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羅什版《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分品經摘(2011.05.06)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分品經摘
1.    序品第一
2. 奉鉢品第二
3. 習應品第三
4. 往生品第四
5. 歎度品第五
6. 舌相品第六
7. 三假品第七
8. 勸學品第八
9. 集散品第九
10. 相行品第十
11. 幻學品第十一(丹本云幻人品)
12. 句義品第十二
13. 金剛品第十三(丹本云摩訶薩品)
14. 樂說品第十四(丹本作斷見品)
15. 辯才品第十五(丹本名為富樓那品)
16. 乘乘品第十六
17. 莊嚴品第十七
18. 問乘品第十八(丹本名為摩訶衍品)
19. 廣乘品第十九(丹本名為四念處品)
20. 發趣品第二十
    『云何菩薩摩訶薩大乘發趣?』
    菩薩摩訶薩如是初地中住,修治十事治地業。…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住二地中滿足八法。…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住九地中應具足十二法。
    「須菩提!十地菩薩當知如佛。」
21. 出到品第二十一
    『是乘何處出?至何處住?』
    『是乘至何處住?』者,須菩提!是大乘無住處。何以故?一切法無住相故,是乘若住不住法住。
22. 勝出品第二十二
    若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是有法非無法者,是摩訶衍不能勝出一切世間及諸天、人、阿修羅。以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無法非法,以是故,摩訶衍勝出一切世間及諸天、人、阿修羅。須菩提!若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是有法非無法者,是摩訶衍不能勝出一切世間及諸天、人、阿修羅。以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無法非法,以是故,摩訶衍勝出一切世間及諸天、人、阿修羅。
    須菩提!若諸佛三十二相是有法非無法者,諸佛威德不能照然勝出一切世間及諸天、人、阿修羅。須菩提!以諸佛三十二相無法非法,以是故,諸佛威德照然勝出一切世間及諸天、人、阿修羅。
23. 等空品第二十三(丹本作含受品)
    佛告須菩提:「汝所言衍與空等。如是,如是!
    須菩提!如虛空非長非短、非方非圓。須菩提!摩訶衍亦如是非長非短、非方非圓。
    須菩提!如虛空非寂滅非不寂滅、非離非不離。摩訶衍亦如是,非寂滅非不寂滅、非離非不離。以是故,說摩訶衍與空等。
    以是因緣故,須菩提!當知摩訶衍受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何以故?須菩提!我乃至知者、見者等一切法皆不可得故。 
    須菩提!是摩訶衍不見來處、不見去處、不見住處。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法不動相故。是法無來處、無去處、無住處。
24. 會宗品第二十四
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說摩訶衍,將無離般若波羅蜜耶?」佛言:「不也,須菩提!汝說摩訶衍,隨般若波羅蜜不離。何以故?一切所有善法、助道法,若聲聞法、若辟支佛法、若菩薩法、若佛法,是一切法皆攝入般若波羅蜜中。」 
    是一切諸法皆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無閡無等,一相所謂無相。
25. 十無品第二十五
    須菩提!何因緣故,言若畢竟不生法,當教是般若波羅蜜耶?
    須菩提!何因緣故,言離畢竟不生亦無菩薩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XX空故、離故、性無故,菩薩前際不可得
    如舍利弗言,何因緣故,
    說菩薩摩訶薩但有假名?舍利弗!色是假名,受想行識是假名。
    色名非色,受想行識名非識。何以故?名名相空,若空則非菩薩。以是因緣故,舍利弗!菩薩但有假名。
    舍利弗!我說如我名字,我亦畢竟不生。 

26. 無生品第二十六
    菩薩摩訶薩應生如是心:『如我一切處、一切種不可得,內外法亦如是。』若生如是想則無難心苦心。何以故?是菩薩於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法不受故。
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舍利弗!如世間名字故有知有得,六道別異亦世間名字故有;非以第一實義。何以故?舍利弗!第一實義中無業無報、無生無滅、無淨無垢。」
    「若菩薩摩訶薩作施主,能施沙門、婆羅門、貧窮乞人,須食與食,須飲與飲,須衣與衣,臥具床榻房舍、香華瓔珞醫藥,種種所須資生之物,若妻子國土、頭目手足支節等內外之物,盡以給施。施時作是念:『我與彼取,我不慳貪。我為施主,我能捨一切。我隨佛教施,我行檀那波羅蜜。』作是施已,用得法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念言:『是布施因緣,令眾生得今世樂,後當令得入涅槃樂。』是人布施有三礙。何等三?我相、他相、施相。著是三相布施,是名世間檀那波羅蜜。
    云何名出世間檀那波羅蜜?所謂三分清淨。何等三?菩薩摩訶薩布施時,我不可得、不見受者、施物不可得亦不望報,是名菩薩摩訶薩三分清淨檀那波羅蜜。
    「是般若波羅蜜力。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能生一切諸善法,若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佛法。
    行菩薩道者救一切眾生故,心不捨一切眾生。以無所得故,是菩薩常應不離是念,所謂大悲念。」
    「欲使菩薩摩訶薩常不離是念,所謂大悲念。若菩薩摩訶薩常不離大悲念,今一切眾生皆當作菩薩。何以故?須菩提!一切眾生亦不離諸念故。」 

27. 問住品第二十七(丹本作天主品)
