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壓抑、守舊和禁忌/宗薩欽哲
[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壓抑、守舊和禁忌
我在這本書中想探討壓抑、守舊和禁忌,以及它們如何將我們和自己的本初善──也就是佛性──分離。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沒有什麼可讓它改善,也沒有什麼能使它不穩。它的光輝從一開始就是無垢的,不會被染汙。雖然我們都有佛的本質,但是卻被情緒、習性、壓抑等包覆暫時地遮蔽。用髒衣服做個比喻:衣服裡本來是沒有塵土的,但是只要我們不去洗髒衣服,衣服的原本性質就被遮蓋著。大家都同意衣服是能被清洗的,塵土是暫時的。我們知道衣服買來時是乾淨的,帳單上並沒有說衣服25元、稅5元、塵土10元。我們花錢買肥皂和洗衣機,正是因為我們相信塵土是暫時的,而且能被洗掉。我們因而會有動力去把衣服放入洗衣機,加上肥皂去洗。
類似的,在佛教的最高層次中,你承認你的內在佛性。你相信藉由佛法的修行,能夠清除暫時的塵垢,也相信遮障是能被移除的。我自己的祖母和母親都洗衣服,而且洗出來是乾淨的。這是管用的。我的師父們和他們的師父們都修持佛法,而且數千年以來都如此──入道,清洗自己,並且證得究竟自性。染汙是能被清除的。然而即使過了這麼久,我自己還是沒能領悟到所謂「染汙可被清除」的力量。染汙可被清除,這是成佛之道的精髓所在。
所有你生命中一切看來的不好和煩惱都來自於因緣。它們既非「上帝給的」;它們也非在你真正的自性之內。它們更非隨機發生。並非像是你聞到對街有狗屎,突然某些狗屎就會出現在你的鞋子上。你要真的踩到它才會。你能瞭解我在說什麼嗎?這其實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你有能力去操控造成你問題的因和緣。當你根除負面的因緣,剩下的就是我們所說的佛性。
遮蔽我們佛性的壓抑,是因為我們使用外在的參照點來定義並確認我們自己的自我主體而生。這裡的問題是,那些參照點不斷改變。當我們嘗試要跟上這些變異的參照點時,這些壓抑就互相堆疊並且成倍數增長。我們的自我意識增加,我們並感受到恐懼和易受傷。參照點是我們希望、恐懼和壓抑的由來,也把我們越來越帶離己身的佛性。因此,你不如斷除壓抑,並回到真實──你自己的本初善,你的佛性。
問:仁波切,「壓抑」這個用詞讓我感到迷惑。能否請您再解釋一下?
壓抑的根源就是串習。串習是原因,而壓抑是結果。我們生生世世以來累積了無數的壓抑和禁忌。想想我們光是這一輩子就累積了多少──從我們的教育、社會、家庭、朋友,身為美國人、身為中國人、身為俄國人。我們已經創造出一些相當驚人的信仰體系和可支援這些的機制。比如說,有些人根據《Vogue》和《Esquire》雜誌來決定何謂美麗身體的構造。他們可能斷定自己太瘦或太胖,胸部尺寸不對,或者頭髮太少。為了要改造自己,他們會找在醫學院學了很多年的整容醫生,會買有很多束帶的特別內衣,會做個頭皮或毛髮移植。他們可能會做的事情是沒有止盡的。順道一提,「壓抑」乃是個大生意。
問:仁波切,假如我們沒有「壓抑」的話,那會如何?生活不會變得亂糟糟或失序嗎?在我們擺脫壓抑之後,不會因此而更加自私嗎?
當你擺脫壓抑,你會變得愈來愈真誠。但是這裡要注意!這不表示你變得像是「沒來由地反叛」或是成為新世紀花童(嬉皮)。這並非意指你要把現有的壓抑換成更離經叛道的壓抑。這也不是說你任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比這些要更深奧多了。摧毀壓抑的確能有附帶的好處。你可能不再在乎別人怎麼想。無論褒貶,你都能夠超然以待,因為你知道褒貶只會引燃更多的壓抑。不帶壓抑是有益的,因為你對他人會有同理心。當別人喜怒無常、惹人厭煩或執拗難處時,你能夠思維:「啊,這是由於他們的壓抑。」你將會有慈悲心,就像醫生會同情不知道自己精神有問題的病患一般。
問:仁波切,假設我如您所描述地擺脫了壓抑,當我看到一位父親怒打小孩時,我會如何反應呢?
寂天尊者的教導簡潔地回答了你的問題:並非那個人,而是那個怒氣。因為那位父親本身就是自己怒氣的受害者,你的反感會被導向他的怒氣,而非那位父親。寂天尊者(的話)是如此、如此優美……我的天,他真是個偉大的人!這類的偉人們竟真的曾經存在於這個地球,真是神奇。不知道有沒有追溯頒發的諾貝爾和平獎?他們應該頒給寂天菩薩,你不覺得嗎?
問:是的,仁波切,我同意。當我聽到「壓抑」和「禁忌」這樣的字眼,我想到一種膚淺的行為或自我意識;但是當我想到業的模式時,我想像它們是更細微和深層的運作。習性、壓抑和禁忌,這些與業有多深的聯繫呢?
相當程度是如此──一切都是業。只要還有心,就會有業。令人難過的是,沒有什麼是非業(脫離因果報應)的。我們的習性和業,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習性同時是未來業的因,也是過去業的果。某些我們具有的特定壓抑,看來並非基於文化或環境。這是佛洛依德搞錯的地方。假如不相信過去世,我們就只能在這一世尋找自己問題的根源,而且往往歸咎于父母、艱辛的童年、運作不良的男女關係、社會等等。但其實我們應該瞭解到,有很多生生世世,而且我們現在的某些壓抑、守舊和禁忌,並不是這輩子的產物,而其實是過去業力模式的延續。
問:仁波切,假如個人的和社會的壓抑都是如此普遍且具影響力,我們要如何克服呢?事實上,我們甚至要如何開始認出它們?
藉由禪修,不要攪動。
問:不要攪動?如何做到?
坐直…念頭來了…只要看著…什麼都不要做…不要壓抑…不要助長。假如你不攪動泥水,水自己會變清。假如你去攪它,水會變得更濁。因此就隨它去。壓抑最終將停息。假如你不是修行者,這會花點時間。當你每天練習一點,正面效果會逐漸累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做日修。
問:謝謝仁波切。那天您也說到,警覺性是脫離壓抑的關鍵。我不確定您指的「警覺性」是什麼?
不攪動就是警覺性;禪修是警覺性。維持警覺,你便能避免淪於虛假、缺乏真實性。但是要記住,警覺性本身並非一個目標或結果。警覺性是一種道路。警覺性是一個工具。你必須竭力保持隨時的警覺,以便避免修道的兩個障礙:第一個是「錯誤的道」(邪途),當你開始想著其實沒有因緣、沒有過去世、沒有佛,這時你就從道上跌落了。
第二個障礙是「走上岔路」(歧途),此時,修道的本身即是問題。事實上,有些進展的人反而更容易走上岔路。比如說,他們可能對修道產生厭倦,也許幾百世都走到另一條路上。或者,他們也許變得如此專注于修道的某個面向,這反而阻礙了自己的進步。舉例來說,謙虛是個美德,但是假如你太固著于必須謙虛才是有德行的這個想法,它就有可能變成障礙,因為有時為了真正利益他人,你必須相反而行。假如一個嬰兒移向火堆,溫和謙卑的說話就不善巧,你必須強而有力地喊:「不!」這就像是相較于塞尚的一幅美麗水果靜物畫,米羅的超現實主義畫作或許和某個人會有更強烈的共鳴。
有些在道上達到特定層次的人,若因太享受而停滯不前,這也是走上岔路。他們愛上了道的本身而忘了自己的目的地。這些障礙都有可能發生,因此警覺性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個方法、工具,和警衛。
問:仁波切,會不會有人把「克服壓抑」曲解成對輕率行為的合理化?
