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的對治
煩惱的對治
煩惱
我們心中的煩惱(Kilesa),在《入阿毗達磨論》說明為煩亂逼惱身心相續,也叫隨眠;《清淨道論》稱它為污染的相應法。在《阿含經》中通常只說四漏,五蓋,五下分結,五上分結,七隨眠等的煩惱名詞。五下分結是結縛有情于欲界生存的煩惱,而五上分結是結縛有情於色及無色界生存的煩惱。本書也只著重在《阿含經》的原來分類。不過細的分法有助於修行人認清煩惱的多樣化,因此這裏也稍微提一下。
《入阿毗達磨論》裏提到七隨眠,即是欲貪、瞋、有貪(執取生存的貪)、無明、慢、疑、見。欲貪與有貪可歸納為貪,而成六隨眠。《俱舍論》把見又分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而成十隨眠。欲界依四諦的煩惱:即對四諦未知,未斷,未證,未修的見惑,須賴見道方能斷除的有三十二;而修惑或思惑有四(貪、瞋、癡、慢),須賴修道方能斷除,如此欲界共有三十六隨眠。色界與無色界依四諦的煩惱各有三十一隨眠;依四諦的見惑有二十八;修惑或思惑有三(貪、癡、慢;因色及無色界無食欲及性欲,故無瞋)。三界煩惱加起來共有九十八隨眠。再加上十纏;無慚、無愧、嫉、慳、惡作、睡眠、掉舉、昏沉、忿、覆,共為百八煩惱。詳見表1及2
表1 欲界隨眠
修道 要斷隨眠
修惑 無明、貪、瞋、慢
道諦 無明、貪、瞋、慢、疑、戒禁取、邪見、見取
滅諦 無明、貪、瞋、慢、疑、邪見、見取
集諦 無明、貪、瞋、慢、疑、邪見、見取
苦諦 無明、貪、瞋、慢、疑、戒禁取、身見、邊見、邪見、見取
表源自《大正藏》八十五冊三界圖
表2 色及無色界隨眠
修道 要斷隨眠
修惑 無明、貪、慢
道諦 無明、貪、慢、疑、戒禁取、邪見、見取
滅諦 無明、貪、慢、疑、邪見、見取
集諦 無明、貪、慢、疑、邪見、見取
苦諦 無明、貪、慢、疑、戒禁取、身見、邊見、邪見、見取
表源自《大正藏》八十五冊三界圖
見惑也叫理惑,即對三界的道理所起的我見等惡見、邪見、妄見等的錯誤見解;這在見到四聖諦的道理(見道)時一下斷除。修惑也叫思惑或事惑,即心識對境所生的貪、瞋、癡、慢等煩惱;這須經修道與思擇法和四諦的道理方能斷除。
這些煩惱在欲界裏有三十六種:即苦諦下的煩惱有十隨眠;集諦與滅諦下各七隨眠(無身見、邊見、戒禁取見;只有貪、瞋、癡、慢、疑、邪見、見取見七種);道諦下有八隨眠(對道諦起戒禁取,加上上邊的七隨眠)。因為色及無色界無瞋,所以苦諦下的煩惱只有九,集諦及滅諦下各有六,道諦下有七,共二十八見惑,加上修惑三種(貪、癡、慢)共三十一。三界所有的煩惱共百八。對這些煩惱必須遍知,遍斷,遍證,遍修方能出離三界。故佛說他要是對四諦沒有進行三轉十二行徹底的斷除一切結縛的話,他不能稱為正遍知,明行足,正等正覺者。
根據《大集經》卷五十九的說法。當六根對六塵時,各有愛好、厭惡、平等三種分別,合為十八種分別;分別又有染、淨之分﹐合為三十六種分別;再配以過去、現在、及未來三世,合為百八煩惱。
不善法
不善法有以下的分類:
(一)漏(āsava)---欲漏,有漏,邪見漏和無明漏四種漏。漏是指膿瘡所流出的膿。欲漏是對欲樂之貪,有漏是對存在或生命之貪,邪見漏屬邪見,無明漏屬癡。
(二)暴流(oghā)--- 同上,有欲暴流,有暴流,邪見暴流及無明暴流四種。
(三)身系(Kāya ganthā)--- 有貪婪之身系,瞋恨之身系,執著儀式(戒禁)之身系,及武斷地執取只有這才是真實的之身系。
(四)取(Upādānā)--- 欲取,邪見取,戒禁取和我論取。對欲樂的強烈渴愛是欲取,任何道德上的邪見是邪見取,戒禁取是執取實行儀式或修苦行及其它種種戒禁能導致解脫,我論取是執著身見,或五蘊的任何一個是 我或 我所有。
