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 心性“光明”論(作者未知)
心性“光明”論
藏傳佛教主要傳行的密法,迦當派、格魯派等分為父續、母續、不二續三部,合稱“無上瑜伽”(atiyoga),意謂至高無上的密法。父續又稱“方便續”,以《集密》為主經,重修氣及空。母續又稱“勝慧續”,以《勝樂》為主經,重修明點及大樂。不二續以《時輪》為主經,重方便智慧雙運、空樂雙運。父、母二續被寧瑪派判為九乘佛法中“內密三乘”的下二乘,稱摩訶(大)瑜伽、阿耬(無比)瑜伽。
父、母二續(加《時輪》)或大、無比二瑜伽,以“五蘊即佛”為基本見地,《集密根本續》雲:“總說五蘊處,即是五佛陀。 ”具體而言,色蘊體性為毘盧遮那佛,受蘊體性為寶生佛,想蘊體性為阿彌陀佛,行蘊體性為不空成就佛,識蘊體性為不動佛。集成色蘊的地水火風四大,其體性為五佛母:地大體性為毘盧佛之佛眼佛母,水大體性為寶生佛之末摩雞佛母,火大體性為阿彌陀佛之白衣佛母,風大體性為不空成就佛之度母,空大體性為不動佛之自在母。 《集密根本續》雲:
地界名佛眼,水界末摩雞,火是白衣母,風界名度母。
一說五蘊體性為地水火風空五大,依次為黃、白、紅、黑、青五色,表五方五佛。五蘊四大體性皆佛,意謂心、色體性皆悉清淨,具足佛智。開顯本具佛智、佛身、佛德,雖然需要在肉體上修氣脈明點,然要中之要,唯在證悟本來心性。
心性、菩提心、自性清淨心,在父母二續中多稱“光明”(梵prabhasvara,藏luminsity),一譯“淨光”、“明光”、“明體”,意為極清淨的光明,作為名詞,喻指心本來具有的清淨覺性,亦稱“根本覺性”(本覺)、“靈性”,相當於禪宗人所謂“了了常知”、“昭靈不昧”的“靈知”、“靈寂之知”,亦即無心之體性及證見心性時有光明顯現的意味。
以“光明”描述心性,早就見於《阿含經》,漢譯《長阿含經》卷十六《堅固經》佛偈云:“應答識無形,無量自有光。”(今譯“識不可見,光明無量。”)南傳《增支部》描述心性“極光淨”(一譯“明淨”),其巴利語pabhasvara,與梵語光明同義。大乘《小品般若經》有云:“心無有心,心之自性為光明也。”《究竟一乘寶性論》雲:“心之自性本來即光明。”禪宗人也常以光明描述心性,如溈山靈祐禪師偈云:“靈光獨曜,迥脫根塵。”雲門文偃禪師偈云:“人人盡有光明在。”張拙秀才悟道偈云:“光明寂照遍河沙”。
父母二續密法認為,心性光明,乃產生世間、出世間一切的根本、終極因。 《集智金剛續》:“識從光明生,即此名為心意,以染淨一切法,皆以彼為根本。”傳為龍樹造的《集密五次第論》雲:
眾生無自在,非自在而生,其因為光明,光明一切空。
愚夫由何心,系縛於生死,行者由此心,趣證善逝地。
謂眾生墮於生死輪迴,及學佛修行超出生死乃至成佛,皆以本來空的光明為因、為樞機。藏傳佛教諸派的父母二續密法,皆分光明為根(一譯“基”)、道、果三義。
根 光 明
根(本)光明又名“母光明”、“因光明”。這種光明本具於眾生的根身,為出生諸心識的根本,喻如能生枝葉花果的根、能生子女之母。一切眾生自來本具,不論修證與否,在特定時刻都會自然呈露。根光明最重要者為死、眠二光明。
死光明,指從人臨死之際至死後未生“中有”的“死有”(死亡過程中的生命形態)階段,自然呈現的離煩惱妄念的純粹心體。 《五次第論》雲:
光明生大空,從空出方便,從此生智慧,從此出生風,從風出生火,從火出生水,從水出生地,有情生如是。
地界入水中,水亦入風界,風界入心中,心入於心所,心所入無明,此入光明中,如是三有滅。