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作是觀:『但諸法諸法共相因緣潤益增長分別校計,是中無我無我所,菩薩迴向心不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中,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在迴向心中,迴向心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中不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迴向心中不可得。』
     須菩提知舍利弗心所念,語舍利弗言:「於汝意云何,諸佛何所住?」 舍利弗語須菩提:「諸佛法無有住處。諸佛不色中住,不受想行識中住,不有為性中住,不無為性中住,不四念處中住,乃至不十八不共法中住,不一切種智中住。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中應如是住。如諸佛住,於諸法中非住非不住。
28. 幻聽品第二十八(丹本作幻人聽法品)
    爾時諸天子心念:「應用何等人聽須菩提所說法?」 須菩提知諸天子心所念,語諸天子言:「如幻化人聽法,我應用如是人。何以故?如是人無聞無聽、無知無證故。」
    「我說佛道如幻如夢,我說涅槃亦如幻如夢。若當有法勝於涅槃者,我說亦復如幻如夢。何以故?諸天子!是幻夢、涅槃不二不別。」
29. 散花品第二十九
    佛知釋提桓因心所念,語釋提桓因言:「如是,如是!憍尸迦!須菩提其智甚深,不壞假名而說諸法相。」
    若學色空不二故,乃至學一切種智空不二故,是菩薩摩訶薩能學檀那波羅蜜,不二故。
30. 三歎品第三十(丹本作顧視品)
    爾時諸天子白佛言:「世尊!甚希有是般若波羅蜜,能令諸菩薩摩訶薩得薩婆若,於色不取不捨故,於受想行識不取不捨故,乃至一切種智不取不捨故。」
    佛告釋提桓因言:「憍尸迦!若菩薩摩訶薩、若比丘、若比丘尼、若優婆塞、若優婆夷、若諸天子、
    若諸天女,是般若波羅蜜,若聽受持親近讀誦、為他說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諸天子!是人,魔若魔民不能得其便。何以故? …是諸法自相性不可得,無事可得便,誰受惱者?
    「復次,憍尸迦!諸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般若波羅蜜,受持親近讀誦、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是諸善男子、善女人,若在空舍、若在曠野、若人住處,終不怖畏。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明於內空,以無所得故。明於外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以無所得故。」
31. 滅諍品第三十一(丹本名為現功德品)
    是善男子、善女人,是般若波羅蜜若聞受持親近讀誦、為他說、正憶念,若有種種鬥諍起,欲來破壞者,以般若波羅蜜威力故,隨所起處即疾消滅。其人即生善心增益功德。
    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能滅諸法諍亂。何等諸法?所謂婬、怒、癡、無明乃至大苦聚、諸蓋結使纏。我見、人見、眾生見,斷見常見、垢見淨見、有見無見。如是一切諸見,慳貪犯戒、瞋恚懈怠、亂意無智,常想樂想淨想我想,如是等愛行,著色著受想行識,著檀那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著內空、外空、內外空乃至無法有法空,著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著一切智、一切種智,著涅槃。是一切法諍亂,盡能消滅不令增長。 
32. 大明品第三十二(丹本作寶塔品)
    佛告釋提桓因言:「如是,如是!憍尸迦!佛從般若波羅蜜中學得一切種智。憍尸迦!不以相好身名為佛,得一切種智故名為佛。憍尸迦!是佛一切種智從般若波羅蜜中生。以是故,憍尸迦!是佛身,一切種智所依處,佛因是身得一切種智。善男子!當作是思惟:『是身一切種智所依處。』是故我涅槃後,舍利當得供養。 
    憍尸迦!亦少所人斷三結得須陀洹,斷三結亦婬瞋癡薄得斯陀含,斷五下分結得阿那含,斷五上分結得阿羅漢。
    世尊!一切善法皆入般若波羅蜜中,所謂…
33. 述成品第三十三
    諸佛一切智、一切種智,皆從般若波羅蜜中生。
34. 勸持品第三十四
    憍尸迦!一切世間善法、正法,十善乃至一切種智,若諸佛不出時,皆從菩薩生。是菩薩摩訶薩方便力,皆從般若波羅蜜生。
    佛告釋提桓因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終不中毒死,兵刃不傷、水火不害,乃至四百四病所不能中;除其宿命業報。 
35. 遣異品第三十五(丹梵志品)
    憍尸迦!諸佛一切智皆從般若波羅蜜中生。般若波羅蜜不異一切智,一切智不異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一切智不二不別。」
36. 尊導品第三十六(丹阿難稱譽品)
    爾時慧命阿難白佛言:「世尊!何以不稱譽檀那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但稱譽般若波羅蜜?」
    「不迴向薩婆若尸羅、羼提、毘梨耶、禪那、智慧,是般若波羅蜜不?」「不也,世尊!」 「以是故知,般若波羅蜜於五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為尊導,是故稱譽。」
37. 法稱品第三十七
 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若滿閻浮提佛舍利作一分,般若波羅蜜經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我寧取般若波羅蜜經卷。何以故?世尊!我於佛舍利非不恭敬、非不尊重。世尊!以是舍利從般若波羅蜜中生,般若波羅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善女人作是念:『是佛舍利,一切智、一切種智、大慈大悲、斷一切結使及習、常捨、行不錯謬法等諸佛功德住處。』以是故,舍利得供養。世尊!舍利是諸功德寶波羅蜜住處,不垢不淨波羅蜜住處,不生不滅波羅蜜、不入不出波羅蜜、不增不損波羅蜜、不來不去不住波羅蜜。是佛舍利是諸法相波羅蜜住處,
38. 法施品第三十八(丹十善品)
憍尸迦!般若波羅蜜義者,不應以二相觀、不應以不二相觀,非有相非無相,不入不出、不增不損、
不垢不淨、不生不滅、不取不捨,不住非不住,非實非虛、非合非散,非著非不著、非因非不因、非法非不法、非如非不如、非實際非不實際。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以是般若波羅蜜義為他人種種因緣演說,開示分別令易解,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福德甚多,勝自受持般若波羅蜜,親近讀誦說、正憶念。