這有意思。自我居於壓抑中。在試圖清除一個現前壓抑的過程中,你發展出另一個壓抑。這發生在很多所謂的靈修者身上。對離于壓抑的自由產生執取,這不過是又創造出另一個問題,因此並不是自由。你能瞭解嗎?假如我說「你很美」,你不會當真。但是假如我說「你的嘴唇有點怪」,你會煞有其事地吸收我的話語而連想多天,不是嗎?選擇性的聆聽是人類的特點,我們往往依據什麼讓自己最愉快或是依據自己已經建立起的壓抑,以選擇並擷取教導。但正因如此,我們的道途才會無效。這很重要,當我們決定認真學佛時,我們對他所說的一切都要認真以待。
問:我們如何不違反人性的基本原則而能清除壓抑?似乎有些原則是我們要保持的。
我們有很多原則,不是嗎?但是原則是心所造出來的。它們可以每天改變,而且是你所採納的參考、教育、任何價值觀之產物。並無所謂「固有的原則」。問題是只要你還執著於一個原則,你就被困住了。目前你不需要消除所有的原則,但是要知道,原則只是想法,不是固定的道德標準。從靈修的角度來說,所有的這些原則最終都將被捨棄。比較難處理的是:雖然我們的目的是清除一切壓抑和原則,但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做為修道的方法,我們必須暫時採納特定的原則並滋養特定的壓抑。
問:因此看來我們必須要造作到某個程度,然而我們卻本應要去營救「不造作」(rescuingthe“unfabricated.”)。我們如何平衡這兩點?
你不需要去平衡。其實,無論如何,都需由「不造作」來接管。
問:仁波切,我仍然擔憂要如何真誠。假如我們不做某程度的設限,那麼我們的想法、感覺和經驗一定會讓別人陷入混亂。
是什麼讓你覺得真誠就會使別人陷入混亂呢?不會的。那不是我說的「不壓抑」。保持真誠會增長你對別人的尊重。你會知道他們正因為他們自己不真誠而在受苦;你會毫不傲慢,自然地以細心周到的慈悲來回應他們;你會同理他們的易受傷,並有真誠親切的合宜舉止。懂嗎?
要表達無壓抑的意義是很難的。但大圓滿成就者是這樣說的:就像從大人的觀點來看一個小孩的經驗。舉例來說,小孩,特別是嬰兒,不擔心赤身裸體有什麼。他們既不害怕,也不是對此有勇氣。你明白嗎?沒有恐懼,但也沒有「無恐懼」。身為大人,我們裸體上街散步就會很窘。但這是我們發展出來的一個壓抑,並不是固有的。
大圓滿無疑是壓抑的摧毀者。也許我們應該以我祖父敦珠法王之語在此做為結束:
佛果不以造作法證得。
心、智之禪修是欺人敵。
今以狂舍摧毀對行事作風的執取。
讓此生安於無壓抑的如實自在中!
〈英文直譯:成佛之果,不是由造作的法所達成。由心所造、智能所作的禪修,乃是欺詐的敵人。現在,以瘋狂的捨棄摧毀對作風和舉止的執著。讓這一生,在沒有壓抑的赤裸自在境界中度過!〉
成佛非由造作法,造作修心乃敵詐,猛離摧毀外相執,本然自在度此生。
===
王常建寫於 2010年12月14日 14:55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472107490677&id=1814956242
[藏傳] 為什麼應當全心全意依止一位具足法相的上師? 索達吉堪布
為什麼應當全心全意依止一位具足法相的上師? 索達吉堪布
一、 應當全心全意地依止一位具足法相的上師,在其前穩重安住
真正來講,一個修行人沒有必要到處去求法。
應該以自己根本上師的法為主。
當然,也並非一定要依止法王如意寶、修法王如意寶傳承下的教法,
不管是阿秋喇嘛還是年龍佛父佛母,
對於你曾經得過的、與自己最為相應的法精進修持,這樣比較好。
不然人生非常短暫,
經常把自己的修法和竅訣換來換去不一定成功,也沒有很大意義。
二、其實每位上師的竅訣都是大同小異
如果聽別人說上師的竅訣這個很深那個很深,
自己未全部得到,心裡就不舒服,
然而已經得過的最為甚深的竅訣一個也不實修,置之度外,
這樣一來,任何加持與悉地也不可能得到。
其實每位上師的竅訣都是大同小異,只是在表達的方式和語氣上稍有不同,
而且一位上師依靠某法獲得成就的話,他就會特別讚歎這個法,
比如法王如意寶是通過麥彭仁波切的《直指心性》獲得證悟的,
因此經常著重強調讚歎《直指心性》;
華智仁波切依靠《竅訣寶藏論》見到了心性的本來面目,
故而經常讚歎《竅訣寶藏論》。
每位上師的傳承和證悟方式都不同,在宣說竅訣時也就會有所不同,
實際上,依靠弟子猛烈的信心真正獲得上師的意傳加持之後,
那對他來說這位上師的竅訣就是最殊勝的。
三、一直換來換去,你的修行不會有任何進步
確實是這樣,每個上師的修法和傳承都不太相同,
今天這位上師讓你修瑪哈嘎啦、明天另一位上師讓你修普巴金剛……
這樣的話,到底應該修哪一個,捨棄哪一個?的確很難取捨。
因此,大家應該依止一位最主要的根本上師,以他的修法為主,
如果得到其他的傳承或修法,你應該想:
這位上師的修法與我的上師的修法沒有差別,應該歸結在一個修法當中修持。
以這種方式修行會好一點,
不然今天依止一位上師,按照他的方法修兩三天;
後來聽說另一位上師,又依止這位上師修兩三天,
就這樣一直換來換去,
你的修行不會有任何進步,自己的相續也不會出現很大改變。
四、在多少位上師座下依止也相應有同樣多的誓言要守
雖然都是釋迦牟尼的教法,但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傳承,
以寧瑪巴來說,也有白玉派、佐欽派等好幾個不同的傳承支流,
其中很多的修法觀想都是不同的,
因此依止太多上師只會給自己的修行帶來更大困擾。
所以說,如果自己連一個誓言也不能守護,
那依止多位上師非但無有功德利益,反而會積累罪業。
五、上師健在時,
我們初學者應當像「小孩拉著母親的衣襟」一樣也不離開上師。
熙熙攘攘的人流當中,孩子片刻也不能離開母親,
如果鬆開抓住衣襟的手,用不了多久,孩子就會迷失方向。
因此,上師健在時不應離開上師,一定要緊緊抓住上師衣襟,
否則你自認為已經具足獨立自主的能力,
實際上你還根本沒有成長,
離開上師的話,一定會在茫茫輪迴的大海中迷失方向的。
——選自《山法寶鬘論講記》
本文轉自索達吉堪布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0mm1m.html
[藏傳] 為翻譯者所寫的祈請文 楚西仁波切
敦嘎加波2007從英譯漢版
A Prayer for Translators
為翻譯者所寫的祈請文
by Kyabje' Trulshik Rinpoche
洽傑(依怙主)楚西仁波切
Om Svasti!
嗡 梭帝
Guide for this fortunate age, crowning glory of the Shakya clan,
Khenpo Bodhisattva, Master Padmasambhava, Dharma-King Trisong Deutsen and the other two great ancestral rulers,
Beacon of the buddhadharma, Atisha, and the rest—
To all you peerless, most excellent of masters, we pray!
賢劫導師釋迦族頂嚴 師君三尊以及二祖王
佛法明燈阿底峽尊等 祈請汝等無比最勝尊
Tho"nmi Sambhota, the first to translate from Sanskrit into Tibetan,
And the great lotsawas Vairotsana, Nyak Jn~anakumara,
Kawa Paltsek, Chokro Lu"’i Gyaltsen and Shyang Nanam Yeshe De, to you we pray!
