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八大人念


聞如是: 一時,尊者阿那律遊在四佛所居之處。

 是時,阿那律在閑靜之處,便作是念:
「諸釋迦文佛弟子之中,戒德、智慧成就者皆依戒律,於此正法中而得長養;
諸聲聞之中不具足戒律者,斯等之類皆離正法,不與戒律相應。
如今此二法,戒與聞何者為勝?
我今可以此因緣之本,往問如來是事如何?」

阿那律復作是念:「此法,知足者之所行,非無厭者之所行;
少欲者之所行,非為多欲者之所行;
此法,應閑居者之所行,非在憒鬧之所行;
此法,持戒人之所行,非犯戒者之所行;
三昧者之所行,非亂者之所行;
智慧者之所行,非愚者之所行;
多聞者之所行,非少聞者之所行。」

是時,阿那律思惟此八大人念:「今我可往至世尊所,而問此義。」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是時,
王波斯匿請如來及比丘僧,夏坐九十日。是時,
阿那律漸漸人間,將五百比丘遊化,
轉至舍衛國,到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
阿那律白世尊言:「我在閑靜之處,
思惟此義:『戒與聞,此二法何者最勝乎?』」 是時,
世尊與阿那律便說此偈:

「戒勝聞勝耶?汝今起狐疑。戒勝於聞者,於中何狐疑?

「所以然者,阿那律當知,若比丘戒成就者,
便得定意;已得定意,便獲智慧;已得智慧,
便得多聞;已得多聞,便得解脫;已得解脫,
於無餘涅槃而取滅度。以此明之,
戒為最勝。」

 是時,阿那律向世尊說此八大人念。
佛告阿那律曰:「善哉!善哉!阿那律!汝今所念者,正是大人之所思惟也。
少欲知足、在閑居之處、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多聞成就。
汝今,阿那律!當建是意,思惟八大人念。云何為八?
此法精進者之所行,非懈怠者之所行。所以然者,彌勒菩薩應三十劫當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我以精進之力超越成佛。

 「阿那律知之,諸佛世尊皆同一類,同其戒律、解脫、智慧而無有異,
亦復同空,無相、願,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莊嚴其身,視無厭足,
無能見頂者,皆悉不異。唯有精進不同,於過去當來諸佛世尊,
精進者,吾最為勝。是故,阿那律!

此第八大人之念,此為最為上,為尊為貴,為無有喻。
猶如由乳有酪,由酪有酥,由酥有醍醐,
然復醍醐於中最上,為無有比。此亦如是,
精進之念,於八大人念中最上,實無有比!


「是故,阿那律!當奉八大人念,亦當與四部眾分別其義。設當八大人念流布在世者,令我弟子皆當成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所以然者,


我法,少欲之所行,非多欲者所行也;
我法,知足之所行,非無厭者之所行也;
我法,閑居之所行,非眾中者之所行也;
我法,持戒之所行,非犯戒者之所行也。
我法,定者之所行,非亂者所行也;
我法,智者之所行,非愚者之所行也;
我法,多聞之所行,非少聞者所行也;
我法,精進之所行,非懈怠者所行也。
是故,阿那律!四部之眾當求方便,
行此八大人念。如是,阿那律!當作是學。」

 爾時,阿那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CBETA T02 No. 125
《增壹阿含經》卷37 -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2/0125_037.htm
--

佳句摘:

ü   八大人念:「1.少欲,2.知足,3.閑居,4.持戒,5.定,6.智,7.多聞,8.精進。」

ü   「是故,阿那律!當奉八大人念,亦當與四部眾分別其義。設當八大人念流布在世者,令我弟子皆當成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



>>>


download the url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1/0046_001.htm at
 Tue Feb 15 22:40:01 +0800 2011.


  No. 46 [No. 26(74), No. 125(41.6)]
佛說阿那律八念經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誓牧山求師樹下。
賢者阿那律,在彼禪空澤中坐思惟言:
「道法少欲,多欲非道;
道法知足,無厭非道;
道法隱處,樂眾非道;
道法精進,懈怠非道;
道法制心,放蕩非道;
道法定意,多念非道;
道法智慧,愚闇非道。」 

佛以聖心逆知其意,
譬如力士屈申臂頃飛到其前,讚言:

「善哉善哉!阿那律!汝所念者為大士念。聽吾語汝大士八念,
善思行之。當學四禪撿意觀法而無中止,
必獲大利,不失所願。
何謂四禪?惟棄欲惡不善之法,意以歡喜,為一禪行。
以捨惡念專心守一,不用歡喜,為二禪行。
歡喜以止,惟如法觀覺見苦樂,為三禪行。
又棄苦樂,憂喜悉斷而住清淨,為四禪行。