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閻浮提中眾生令住阿惟越致地。於汝意云何,是人福德多不?」 答言:「甚多,世尊!」 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般若波羅蜜為他人種種因緣演說其義,開示分別令易解,亦如是言:『汝來,善男子!受是般若波羅蜜,乃至如般若波羅蜜中所說行,汝便得一切智法。得一切智法已,乃至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9. 隨喜品第三十九(丹隨喜迴向品)
『過去諸佛及弟子身皆滅,諸善根亦滅。我今取相分別諸佛諸善根及諸心,以是取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所不許。』
復次,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作是念:『如諸佛所知,諸善根迴向是真迴向。我亦應以是法相迴向。』
40. 照明品第四十(丹本名大度品)
舍利弗白佛言:「如是生般若波羅蜜,與何等法合?」 
佛言:「無所與合。以是故,得名般若波羅蜜。」 
舍利弗白佛言:「願佛說之,為未來世作明,令知破法業積集故,得如是大醜身、受如是苦。」佛告舍利弗:「後世人若聞是破法業積集厚重具足,受大地獄中久久無量苦。聞是久久無量時苦,足為未來世作明誡。」 
41. 信毀品第四十一(丹泥梨品)
佛告須菩提:「有四因緣,是愚癡人毀呰破是深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言:「世尊!何等四?」 佛言:「是愚癡人為魔所使故,欲毀呰破壞深般若波羅蜜;是名初因緣。是愚癡人不信深法,不信不解,心不得清淨;是第二因緣故。是愚癡人欲毀呰破壞深般若波羅蜜,是愚癡人與惡知識相隨,心沒懈怠,堅著五受陰;是第三因緣故。是愚癡人欲毀呰破壞深般若波羅蜜,是愚癡人多行瞋恚、自高輕人;是第四因緣故。是愚癡人欲毀呰破壞深般若波羅蜜。須菩提!以是四因緣故,愚癡人欲破壞深般若波羅蜜。」
42. 歎淨品第四十二
「我無所有故,色無所有、畢竟淨。」
須菩提!所可有相皆是礙相。何以故?不應取相憶念諸佛,亦不應取相憶念諸佛善根
43. 無作品第四十三(丹面各千佛品)
 佛言:「作者不可得故,色不可得,乃至一切法不可得故。」
「憍尸迦!是菩薩摩訶薩習般若波羅蜜,為習空法。」 
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如般若波羅蜜中所說行,即是守護。
44. 遍歎品第四十四(丹百波羅蜜品)
「世尊!正勤波羅蜜是般若波羅蜜。」 佛言:「善不善法不可得故。」 
「世尊!無作波羅蜜是般若波羅蜜。」 佛言:「無作不可得故。」 
45. 聞持品第四十五(丹本耳品)
「頗有未受記菩薩摩訶薩聞是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者不?」舍利弗言:「如是,
憍尸迦!若有菩薩摩訶薩聞是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當知是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不久,不過一佛兩佛。」
「世尊!譬如人欲見大海,發心往趣。不見樹相、不見山相,是人雖未見大海,知大海不遠。何以故?大海處平,無樹相、無山相故。

須菩提言:「世尊!甚可怪,說是般若波羅蜜時,多有留難。」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有留難。以是事故,善男子、善女人若欲書是般若波羅蜜時,應當疾書;若讀誦思惟說、正憶念、修行時,亦應疾修行。何以故?是甚深般若波羅蜜,若書讀誦思惟說、正憶念、修行時,不欲令諸難起故。善男子、善女人若能一月書成,當應勤書。若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若一歲書成,亦當勤書。讀誦思惟說、正憶念、修行,若一月得成就乃至一歲得成就,應當勤成就。何以故?須菩提!是珍寶中多有難起故。」
佛告須菩提:「惡魔雖欲留難是深般若波羅蜜,令不得書讀誦思惟說、正憶念、修行,
亦不能破壞是菩薩摩訶薩書般若波羅蜜乃至修行。」
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弗!當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書是深般若波羅蜜乃至修行,皆是佛力故,當知亦是諸佛所護。」
46. 魔事品第四十六
佛言:「菩薩摩訶薩行檀那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著樂說法。以是因緣故,樂說辯卒起,當知是菩薩魔事。
須菩提!我是般若波羅蜜中,廣說諸菩薩摩訶薩方便道,諸菩薩摩訶薩應當從是中求。須菩提!今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薩道,捨是深般若波羅蜜,於魔所與聲聞辟支佛深經中求方便道,當知亦是菩薩魔事。
47. 兩過品第四十七(丹兩不和合品)
復次,須菩提!聽法人欲書持般若波羅蜜、讀誦問義、正憶念;說法人懈惰不欲為說。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說法之人心不懈惰,欲令書持般若波羅蜜;聽法者不欲受之。二心不和,當知是為魔事。
「復次,須菩提!說法人貴重布施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資生之物;聽法人少欲知足,行遠離行,攝念精進、一心、智慧。兩不和合,不得書持般若波羅蜜、受持讀誦問義、正憶念,當知是為魔事。
「復次,須菩提!說是深般若波羅蜜時,多有魔事起,留難般若波羅蜜是為魔事。菩薩摩訶薩應當覺知,知已遠離。」
貪著故耗減薩婆若,不得書深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當知是為魔事。何以故?是深般若波羅蜜中,無有色、無有受想行識,乃至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48. 佛母品第四十八
何以故?是深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能與諸佛一切智,能示世間相。以是故,諸佛常以佛眼視是深般若波羅蜜。
49. 問相品第四十九
諸天子!空相是深般若波羅蜜相,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垢無淨。無所有法、無相、無所依止、虛空相,是深般若波羅蜜相。