托米桑布初譯梵為藏 偉大譯師貝洛乍納尊
大譯師娘嘉納姑馬拉 喀卻祥三譯師尊前祈
Rinchen Zangpo, Ngok Loden Sherab,
Dromto"npa Gyalwe' Jungne' and all the other powerful masters of speech,
Countless lotsawas of earlier and later times,
Bringing to mind your kindness, we pray to you from the depths of our hearts!
仁欽桑波喔洛登謝繞 嘉迥仲敦巴等語自在
無數新舊派之譯師眾 深切祈請恩德引入心
In this age of the five degenerations, people like us merely feign a pure motivation.
Now, as we translate into our own tongues the expressing words and the meaning conveyed in the statements of the Buddha,
The teachings of the vehicles leading from the origin, Vedic asceticism and supreme and powerful transformative methods, [1]
And especially those of the pitaka of vidyadharas,
The teachings of kama, terma and pure visions, and those related to the three roots and the dharmapalas,
May we be free from adverse circumstances and hindrances, and may all our pure aspirations be accomplished!
吾等僅具偽善此濁世 佛語轉為自口所詮義
聚引、苦行明覺、勝隨轉 三乘教法尤其持明藏
教、岩、淨見三根等教法 離諸違障善願祈成辦
In keeping with the wishes of the great lotsawas and panditas of the past,
May we bring benefit to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and to all beings,
And may the precious Buddhadharma spread throughout the world,
Developing like the waxing moon, and bringing auspiciousness to all!
與諸洛欽、班欽同所願 願能利益正法及有情
願寶佛教宏揚於世間 如月增長一切皆吉祥
In response to the request made by the English bhikshu Tenzin Jamchen (Sean Price) and also later on by Lotsawa Cho"kyi Nyima and the lotsawas of Lerab Ling, together with the offering of a silk scarf, I, the completely ignorant one known as Cho"kyi Lodro", who bears only the outward signs of a buddhist monk, made this aspiration and wrote it down auspiciously on the 16th day of the 10th month of the Wood Bird year (16th December 2005). Jayantu!
應英國比丘天津蔣謙及譯師確吉尼馬、列繞林眾多譯者,之後又以絲質哈達勸請,我,稱為確吉羅卓(法慧) 之完全無知,僅外相顯示為佛教僧人者,於木鳥年十月十六造此祈願,吉祥書迄。嘉揚都!
--------------------------------------------------------------------------------
中譯說明:
豬年九月十五,名為敦嘎加波者,按
Adam之英譯本於英倫譯迄。願成為具翻譯之善妙心願者能成辦二利之順緣。
後記:
1. 我沒有看到藏文原文,但我猜測英文本應該是配合原文句數。
2. 第一句指的應該是本師釋迦佛陀。
3. 人名在英譯過程中會還原成全名,原文中應該多半是簡稱,但如何簡稱不知道。
4. 第四行比較困難,前兩句我認為應該這樣翻比較合理。聚引等名詞,乃是寧瑪派的九乘次第分法,顯教三乘稱為聚集導引乘,外密三乘稱為苦行明覺乘,內密三乘稱為勝密隨轉乘。
5. 結語中仁波切自謙無知,而這無知緊接在確吉洛卓(法慧)之旁,原文有其幽默在。
6. 仁波切寫下此文的時候,我也某種程度地參與了當時法國的盛會。今天看到此文覺得很有緣分。
~ 英譯引用自 http://www.lotsawahouse.org/school/id60.html
-> 依怙主初璽法王為翻譯者所寫的祈請文 @ 在靈感中翻譯佛法,在業力下努力微笑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blog.xuite.net/yeshi_tsogyal/twblog/142814991-%E4%BE%9D%E6%80%99%E4%B8%BB%E5%88%9D%E7%92%BD%E6%B3%95%E7%8E%8B%E7%82%BA%E7%BF%BB%E8%AD%AF%E8%80%85%E6%89%80%E5%AF%AB%E7%9A%84%E7%A5%88%E8%AB%8B%E6%96%87 , 2015/5/5 11:22:51
------------------------
敦嘎嘉波2015翻譯版
為翻譯者所寫的祈請文
怙尊 楚西仁波切
-----
嗡 莎瓦斯諦
賢劫諸導師釋迦族頂,師君三尊吐蕃祖孫王,
聖教明燈阿底峽尊等,無與倫比勝生眾前祈。
首先譯梵為藏妥米尊,大譯師貝洛、釀氏智童,
嘎瓦祥積、卻氏龍勝幢,香氏那南等諸師前祈。
仁欽桑波與洛登謝繞,仲敦巴等於語得自在,
新舊無數譯師之行傳,憶念彼之大恩衷心祈。
吾五濁士夫佯發宏願,勝者佛教集諦導引乘,
苦行作明、自在轉勝乘,尤其諸持明者之典藏,
教、岩、淨相、三根本、護法,聖言教以各國語言,
翻譯能詮語及所詮義,無有逆緣障礙如願成,
猶如往昔譯者所發心,醫護聖教與一切眾生,
願此贍部洲佛教珍寶,如月增盛廣布吉祥來。
