的念頭,因而不會有痛苦。這是佛陀 的教導,是要點,是修行時必需要有的知見,如果能明自此點,其他要點就能逐漸了解。

各位不要以為來這裡住,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隨心所欲。不用功修行是沒有效果的。有人非常認真來求法,但住兩三天後就跑了,這是不精進的人。精進的人話很 少,時間到就很用心練習,和大眾在一起時也只是默默地修行,覺知自己的心念,不要太多話,有些人只是一時認真,然後就去找朋友聊天。我們可以用底部破洞的 水桶來比喻,把水倒下去,水永遠也不會滿,因為桶底有漏,沒有水就沒得喝,口渴想喝水,但卻無法有水喝。會儲水的人(不漏洞)獨處時能有清淨心,和大眾相 處時也能收攝自心,注意觀照心念,不多話,聽朋友說話也同時注意自己的念頭。我們的心可比喻成水桶或其他水器,倒水下去能夠存水,因為它已沒有漏洞了。

真正修行應該能持續不斷像環鎖一般。觀察自己的念頭,不是只有一兩天的功夫。心念連續不斷的生滅就像溪流一樣恆常流動,因此我們要懂得預防,要及時知道、 解決,久而久之自然能突破,能夠清楚地知道、看見、明白貪瞋癡,這是修行的關鍵。如果突破這一關,我們才是真正百分之百的出家人。比丘、沙彌、比丘尼可以 成為真正的出家人。居士也可以做出家人。禪宗說五、六歲孩童、九十高齡老人皆能做出家人。

隆波田: 各位有聽過佛陀時代沙彌也能證果?
聽 眾: 有聽過 。
隆波田: 身出家只是世俗表相。但心卻是超越了表相。身可以出家然後還俗又再出家,所以說它只是表相。

我們要對表相有相當的認識。大部分人,尤其佛教徒對表相不大理解。為什麼呢?因為一般的教法都著重在表相,非常地普遍。我以前還沒有智慧,以為佛像本身是神聖的東西。現在我對佛像,有也可以,沒有也無所謂,這些都是表相,佛像本身並不能傳法。

隆波田:各位有看過佛像?
聽眾:有。
隆波田:它有對你開示嗎?
聽眾:沒有。
隆波田:有沒有和它話說
聽眾:不曾。
隆波田:所以佛像有和沒有都如此。重要的是使自己成為真正的出家人。真正的出家人意為聖弟子。佛像不能教我們,因為它只是表相、是物體。

我們來出家也一樣只是表相,可以用肉眼看得見。能破除貪瞋癡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這境界超越了名相,肉眼看不見,稱之為真理。它本來就存在每個人的心 中,但我們卻沒有注意到。瞋心一動,就隨著轉,來不及看清,苦惱已經生起。譬如有人罵我們是狗,就認為他是在說我,但事實上講我們的人才是狗,因為他看不 見人是人,他的內心是狗。因為能有這樣的見解,就能放下,這叫如實正觀;如果認為他是在說我,就是愚癡的人。

修行的方法其實不多,今天所講的話各位要銘記。簡單的修行方法是要不斷地練習,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出家人。身為出家比丘、沙彌、比丘尼,住在寺裡修行,而在 家居士在家裡也能做真正的出家人,這是通往淨土、走向涅槃的道路。假使身是出家人但仍有貪瞋癡,也會走向地獄。古人就曾說:「天堂在心,地獄在心。」天堂 與地獄都在心中,但我們卻沒看見。希望各位要好好地理解。


老師及教導摘要(隆波田講)

1.如果我們想弘揚佛陀的教導,我們必須依佛練習。我們將使佛法一直存在。

2.當我們了解,我們就能做,但是如果我們不了解,那就像不知而教。

3.人們對法有不同的了解,而我不是責備任何一個人,因為我自己也一樣。有的人了解法為顏色、光、水晶球、日、月或佛像飄入他們的身體。看是真的,但是所看的不是真的(所有那些東西都不是真的)。

