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曾銀湖--一、四念處修習綱要
一、四念處修習綱要
原始聖典(南、北傳阿含經)中相關文句的摘錄
梵文漢譯雜阿含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六)雲庵譯
漢譯中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巴利英譯長部經英國摩瑞斯瓦修譯
英文中譯長部經台灣曾銀湖譯
一、修習四念處的重要性(1)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六○七)【註()內的數字是大正藏中雜阿含的經文次第,以下同此。】
(2)修習四念處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六三八)(六三九)
(3)所說一切法,一切法者謂四念處,是名正說。(六三三)
當知如來所說無量無邊,名、句、味、身亦復無量,無有終極,所謂四念處。(六一二)
(4)離四念處者,則離如實聖法;離如實聖法者,則離聖道;離聖道者,則離甘露法;離甘露法者,不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六○八)
(5)得阿羅漢,所作已作,心善解脫,亦修四念處故,不得者得,不到者到,不証者証,乃至現法安樂住。(五四三)二、修習四念處的功用及福利
(1)除惡聚善:
1.究竟滅盡貪想、恚想、害想,貪覺、恚覺、害覺及種種不善。(二七二)
2.善法聚、純一滿淨聚。(六一一)
3.純善滿具。(六一三)(2)處父母境界。(六一七、六二○)(中譯註:根本境界,本份境界)
(3)身諸苦痛能自安忍。(五四○)
身諸苦痛,漸得安隱。(五四一)
身諸苦患,時得休息。(一○三八)(4)自護護他。不恐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六一九)
(5)賢聖出離。(六三四)
(6)得不退轉:(六二九)
1.上求安隱涅槃心住。(五四二)
2.順趣、浚輸、向於遠離;順趣、浚輸、向於出要;順趣、浚輸,向於涅槃。(五四五)
3.未淨眾生令得清淨,已淨眾生令增光澤。(六三五)
4.未度彼岸眾生得度彼岸。(六三一)(7)超越諸魔。(六二五)
(8)成就大德大力大神通。
1.於小千世界,少作方便,能遍觀察。(五三七)
2.於千須彌山,以少方便,悉能觀察。(五三八)
3.以淨天眼過天人眼,見諸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上色、下色、善趣、惡趣、隨業受生,皆如實見。(五三九)(9)証果得解脫:
1.當得四果、四種福利。云何為四﹖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六一八)
2.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福利滿足。(二八一、八一○)三、修習四念處之前的準備工作
(1)正信非家,出家學道【註一】。(六三六、六三七)
(2)住於靜處。(六三七)
(3)習賢聖戒:
1.六觸入處律儀。(二八一)
2.攝受波羅提木叉律儀。(六三七)
3.正其身行,護口四過,正命清淨,習賢聖戒,守諸根門。(六三六)
4.尊者優陀夷語尊者阿難:「何故如來、應、等正覺所見,為諸比丘說 聖戒,不斷、不缺乃至智者所歎、所不憎惡﹖」尊者阿難答:「為修四念處故……」(六二八)
(4)行處具足【註二】。(六三七)
(5)於微細罪生大怖畏。(六三七)
(6)先淨其戒(六二四),學戒成就。(六三七)
(7)直其見。(六二四)
(8)具足三業(六二四),三妙行滿足。(二八一)
(9)修四念處。【註】
一:出家學道——在家人也有修習四念處証阿那含果的例子,例如雜阿含一○三八經所記載的摩那提長者。但是一般在家人難以持守像螺貝一般潔淨的梵行,所以要修習四念處也就更為不容易了。
二:行處具足——南傳漢譯為「具足行所行」,也就是具備一個比丘行所當行的本份。(另行處亦作業處——禪思時觀察思惟的對象)四、立心正住 修習四念處(主要內容係根據巴利英譯長部第22經)
(1)具足三業(六二四),三妙行滿足。(二八一)
(2)立心正住(漢譯中阿含經卷第24念處經第二)
1.堅定正住——熱切地、念念分明地、專注地觀察思惟。(巴利英譯長部經第22經)
2.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後退減,自生障閡。(六一六)
3.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顧聲、色,善攝心法住四念處。(六二三)
(3)修習四念處。
(一)身身觀念處:
1.四威儀。
2.全念住。
3.不淨觀。
4.四大觀。
5.九墓墟觀。
(二)受受觀念處:
1.樂受。
2.苦受。
3.不苦不樂受。
(三)心心觀念處:
1.貪<=>離貪。
2.瞋<=>離瞋。
3.癡<=>不癡。
4.收攝<=>放逸。
5.增上<=>停滯。
6.勝妙<=>下劣。
7.定<=>散漫。
8.解脫<=>繫縛。
(四)法法觀念處:
1.五蓋。
2.五蘊。
