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修行(隆波田講)


為何修行(隆波田講)

摘自自覺手冊 附錄四 [URL]


用心聽啊!各位出家的比丘、沙彌、比丘尼:

有些人對 「修行」這個名詞還不是很清楚。「修行」的要點在於 「動機」─為了什麼而修行?我們應該是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明見真理,體證佛陀的教導而求法 。各位必先立起這點知見,而不是看見他人修就跟著做,懈怠時停,精進心起就修,一天做一點點,這表示我們的信心還不夠,道心還不堅強。

我開始修行時,觀念就不正確,認為成果一定有權威或神通,起了錯誤的觀念,在修行上就會偏差。修行的出發點要向內返照認識自心。從書本學的知識也一樣,用 它來照見自己,不要執著或在文字上打轉,因為這樣我們就沒辦法認識自心。現在有很多位善知識在教導,每位的教法都不盡相同,所以我們要深思他所說的話,是 否他能保證自己所說是絕對的真理,否則的話,表示他所說的還有疑問,是不是因為他自己本身也是似懂非懂。這點對於初學者非常重要。各位要好好地思考。

佛陀雖然知識淵博,廣學多聞,但未成道前不曾教化過任何人。後來自己精進向內觀照培養自覺,見法後對正在生死苦海中輪迴的眾生起大悲心。他自語:「從今開 始我將宣說真理。」當時有位正在求道的婆羅門叫優婆伽遇到佛陀,請佛陀為他開示真理,但他卻無法理解而離去。我們現代人也同樣想求真理,但是遇有善知識講 真理時,卻聽不進去;不論任何人,若對他講真理後,他還沈溺於無意義的事,喜歡玩樂,表示他對佛法不夠理解或還不想從痛苦中解脫。

所以真正的修行是修自己。在課誦時有一段經文說:「吾人勿放逸。」所謂放逸就是忘記自己,沒有覺性,也就是不研究自己,能研究自己就是不放逸的人。

研究自己是指覺知自己的身心。首先要培養自覺,知道身心的一舉一動,這是研究也是修行,不同於一般的往外研究。所謂研究與修行是在自己的身心,知道自己正在做、說、想什麼,這點我們要有透徹的知見,才能真正地了解。

知道、看見、明瞭有二種。聽他人說而知,這只是思想,不足以依賴,並不能徹底滅苦或解決生命的問題。另一種的知道是從心中生起,叫做內觀智慧而不是知識;有了覺性,智慧就跟著來,叫做內觀智慧,也叫毗婆奢那(如實往內正觀),所以能熄滅痛苦。

今天我說的修行法不論在家、出家都能做得到,有同樣的效果,因為每個人都有身與心。佛陀的教導,我可以保證,佛陀二千五百年前已經向我們保證,佛陀的教導非常簡單,就是用來解除自心的苦惱。既然理明了,就要用它來做消除苦惱的工具,自己滅苦後,也要幫助他人從苦惱中解脫。

人會痛苦煩惱是因為看不見念頭。其實念頭本身並沒有煩惱存在,會苦惱都是因為有我在妄想,但卻不知、不見、不明自它,就轉換為貪瞋癡,痛苦也隨之而來。這 是為什麼佛陀教我們要善護念己心。然而大部分時間我們時常忘記向內觀照,有些人甚至一生從未觀照自己的心。若往外求法,依照他人所說,到深山修行,閉目打 坐,或是禁食等方法,表示他還不知,因為不知就跟著他人修,想到什麼就做什麼,這樣的效果並不是很好。

告訴各位,其實修行不一定要到山洞、深山或道場,重要的是不論到什麼地方都能隨時覺知自己的身心。托缽時看自心的動態,吃飯時也如此,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一 舉一動,這就是修行。在家居士也一樣,工作時觀照自心,休息時也看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是正道的修行;若認為修行就不用做什麼、不用工作、不用謀生,這是不 正確的,而這些我都經歷過。

隆波田問:在座的人現在起瞋心嗎?
聽眾答:沒有。
隆波田問:有的時候你們會生氣嗎?
聽眾答:會。
隆波田問:你們有看見它從什麼地方來?
聽眾答:不知道。
隆波田問:根據佛陀的教導,不知道就是忘記自己,沒有覺性的人。你們持戒,瞋心就沒有了嗎?
聽眾答:還有。
隆波田問:既然如此,你持的戒算清靜嗎?
聽眾答:不算。
隆波田:就是這樣。

「戒」譯為清淨心,現在你們的心清淨平穩,表示你們戒存在著。心如果不在這種狀態,就是沒有持戒。假使修行禁食禁水,卻不知反觀自心,那麼,修到死也不會見法。

當我還在家時,齋日就到佛寺持八關齋戒,以為自己有持戒,後來才知道真正的戒是指清淨心,心不平靜表示沒有持戒;當貪心起,想佔有他人的東西時,就沒有戒了。瞋心起,忌妒他人也是如此。愚癡不知事實真相也是如此。各位要有這樣的知見。

戒是指平常心,超越善與惡,現在這個時刻,各位的心無貪瞋癡,就表示你們此時持戒清淨。沒有戒的保護,就不是真正地活著,無明煩惱會隨之而起。

能保持平常心的人,不論是工作、說話、思想絕不會有差錯。心無法清淨平穩的人,做什麼都不會有百分之百的效益。

隆波田:各位都知道戒是用來消除粗重的煩惱?
聽眾:是的。
隆波田:那麼瞋心是粗還是細?
聽眾:粗的。
隆波田:就是這樣。它是粗的,假使有瞋心,你持的戒清淨嗎?當然不清淨。

定是用來平熄中等的煩惱,也就是散亂心。慧是用來對治細微的煩惱、癡心。覺知與貪瞋癡是相對的,若有智慧我們稱之為無貪瞋癡。當念頭生起時,我們能知道、 看見,久而久之自然習慣;知道自己的心無貪瞋癡,因為有注意在保護我們,過境時能及時覺知,懂得如何解決,這是修行的初步。

所以修行就是要識己心,不要分心想知道外在的事物,想知道天神、天堂、地獄;凡事不要向外。課誦時,有一段經文:「智者自證」;從書上知不是真正的智慧, 所謂智者是指自知、自見、自證,毫無惰性,不限時地都能精進用功的人。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努力,修行不是光說就可以達到的事。

舉例來說,我們想要有錢,但卻不工作,怎麼會得到錢呢?修行也是同樣道理,想要體悟佛法,光說不練如何能得。將自己所學過的知識拿來思惟,不表示真正知 道,自己用思想來推測,還不是智慧。念頭生起,還會生氣,那些所學算什麼?對自己一點也沒有幫助,因為即使學再多,觸境時仍然會生氣。

隆波田:生氣是苦還是樂?
聽眾:苦。
隆波田:既然是苦,你喜不喜歡?
聽眾:不喜歡。
隆波田:既不喜歡,要怎麼做才不會生氣?
聽眾:提起正念,覺知念頭。
隆波田:這樣就不會生氣嗎?
聽眾:是的。
隆波田:這就是修行的開始了!出家做大比丘還會生氣嗎?
聽眾:仍會生氣。
隆波田:身為在家居士會生氣嗎?
聽眾:也一樣會生氣!
隆波田:看見了吧!它手下毫不留情,不管誰都受它影響。有錢人是不是也會生氣?
聽眾:同樣會生氣。
隆波田:窮人是不是也會生氣?
聽眾:是的。

這表示了修行不限任何人,出家可以修,在家也可以修,而目的都是為了解除心中的痛苦。如果沒有苦惱就沒有必要修行了。現在雖然沒有煩惱,但境界來時還會被 境轉,所以在順境時我們要先修練,當發生任何事情時,能及時地解決,這才叫做有修行的人。若解決不了,表示修行功夫還不夠。

教他人前,要能百分之百保證自己所說的話。光是思惟、推測還是沒有用。我能保證我所教的法,其實不要學得太多,能向內觀照(自己的身心)就對了!要這樣的 修:時時刻刻都保持覺性、覺醒,清楚地知道身體的一舉一動,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不要壓抑妄念,念頭生起讓它起,持續不斷地這樣練習。當覺性強到能知道並 看清念頭時,妄念就不會持續,苦惱也無法生起。

隆波田:譬如我們處在黑暗中,想要光明時,不知道的人用手去摸燈泡、轉燈泡,燈會亮嗎?
聽眾: 不會。
隆波田:那麼,知道的人用手去按開關,燈會亮嗎?
聽眾: 會亮。
隆波田:貪瞋癡也是如此,不要想對治的方法,只要有覺性,注意自心,念頭生起時,知道、看見,光明就會出現在心中,不住於黑暗了。這與持戒或禁食無關。持戒、禁食是好,但還只是修行的外表。如果能自己知道或有智者指點,體會到修行的要點就能受用,不論做什麼都應用得到。
隆波田:心起念想偷他人的東西就是犯戒。如果自己被偷會高興嗎?
聽眾:不高興。
隆波田:當我們偷他人的東西,他人會高興嗎?
聽眾:當然不高興。
隆波田:啊!看見了!如果我們打人,對方會高興嗎?
聽眾:不高興。
隆波田:跟別人發脾氣,受氣的人會高興嗎?
聽眾:不會。
隆波田:那麼別人生氣,我們會高興嗎?
聽眾:不高興。
隆波田:這就是修行,我們時時刻刻要有這樣的知見,我很簡單地說了,接不接受要看個人。

我們說給他人聽,但對方無法理解,反而指責、批評我們,當他指責批評時心中已有苦惱了,但他卻不明白。被指責、批評時,心能鎮靜;被稱讚時,也能平靜,因 為我們知道真正的苦惱不是由他人造成,而是自己心念所反應出來。他人批評或讚嘆我們時,心不受影響,因為我們能知見自己的念頭,因而不會有痛苦。這是佛陀 的教導,是要點,是修行時必需要有的知見,如果能明自此點,其他要點就能逐漸了解。

各位不要以為來這裡住,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隨心所欲。不用功修行是沒有效果的。有人非常認真來求法,但住兩三天後就跑了,這是不精進的人。精進的人話很 少,時間到就很用心練習,和大眾在一起時也只是默默地修行,覺知自己的心念,不要太多話,有些人只是一時認真,然後就去找朋友聊天。我們可以用底部破洞的 水桶來比喻,把水倒下去,水永遠也不會滿,因為桶底有漏,沒有水就沒得喝,口渴想喝水,但卻無法有水喝。會儲水的人(不漏洞)獨處時能有清淨心,和大眾相 處時也能收攝自心,注意觀照心念,不多話,聽朋友說話也同時注意自己的念頭。我們的心可比喻成水桶或其他水器,倒水下去能夠存水,因為它已沒有漏洞了。