追究眾生生命形成的過程,最先從本來光明產生空(無形無質的本初狀態),從空產生方便(陽性的生命能量),由方便產生智慧(陰性的生命能量),由智慧產生風(相當於元氣),由風產生火(生命熱能),由火產生水(有生命本元的水液),由水產生地(固態的血肉之軀)。眾生臨死時,則逆出生的次第向本源收攝:地收攝於水,水收攝於火,火收攝於風,風收攝於心識,心識收攝於心所,心所收攝入無明,無明收攝於光明,於斯際暫時得以擺脫生前念念相續的煩惱、無明之纏縛,呈露出本元心地。本元心地自然呈現的原理,是因死亡之際隨周身之氣向心輪本源的收攝,乘氣而生的種種以無明為本的煩惱妄念從粗到細一時停息,有如夜空的烏雲被狂風驟然吹散,光明皎潔的明月自然光顯。無上瑜伽經典《金剛鬘續》、《大印點續》等皆說此事。《教授穗論》說人臨死時,四大漸次收入風大,風大入“明了”,“明了”入“明增”,“明增”入“明得”,“明得”入光明一切空,此即死有,從此起“大空得”,生起有取著的中有心,然後生起“方便明增”(陽性的、具有佔有欲的取著心)而生“欲取”,由欲取生死“智慧明了”(投生的決意),由此再生於六道。這裡所說“明了”、“明增”、“明得”,合稱“三明相”,與三種空相應,意謂心性光明與本來空性漸次呈現。藏傳諸派密典中一般將死光明呈露的過程分為八個次第,稱“臨死八相”:
1、地收於水。外見如煙霧之相,身體不能動,感山崩地陷,沉重不堪。
2、水收於火。外見如陽焰(被水波反射的陽光)之相,汗、唾液幹竭,“八十性妄”中屬於嗔所攝的離貪、尋、怖、愛、取等三十三種粗重分別心停息。
3、火收於風。外見如螢火之相,體溫逐漸降低,八十性妄中貪所攝的喜、掉舉等四十種分別心停息。
4、風入識。外見如燈光之相,呼吸出多入少,乃至斷氣,八十性妄中痴所攝失念、迷亂等七種分別心停息。
《大幻化網導引法》說:“以上四種死相,為細質收滅所現之相,有於死前依次發現,亦有卒爾一時發現,種種不定。”並不是人人臨死時都必經以上四種身心變化。
當隨周身一切氣攝入心識、乘氣而生的八十性妄停息之後,心性光明和本來空性便會自然顯現,其顯現的進程有四:
5、明(顯)。見如無雲晴空皎潔月光,稱“白相”。隨之粗分別滅,初現本來空性,稱“所顯空”,略稱“空”。 《攝行論》據《集智金剛經》雲:
明相云何?謂性無行相,無諸身語,猶如秋季無垢虛空月輪光輝,周遍明照。如是本性明了行相,能盡緣一切法,故此勝義菩提心般若明相,即第一空。
密喀巴《勝集密教王五次第善顯炬論》卷十釋雲:“由明如月光,故說為明;由即彼風及八十種遍計皆空,故名為空。”因周遍計度所見所知而生的八十性妄,隨其所乘之氣而收攝停息故,豁露離遍計所執妄念的本元心地、本來空性,故曰空;此空寂心地具有周遍明照的覺知作用,稱為明。
6、明增(略稱增)。見如無雲晴空早晚時橙紅色日光,稱“紅相”。其時細分別心滅盡,所顯空境較前更為增廣,稱“善空”。 《攝行論》描述此境界說:
明增相云何?謂體離二取,無諸身語,猶如秋季日光周遍。如是極明無垢自性,緣一切法,是第二普賢菩提心,即第二次善空之相。
《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十雲:“由最光明如同日光,故曰明增。由明及風俱空滅故,名為善空。”謂斯際能明之性、所明之空的分別及所乘氣悉皆停息,空境更勝。
7、明得(略稱得)。見如無雲晴空黃昏時的天光,隨大半微細分別心的息滅,顯現出更為殊勝的空境,稱“近得”(接近於完全證得光明、空)。 《攝行論》雲:
明得云何?謂如是虛空相,無事為體,無諸身語,猶如黃昏暗性周遍,微細無明及力不行,無心,不動。
《五次第論教授善顯炬論》卷十:“由如昏暮,極不明顯,接近光明,故名明得。”有如昏暮的明得相,又稱“暗黑相”。 《金剛鬘相》稱明、明增、明得“三明相”為諸有情界“本性之根本”。