4.佛陀對一位名為跋迦梨的比丘說:「如果一個人看到法,就看到我。如果一個人沒有看到法,就沒有看到我。」如果你看到法(真理),你看到自己在做、在 談、在想。佛陀說如果你看到你自己,那麼你看到法。要看我們自己,不是佛陀、不是水晶球、不是日、不是月。這些不是真的。而這些才是真的東西:看我們自己 真正在做、真正在談、真正在想。看到法就是看到自己。

5.佛陀教導我們要覺知我們的四種姿勢:當我站時要覺知、當我走時要覺知、當我坐時要覺知、以及當我臥時要覺知,對我們身體移動的認知不只是本能而已,而 是必須以覺知、注意、智慧來認知。但此仍不夠,他強調我們甚至要覺知微小的動作,例如:彎曲、伸展、身體的任何移動。這是他的教導,這是練習正法的道路。 這是方法。這是佛陀的教導。

6.有一個方法。我實踐它並且了解,而後我教導這方法,並且我能保證它。它遵照佛陀的教導:「要覺知四種姿勢:站、走、坐、臥、彎曲、伸展和移動 。」

7.要覺知:當你坐下,要以規律的方式坐下,而非只以本能的方式坐下。當你臥時,你也要以規律的形式移動,並且在入睡前規律地移動肢體的一部份。當你醒 來,以規律的方式彎曲、伸展、坐著;以規律的方式從坐姿到跪姿到站立,而後走動。佛陀說,要規律的站立、坐下並且以覺知行走。佛陀是這樣教導,但今日我們 並未了解此方法。

8.我將介紹培養覺性的一條捷徑。它合乎自然而且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點練習,不管他是泰國人、中國人、法國人、英國人、美國人、德國人、柬莆寨人、越 南人、寮國人等等。佛陀是印度人,生在印度,知道相同的「真埋」。法(真理)存在於佛陀之前,使他成為佛陀。我們以前都曾聽到這個。

9.培養自覺的這個方法是一條捷徑。它很完美而且合乎自然。覺悟者教導我們要覺知四種姿勢:站時要覺知、走時要覺知、坐時要覺知、躺時要覺知。而後要覺知 微小的姿勢:彎曲、伸展、任何形式的移動。佛陀所教的這個方式稱作「捷徑法」。不管受過或沒受過教育的人都可練習而了解。富人或窮人都可練習,因為它是自 然的方式。

10.我敢保證這個方法。其他方法也好,我曾練習過很多不同的方法,但我不能明瞭,因為沒有生起內觀智慧。只有當我練習這個方法,我確實徹底明瞭了,因為生起了內觀智慧。

11.我尋找到了技巧。它是規律的。要慢慢地規律移動。以規律的方式站起來。以規律的動作行走。自然地走,但是要覺知移動。坐下,但要規律地坐。躺下,但 要規律地躺下。躺時,規律地移動你身體的任一部份。你所作的任何方式,都要覺知你的動作。經由如此練習,效果將產生。這是智慧,清楚地知道,真正如實地看 見事物。

12.「知道」的第一階段是知道色(身)、知道名(心)、知道身動、心動。而後知道身病及心病。

13.有二種疾病(身病及心病);身病時我們需要醫生來診斷。如果一位好醫生說這個疾病不能用藥物治療,你可能需要動手術。如果他不是一個好醫生,他可能只給鎮痛劑。

14.心病需要如同佛陀所教的培養自覺來治療它。我們說:「知道你自己」,這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15.你知道心病之後,你將知道「苦、無常(不穩定)無我(不能掌控)」。知道「苦、無常、無我」的第一階段就是知道身體不能被發展(我們不能改變身體的 自然過程)。我們能發展的是能知的心。我們對物質(發展身體)並不感到興趣,因為它順著自然改變著。當我們出生後一定改變:生、老、病、死以及動作。

16.當你完全知道苦、無常、無我之後,你將知道「假名」。你要知道所有的假名:地球、天空、鬼、神、地獄、天堂等等。

17.當你知道所有的假名之後,你知道宗教。宗教意謂著某位知道者的教導,任何一位知道事情的人將教導它。教導人們不要做壞事情而要作好事情,這就叫做宗教。

18.佛教意謂著清楚地知道、真正如實地看見事物。佛陀指某位自己知道者,他知道、覺醒、喜悅於正法。因此,他真正知道法。知道法的方式不是知道自身之外的東西。不是知道鬼、神、地獄、天堂、日、月或其他自身之外的東西。