已學如是,而後惟行八大人念。四禪為撿意法,快見於行,得利願疾,不復中止。又少欲者,其義譬如王有邊臣,主諸椷簏滿中綵衣,而汝自樂著麤弊者,少欲知足,隱處精進,制心定意,智慧捨家,不以戲慢,無有差跌,必安隱人,至泥洹門。

是八大人念,惟四禪撿意觀法,其義譬如王有邊臣,監主廚宰和調五味,而汝自樂乞食,趣得救身不以快心。其義譬如王有遊觀樓閣,而汝自樂山澤樹間燕處精進,無欲於世。其義譬如王有邊臣,主諸良藥及酪酥醍醐石蜜,而汝自樂有疾以服,小便趣得除惱。以行八念,思惟四禪,精進不虧,心無差跌,必自安隱至泥洹門。」

佛說是已,即還誓牧告諸弟子:

道當少欲,無得多欲;
道當知足,無畜遺餘;
道當隱處,無樂眾會;
道當精進,無得懈怠;
道當制心,無得放逸;
道當定意,無得亂念;
道當智慧,無得愚闇。 

「比丘當少欲者快,謂身自少欲,不使眾人知我少欲,義當從是。 
「比丘知足,謂應器法衣床臥病藥,得食足止,不畜遺餘,義當從是。 
「比丘隱處,謂避人間,不入眾會,遠居山澤巖石樹間。如有四輩,若王大臣來從問道,為說清淨欲令疾去。譬如貧人負豪姓債,為主所牽抴,欲離不樂潛隱遠遁,義當從是。 

「比丘精進,謂斷非法,勤行經道未常懈惓,上中後夜經行坐臥,
常覺寤意念淨以除五蓋,義當從是。 

「比丘制心,棄欲惡法,坐意惟觀,以斷苦樂,得四禪行,
義當從是。 

「比丘定意,謂常一心,觀身觀意觀法,不為猗行,攝念就道捨癡惱想,義當從是。

「比丘智慧,謂知四諦:苦.習.盡.道。何謂苦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恩愛別苦、怨憎會苦、所欲不得苦、合五盛陰苦。生苦者,謂人隨行所墮,受胞成生,已出形現,根入受長。老者,謂人根熟形變,髮白齒落、筋緩皮皺、僂步拄杖。病者,謂人罪行所致,癰疽瘡膿癇癲長病,亦百餘種。死者,
謂人命逝形壞,溫消氣絕魂神離逝。是皆為苦。

何謂習諦?謂婬心樂喜而生恩愛,志在貪欲,令復有漏,眾行滋盛以著自縛。所謂愛者,眼愛色、耳愛聲、鼻愛香、舌愛味、身愛細滑、心愛所欲;但觀其常樂在望,安以為利,呼言是我有,以著自縛,從是故色痛想行識五陰愛盛,見常貪樂,謂是我有,以著自縛。所謂色者,精神所受地氣、水氣、火氣、風氣,變化為形;以所愛著,令眼識色、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細滑、意識法著,信為習諦。

何謂盡諦?不受不入,愛盡無餘,縛著已解,如慧見者,不復有一切故。世間人無所見,五陰所著;計數已盡,愛縛都解,已從慧見非常、苦、空、非身故斷,是為盡諦。

何謂道諦?謂八直道,正見、正思、正言、正行、正治、正命、正志、正定。

何謂正見?正見有二:有俗、有道。知有仁義,知有父母,知有沙門梵志,知有得道真人,知有今世後世,知有善惡罪福,從此到彼以行為證,是為世間正見。

已解四諦:苦.習.盡.道,已得慧見,空淨非身,是為道正見。

正思亦有二:思學問、思和敬、思誡慎、思無害,是為世間正思;思出處、思忍默、思滅愛盡著,是為道正思。
正言亦有二:不兩舌、不惡罵、不妄言、不綺語,是為世間正言;離口四過,
講誦道語,心不造為,盡無復餘,是為道正言。
正行亦有二: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是為世間正行;身口精進,心念空淨,消蕩滅著,是為道正行。
正治亦有二:不殺盜婬,不自貢高,修德自守,是為世間正治;離身三惡,
除斷苦習,滅愛求度,是為道正治。
正命亦有二:求財以道不貪苟得,不詐紿心於人,是為世間正命;以離邪業,捨世占候,不犯道禁,是為道正命。
正志亦有二:不嫉妒、不恚怒、不事邪,是為世間正志;離心三惡,行四意端,清淨無為,是為道正志。
正定亦有二:性體淳調,安善安固,心不邪曲,是為世間正定;得四意志,惟空、無想、不願,見泥洹源,是為道正定,是為道諦。

