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與觀:禪修的基本法門 (瞿宗樺)

止與觀:禪修的基本法門

  廣義的禪修包含了「止」及「觀」二個法門。

  「止」即是一般大眾所指的「禪定」,梵文作「奢摩他」(Shamatha),就是心一境相,心專注於某一對象,心進入寂靜的狀態,所以又稱為「安止 定」、「寂止禪」等。以簡單的實際作法來說,譬如以唸佛、持咒、觀呼吸等作為觀照目標,最後,思想內心能持續駐留在此目標而無任何雜念,一般認為禪定對於 身心健康有好處,但是否能夠透過禪定而洞見實相的智慧?對此,則有許多觀點:有些宗派認為入於深禪自然能夠生起智慧,也有宗派認為禪定所獲得的只是「暫 時」從感觀知覺的撤離,出定後仍會煩惱。

  「觀」一般所指的是「禪觀」,梵文作「毗婆舍那」(Vipassana),又稱作「四念處」,以自己「身、受、心、法」作為主要的對象,也就是透過客觀的觀察、覺知當下「身、受、心、法」生滅、變化、流轉的狀態,因此又稱作「內觀」或「內觀禪」、「智慧禪」等。

  奢摩他定與毗婆舍那觀最大的不同處,就感受上前者專一、能夠降伏紛亂的心念及煩惱,而帶來寂止、沈靜的喜樂,後者則是帶來後者是清明、覺醒、唸唸分明而體驗無我、無常、性空,生起出世間的智慧。

止的方法

  「奢摩他」法在佛陀成道之前,便流行於印度,是許多宗教的修行法門,如婆羅門教與六師外道,其修持多以禪定、觀想為主,信仰與德行及哲學思辨為輔。透過各種觀境(如地、水、火、風、氣息、咒語等)進入四禪八定而得到身心的輕安、寂靜,甚至引發神通。

  在《清淨道論》中,提到了40種修習「禪定」的業處,包含了十遍處(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十不淨 (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十隨念(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 死隨念、身隨念、入出息隨念、寂靜隨念)、四梵住(慈、悲、喜、捨)、四無色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一想(食厭想)、一差別 (四界差別)等,當中對於各種禪定法門所引發的種種神通也有清楚的交代。

  現在最常接觸到的是十隨念當中的入出息隨念,入出息隨念又稱作「安般念」,是指以正念覺知,鼻孔出口處,呼吸的氣息為修行的方式,流傳最廣、也是最簡 單、最容易練習的禪定方法,在《大念住經》及《大安般守意經》,皆同時修習者可以先透過入出息隨念修習奢摩他定,到達初禪的近行定或二禪、三、四禪諸定 後,修習毗婆舍那觀禪,而獲得正念、正定。在《清淨道論》中對此法做了很高的評價:「在一切諸佛、某些辟支佛及聲聞弟子藉以獲得成就與當下樂住的基本業處 中,安般念是最主要的。」

觀的方法

  毗婆舍那包含了內觀、正念、正知、覺察、洞晰、智見、內明、正智的意義,以《大念住經》中所倡導的四念處為主要方法,以身、受、心、法作為主要對象,以六根為入處,如實觀照當下、直下的色法、名法,亦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及識蘊。

  在《解深密經》中說:「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婆舍那。」

  由身念處起觀時,觀照此身有髮、毛、爪、齒、皮膚、肉、筋、骨、骨髓、腎、心、肝、膜、腓、肺、大腸、小腸、胃、糞、膽汁、痰、膿、血、汗、脂、淚、 膏、唾、鼻涕、關節液、尿、腦等,在深入向內觀察其由四大(地、水、火、風)所組成,如世尊以熟煉屠夫殺牛為譬喻,開示直接內觀身體的四大現象。而以心念 處為例,對於每一個心念生起的當下,立刻覺知,持續不斷的如實觀察,就能清晰體驗到每一個心念皆依緣起而自然發生。

  以觀喜貪心的生起為例,當喜貪心升起的當下,修習者需要在第一時間覺知這個喜貪心的生起,但非以懺悔和回向的方法對待這個喜貪心,而是客觀地如實觀察 此喜貪心念帶來的種種身心的感受,如此反覆觀察,並且清楚的明瞭「此是喜貪心」,直至這個心念消失,於此向內觀照身、受、心、法皆由色蘊的衝擊而現起觸, 與觸相應的受是受蘊、想是想蘊,與觸現起的思是行蘊、心是識蘊,由是色法而現起名法(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持續地觀照、覺知,如實看到色法、名法的 剎那生滅,再將它們粉碎,體證非我、非我所、無我、緣起、性空。

止觀的成就次第

  有許多人將三摩地(samadhi)誤解為奢摩他(samatha),不清楚二者之間的意思,或是以為所指相同。

  一般認為奢摩他所指的是「禪定」,而三摩地則指「進入禪定的狀態」,在次第上則包含了二類三種,即:透過毗婆舍那而獲得的「剎那定」,及透過奢摩他而獲得的「近行定」及「安止定」。

  「剎那定」乃是透過修習毗婆舍那而獲得的一種清明、覺醒,能夠敏銳到能看穿迅速又連續不斷的剎那生滅現象的能力,是毗婆舍那獨有的一種特徵。近代禪修 大師馬哈希尊者認為綿密不間斷的「剎那定」具備了降服五蓋(貪慾、瞋恚、睡眠、掉悔、疑),從而帶來心清淨,成就16階的內觀智(名色分別智、把握因緣 智、遍知智、生滅隨觀智、崩壞隨觀智、怖畏隨觀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捨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思惟反射智), 直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乃至阿羅漢果。