19.知道法就是知道自己的行為、言語和思想。

20.就像佛陀對跋迦梨說:「看到法的人就是看到我的人;看不到法的人就是看不到我。即使你抓住我的手指、腳趾或衣袍,你並沒有看到我,因為你沒有看到 法。」這不表示去看佛陀本人,它表示要在此刻看我們自己的行為、言語。以往,我也認為看見法就是去看佛陀本人;或看見法是看見光、顏色、水晶球或佛的影像 飄入身體。我以往真的用這方式來理解。但是現在我知道真理。它不是那樣,我們思考的方式是與真理背馳。這就是為什麼佛陀教我們要從我們的思想、見解逆流而 上。以這方式練習,我們將清楚地知道,真正如實地看見事物。

21.好好知道宗教和佛教之後,我們將知道過失與功德。我們知道、看到、了解並且密切觸及這個智慧。過失是黑暗、無知、痛苦。功德是光明、不是痛苦,它是如此。

22.前代的人教導我們天堂在心裡、地獄在心裡和涅槃也是在心裡。覺悟者這樣教導。但是我們不了解這些字。我們想天堂應該是這樣、地獄應該是那樣、涅槃應 該是這樣或那樣。去做功德、持戒、專注,禪修必須是這樣或那樣。這一類的想法是不可依賴的。我們必須有內觀的智慧去清楚地知道、真正地看到。「內觀」只是 一個名稱或字而已。內觀,指清楚地知道、真正如實地看見事物。清楚地知道是知道你自己。真正地知道是知道實相。

23.因為它是如此,你將知道相同的事(真理),不管你是一個小孩、青年、婦女或老年人。不管你是誰,你是人類,不管你的宗教是什麼,你衣服的顏色是什麼,你將知道相同的事(真理),因為我已證實了它而且我能真正地保證它。

24.當我練習這個方法,沒有費多少時間(就達到目標了),因為我下定決心要如同佛陀所做的:我要真正地知道、真正地如實看清事實。就像我以前告訴你們的:真正的智慧(以身心為目標)生起了。當時,我以為我已知道高層次的法,但實際上,它是基礎的階段。

25.在早晨,我知道了它(身心階段)。知道了功德與過失之後,一種智慧生起了,但卻把覺性推到一邊,我未覺知身體。

26.在晚上洗過澡之後,我在兩棵樹的中間來回經行。過了一下子,念頭生起了。我只知道它而未覺知它。第二次生起時,我覺知到:「哦,念頭」。在第三次,我看到、知道並了解念頭。而後,我不再直接看念頭,當它生起就不管它,一次又一次。就好像貓與老鼠。

27.我繼續來回經行一陣子,我已看到、知道並了解,有內觀智慧清楚地知道並且真正地如實看清事情。

28.而後我看到、知道、了解並觸及貪瞋癡。當我看到、知道、了解並觸及這些事情後,「受」不再是苦,「想」不再是苦,「行」不再是苦,「識」不再是苦。我突然體驗了這條道路。

29.此後,我繼續來回經行,並體認到:「哦,我是聖者了」。雖然我是在家人,頭髮很長,而我覺得以前像有一百公斤重,現在突然消失了六十公斤。內心脫離了貪、瞋、癡,因為這些不是我們的。

30.當我了解這個,我對這方法有信心。我將教這個方法,解說這條道路,使佛法復興並長久延續。

31.依照經典,初禪有五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二禪有三支:喜、樂、心一境性。三禪有二支:樂、心一境性。四禪有二支:捨、心一境性。有人認為身心階段是初禪,也許是對的,但是,我要說說我自己對我所保證的真理的經驗。

32.初禪五支是指知道五蘊:色、受、想、行、識。二禪四支是指真正知道受、想、行、識。三禪三支是指真正知道戒蘊、定蘊、慧蘊(包含所有的正常、注意、智慧)。四禪二支是指真正知道寂止與內觀。

