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嘉玄覺:〈永嘉證道歌〉、《禪宗永嘉集》、〈無相大師行狀〉
清晨7:27
草本
唐永嘉玄覺(665年-713年):《永嘉證道歌》、〈禪宗永嘉集〉、無相大師行狀
永嘉玄覺禪師(665年-713年)。唐朝 禪宗、天台兩宗大師,倡天台、禪宗融洽之說。留有《永嘉集》以及《永嘉證道歌》。
玄覺禪師俗姓戴,號真覺大師,溫州永嘉人(今屬浙江),為天台宗四祖慧威門下,精通天台宗之止觀法門,閱讀《維摩詰經》發明心地。曾至玉泉寺拜訪神秀大師,請問禪法。後詣曹溪六祖,言下契悟,一宿而去,時稱一宿覺。唐睿宗先天元年圓寂,謚號無相大師。
《永嘉集》
一卷。慶州刺史魏靜編。又稱《玄覺永嘉集》、《永嘉禪宗集》,略稱《永嘉集》。 收錄於新修大藏經四十八卷[1]。 天台教典因唐末五代之兵亂而湮滅,今盛行於高麗。五代吳王錢弘俶遂向高麗求取。因此,高麗僧諦觀攜來天台教典,我國天台教乃因而復興。由此可知,本書不僅為台禪融合之初作,亦為天台學復興之發端。
本書之注釋書有宋•行靖《禪宗永嘉集注》二卷、明•傳燈《永嘉禪宗集注》二卷。高麗•己和《永嘉集諺解》二卷。
《永嘉證道歌》
記錄永嘉禪師悟境,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2],內有佳句傳誦於世[3]。附有無相大師行狀一文,記錄永嘉禪師見六祖慧能情景。
參考資料以及外部連結
1. ^ CBETA T48 No. 2013 《禪宗永嘉集》
2. ^ CBETA T48 No. 2014 《永嘉證道歌》
Quote:
● 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 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
《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
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比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
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
決定說,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
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裡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
淨五眼,得五力,唯證乃知難可測,鏡裡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遊涅槃路,調古神清風自高,貌悴骨剛人不顧。
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
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吝,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
觀惡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非但我今獨達了,恆沙諸佛體皆同。
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
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
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
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邃長松下,優游靜坐野僧家,闃寂安然實蕭灑。
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褔,猶如仰箭射虛空。
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
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為,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雲霞體上衣。
降龍缽,解虎錫,兩鈷金環鳴歷歷,不是標形虛事持,如來寶杖親蹤跡。
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
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
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
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學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認賊將為子。
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
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
震法雷,擊法鼓,布慈雲兮灑甘露,龍象蹴踏潤無邊,三乘五性皆醒悟。
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出醍醐我常納。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
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不可毀,不可讚,體若虛空勿涯岸,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
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麼得。
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
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閒相誑惑。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
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磨為初祖,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
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二十空門元不著,一性如來體自同。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