3.六根塵。
4.七覺支。
5.四聖諦。
(以上根據巴利英譯長部第22經)五、安那般那念(念住呼吸)修習四念處(主要內容係根據梵文漢譯雜阿含經)
(1)修安那般那念的功用及福利(八一四)
1.身不疲倦。
2.眼亦不患。
3.斷諸在家之思念。(相應部入出息相應第八經)
4.樂隨觀住。(中譯註:樂於隨時隨地觀察思惟而住)
5.樂覺知。(中譯註:樂於念念分明)
6.不染著樂。
7.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8.第二禪具足住。
9.第三禪具足住。
10.第四禪具足住。
11.慈具足住。(於淨最勝。七四三)
12.悲具足住。(空入處最勝。七四三)
13.喜具足住。(識入處最勝。七四三)
14.捨具足住。(無所有入處最勝。七四三)
15.空(無邊)入處具足住。
16.識(無邊)入處具足住。
17.無所有入處具足住。
18.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住。
19.三結盡,得須陀洹果。
20.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果。
21.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果。
22.得無量種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得阿羅漢果)(2)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念。(八○一)
1.住於淨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
2.少欲、少事、少務。
3.飲食知量。
4.初夜後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
5.空閑林中,離諸憒鬧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遠離五蓋。(八○三)(3)阿梨瑟吒比丘自述所修安那般那念。(但有更勝妙者,如(4)所述之十六階)
1.於過去諸行不顧念。
2.於未來諸行不生欣樂。
3.於現在諸行不生染著。(八○五)(4)修習安那般那念能令四念處滿足:
第一段:
1.長入息念時,如長入息繫念善學;長出息念時,如長出息繫念善學。
2.短入息念時,如短入息繫念善學;短出息念時,如短出息繫念善學。
3.覺知一切身行入息念時,於一切身行入息繫念善學;覺知一切身行出息念時,於一切身行出息繫念善學。
4.覺知一切身行止息入息念時,於一切身行止息入息繫念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止息出息念時,於一切身行止息出息繫念善學。
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
第二段:
5.覺知喜入息念時,於覺知喜入息繫念善學;覺知喜出息念時,於覺知喜出息繫念善學。
6.覺知樂入息念時,於覺知樂入息繫念善學;覺知樂出息念時,於覺知樂出息繫念善學。
7.覺知心行入息念時,於覺知心行入息繫念善學;覺知心行出息念時,於覺知心行出息繫念善學。
8.覺知心行止息入息念時,於覺知心行止息入息念善學;覺知心行止息出息念時,於覺知心行止息出息繫念善學。
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
第三段:
9.覺知心入息念時,於覺知心入息繫念善學;覺知心出息念時,於覺知心出息繫念善學。
10.覺知心悅入息念時,於覺知心悅入息繫念善學;覺知心悅出息念時,於覺知心悅出息繫念善學。
11.覺知心定入息念時,於覺知心定入息繫念善學;覺知心定出息念時,於覺知心定出息繫念善學。
12.覺知心解脫入息念時,於覺知心解脫入息繫念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念時,於覺知心解脫出息繫念善學。
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以上12階係根據梵文漢譯雜阿含八○三、八一○、八一三)
第四段:
13.觀察無常入息念時,於觀察無常入息繫念善學;觀察無常出息念時,於觀察無常出息繫念善學。
14.觀察離貪入息念時,於觀察離貪入息繫念善學;觀察離貪出息念時,於觀察離貪出息繫念善學。
15.觀察滅盡入息念時,於觀察滅盡入息繫念善學;觀察滅盡出息念時,於觀察滅盡出息繫念善學。
16.觀察捨棄入息念時,於觀察捨棄入息繫念善學;觀察捨棄出息念時,於觀察捨棄出息繫念善學。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以上13~16階係根據巴利南傳相應部,其所列為「觀察無常、離貪、滅盡、捨棄」的次第。梵文漢譯雜阿含則為「觀察無常、斷、無欲、滅」的次第。)
一九九五·十二·二十編譯于台中遠離軒
No Response to "四念處---曾銀湖--一、四念處修習綱要"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