33.就好像我們將一條繩索緊緊綁在二根柱子,而後從中間將它斷成兩截,這二截不能再重結了【根塵二支不再連結了】。知道這個,就稱做第五禪那。五蘊不再造作了。


《給感覺者》問與答

問:為何人們神經兮兮?
答:因為我們想太多而從未看清念頭。我們只看外在的東西;這人有錢、這人窮、這人美麗、這人醜,有車子的人只看車子,有珠寶的人只看珠寶,有手錶的人只看 手錶。從來不看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心。這就是愚癡。免於痛苦以及免於神經兮兮的方式,就是看清自己的心,不要被心拉著跑;看清念頭,不要捲入,只是看它並 放下它。因此,我們要培養覺性。培養的意思是儘量增長。當覺性增長時,心的洞見能力也增長。如果只練習守戒和靜坐,仍然不夠保險,就好像在一個黑暗的洞穴 點一支蠟燭,黑暗雖少了一點,我們仍在黑暗中。當燭光一滅,立刻又籠罩在黑暗之中。我們應在任何時刻、任何動作都要具有覺性,就像從洞穴走到外面(一直擁 有光明)。這是一個簡單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做,並且在任何地方都可練習。

問:當我們看念頭以及念頭的來源時,痛苦以及各種緊張是否終止了?
答:尚未終止,因為只知道它時,尚未進一步處理它。只是知道、看到念頭,看到念頭的來源時,有時仍會遺失,譬如每天也許我們只知道十次,而不知道則有更多次,因此,並未到達終點。但是,看念頭的起源是摧毀愚癡的開始。

問:請問在練習到達終點前,是否在某一點前有懷疑生起,並且有徵兆顯示其後不再有懷疑,沒有愚癡了?
答:有徵兆,但不是在色身。這徵兆是你看清你自己,並且你沒有愚癡了。就如同一個覆蓋的缽被翻了過來。或像一個被遮藏的東西掀去了遮蓋。只有到達這一點, 一個人才能知道它並且立刻沒有懷疑。我們不用談貪、瞋、癡,因為它們很平常,但是不明顯。我們談「看到」念頭,很多人「知道」念頭,從未「看到」念頭。當 我們知道念頭,念頭仍會持續;在持續的念頭中,我們會迷失;在念頭中有愚癡,而後貪瞋癡在這點會生起。因此,知道念頭的人仍有貪瞋癡。

問:在看念頭時,是否內心在交談?
答:不,內心不交談。看念頭時,是與念頭隔開。念頭就像水蛭。當我們知道念頭,就像想把水蛭從皮膚拉開。但是我們真正看念頭時,就不用強拉水蛭,只要把煙 葉、石灰加水倒在水蛭上,水蛭自然離開。因此,如果你有真知,就不用聽別人的。此刻大家坐在這兒,沒有貪心和瞋心,只有愚癡,因為我們未看清自己的生命。 當我們時時看清自己的生命,貪瞋癡就不生起了。因而內心清淨,生命沒有污染,並沒有外在的徵兆,別人看不到,但我們知道並且看到我們自己。

問:師父說當我們看念頭時,念頭會立刻停止。這點我不確定。如果如此,請問當我們看念頭而念頭停止時,我們知道下一個念頭是什麼嗎?
答:不要注意下一個念頭。只看念頭,念頭自己就會停止。不要注意念頭由何處來。當我們看它,貪瞋癡就不能生起。

問:師父教我們看念頭,誰在看念頭呢?
答:不要尋找觀看者。我們將看到自己是自己的歸依處,這才是真正的歸依。我們可以說,人知道念頭,或者,心知道念頭,因為沒有我們可以執住或看到的「我」。「看到」與 「知道」是兩回事。知道念頭時,是捲入念頭中,念頭仍持續著。

問:我聽師父開示,念頭及喜憂等情緒是外在的東西。像米和咖哩,我們可以用它們、吃它們、看到它們。但念頭和情緒生起時,我們看不到,請師父再澄清。
答:看到念頭是一件事。知道念頭是另一件事。當我們看念頭,我們能夠隔開念頭。當我們知道念頭,我們仍執著於念頭。因此,知道念頭,仍是屬於無明的一種知 識,仍是一個沒有智慧的人的知識。而一個有智慧的人的知識,則分得清知道與看到是不同的,它有「明」或「智慧」。「明」和 「智慧」能將念頭隔離,而這是苦的終止。有智慧的人知道這樣。我保證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能這樣。請自己去嘗試。只有聽聞,你不能知道它,只是記憶而已。如果 你練習,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知道。這是我們自己的智慧,稱作「覺」,這意思是「看到」或「沒有執著」。