50. 成辦品第五十(丹本大事起品)
譬如灌頂王國土中尊,諸有官事皆委大臣,國王安樂無事自恣。如是,須菩提!所有聲聞、辟支佛法,若菩薩法、若佛法,一切皆在般若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能成辦其事。以是故,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為大事故起,乃至無等等事故起。 
「復次,須菩提!是般若波羅蜜,不取色、不著色故,能成辦。受想行識不取不著故,能成辦。乃至一切種智不取不著故,能成辦。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辟支佛道,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取不著故,能成辦。」
「若菩薩摩訶薩聞是深般若波羅蜜即時信解,不沒不卻不難不疑不悔、歡喜樂聽,聽已憶念,不遠離是深般若波羅蜜,若行若住若坐若臥終不廢忘,常隨法師。譬如新生犢子不離其母。菩薩摩訶薩亦如是,為聞深般若波羅蜜故,終不遠離法師。乃至得是深般若波羅蜜,口誦心解、正見通達。須菩提!當知是菩薩從人道中終,還生是間人中。何以故?是求佛道者前世時聞深般若波羅蜜,書持恭敬尊重讚歎,華香乃至幡蓋供養。以是因緣故,人中命終,還生人中,聞是深般若波羅蜜即時信解。」
51. 譬喻品第五十一
「譬如大海中船破壞,其中人若不取木、不取器物、不取浮囊、不取死尸,須菩提!當知是人不到彼岸,沒海中死。須菩提!若船破時,其中人取木,取器物、浮囊、死尸,當知是人終不沒死,安隱無礙得到彼岸。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亦復如是。若但有信樂,不依深般若波羅蜜,不書不讀不誦、不正憶念,不依禪那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檀那波羅蜜,不書不讀不誦、不正憶念,乃至不依一切種智,不書不讀不誦、不正憶念。須菩提!當知是善男子中道衰耗,
是人未到一切種智,於聲聞、辟支佛地取證。
須菩提!如向老人百二十歲,年耆根熟,又有風冷熱病若雜病。是人而欲起行,有兩健人各扶一掖,語老人言:『莫有所難,隨所欲至,我等二人終不相捨。』如是,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信忍、淨心深心、欲解捨精進,為般若波羅蜜方便力所護,乃至為一切種智所護,當知是人不中道墮聲聞、辟支佛地,能到是處,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云何菩薩摩訶薩為般若波羅蜜方便力所護故,不墮聲聞、辟支佛道中,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52. 知識品第五十二
善男子!行是深般若波羅蜜時莫貪色。何以故?善男子!是色非可貪者。莫貪受想行識。何以故?受想行識非可貪者。善男子!莫貪檀那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莫貪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莫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莫貪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莫貪佛十力乃至一切種智。何以故?一切種智非可貪者。
須菩提!是一切法前後際斷故,即是寂滅,即是妙寶,所謂空、無所得、愛盡、無餘、離欲、涅槃。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能信解是深般若波羅蜜者,有何等性?何等相?何等貌?」 佛言:「欲瞋癡斷離是性相貌,是菩薩摩訶薩則能信解深般若波羅蜜。」
53. 趣智品第五十三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摩訶薩解深般若波羅蜜者,當趣何所?」 佛告須菩提:「是菩薩摩訶薩解深般若波羅蜜,當趣一切種智。」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能趣一切種智者,則為一切眾生所歸趣修般若波羅蜜故。世尊!修般若波羅蜜即是修一切法。世尊!無所修是修般若波羅蜜;不受修、壞修是修般若波羅蜜。」
54. 大如品第五十四(丹本大如相品)
佛告欲、色界諸天子:「如是,如是!諸天子!色即是薩婆若,薩婆若即是色。乃至一切種智即是薩婆若,薩婆若即是一切種智。色如相乃至一切種智如相,一如,無二無別。諸天子!以是義故,佛初成道時,心樂默然,不樂說法。何以故?是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甚深,難見難解,不可思惟知。微妙寂滅智者能知,一切世間所不能信。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自取壽命成就,亦教人取壽命成就,讚歎取壽命成就法,歡喜讚歎取壽命成就者。自成就法住,亦教人成就法住,讚歎成就法住法,歡喜讚歎成就法住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如是行,亦應如是學般若波羅蜜方便力。是菩薩如是學、如是行時,當得無礙色,得無礙受想行識,乃至得無礙法住。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從本以來不受色,不受受想行識,乃至不受一切種智。何以故?色不受者為非色,乃至一切種智不受者為非一切種智。」
55. 不退品第五十五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以何等行、何等類、何等相貌,知是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
56. 堅固品第五十六(丹本轉不轉品)
「復次,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常憶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遠離薩婆若心。不遠離薩婆若心故,不貴色、不貴相,不貴聲聞、辟支佛,不貴檀那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不貴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不貴五神通,不貴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不貴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貴淨佛國土,不貴成就眾生,不貴見佛,不貴種善根。