先有英國比丘顛津蔣謙,後有譯師確吉尼瑪與列繞林之諸譯者,以天物哈達勸請故,我,具有釋迦比丘外相實則渺小無知,名叫昂望確吉羅卓(語自在法慧)者,於木鳥年十月十六 (2005年12月16日)善為書寫發願,嘉揚都!
------
具有緣分於十年前一同聆聞怙尊教授並於口譯稍有效勞,八年前曾由Adam Pearcey之英譯本漢譯,今再由藏文本重譯。隨喜一切佛典翻譯善業。時值藏曆木羊年佛說時輪日與南傳佛教佛出生成道涅槃日,敦嘎嘉波於英倫。
原文: -> A Prayer for Translators—Tibetan | Lotsawa House - http://www.lotsawahouse.org/bo/tibetan-masters/trulshik-rinpoche/prayer-for-translators , 2015/5/5 11:13:05
----
༄༅། །ཨོཾ་སྭསྟི།
།བསྐལ་བཟང་རྣམ་འདྲེན་སྟོན་པ་ཤཱཀྱའི་ཏོག །
མཁན་སློབ་ཆོས་ གསུམ་མེས་དབོན་རྣམ་པ་གསུམ། །
བསྟན་པའི་སྒྲོན་མེ་ཨ་ཏི་ཤ་ལ་སོགས། །
ཟླ་མེད་ སྐྱེས་མཆོག་རྣམས་ལ་གསོལ་བ་འདེབས། །
འཕགས་བོད་ཐོག་མའི་ལོ་ཙཱ་ཐུ་མི་རྗེ། །
ལོ་ ཆེན་བཻ་རོ་གཉགས་ལོ་ཡེ་ཤེས་གཞོན། །
ཀ་བ་དཔལ་བརྩེགས་ལྕོག་རོ་ཀླུའི་རྒྱལ་མཚན། །
ཞང་སྟོན་སྣ་ནམ་རྣམས་ལ་གསོལ་བ་འདེབས། །
རིན་ཆེན་བཟང་པོ་བློ་ལྡན་ཤེས་རབ་དང༌། །
འབྲོམ་སྟོན་ལ་སོགས་སྨྲ་བའི་དབང་ཕྱུག་སྟེ། །
ལོ་ཙཱ་སྔ་ཕྱི་བགྲང་ཡས་རྣམ་ཐར་ གྱི། །
བཀའ་དྲིན་དྲན་པས་སྙིང་ནས་གསོལ་བ་འདེབས། །
བདག་ཅག་ལྔ་བདོའི་གང་ཟག་ལྷག་ བསམ་ཁུལ། །
༧རྒྱལ་བའི་བཀའ་བསྟན་ཀུན་འབྱུང་འདྲེན་པ་དང༌། །
དཀའ་ཐུབ་རིག་བྱེད་ དབང་བསྒྱུར་ཐེག་པ་མཆོག །
ཁྱད་པར་རིག་པ་འཛིན་པའི་སྡེ་སྣོད་དེ། །
བཀའ་གཏེར་དག་ སྣང་རྩ་གསུམ་ཆོས་སྐྱོང་གི །
གསུང་རབ་ཡུལ་ལུང་སོ་སོའི་སྐད་ཡིག་ཏུ། །
རྗོད་ བྱེད་སྒྲ་དང་བརྗོད་བྱའི་དོན་བསྒྱུར་ལ། །
འགལ་རྐྱེན་བར་ཆད་མེད་ཅིང་བསམ་དགུ་ འགྲུབ། །
སྔོན་བྱོན་ལོ་པ་རྣམས་ཀྱི་ཐུགས་བསྐྱེད་བཞིན། །
བསྟན་དང་འགྲོ་བ་ཡོངས་ ལ་སྨན་ནས་ནི། །
འཛམ་བུ་གླིང་དུ་༧རྒྱལ་བསྟན་རིན་པོ་ཆེ། །
ཡར་ངོའི་ཟླ་བས་ཀུན་ ཁྱབ་བཀྲ་ཤིས་ཤོག། །།
ཅེས་པའང་ཐོག་མར་ཨིང་ལཎྜའི་དགེ་སློང་བསྟན་འཛིན་བྱམས་ཆེན་དང༌། དེ་རྗེས་ ལོ་ཙཱ་བ་ཆོས་ཀྱི་ཉི་མ། ལས་རབ་གླིང་གི་ལོ་ཙཱ་བ་སོགས་ནས་ལྷ་རྫས་རྟེན་བཅས་ བསྐུལ་བའི་ངོར་ཤཱཀྱའི་དགེ་སྦྱོང་རྟགས་ཙམ་པ་ཀུན་རྨོངས་ངག་དབང་ཆོས་ཀྱི་བློ་ གྲོས་སུ་འབོད་པས་ ༢༠༠༥ ཤིང་བྱ་ཟླ་ ༡༠ ཚེས་ ༡༦ དགེ་བར་བྲིས་ཤིང་སྨོན་པ་ཛ་ ཡནྟུ།། །།
--
UPDATED
-> 草本閣: [藏傳] 為翻譯者所寫的祈請文 楚西仁波切 - http://bud-yamola.blogspot.jp/2010/12/blog-post_25.html , 2015/5/5 11:17:16
[藏傳]甯瑪史要-金剛乘佛學會
甯瑪史要
本文轉錄自 甯瑪教史 - http://byemouse.myweb.hinet.net/ID/IDstory.htm
2010.12.21
==
「甯瑪」之義
甯瑪(Nyingma)意為古舊,為佛法傳入西藏,直至十世紀末印度譯師密的渣那歌的(Smrtijnanakirti)之西藏佛教教派,亦稱之為前弘佛教,或雅朱甯瑪(Ngagur Nyingma),以別於後弘佛教,或沙瑪(Sarma),如噶舉(Kagyu),薩迦(Sakya),噶當(Kadam)而至格魯(Gelug)等,乃奉譯師領青增布(Rinchen Zangpo,958~1055)以後所譯教典者。
蓮華生大士
甯瑪傳統之中心人物為超乎常人,於八世紀將佛法傳入西藏之蓮華生大師。由印度大堪布寂護(Santaraksita)之奏請,藏王赤松德真 (Trisong Detsen)迎師入藏,師乃留藏五十五年半。遊遍全藏,弘法修持,摧伏障礙佛法之魔怨,並加持整塊藏土,而使佛法加被每個藏人。西藏佛法之成就實乃拜蓮師所賜。
蓮師亦建成第一所寺院大學,桑耶(Samye)寺,至令不少印度班智達如啤嗎那密渣等雲集與藏譯師共譯佛法,又為首七名藏人剃度。於尖蒲 (Chimpu),師開許密咒乘之曼陀羅與藏王赤松德真,移喜蹉嘉,毘盧渣那等廿五大弟子。同是,數世紀以來,數以百萬計之弟子仰賴蓮師為證悟之源,其啟示亦為修行心要。賦與生命。
九乘
甯瑪之特色為以九乘判教:
首三乘為顯教道理而以修『身』為主:
(一)聲聞,(二)緣覺及(三)菩薩乘為小乘與大乘所攝,而名為出離之道。
密乘則修「語」或能,而有外密或下三部密如左:
(四)作密與(五)行密為淨化之道。
(六)瑜伽密則為轉化道之始。
內密或上三部密為:
(七)瑪哈瑜伽與(八)阿奴瑜伽為轉化之道。
(九)阿的瑜伽或大圓滿為自解脫道,主要修「心」。
內三密
甯瑪之不共密法為內三密:(外)瑪哈瑜伽,(內)阿奴瑜伽,(密)阿的瑜伽或大圓滿。其中或見諸甘珠(佛語)中,然甯瑪派另有結集,即甯瑪十萬續,為巖取者耶那甯巴(Ratna Lingpa,1403~1478)於十五世紀結集之甯瑪巴密續總集。
內密含三傳承:
(一) 心意傳承:由諸佛來,
(二) 表示傳承:由持明來,
(三) 口耳傳承:由上師來。
瑪哈瑜伽乃由金剛手傳與國王渣(King Dza)(亦受於啤嗎那歌的(Vimalakirti)尊者,其曾於錫蘭烏拉山(Mount Malaya)處於金剛手等瑪哈瑜伽密法)。再經佛陀傳與啤嗎那密渣(Vimalamitra)及蓮師,而傳入西藏。
瑪哈瑜伽共有十八大績,其根本為大幻化網導引法,於瑪哈瑜伽中有八大壇城之教授,而為教傳與巖傳共者。
國王渣亦於金剛薩埵及啤嗎那尊者處受阿奴瑜伽法而傳與大成就者咕咕那渣(Kukkuraja),再傳與生遮移喜(Sangye Yeshe)再傳入西藏。此中共有廿二大續,以「一切意聚經」最著。