  在奢摩他的過程中,會產生五種禪支,包含了「尋、伺、喜、樂、一境性」等心理狀態,而所謂「近行」是靠近的意思,「近行定」是接近「安止定」之前的一種禪定狀態,能夠逐漸清楚、明顯的體認到五種禪支,但尚無法穩定的安住於一境性而獲得「安止定」。

  一般認為,「近行定」住於欲界,而「四禪定」及「四無色定」則分別住於色界的及無色界,包含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及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 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合稱作「四禪八定」。而在非想非非想處定之後,尚有「滅盡定」。「滅盡定」是非常深入的禪定成就而獲得三明六通,只有佛陀及少 數的大阿羅漢具備這種禪定能力,而尚有高於「滅盡定」的成就,即是完全止息、無上的涅槃。

  這裡必須釐清一點的是,奢摩他定上的成就,並不等於解脫成就。簡言之,正念是正定的主要內涵,一位成就八正道的阿羅漢聖者,儘管不具備「滅盡定」等此 種深入的禪定力,同樣具備了涅槃的能力,而一位具有禪定成就的修行者,即使具備了「滅盡定」的禪定力,如果未成就八正道,於生後不過是投生於較高的界、 天,仍無法出離輪迴,亦無法證入完全止息、無上的涅槃。

結論

  由於南北佛教傳承過程上的差異及思想的演變,造成南北傳的佛教徒一般認為以自己的教法為上、正確,對方的教法為下、錯誤。譬如筆者所接觸的北傳,鼓勵 廣結善緣,行多生多劫的「菩薩道」,而輕視南傳佛教,斥為「小乘」;而南傳佛教則重視自我的止觀修持,趣向「解脫道」,亦批評北傳佛教為「空華外道」。反 應在止觀的修行上- -有小部分的北傳佛教徒輕視四念處等法,認為四念處等法屬於小乘法,儘管以前的天台宗有止觀的教法,但迄今毘缽舍那觀在北傳佛教中逐漸沒落、不受重視,甚 至對「觀」產生了誤解:

  或有外觀器界、與宇宙大地結合,或有觀想種種種種神祇,想像化身為神祇或與神祇相融一體,這些方法乍聽之下似乎十分偉大、攝人,實際上卻很難區別梵我大同、神我合一的外道思想,而不慎落入頑空陷阱。

  而亦有小部分的南傳佛教徒認為可不具備任何禪定上的成就,錯誤的解釋不必入奢摩他定也能了知實相解脫,或只要有比較輕微的定就可。

  無論是南傳佛教或是北傳佛教,對於止觀上所發生的種種誤解,實際上只發生於對佛法的理解粗淺、自我傲慢的人身上,對於真正理解佛法者,則深知二者之間 於方便中的相同之處,並清楚的知道期間的差異來自於傳承過程、思想演變、方便權說,同時也知道哪些是外道思想所滲入,如同枝葉皆出於根幹,因發展繁大而遮 蔭不同,其上亦有種種著生蕨類、附生小樹。

  向智長老曾經提到:
  「即使發願行菩薩道者,在長期生死流轉巨變中,更需要非常高度的正念正智、敏說的覺醒和明確的目標,如拒絕四念處的究竟智慧,放棄今生即能證得的、永 不退轉的入流果,這從佛陀本身的教誡來說,是相當怪異的情境。充分修習四念處,以獲得究竟智慧,是所有解脫者已經走過或即將要走的路,不論他們是佛、辟支 佛或阿羅漢。」 《佛教禪修的心要》(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在世尊與他的直承聲聞聖弟子們所開示的禪修次第,不管是四禪那、或四無色定、或滅盡定,都是包含「止」及「觀」二個法門,二者本身是互補而無法捨任何其一的,如同在北傳《雜464經》中佛告諸比丘:
  「於空處、樹下、閒房修習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覺知、內明),所謂止、觀」、「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於觀巳,亦成於止;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在南傳《中部尼柯耶》亦如此詮釋:「習修止、觀,隨著次第,於二禪時語行安息,於四禪時身行安息,於滅盡定之身、口、意三行安息的「究竟斷遍知 (cessation of all formations)」時,將破一切我執、法執,達至究竟解脫,這與涅槃僅是同過義不同名而已。」

  無論是北傳佛教所流行的「從止入觀」,或是南傳佛教所推從的「由觀入止」,二者皆不可缺一,單純的奢摩他具備專一安止的特性,能夠降伏紛亂的心念及煩 惱,而帶來寂止、沈靜的喜樂,卻無法引發智慧,無法見到緣起、無我、性空,甚至令修行者沈耽、滯留於禪樂當中,可能多少落入頑空陷阱,或梵我、神我合一的 境界,必須結合毗婆舍那觀才不會令修習者沈耽、滯留在禪樂中,因為毗婆舍那觀具有覺照力,可以引發正念。

  而單純的毗婆舍那觀雖然能夠令人唸唸清明、覺醒,但在沒有奢摩他定的狀況下,亦無法令身心安定而順利覺知名色,在身心不安、紛亂的情況下,容易胡思亂想、走火入魔,更無法獲得任何的禪那。

  毗婆舍那如同斷層掃瞄一般,讓修行者清楚的覺知,奢摩他則如同顯微鏡,有了奢摩他定的安止,才能放大毗婆舍那,而讓修行者能夠看得更清楚,唯有止觀兼備、平衡,才能突破生死輪迴,才能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而得諸解脫,究竟涅槃。 (文:瞿宗樺)


No Response to "止與觀:禪修的基本法門 (瞿宗樺)"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