何以故?一切法自相空。不見可貴法、能生貴心者。何以故?是一切法與虛空等,無所有、自相空。須菩提!是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成就是心,於四種身威儀中,出入來去、坐臥行住,一心不亂。須菩
提!以是行、類、相貌,當知是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
「復次,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執金剛神王常隨逐,作是願:『是菩薩摩訶薩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常隨逐,乃至五性執金剛神常隨守護。』以是故,若天、若魔、若梵、若餘世間大力者,
不能破壞。是名菩薩摩訶薩薩婆若心,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57. 深奧品第五十七(丹本燈炷品)
佛言:「一切法亦是深奧義。須菩提!色亦深奧,受想行識亦深奧;眼亦深奧乃至意,色乃至法,
眼界乃至意識界;檀那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四念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深奧。」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學是十地已,非初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離初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後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非離後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是菩薩摩訶薩知一切諸法自相空故。菩薩摩訶薩住是自相空中,為眾生故,入三三昧,用是三三昧成就眾生。須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入三三昧成就眾生?」 佛言:「菩薩住是三三昧,見眾生作法中行,菩薩以方便力教令得無作;見眾生我相中行,以方便力教令行空;見眾生一切相中行,以方便力故教令行無相。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入三三昧,以三三昧成就眾生。」 
58. 夢行品第五十八(丹夢入三昧品)
爾時舍利弗問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夢中入三三昧——空、無相、無作三昧——寧有益於般若波羅蜜不?」 須菩提報舍利弗:「若菩薩晝日入三三昧,有益於般若波羅蜜;夜夢中亦當有益。何以故?晝夜夢中等無有異。
如佛所說,一切法如夢。以是故,不應集成。
59. 河天品第五十九

60. 不證品第六十(丹學空不證品)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云何學空三昧?云何入空三昧?云何學無相、無作三昧?云何入無相、無作三昧?云何學四念處?云何修四念處?乃至云何學八聖道分?云何修八聖道分?」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觀色空,受想行識空,十二入、十八界空,乃至應觀欲、色、無色界空。作是觀時,不令心亂。是菩薩摩訶薩若心不亂則不見是法,若不見是法則不作證。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善學自相空故,不有餘、不有分,證法、證者皆不可見。」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亦如是。學空解脫門,學無相、無作解脫門,亦不作證。以不證故,不墮聲聞、辟支佛地。未具足佛十力、大慈大悲、無量諸佛法一切種智,亦不證空、無相、無作解脫門。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所為甚難。何以故?雖學是諸法相、學實際、學如、學法性、學畢竟空,乃至學自相空及三解脫門,終不中道墮落。世尊!是甚希有。」
61. 夢誓品第六十一(丹中不夢證品)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乃至夢中不貪聲聞、辟支佛地,亦不貪三界,觀諸法如夢、如幻、如響、如焰、如化亦不作證。須菩提!當知是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阿惟越致相。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無所得時,不作是念:『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用是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處。』何以故?諸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無諸憶想分別。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中無諸分別憶想故。」
62. 魔愁品第六十二(丹云同學品)
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羅蜜甚深難見,無諸憶想分別,畢竟離故。世尊!是眾生聞是般若波羅蜜,能持讀誦說,正憶念、親近、如說行,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雜餘心、心數法者,不從小功德來。」
阿難白佛言:「世尊!菩薩、菩薩共住云何?」佛告阿難:「菩薩、菩薩共住,相視當如世尊。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應作是念:『是我真伴,共乘一舡。彼學我學,所謂檀那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若是菩薩雜行、離薩婆若心,我不應如是學。若是菩薩不雜行、不離薩婆若心,我亦應如是學。』菩薩摩訶薩如是學者,是為同學。」
63. 等學品第六十三