嗟末法,惡時世,眾生褔薄難調制,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
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作在心,殃在身,不須冤訴更尤人,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栴檀林,無雜樹,鬱密森沉師子住,境靜林間獨自遊,走獸飛禽皆遠去。
師子兒,眾隨後,三歲便能大哮吼,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虛開口。
圓頓教,勿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勿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亦愚癡,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實解,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捏怪,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饑逢王膳不能餐,病遇醫王爭得瘥,
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勇施犯重悟無生,早時成佛于今在。
師子吼,無畏說,深嗟懵懂頑皮靼,祇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祕訣。
有二比丘犯婬殺,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
不思議,解脫力,妙用恆沙也無極,四事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銷得,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
法中王,最高勝,恆沙如來同共證,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應。
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
日可冷,月可熱,眾魔不能壞真說,象駕崢嶸漫進途,誰見螳蜋能拒轍。
大象不遊於兔徑,大悟不拘於小節,莫將管見謗蒼蒼,未了吾今為君訣。
--
〈無相大師行狀〉
翰林學士朝散大夫行左司諫知制誥同修國史判史判館事柱國南陽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一百戶賜紫金魚袋楊億述溫州永嘉玄覺禪師者,永嘉人也,姓戴氏。
丱歲出家,遍探三藏精天台旨,觀圓妙法門。
於四威儀中,常冥禪觀,後因左谿朗禪師激勵。
與東陽策禪師,同詣曹谿,初到振錫攜瓶。」
繞祖三匝,祖曰:「夫沙門者。」
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
師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祖曰:「何以體取無生,了無速乎,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
祖云:「如是如是。」
于時大眾,無不愕然,師方具威儀參禮,須臾告辭。
祖曰:「返太速乎。」
師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
祖曰:「誰知非動,曰仁者自生分別。」
祖曰:「汝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豈有意耶。」
祖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
祖歎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矣。」
策公乃留師,翌日下山迴溫江,學者輻湊,號真覺大師,著禪宗悟修圓旨,自淺之深,慶州刺史魏靜,緝而成十篇,目為永嘉集,及證道歌一首。
並盛行於世云爾。
--
《禪宗永嘉集》
《禪宗永嘉集》提要
王雷泉《禪宗永嘉集》,又稱《永嘉禪集》、《永嘉禪宗集》、《玄覺永嘉集》、《永嘉集》,一卷。 唐代永嘉玄覺撰,慶州刺史魏靖輯。 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等。
玄覺(六六五—七一三),俗姓戴,字明道,溫州永嘉(今浙江永嘉縣)人。 八歲出家,先學天台止觀,悟圓頓妙旨,後受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的激勵,與東陽玄策禪師遊方詢道。 往曹溪謁慧能印證,於問答間得慧能印可,遂改入禪門,留住一宿告別,世有稱其為“一宿覺”者。 著作尚有玄覺在曹溪證道當晚所作《證道歌》一卷,闡述禪宗頓法;其傳法弟子所集《永嘉禪師法語》一卷。 唐僖宗賜謚為無相大師,清雍正皇帝又敕封為洞明妙智禪師。 生平事蹟詳見北宋贊寧《宋高僧傳》卷八本傳、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五等。
本書為台禪融合的早期作品,以天台止觀雙遮之旨解釋禪宗之禪,提示禪觀之用意及漸次修行之歷程,中綴玄覺自己修悟的經驗。 全書分成十篇(明傳燈以為魏靖所輯之《永嘉集》內容雜亂,迭有訛謬,與玄覺之本意相去甚遠,故將原有之十項目更改次序與內容為:歸敬三寶、發宏誓願、親近師友、衣食誡警、淨修三業、三乘階次、事理不二、簡示偏圓、正修止觀、觀心十門),初三門為序分,次五門為正宗分,後二門為流通分。 十篇大意為:
慕道志儀第一。 說立志修道者,須先生厭離三界之信仰,然後學習依止明師的儀則和初入法門修行的規矩。
戒驕奢意第二。 說驕奢之念,妨害修行,應去除貴身賤法之行,樹為法忘軀之志,“寧有法死,不無法生”。
淨修三業第三。 詳述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淨修身口意三業,即十善業道,此為正修止觀的基礎。
奢摩他頌第四。 “奢摩他(samatha)”,即止,此指天台止觀法門中的體真止法。 對根性較好者,可以在即心無心、即知離知的寂寂惺惺中,悟入真空妙性。 對於初修心者,須依次第悟入的方便辨別五種心念:故起、串習、接續、別生、即靜。 前四種是病,後一種是藥,以藥治病,病去藥亡,五念便一時停息,即名一念相應,此時真空靈知之性自然現前。 並於一念相應之時,要有六種料簡以勘驗是否真實:識病、識藥、識對治、識過生、識是非、識正助。 以此六種料簡,不使禪心落於偏邪,未悟謂悟,未證謂證。
毘婆舍那頌第五。 “毘婆舍那(vipasyna)”,即觀,此與天台宗的假觀相類似。 指從上門的真空性定上,進一層修於觀慧,以照緣生,使在智境中了達無縛無著,從而證得境空、智空的二種智慧,成就般若無知而無所不知的真空妙用。