真正修行應該能持續不斷像環鎖一般。觀察自己的念頭,不是只有一兩天的功夫。心念連續不斷的生滅就像溪流一樣恆常流動,因此我們要懂得預防,要及時知道、 解決,久而久之自然能突破,能夠清楚地知道、看見、明白貪瞋癡,這是修行的關鍵。如果突破這一關,我們才是真正百分之百的出家人。比丘、沙彌、比丘尼可以 成為真正的出家人。居士也可以做出家人。禪宗說五、六歲孩童、九十高齡老人皆能做出家人。

隆波田: 各位有聽過佛陀時代沙彌也能證果?
聽 眾: 有聽過 。
隆波田: 身出家只是世俗表相。但心卻是超越了表相。身可以出家然後還俗又再出家,所以說它只是表相。

我們要對表相有相當的認識。大部分人,尤其佛教徒對表相不大理解。為什麼呢?因為一般的教法都著重在表相,非常地普遍。我以前還沒有智慧,以為佛像本身是神聖的東西。現在我對佛像,有也可以,沒有也無所謂,這些都是表相,佛像本身並不能傳法。

隆波田:各位有看過佛像?
聽眾:有。
隆波田:它有對你開示嗎?
聽眾:沒有。
隆波田:有沒有和它話說
聽眾:不曾。
隆波田:所以佛像有和沒有都如此。重要的是使自己成為真正的出家人。真正的出家人意為聖弟子。佛像不能教我們,因為它只是表相、是物體。

我們來出家也一樣只是表相,可以用肉眼看得見。能破除貪瞋癡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這境界超越了名相,肉眼看不見,稱之為真理。它本來就存在每個人的心 中,但我們卻沒有注意到。瞋心一動,就隨著轉,來不及看清,苦惱已經生起。譬如有人罵我們是狗,就認為他是在說我,但事實上講我們的人才是狗,因為他看不 見人是人,他的內心是狗。因為能有這樣的見解,就能放下,這叫如實正觀;如果認為他是在說我,就是愚癡的人。

修行的方法其實不多,今天所講的話各位要銘記。簡單的修行方法是要不斷地練習,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出家人。身為出家比丘、沙彌、比丘尼,住在寺裡修行,而在 家居士在家裡也能做真正的出家人,這是通往淨土、走向涅槃的道路。假使身是出家人但仍有貪瞋癡,也會走向地獄。古人就曾說:「天堂在心,地獄在心。」天堂 與地獄都在心中,但我們卻沒看見。希望各位要好好地理解。


老師及教導摘要(隆波田講)

1.如果我們想弘揚佛陀的教導,我們必須依佛練習。我們將使佛法一直存在。

2.當我們了解,我們就能做,但是如果我們不了解,那就像不知而教。

3.人們對法有不同的了解,而我不是責備任何一個人,因為我自己也一樣。有的人了解法為顏色、光、水晶球、日、月或佛像飄入他們的身體。看是真的,但是所看的不是真的(所有那些東西都不是真的)。

4.佛陀對一位名為跋迦梨的比丘說:「如果一個人看到法,就看到我。如果一個人沒有看到法,就沒有看到我。」如果你看到法(真理),你看到自己在做、在 談、在想。佛陀說如果你看到你自己,那麼你看到法。要看我們自己,不是佛陀、不是水晶球、不是日、不是月。這些不是真的。而這些才是真的東西:看我們自己 真正在做、真正在談、真正在想。看到法就是看到自己。

5.佛陀教導我們要覺知我們的四種姿勢:當我站時要覺知、當我走時要覺知、當我坐時要覺知、以及當我臥時要覺知,對我們身體移動的認知不只是本能而已,而 是必須以覺知、注意、智慧來認知。但此仍不夠,他強調我們甚至要覺知微小的動作,例如:彎曲、伸展、身體的任何移動。這是他的教導,這是練習正法的道路。 這是方法。這是佛陀的教導。

6.有一個方法。我實踐它並且了解,而後我教導這方法,並且我能保證它。它遵照佛陀的教導:「要覺知四種姿勢:站、走、坐、臥、彎曲、伸展和移動 。」

7.要覺知:當你坐下,要以規律的方式坐下,而非只以本能的方式坐下。當你臥時,你也要以規律的形式移動,並且在入睡前規律地移動肢體的一部份。當你醒 來,以規律的方式彎曲、伸展、坐著;以規律的方式從坐姿到跪姿到站立,而後走動。佛陀說,要規律的站立、坐下並且以覺知行走。佛陀是這樣教導,但今日我們 並未了解此方法。

8.我將介紹培養覺性的一條捷徑。它合乎自然而且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點練習,不管他是泰國人、中國人、法國人、英國人、美國人、德國人、柬莆寨人、越 南人、寮國人等等。佛陀是印度人,生在印度,知道相同的「真埋」。法(真理)存在於佛陀之前,使他成為佛陀。我們以前都曾聽到這個。

9.培養自覺的這個方法是一條捷徑。它很完美而且合乎自然。覺悟者教導我們要覺知四種姿勢:站時要覺知、走時要覺知、坐時要覺知、躺時要覺知。而後要覺知 微小的姿勢:彎曲、伸展、任何形式的移動。佛陀所教的這個方式稱作「捷徑法」。不管受過或沒受過教育的人都可練習而了解。富人或窮人都可練習,因為它是自 然的方式。

10.我敢保證這個方法。其他方法也好,我曾練習過很多不同的方法,但我不能明瞭,因為沒有生起內觀智慧。只有當我練習這個方法,我確實徹底明瞭了,因為生起了內觀智慧。

11.我尋找到了技巧。它是規律的。要慢慢地規律移動。以規律的方式站起來。以規律的動作行走。自然地走,但是要覺知移動。坐下,但要規律地坐。躺下,但 要規律地躺下。躺時,規律地移動你身體的任一部份。你所作的任何方式,都要覺知你的動作。經由如此練習,效果將產生。這是智慧,清楚地知道,真正如實地看 見事物。

12.「知道」的第一階段是知道色(身)、知道名(心)、知道身動、心動。而後知道身病及心病。

13.有二種疾病(身病及心病);身病時我們需要醫生來診斷。如果一位好醫生說這個疾病不能用藥物治療,你可能需要動手術。如果他不是一個好醫生,他可能只給鎮痛劑。

14.心病需要如同佛陀所教的培養自覺來治療它。我們說:「知道你自己」,這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15.你知道心病之後,你將知道「苦、無常(不穩定)無我(不能掌控)」。知道「苦、無常、無我」的第一階段就是知道身體不能被發展(我們不能改變身體的 自然過程)。我們能發展的是能知的心。我們對物質(發展身體)並不感到興趣,因為它順著自然改變著。當我們出生後一定改變:生、老、病、死以及動作。

16.當你完全知道苦、無常、無我之後,你將知道「假名」。你要知道所有的假名:地球、天空、鬼、神、地獄、天堂等等。

17.當你知道所有的假名之後,你知道宗教。宗教意謂著某位知道者的教導,任何一位知道事情的人將教導它。教導人們不要做壞事情而要作好事情,這就叫做宗教。

18.佛教意謂著清楚地知道、真正如實地看見事物。佛陀指某位自己知道者,他知道、覺醒、喜悅於正法。因此,他真正知道法。知道法的方式不是知道自身之外的東西。不是知道鬼、神、地獄、天堂、日、月或其他自身之外的東西。

19.知道法就是知道自己的行為、言語和思想。

20.就像佛陀對跋迦梨說:「看到法的人就是看到我的人;看不到法的人就是看不到我。即使你抓住我的手指、腳趾或衣袍,你並沒有看到我,因為你沒有看到 法。」這不表示去看佛陀本人,它表示要在此刻看我們自己的行為、言語。以往,我也認為看見法就是去看佛陀本人;或看見法是看見光、顏色、水晶球或佛的影像 飄入身體。我以往真的用這方式來理解。但是現在我知道真理。它不是那樣,我們思考的方式是與真理背馳。這就是為什麼佛陀教我們要從我們的思想、見解逆流而 上。以這方式練習,我們將清楚地知道,真正如實地看見事物。

21.好好知道宗教和佛教之後,我們將知道過失與功德。我們知道、看到、了解並且密切觸及這個智慧。過失是黑暗、無知、痛苦。功德是光明、不是痛苦,它是如此。

22.前代的人教導我們天堂在心裡、地獄在心裡和涅槃也是在心裡。覺悟者這樣教導。但是我們不了解這些字。我們想天堂應該是這樣、地獄應該是那樣、涅槃應 該是這樣或那樣。去做功德、持戒、專注,禪修必須是這樣或那樣。這一類的想法是不可依賴的。我們必須有內觀的智慧去清楚地知道、真正地看到。「內觀」只是 一個名稱或字而已。內觀,指清楚地知道、真正如實地看見事物。清楚地知道是知道你自己。真正地知道是知道實相。

23.因為它是如此,你將知道相同的事(真理),不管你是一個小孩、青年、婦女或老年人。不管你是誰,你是人類,不管你的宗教是什麼,你衣服的顏色是什麼,你將知道相同的事(真理),因為我已證實了它而且我能真正地保證它。

24.當我練習這個方法,沒有費多少時間(就達到目標了),因為我下定決心要如同佛陀所做的:我要真正地知道、真正地如實看清事實。就像我以前告訴你們的:真正的智慧(以身心為目標)生起了。當時,我以為我已知道高層次的法,但實際上,它是基礎的階段。

25.在早晨,我知道了它(身心階段)。知道了功德與過失之後,一種智慧生起了,但卻把覺性推到一邊,我未覺知身體。

26.在晚上洗過澡之後,我在兩棵樹的中間來回經行。過了一下子,念頭生起了。我只知道它而未覺知它。第二次生起時,我覺知到:「哦,念頭」。在第三次,我看到、知道並了解念頭。而後,我不再直接看念頭,當它生起就不管它,一次又一次。就好像貓與老鼠。

27.我繼續來回經行一陣子,我已看到、知道並了解,有內觀智慧清楚地知道並且真正地如實看清事情。

28.而後我看到、知道、了解並觸及貪瞋癡。當我看到、知道、了解並觸及這些事情後,「受」不再是苦,「想」不再是苦,「行」不再是苦,「識」不再是苦。我突然體驗了這條道路。

29.此後,我繼續來回經行,並體認到:「哦,我是聖者了」。雖然我是在家人,頭髮很長,而我覺得以前像有一百公斤重,現在突然消失了六十公斤。內心脫離了貪、瞋、癡,因為這些不是我們的。