須菩提!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若作是念:『是般若波羅蜜,我以是般若波羅蜜得一切種智。』若如是念,不名行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若不作是念:『是般若波羅蜜,是人般若波羅蜜,是般若波羅蜜法,是人行是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行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念:『無是般若波羅蜜,無人有是般若波羅蜜,無有行是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一切法如、法性、實際、常住故。』如是行,是為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
64. 淨願品第六十四(丹隨喜品)
復次,憍尸迦!是三千大千世界皆可稱知斤兩,是隨喜心福德不可稱量。
佛言:「如是,如是!憍尸迦!若有人於菩薩心能如是隨喜迴向者,常值諸佛,終不見惡色、終不聞惡聲、終不嗅惡香、終不食惡味、終不觸惡觸,終無不隨念,終不遠離諸佛,從一佛土至一佛土,親近諸佛種善根。
舍利弗!須陀洹即是無分別故有,須陀洹果亦是無分別故有,乃至阿羅漢阿羅漢果、辟支佛辟支佛道、佛佛道亦是無分別故有。
65. 度空品第六十五(丹稱揚品)
諸天子!諸菩薩摩訶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願:『我當度一切眾生,眾生實不可得。』是人欲度眾生,如欲度虛空。何以故?虛空離故,當知眾生亦離;虛空空故,當知眾生亦空;虛空無堅固,
當知眾生亦無堅固;虛空虛誑,當知眾生亦虛誑。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成就二法,魔不能壞。何等二?觀一切法空;不捨一切眾生。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成就二法,魔不能壞。何等二?觀一切法空;不捨一切眾生。須菩提!菩薩成就此二法,魔不能壞。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法成就,魔不能壞。何等二?所作如所言;亦為諸佛所念。菩薩成就此二法,魔不能壞。
66. 累教品第六十六(丹囑累品)
阿難!供養般若波羅蜜則為供養我,亦供養過去未來現在佛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深般若波羅蜜,信心清淨恭敬愛樂,則為信心清淨恭敬愛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阿難!汝愛樂佛不捨離,當愛樂般若波羅蜜莫捨離。阿難!深般若波羅蜜乃至一句,不應令失。阿難!我說囑累因緣甚多,今但略說。如我為世尊,般若波羅蜜亦是世尊。以是故,阿難!種種因緣囑累汝般若波羅蜜。阿難!今我於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中囑累汝,諸欲不捨佛、不捨法、不捨僧、不捨過去未來現在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慎莫捨般若波羅蜜。
阿難!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母,生諸菩薩故。
67. 無盡品第六十七
佛言:「虛空不可盡故,般若波羅蜜不可盡。」
如是,須菩提!一切法不可得故,是為應般若波羅蜜行。若菩薩行無所得般若波羅蜜時,惡魔愁毒,如箭入心。譬如人新喪父母。如是,須菩提!惡魔見菩薩行無所得般若波羅蜜時,便大愁毒,如箭入心。」
68. 攝五品第六十八(丹本六度相攝品
69. 方便品第六十九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薩摩訶薩如是方便力成就者,發意以來幾時?」 佛告須菩提:「是菩薩摩訶薩能成就方便力者,發意以來無量億阿僧祇劫。」 
須菩提!譬如無夫婦人易可侵陵。五波羅蜜亦如是,遠離般若波羅蜜,魔若魔天壞之則易。譬如有夫婦人難可侵陵。五波羅蜜亦如是,得般若波羅蜜,魔若魔天不能沮壞。
譬如轉輪聖王四種兵,輪寶在前導。王意欲住,輪則為住,令四種兵滿其所願,輪亦不離其處。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導五波羅蜜到薩婆若,常是中住,不過其處。
須菩提言:「世尊!若般若波羅蜜無所生無所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云何布施。云何應持戒。云何應忍辱。云何應勤精進?云何應入禪定?云何應修智慧?」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念薩婆若應布施,念薩婆若應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菩薩摩訶薩持是功德與眾生共之,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如是迴向,則具足修六波羅蜜及慈悲心諸功德。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不遠離六波羅蜜,則不遠離薩婆若。以是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學應行六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具足一切善根,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習行六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所說法若略若廣,於此法中諸菩薩摩訶薩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六波羅蜜若略若廣,應當受持親近讀誦。讀誦已,思惟正觀,心、心數法不行故。」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菩薩摩訶薩略廣學六波羅蜜,當知一切法略廣相。」

70. 三慧品第七十