比丘捨家棄捐恩愛,安靜思道無所戀慕,意不隨欲淨無罣礙,是為道法,義當從是。」

 賢者阿那律聞佛說經,開導其意受行三月,漏盡意解,得三治以為證已,自覺得羅漢,便說偈言:
「夫欲而無厭,樂眾以放意,是行以致苦,修惡多所著。
少欲知道行,知慚不自見,是法墮清淨,遠惡致度世。
道意不貪生,亦無樂死別,吾以如空定,諸苦得待時。
從佛受教命,守行棄欲惡,所身患已捨,得利就無為。
自致至三治,已拔恩愛根,當於維沙聚,竹園般泥洹。」
佛說阿那律八念經

----


 

原文

(三七五)(90)

  聞如是:

  一時,尊者阿那律遊在四佛所居之處(91)

  是時,阿那律在閑靜之處,便作是念:諸釋迦文佛弟子之中,戒德、智慧成就者皆依戒律,於此正法中而得長養,諸聲聞 *之中不具足戒律者,斯等之類皆離正法,不與戒律相應。如今此二法,戒與聞何者為勝?我今可以此因緣之本,往問如來是事如何(92)

    阿那律復作是念:此法,

1.      知足(93)之所行,非無厭者之所行;

2.      少欲者之所行,非為多欲者之所行;

3.      此法,應閑居者之所行,非在憒鬧之所行;

4.      此法,持戒人之所行,非犯戒者之所行;

5.      三昧者之所行,非亂者之所行;

6.      智慧者之所行,非愚者之所行;

7.      多聞者之所行,非少聞者之所行。是時,阿那律思惟此八大人念(94),今我(95)可往至世尊所,而問此義。爾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是時,王波斯匿請如來及比丘僧,夏坐九十日。是時,阿那律漸漸人間,將五百比丘遊化,轉至舍衛國,到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阿那律白世尊言:「我(96)在閑靜 *之處,思惟此義,戒與聞,此二法何者最勝乎?」

  是時,世尊與阿那律便說此偈:

  「戒勝聞勝耶?汝今起狐疑:

   戒勝於(97)聞者,於中何狐疑?

  「所以然者,阿那律當知:若比丘戒成就者,便得定意;已得定意,便獲智慧;已得智慧,便得多聞;已得多聞,便得解脫;已得解脫,於無餘涅槃而取滅度,以此明之,戒為最勝。」

  是時,阿那律向世尊說此八大人念。佛告阿那律曰:「善哉!善哉!阿那律!汝今所念者,正是大人之所思惟也。少欲知足、在閑居之處、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多聞成就。汝今,阿那律!當建是意,思惟八大人念。云何為八?此法精進者之所行,非懈怠者之所行。所以然者,彌勒菩薩應三十劫當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我以精進之力超越成佛。

  「阿那律知之:諸佛世尊皆同一類,同其戒律、解脫、智慧而無有異。亦復同空,無相、願,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莊嚴其身,視無厭足,無能見頂者,皆悉不異。唯有精進不同,於過去當來諸佛世尊,精進者,吾最為勝。是故,阿那律!此第八大人之念(98),此為最為上,為尊為貴,為無有喻,猶如由乳有酪,由酪有酥(99),由酥有醍醐,然復醍醐於中最上,為無有比。此亦如是,精進之念,於八大人念中最上,實無有比!

  「是故,阿那律!當(100)奉八大人念,亦當與四部眾分別其義。設當八大人念流布在世者,令(101)我弟子皆當成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所以然者,我法,少欲者之所行,非多欲者所行也;我法,知足者之所行,非無厭者 *之所行也;我法,閑居者之所行,非眾中者 *之所行也;我法,持戒者之所行,非犯戒者 *之所行也;我法,定者之所行,非亂者所行也;我法,智者之所行,非愚者 *之所行也;我法,多聞者之所行,非少聞者所行也;我法,精進者之所行,非懈怠者所行也。是故,阿那律!四部之眾當求方便,行此八大人念。如是,阿那律!當作是學!」

  爾時,阿那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Blogger:草本閣 - 修改文章 ,, 2015/7/8 23:52:18

1 Response to "[增壹阿含經]--八大人念"

菁晶 提到...

午安 ! 願如來正脈,長留天地,廣度眾生.....
!!!!! 南無阿彌陀佛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