阿的瑜伽或大圓滿,佛陀之最究竟教授,其傳承可追溯自法身佛普賢王如來傳與報身佛金剛薩埵,再傳與現世人間首位上師,於西元五五年降生於鄔金之極喜金剛(Garab Dorje),及後則傳與文殊師利密渣(Manjushrimitra)、師利星哈(Shri Singha)、渣那修多羅(Jnanasutra),再由蓮師、啤嗎那密渣、毘盧渣那(Virochana)等傳入藏土。
大圓滿教授
大圓滿由文殊師利密渣分成心部(心的,Semde),界部(龍的,Longde)及口訣部(敏雅的,Mengakde)三。口訣部之精要領體 (Nyingtik),意為心髓。領體中最著者有啤嗎那密渣之啤嗎領體,蓮師之空行領體及龍欽領體。不少西藏之領體行人均能獲虹光身。
心部與界部主要由毘盧渣那傳入西藏,口訣部則由啤嗎那密渣及蓮師傳入。
心的
此教授特指心住之法,修直入行者心之本來面目。
共有廿一大續,如恭芝嘉波(Kunje Gyalpo)等。主要修四瑜伽:
(一) 止(專一瑜伽)
(二) 觀(離戲瑜伽)
(三) 止觀雙運(一味瑜伽)
(四) 自圓滿(無修瑜伽)
龍的
此教授特重無修,直入元始覺性而再不疑 。
共有七大續,修如下四者:
(一) 明
(二) 空
(三) 樂
(四) 雙運
敏雅的
此為握要之教授,於下座時保住。
共有不少經續而以甯瑪十萬續之十七大續為主。修如下之四:
(一) 山(指身不動)
(二) 海(指眼任運)
(三) 明體(無修整)
(四) 遮(定中境界)
(譯者按:括號中之注釋乃取自南佳羅布甯波車「水晶與光明道」以補充之。)
敏雅的亦自有其淨業與前行及羅生拳法與廿一種「心晶」觀想等,而其中又分兩途,且卻(Trekcho)與妥噶(Togal)。
且卻義為立斷,大圓滿且卻之要節為極喜金剛之「直擊心要三句」(椎擊三要 ):
(一) 直入明體本面
(二) 決定信之
(三) 於念滅上堅固而決信。
妥噶義為頓超,為業幻自滅之疾速法,而必先於且卻修持嫻熟者。於此,得四事:
(一) 能見赤裸法性
(二) 證量增上
(三) 明體成就
(四) 法界中解脫
而獲四種決定:
(一) 對惡趣無畏懼
(二) 無果之希求
(三) 無得之希冀
(四) 諸法平等
大圓滿教授
大圓滿為甯瑪不共法,並為一切教授之心要。一切西藏佛教上師,以修大圓滿為究竟,經載大圓滿住於十三地,其他世界中,西藏之笨教中亦有大圓滿。
大圓滿於佛法中之位置,可以瑪哈珊底與阿的瑜伽二者表之。瑪哈珊底為大圓滿之梵名,義為一切教法之心要與精華,阿的義為無上,以大圓滿為各來中之最頂峰故。
「濯」(大圓滿藏音為「濯青」─譯者按)之義為圓滿,究竟與最後。大圓滿為最後圓滿之境地,為自身與一切法本性之自圓滿。
大圓滿與他法不共者,為非以較量成理則,介紹心之本性,其見於消除妄執心而顯出。大圓滿中最握要者,為超越凡常思維之心,而住於明體。此諸佛智心之直接契入,乃由心意直傳之傳承上師加持故,具信利根弟子,得以受之。
此教授可分根,道,果三。
根為本心,自性與力(大悲)者三,可以明鏡表之。力則分清一路巴及登,而以水晶或晶球表之。
道為見,修與行而衍生大圓滿之三系列修法。
果則為虹光身解脫與三身成就。
虹光身
圓滿成就之大圓滿行人,能於死時,將物質身轉成光蘊。龍青巴尊者,及無垢光尊者說有三種:
(一)虹光身:修且卻成就。身漸漸縮而放虹光。最後只餘髮甲等。
(二)光蘊身:以修妥噶,將全身變成光蘊,以入於虛空,如極喜金剛,文殊師利密渣,師利星哈。渣那修多羅及毘盧渣那等是。
(三)虹光大遷轉身:以修妥噶,行者將身轉成虹光如住世數世紀,以利有情,如啤嗎那密渣,楊丹增增布,赤松生嘰汪朱等是。
教傳與巖傳
甯瑪派又分長傳(教傳,Kama)與短傳(巖傳,Terma)及有從正定中於本尊或上師所得之直接教授。
教傳乃由元始佛普賢王如來無間傳至于今。西藏現傳兩派教傳,一乃為中藏之朗傳承,一為由笛打甯巴(Terdak Lingpa, 1646~1714)於十七世紀末傳至東藏之康傳承。此由笛打甯巴及其弟盧珍達那嗎師利(Lochen Dharmashri, 1654~1717/8)之康傳承,於翟青及木百尤寺中擴而充之,遂由人聖者敦珠甯波車刊行成四十巨函。
教傳內三密以經、幻、心為代表,分表阿奴瑜伽,瑪哈瑜伽與阿的瑜伽之心部。
巖傳法則為蓮師與移喜蹉嘉佛母密藏之法,於末世蓮師與廿五弟子示現巖取者於適當時取出。大部份之巖傳法乃由針剛恭初及蔣楊親尊汪布結集成六十函,名為領青德曹,即珍貴巖庫、巖庫。巖庫分依於實物之地巖(沙德,sa ter)及由巖取者意流開發之意巖(恭德,gong ter)。
除以上三者,亦有三種特殊巖傳:由授記,灌頂與空行處得之。
且卻亦分三:喇嘛(Lama),濯青(Dzoghchen)與篤遮親波(Tukje Chenpo),即上師之靜忿修法,大圓滿教法與觀世音菩薩之續。另又可依噶耶(Kayge),恭道(Gongdu)與普巴(Purba)分之。
意巖者如龍青巴尊者之「七寶」,明珠多傑(Mingyur Dorje)之「南曹」(Namcho)及 聖者敦珠甯波車之意巖。
正定中之巖取者如余託雍敦剛布(Kuthok Yonten Gonpo)之余託領體(Yuthok Nyingtik)及拉生南佳直美(Lhatsun Makha Jigme)之「持明宿笠」(Rigdzin Sokdrup)等。
巖取者
以生遮喇嘛(Sangye Lama, 1000~1080)及開發四大藥續之渣巴昂詩(Drapa Ngonshe, 1012~1090)為首,數以百計之大師,致力開發。直至于今,以 聖者敦珠甯波車及頂果親尊甯波車為著,據稱共有一百大巖取者及一千小巖取者,以「五至尊」(Five Sovereigns)為最馳名,即楊盧甯瑪柯渣(Nyang Ral Nyima Ozer, 1124~1192)、佐汪上師(Guru Chowang, 1212~1270)、多傑甯巴(Dorje Lingpa, 1346~1405)啤瑪甯巴(Pema Lingpa,生於1450)及蔣楊親尊汪布(Jampyang Khyentse Wanpo, 1820~1892)。
其他著名巖取者包括佐汪上師之佛母曹母文母(lady Jomo Menmo, 1298~1383)及開發蓮師廣傳及「噶登的雅」之鄔金甯巴(Orgyen Lingpa, 1323~1360),開發「北巖」之歌登持明(Rigdzin Godem, 1337~1903),開發喇嘛恭道(Lama Gongdu)之生遮甯巴(Sangye Lingpa, 1340~1396),開發道出六種中有之詩曹恭巴籠初(Shyi Tro Gongpa Rang Drol)及中有救度法之噶嗎甯巴(Karma Lingpa),超常主、秘之巧工,世壽百二歲之康湯嘉波(Tangtong Gyalo, 1385~1510),開發恭初戚朱(Konchok Chidu)之澤桑甯波(Jatson Nyingpo, 1585~1656),開發持明叔執(Rigdzin Sokdrup)之拉生南佳直美(Lhatsun Namkha Jigme, 1597~1650),於定中開發名為生哇嘉珍(Sangwa Gyachen)廿五法之大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錯(Ngawang Lobsang Gyatso, 1617~1682)及與之互為師徒之笛打甯巴(Terdak Lingpa)。