佛言:「般若波羅蜜不可得故,菩薩不可得,行亦不可得,行者、行法、行處亦不可得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行不行般若波羅蜜。一切諸戲論不可得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諸法無所為、無所作,不應分別有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 佛告須菩提:「諸法無所為、無所作中無有分別,有所為、有所作中有分別。何以故?凡夫愚人不聞聖法,著五受陰,所謂色受想行識,著檀那波羅蜜乃至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念:『有是色、得是色。』乃至念:『有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作是念:『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當度眾生生死。』須菩提!我以五眼觀,尚不得色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況是狂愚人無目而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脫眾生生死?」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如化,佛與化人有何等差別?」佛告須菩提:「佛與化人無有差別。何以故?佛能有所作,化人亦能有所作。」
「須菩提!譬如過去有佛名須扇多,為欲度菩薩故,化作佛而自滅度。是化佛住半劫作佛事,授應菩薩行者記已滅度。一切世間眾生謂佛實滅度。須菩提!化人實無生無滅。如是,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當信知諸法如化。」
71. 道樹品第七十一(丹種樹品)
「世尊!初發心菩薩摩訶薩當念何等法?」 佛言:「應念一切種智。」 須菩提言:「何等是一切種智?一切種智何等緣?何等增上?何等行?何等相?」 佛告須菩提:「一切種智,無所有、無念、無生、無示。如須菩提所問:『一切種智何等緣?何等增上?何等行?何等相?』 須菩提!一切種智無法緣,念為增上,寂滅為行,無相為相。須菩提!是名一切種智緣、增上、行、相。」
72. 道行品第七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世尊說菩薩行。何等是菩薩行?」 佛言:「菩薩行者,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是名菩薩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說言佛,何義故名佛?」佛告須菩提:「知諸法實義故名為佛。復次,得諸法實相故名為佛。復次,通達實義故名為佛。復次,如實知一切法故名為佛。」

73. 三善品第七十三(丹本種善根品)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若不供養諸佛、不具足善根、不得真知識,當得薩婆若不?」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供養諸佛、種善根、得真知識,一切種智尚難得;何況不供養諸佛、不種善根、不得真知識?」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供養諸佛、種善根、得真知識。何以故不能得一切種智?」 佛告須菩提:「是菩薩摩訶薩遠離方便力,不從諸佛聞方便力,所種善根不具足,不常隨善知識教。」 
74. 遍學品第七十四
「不以此四句,世尊!云何有得?」 佛言:「非所有、非無所有,無諸戲論是名得道。」
75. 三次品第七十五(丹本次第行品)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無有法者,則有順忍,乃至斷一切煩惱習。」
「復次,須菩提!不應以十力念佛,不應以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念佛,不應以大慈大悲念佛。何以故?是諸法自性無。若法自性無,是為非法。無所念,是為念佛。
76. 一念品第七十六(丹無漏行六度品)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性無所有,菩薩見何等利益故,為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須菩提:「以一切法性無所有故,菩薩以是故,為眾生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諸有得有著者,難可解脫。須菩提!諸得相者,無有道、無有果、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無得相者,有道、有果、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須菩提!無所得即是道、即是果、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性不壞故。若無所得法欲得道、欲得果、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欲壞法性。」
是菩薩住此禪那波羅蜜中,能生一切陀羅尼門,得四無礙智,報得諸神通。是菩薩終不入母人胞胎,終不受五欲。無生不生,雖生不為生法所污。何以故?是菩薩見一切作法如幻而利益眾生,亦不得眾生及一切法。教眾生令得無所得處,是世俗法故,非第一實義。住是禪那波羅蜜,一切行禪定解脫三昧,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離禪那波羅蜜。是菩薩行如是道種智時,得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斷已,自益其身亦益他人。自益益他已,為一切世間天及人、阿修羅作福田。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能具足無相禪那波羅蜜。 
77. 六喻品第七十七(丹夢化六度品)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無相、不可分別、自相空諸法中,具足修六波羅蜜,所謂檀那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世尊!云何無異法中而分別說異相?云何般若波羅蜜攝檀、尸、羼、精進、禪?云何行異相法,以一相道得果?」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住五陰如夢、如響、如影、如焰、如幻、如化。住是中行布施、持戒、修忍辱、勤精進、入禪定、修智慧。知是五陰實如夢、如響、如影、如焰、如幻、如化,五陰如夢無相,乃至如化無相。何以故?夢無自性,響、影、焰、幻、化皆無自性。若法無自性,是法無相。若法無相,是法一相,所謂無相。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五陰,如夢、如響、如影、如焰、如幻、如化,具足無相羼提波羅蜜。」