30.當我了解這個,我對這方法有信心。我將教這個方法,解說這條道路,使佛法復興並長久延續。

31.依照經典,初禪有五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二禪有三支:喜、樂、心一境性。三禪有二支:樂、心一境性。四禪有二支:捨、心一境性。有人認為身心階段是初禪,也許是對的,但是,我要說說我自己對我所保證的真理的經驗。

32.初禪五支是指知道五蘊:色、受、想、行、識。二禪四支是指真正知道受、想、行、識。三禪三支是指真正知道戒蘊、定蘊、慧蘊(包含所有的正常、注意、智慧)。四禪二支是指真正知道寂止與內觀。

33.就好像我們將一條繩索緊緊綁在二根柱子,而後從中間將它斷成兩截,這二截不能再重結了【根塵二支不再連結了】。知道這個,就稱做第五禪那。五蘊不再造作了。


《給感覺者》問與答

問:為何人們神經兮兮?
答:因為我們想太多而從未看清念頭。我們只看外在的東西;這人有錢、這人窮、這人美麗、這人醜,有車子的人只看車子,有珠寶的人只看珠寶,有手錶的人只看 手錶。從來不看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心。這就是愚癡。免於痛苦以及免於神經兮兮的方式,就是看清自己的心,不要被心拉著跑;看清念頭,不要捲入,只是看它並 放下它。因此,我們要培養覺性。培養的意思是儘量增長。當覺性增長時,心的洞見能力也增長。如果只練習守戒和靜坐,仍然不夠保險,就好像在一個黑暗的洞穴 點一支蠟燭,黑暗雖少了一點,我們仍在黑暗中。當燭光一滅,立刻又籠罩在黑暗之中。我們應在任何時刻、任何動作都要具有覺性,就像從洞穴走到外面(一直擁 有光明)。這是一個簡單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做,並且在任何地方都可練習。

問:當我們看念頭以及念頭的來源時,痛苦以及各種緊張是否終止了?
答:尚未終止,因為只知道它時,尚未進一步處理它。只是知道、看到念頭,看到念頭的來源時,有時仍會遺失,譬如每天也許我們只知道十次,而不知道則有更多次,因此,並未到達終點。但是,看念頭的起源是摧毀愚癡的開始。

問:請問在練習到達終點前,是否在某一點前有懷疑生起,並且有徵兆顯示其後不再有懷疑,沒有愚癡了?
答:有徵兆,但不是在色身。這徵兆是你看清你自己,並且你沒有愚癡了。就如同一個覆蓋的缽被翻了過來。或像一個被遮藏的東西掀去了遮蓋。只有到達這一點, 一個人才能知道它並且立刻沒有懷疑。我們不用談貪、瞋、癡,因為它們很平常,但是不明顯。我們談「看到」念頭,很多人「知道」念頭,從未「看到」念頭。當 我們知道念頭,念頭仍會持續;在持續的念頭中,我們會迷失;在念頭中有愚癡,而後貪瞋癡在這點會生起。因此,知道念頭的人仍有貪瞋癡。

問:在看念頭時,是否內心在交談?
答:不,內心不交談。看念頭時,是與念頭隔開。念頭就像水蛭。當我們知道念頭,就像想把水蛭從皮膚拉開。但是我們真正看念頭時,就不用強拉水蛭,只要把煙 葉、石灰加水倒在水蛭上,水蛭自然離開。因此,如果你有真知,就不用聽別人的。此刻大家坐在這兒,沒有貪心和瞋心,只有愚癡,因為我們未看清自己的生命。 當我們時時看清自己的生命,貪瞋癡就不生起了。因而內心清淨,生命沒有污染,並沒有外在的徵兆,別人看不到,但我們知道並且看到我們自己。

問:師父說當我們看念頭時,念頭會立刻停止。這點我不確定。如果如此,請問當我們看念頭而念頭停止時,我們知道下一個念頭是什麼嗎?
答:不要注意下一個念頭。只看念頭,念頭自己就會停止。不要注意念頭由何處來。當我們看它,貪瞋癡就不能生起。

問:師父教我們看念頭,誰在看念頭呢?
答:不要尋找觀看者。我們將看到自己是自己的歸依處,這才是真正的歸依。我們可以說,人知道念頭,或者,心知道念頭,因為沒有我們可以執住或看到的「我」。「看到」與 「知道」是兩回事。知道念頭時,是捲入念頭中,念頭仍持續著。

問:我聽師父開示,念頭及喜憂等情緒是外在的東西。像米和咖哩,我們可以用它們、吃它們、看到它們。但念頭和情緒生起時,我們看不到,請師父再澄清。
答:看到念頭是一件事。知道念頭是另一件事。當我們看念頭,我們能夠隔開念頭。當我們知道念頭,我們仍執著於念頭。因此,知道念頭,仍是屬於無明的一種知 識,仍是一個沒有智慧的人的知識。而一個有智慧的人的知識,則分得清知道與看到是不同的,它有「明」或「智慧」。「明」和 「智慧」能將念頭隔離,而這是苦的終止。有智慧的人知道這樣。我保證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能這樣。請自己去嘗試。只有聽聞,你不能知道它,只是記憶而已。如果 你練習,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知道。這是我們自己的智慧,稱作「覺」,這意思是「看到」或「沒有執著」。

問:當我們知道真理,清楚知道它之後,能不能保證這智慧不再消失?當我們知道後,是否永遠知道,或會消失?
答:它是我們內在的東西。它不會消失。譬如,我們知道我們的眼睛後,我們一直有眼睛。這表示每人擁有它,並能對別人教導它。我保證在座每人練習這方法後,不超過三年都能知道。

問:師父能否給大家加持一下?
答:出家人給人們加持是一種好意,但是,真正的加持是你自己的覺性。請在座的每人,在任何地方、在家裡或辦公室,以及任何動作中,訓練自己的覺性,這將成為真正的加持。當你知道、看到、瞭解自己時,或當你尊重你自己時,真正的加持就會發生。

問:師父教導我們,當我們去盥洗室時仍要觀看念頭。我們應觀看走路?觀看念頭?或觀看其他?
答:即使我們不注意念頭,它仍在生起。它生起時,我們能看到它、知道它、了解它。如果我們對它太注意,它就不想了。因此,我們要以一種平等而不執著的方式 來練習。它想時,我們知道。三摩地(注意)也是在覺性之內。當你覺知你自己,就有三摩地(注意)。它想時,你看到念頭,就是三摩地 (注意)。

問:坐著時,我能觀看念頭,但是走向盥洗室時,若念頭生起了,想去看念頭,那麼,我應停止走動來看念頭,或者,我要做什麼?
答:你不用停止走動。只要覺知你自己。當我們覺知我們自己,就是三摩地(注意)。我們知道我們的任何動作。妄念自己會生起,如果沒有看到它,就會執著於 它,這就是苦。因此,我們要知道苦的原因。正常狀態時,我們的心是平等的(沒有分別的),它可以思考而沒有苦,並且我們也知道正在思考而沒有苦。但是,如 果沒有看到念頭,就會跟隨念頭,而捲入其中,就像進入洞穴中,而帶來了苦。對不懂的人,看念頭很困難。對懂的人,則很容易。看念頭與任何工作無關。我們在 寫字,當念頭生起,可以看它。當我們走向浴室,正在洗浴時,念頭生起,就看它。因此,我們不須找寧靜,因為寧靜已在那兒。真正的寧靜就是我們看念頭之時。

問:因此,我們不要停止念頭?
答:是的。只要觀看心的動作。不要強迫心不去想,不要試著阻止或去除念頭。很多人想使心寧靜,不希望心去想。這是別人的看法。但我的看法是,要讓心去想。 想得多,我們知道的愈多。就像挖一個新的水井。最初,水中充滿泥沙。因此,我們要將水一桶桶舀走。我們不是將出水口封住,而是讓盡量多的水流出,並將泥水 連續舀走。一次又一次。一直工作到泥沙沒有了,只有清淨的水從出水口流出。此時,任何東西掉到井中,我們立刻看到它並且知道它。因此,我們並不是讓心不 想。有時它想這個,有時想那個,但是,我們立刻知道它,如同貓捉老鼠。它愈想,我們愈舀走它。當念頭生起時,我們看到它。這是重要的。

問:當我們睡時、醒時,我們以同樣的方式來看念頭?
答:相同。自天念頭生起,如果我們不知道它,那麼,晚上睡夢時,我們也不能知道它。現在,我們在任何地方都看念頭,當念頭生起我們知道它,那麼,在晚上睡覺中,當它想時,我們也就知道它。

問:我有點困惑,我們看念頭或看自己?
答:它們是一樣。我們稱它看念頭,同時我們也覺知自己。

問:請師父解釋知道念頭和看到念頭的不同。
答:當我們知道念頭時,我們捲入念頭中,念頭仍在進行,它不停止。但是,當我們看到念頭時,念頭一生起立刻就停止。因此,我們要經常練習去看念頭,這將生 起智慧。就像拳手想成為世界冠軍。他的動作必須非常快。癡非常快。智慧也非常快。貪、瞋、癡很快,覺知、注意、智慧也很快。當我們訓練到「覺知、注意、智 慧」非常快時,它將是世界的冠軍,統治世界。我們的肉身就是世界。我們想讓貪、瞋、癡或者「覺知、注意、智慧」那一個來統治世界?如果貪瞋癡統治這世界, 那就是一個無盡憂愁的世界,一直苦下去。如果覺知、注意、智慧統治這世界,那就是一個光明而安詳的世界。

問:當我們觀察自己的動作時,念頭生起了,我們如何知道它?
答:如果你想知道,你自己必須去練習。

問:發現寧靜與發現自己是否一樣?
答:是。

問:如果我們能發現我們內在的寧靜,我們如何時時保有它?
答:它一直都存在那兒。時時不存在那兒的,不是寧靜。

問:人們造業,業打擾人們。那麼我們如何寧靜?
答:不是如此。我們只要想自己(只注意當下自己的行為)。業只是行為,而不是這種前世所造的業。

問:我們不用想舊業,是不是如此?
答:對。我們不用去想它。

問:人們尋找相同的事,但為何有這麼多種思想?
答:因為有許多不同的教導、不同的書、不同的交談,這些混起來,產生了痛苦。走向寧靜的道路與研究或書本無關,與其他無關。當我們讀很多書、聽很多老師的道理,我們只擁有口頭的知識,而沒有真正寧靜的體驗。