(五)蓋(Nīvarana)--- 指貪欲蓋,瞋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和無明蓋。前五蓋是證禪那的障礙,無明蓋是生起智慧的主要障礙。
(六)隨眠(潛在傾向Anusaya)--- 欲貪隨眠,有貪隨眠,瞋恚隨眠,我慢隨眠,邪見隨眠,疑隨眠和無明隨眠。
(七)結(Samyojanāni)--- 欲貪結、色貪結、無色貪結、瞋恚結、我慢結、邪見結、戒禁取結、疑結、掉舉結、無明結。這些結把眾有情結縛在生死輪回中。
(八)煩惱(Kilesa)--- 貪、瞋、癡、慢、邪見、疑、昏沉、掉舉、無慚、無愧十種煩惱,它們使有情內心污染。
以上的這些不善法,要配合擇法覺支,精進覺支,正念覺支來斷除。
根觸境時的態度
在《雜阿含282經》中,佛在迦微伽羅牟真鄰陀林中,談到修習諸根在接觸到境時應採取的態度;
「佛告阿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1)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喜愛)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
(2)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不喜愛)故,修如來不厭離(不討厭)正念正智。
(3)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
(4)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厭離正念正智。
(5)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不是喜愛的或不喜愛的),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舍(都捨棄) 心住正念正智。
如是阿難,若有於此五句,心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
所以根觸境時,喜歡的要遠離;討厭的不要逃避;中性的(不是喜愛的或不喜愛的) 要捨棄。聲聞第子要慚恥厭惡對境所生的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的心,生起了就要用法滅盡它,捨棄它,這是聖人修根的方法。
五蓋
五蓋(nivarana) 有:貪欲(kāmachanda)、瞋恚(vyāpāda)、掉悔(uddhacca kukkucca)、睡眠(thina middha)、疑惑(vicikicchā)。五蓋貪欲治以無常觀或不淨觀(asubhanussati);瞋恚治以慈心觀(mettanussati);掉悔以安般念對治;睡眠治以光明想(ālokasaññā)及念死(maranāussati);疑惑以正思惟和對三寶的信心來調服。
世尊指出,若要正確地修習四念處,開發我們的心意,應當注意心裏的欲(kama),設法解決心中的欲念。在《雜阿含913經》裏這麼記載:
「佛告聚落主:是故當知,眾生種種苦生,彼一切皆以欲為本,欲生,欲習(狎習),欲起,欲因,欲緣而生眾苦。………若都無愛念者,則無憂苦塵勞。」
在《相應部.覺支相應》第卅三煩惱(一)經裏佛說道:「金的隨煩惱有五種 (鐵、銅、錫、鉛、銀) ;被此隨煩惱污染時,金則不柔軟,不堪任,不清淨,脆而不堪正用…….心的隨煩惱有五種 (欲貪、瞋、惛眠、掉悔、疑) ;被此隨煩惱污染時,心則不柔軟,不堪任,不清淨,脆而不能正盡諸漏。」