78. 四攝品第七十八
「以是故,須菩提!當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為眾生如應說法,拔出眾生於顛倒地,令眾生各得如所應住地,以不縛不脫法故。
譬如佛所化人布施,亦不受布施報,但為度眾生故。乃至行一切種智,不受一切種智報。菩薩摩訶薩亦如是,行六波羅蜜乃至一切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不住亦不受報,但為度眾生故。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善達一切諸法相故。」
79. 善達品第七十九
須菩提言:「世尊!化人云何有修道?」佛言:「化人修道,不垢不淨,亦不在五道生死。須菩提!於汝意云何,佛所化人有根本實事不?有垢有淨不?」須菩提言:「不也。佛所化人,無有根本實事,亦無垢亦無淨,亦不在五道生死。」
80. 實際品第八十
諸善男子!是一切法性空中當知無礙相,無礙法中無懈怠者、無懈怠法。
世尊!若分別諸法,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81. 具足品第八十一(丹照明品)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十八空、三十七助道法,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不具足菩薩道,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菩薩摩訶薩當云何具足菩薩道,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方便力故,行檀那波羅蜜,不得施、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亦不遠離是法行檀那波羅蜜,是則照明菩薩道。如是,須菩提!菩薩以方便力故,具足菩薩道。具足已,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 
82. 淨土品第八十二(丹本淨佛國品)
須菩提!無有法,菩薩所不應學者。何以故?若菩薩不學一切法,不能得一切種智。
須菩提!是菩薩摩訶薩住是一心,能生菩提道。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一切法無生。云何無生?無所作、無所起者,一切法不生。」
83. 畢定品第八十三
「初發意菩薩亦畢定,阿惟越致菩薩亦畢定,後身菩薩亦畢定。」
「須菩提!若佛自化作畜生身,作佛事、度眾生,實是畜生不?」 須菩提言:「不也。」 佛言:「菩薩摩訶薩亦如是,成就白淨無漏法,為度眾生故,受畜生身,用是身教化眾生。」
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用方便力,生神通波羅蜜。住是神通波羅蜜中,起天眼、天耳、如意足、知他心、宿命智,知眾生生死。若菩薩遠離神通波羅蜜,不能得饒益眾生,亦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用修是神通故,隨意受身,苦樂不染。
84. 差別品第八十四(丹本作四諦品)
佛告須菩提:「非苦聖諦得度,亦非苦智。乃至非道聖諦得度,亦非道智。須菩提!是四聖諦平等故,我說即是涅槃。不以苦聖諦,不以集、滅、道聖諦,亦不以苦智、不以集滅道智得涅槃。」
85. 七譬品第八十五
「凡夫人所著起業處,無如毛髮許實事,但顛倒故。須菩提!今為汝說譬喻,智者以譬喻得解。
夢中所見人、深澗中有響、焰中水、犍闥婆城、是幻法空、佛所化人
86. 平等品第八十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見實者不垢不淨,見不實者亦不垢不淨。何以故?一切法性無所有故。世尊!無所有中無垢無淨,有所有中亦無垢無淨。世尊!無所有中、有所有中亦無垢無淨。世尊!云何如實語者不垢不淨,不實語者亦不垢不淨?」 
佛告須菩提:「是諸法平等相,我說是淨。須菩提!何等是諸法平等?所謂如、不異、不誑、法相、法性、法住、法位、實際,有佛無佛,法性常住,是名淨。世諦故說,非最第一義。最第一義,過一切語言、論議、音聲。」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行二法,無道、無果。行不二法,有道、有果不?」 佛言:「行二法,無道、無果;行不二法,亦無道、無果。若無二法、無不二法,即是道、即是果。何以故?用如是法得道、得果,用如是法不得道、不得果;是為戲論。諸平等法中無有戲論,無有戲論是諸法平等。」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第一義中不動而行菩薩事饒益眾生。
87. 如化品第八十七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是諸法平等、無所作。若是眾生自知諸法平等,佛不用神力於諸法平等中不動而拔出眾生吾我想,以空度五道生死,乃至知者、見者相。度色相乃至識相,眼相乃至意相,地種相乃至識種相,遠離有為性相,令得無為性相,無為性相即是空。」
何以故?是二事等,空中不可得所謂是空、是化。何以故?須菩提!色即是化、受想行識即是化,乃至一切種智即是化。
88. 常啼品第八十八
若從經卷中聞,若從菩薩所說聞。善男子!汝所從聞是般若波羅蜜處,應生心如佛想。善男子!汝當知恩,應作是念:「所從聞是般若波羅蜜者,即是我善知識。我用聞是法故,疾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親近諸佛,常生有佛國土中,遠離眾難,得具足無難處。」
89. 法尚品第八十九(丹本曇無竭品)
    爾時曇無竭菩薩摩訶薩語薩陀波崙菩薩言:『善男子!諸佛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何以故?諸法如、不動相,諸法如即是佛。善男子!無生法無來無去,無生法即是佛。無滅法無來無去,無滅法即是佛。實際法無來無去,實際法即是佛。空無來無去,空即是佛。善男子!無染無來無去,無染即是佛。寂滅無來無去,寂滅即是佛。虛空性無來無去,虛空性即是佛。
90. 囑累品第九十
隨爾所時般若波羅蜜在世,當知爾所時有佛在世說法。阿難!若有書般若波羅蜜,受持讀誦、正憶念、為人廣說,恭敬尊重讚歎,華香幡蓋寶衣燈燭種種供養,當知是人不離見佛、不離聞法,為常親近佛。


No Response to "筆記-羅什版《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分品經摘(2011.05.06)"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