問:真正的寧靜一直存在那裡,這如何可能?
答:如果水中加了顏料,人們稱這水是紅的、黑的或其他顏色,而實際上,水是沒有顏色的,將這些不是水的東西去掉,就看到水了。心的自然狀態就是平等心,它 存在於每一個人,毫無例外。當一個人非常非常生氣時,平等心就像船錨使它停,因此,他不會震怒而死。當一個人非常非常貪心,想拿別人的東西時,平等心就像 球鏈,拉住貪心,使這人不會完全失去平衡。因此,平等心一直存在那兒,不用找它。就像太陽給浮雲遮住。貪瞋癡遮住了平等心。妄念生起,遮住了平等心。當我 們看清我們的心,平等心就揭露出來了。

問:我將施錢給乞丐時,我知道我的念頭就是給錢。去看到這個念頭,算不算是智慧?
答:這不算是智慧,這只稱做從記憶中知道。大家都有心,因此,在做或說之前,先看看自己的心。我們真正的心或真正的生命是不恨任何人也不愛任何人的。愛恨 時,煩惱就生起了。因此,一開始要只看自己的心,那麼「貪瞋癡」就會消失。而後,「受、想、行、識」仍會存在著,但它們是清淨而沒有苦。再繼續觀看你的 心,將看到煩惱的面目。煩惱就是喜歡與憂愁。當我們將喜歡的東西給某人,並不代表我們沒有煩惱,可能是因為我喜歡這個人而給他,我帶著煩惱給他,並不是以 平等心給他。聖者的心是平等心。聖者教導別人要有平等心。

問:當我們佈施時,我們想到慈悲心。那麼,何處是慈心?何處是悲心?
答:這些只是口頭的文字,不是法,只是社交言詞。

問:如果沒有慈悲心,我們如何會有對他人行善的動機?
答:這是開始的階段,是世間道德的基礎。

問:以師父為例,想去幫助我們免於痛苦的,不是師父的慈悲嗎?
答:不是慈悲(而是來自覺性)。例如,有的人想得到法,就得到了;有的人不想,不能得到。對這些,我們不生起歡喜或憂愁。就像我們看到有人溺水,就跳入水中救他們,而不想到其他。

問:看到別人溺水,就立刻去救他,這是來自社會道德或是人的本性?
答:這是人的本性(覺性)。但是,當我們助人時,我們卻未看到自己的心,心的自性(性)早已在那兒,平等心早已在那兒。我們從未看到它,反而用其他的方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未能擁有真正的寧靜。

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


.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

  有一次,佛陀來到了摩揭陀國遊化,住在那爛陀城郊的芒果園中。
  這天,有一位名叫「堅固」的在家居士,來芒果園拜訪佛陀。他向佛陀頂禮後,建議佛陀說:
  「世尊!那爛陀是一個繁榮富裕的城市,人口眾多,世尊如果能要一位比丘,在大眾面前展現神通,那麼,我們那爛陀城的人,一定會更加地敬信世尊。」
  佛陀回答說:
  「堅固!我從來不教比丘們對任何在家人展現神通,我只教導他們遠離喧囂,寧靜地思惟正法,如果有所成就,自己知道就好,如果有了過失,則當自我舉發,懺悔改過。」
  然而,這位名叫堅固的在家居士,還是再三地請求佛陀要比丘們為民眾展現神通,以爭取更多人敬信佛陀,方便佛陀與佛弟子們在這人口眾多的城市弘揚佛法,利益更多的人。
  佛陀再三拒絕了,並且說明為何不願意以神通來宣揚佛法的理由。佛陀說:
  「堅固!我可以以三種自己的親身體證來作教化:一是神足神通,二是他心神通,三是教誡神通。
  什麼是神足神通?神足神通就是能變化出許多化身,能隱身、穿牆、入地、水上行走、空中飛行、身出煙火、直達梵天等等的超常能力。
  然而,如果有一位信仰正法,歸依三寶的人,告訴另一位不信的朋友說:
  『太稀有神奇了!我見過比丘能現無量神足神通,他可以直達梵天,真是大神力、大威德啊!』
  那位不信的朋友可能會這樣回答:
  『是啊!確實有一種這樣的明咒,可以讓人有神通力。那位比丘就是依著這樣的明咒而現無量神通的。』
  像這樣,不但沒有達到宣揚正法的目的,是不是反而成為一種誹謗呢!所以,依我的觀察而深知展現神通變化的缺失,所以不喜歡、不重視,並且拒絕以這樣的目的展現神通。
  什麼是他心神通?那是不必別人告知,就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麼的超常能力。
  同樣地,如果有一位信仰正法,歸依三寶的人,告訴另一位不信的朋友說:
  『太稀有神奇了!我見過比丘能展現他心神通,知道別人心中在想什麼,真是大神力、大威德啊!』
  那位不信的朋友可能會這樣回答:
  『是啊!確實有一種這樣的咒,可以讓人有他心神通。那位比丘就是依著這樣的咒,而知道別人心中在想什麼的。』
  這樣,是不是沒有達到目的,反而成為一種誹謗呢!所以,依我的觀察而深知展現神通變化的缺失,因而不喜歡、不重視,並且拒絕以這樣的目的展現神通。
  以這樣的緣故,我不教比丘們現神通變化,只教他們寧靜地去思惟佛法;舉發自己的過失,而不現自己的成就,這就是我比丘弟子們的神足神通與他心神通。
  什麼是教誡神通?例如對比丘作這樣的教誡:
  『你應該這樣思惟,不要那樣思惟;意念應該這樣,不要那樣;應該捨離這些,而到那邊安住。』
  像這樣為他說法,內容純正,義理清淨,可以令人修行圓滿。這樣的教誡、說法,讓在家長者、居士們聽了以後,真正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引發他們對正法的信心,進而有意願出家修學,成就三明解脫,這就是我比丘們的教誡神通。」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長阿含第二四堅固經》、《長部第一一堅固經》。另,有關世尊的「三種教化」,參考《雜阿含第一九七經》(作「三種示現教化」)、《長阿含第一大本經》(作「三事教化」)、《中阿含第一四三傷歌邏經》(作「三種示現」)、《增支部第三集第六○經》(作「三種神通」)。
  二、神通,是禪定修學成就後,開發出來的超常能力,最讓一般常人感到神奇而具吸引力了。然而,佛陀所要教導我們的,是煩惱的徹底止息與生命的解脫,這不是神通所能成辦的。如果依據《雜阿含第一二一二經》、《中阿含第一二一請請經》、《相應部第八相應第七經》的記載,一群五百位比丘的解脫者中,慧解脫阿羅漢的數目高達三百二十位,占百分之六十四之多。而慧解脫阿羅漢,依《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七○經》說,是沒有神通能力的解脫者,與之相當的《雜阿含第三四七經》則說,是沒有初禪以上禪定力的解脫者,不會初禪定,必然沒有神通。由此可知,神通與解脫沒有必然的關係了。
  三、利用神通或神蹟來拓展佛教,似乎是一個好點子,即使在今天,恐怕都還不免有人會這樣認為。其實,二千多年前佛陀就曾經明確地拒絕了。當時的婆羅門教,非因計因,流行咒術咒語,講求神通神蹟,如果佛教的開拓,也隨一般人投其所好,搶搭這樣的列車,因地不正,如何能引入純正的佛法呢?佛陀評估這樣的方法是弊多於利,所以不願意以神通來宣揚佛法,也不要出家比丘們以神通來吸引人們。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一般人仍然對神通與神蹟趨之若鶩,基本上與佛陀時代相差不多,想要以展現神通來開拓佛教的版圖,恐怕仍然不得其要,反而模糊了純正佛法的訴求,終究會得不償失。
  四、教誡神通,與神足神通、他心神通是不一樣的,這並不是一般人所認為,超自然、無礙自在、神秘不可思議的神通。依佛陀的解說,這是經由諄諄教誨,有次第地引導修學正法,然後通達徹底止息煩惱與解脫的,本來與神通無關,但就從其能引導一位凡夫成為解脫聖者的巨大變化,以及能以一教十,十教百,百教千、萬……的輾轉傳授而改變、造福無數人來看(參考故事第五〈能成就無量福道的教誡教化〉),那麼,教誡也算得上是另類神通,所以被稱為「神通」就不奇怪了。




龍欽皈依文講解 無死的明點讚歌

風脈明點、大圓滿與心靈解脫之道的奧秘

無死的明點讚歌



---風脈明點、大圓滿與心靈解脫之道的奧秘

(路)
真實三寶善逝三根本,風脈明點自性菩提心,
本源自性大悲壇城中,乃至圓滿覺位而皈依。

一:三身與風脈明點

標 舉即生便能掙脫一切束縛或桎梏,獲得完全覺悟與自在,既深奧而又平常、雖秘密卻又無處不在,以表敘法的自然真理,而被名之為「大手印」或「大圓滿」的心靈 解脫之道中,有一組稱為與風、脈和明點的密融合(即密皈依:風脈明點:Zalngtigle)。無論這三者被人們認識與否,從本以來,它就與心靈基礎地的 本覺及顯現狀態相應,也就是風脈明點與法、報、化三身原本相應。

首先,風,它是宇宙界和生命界原始基礎地(基性)能(能量)的整體狀態,有人稱它為智慧風(或智慧氣),也有人譯稱為最細風,並表示為法身。法報化三身中的『身』,可表示為層面或場域之義。風的本質有如浩瀚無礙的天空,通透明徹、無有中邊而又了無實性。

「風」 雖空而無礙,卻不同於一無所有的真空,它通常被稱之由構成五大(地、水、火、風、空)的精微元素而成。五大元素並非一潭不動的死水,而是從無間斷地,以整 體的形式流淌著,循環無窮地顯現、變幻著,以此特點,故將五大元素的精微之能統屬為風。五大元素再加上賦予生命以靈性的精神,即「識」大,則名為「風 心,」風心構成了心靈與生命、世界及內外的一切,也正是這風心六大,組成了顯現生命與世界的整體之能。

明點,三身中表示為報身,它是 能量基礎地(法身)上的本性光明,也即五大種元素所蘊藏的本來活力。此外,明點若分開來解釋,法身如無雲赤裸的晴空,「明」則是赤裸晴空中的光明本身,它 以五大元素本身具有的五色自然光明周遍於一切;而「點」則是晴空中的永恆安樂,它是最細精微風心的精華。

在寧瑪巴心髓派的妥噶修持中,以風心基礎地的無作功用攝入明點,就能顯現出包含萬有的諸佛剎土和空樂光明,於是即可證得報身的成就。而法身風心基礎地的證得則憑籍大圓滿中的徹卻實現。因此,沒有徹卻的基礎,妥噶的修持便失去了意義。

徹 卻的意思是『立斷』,內含突破迷惑或阻礙等義。依徹卻見修,能顯露風心的基礎地本質,即六大風心本自解脫、本無束縛的赤裸本來面目。妥噶之義乃『頓超』或 『跳躍,』依此可以顯現風心六大元素的本來光明,並使身心和法界的所有顯現,自然解脫在五色光明的明點中,從而在此生,行者即能真正迅速證得三身圓滿的成 就。