世尊提到要斷對世間的人、事、物的貪愛,離欲而得清淨;對於我們過去的人、事、物不去憶念,對於我們未來的人、事、物不生愛樂,對於現在的人、事、物不生染著,善用正確的方法將它們滅除。如何調伏對世間的貪欲呢?我們要知道心無厭足,所以應多觀照‘無常’,人、事與外物皆不久長,就算你現在滿足了你的欲望,心還是會起其他的欲想,那時心還是被欲纏住,還是不自在。因此要趕快以正確的方法對付我們心裏的貪欲。對人的執著應以不淨觀來斷除。
貪欲蓋的生起乃是因為觸相,即是六根觸六境時所生的不正思惟(不如理作意),因為不正思惟的結果,未生的貪欲引至它生起,已生的貪欲轉為增廣。這不正思惟即是因為沒有正念,對於六境的可喜愛與可樂的境或目標予以不正思惟,這種不正思惟有四種,即是執無常為常,執苦為樂,執無我為有我,以及執不淨為淨(四顛倒)。對治貪欲蓋的方法就是修不淨觀,以不淨觀對可愛可樂之境數數正思惟(如理作意),以使未生的貪欲不生,已生的貪欲令其斷滅。
修習不淨觀是根據佛說的十不淨(死屍)相[2],用來觀修以滅除貪欲;這十不淨相是:
(i) 膨脹 (屍體)相; (ii) 青瘀 (屍體) 相;
(iii) 膿爛 (屍體) 相; (iv) 斷壞(屍體) 相;
(v) 食殘(屍體) 相; (vi) 散亂(屍體) 相;
(vii) 斬斫離散(屍體)相; (viii) 血塗相(不一定是屍體);
(ix) 蟲聚(蛆蟲聚生屍體)相;(x) 骸骨(屍體變為骸骨)相。
根據《清淨道論》指出;若以貪行的差別來說,膨脹相是適合於貪行的人;青瘀相適合於貪身色的人;膿爛相適合於貪著花香裝飾身體起香味的人;斷壞相適合於貪念自身堅厚的人;食殘相適合於貪著乳房等肌肉部位的人;散亂相適合於貪著肢體美的人;斬斫離散相適合於貪著身體完整的人,血塗相適合於貪著裝飾美麗的人;蟲聚相適合於貪著身體為我所有的人;骸骨相適合於貪戀牙齒美麗的人。修不淨相要配合修慈以防沮喪而產生厭世的念頭。
瞋恚是指對於我們內外的人、事、物的厭惡想。瞋恚的產生,乃是因為對所接觸的感官目標心生不喜的緣故。若數數對不喜或可憎的目標作不正思惟的結果就會使瞋恚於心中生起乃至增長它。這瞋恚或害念要用慈心觀來調服,要修好慈心,還要從業果來思惟瞋恚的害處,。
慈心的修習是一種梵住(Brahmavihāra)或是四無量心 (Appamañña)之一。它不是世俗的愛欲,而是平等地普願一切眾生都安樂的善願。慈愛是一種美心所,屬於無瞋心所。佛向五百位比丘開示的《慈愛經》是修慈的根據,雖然此經未說對自己修慈,但這是絕對必要的,因此在《自說經》中佛說:以心遍察一切方所,不見有更甚於愛己,他人都是愛他自己,愛自己的不要害人。這是常理,只有愛自己的才會愛別人。
修時以下列四種願望修習:
(1) 願我脫離危難和仇敵,
(2) 願我脫離內心的痛苦,
(3) 願我脫離身體的痛苦,
(4) 願我每天生活安樂,無有困擾。
修了以後,再修平等慈以破人我之間的界限。這是對上述的人再修慈,直到慈心遍滿一切平等,而破除了人際間的界限。根據《無礙解道》 中說,遍滿慈有三種:
(1)無限遍滿慈心解脫(五種) ;
(2)有限遍滿慈心解脫(七種) ;
(3)十方遍滿慈心解脫(十種) 。
這些差別是心證安止而得成就。
無限遍滿慈心解脫是依五種行相即:
(1)一切有情 (sattva); (2) 一切有息 (pañā);
(3) 一切生物 (bhūtā) ; (4) 一切個人 (puggalā);
(5)一切有五蘊身(attabhāvapariyāpanna)。
有限遍滿慈心解脫是依七種行相即:
(1) 一切女人; (2) 一切男子; (3) 一切聖者;
(4) 一切非聖者(凡夫);(5) 一切天神; (6) 一切人;
(7) 一切惡道眾生。
十方遍滿慈心解脫是依十種行相即 :(1)東方;(2) 西方;(3) 北方;(4) 南方;(5) 東南隅;(6) 西北隅;(7) 東北隅;(8)西南隅;(9)下方;(10)上方。這是佛陀在《阿含經》中常教配合修慈的方法。