優畢叉頌第六。 “優畢叉(upeksa)”,即捨離偏執,“偏修於定,定久則沉;偏學於慧,慧多心動。故次第六,明優畢叉頌,等於定慧,令不沉動,使定慧均等,舍於二邊。”此門述即照即寂,非照非寂的中道正觀之法,以定慧均等,圓成無緣大慈為妙極,是永嘉禪法中的精髓所在。 觀心之法分為十門:
(一)法爾門。 指三諦一境、三智一心,而智境冥合的實相境界。
(二)觀體門。 知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為觀心之體。
(三)相應門。 觀察心與空、身與空、依報與空、心與空不空、身與空不空、依報與空不空、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依報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等九種相應不相應。
(四)警上慢門。 若與以上三個層次、九種境界不符合,則說明修道者全未相應於不同的實證境界。
(五)誡疏怠門。 重申修心必須入觀,非觀無以明心。
(六)重出觀體門。 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無;不知即念即空不空,非非有,非非無。
(七)明是非門。 以心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的四句,來輾轉破斥滯於“是”與“非”的執心。
(八)簡詮旨門。 若合於宗、明於旨,則言觀不存,不立文字,不著觀行。
(九)觸途成觀門。 指方便立言與隨機起觀,不妨礙中道理性與真實妙觀。
(十)妙契玄源。 理明旨會,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入不思議的如來藏心之妙源。
三乘漸次第七。 述悟道者,以無作妙用,興無緣大慈,隨機起應,順物忘懷,方便施設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教理行果,濟度上中下三種根性。
事理不二第八。 融通事理,使修學者不執理廢事、迷名滯相。 應知真諦不相背事理,事理的本體就是真諦;妙智不異於現前了知之心,即了知的本性元是妙智。
勸友人書第九。 因左溪玄朗來信招玄覺居深山修道,遂覆信指出:未悟道不宜居山,應先參明師,待悟入後方可居山深造,因為“若未悟道而先居山者,但見其山,必忘其道。而先識道者,但見其道,必忘其山。忘山則道性怡神,忘道則山形眩目。”所以修行者所重視的是道,並非居處的幽寂與否。 “是以見道忘山者,人間亦寂也;見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必能了陰無我,無我誰住人間?若知陰入如空,空聚何山谷?如其三毒未祛,六塵尚擾,身心自相矛盾,何關人山這喧寂耶!”
發願文第十。 發願世世童真出家,弘揚佛法,願以三寶之力方便救濟一切眾生的苦厄,度脫一切煩惱,普使成就佛道。
由於永嘉禪法頓漸並行的實修風格,其後影響台、禪二宗極為深遠。 明代中興天台宗的月亭大師及再傳弟子雁蕩山的正智禪師,就深受永嘉的禪法影響,盛倡台禪一致的學說,從而扭轉了台宗後世只重講教不重實修的流弊;同時使禪者從文字、口頭之禪的頹風中,走向了真參實學。
有關本書的註釋書有:宋僧行靖《永嘉集注》二卷、明僧傳燈《永嘉禪宗集注》二卷(收於《卍字續藏》第一一一冊)、高麗僧己和《永嘉集說誼》二卷等。
——陳士強、王雷泉等主編:《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宗教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
{} -《禅宗永嘉集》提要 - 王雷泉教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50789, 2014/10/25 下午2:53:37
[contents ]================================================================================
CBETA T48 No. 2013《禪宗永嘉集》卷1
[text]================================================================================
No. 2013
禪宗永嘉集序
唐慶州刺史魏靜述
聞夫。慧門廣闢。理絕色相之端。覺路遙登。
跡晦名言之表。悲夫。能仁示現。應化無方。
開妙典於三乘。暢真詮於八部。所以發揮至賾。
懸梵景於昏衢。光闡大猷。泛禪波於欲浪。
是以金棺揜耀。玉毫收彩。孤標靈鷲之英。
獨負成麟之業者。其唯大師歟。大師俗姓戴氏。
永嘉人也。少挺生知。學不加思。幼則遊心三藏。
長則通志大乘。三業精勤。偏弘禪觀。
境智俱寂。定慧雙融。遂使塵靜昏衢。波澄玄海。
心珠道種。瑩七淨以交輝。戒月悲花。
耿三空而列耀。加復霜松潔操。水月虛襟。布衣蔬食。
忘身為法。愍傷含識。物物斯安。觀念相續。
心心靡間。始終抗節。金石方堅。淺深心要。
貫花慚潔。神徹言表。理契寰中。曲己推人。
順凡同聖。則不起滅定而秉護四儀。
名重當時道扇方外。三吳碩學輻輳禪階。
八表高人風趨理窟。靜往因薄宦。親承接足。恨未盡於方寸。
俄赴京畿。自爾已來。幽冥遽隔。永慨玄眸。
積翳忽喪金錍。欲海洪濤。遄沈智楫。遺文尚在。
龕室寂寥。嗚呼哀哉。痛纏心腑。
所嗟一方眼滅。七眾何依。德音無聞。遠增悽感。
大師在生。凡所宣紀。總有十篇。集為一卷。
庶同歸郢悟者。得意忘言耳。今略紀斯文。多有謬誤。
用俟明哲。非者正之。
禪宗永嘉集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大章分為十門。慕道志儀第一。夫欲修道。
先須立志。及事師儀則。彰乎軌訓。
故標第一。慕道儀式。戒憍奢意第二。
初雖立志修道。善識軌儀。若三業憍奢。妄心擾動。
何能得定。故次第二明戒憍奢意也。
淨修三業第三。前戒憍奢。略標綱要。今子細檢責。
令麤過不生。故次第三明淨修三業。
戒乎身口意也。奢摩他頌第四。前已檢責身口。
令麤過不生。次須入門。修道漸次。不出定慧。
五種起心。六種料簡。故次第四。
明奢摩他頌也。毘婆舍那頌第五。非戒不禪。
非禪不慧。上既修定。定久慧明。
故次第五明毘婆舍那頌也。優畢叉頌第六。偏修於定。
定久則沈。偏學於慧。慧多心動。
故次第六明優畢叉頌。等於定慧。令不沈動。使定慧均等。
捨於二邊。三乘漸次第七。定慧既均。
則寂而常照。三觀一心。何疑不遣。何照不圓。
自解雖明。悲他未悟。悟有淺深。
故次第七明三乘漸次也。理事不二第八。三乘悟理。
理無不窮。窮理在事。了事即理。
故次第八明事理不二。即事而真。用祛倒見也。
勸友人書第九。事理既融。內心自瑩。復悲遠學。
虛擲寸陰。故次第九明勸友人書也。
發願文第十。勸友雖是悲他。專心在一。
情猶未普。故次第十明發願文。誓度一切也。
慕道志儀第一
先觀三界。生厭離故。次親善友。求出路故。
次朝晡問訊。存禮數故。次審乖適如何。
明侍養故。次問何所作。為明親承事故。次瞻仰無怠。
生殷重故。次數決心要。為正修故。
次隨解呈簡。為識邪正故。次驗氣力。知生熟故。
次見病生疑。堪進妙藥故。委的審思。求諦當故。