「脈」則表示為化身,這是風心持續活躍、顯現的方式或範圍。其顯現的特點具有無所不在的無礙性。

三身是同時而 整體的顯現,三者一體不可分離,而且都具有自己本來解脫自己的特質,毋需人為地改造和修整,正因有如此特有的認識與見地,才使心髓阿的瑜伽的修持,雖不取 瑪哈、阿魯瑜伽中的有作功用,強行使風心融入中脈而示現光明本覺,惟以自然任運、不加造作與修飾的方式,就能將風脈明點的覺空本質和能量光明完全無遺地顯 現出來。寧瑪巴的大師無垢光尊者說到:「依其他各道專修風脈明點者,青壯年氣盛風強故能易證菩提,而年齡老大體弱之人,修之成就較難;而大圓滿以心要見行 特殊勝故,若能精進修習,則無分年齡老弱之異,都能解脫。」雖如此,相對易於成功,有『懶修』之稱的『本淨徹卻』而言,顯現明點光明的『妥噶』修持,仍是 (尤其是現代人)極難成就的勤修難修之道。

二:風脈明點與身心解脫

無論認識與否,一切生命都具有本來就已解脫的特 質。對於殊勝如大圓滿的「法」本身而言,它僅是法爾如是的自然實相,因而從來也不會被某一種學問或宗教所束縛,此亦正如偉大的大圓滿祖師蓮花生源的宣稱: 「這種(解脫實相)非源自導師的甚深教導,也非某一個人的英勇或精進、聰明或善良乃至幸運而能獲得!只因所有眾生從無始以來,就原本地安住在(此種解脫實 相)之中!」

即使如此,人們仍舊迷亂在日用而不知的顯現中,毫無停歇地給自己製造著種種釐無清、斷還亂的折磨與痛苦。心髓教法中也同 時教導說:「人們在心靈上所產生的各種煩惱、情緒,會形成肉體上的種種脈結纏縛,從而構成了煩惱脈。」這是因為心(識)與風(物或身)同屬五大元素的自 體,所以心與風就具有不二相應的關係,當心在煩惱時,風(物或身)同時也被糾纏,故教法中指示說:「心靈上有一分煩惱,則生理上必有一脈自縛。」此外,現 行心理上的煩惱,還會和無始以來的習氣積累在一起,成為心靈解脫的無形屏障(即業障),如自私與慾望、焦慮和鬱悶,以及憂愁、忿怒等諸多心靈上的污染,都 會導致自身本有的智脈被纏縛,風心基礎地的本淨與光明被隱蓋,因而也就無法顯現出自然的五智五光明。

五智五光明者,即地大光明的平等 性智、水大光明的成所作智、火大光明的妙觀察智、風大光明的大圓鏡智與空大光明的虛空藏智。此五種智慧光明如同一面反映心靈能力的鏡子,虛空藏智包容一 切,大圓鏡智顯現一切,平等性智無所偏袒,妙觀察智洞悉所有,成所作智則能圓滿成就一切。

而當智慧風心被心靈中的習氣屏障後,五智光 明便相應地污染為空大(蘭色)之迷惑(即愚痴或無明),風大(綠色)之嗔怒、火大(紅色)之慾望、地大(黃色)之傲慢、水大(白色)之嫉妒等五大根本情緒 和煩惱的顯現。如:當人們的心靈受強烈的慾望煎熬時,心理上會覺得跳動不安、坐臥無寧外,生理上也會感受到熱血沖湧乃至頭昏耳鳴、喉乾舌燥等一系列相應的 反應,這正是清淨火大被自心習氣污染後的顯現實質。

因此,當人們未能了徹六大本來即具本淨、解脫的本質時,就會迷惑、流浪在大種元素 的自我顯現或自我力用的光明作用中,(大圓滿教法中將此種迷惑詳分名為三種根本無明,此暫不論及),於是由心靈中投射出如雲蔽日般的染污,而使本來解脫的 心靈本質扭曲變形,如是表示為法身的智慧風被心靈迷惑後,就成為了種種紛繁無盡的妄想、念頭和情緒。傳統中說八萬四千妄想,這時也可稱為八萬四千雜風,或 將這些妄念名之為「濁風」,它與我們可見的物質之身合和一體,統稱為「粗糙的風心」,持續運轉的粗風粗心,又成為牽制心靈成為六種生命形態的種子之能。雖 然我們多數人不以心身為一體,但從能元素的本質來觀察,二者是一體而無法區分的,空為心的本質,風則是空的光明。(關於『風心不二』之理,筆者在「預演死 亡與再生的心靈解脫之道」一文中稍有論及)。

而脈作為化身的無所不在性,除了表示智慧風心融入的中脈外(所謂中脈,就是風心之能的基 性地,傳統中稱之為中道、真如或空性等等),還有左右二脈以及多達三百五十萬的微細脈,也就包括了顯現六種生命形態的六道輪迴之脈。因此,脈中有由極端妄 想而成的邪脈等無量諸脈,無垢光尊者於《法界寶藏論》中稱此等脈為病脈、鬼脈、神脈與魔脈種種,如:當行者的見修偏離中道,以心靈能量風心流入魔脈時,就 會見到魔並與魔相應;如果流入鬼脈、神脈,則會見到鬼、神並與鬼、神相應,而它們實際上都是自心被迷惑時,自己給自己製造的迷離幻象而已。

由 於人們持久地迷惑於自我觀念與煩惱中,他們因此只能看到似乎為不潔淨的風心,明點昏暗無光,脈也糾纏雜亂。普通一般人的風只是在左右兩脈及其他七萬二千微 細脈中翻騰不已。這些風的活動情況被比喻為萬馬奔騰的景象,而那騎在馬上面的,便是人們的精神之『心』 -——思想、意識和情緒。這個『心』相對於『精微風心』來說,而被稱作『粗糙風心,』也就是我們在面對現象時,意識觀念形成的能所對立之『心,』粗心御乘 粗風而發生的作用或後果,就是讓人們恆在迷亂的幻象中並覺得一切的確真實不虛。倘以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使雜亂的粗風消融後,便成為精微的風心,並溶沒在沒 有偏頗的脈中(即中脈)而成為智慧風心。

三:風脈明點與身心法界

對於無窮無盡的身心法界顯現而言,其實也都沒有離 開風脈明點而另外存在著,因為法界基礎地的外五大元素能量,也就是一切生命身心脈輪中的內五大元素能量,二者間沒有任何實質區別。身心法界的顯現,卻正是 五大本智向外煥發自身本具的五大元素光明所致。因而寧瑪巴說:在一切眾生的三脈四輪中,在心中的脈輪裡本自具有四十二位寂靜聖尊(即慈悲和相好莊嚴的佛菩 薩),這四十二尊即能括盡華藏世界(或全法界)中,所有顯現慈悲相好的覺悟者,而被稱為文壇城。

在頂中大樂輪裡,即本自具有五十八位 忿怒聖尊(即現威猛怖怒像的佛菩薩)。這五十八尊即能括盡華藏世界(或全法界)中的所有顯現武相覺悟者,無上瑜伽中則稱為武壇城。心法輪的四十二尊和頂中 大樂輪的五十八尊,合起來共為一百尊文武本尊。所以大圓滿的秘密真言中,就有百尊文武心咒。風心脈中的光明,初放時有二十四大壇城,再放開有七十二、及七 十二個千的大壇城,到最後放開時則是華藏世界(全體法界)!因此說華藏世界不在別處,她就在我們眾生的身心脈輪之中!因此也說:『一切眾生本來正覺』『不 假外求,本自具足』;雖然這樣,由於人們長久以來,習慣迷惑於幻相中,如果不依靠一定的手段,就無法恢復到自然真實的狀態,因此『不修亦不能成就。』

人 體的脈道輪都是母體在懷孕期間,逐漸地從胎兒心輪形成。最主要的是中脈和左右二脈。最初胎兒在子宮中只有心輪形成的五脈,接著又增加三條,而成心輪八脈。 此八脈再各分出三條支脈,成為二十四脈,配二十四壇城(在著名的香巴噶舉傳承——「奶格瑪五金法」中,行者成就後,心識就能通過二十四脈,旅行到法界中與 其相應的二十四個空行剎土)。二十四脈同樣再各自分出三條支脈,就成了七十二脈。七十二脈再各分出一千,就成了七萬二千脈。此外,還有數目為三百五十萬的 微細脈,和身體的每一毛孔相通(每一微細脈生一毛孔),這也是上述華藏世界就在自己身心中的來由。佛經典籍中屢屢常有「十方塵剎諸毛端」 及「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的敘說,實際上就是對身心本是法界的生動描敘。《華嚴經》中,敘說大日如來手中所持的蓮華,蓮花上的每一粒微塵都容 納下三千大千世界,密續經典中更提到大日如來雙手持缽,缽中的香水海上開有二十五朵蓮花,其中第十三朵意之意———三千大千世界百個俱胝(百個億)銀河世 界之中,就包括了統屬在瞻部洲內的娑婆世界。而這些境界,據心髓教法中說,在那些實修大圓滿妥噶——已圓滿風脈明點之道——達到「明智如量」的大修行者身 心中,在自己的每一個毛孔中,顯現出無量剎土與六道眾生的真實境相,並豪無紊亂地現量親見到。

由此可見,十方諸佛剎土,以及無量無邊 的世界顯現,其實都沒有離開生命者的身心,他們就在人們自已所有的微細脈輪明點中(主要為三脈四輪中)。而五大元素的本具光明,就是一切剎土世界的根本出 生處!所以也說,不論輪迴涅槃也好,世界顯現也罷,不過都是人們自己在自我心靈中的投影和顯現。當修行者的風心能量完全融沒於中脈,而與中脈的智慧風心完 全融合時,此人的身心則能遍滿十方,這就如偉大的相應法行者米拉日巴尊者說道的:「這時我中脈臍下的結輪打開了,風入了中脈及全身微細脈,通體一片光明, 於是我即將我的無量化身去往諸佛剎土聞法。」以米拉祖師的這段教言足可證明:十方諸佛剎土及無量無邊的世界,並沒有離開眾生三脈四輪的最細風心之中。

米拉祖師的大弟子達波巴(貢布巴),也在《六成就廣論》中寫到:「假若行者能將風的精華攝入脈輪、明點之中,則會見到諸佛菩薩和淨土。」這精華指的就是五大元素的精微風心。因此,十方世界現住於一切生命者的三脈四輪中,在大手印中也很明白地顯現出來。