《慈愛經》是比丘眾在樹林修禪時,樹神來搗亂,令比丘眾無法住下去,他們回去向佛報告後,佛為他們開示此經,比丘眾再回原地時先修慈愛,樹神因而為慈心所感化;
如是修習之賢善,以此親證寂清涼,常養勤快與真誠,正直言語意和婉,
待人和藹不驕慢。知足易養俗務少,檢樸六根悉平靜,謹慎謙虛不俗攀。
慎勿違犯纖細罪,以免將來智者訶,應常散發慈愛心,惟願眾生得福安。
普願一切諸眾生,心常喜悅住安樂。凡有生命強或弱,高壯中等矮粗細,
可見或是不可見,居於鄰近或遠方,已生或是將生者,一切眾生常安樂。
願彼恒於一切處,不鄙視亦不欺瞞,假使忿怒怨恨時,心亦不念彼得苦。
猶如母親以生命,護衛自己獨生子,願能如此于眾生,施放無限慈愛心。
慈愛遍及全世界,上下地平四維處,遍滿十方無障礙,無有仇恨或敵意。
無論行住或坐臥,若是心中覺醒時,應常培育此正念,此乃最高之德行。
心中不落於邪見,具足戒德與慧觀,去除欲樂之貪戀,必定不再生於胎。
雖然此經未說對自己修慈,但這是絕對必要的。
修習慈心而解脫的行者,都能獲得十一種利益。這記錄在《增支部》的《慈心功德經》裏∶
諸比丘,當慈心解脫被培育。開展、勤習、駕禦、作為基礎、建立、穩固與正確地修行時,可望得到十一種利益:是那十一種呢?睡眠安穩;不做惡夢;醒覺安穩;為人所愛;為非人所愛;天神守護;不被火、毒藥與武器所傷害;心易得定;相貌安祥;臨終不迷惑;若未能證得更高的成就,他將投生到梵天界。
睡眠、掉悔、疑惑等都一樣要設法斷除。這五蓋會使我們的心被蒙蔽住,不趣向涅盤,所以我們應注意遠離,堅決修習諸善法。
昏沉 (thīna) 是心軟弱或沉重,其特相是缺乏精進,作用是去除精進,現起是心的消沉;近因是不正思惟(不如理作意),無聊或怠惰。睡眠(middha)是心所沉滯的狀況,特相是不適業,作用是閉塞識門,現起是昏昏欲睡,近因是不正思惟,無聊或怠惰。這兩種不善心所是十四不善心的兩種,常同時發生,而且與精進對立,昏沉像心病,睡眠則像心所病。佛舉出五種原因:一是心微弱,二是不喜歡于修行,三是疲倦,四是吃得太多,五是懶惰。
佛陀教導目犍連尊者克服昏沉睡眠有八種方法如下:
(1)不應注意昏沉的念頭;
(2)思惟佛法的內容;
(3)背誦佛法;
(4)拉耳朵,按摩四肢;
(5)從坐位起身,以水洗臉後遙望天空的星辰;
(6)作光明想;
(7)起身經行,並清楚前後方的情況來回行走,令諸根內攝 ,不使心向外溜蕩;
(8)前七法無效時,小睡片刻,維持正念和正知才躺下,並記得起身的時間,醒來立即起身,而思惟不應縱容自己臥躺和睡眠。
光明想是要修光遍(青、黃、赤、白),以便讓心中生起光明時,而克服昏沉睡眠。經行是南傳佛教常教的修定方法,經行因為速度非常的緩慢,需要有很強的正念。
掉舉與追悔是兩種不善心所,掉舉 (uddhacca) 是心不平靜,像被風吹起波紋的水,作用是心不穩定,現起是混亂,近因是對散亂之心不如理作意(ayonisomanasikāra,而作意目標為常、樂、我、淨等。追悔也叫惡作(kukkucca)是追悔已造之惡,或當行而未行之善,作用是追悔已造之惡或未行之善,特相是事後追悔,現起是憶起時感後悔,近因是已造之惡與未行之善。故此對內心的混亂不如理作意會導致掉舉、犯戒和追悔。
對治掉舉與追悔的方法有六種:(1)對佛法有深入的認識;(2)發問;(3)瞭解戒律;(4)與年長且對持戒等更有經驗者相處;(5)結交善知識;(6)有助於滅除掉舉與追悔的適當言論。
疑(vicikīcchā)是指對佛法的疑惑,即不信佛、法、僧三寶,不受三學,不信過去與未來世,對緣起法有疑心。它的特相是懷疑,作用是起動搖。現起是猶豫不決及有多種立場,近因是不如理作意。
依《相應部》覺支相應所舉的有四種破疑法,即是依善不善法,呵責無呵責法,劣勝法和黑白法等來如理思惟佛法,就能防止新的懷疑生起,也能滅除現有的懷疑。