日夜精勤。恐緣差故。專心一行。為成業故。
亡身為法。為知恩故。如其信力輕微。意無專志。
麤行淺解。汎漾隨機。觸事則因事生心。
緣無則依無息念。既非動靜之等觀。則順有無之得失。
然道不浪階。隨功涉位耳。
戒憍奢意第二
衣食由來。長養栽種。墾土掘地。鹽煮蠶蛾。
成熟施為。損傷物命。令他受死。資給自身。
但畏饑寒。不觀死苦。殺他活己。痛哉可傷。
兼用農功。積力深厚。何獨含靈致命。亦乃信施難消。
雖復出家。何德之有。噫。夫欲出超三界。
未有絕塵之行。徒為男子之身。而無丈夫之志。
但以終朝擾擾。竟夜昏昏。道德未修。衣食斯費。
上乖弘道。下闕利生。中負四恩。誠以為恥。
故智人思之。寧有法死。不無法生。徒自迷癡。
貴身賤法耳。
淨修三業第三
貪瞋邪見意業。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口業。
殺盜婬身業。夫欲志求大道者。必先淨修三業。
然後於四威儀中。漸次入道。乃至六根所對。
隨緣了達。境智雙寂。冥乎妙旨。
云何淨修身業。深自思惟。行住坐臥。四威儀中。
檢攝三愆。無令漏失。慈悲撫育。不傷物命。
水陸空行。一切含識。命無大小。等心愛護。
蠢動蜎飛。無令毀損。危難之流。殷勤拔濟。
方便救度。皆令解脫。於他財物。不與不取。
乃至鬼神。隨有主物。一鍼一草。終無故犯。
貧窮乞[曷-曰]。隨己所有。敬心施與。令彼安隱。
不求恩報。作是思惟。過去諸佛。經無量劫行檀。
布施象馬七珍。頭目髓腦。乃至身命。捨而無吝。
我今亦爾。隨有施與。歡喜供養。心無吝惜。
於諸女色。心無染著。凡夫顛倒。為慾所醉。
耽荒迷亂。不知其過。如捉花莖。不悟毒蛇。
智人觀之。毒蛇之口。熊豹之手。猛火熱鐵。
不以為喻。銅柱鐵床。焦背爛腸。血肉糜潰。
痛徹心髓。作如是觀。唯苦無樂。革囊盛糞。
膿血之聚。外假香塗。內唯臭穢。不淨流溢。
蟲蛆住處。鮑肆廁孔。亦所不及。智者觀之。
但見髮毛爪齒。薄皮厚皮。肉血汗淚。涕唾膿脂。
筋脈腦膜。黃痰白痰。肝膽骨髓肺脾腎胃。
心膏膀胱。大腸小腸。生藏熟藏。屎尿臭處。
如是等物。一一非人。識風鼓擊。妄生言語。
詐為親友。其實怨妒。敗德障道。為過至重。
應當遠離。如避怨賊。是故智者觀之。如毒蛇想。
寧近毒蛇。不親女色。何以故。毒蛇殺人。
一死一生。女色繫縛。百千萬劫。種種楚毒。
苦痛無窮。諦察深思。難可附近。是以智者。
切檢三衍。改往修來。背惡從善。不殺不盜。
放生布施。不行婬穢。常修梵行。日夜精勤。
行道禮拜。歸憑三寶。志求解脫。於身命財。
修三堅法。知身虛幻。無有自性。色即是空。
誰是我者。一切諸法。但有假名。無一定實。
是我身者。四大五陰。一一非我。和合亦無。
內外推求。如水聚沫。浮泡陽焰。芭蕉幻化。
鏡像水月。畢竟無人。無明不了。妄執為我。
於非實中。橫生貪著。殺生偷盜。婬穢荒迷。
竟夜終朝。矻矻造業。雖非真實。善惡報應。
如影隨形。作是觀時。不以惡求。而養身命。
應自觀身。如毒蛇想。為治病故。受於四事。
身著衣服。如裹癰瘡。口餐滋味。如病服藥。
節身儉口。不生奢泰。聞說少欲。深樂修行。故經云。
少欲頭陀。善知止足。是人能入賢聖之道。
何以故。惡道眾生。經無量劫。闕衣乏食。
叫喚號毒。饑寒切楚。皮骨相連。我今暫闕。
未足為苦。是故智者。貴法賤身。勤求至道。
不顧形命。是名淨修身業。云何淨修口業。
深自思惟口之四過。生死根本。增長眾惡。傾覆萬行。
遞相是非。是故智者。欲拔其源。斷除虛妄。
修四實語。正直柔軟和合如實。此之四語。
智者所行。何以故。正直語者。能除綺語。
柔軟語者。能除惡口。和合語者。能除兩舌。
如實語者。能除妄語。正直語者有二。一稱法說。
令諸聞者。信解明了。二稱理說。令諸聞者。
除疑遣惑。柔軟語者亦二。一者安慰語。令諸聞者。
歡喜親近。二者宮商清雅。令諸聞者。愛樂受習。
和合語者亦二。一事和合者。見鬥諍人。
諫勸令捨。不自稱譽。卑遜敬物。二理和合者。
見退菩提心人。殷勤勸進。善能分別。菩提煩惱。
平等一相。如實語者亦二。一事實者。
有則言有。無則言無。是則言是。非則言非。
二理實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涅槃。
常住不變。是以智者。行四實語。觀彼眾主。
曠劫已來。為彼四過之所顛倒。沈淪生死。難可出離。
我今欲拔其源。觀彼口業。脣舌牙齒。
咽喉臍響。識風鼓擊。音出其中。由心因緣。
虛實兩別。實則利益。虛則損減。實是起善之根。
虛是生惡之本。善惡根本。由口言詮。詮善之言。
名為四正。詮惡之語。名為四邪。邪則就苦。
正則歸樂。善是助道之緣。惡是敗道之本。
是故智者要心扶正。實語自立。誦經念佛。
觀語實相。言無所存。語默平等。是名淨修口業。
云何淨修意業。深自思惟。善惡之源。皆從心起。
邪念因緣。能生萬惡。正觀因緣。能生萬善。
故經云。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
當知心是萬法之根本也。云何邪念。無明不了。妄執為我。
我見堅固。貪瞋邪見。橫計所有。生諸染著。
故經云。因有我故。便有我所。因我所故。
起於斷常。六十二見。見思相續。九十八使。
三界生死。輪迴不息。當知邪念。眾惡之本。
是故智者制而不隨。云何正觀。彼我無差。色心不二。
菩提煩惱。本性非殊。生死涅槃。平等一照。
故經云。離我我所。觀於平等。我及涅槃。
此二皆空。當知諸法。但有名字。故經云。乃至涅槃。
亦但有名字。又云。文字性離。名字亦空。
何以故。法不自名。假名詮法。法既非法。
名亦非名。名不當法。法不當名。名法無當。
一切空寂。故經云。法無名字。言語斷故。
是以妙相絕名。真名非字。何以故。無為寂滅。至極微妙。
絕相離名。心言路絕。當知正觀還源之要也。
是故智者正觀因緣。萬感斯遣。境智雙忘。
心源淨矣。是名淨修意業。此應四儀。六根所對。
隨緣了達。入道次第云爾。
==【奢摩他頌第四】
(紅字為 聖嚴法師 永嘉證道歌.止觀頌 -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oc/04/04-01/d6.php 所加之標點版 2014-10-25)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夫念非忘塵而不息,塵非息念而不忘。
塵忘則息念而忘,念息則忘塵而息,忘塵而息,息無能息。
息念而忘,忘無所忘,忘無所忘,塵遺非對。
息無能息,念滅非知。知滅對遺,一向冥寂。
閴爾無寄,妙性天然。如火得空,火則自滅。
空喻妙性之非相,火比妄念之不生。
其辭曰:「忘緣之後寂寂,靈知之性歷歷,無記昏昧昭昭,契真本空的的。」
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
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緣知,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
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
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自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