龍青巴尊者
至於馳名世間之龍青巴尊者(1308~1363)則為甯瑪派大圓滿中最偉大導師之一,亦為西藏佛教文學史上最傑出之作者,其著作超過二百五十,惜只約有廿五套流傳,包括著名之「七寶」(曹頓)及「三論」。其將相承之啤嗎領體與空行領體和合,寫成三「仰的」或「心中心」。
以其加持力,無垢光尊者(Longchen Rabjam, 1729~1798)面見龍青巴尊者,於其意巖中取出龍青巴尊者之握要,而成龍欽領體,遂風行於全藏,而龍欽領體傳承之主為第一世多笠青(Dodrupchen)甯波車爵美增利柯渣(Jigme Trinle Ozer, 1745~1821)。
學術
其他甯瑪派之大師包括首先造甯瑪派中之大論的雲中卓朱增布(Rongzom Chokyi Zangpo, 1012~1088),雅利班禪啤嗎汪沽(Ngari Panchen Pema Wangyal, 1487~1543),巴祖甯波車(Patrul Rinpoche, 1800~1887),米梵甯波車(Mipham Rinpoche, 1848~1912),第三世多笠青爵美聰拜甯瑪(Jigme Tenpe Nyima, 1865~1926),堪布生嘉(Khenpo Shyenga, 1871~ 1927)及 聖者敦珠甯波(1904~1987)。
甯瑪派教理與修持並重。本世界巴祖甯波車,米梵與仙藩卓朱能哇結集了顯教十三大論並為注疏,此即為
一、釋迦佛之別解脫經
二、德光之律經
三、無著之阿毘達摩集論
四、世親之俱舍論
五、龍樹之大智度論
六、月稱之入中論
七、聖天之廣百論本
八、寂天之入佛子行論
九、無著之現觀莊嚴論
十、無著之大乘莊嚴經論
十一、無著之攝大乘論
十二、無著之破實法論
十三、無著之大乘無上陀羅尼論
密法則以大幻化網導引法,龍青巴尊者之曹頓(Dzo Dun),雅利班禪(Ngari Panchen)之三戒(Dom Sum)及敏岭笛青(Mingling Terchen),盧珍法師(Lochen Dharmashri)等之教傳與巖傳經續為主。
寺廟
只甯瑪派具出家與修行人之兩種僧伽。於西藏甯瑪派有超過一千座寺廟,而甯瑪派傳遍整個西藏,不丹,錫金,尼泊爾,拉達克等喜瑪拉雅山區。於中藏,以敏岭笛青爵美多傑(Mingling Terchen Gyurme Dorje)(笛打甯巴 Terdak Lingpa)於1676年建之閔忠岭(Orgyen Mindroling)及持明雅芝汪布(Ngak gi Wangpo)於1610年建立之多札仁橧(Dorje Drak)為主,於藏東康地,則以噶當巴德錫(Kadampa Deshek)於1159年建立之噶託(Katok)寺及持明恭增舒笠(Kunzang Sherab)於1665年建之柏尤(Palyul)寺為主。於1685年始,第一世濯青甯波車啤嗎持明(Pema Rigdzin)所建之濯青寺則成為甯瑪派最大與最具影響力寺院之一,詩川(Shenchen)寺則為二世詩川那針(Shechen Rabjam)甯波車爵美恭增南佳(Gyurme Kunzang Namgyal)所建。於青海與歌鹿(Golok)地仍有不少甯瑪寺院,如多笠青(Dodrupchen)寺及塔尚(Tarthang)寺等。
於對上一世紀,由蔣楊親尊汪布,大針剛恭初與巖取者卓朱甯巴(Terton Chogyur Lingpa, 1829~1870)「親恭朱三」(Khyen Kong Chok Sum)等大師之全教運動則於文化復興中致力於鞏固甯瑪之教法,此時期亦出生傑出巖取者如敦珠甯巴(Dudjom Lingpa, 1835 ~ 1904)及利立甯巴巖取者蘇尤(Lerab Lingpa Terton Sogyal, 1856~ 1926)等。
藏人於1959年流亡海外之後, 聖者敦珠甯波車(1904~1987)被一致公認為甯瑪派最高精神領袖,甯波車於1904年出生於西藏東南蓮師四大隱蔽勝境啤嗎角中,他為巖取者敦珠甯巴的轉世。
於十四之早歲,已能傳授領青德曹之無餘灌頂及口授,於十七,述著其馳名關於大圓滿之論著。為一多產作者及多才之學者,著作多達四十八大函,包括「甯瑪歷史與宗義」之經典。由達賴喇嘛之請,又寫有「西藏政史」一書。其著作表現了全面性之學養,包括偈頌,歷史,醫方,星相,因明等。
敦珠甯波車為蓮師現世代表。為其時最大之巖取者,及大圓滿導師,為一切甯瑪派傳承主,作為上師中之上師,各大西藏喇嘛均公認其擁有直接本性之最大能及加持力,而各大德亦均遣其具器前往這心意直遞之傳授。1958年離藏後,住於印度,及後轉居尼泊爾,而為海外藏人心中西藏文化保存之中心人物。於不丹、錫金、尼泊爾與拉達克等喜瑪拉雅山區,有數以千計之弟子,甯波車遍遊於東西方,以弘揚甯瑪教法,並於香港、美、法等地建立道場。
聖者敦珠甯波車
聖者頂果親尊甯波車(Dilgo Khyentse Rinpoche, 生於1910年),最具名望之現存大圓滿上師,亦於傳揚甯瑪教法中佔重要地位,不倦地周遊於不丹、尼泊爾、印度及西方,教授數以千計之弟子,其即為全教運動上師,啤嗎那密渣與赤松德真同時化身,甯瑪派傳播中流,1959年於錫金示寂之蔣揚親尊卓朱羅爵(Jamyang Khyentse Chokyi Lodro)之主要弟子,其法座乃嘉德滿都之詩川聽儀打幾甯(Shenchen Tennyi Dargye Ling)寺。
多笠青甯波車(生於1927年)為龍欽領體之傳承上師,於錫金間託,不丹及美國麻省設有道場。
於東方,諸大師仍致力闡揚甯瑪教法,如著名大圓滿上師譯曹(Chatral)甯波車,其法座於大吉嶺及尼泊爾;閔忠岭主持閔岭遮青(Minling Trichen)甯波車,住於笛拉頓(Debra Dun);貝羅(Penor)甯波車,主持南印拜剌古貝(Bylakuppe)之一精進道場而為甯瑪弘揚作出貢獻;朱式(突西, Trulshik)甯波車,甚受敬重之主要甯瑪上師現住於尼泊爾;第七世詩川那針(Shechen Rabjom)甯波車;第七世濯青甯波車及楚甯(Choling)甯波車等。
更須一提者為美國西藏甯瑪中心,甯瑪學院及甯瑪文化中心柯的揚創始人塔尚(Tarthang Tulku )轉世甯波車之功績,尤其致力於出版事業。
法國西南博都已成為甯瑪西傳之焦點所在,蓋寂於1987年之 聖者敦珠甯波車已建立其最重要道場於斯。其傳統乃由其子及法嗣仙蕃(Shenphen)甯波車繼承。以滿另一對甯瑪而傳極具啟示大師故甘珠(Kangyur)甯波車之顧,其子轉世啤嗎汪咕(Pema Wangyual)甯波車曾邀 聖者敦珠甯波車與聖者頂果親尊甯波車往博都為其弟子傳三年閉關法,他已在為甯瑪喇嘛年青一代之代表者。