秘 密教授《空行心髓•自性本論》中說:「心與眼相連,自然大密脈,其名為噶底,狀如水晶狀,內外諸法界,由此而相通,大圓滿妥噶。」 可見大圓滿中的妥噶,也是沒有離開每一位眾生的風心脈輪。妥噶引導時,似乎所見的光是在外面,其實妥噶所見的光,就是自已身心中脈中的空光!不管是紅黃日 光;還是白的月光水光、燈光,包括黑引導(俗名黑關)中的黑光,種種引導的方法與手段,目的只有一個,即都是為了引導、顯現身心脈輪中的本覺光明。因此說 妥噶乃一面鏡子,喻指如人以鏡照面,就可以見到自已的本來面目,這就與因用五種引導的鏡子,便能見到自已身心脈輪中的佛剎乃是同一道理,亦說一切生命者的 身心,原本就是一大實相法界。

正因如此,心髓教法再三叮嚀人們說:「所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正等正覺者,都是在自心根本覺的境界中圓滿,因而完整的心靈解脫,也只能在本覺自性中實現,圓滿的覺悟之道,從來也不能向外尋覓和希求。」

由 此教誨,我們還可以想見:當人們面對那廣漠無垠的宇宙法界,向那些已獲完全覺悟的正覺者、諸祖師及大師們,由內心發出虔誠的祈禱、皈依以期相應時,實際上 就是向自己的身心風脈中發出了祈禱、皈依和相應,以此來喚醒自己本具的本淨自覺光明。對於那些已經證得完全解脫的覺悟者,如蓮華生大士、無垢光和米拉日巴 尊者等等而言,因為他們都已窮盡了身心法界的能量,而外在的五大與內在的五大本來又沒有區別,所以他們不但與法界中所有的覺悟聖者們如水與水般、二無分別 地融合到了一起,而且也與宇宙法界中,所有眾生的身心風脈融沒到了一起,故而只要向任何一位呼喚或相應,便等同向所有的聖尊呼喚或相應,這大概也是所有秘 密教法中,非常重視上師加持的原因之一吧。

四:風脈明點與證相成就

觀察、衡量一位行者獲得覺悟與成就的內外證相程度,有非常嚴格的顯與密的道次第標準,以下僅略說與修持風脈明點之道有關的內外證相之相。

當一位生命者從自我幻像中解脫出來時,他將自動止息對輪迴痛苦的恐懼和對涅槃解脫的嚮往,這個見地的證得就是大圓滿的徹卻見。

薩 迦巴的重要典籍《大乘要道密籍》論到:「粗中脈中又有一條勝義中脈,如一根毛髮的百分之一細。」指此脈為勝義者,即是空性之意。《協巴多傑根本續》中偈 云:「風不入中脈,妄想證菩提,如惹手捻沙,欲得酥油者。」便是說明此脈,唯有真實證到空性的行者才有能力入住。假若未證空性的行者,無論如何也無法入此 勝義脈中。而徹卻見的證得,也正是此一真實空性的證得。

據寧瑪巴的無垢光大師說,中脈中具有『智慧風心』和『功能風心』兩種能量屬 性。智慧風心如法身基礎地的無雲晴空,而它的光明則是功能風心,它像帶著現代科學中所說的電能或電荷一樣,具有聲音和五色光明,這也可解釋為什麼在法性顯 現中,經過法性基礎地所顯露的空性後,緊接著就會顯現巨大的聲音和閃耀的光芒。同時也可解釋許多禪師在悟道時,經驗到如開天闢地般的爆炸(粉碎)聲,也有 許多祖師在描述出入定時,會聞到或輕或重的整體轟鳴聲,心髓典籍《善逝一子續》中論及:「相自聲如鐃鈸響,過後乃現幻化相。」並認為此乃能證虹身成就的一 種證量表現。當然,這些聲音並不能為外人聽到,因為它們是沒有聲音的無聲之聲。
  
那些證到精微風心能量的行者,他可能會在聽聞巨 聲和親見無雲晴空後,再見到極為強烈的日光明和極為喜樂的勝空樂,大手印中將此證境稱名為俱生境,而此風心本來也是空性的範疇,但獨證空性的行者,卻難有 晴空光明的妙樂之境,及在妙樂之境中顯現出來的五色明點光明,原因是獨證空性的行者,他們在修證自然本淨當中,沒有修持風脈明點等道的助道如『秘印』等 法,或者缺乏了大圓滿心髓中的妥噶修持,因為在心髓以外的所有教法中,都沒有妥噶這個獨有的修法。

因此,那些證得極高層次的無上瑜伽 行者在引導風心融入中脈時,除了聞巨聲和證見赤裸空明外,繼而還還會證見強烈的日光及妙樂的覺受,並出現五色的明點和光明。於是便有了三身成就:法身『覺 空不二』成就;報身『明空不二』成就,化身『樂空不二』成就。這些現象,無垢光尊者說,是因為行人已證得了功能風心的原因。心髓下的教法,對功能風心的證 得,是必須依色體(自與她)的風脈明點,以有作勤苦的修持才能證到,且實行之道險而易偏;但在心髓獨有的妥噶道中,雖不依造作之修,卻能圓滿無餘而又穩妥 無偏地證得功能風心。(但實際情況上,一般修妥噶的行者,除了熟練徹卻本淨的修持外,還多數都修過其它風脈明點上的加行,經過相當的基礎後,才近修妥噶 的。)

通過修持風脈明點或妥噶,實際上就是以種種特殊的手段,來顯現五大元素中的五智五光明。如依妥噶修持,會從連接心輪和眼睛的中 脈中,自然而次第地生起妥噶四燈:光輪、光明、本尊與淨土。此四燈就像上旬的月輪逐漸增長般,四燈之見(覺、空、顯)也是逐漸圓滿;此後,再如下旬時月輪 漸漸縮小般消失,所有見與證之相都融歸於畢竟空性。對證悟到此的行者,大圓滿稱之為「明智如量」 的成就。

據上世紀遼西園林的堪欽阿 格旺波尊者(又稱噶陀堪欽阿瓊尊者,密名光明蓮花業緣力),在實修大圓滿妥噶並全部親身體證後於《自傳幻化戲論》一書如此描述說:「此時,寂靜、忿怒報身 諸佛與剎土世界周遍了虛空,明智(明空本面)妙用金剛鏈精微智慧(即精微風心明點)融入內境,消失了所有證相的執著外殼,到達了明空赤裸的智慧本來面目 中,在光明大圓滿見中安住了半天……(出定後)所有能與所的二元分別消失無餘,自然生起直穿智,無執著的相沒有是非專注,極細微塵和極短剎那的生滅,都成 了六根的現量,大小煩惱的別念全部消失,爆發出最殊勝的妙用抉擇通達諸法智慧,並證得了高層次十地五道的外內不共成就……金剛鈴掉在石頭上時,石頭上有鈴 的印,鈴上有石頭的印。修供的泉水乾涸時,在涸泉處作了供龍的朵瑪,用酥油做的魚和青蛙等變成了活的動物,同時,涸水也湧了出來……」

而 那些長久安住在心性赤裸面目中,並徹底窮盡智慧風心的相應法行者,因為已將粗糙的肉身五大元素融入精微的五大風心並完全清淨在光明中,所以在圓寂時就能能 依其心願,選擇將色身直接化入虛空而成為光明身,也即『虹光身』或『大遷轉身』的成就。(因為智慧氣(風)具有虛空般的光明,但它並不具有聲音,這是因為 智慧氣無聲的原因。)

如果一位相應法行者在圓寂時,出現大地六種震動或虛空中的大聲,及身體中骨骼中出現靜忿本尊佛像和五色舍利等, 這種現象乃表明他已成就了報身的明點光明,也是本覺光明具有功能風心的顯現。這是修行深奧風脈明點後的成就,也是與妥噶相應後的成就。也因為身心脈輪中的 地、水、火、風、空和外顯的五大本來同屬一物,所以這種修行成就者在臨終時,便會出現大地震動或虛空中的大聲等,對於這種證量顯現,經典中稱之為『身土不 二』的成就。

單依心性本覺而修的行者,他會在肉身消融,及心性融於法界後在本淨中獲得解脫。但對要想證到身土不二,及顯現虹光身的成 就,也就是真正想要窮盡自已身心風脈中的智慧風和功能風的行者,則必須要修風脈明點,或者是大圓滿的妥噶才望辦到。所以在寧瑪巴中,見到臨終時撒身入虛空 的成就者,還說他不是最高成就。原因是這種行人只能證得到中脈中的智慧風而已(中土的成就者,可能大多也只是這個範疇)。也就是說,要想迅速證得報身光 明,除了須證得心性法身的基礎地外,還必須借助一系列如妥噶或其他特殊方法,去顯現風脈明點中的功能屬性,如此,才有可能在一生當中,便能證得無死三身的 圓滿成就!

呵!
心性任運智慧金剛心,善逝心意法界藏智同,
恩德上師傳承導師等,永生菩提加被自圓成。
明點之歌今由心蓮升,祈賜攝受三身金剛境。
受用大樂資糧無諸礙,基位本性平等無別中。
願有見聞皆具信心旨,二取世間平息幻化風,
智空本來面目中安置,究竟正見特別喜勝乘。
願得圓滿善逝諸賢行,恆舉事業不變任運燈,
文歌會輪無餘戲論力,祈願吉祥之光遍虛空!

語錄--李政道



你不能計較早晨或黃昏,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是你的工作時間。 -- 李政道qute

感情的房子

感情的房子


 


「聽過那麼多可怕的外遇事件,每年逐漸提高的離婚率,


還有跟感情有關的兇殺新聞......電視節目上那麼多離婚者傾吐的心聲又都離奇可怕,


我想我已經得了婚姻恐懼症......現在連談戀愛都害怕......」


有一次喝下午茶時,聽到隔壁桌的上班族女郎這麼說。


 
我常常聽到二十多歲,剛走出校門,進入所謂適婚年齡的女孩這麼感慨著。雖然這麼說,她們還是一邊矛盾著,一邊掙紮著,一邊瘋狂的談著戀愛,一邊渴望著結婚進行曲在耳邊響起,一邊害怕著在這個社會上已經太多了的悲劇發生在她們身上。


 


怕什麼呢?反正怕也沒用。你當然可以學聰明一點,找到一個「穩當」的對象,你幸福的機率固然會比一戀愛就像吸食安非他命的人大,但是人是會變的,只有變才是人生不變的真理,即使你找到一個百分之百的好男人,也不能防那個「萬一」。


天天擔心著「萬一」,不但是傻瓜,而且是個歇斯底里的傻瓜,越擔心,你最害怕的事就會來臨,沒有人受得了一個每天疑神疑鬼的人。


 


在感情中疑神疑鬼的人,一定是操控性很強的人;操控性很強的人,通常是沒有自信又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人。


是監獄,是陋屋,還是舒適的家居?