8、空。見如黎明晴空東方曙光初現之相,其時隨一切微細分別心的停息,真正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本性空性自然顯現,稱“最勝空”,“大空”,體證此空性的心,即是最根本的心性光明,與空性一體不二。 《五次第論》:
次離黑暗,一剎那傾,是為光明,相極明了,恆常光顯,勝義諦自相,唯智眼能見。
謂根本光明即是唯智慧眼能見的最高真理真如。
元初漢譯密典《大乘要道密集·大手印九種光明要門》說,有兩種人臨終時光明不現:一是造殺父母、殺羅漢、出佛身血、破壞僧團等五無間業而墮於地獄者,一是不知修行、無意證見心性光明的“無作之人”。 《五次第善顯炬論》卷十一則說任何人在臨終時光明都會顯現,然所現境界“有無量不同”。
近現代西方學者研究的大量“瀕死體驗”案例,證明有些人瀕臨死亡之際確有看見明亮的光乃至自覺與這種光融為一體的經驗,雷蒙德·穆迪醫生的《死後見聞》一書描述這種體驗說:
這種光最初出現時非常黯淡,但很快變得越來越亮,直至超過地球的亮度。很多人說,這種光(通常說是白色的或清晰的)雖然很亮,但並不傷害眼睛,不會使他們眼花繚亂,不會阻礙他們看到周圍的事物。
很多人感到,當光出現時,他們完全被包圍了,被它佔有了,完全接受了,非常地安逸,它有一種不可戰勝的強烈的吸引力。
這種體驗,與密典所說“三明相”相近,它雖能影響大部分經歷者的人生觀,使他們變得更加熱愛生活、慷慨和不再畏懼死亡,但缺乏密教所說空的體驗,而且這種體驗並非所有瀕死體驗中皆有的內容,也“並不是所有瀕死而未死的人們都聲言記得在自己臨死時所發生的事件。”臨死八相、三明相,大概只是部分自然死亡者特別是藏密修行者可能會有的體驗。醫學家們或者將瀕死體驗解釋為精神病中常見的因大腦缺氧所致的幻覺,這種解釋與藏密的說法並不矛盾:臨終時周身上下一切氣皆向心輪收攝,當然會導致大腦缺氧,但藏密並不認為三明相是幻覺。根據死光明的原理,藏密設計有“中陰成佛法”,教人於臨終之際及死後中有境體認自然顯現的光明而證入“最勝空”,即得解脫。當然,這種體認,需要有生前勤修光明的前提。
根光明的另一種(睡)眠光明,指人臨入睡之際,於醒、睡之間呈現的離任何意識活動的心境。《大手印九種光明要文》說:“方就寢前剎那中,六境念止,後剎那中夢寐未起,斯二中間,杳杳冥冥,光明顯發,斯則名為眠寢光明。”《密宗道次第廣論》卷二二說,睡眠與死光明顯現的次第“最相隨順”(最為接近)。《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卷十一說,在臨入睡之際,臨死八相、三明相只是“相似現”,與臨終之際的三明相並不完全相同。睡眠光明的顯現為時極短,只在剎那之間,一般人都從未去注意。
據《口授論》等說,根光明還會在性高潮及打呵欠、打噴嚏、驚駭等打斷意識之流後的剎那間暫時顯現。依據根光明顯現的原理,設有雙運道、睡眠定、念“呸”斥念、拳打腳踢等體認光明的密法。
道光明與果光明
道光明,指在修密法過程中於特定時刻所悟、所證的光明,相對於如母的根光明,稱“子光明”。父母二續所說道光明,是由修本係法特有的拙火定、雙運道、睡眠定、本尊法等而證得,統稱“密義光明”,以區別於顯教修持所證得的“通義光明”。依修證的次第,密義光明大體可分為覺受光明、喻光明、實義光明三種。