雪域語獅子遍智大學者默朋江央南珈江措全集目錄
麥彭仁波切文集(藏文版 共27函)
叢書名稱: 蔣貢局麥彭嘉措文集廣本德格版
叢書主編: 喇嘛歐竹與謝熱吉美
出版機構: 無,原本存放在不丹的巴若(Paro,Bhutan)
出版時間: 1984-1993
書籍格式: PDF
書籍大小: 約1G
書籍清晰度: 清晰版 300dpi或者同等效果
書籍完整性: 完整
書籍內容提要: 藏文文集。
一、麥彭仁波切介紹:全名:「局.米旁囊傑嘉措」,生於四川石渠縣境,生卒年1846-1912,父親為貢波達傑,母親為馨瓊。是寧瑪派著名成就上師與學者。
二、文集介紹:德格印經院版本,共27函,內容涉及顯密佛教理論、聲明、因明、議論、課誦儀軌、醫藥、曆算、詩歌等。每函約35M至60M。全套由美國Tibetan Buddhist Resoure Center 掃描及流通。
雪域語獅子遍智大學者默朋江央南珈江措全集
_____默朋仁波切全集目錄
第一冊
王道論、護國莊嚴.79
沙彌偈文注釋寶.22
中觀根本頌注釋、極明龍樹意趣莊嚴論.147
入中論注釋,月稱言教無垢晶.171
續經竅訣之懺悔釋文、無垢晶鏡.8
第二冊
大乘經莊嚴論意旨,勝乘甘露喜言.380
第三冊
俱舍論注釋,明智歡喜頸飾.307
第四冊
現觀莊嚴論注釋,白蓮瓔珞.174
寶性論注釋,不敗言教.107
如來藏總義獅子吼<論>.23
辯法、法性論注釋,顯明智慧.21
辯中邊論注釋,光明.64
諸義定解慧劍釋.17
章佳若布多吉見歌本注.24
第五冊
續規寂靜妙吉祥修法、顯明勝慧成就.9
念誦所緣.2
妙吉祥贊、加持寶庫.1
驅魔護輪.2
修壽無死金剛命成就.3
會供.10
略供.1
又略供嗡阿吽,吽時方勝利等.1
酬願寶.5
酬供吽清淨萬物等.1
與妙音修法相屬願文,加持大雲.3
傳承祈請.3
吽五部空行等護法.1
妙吉祥能熟智慧金剛雨注<灌頂>.23
紅文殊增壽福修法,霹靂金剛摧滅死魔.10
補注.1
灌頂.6
精軌補缺.3
避谷修法妙吉祥等.2
攝成就儀軌本傳上師等.1
藥方自頂等.1
前緣修甘露藥海等.1
避谷支分、珍寶盒.8
避谷修法、如意甘露瓶.8
金剛歌供.23
妙吉祥燈供隨筆、耳之甘露.8
火供業次第明義.18
加持鈴杵.1
白文殊火供,智慧火焰廣增.7
加持聖物.2
妙吉祥泥像業聚.7
阿巴劄之占卦法,文殊歡喜言教.25
語獅修法心智日光與藥丸修法.4
妙吉祥業集寶王.42
圖樣.1
文殊遷識法.1
總持辯才修類,深明寶藏心燈.34
諸業集如意庫賢瓶.51
地藏修法.1
贊地美飾.1
七句上師瑜珈加持雨浴.2
八法類印藏八持明祈禱.3
鐵水毒面熔汁常修法.6
聚精(避谷)修法甘露賢瓶.6
第六冊
遍智金剛威嚴上師瑜珈與上師祈禱、滅災諦語.6
寂靜八法大密獨部修法.2
持明傳承敦請、加持雨浴.2
大生圓次第之加持雨浴.1
八法樂聚作業集成就.20
敦請.4
勾壽.2
大現觀<生次修法>.23
傲慢部主祈請.5
小生圓次第酬色.6
忿怒食子簡略回遮、摧滅敵魔.14
忿怒回遮.1
忿怒回遮咒.1
金翅鳥回遮詳盡.3
金翅鳥回遮攝略.3
八法適誦.1
壽主作業熾燃天鐵輪等.33
吽,八萬劫門巴敦請.1
閻羅誅法火供金剛熾焰力.10
除煞金剛鑽之火供.4
馬首金剛極密事業,懷誅熾燃與黑馬頭金剛常修法.13
黑馬頭金剛之事業成就海雲.28
清淨常修密意與會供輪.7
金剛手調伏傲慢眾外內密修法,常修心要、會供食子供等.10
續部橛金剛羯摩儀軌,事業無礙,下業敦請贊等.30
常修紅仙人兵器輪,金剛手調伏傲慢守庫神供,寂忿仙人之守庫神供,護法供等.10
忿怒仙人食子回遮.6
護法類如意吉祥池.80
格薩王大士之上師瑜珈,加持速入等.40
祈供事業速成.10
金剛壽王語與竅訣甘露妙瓶.7
三根本總集祈請.1
佳察事業金剛風力.2
略祈、摧破敵軍.1
格薩王招財、福運鐵勾.2
蓮花空行香供、蓮花瓔珞.2
破土儀軌吉祥奠基
摧破金剛,洗濯淨瓶,龍王儀軌惠施吉祥,龍王寶瓶修法,求雨深法,降雨法,風道
駕馭,雹駕馭法,通達龍咒,淨治曜毒實踐,霜凍等障礙等各種心需法.39
萬物迷亂禳解術、吉祥利樂.5
贖命略法、無死捨身.2
又贖命.2
贖死略法、勝魔法.2
招魂鬘.2
第七冊
賜四客儀軌如意樹等焚香類.42
香供略法.1
禳解匣般若精要吉祥如意樹.81
妙音金輪寫法.10
遍吉祥.11
說語吉祥寶幢.2
三寶真諦與靈器回向鬘.1
能作利益之禳解法、吉祥多門.16
贖死病魔遍解脫.1
贖死鬘.1
醫治水腫鬼法.1
金剛手灌頂續等滅災之錄器類與壓制等.1
滅災食子略法.2
素煙供與葷煙供.2
極樂願文.1
禳解寶匣補遺.3
八卦禳解法等.5
攝財.3
圖樣.1
招財、天欲鐵勾.2
嘗還命債.3
十萬如來名、寶鬘.94
懺悔業障.47
開光法、善妙增廣.14
現見解脫帽之隨筆略言.2
母音數術圖樣附.3
占音術注釋、晶鏡.171
第八冊
別解脫戒經注釋、定勝階梯.65
近善男戒<居士戒>安立釋文.2
清淨戒律經之<科判綱要>.1
三戒一體修法.10
《勸戒親友書》注釋、白蓮鬘.31
十大王經科判綱要.2
極樂世界清淨仙人教言之日.15
五次第零散筆記類.14
密集五次第注釋雙運寶燈.76
五次第智慧心要.14
異地差別經名等.5
《集量論》注釋、明道極光.74
嚜朋仁波切傳記、語目錄等.56
第九冊
隨念三寶經注無盡吉祥樂聲.35
信念燈之<正文><根本關鍵><定解寶燈論>.27
薩迦派見解辨疑.7
禪定外續注釋持咒如意樹.23
修辭學注釋、妙音嬉戲.228
默朋全集稀有寶鏡、化身事業.18
第十冊
身相尺度經極明日.35
工藝必需寶篋.3
四部醫續之釋難,本續與釋續釋難、欲生寶鏡.25
《竅訣續》釋難.21
《後事業續》釋難.2
醫方明精選集與實踐指南利樂寶庫.197
《三卷書》母子義.45
《後續》之目永尿釋要.32
草藥甘露明點.14
第十一冊
息滅眾病之密咒法、甘露雨.119
百病一咒法.24
修壽金剛堡壘、遍摧疫病密咒利器。
遍摧時惡病類密咒集金剛火燃、息滅瘟疫災害陀羅尼集、甘露雨等.14
治疾病秘方遍摧痛楚.24
各種秘方彙集、如意寶.54
聲明學妙音語鏡等、聲明類零散筆記等.33
分辯名稱斬斷疑網之寶劍釋等.8
《量理寶藏論》注釋、勝利軍旗.102
天文曆法前行寶鏡.6
星命數術先導極明鏡.8
虛空星曜軌道明觀、耳飾花墜.10
必需藥物配製法、晶鬘.21
第十二冊
諸天文曆法.25
十二宮 詳指開心生樂.16
月行步數辨認.5
新算佛教美飾、明辨算術寶鬘.32
時算神奇日,十萬佛名選集與各種總持等.10
緣起精要注釋.10
遍集智慧精要注釋珠鬘.16
唯識二十頌注釋.6
唯識三十頌注釋.8
承認他空見獅子吼論、助伴與議論之作緣美言等.21
大乘阿毗達摩集論之諸差別.55
般若攝要總目利判等.3
攝乘注.77
摧破金剛總持注釋.9
作業咒修法總言.27
二十誓言之筆記.8
薩樂和道歌注釋勝義金剛樂聲.19
第十三冊
中觀莊嚴釋論、妙音上師喜言消除多瓦當秋疑惑論等.208