有人在婚姻和愛情中的操控欲確實是有些病態的,老一輩的男人中,存在著不許老婆擦口紅,穿漂亮衣服的男人,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是招蜂引蝶;也有不許在家裡帶孩子帶了多年、悶得發瘋的太太出去找工作試試看的丈夫,因為他們怕太太學壞;老一輩,也有許多女人不許男人稱許別的女人一句,多看漂亮女人一眼,控制他的荷包控制到近乎嚴苛的地步......用這種方法維持下去的婚姻,好像把房子蓋成密不透風的監獄


 


房子像監獄,住在裡頭的人絕對渴望自由,八成想越獄,只看他有沒有膽量而已。




年輕一代,正在談戀愛的人,已經比較「開明」且「理性」,但他們常用另一種方式實施愛情「品管」──寸步不離,每天黏在一起,你穿的衣服要和我一樣,你對這個人那個人的看法也要和我一樣,每個小時Call你一次,一通電話找不到情人,就忽忽欲狂。


 
在剛開始談戀愛時,每個人都會同意彼此有同樣的黏度,但日子久了,有一方不想這麼黏下去,問題就發生了;另一方就會百般懷疑,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我們不必害怕自己是否會加入逐漸變大的「不幸福」的一群,要問的是,我們把感情的房子蓋成什麼樣子?是監獄,是陋屋,還是舒適的家居?


還有,感情的房子蓋在哪裡──感情關係是建立在「成長」上,還是建立在「監控」上?


是以德服人,還是以力服人?以力服人,終究得不到真心。


 


每個人都期待著一份至死不渝的感情,但要明白,感情如房子,建造成偷工減料就會成危樓,年久失修莫名其妙就會長出壁癌,有時因原來施工不良就會漏水,有時一個大颱風會吹破玻璃,有時也可能遇上地震來摧殘,如果沒有防火逃生設備也不足以應變......還有,所有的房子都一樣,即使是監獄,也總有一扇可以進出的門。


不需因為懼怕而喪失美好的渴望,想想怎樣蓋房子的問題倒是真的。


 


 


盧杯杯是聖者?

▲ 蓮生活佛為什麼是皈依的對象?

    * 完全從恐懼煩惱中解脫的聖者
    * 具有解脫他人痛苦的大神通者。
    * 對一切眾生具有慈悲心,有大誓願度眾生的聖者。
    * 理上和事上均已開悟的聖者。在佛法浩瀚廣大的領域中,他能夠指點你如何走最善巧和捷徑之路。

※ 未皈依者,亦可耐心先持「蓮花童子心咒」,有所心神領會或感應,再來求皈依灌頂。短咒:「嗡。古魯。蓮生悉地吽。」長咒︰「嗡啞吽。古魯貝。啞呵薩沙媽哈。蓮生悉地吽。」

▲ 皈依「真佛宗」的條件
  皈依灌頂,是人生重要的一環,是自己決心修行,要過著一種較合理,高尚的生活,對未來的成就具有信心和希望。

   對「蓮生活佛」認識清楚,具有一顆「虔誠恭敬」的心。

   無論對任何宗教有、無信仰者,皆可皈依「真佛宗」,學習「真佛密法」。
▲ 皈依的方法
(略)

回應(1)
cz草本於2008/04/16 22:53 回應 [隱藏回覆]
檢舉

你真的信蓮生活佛嗎?

你真的相信它是解脫輪迴的聖者嗎?

那你知道什麼是輪迴嗎?

修習你的本尊,和解脫輪迴有相干嗎?

盼深思~~~

草本

卓別林語錄


士兵們!不要把自我奉獻給暴君,那些蔑視、奴役你們的人,規格你們日常生活的人,他們訓訴你們如何生活,如何思考、如何感受。他們訓練你們,規定你們的飲 食,把你們當成老牛一般的對待著,把你們當成炮灰一般的利用著。不要把你們奉獻給這般不正常的人,這幫擁有機械般的腦、機械般的心的機械人。你們不是機 器!你們不是老牛!你們是人!你們心中擁有著對人類的博愛,而非仇恨。僅有那些沒有被愛的毒恨著,沒有被愛的與不正常的。

止與觀:禪修的基本法門 (瞿宗樺)

止與觀:禪修的基本法門

  廣義的禪修包含了「止」及「觀」二個法門。

  「止」即是一般大眾所指的「禪定」,梵文作「奢摩他」(Shamatha),就是心一境相,心專注於某一對象,心進入寂靜的狀態,所以又稱為「安止 定」、「寂止禪」等。以簡單的實際作法來說,譬如以唸佛、持咒、觀呼吸等作為觀照目標,最後,思想內心能持續駐留在此目標而無任何雜念,一般認為禪定對於 身心健康有好處,但是否能夠透過禪定而洞見實相的智慧?對此,則有許多觀點:有些宗派認為入於深禪自然能夠生起智慧,也有宗派認為禪定所獲得的只是「暫 時」從感觀知覺的撤離,出定後仍會煩惱。

  「觀」一般所指的是「禪觀」,梵文作「毗婆舍那」(Vipassana),又稱作「四念處」,以自己「身、受、心、法」作為主要的對象,也就是透過客觀的觀察、覺知當下「身、受、心、法」生滅、變化、流轉的狀態,因此又稱作「內觀」或「內觀禪」、「智慧禪」等。

  奢摩他定與毗婆舍那觀最大的不同處,就感受上前者專一、能夠降伏紛亂的心念及煩惱,而帶來寂止、沈靜的喜樂,後者則是帶來後者是清明、覺醒、唸唸分明而體驗無我、無常、性空,生起出世間的智慧。

止的方法

  「奢摩他」法在佛陀成道之前,便流行於印度,是許多宗教的修行法門,如婆羅門教與六師外道,其修持多以禪定、觀想為主,信仰與德行及哲學思辨為輔。透過各種觀境(如地、水、火、風、氣息、咒語等)進入四禪八定而得到身心的輕安、寂靜,甚至引發神通。

  在《清淨道論》中,提到了40種修習「禪定」的業處,包含了十遍處(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十不淨 (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十隨念(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 死隨念、身隨念、入出息隨念、寂靜隨念)、四梵住(慈、悲、喜、捨)、四無色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一想(食厭想)、一差別 (四界差別)等,當中對於各種禪定法門所引發的種種神通也有清楚的交代。

  現在最常接觸到的是十隨念當中的入出息隨念,入出息隨念又稱作「安般念」,是指以正念覺知,鼻孔出口處,呼吸的氣息為修行的方式,流傳最廣、也是最簡 單、最容易練習的禪定方法,在《大念住經》及《大安般守意經》,皆同時修習者可以先透過入出息隨念修習奢摩他定,到達初禪的近行定或二禪、三、四禪諸定 後,修習毗婆舍那觀禪,而獲得正念、正定。在《清淨道論》中對此法做了很高的評價:「在一切諸佛、某些辟支佛及聲聞弟子藉以獲得成就與當下樂住的基本業處 中,安般念是最主要的。」

觀的方法

  毗婆舍那包含了內觀、正念、正知、覺察、洞晰、智見、內明、正智的意義,以《大念住經》中所倡導的四念處為主要方法,以身、受、心、法作為主要對象,以六根為入處,如實觀照當下、直下的色法、名法,亦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及識蘊。

  在《解深密經》中說:「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婆舍那。」

  由身念處起觀時,觀照此身有髮、毛、爪、齒、皮膚、肉、筋、骨、骨髓、腎、心、肝、膜、腓、肺、大腸、小腸、胃、糞、膽汁、痰、膿、血、汗、脂、淚、 膏、唾、鼻涕、關節液、尿、腦等,在深入向內觀察其由四大(地、水、火、風)所組成,如世尊以熟煉屠夫殺牛為譬喻,開示直接內觀身體的四大現象。而以心念 處為例,對於每一個心念生起的當下,立刻覺知,持續不斷的如實觀察,就能清晰體驗到每一個心念皆依緣起而自然發生。

  以觀喜貪心的生起為例,當喜貪心升起的當下,修習者需要在第一時間覺知這個喜貪心的生起,但非以懺悔和回向的方法對待這個喜貪心,而是客觀地如實觀察 此喜貪心念帶來的種種身心的感受,如此反覆觀察,並且清楚的明瞭「此是喜貪心」,直至這個心念消失,於此向內觀照身、受、心、法皆由色蘊的衝擊而現起觸, 與觸相應的受是受蘊、想是想蘊,與觸現起的思是行蘊、心是識蘊,由是色法而現起名法(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持續地觀照、覺知,如實看到色法、名法的 剎那生滅,再將它們粉碎,體證非我、非我所、無我、緣起、性空。

止觀的成就次第

  有許多人將三摩地(samadhi)誤解為奢摩他(samatha),不清楚二者之間的意思,或是以為所指相同。

  一般認為奢摩他所指的是「禪定」,而三摩地則指「進入禪定的狀態」,在次第上則包含了二類三種,即:透過毗婆舍那而獲得的「剎那定」,及透過奢摩他而獲得的「近行定」及「安止定」。

  「剎那定」乃是透過修習毗婆舍那而獲得的一種清明、覺醒,能夠敏銳到能看穿迅速又連續不斷的剎那生滅現象的能力,是毗婆舍那獨有的一種特徵。近代禪修 大師馬哈希尊者認為綿密不間斷的「剎那定」具備了降服五蓋(貪慾、瞋恚、睡眠、掉悔、疑),從而帶來心清淨,成就16階的內觀智(名色分別智、把握因緣 智、遍知智、生滅隨觀智、崩壞隨觀智、怖畏隨觀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捨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思惟反射智), 直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乃至阿羅漢果。

  在奢摩他的過程中,會產生五種禪支,包含了「尋、伺、喜、樂、一境性」等心理狀態,而所謂「近行」是靠近的意思,「近行定」是接近「安止定」之前的一種禪定狀態,能夠逐漸清楚、明顯的體認到五種禪支,但尚無法穩定的安住於一境性而獲得「安止定」。

  一般認為,「近行定」住於欲界,而「四禪定」及「四無色定」則分別住於色界的及無色界,包含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及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 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合稱作「四禪八定」。而在非想非非想處定之後,尚有「滅盡定」。「滅盡定」是非常深入的禪定成就而獲得三明六通,只有佛陀及少 數的大阿羅漢具備這種禪定能力,而尚有高於「滅盡定」的成就,即是完全止息、無上的涅槃。