此外,還有六種方法能消除疑惑:(1) 精通佛法;(2) 詢問有關佛、法、僧的問題;(3)透澈瞭解戒律;(4)對佛、法、僧的真實性建立信心;(5)結交善知識;(6)有助於滅除疑惑的適當言論。
懈怠的對治
懈怠是放鬆及懶散,不精進,這要善能思惟死想,觀察此身惡露不淨,於中思惟七覺支。念此身不久當死,諸行皆是空寂,幻化無真,如是思惟死想,生起精進心,便能擺脫懈怠的糾纏。
念死(maranānussati)有二法,其一是如理作意「死將來臨,命根將斷」,以鎮伏五蓋,生起正念而得證近行定(Upacara samadhi)。其二是鈍根者得以如下八法念死:(1)殺戮者追近,(2)死之必然,(3)將己與有大名、大福、大力、大神變、大慧、辟支佛、和正等覺者比較,(4)身為諸多蟲類所共居,死緣甚多,(5)身命無力無主,因須賴出入息,四威儀平衡、冷熱平衡、四大平衡、適當食物維生,(6)壽命不定,因時間、疾病、時刻、死處、生趣都不定,(7)壽命不長,(8)壽命剎那相續。如是住於不放逸,殷勤修習斷漏。死時不陷於恐懼與昏昧。
恐懼的對治
恐懼是害怕驚慌於未知的事物,心中不安,通常由觸生起恐懼的苦受,再生害怕的想,並越想越怕。
最好的對治是在《勝幡經Dhajagga sutta》裏佛陀教的:「比丘們,若你進入森林,樹下,靜空閒處時,你若恐懼,驚慌和肌肉麻木時,在那時你只要憶念佛!……任何恐懼,驚慌和肌肉麻木都能克服。若你不能憶念佛,那你要憶念法!……若你不能憶念法,那你要憶念僧!……任何恐懼,驚慌和肌肉麻木都會消失。……若你皈依佛,法及僧伽,那麼恐懼,驚慌和肌肉麻木將不會出現。」
守護根門
守護六根的最好比喻在北傳《法句經》中記載: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 把六個根門好好地藏起來,以智慧與魔決戰,到觸六境時心能不受誘惑就沒有苦患了。
又在《南傳大藏經》的六處相應毒蛇品第三《龜》也提到一隻野幹沿著河邊覓食,看到一隻烏龜,想要吃它,烏龜把頭、尾與四肢縮進殼裏,最後野幹白等一場,沒得吃。這是比喻修行的人於六根門,善於防範,魔不得其便。
六根的防護是我們向聖道者的修行工作,要知道我們凡夫對欲望永遠也沒有滿足。若細心觀察一下自己從早到晚所做的事,無不跟欲念有關,但這欲念卻是無常的,要花許許多多的時間、金錢與精力去得到它。我們內心中的欲火在燒個不停,日以繼夜,常在瘋狂地攫取外界的事物。是故佛說:「緣‘愛’有‘取’,緣‘取’有‘有(業有)’,緣‘有(業有)’有‘生’。」因為六根對外境的貪愛產生執取,因為執取產生業,因為業我們一直生生死死的輪回。認識自己的心,老實地去看清一下自己欲望的可怕,依佛法修行一段時間你將能知道少欲的快樂與祥和。這是知足帶來心的安寧。
法增比丘,沙勞越古晉市菩提禪林。
願眾生安樂!
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
dhammadhatu@yahoo.com
http://www.geocities.com/dhammadhatu 佛法園地
http://www.groups.yahoo.com/group/dhammavaro2002 南傳佛法園地
http://www.groups.msn.tw/middlepath 佛陀中道
1 Response to "煩惱的對治"
專門消除煩惱!這是我的部落格記得用心看喔http://tw.myblog.yahoo.com/sh1005.
祝妳今天這一刻起:時時都有好心情!
[版主回覆08/23/2007 09:59:12]恩~~謝謝。。。。
我已去參觀以物易物網站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