覺受光明,謂初修時所得覺受,被認為只是與真正的心性光明相似的一種體驗或體會。關於覺受光明的覺受,密典中多說為樂、明、無念(無擇、無分別)三相。《密咒道次第寶鬘釋》解釋這三相又各有三相。樂的定義是:“於此無不順之違緣者,謂之樂。”沒有不順適的感受,叫做樂,此樂有三義:一無相之樂,無外境之紛擾;二無二之樂,無“二執染顯”——沒有所樂與能樂的分別與執著;三無為之樂,樂自然而現,不借助任何條件,非凡夫由慾望、需求的滿足而得到的有為之樂。明的定義是:“靈明展開而不遮,為從本來具有,謂之明。”明,指一種本然的靈明覺照之性,其義亦三:一無境而自明,非對境分別之知,而是那純粹的“能知”之自體;二本來明,非隨緣生起,而是本來具有的明;三自如之明,非造作者,非因緣所生的有為法,而是本然自有的靈明覺性。無念的定義是:“遠離尋伺之心識,謂之無擇。”其義亦三:一離善尋(善的尋思),不染著於能修之“我”與所修之法;二離惡尋,斷除與煩惱相應的粗尋思和意識深層微細的伺察;三離無記尋,沒有非善非惡的尋思,靈明知性住於對自身了知不昧之境。遠離尋伺,意謂超越思維。
《密咒道次第寶鬘釋》還描述樂、明、無念的境界說:
修觀覺受之樂明無念,如心赤露,明而不滅,明白赫赫朗然,是為明相。於此明上,境與心及所修、能修無有,故為無念。同時住於無勤勇之本來實際,名為樂。更進而通達,則本來無境而顯明,名明。於能明所明無分別故,名無念。如明、空無分之所得樂,故名樂。
密典中說,樂、明、無念雖然是觸悟心性光明時必然有的覺受,但修世間的禪定也可能會有類似的感受,須仔細辨認,不可執著。即便是真正的樂明無念覺受,若稍生執著,則墮三界:執樂則墮欲界,執明則墮色界,執無念則墮無色界。
喻光明,意謂相似、接近於心性的光明,在父母二續中一般指修生起次第本尊瑜伽,通過修“隨察漸收”(一譯“整持”、“隨滅”),觀想一切境界向自己心輪收攝,最後收攝於空時,所體驗到的空的境界。或指修圓滿次第氣脈明點,令氣入於中脈,“臨死八相”依次顯現,所證如月光相的光明。或指依“業印”修雙運道,令臍下白菩提循中脈上升到頭頂,又下降至密處時,於所生“俱生喜”上所體證的樂空不二的光明。覺受光明與喻光明,從禪宗講,應屬於解悟。
實義光明(義光明、勝義光明),指修密法圓滿次第,令氣入、住、融於中脈,並以正見修觀,親證真如、達菩薩見道位時所證心性光明,這方才是真正的心性光明。當於道信、惠能所說的見性。《集密五次第論》將實義光明列為五級證道位(一譯“五級邃路”)的第四級。謂當氣入住於中脈時,“臨死八相”全部顯現,最後所現如黎明晴空相,即是見到實義光明的標誌。父母二續法多強調實義光明必須依“業印”修雙運道(男女合修),方可證得。《集密五次第教授顯炬論》卷十四說:“以俱生樂現證真實義之勝義光明,有多異名,謂曰光明及一切空等,……六如來說為菩提心。 ”
修父母二續法依“俱生喜”所證得的實義光明,一般說雖然與顯教入菩薩初地時所證菩提心齊等,但密教說修父母二續密法所證實義光明特具“大樂”,“樂空不二”被作為父母二續密法實義光明的表詮。《集密五次第教授顯炬論》卷九說:“僅由空性見,終不能得大樂。”說大樂為無上瑜伽心性論不共於顯教的密義,稱“不共大樂”,此樂“最為深奧,難達幽微。”又說俱生大樂即是悲心之體,“悲空不二”,亦為無上瑜伽心性論的常談。實則顯教經論中,也以“樂”為涅槃的重要功德之一。禪宗人常說“安隱快樂”。
果光明,指依所見實義光明繼續進修,入“五級邃路”最後“究竟無學”位,成就佛果時所證光明,至此方為本來心性的圓滿顯現,故無上瑜伽稱佛為“明滿”,意謂心性光明圓滿,猶如十五夜的滿月。果光明位,修道時所體認的“子光明”與本具佛性之“母光明”融合為一,稱“子母光明會合”。
轉煩惱為菩提的轉位道
總之,父母二續所說光明,無論就眾生本俱偶現而不識的根光明而言,抑或就修行證得的道光明、果光明而言,皆是從“本元心”的角度著眼,指離煩惱、執著、分別妄念、無明的真心,非一般人通常日用之妄心。這種光明論可以“離妄即真”四字總括之,尚未圓融真妄,達到天台、華嚴、一些禪師及大手印、大圓滿法中“即妄即真”的高度。