問:當我們知道真理,清楚知道它之後,能不能保證這智慧不再消失?當我們知道後,是否永遠知道,或會消失?
答:它是我們內在的東西。它不會消失。譬如,我們知道我們的眼睛後,我們一直有眼睛。這表示每人擁有它,並能對別人教導它。我保證在座每人練習這方法後,不超過三年都能知道。

問:師父能否給大家加持一下?
答:出家人給人們加持是一種好意,但是,真正的加持是你自己的覺性。請在座的每人,在任何地方、在家裡或辦公室,以及任何動作中,訓練自己的覺性,這將成為真正的加持。當你知道、看到、瞭解自己時,或當你尊重你自己時,真正的加持就會發生。

問:師父教導我們,當我們去盥洗室時仍要觀看念頭。我們應觀看走路?觀看念頭?或觀看其他?
答:即使我們不注意念頭,它仍在生起。它生起時,我們能看到它、知道它、了解它。如果我們對它太注意,它就不想了。因此,我們要以一種平等而不執著的方式 來練習。它想時,我們知道。三摩地(注意)也是在覺性之內。當你覺知你自己,就有三摩地(注意)。它想時,你看到念頭,就是三摩地 (注意)。

問:坐著時,我能觀看念頭,但是走向盥洗室時,若念頭生起了,想去看念頭,那麼,我應停止走動來看念頭,或者,我要做什麼?
答:你不用停止走動。只要覺知你自己。當我們覺知我們自己,就是三摩地(注意)。我們知道我們的任何動作。妄念自己會生起,如果沒有看到它,就會執著於 它,這就是苦。因此,我們要知道苦的原因。正常狀態時,我們的心是平等的(沒有分別的),它可以思考而沒有苦,並且我們也知道正在思考而沒有苦。但是,如 果沒有看到念頭,就會跟隨念頭,而捲入其中,就像進入洞穴中,而帶來了苦。對不懂的人,看念頭很困難。對懂的人,則很容易。看念頭與任何工作無關。我們在 寫字,當念頭生起,可以看它。當我們走向浴室,正在洗浴時,念頭生起,就看它。因此,我們不須找寧靜,因為寧靜已在那兒。真正的寧靜就是我們看念頭之時。

問:因此,我們不要停止念頭?
答:是的。只要觀看心的動作。不要強迫心不去想,不要試著阻止或去除念頭。很多人想使心寧靜,不希望心去想。這是別人的看法。但我的看法是,要讓心去想。 想得多,我們知道的愈多。就像挖一個新的水井。最初,水中充滿泥沙。因此,我們要將水一桶桶舀走。我們不是將出水口封住,而是讓盡量多的水流出,並將泥水 連續舀走。一次又一次。一直工作到泥沙沒有了,只有清淨的水從出水口流出。此時,任何東西掉到井中,我們立刻看到它並且知道它。因此,我們並不是讓心不 想。有時它想這個,有時想那個,但是,我們立刻知道它,如同貓捉老鼠。它愈想,我們愈舀走它。當念頭生起時,我們看到它。這是重要的。

問:當我們睡時、醒時,我們以同樣的方式來看念頭?
答:相同。自天念頭生起,如果我們不知道它,那麼,晚上睡夢時,我們也不能知道它。現在,我們在任何地方都看念頭,當念頭生起我們知道它,那麼,在晚上睡覺中,當它想時,我們也就知道它。