手不執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為無手,以手安然故,不同於兔角。
復次修心漸次者,夫以知知物,物在知亦在,若以知知知,知知則離物,物離猶知在,起知知於知。
復次修心漸次者,夫以知知物,物在知亦在,若以知知知,知知則離物,物離猶知在,起知知於知。
後知若生時,前知早已滅,二知既不並,但得前知滅。
滅處為知境,能所俱非真,前則滅滅引知,後則知知續滅,生滅相續,自是輪迴之道。
今言知者,不須知知,但知而已,則前不接滅,後不引起,前後斷續,中間自孤,當體不顧,應時消滅。
知體既已滅,豁然如托空,寂爾少時間,唯覺無所得,即覺無覺。無覺之覺,異乎木石。
此是初心處。冥然絕慮,乍同死人,能所頓忘,纖緣盡淨,閴爾虛寂,似覺無知。無知之性,異乎木石。此是初心處,領會難為。
入初心時,三不應有:
入初心時,三不應有:
一惡,謂思惟世間五欲等因緣。
二善,謂思惟世間雜善等事。
三無記,謂善惡不思,閴爾昏住。
戒中三應須具:
一攝律儀戒,謂斷一切惡。
二攝善法戒,謂修一切善。
三饒益有情戒,謂誓度一切眾生。
定中三應須別:一安住定,謂妙性天然,本自非動。二引起定,謂澄心寂怕,發瑩增明。三辦事定,謂定水凝清萬像斯鑑。慧中三應須別:一人空慧,謂了陰非我,即陰中無我,如龜毛兔角。二法空慧,謂了陰等諸法,緣假非實,如鏡像水月。三空空慧,謂了境智俱空,是空亦空。
見中三應須識。
一空見。謂見空而見非空。
二不空見。謂見不空而見非不空。
三性空見。謂見自性而見非性。
偏中三應須簡。
一有法身無般若解脫。
二有般若無解脫法身。
三有解脫無法身般若。
有一無二故不圓。不圓故非性。
又偏中三應須簡。
一有法身般若無解脫。
二有般若解脫無法身。
三有解脫法身無般若。
有二無一故不圓。不圓故非性。
圓中三應須具。
一法身不癡即般若。
般若無著即解脫。
解脫寂滅即法身。
二般若無著即解脫。解脫寂滅即法身。法身不癡即般若。三解脫寂滅即法身。法身不癡即般若。般若無著即解脫。舉一即具三。
言三體即一。此因中三德。
非果上三德。欲知果上三德。法身有斷德邇。
因斷惑而顯德。故名斷德。自受用身有智德。
具四智真實功德故。他化二身。有大恩德。
他受用身。於十地菩薩有恩德故。三種化身。
於菩薩二乘異生有恩故。三諦四智。除成所作智。
為緣俗諦故。然法無淺深。而照之有明昧。
心非垢淨。而解之有迷悟。刱入初心。
迷復何非淺。終契圓理。達始何非深。迷之失理而自差。
悟之失差而即理。迷悟則同其致。
復次初修心人,入門之後,須識五念:
一故起、二串習、三接續、四別生、五即靜。
故起念者,謂起心思惟世間五欲,及雜善等事。
串習念者,謂無心故憶,忽爾思惟善惡等事。
接續念者,謂串習忽起,知心馳散,又不制止,更復續前,思惟不住。
別生念者,謂覺知前念是散亂,即生慚愧改悔之心。
即靜念者,謂初坐時,更不思惟世間善惡,及無記等事,即此作功,故言即靜。
串習一念初生者多,接續故起二念懈怠者有,別生一念慚愧者多,即靜一念精進者有。串習、接續、故起、別生四念為病,即靜一念為藥。雖復藥病有殊,總束俱名為念,得此五念停息之時,名為一念相應,一念者靈知之自性也。然五念是一念枝條,一念是五念根本。
復次,若一念相應之時,須識六種料簡:一識病、二識藥、三識對治、
復次,若一念相應之時,須識六種料簡:一識病、二識藥、三識對治、
四識過生、五識是非、六識正助。
第一病者,有二種:一緣慮、二無記。緣慮者善惡二念也。雖復差殊,俱非解脫,是故總束名為緣慮。無記者雖不緣善惡等事,然俱非真心,但是昏住。此二種名為病。
第二藥者,亦有二種:一寂寂、二惺惺。寂寂謂不念外境善惡等事,惺惺謂不生昏住無記等相。此二種名為藥。
第三對治者,以寂寂治緣慮,以惺惺治昏住。用此二藥,對彼二病,故名對治。
第四過生者,謂寂寂久生昏住,惺惺久生緣慮。因藥發病,故云過生。
第五識是非者,寂寂不惺惺,此乃昏住。惺惺不寂寂,此乃緣慮。不惺惺不寂寂,此乃非但緣慮,亦乃入昏而住。亦寂寂亦惺惺,非唯歷歷,兼復寂寂,此乃還源之妙性也。此四句者,前三句非,後一句是。故云識是非也。
第六正助者,以惺惺為正,以寂寂為助。此之二事,體不相離,猶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為正,以杖為助。夫病者欲行,必先取杖,然後方行。修心之人,亦復如是,必先息緣慮,令心寂寂。次當惺惺,不致昏沈,令心歷歷。歷歷寂寂,二名一體,更不異時。譬夫病者欲行,闕杖不可,正行之時,
第一病者,有二種:一緣慮、二無記。緣慮者善惡二念也。雖復差殊,俱非解脫,是故總束名為緣慮。無記者雖不緣善惡等事,然俱非真心,但是昏住。此二種名為病。
第二藥者,亦有二種:一寂寂、二惺惺。寂寂謂不念外境善惡等事,惺惺謂不生昏住無記等相。此二種名為藥。
第三對治者,以寂寂治緣慮,以惺惺治昏住。用此二藥,對彼二病,故名對治。
第四過生者,謂寂寂久生昏住,惺惺久生緣慮。因藥發病,故云過生。
第五識是非者,寂寂不惺惺,此乃昏住。惺惺不寂寂,此乃緣慮。不惺惺不寂寂,此乃非但緣慮,亦乃入昏而住。亦寂寂亦惺惺,非唯歷歷,兼復寂寂,此乃還源之妙性也。此四句者,前三句非,後一句是。故云識是非也。
第六正助者,以惺惺為正,以寂寂為助。此之二事,體不相離,猶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為正,以杖為助。夫病者欲行,必先取杖,然後方行。修心之人,亦復如是,必先息緣慮,令心寂寂。次當惺惺,不致昏沈,令心歷歷。歷歷寂寂,二名一體,更不異時。譬夫病者欲行,闕杖不可,正行之時,
假杖故能行。作功之者,亦復如是,歷歷寂寂,不得異時,雖有二名,其體不別。
又曰:亂想是病,無記亦病。寂寂是藥,惺惺亦藥。寂寂破亂想,惺惺治無記。寂寂生無記,惺惺生亂想。寂寂雖能治亂想,而復還生無記,惺惺雖能治無記,而復還生亂想。故曰: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寂寂為助,惺惺為正。思之。
復次料簡之後,須明識一念之中五陰,謂歷歷分別,明識相應,即是識陰。領納在心,即是受陰。心緣此理,即是想陰,行用此理,即是行陰,污穢真性,即是色陰。此五陰者,舉體即是一念,此一念者,舉體全是五陰。歷歷見此一念之中,無有主宰,即人空慧,見如幻化,即法空慧。是故須識此五念及六種料簡。願勿嫌之,如取真金。明識瓦礫,及以偽寶。但盡除之,縱不識金,金體自現,何憂不得。
又曰:亂想是病,無記亦病。寂寂是藥,惺惺亦藥。寂寂破亂想,惺惺治無記。寂寂生無記,惺惺生亂想。寂寂雖能治亂想,而復還生無記,惺惺雖能治無記,而復還生亂想。故曰: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寂寂為助,惺惺為正。思之。
復次料簡之後,須明識一念之中五陰,謂歷歷分別,明識相應,即是識陰。領納在心,即是受陰。心緣此理,即是想陰,行用此理,即是行陰,污穢真性,即是色陰。此五陰者,舉體即是一念,此一念者,舉體全是五陰。歷歷見此一念之中,無有主宰,即人空慧,見如幻化,即法空慧。是故須識此五念及六種料簡。願勿嫌之,如取真金。明識瓦礫,及以偽寶。但盡除之,縱不識金,金體自現,何憂不得。
毘婆舍那頌第五
夫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