竅訣見鬘論注釋寶庫.24
修菩提心要溶金汁之注釋唯一明燈.15
與身必需八時.15
世界論、世間喜庫、必需八分等.33
大樂樂器緣起道跳神姿.13
自護金剛翠玉明母之圓光法、光明鏡類、格薩箭卦等.29
第十四冊
智慧品注、澄清寶珠論.48
答辯日光.46
答辯明道、極明日光.142
觀察伏藏水晶寶.7
八大菩薩傳記、寶鬘.220
書信格式、花寶鬘.6
第十五冊
大能仁儀軌、加持庫藏.4
白蓮花傳.501
第十六冊
世間幻化小線卦書觀義明燈.407
利見女神之王、語誦深法、略法、護法供法、護庫神供法、守舍戰神修法等.19
第十七冊
時輪略續.108
時輪俱生修法等.6
時輪界品注釋、金剛日光.185
內品注釋.164
第十八冊
時輪自在品注釋.128
修法品注釋.129
智慧品注釋.230
第十九冊
秘密藏總義、光明精要.136
幻化論傳承祈禱吉祥成就杜鵑歌.2
七句祈禱注疏、白蓮花.47
大圓滿教誡、手中持佛.94
壽修法、密集之傳承祈禱加持速入.1
補遺.1
寶洲修壽法密集作業壽自在所欲吉祥.33
降加持光網.3
持明賜加持法.3
供養.1
供鬘.1
內修誦緣單抄本.2
彙集甘露勾壽法.1
鐵勾勾壽法.1
護法.1
略會供.1
死主伏魔法.5
供燈願文智慧光明.2
仙人神通明鏡.5
願文金剛花結釋文.10
吉祥事成之杜鵑音.2
前譯教法增廣願文.6
第二十冊
釋量論明文注疏、顯明善說寶庫.451
第廿一冊
八法注疏成就精要.104
清淨成就釋文略要.14
清淨密釋極明攝義.100
如意藏宗輪攝略.31
如意藏釋難.32
十八品之釋文.7
科判略攝頌睡蓮鬘.17
第廿二冊
入智者門.164
總目.26
目錄科判白蓮鬘.23
全書難點佛語總集大寶篋.143
第廿三冊
讚頌集與祈禱勝者歡喜樂器.119
教言集善說寶庫.38
摧破魔幻法之智慧寶劍等教誡類.78
第廿四冊
集經注釋、般若合注.176
原始心性、金剛精要.29
基位心基道果之分辯、智慧光照.78
勝義心別觀、金剛大寶鬘.104
第廿五冊
時輪修法、極明精要.66
壇城供軌、福德寶庫.23
集頌持.1
時輪咒.1
時輪根本咒.5
八大菩薩修法珍寶瓶等各種修法類.146
三根本合修筆記摩尼光.16
蓮花空行近修法、紅蓮花鬘.8
壽主近修法、勝三界敵.25
補遺法、成就門開.38
聖者八吉祥頌.2
第廿六冊
修慧行分別修輪等修心類.17
深解攝要甘露精華等各類.21
不共大圓滿彙集深義精要.61
大圓滿正見歌、妙琴樂聲等大圓類.40
時輪覺朗派傳承祈禱類.1
多知丹白尼瑪教言.2
攝類單元辯論法、言語入門.35
上師供祈法、二利珍寶導舟.6
金剛心滅災火供、吉祥火炬等四業火供類.16
誅法火供.1
甘露藥修法、無死妙藥成就.21
總持辯才修法、深密寶庫.12
默朋仁波切論著、五蓮花、五寶劍.14
本初佛之安立、惠賜智慧光明.8
益西措佳祈禱信心敬音.5
文殊怙主上師傳記祈禱等.20
吉祥時輪圓滿次第金剛瑜珈意趣明要、吠琉璃鏡.37
藥師佛經略軌、甘露妙瓶.14
齋香.1
舊譯教法增盛願文、願文金剛句花結注釋。離二邊之大中觀願文。吉祥山願文。智慧
密道。供酥油燈願文。智慧光明等.39
近修冊.4
(為方便道友修學,釋月定敬譯于浙江東陽清坑觀音閣,吉祥歡喜!未經譯者同意
請勿修改!) 2001年10月22日上午
[儀軌]《現喜淨土願文‧經藏密義》
達Ra那他尊者著
嗡梭帝!
天中勝天釋迦佛,住王舍城靈鷲山,阿羅漢僧菩薩眾,三界至高足前禮。
彼時舍利子啟請,為利眾生燃法燈,吾亦淨信而皈依,願此正淨願成就。
此東方過大千界,國土名妙喜淨土,無量功德之佛土,我等於彼受用法,
一切菩薩之得入,最勝行與大喜樂,發最勝心披鎧甲,願入詮說功德列。
往昔圓滿大眼佛,由六度而轉法輪,彼時有一勝比丘,誓行最勝菩提行,
無害心諸緣不動,由彼時起為佛子,如今成佛名不動,無上最勝名具義。
即彼住菩薩位時,亦由心虔意頂禮。
如怙主您發誓願,願隨汝行持而學,無諂曲而發真心,棄瞋害心一切惑,
永不離一切智心,棄欲貪欲等煩惱,離殺命等不善心,恆迴向無上菩提,
依所說而如是行,願不離信仰佛陀。
生生世世得出家,少欲知足功德具,無貪之勇示正法,永無散逸懶惰眠,
棄根墮不生俗業,女人謊騙說他過,威嚇害他等不作,行真理時棄惡行。
乃至袈裟色為塔,諸智者視為導師,勤聞正法棄餘神,法與資財平等捨。
不顧身命思他苦,夢中亦無壞尸羅,任何罪墮聲不云,願勝土畢竟清淨。
不動為佛苗之時,如此行祈願鎧甲,如是具誓願佛子,近無上菩提佛讚。
真實力震動三界,嗟夫空前大獅吼,諸世間百遍讚歎,願我等亦如是行。
餘諸佛行事業行,光明照遍諸世間,息苦生無量殊勝,汝初發心亦成此。
賢劫數千菩薩等,無量聖眾中最勝,於菩薩時諸佛讚,願吾亦如怙主您。
不動佛之菩提樹,高量有十萬由旬,由七珍寶所聚成,出悅耳無量法音,
直至大劫百萬數,世尊住世啟教法,入涅聖教壽等住,如此世尊願常見。
證獲菩提七日前,有情皆喜離煩惱,證無上智震三界,諸頂禮獻無量供,
成百由旬之寶傘,常住稽首上虛空,於三千大千世界,唯身光明恆遍照,
彼土無惡趣魔業,無外道爭戰惱伏,盡無老病與衰敗,無女人過不淨物,
諸聲聞依大乘法,見諦即得阿羅漢,大比丘眾無量置,菩薩匯聚盡無量,
彼等個個無量德,我及無邊諸有情,得入如是勝會聚,願得法門之禪定。
妙色地柔軟觸樂,無高低鋪陳天寶,金色蓮花多遍佈,無斷木荊棘深淵,
衣飾出自如意樹,於諸無勤珍寶器,隨欲出百味珍饈,諸舍宅之越量宮,
遍諸座褥與資具,於池水中鋪金沙,無憂樹於周匝繞,彼皆隨士夫願生。
柔風吹無冷熱苦,除圓滿正覺法王,無主眷皆平等樂,無買賣耕等作業,
如是意念如是得,多羅樹林遍各方,悅聲香味盡處起,歌舞樂戲具正念,
您行境所至足印,為寶水生千瓣蓮,彼蓮亦成供養境,世間至三十三天,
有金銀琉璃之梯,彼處天人行安樂,如天人樂人亦樂,諸天亦慕世間人,
雖有統御魔世間,唯住於清淨正道,一切有情得恆常,供養不動佛聞法,
一切諸煩惱分少,無有罪業罪墮垢,由欲喜而得離貪,住胎如妙宅七日,
聲聞亦神變無盡,菩薩行傳不思議,彼勝佛土法興盛,威鎮其餘諸國土,
具悲憫之香象者,今最勝怙之攝政,於不動佛聖教後,至七日間成法王,
天人導師名金蓮,具十力如不動佛,成不思議大悲業。願令怙主得歡喜。
如是世尊汝行持,行菩薩行我誓願,為與不動俱生友,而行六度波羅密,
隨念汝身宣正法,比丘菩薩僧伽眾,隨念畢竟為迴向,佛說能生妙喜土。
聞攝政淨名祈願,令淨十方諸淨土,令他發願生彼土,行持不動佛土經,
住於象座蓮花上,身相百千塑繪等,親見汝身僧伽眾,無數圍繞往彼土,
佛真實語如是云。諸有情若如是行,極住福德善聚集,願受用妙喜淨土。
我等從今一切世,十度證悟盡受用,連根拔除三障聚,願得不動佛果位。
直至未得果位前,寂滅不善順障礙,勝享正法之喜宴,願置眾生無上樂。
現喜淨土願文經藏密義此作,尋求者多敦請故,遊方者達Ra那他之真語。芒噶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