  這裡必須釐清一點的是,奢摩他定上的成就,並不等於解脫成就。簡言之,正念是正定的主要內涵,一位成就八正道的阿羅漢聖者,儘管不具備「滅盡定」等此 種深入的禪定力,同樣具備了涅槃的能力,而一位具有禪定成就的修行者,即使具備了「滅盡定」的禪定力,如果未成就八正道,於生後不過是投生於較高的界、 天,仍無法出離輪迴,亦無法證入完全止息、無上的涅槃。

結論

  由於南北佛教傳承過程上的差異及思想的演變,造成南北傳的佛教徒一般認為以自己的教法為上、正確,對方的教法為下、錯誤。譬如筆者所接觸的北傳,鼓勵 廣結善緣,行多生多劫的「菩薩道」,而輕視南傳佛教,斥為「小乘」;而南傳佛教則重視自我的止觀修持,趣向「解脫道」,亦批評北傳佛教為「空華外道」。反 應在止觀的修行上- -有小部分的北傳佛教徒輕視四念處等法,認為四念處等法屬於小乘法,儘管以前的天台宗有止觀的教法,但迄今毘缽舍那觀在北傳佛教中逐漸沒落、不受重視,甚 至對「觀」產生了誤解:

  或有外觀器界、與宇宙大地結合,或有觀想種種種種神祇,想像化身為神祇或與神祇相融一體,這些方法乍聽之下似乎十分偉大、攝人,實際上卻很難區別梵我大同、神我合一的外道思想,而不慎落入頑空陷阱。

  而亦有小部分的南傳佛教徒認為可不具備任何禪定上的成就,錯誤的解釋不必入奢摩他定也能了知實相解脫,或只要有比較輕微的定就可。

  無論是南傳佛教或是北傳佛教,對於止觀上所發生的種種誤解,實際上只發生於對佛法的理解粗淺、自我傲慢的人身上,對於真正理解佛法者,則深知二者之間 於方便中的相同之處,並清楚的知道期間的差異來自於傳承過程、思想演變、方便權說,同時也知道哪些是外道思想所滲入,如同枝葉皆出於根幹,因發展繁大而遮 蔭不同,其上亦有種種著生蕨類、附生小樹。

  向智長老曾經提到:
  「即使發願行菩薩道者,在長期生死流轉巨變中,更需要非常高度的正念正智、敏說的覺醒和明確的目標,如拒絕四念處的究竟智慧,放棄今生即能證得的、永 不退轉的入流果,這從佛陀本身的教誡來說,是相當怪異的情境。充分修習四念處,以獲得究竟智慧,是所有解脫者已經走過或即將要走的路,不論他們是佛、辟支 佛或阿羅漢。」 《佛教禪修的心要》(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在世尊與他的直承聲聞聖弟子們所開示的禪修次第,不管是四禪那、或四無色定、或滅盡定,都是包含「止」及「觀」二個法門,二者本身是互補而無法捨任何其一的,如同在北傳《雜464經》中佛告諸比丘:
  「於空處、樹下、閒房修習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覺知、內明),所謂止、觀」、「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於觀巳,亦成於止;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在南傳《中部尼柯耶》亦如此詮釋:「習修止、觀,隨著次第,於二禪時語行安息,於四禪時身行安息,於滅盡定之身、口、意三行安息的「究竟斷遍知 (cessation of all formations)」時,將破一切我執、法執,達至究竟解脫,這與涅槃僅是同過義不同名而已。」

  無論是北傳佛教所流行的「從止入觀」,或是南傳佛教所推從的「由觀入止」,二者皆不可缺一,單純的奢摩他具備專一安止的特性,能夠降伏紛亂的心念及煩 惱,而帶來寂止、沈靜的喜樂,卻無法引發智慧,無法見到緣起、無我、性空,甚至令修行者沈耽、滯留於禪樂當中,可能多少落入頑空陷阱,或梵我、神我合一的 境界,必須結合毗婆舍那觀才不會令修習者沈耽、滯留在禪樂中,因為毗婆舍那觀具有覺照力,可以引發正念。

  而單純的毗婆舍那觀雖然能夠令人唸唸清明、覺醒,但在沒有奢摩他定的狀況下,亦無法令身心安定而順利覺知名色,在身心不安、紛亂的情況下,容易胡思亂想、走火入魔,更無法獲得任何的禪那。

  毗婆舍那如同斷層掃瞄一般,讓修行者清楚的覺知,奢摩他則如同顯微鏡,有了奢摩他定的安止,才能放大毗婆舍那,而讓修行者能夠看得更清楚,唯有止觀兼備、平衡,才能突破生死輪迴,才能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而得諸解脫,究竟涅槃。 (文:瞿宗樺)


一個佈施了3千萬的偉人


一個佈施了3千萬的偉人
 
我剛剛得知,一個著名的、風趣而富有人格魅力的美國慈善家去世了。

我一直很喜歡他的書,《對月祈願:知道如何求,才能得到的秘密》。

他的名字叫 Percy Ross,也許你聽說過他。Ross向各種各樣的公益和慈善組織捐獻了超過3000萬美元的資金。他還是一個聯合報紙專欄《千恩萬謝》的作家,17年裡一直向國內大約800家報紙提供稿件。這個專欄主要包括各地人士寫信給他向他求助的信件;非常有吸引力。

之所以這個專欄非常有吸引力,是因為 Ross 有一種天賦,他可以直接看穿寫信來的人——只需要閱讀他們的來信,Ross 就可以知道他們是否誠實、或懶惰、或僅僅是在乞討。而他也總是運用他的智慧去回覆——有時候還附帶一張支票。他平均每星期給出120張支票。

17年裡,他總共給出大約3000萬元。

事實是,Ross 在剛開始的時候,只有200萬元!

你從中看到了「佈施定律」的運作實例了吧?

Ross 從200萬美元的最初基金開始。你也許沒有這麼多錢,但道理是一樣的。17年裡 Ross 總共佈施了3000萬!

再一次,我們發現,佈施確實導致獲得。

想一想,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你被請求為一個項目捐款,但你卻看著癟癟的銀行帳號,在是否佈施的猶豫不決中痛苦折磨?很多人告訴我,他們都經歷過類似的情景,但一旦下定決心做出捐獻後,他們會很驚訝的發現,很快就會有一筆資金會從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來到面前,彌補上他們剛剛給出的那筆錢。

真實的情況是:如果你緊緊抓住你的錢,你可能反而有失去它的危險;相反地,如果你堅信,美好的事物總是流向樂於無條件地佈施者,你就總會有足夠的資金來滿足你的需要。

Percy Ross 證明了這一點。他從200萬美元開始他的慈善之路,但在17年的歷程中,卻捐獻了3000萬元!

我想念 Percy Ross。

但現在你可以成為另一個 Percy Ross。
====
The Great Man Who Gave Away
30 Million Dollars

I just learned that a famous, colorful and charming American philanthropist is dead.

I had always loved his book, Ask for the Moon and Get It: The Secret to Getting What You Want by Knowing How to Ask.

His name was Percy Ross. Maybe you heard of him. Ross gave away an estimated thirty million dollars to various charities and organizations. He also wrote a syndicated newspaper column, called Thanks a Million, for approximately 800 nationwide newspapers for 17 years. The column contained letters from people writing Ross, telling him their story and asking for his help. It was fascinating.

It was fascinating because Ross could always see through people. He would read their letters and sense if they were sincere, or lazy, or begging. And he always replied with words of wisdom -- and sometimes with a check. He gave checks 120 times per week.

And in 17 years he gave away about $30,000,000.

The thing is, Ross started with two million dollars!

Do you see the giving principle at work here?

Ross began with two million dollars as his source funds. You may not have that amount, but the story still holds true. In 17 years Ross gave away thirty million dollars!

Again, giving leads to receiving.

Consider: 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 situation where you were asked to donate money to a particular cause, and looking at your shrinking bank balance you were torn between giving money or not? Many people have told me stories about being in this exact situation, but after deciding to go ahead and make a donation, these same people were very surprised when suddenly a sum of money came to them from some unexpected source to replace the money they just gave away.

The truth is, if you hold on to your money, you risk losing the very thing you are hoarding. On the other hand, if you trust good things flow to those who give freely, you will always have funds available to suit your needs.

To prove this, look at Percy Ross. He started his charitable ways with $2 million dollars and yet over the course of 17 years donated some $30 million dollars!

I miss Percy Ross.

But now you can take his place.


傻子變大師的強化訓練班

傻子變大師的強化訓練班
分類:佛心慧文
2008/04/02 08:44
在一個城市裡,住著一個傻瓜,他很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瓜而感到苦惱。

有一天,一位專門為人解答人生困境的智者,來到這座城市,
傻瓜便跑來向智者求助。

「你有什麼生命的困境呢?」智者問。

傻瓜說:
「我不喜歡別人把我看成傻瓜,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別人把我看成是聰明人呢?」

「這非常簡單,從現在開始,不管任何事情,你都給予最多最無理的批評,
特別是對那些美好的事情加以批評,七天以後,大家都會認為你是聰明人了。」

「就這麼簡單嗎?那我該怎麼做呢?」

「例如,若有人說:『今晚的月色很美!』

你就立刻加以批評,直到別人相信月色對人生無用為止。

若有人說:『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愛!』

你也立刻加以批評,直到別人相信愛對人生一點也不重要。

若有人說:『這本書寫得很好!』

你仍然立即加以批評,直到別人相信人生根本不需要書。

這樣,你懂了嗎?」

「懂了!懂了!」

傻瓜說:「但是只要這麼簡單,人就會相信我不是傻瓜嗎?」

「相信我!我會在這裡停留七天,七天之後你來,
我保證別人不管你的內在是不是傻瓜,他們都會認為你是聰明人了。」

傻瓜就按照智者教導的去做了,他不論聽到任何事情,總是立刻跳起來批評,
把他所知道的所有非理性的字眼都傾吐出來,直到別人相信他才停止。

七天之後,傻瓜回來探望智者,他的後面跟隨著一千多個門徒,
對他畢恭畢敬,並且稱呼他為「大師」。

現在的資訊和傳播,有點超過我們想像的發達了。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一些,去體會資訊和傳播的內容,不論是電視、
廣播、報紙、網路,有釵h人,他們每天做的事情都一樣,就是批評。

今天所發生的事,晚上會有十幾家電視的談話節目批評,
二十幾家電台評論,第二天或第七天,會有上百家報紙雜誌批評,
大家的焦點永遠放在被批評的事情,很少人注意那些批評的人是不是傻瓜。

最後,一些傻瓜都有了追隨者。

不想成為傻瓜追隨者,首先要學會靜心,少發議論。

其次是保持觀照,去看見事物背後的真相。

再者,是獨立思維,不在表面的評論中打轉。

最後,就是永遠對自己生命的成長,保持正向和喜悅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