智生則了境而生。境了則智生而了。智生而了。
了無所了。了境而生。生無能生。生無能生。
雖智而非有。了無所了。雖境而非無。無即不無。
有即非有。有無雙照。妙悟蕭然。如火得薪。
彌加熾盛。薪喻發智之多境。火比了境之妙智。
其辭曰。達性空而非縛。雖緣假而無著。
有無之境雙照。中觀之心歷落。若智了於境。即是境空。
智如眼了花。空是了花空眼。若智了於智。
即是智空。智如眼了眼。空是了眼空眼。
智雖了境空。及以了智空。非無了境智。境空智猶有。
了境智空智。無境智不了。如眼了花空。
及以了眼空。非無了花眼。花空眼猶有。
了花眼空眼。無花眼不了。復次一切諸法。悉假因緣。
因緣所生。皆無自性。一法既爾。萬法皆然。
境智相從。于何不寂。何以故。因緣之法。
性無差別。故今之三界。輪迴六道。昇降淨穢苦樂。
凡聖差殊。皆由三業四儀。六根所對。隨情造業。
果報不同。善則受樂。惡則受苦。故經云。
善惡為因。苦樂為果。當知法無定相。隨緣搆集。
緣非我有。故曰性空。空故非異。萬法皆如。
故經云。色即是空。四陰亦爾。
如是則何獨凡類緣生。亦乃三乘聖果。皆從緣有。是故經云。
佛種從緣起。是以萬機叢湊。達之者。則無非道場。
色像無邊。悟之者則無非般若。故經云。
色無邊故。當知般若亦無邊。何以故。
境非智而不了。智非境而不生。智生則了境而生。
境了則智生而了。智生而了。了無所了。了境而生。
生無能生。生無能生。則內智寂寂。了無所了。
則外境如如。如寂無差。境智冥一。萬累都泯。
妙旨存焉。故經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如是則妙旨非知。不知而知矣。
優畢叉頌第六
夫定亂分政。動靜之源莫二。愚慧乖路。
明闇之本非殊。群迷從暗而背明。捨靜以求動。
眾悟背動而從靜。捨暗以求明。
明生則轉愚成慧。靜立則息亂成定。定立由乎背動。
慧生因乎捨暗。暗動連繫於煩籠。靜明相趨於物表。
物不能愚。功由於慧。煩不能亂。功由於定。
定慧更資於靜明。愚亂相纏於暗動。
動而能靜者。即亂而定也。暗而能明者。即愚而慧也。
如是則暗動之本無差。靜明由茲合道。
愚亂之源非異。定慧於是同宗。宗同則無緣之慈。
定慧則寂而常照。寂而常照則雙與。
無緣之慈則雙奪。雙奪故優畢叉。雙與故毘婆奢摩。
以奢摩他故。雖寂而常照。以毘婆舍那故。
雖照而常寂。以優畢叉故。非照而非寂。
照而常寂故說俗而即真。寂而常照故說真而即俗。
非寂非照。故杜口於毘耶。復次觀心十門。
初則言其法爾。次則出其觀體。三則語其相應。
四則警其上慢。五則誡其疏怠。
六則重出觀體。七則明其是非。八則簡其詮旨。
九則觸途成觀。十則妙契玄源。第一言其法爾者。
夫心性虛通。動靜之源莫二。真如絕慮。
緣計之念非殊。惑見紛馳。窮之則唯一寂。靈源不狀。
鑒之則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
一寂非異。慧眼之號斯存。理量雙消。
佛眼之功圓著。是以三諦一境。法身之理恒清。三智一心。
般若之明常照。境智冥合。解脫之應隨機。
非縱非橫。圓伊之道玄會。故知三德妙性。
宛爾無乖。一心深廣難思。何出要而非路。
是以即心為道者。可謂尋流而得源矣。
第二出其觀體者。祇知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
第三語其相應者。心與空相應。則譏毀讚譽。
何憂何喜。身與空相應。則刀割香塗。何苦何樂。
依報與空相應。則施與劫奪。何得何失。
心與空不空相應。則愛見都忘。慈悲普救。
身與空不空相應。則內同枯木。外現威儀。
依報與空不空相應。則永絕貪求。資財給濟。
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實相初明。開佛知見。
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一塵入正受。
諸塵三昧起。
依報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香臺寶閣。嚴土化生。第四警其上慢者。
若不爾者。則未相應也。第五誡其疏怠者。
然渡海應須上船。非船何以能渡。
修心必須入觀。非觀無以明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
思之勿自恃也。第六重出觀體者。
秖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無。不知即念即空不空。
非非有非非無。第七明其是非者。心不是有。
心不是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是有是無即墮是。
非有非無即墮非。如是秖是。是非之非。
未是非是。非非之是。今以雙非破兩是。是破非是。
猶是非又以雙非破兩非。非破非非即是是。
如是秖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不不非。
不是不不是。是非之惑。綿微難見。神清慮靜。
細而研之。第八簡其詮旨者。然而至理無言。
假文言以明其旨。旨宗非觀。藉修觀以會其宗。
若旨之未明。則言之未的。若宗之未會。
則觀之未深。深觀乃會其宗。的言必明其旨。
旨宗既其明會。言觀何得存存耶。
第九觸途成觀者。夫再演言辭。重標觀體。欲明宗旨無異。
言觀有逐方移。移言則言理無差。
改觀則觀旨不異。不異之旨即理。無差之理即宗。
宗旨一而二名。言觀明其弄引耳。第十妙契玄源者。
夫悟心之士。寧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
豈滯言而惑理。理明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
旨會則心行處滅。何觀之能思心。
言不能思議者。可謂妙契寰中矣。
三乘漸次第七
夫妙道沖微。理絕名相之表。至真虛寂。
量超群數之外。而能無緣之慈。隨有機而感應。
不二之旨。逐根性以區分。順物忘懷。施而不作。
終日說示。不異無言。設教多途。無乖一揆。
是以大聖慈悲。隨機利物。統其幽致。群籍非殊。
中下之流。觀諦緣而自小。高上之士。
御六度而成大。由是品類愚迷。無能自曉。
或因說而悟解。故號聲聞。原其所修。四諦而為本行。
觀無常而生恐。念空寂以求安。患六道之輪迴。
惡三界之生死。見苦常懷厭離斷集。
恒畏其生證滅。獨契無為修道。惟論自度。
大誓之心未普。攝化之道無施。六和之敬空然。
三界之慈靡運。因乖萬行。果闕圓常。六度未修。
非小何類。如是則聲聞之道也。或有不因他話。
自悟非常。偶緣散而體真。故名緣覺。原其所習。
十二因緣。而為本行。觀無明而即空。
達諸行而無作。二因既非其業。五果之報何酬。
愛取有以無疵。老死亦何所累。故能翛然獨脫。
靜處幽居。觀物變而悟非常。睹秋零而入真道。
四儀庠序。攝心慮以恬愉。性好單棲。
憩間林而自適。不忻說法。現神力以化他。無佛之世。
出興作佛。燈之後焰。身惟善寂。意翫清虛。
獨宿孤峰。觀緣散滅。利他不普。自益未圓。
於下有勝。於上不足。兩非其類。位處中乘。
如此辟支佛道也。如其根性本明。玄功宿著。
學非博涉。解自生知。心無所緣。而能利物。
慈悲至大。愛見之所不拘。終日度生。不見生之可度。
一異齊旨。解惑同源。人法俱空。故名菩薩。
原其所修。六度而為正因。行施則盡命傾財。
