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證悟空性之後,得以發慈悲心的外緣--"眾生"就消失了嗎?
佳句
「信心是善趣之因, 出離心是解脫之因,菩提心是成佛之因,而要想得到菩提心,一定要具足大悲心。」
===
摘錄部分 資料請見底
===
癸二(遣除悲心不合理)分三:一、遣除無對境故修悲心不合理;二、遣除無果故修悲心不合理;三、遣除是所斷故修悲心不合理。
子一、遣除無對境故修悲心不合理:
有情若非有,於誰起悲愍?
立誓成佛者,因痴虛設有。
外道及有實宗問:「中觀宗抉擇俱生我、遍計我都不存在了,乃至萬法全是空性,若如此,三界輪迴的有情都沒有了,那對誰發菩提心呢?菩提心的根本就是悲心,而悲心的根本是所緣對境,比如對方 是個可憐的眾生,我作為發了心的菩薩才能發起悲心,但若對境是空,發心者也是空,所謂的發心又怎麼成立呢?」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也會有:「既然萬法為 空,為什麼要去可憐眾生啊?不管地獄的眾生、世間的老弱病殘,都是空性的嘛,發悲心沒有必要吧!」
之所以有這種疑問,是他們因為對勝義 諦和世俗諦沒有分清楚,將二者混為一談,覺得空性與現實生活是矛盾的。其實這並不矛盾,對有情生悲,是從迷亂現相而言的;而萬法皆空,是從究竟實相來講 的,二者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通達了這一點,才能明白佛陀一切經教的甚深密意,才會對萬事萬物現象與體性之間的關係瞭如指掌。
中觀宗回答:站在勝義角度,我們也承認一切眾生若不存在,修悲心不應理。《般若經》云:「未見任何緣,是為最勝見。」《經莊嚴論》亦云:「菩薩無分別,說彼速成佛。」真正了義的境界,是《中論》所形容的「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法性如涅槃」,下文也會闡述「是故諸眾生,畢竟不生滅」之理,因此,從實相角度來講,確實沒有所緣的眾生。
(一旦別人指責你:「沒有痛苦的眾生,就不可能生悲心。」你可以理直氣壯地回答:「你說的是不是勝義諦啊?如果是,對對對!」不要害怕。有些人不敢說,被別人一問,就「嗯,不對不對,有 有,沒有沒有……」,不用這樣,就勝義而言,正如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中所說,一切萬法都不存在,這沒有什麼不敢說的。)
但是勝義中不存在,並不代表名言中不能有虛幻不實的顯現。三界眾生以薩迦耶見為因,對外境執著造業,陷於地位、財產、名利、感情的惑網中無力自拔,感受如夢般的無實痛苦,我們應對之生起悲心,不僅令他們獲得暫時的人天福報,還要想辦法將其安置於無上圓滿正等覺的究竟果位。
當然,度化愚昧無知眾生的立誓發心,是從世俗角度來安立的,它並不是一種實有。所謂的解脫不是像外道說的,把實有的輪迴拋棄,尋找白色傘蓋一樣的色法3, 而是要滅盡一切迷亂,斷除一切執著,《經莊嚴論》云:「異二無我故,解脫唯迷盡。」但未獲得佛果之前,迷亂的存在是合理的,《四百論》說:「如身中身根, 痴遍一切住。」身體中的身根遍於其餘諸根,同樣,沒有成佛之前,愚痴也遍於一切而住。這種迷亂的存在就如同夢境,雖然幻化無實,但對做夢者來講,夢中的痛 苦實實在在,沒有醒來之前不會消失,所以在虛幻的現相中,發誓度眾生、令其得佛果可以成立。誠如月稱論師所言:「乃至未覺三皆有,如已覺後三非有,痴睡盡後亦如是。」
打個比方說,兩人睡在一個房間,其中 一人做夢,另一人具他心通,可了知對方的夢境,一旦做夢者夢中遇惡境而生大苦惱,清醒之人雖知是夢,也會幫他消除恐怖而直至甦醒。因此,修悲心是從世俗角 度講的,悲心的對境——可憐眾生也是從世俗角度講的,但修空性和修悲心一定要相輔相成,大家不要認為:「我空性修得不錯,對大圓滿、大中觀有所認識,根本 不用修大悲心。」要知道,空性境界越高,對眾生的悲心越強烈,堪布阿瓊在《大圓滿前行筆記》中說:「信心是善趣之因, 出離心是解脫之因,菩提心是成佛之因,而要想得到菩提心,一定要具足大悲心。」現在很多人聲稱自己證悟了空性,但平時對旁邊的眾生漠不關心,這說明他的空性值得懷疑。作為一個大乘修行人,千萬千萬不要因為空性而捨棄眾生,一地至十地的菩薩看見可憐眾生,也沒有一個不去救的,而今個別所謂的「空性證悟者」, 卻對可憐的眾生視而不見,這種做法完全與大乘教言背道而馳。
==
入行論釋·善說海 講記(170) >>入菩薩行論>>文庫>>佛教導航 - http://www.fjdh.com/Article/HTML/Article_20080911114532.html
http://www.zhibeifw.com/audio0/170.doc。
No Response to "[佛教]證悟空性之後,得以發慈悲心的外緣--"眾生"就消失了嗎?"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