問:我有點困惑,我們看念頭或看自己?
答:它們是一樣。我們稱它看念頭,同時我們也覺知自己。

問:請師父解釋知道念頭和看到念頭的不同。
答:當我們知道念頭時,我們捲入念頭中,念頭仍在進行,它不停止。但是,當我們看到念頭時,念頭一生起立刻就停止。因此,我們要經常練習去看念頭,這將生 起智慧。就像拳手想成為世界冠軍。他的動作必須非常快。癡非常快。智慧也非常快。貪、瞋、癡很快,覺知、注意、智慧也很快。當我們訓練到「覺知、注意、智 慧」非常快時,它將是世界的冠軍,統治世界。我們的肉身就是世界。我們想讓貪、瞋、癡或者「覺知、注意、智慧」那一個來統治世界?如果貪瞋癡統治這世界, 那就是一個無盡憂愁的世界,一直苦下去。如果覺知、注意、智慧統治這世界,那就是一個光明而安詳的世界。

問:當我們觀察自己的動作時,念頭生起了,我們如何知道它?
答:如果你想知道,你自己必須去練習。

問:發現寧靜與發現自己是否一樣?
答:是。

問:如果我們能發現我們內在的寧靜,我們如何時時保有它?
答:它一直都存在那兒。時時不存在那兒的,不是寧靜。

問:人們造業,業打擾人們。那麼我們如何寧靜?
答:不是如此。我們只要想自己(只注意當下自己的行為)。業只是行為,而不是這種前世所造的業。

問:我們不用想舊業,是不是如此?
答:對。我們不用去想它。

問:人們尋找相同的事,但為何有這麼多種思想?
答:因為有許多不同的教導、不同的書、不同的交談,這些混起來,產生了痛苦。走向寧靜的道路與研究或書本無關,與其他無關。當我們讀很多書、聽很多老師的道理,我們只擁有口頭的知識,而沒有真正寧靜的體驗。

問:真正的寧靜一直存在那裡,這如何可能?
答:如果水中加了顏料,人們稱這水是紅的、黑的或其他顏色,而實際上,水是沒有顏色的,將這些不是水的東西去掉,就看到水了。心的自然狀態就是平等心,它 存在於每一個人,毫無例外。當一個人非常非常生氣時,平等心就像船錨使它停,因此,他不會震怒而死。當一個人非常非常貪心,想拿別人的東西時,平等心就像 球鏈,拉住貪心,使這人不會完全失去平衡。因此,平等心一直存在那兒,不用找它。就像太陽給浮雲遮住。貪瞋癡遮住了平等心。妄念生起,遮住了平等心。當我 們看清我們的心,平等心就揭露出來了。

問:我將施錢給乞丐時,我知道我的念頭就是給錢。去看到這個念頭,算不算是智慧?
答:這不算是智慧,這只稱做從記憶中知道。大家都有心,因此,在做或說之前,先看看自己的心。我們真正的心或真正的生命是不恨任何人也不愛任何人的。愛恨 時,煩惱就生起了。因此,一開始要只看自己的心,那麼「貪瞋癡」就會消失。而後,「受、想、行、識」仍會存在著,但它們是清淨而沒有苦。再繼續觀看你的 心,將看到煩惱的面目。煩惱就是喜歡與憂愁。當我們將喜歡的東西給某人,並不代表我們沒有煩惱,可能是因為我喜歡這個人而給他,我帶著煩惱給他,並不是以 平等心給他。聖者的心是平等心。聖者教導別人要有平等心。

問:當我們佈施時,我們想到慈悲心。那麼,何處是慈心?何處是悲心?
答:這些只是口頭的文字,不是法,只是社交言詞。

問:如果沒有慈悲心,我們如何會有對他人行善的動機?
答:這是開始的階段,是世間道德的基礎。

問:以師父為例,想去幫助我們免於痛苦的,不是師父的慈悲嗎?
答:不是慈悲(而是來自覺性)。例如,有的人想得到法,就得到了;有的人不想,不能得到。對這些,我們不生起歡喜或憂愁。就像我們看到有人溺水,就跳入水中救他們,而不想到其他。

問:看到別人溺水,就立刻去救他,這是來自社會道德或是人的本性?
答:這是人的本性(覺性)。但是,當我們助人時,我們卻未看到自己的心,心的自性(性)早已在那兒,平等心早已在那兒。我們從未看到它,反而用其他的方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未能擁有真正的寧靜。

No Response to "為何修行(隆波田講)"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