持戒則吉羅無犯。忍辱則深明非我。割截何傷。
安耐毀譽。八風不動。精進則勤求至道。
如救頭然。自行化他。剎那之頃無間。
禪那則身心寂怕。安般希微。住寂定以自資。
運四儀而利物。智慧則了知緣起。自性無生。萬法皆如。
真源至寂。雖知煩惱無可捨。菩提無可取。
而能不證無為。度生長劫。廣修萬行。等觀群方。
下及諦緣。上該不共。大誓之心普被。
四攝之道通收。總三界以為家。括四生而為子。
悲智雙運。福慧兩嚴。超越二乘。獨居其上。
如是則大乘之道也。是以一真之理。逐根性以階差。
取益隨機。三乘之唱備矣。然而至理虛玄。
窮微絕妙。尚非其一。何是於三。不三之三而言三。
不一之一而言一。一三非三尚不三。
三一之一亦何一。一不一自非三。三不三自非一。
非一一非三不留。非三三非一不立。
不立之一本無三。不留之三本無一。一三本無無亦無。
無無無本故妙絕。如是則一何所分。
三何所合。合分自於人耳。何理異於言哉。
譬夫三獸渡河。河一寧從獸合。復何獨河非獸合。
亦乃獸不河。分河尚不成。三河豈得以河而合獸。
獸尚不成一。獸豈得以獸而成河。
河非獸而何三。獸非河而何一。一河獨包三獸。
而河未曾三。三獸共履一河。而獸未嘗一。獸之非一。
明其足有短長。河之不三。知其水無深淺。
水無深淺。譬法之無差。足有短長。
類智之有明昧。如是則法本無三。而人自三耳。
今之三乘之初。四諦最標其首。法之既以無差。
四諦亦何非大。而言聲聞觀之。位居其小者哉。
是知諦似於河。人之若獸。聲聞最劣。與兔為儔。
雖復奔波。寧窮浪底。未能知其深極。位自居卑。
何必觀諦之流。一概同其成小。
如其智照高明。量齊香象者。則可以窮源盡際。
煥然成大矣。故知下智觀者。得聲聞果。中智觀者。
得緣覺果。上智觀者。得菩薩果。明宗皎然。
豈容圖度者矣。是以聲聞見苦而斷集。
緣覺悟集散而觀離。菩薩了達真源。知集本無和合。
三人同觀四諦。證果之所差殊。良由觀有淺深。
對照明其高下耳。是以下乘行下。
中上之所未修。上乘行上。而修中下。中行中下。
不修於上。上中下之在人。非諦令其大小耳。
然三乘雖殊。同歸出苦之要。聲聞雖小。
見愛之惑已祛。故於三界無憂。分段之形滅矣。
三明照耀。開朗八萬之劫。現前六通。縱任無為。
山壁遊之直度。時復空中行住。或坐臥之安然。
汎沼則輕若鴻毛。涉地則猶如履水。
九定之功滿足。十八之變隨心。然三藏之佛。
望六根清淨位。有齊有劣。同除四住。此處為齊。
若伏無明。三藏則劣。佛尚為劣。二乘可知。
望上斷伏雖殊。於下悟迷有隔。如是則二乘何咎。
而欲不修者哉。如來為對大根。引歸寶所。
令修種智。同契圓伊。或毀或譽。抑揚當時耳。
凡夫不了預畏被呵。寧知見愛尚存。去二乘而甚遠。
雖復言其修道。惑使諸所不祛。
非惟身口未端。亦乃心由諂曲。見生自意。解背真詮。
聖教之所不依明師未曾承受。根緣非唯宿習。
見解未預生知。而能世智辯聰談論。以之終日。
時復牽於經語。曲會私情。縱邪說以誑愚人。
撥因果而排罪福。順情則嬉怡生愛。
違意則[怡-台+於][怡-台+諸]懷瞋。三受之狀固然。稱位乃儔菩薩。
初篇之非未免。過人之釁又縈。大乘之所不修。
而復譏於小學。恣一時之強口。
謗說之患鏗然。三塗苦輪。報之長劫。哀哉吁哉。
言及愴然悲酸矣。然而達性之人。對境彌加其照。
忘心之士。相善不涉其懷。況乎三業之邪非。
寧有歷心於塵滴。是以鑒玄之侶。淨三受於心源。
滌穢之流。掃七支於身口。無情罔侵塵葉。
有識無惱蜎螟。幽澗未足比其清。
飛雪無以方其素。眷德若羽群揚翅。望星月以窮高。
棄惡若鱗眾驚鉤。投江瀛而盡底。玄曦慚其照遠。
上界恧以緣消。境智合以圓虛。
定慧均而等妙。桑田改而心無易。海嶽遷而志不移。
而能處憒非喧。凝神挺照。心源朗淨。慧解無方。
觀法性而達真如。鑒金文而依了義。
如是則一念之中。何法門而不具。如其妙慧未彰。
心無準的。解非契理。行闕超塵。乖法性而順常情。
背圓詮而執權說。如是則次第隨機。
對根緣而設教矣。是以敘其綱紀。委悉餘所。
未明深淺宗途。略言其趣。三乘之學。
影響知其分位耳。
事理不二第八
夫妙悟通衢。則山河非壅。迷名滯相。
則絲毫成隔。然萬法本源。由來實相。塵沙惑趣。
原是真宗。故物像無邊。般若無際者。
以其法性本真。了達成智故也。譬夫行由通徑。
則萬里可期。如其觸物衝渠。則終朝域內。
以其不知物有無形之畔。渠有窮虛之域故也。
是以學遊中道。則實相可期。如其執有滯無。
則終歸邊見。以其不知有有非有之相。
無有非無之實故也。今之色相紛紜。窮之則非相。音聲吼喚。
究之則無言。迷之則謂有形聲。
悟之則知其闃寂。如是則真諦不乖於事理。
即事理之體元真。妙智不異於了知。即了知之性元智。
然而妙旨絕言。假文言以詮旨。真宗非相。
假名相以標宗。譬夫象非雪山。假雪山而類象。
此但取其能類耳。豈以雪山而為象耶。
今之法非常而執有。有假非有以破常。
性非斷而執無。假非無而破斷。類夫淨非水灰。
假水灰而洗淨者。此但取其能洗耳。
豈以水灰而為淨耶。故知中道不偏。假二邊而辨正。
斷常非是。寄無有以明非。若有若無言既非。
非有非無亦何是。信知妙達玄源者。
非常情之所測也。何者。夫妄非愚出。真不智生。達妄名真。
迷真曰妄。豈有妄隨愚變。真逐智迴。
真妄不差。愚智自異耳。夫欲妙識玄宗。
必先審其愚智。若欲審其愚智。善須明其真妄。
若欲明其真妄。復當究其名體。名體若分。真妄自辨。
真妄既辨。愚智迢然。是以愚無了智之能。
智有達愚之實。故知非智無以明其真妄。
非智莫能辨其名體。何者或有名而無體。
或因體而施名。名體混緒。實難窮究矣。
是以體非名而不辨。名非體而不施。言體必假其名。
語名必藉其體。今之體外施名者。
此但名其無體耳。豈有體當其名耶。譬夫兔無角而施名。
此則名其無角耳。豈有角當其名耶。
無體而施名者。則名無實名也。名無實名。則所名無也。
所名既無。能名不有也。何者。
設名本以名其體。無體何以當其名。言體本以當其名。
無名何以當其體。體無當而非體。名無名而非名。
此則何獨體而元虛。亦乃名而本寂也。
然而無體當名。由來若此。名之體當。何所云為。
夫體不自名。假他名而名我體。名非自設。
假他體而施我名。若體之未形。則名何所名。
若名之未設。則體何所明。然而明體雖假其名。
不為不名而無體耳。設名要因其體。
無體則名之本無。如是則體不名生。名生於體耳。
今之體在名前。名從體後辨者。
如此則設名以名其體。故知體是名源耳。
則名之所由緣起於體。體之元緒何所因依。夫體不我形。
假緣會而成體。緣非我會。因會體而成緣。
若體之未形。則緣何所會。若緣之未會。則體何所形。
體形則緣會而形。緣會則體形而會。
體形而會則明。形無別會。形無別會。則會本無也。
緣會而形則明。會無別形。會無別形。則形本無也。
是以萬法從緣。無自體耳。體而無自。
故名性空。性之既空。雖緣會而非有。緣之既會。
雖性空而不無。是以緣會之有。有而非有。
性空之無。無而不無。何者會即性空。故言非有。
空即緣會。故曰非無。今言不有不無者。
非是離有別有一無也。亦非離無別有一有也。
如是則明法非有無。故以非有非無名耳。
不是非有非無。既非有無。又非非有非非無也。
如是何獨言語道斷。亦乃心行處滅也。
勸友人書第九
婺州浦陽縣佐溪山朗禪師召大師山居書
自到靈谿。泰然心意。高低峰頂。振錫常游。
石室巖龕。拂乎宴坐。青松碧沼。明月自生。
風掃白雲。縱目千里。名花香果。峰鳥銜將。
猿嘯長吟。遠近皆聽。鋤頭當枕。細草為氈。
世上崢嶸。競爭人我。心地未達。方乃如斯。
儻有寸陰。願垂相訪。
大師答朗禪師書