但父母二續也非無即妄即真之談,高標煩惱即菩提,具體以貪婬(雙運道)、嗔怒(拙火定)為道,乃父母二續密法獨具的特色。屬於父部法的漢譯《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卷二六雲:“觀察貪性本清淨,譬如蓮花正開敷。”《喜金剛續》雲“貪愛縛世間,由貪成解脫。”在無上瑜伽看來,貪嗔等煩惱,以陰陽二氣之妄動為其實質,陰陽二氣乃心識之所乘,與心性光明本是一體,分別是阿彌陀佛、不動佛之體性,其性本來清淨,為出生菩提心、光明之本,猶如能生大火的柴薪。柴薪愈多,火力愈猛,貪嗔愈大,則可能產生的智慧、大樂、悲心、精進愈大,猶如火上加薪,火焰愈熾盛,又如孔雀食毒,其羽色更加鮮麗。不過父母二續所說煩惱即菩提,重在通過特有的智慧、方便轉煩惱為菩提,相對於以對治法斷煩惱的顯教而言,父母二續自稱其法為“轉位道”。
煩惱本淨、以貪嗔為道之義,在父母二續法的曼荼羅中,多用諸本尊的形象予以表示。與下三部密法曼荼羅中以文靜祥和的佛菩薩(“寂靜諸尊”)為主,稱為“文壇城”相對,父母二續法的曼荼羅中,以雙身擁抱、猙獰兇暴的金剛、佛母(“忿怒諸尊”)為主,稱為“武壇城”。金剛、佛母多立、坐於蓮花日月輪座上,或座下墊屍體,表住於超越生死、光明常照、清淨不染的法身或心性光明境地;首戴五骷髏冠,表生死涅槃不二、五蘊即五佛智;項掛人頭、毒蛇等為鬘,表煩惱即菩提;多面、多手、多足及手持多種法器,也各具密義,表貪嗔即菩提、樂空不二、悲空不二、方便多門等義。
較《大日經疏》等指菩提心即在人身肉團心中、修法時於心間月輪觀想更進一步,父母二續密法說菩提心之體——阿賴耶識心王,住於心間中脈與其分出支脈處的心輪內,為一如黃豆大的明點,乃全身生命能量和心識的本源、中樞,淨菩提心住於此中,大如芥子,然其外被煩惱妄習所造成的脈結纏縛遮蔽,光明不顯。修父母二續密法時,行者將像徵淨菩提心的本尊曼荼羅(多為本尊的咒輪)觀想於心輪中明點上,通過金剛念誦及拙火、雙運等氣脈明點修法,令氣入中脈,打開各脈輪的脈結,當心輪的脈結被打開之時,心性光明便會如雲開日出般顯現,呈現出如大乘《楞嚴經》中所說“心花發明,照十方剎”的境界,謂之“脈解心開”。《金剛鬘續》雲:
心蓮花蕊中,智金剛常住。
常住心間蓮花蕊中如金剛般無堅不摧的智慧,即是淨菩提心、心性光明,父母二續法謂其體性為一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的明點,稱“離戲明點”。
父母二續雖然說眾生身中皆有特定時刻會自然呈現的死光明、眠光明等根光明或母光明,有依氣脈明點修法等體認(子)光明的方法,但用這些方法體驗到的光明,一般並非真正的心性光明(實義光明)。作為密法,心性光明的確認,必須依己見性上師的印證,這一點與禪宗相同。《大手印九種光明要門》在列舉了嬰孩時、氣入中脈時、修雙運道得喜樂時、眠寢時、臨終時、悶絕時等九種光明,而最後指出:“斯等非是得道正因,依師要門應須了知。”宗喀巴大師強調:在由修本尊法、氣脈明點所達寂定心的基礎上,以共顯教的人法二無我正見修觀,觀成時所證,方為真正的實義光明,而依睡眠、氣入中脈等所體認的根光明,及由無念等訣要調心修定所得子光明,乃至由修本尊瑜伽成就所證的喻光明,都還沒有超出共外道法的範圍,只能叫做見世俗諦意義上的心體(至多相當於禪宗所謂解悟)。這種說法應該是符合諸經論共說的佛法修證之道的。
出處:禪刊作者:陳兵時間:2005/07/14
相關連接:
No Response to "藏傳- 心性“光明”論(作者未知)"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