自別以來。經今數載。遙心眷想。時復成勞。
忽奉來書。適然無慮。不委信後。道體如何。
法味資神。故應清樂也。玄覺粗得延時。欽詠德音。
非言可述。承懷節操。獨處幽棲。泯跡人間。
潛形山谷。親朋絕往。鳥獸時遊。竟夜綿綿。
終朝寂寂。視聽都息。心累闃然。獨宿孤峰。
端居樹下。息繁餐道。誠合如之。然而正道寂寥。
雖有修而難會。邪徒諠擾。乃無習而易親。
若非解契玄宗。行符真趣者。則未可幽居抱拙。
自謂一生歟。應當博問先知。伏膺誠懇。執掌屈膝。
整意端容。曉夜忘疲。始終虔仰。折挫身口。
蠲矜怠慢。不顧形骸。專精至道者。
可謂澄神方寸歟。夫欲採妙探玄。實非容易。決擇之次。
如履輕冰。必須側耳目而奉玄音。
肅情塵而賞幽致。忘言宴旨。濯累餐微。夕惕朝詢。
不濫絲髮。如是則乃可潛形山谷。寂累絕群哉。
其或心徑未通。矚物成壅。而欲避諠求靜者。
盡世未有其方。況乎鬱鬱長林。峨峨聳峭。
鳥獸嗚咽。松竹森梢。水石崢嶸。風枝蕭索。
藤蘿縈絆。雲霧氤氳。節物衰榮。晨昏眩晃。
斯之種類。豈非喧雜耶。故知見惑尚紆。觸途成滯耳。
是以先須識道後乃居山。
若未識道而先居山者。但見其山。必忘其道。
若未居山而先識道者。但見其道。必忘其山。
忘山則道性怡神。忘道則山形眩目。是以見道忘山者。
人間亦寂也。見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
必能了陰無我。無我誰住人間。若知陰入如空。
空聚何殊山谷。如其三毒未祛。六塵尚擾。
身心自相矛盾。何關人山之喧寂耶。且夫道性沖虛。
萬物本非其累。真慈平等。聲色何非道乎。
特因見倒惑生。遂成輪轉耳。若能了境非有。
觸目無非道場。知了本無。所以不緣而照。
圓融法界。解惑何殊。以含靈而辨悲。即想念而明智。
智生則法應圓照。離境何以觀悲。
悲智理合通收。乖生何以能度。度盡生而悲大。
照窮境以智圓。智圓則喧寂同觀。悲大則怨親普救。
如是則何假長居山谷。隨處任緣哉。
況乎法法虛融。心心寂滅。本自非有。誰強言無。
何喧擾之可喧。何寂靜之可寂。若知物我冥一。
彼此無非道場。復何徇喧雜於人間。
散寂寞於山谷。是以釋動求靜者。憎枷愛杻也。
離怨求親者。厭檻忻籠也。若能慕寂於喧。
市廛無非宴坐。徵違納順。怨債由來善友矣。
如是則劫奪毀辱。何曾非我本師。叫喚喧煩。無非寂滅。
故知妙道無形。萬像不乖。其致真如寂滅。
眾響靡異其源。迷之則見倒惑生。
悟之則違順無地。
闃寂非有緣會而能生峨嶷非無緣散而能滅。滅既非滅以何滅滅。
生既非生以何生生。生滅既虛。實相常住矣。是以定水滔滔。
何念塵而不洗。智燈了了。何惑霧而不祛。
乖之則六趣循環。會之則三塗迥出。
如是則何不乘慧舟而遊法海。
而欲駕折軸於山谷者哉。故知物類紜紜。其性自一。靈源寂寂。
不照而知實相。天真靈智非造。人迷謂之失。
人悟謂之得。得失在於人。何關動靜者乎。
譬夫未解乘舟。而欲怨其水曲者哉。若能妙識玄宗。
虛心冥契。動靜常短。語默恒規。寂爾有歸。
恬然無間。如是則乃可逍遙山谷。放曠郊廛。
遊逸形儀。寂怕心腑。恬澹息於內。蕭散揚於外。
其身兮若拘。其心兮若泰。現形容於寰宇。
潛幽靈於法界。如是則應機有感。適然無準矣。
因信略此。餘更何申。若非志朋。安敢輕觸。
宴寂之暇。時暫思量。予必誑言。無當看竟。
迴充紙燼耳不宣。同友玄覺和南。
發願文第十
稽首圓滿遍知覺。寂靜平等本真源。相好嚴特非有無。
慧明普照微塵剎。稽首湛然真妙覺。
甚深十二修多羅。非文非字非言詮。一音隨類皆明了。
稽首清淨諸賢聖。十方和合應真僧。執持禁戒無有違。振錫攜瓶利含識。
卵生胎生及濕化。有色無色想非想。非有非無想雜類。六道輪迴不暫停。
我今稽首歸三寶。
普為眾生發道心。群生沈淪苦海中。願因諸佛法僧力。慈悲方便拔諸苦。
不捨弘願濟含靈。化力自在度無窮。恒沙眾生成正覺。
說此偈已。我復稽首歸依。十方三世。
一切諸佛法僧前。承三寶力。志心發願。修無上菩提。
契從今生。至成正覺。中間決定。勤求不退。
未得道前。身無橫病。壽不中夭。正命盡時。
不見惡相。無諸恐怖。不生顛倒。身無苦痛。
心不散亂。正慧明了。不經中陰。不入地獄。
畜生餓鬼。水陸空行。天魔外道。幽冥鬼神。
一切雜形。皆悉不受。長得人身。聰明正直。
不生惡國。不值惡王。不生邊地。不受貧苦。
奴婢女形。黃門二根。黃髮黑齒。頑愚暗鈍。
醜陋殘缺。盲聾瘖啞。凡是可惡。畢竟不生。
出處中國。正信家生。常得男身。六根完具。
端正香潔。無諸垢穢。志意和雅。身安心靜。
不貪瞋癡。三毒永斷。不造眾惡。恒思諸善。
不作王臣。不為使命。不願榮飾。安貧度世。
少欲知足。不長畜積。衣食供身。不行偷盜。
不殺眾生。不噉魚肉。敬愛含識。如我無異。
性行柔軟。不求人過。不稱己善。不與物諍。
怨親平等。不起分別。不生憎愛。他物不悕。
自財不吝。不樂侵犯。恒懷質直。心不卒暴。
常樂謙下。口無惡說。身無惡行。心不諂曲。
三業清淨。在處安隱。無諸障難。竊盜劫賊。
王法牢獄。枷杖鉤鎖。刀鎗箭槊。猛獸毒蟲。
墮峰溺水。火燒風飄。雷驚霹靂。樹折巖頹。
堂崩棟朽。撾打怖畏。趁逐圍繞。執捉繫縛。
加誣毀謗。橫註鉤牽。凡諸難事。一切不受。
惡鬼飛災。天行毒癘。邪魔魍魎。若河若海。
崇山穹嶽。居止樹神。凡是靈祇。聞我名者。
見我形者。發菩提心。悉相覆護。不相侵惱。
晝夜安隱。無諸驚懼。四大康強。六根清淨。
不染六塵。心無亂想。不有昏滯。不生斷見。
不著空有。遠離諸相。信奉能仁。不執己見。
悟解明了。生生修習。正慧堅固。不被魔攝。
大命終時。安然快樂。捨身受身。無有怨對。
一切眾生。同為善友。所生之處。值佛聞法。
童真出家。為僧和合。身身之服。不離袈裟。
食食之器。不乖盂缽。道心堅固。不生憍慢。
敬重三寶。常修梵行。親近明師。隨善知識。
深信正法。勤行六度。讀誦大乘。行道禮拜。
妙味香花。音聲讚唄。燈燭臺觀。山海林泉。
空中平地。世間所有。微塵已上。悉持供養。
合集功德。迴助菩提。思惟了義。志樂間靜。
清素寂默。不愛喧擾。不樂群居。常好獨處。
一切無求。專心定慧。六通具足。化度眾生。
隨心所願。自在無礙。萬行成就。精妙無窮。
正直圓明。志成佛道。願以此善根。普及十方界。
上窮有頂。下極風輪。天上人間。六道諸身。
一切含識。我所有功德。悉與眾生共。
盡於微塵劫。不惟一眾生。隨我有善根。普皆充薰飾。
地獄中苦惱。南無佛法僧。稱佛法僧名。
願皆蒙解脫。餓鬼中苦惱。南無佛法僧。稱佛法僧名。
願皆蒙解脫。畜生中苦惱。南無佛法僧。
稱佛法僧名。願皆蒙解脫。天人阿修羅。
恒沙諸含識。八苦相煎迫。南無佛法僧。因我此善根。
普免諸纏縛。南無三世佛。南無修多羅。
菩薩聲聞僧。微塵諸聖眾。不捨本慈悲。攝受群生類。
盡空諸含識。歸依佛法僧。離苦出三塗。
疾得超三界。各發菩提心。晝夜行般若。
生生勤精進。常如救頭然。先得菩提時。誓願相度脫。
我行道禮拜。我誦經念佛。我修戒定慧。
南無佛法僧。普願諸眾生。悉皆成佛道。
我等諸含識。堅固求菩提。頂禮佛法僧。願早成正覺。
禪宗永嘉集(終)
--
文章整理:【禪】 - http://bud-yamola.blogspot.jp/2010/02/yamola.html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No Response to "唐永嘉玄覺:〈永嘉證道歌〉、《禪宗永嘉集》、〈無相大師行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