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行無常 [作者] 約翰-布列特
諸行無常
[作者] 約翰-布列特
[中譯]良稹
Anicca Vata Sankhara
by Bhikkhu Bodhi
Anicca vata sankhara——“諸行無常!”——這是上座部佛教國家通報親人去世的用語; 不過我在此引用這個偈句,非是作爲訃告的開端,僅是爲了介紹本文的主題—— sankhara[行]這個詞本身。有時候,一個巴利單詞具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僅僅坐下把它們勾畫出來,對於闡明佛陀的教導,作用不亞於一篇義理長文。Sankhara一詞的確可當此說。該詞正居於佛法的核心,對其內涵的種種線索探究一番,即是對佛陀本人的現實觀作一管窺。
Sankhara一詞來自前綴 sam 與名詞 kara 的組合; 前者意謂“共同”,後者意謂“做、造”。 諸行因此就是“合造”,即與其它事物共同行動的事物,或者被其它組合事物造作起來的事物。對這個詞的譯法,衆譯家已有種種表達: 造作、合成、活動、過程、力量、化合、組成、制造、決意、協同、構造。這都是爲了把握一個我們並無准確對應的哲學概念所作的粗陋嘗試,因此一切英譯必然是不准確的。我自己用的是 formations [ 造作]與 volitional formations[有動機的造作/意志的造作],亦知其缺憾不少於任一別譯。
不過,雖不可能爲sankhara找到一個確切對應的英語詞彙,透過對其用法的探討,我們仍然可對它在佛法“思維世界”中的功能獲得領悟。在經文中,該詞出現於三類主要的教義語境。一類是十二因緣的連鎖公式,在其中 sankhara[行/造作]居系列的第二位。經文中說,它們以無明爲緣,又作爲意識的緣。把諸經中有關句子歸納起來,我們可以看見,諸行乃是負責造作重生、從而維持生死輪回繼續運行的有業力活性的意志。在這個語境當中,諸行與語源學上一個相近的詞kamma[業] 基本上同義。
經文中把作用於十二因緣的諸行分爲三類: 身、語、意。諸行又被分爲福行、非福行、以及“不可擾動” —— 即四類無色界禪定中的存在意志。當無明與渴求主宰我們的意識流時,我們身、語、意的有動機行爲,便成爲造作果報的力量,在它們産生的果報之中,最重要的是死後該意識流的更新。以無明爲促進,以渴求爲燃料,是諸行推動著意識流,朝下一個重生模式行進,並且,意識的具體立足點,取決於諸行的業力性質。假若某人行福德事,那麽該行或者說“有動機的造作”將會把意識推向喜樂的重生域界。假若某人行損福德事,則將把意識推向痛苦的重生。假若他掌握了無色界禪定,這些 “不可擾動”的諸行將推動他的意識流重生於無色界。
“諸行”一詞的第二個主要應用領域,是作爲五蘊之一。第四蘊即爲行蘊(sankhara-khandha),也就是有動機的造作的聚集體。經典上把行蘊定義爲六類動機(cha cetanakaya): 即與色、聲、香、味、觸、法相關的動機。盡管這些“行”與十二因緣公式中的“行”密切對應,兩者並非處處等同,因爲行蘊的範疇更爲廣泛。有動機的造作蘊 [行蘊]涵攝一切動機種類。不僅包括業力上有活性的造作,也包括造作的業果,還包括那些與業力無關的造作。在後來的巴利文獻中,行蘊成爲一個覆蓋了除受蘊與想蘊之外的一切心理素質的類別,前兩項各具獨立的蘊。於是行蘊這個詞便涵攝著諸如接觸、專注、思維、能量等倫理上中性的素質,諸如慷慨、仁慈、智慧等善巧的素質,以及諸如貪、嗔、癡等非善巧的素質。既然這一切素質隨著動機共同昇起,並且參與動機的活動,早期佛教導師們認爲它們最適合歸類於有動機的造作。
“行”的第三個主要語境,是作爲一切有爲[緣起的]事物的統稱。在這個語境當中,該詞有了一種派生的被動性,指凡是因緣造作的事物, 凡是有爲的、被造作的、被合成的。在這個意義上,也許可以把它只譯成不帶限制性形容詞的“造作”。作爲廣義的造作, 諸行不僅是第四蘊,而且包括了所有五蘊。該詞還包括諸如山、地、林; 城鎮; 飲食; 珠寶、車輛、電腦等外在的客體與狀態。
諸行既可包括主動的力量,也包括由它們産生的事物,這個意義的重要性,確立了它在佛陀的哲學觀中的奠基石作用。這是因爲,佛陀強調的是,兩種主動意義上的諸行——即十二因緣中的有動機的造作,以及第四蘊的業力動機——造就了被動意義上的諸行: “它們造作有爲的,因此被稱爲有動機的造作。它們造作的有爲事物是什麽? 它們造作色、受、想、行、識; 因此它們被稱爲有動機的造作。”(SN XXII.79)
盡管外在的無活性的事物可以純粹從物理因緣中昇起,構成我們個人存在的諸行 ——五蘊——則完全是我們在宿世生命中所作的具有業力活性的造作産物。此生的五蘊也同樣地被我們當下所作的有動機的活動不斷地維持、替補、延續,這些活動再復成爲將來的存在之緣。因此佛陀教導說,是我們自己的業力形成的諸行,建築了我們當前個人存在的結構,是我們當下的諸行,正在建造我們未來生命中將進住的個人存在的結構。這些結構由有爲的諸行組成,也就是,由有爲的造作形成的五蘊。
以有爲的造作來理解諸行,其中最重要的事實是,它們無一持久: 所謂“諸行無常”。在意義上,無常不僅指諸行的那些粗糙形體終究完結,更重要的是,它們在微妙、精深的層次上,連續不停地昇起、落下,永遠出生,又在轉瞬間敗壞、消失: 所謂“是生滅法”。因此,佛陀宣稱諸“行”皆苦(sabbe sankhara dukkha)。不過,這並非是因爲它們本身痛苦、緊張,而是因爲它們具有不持久的特徵,所謂“生滅滅已”; 由於它們都趨向止息,因此不能夠提供安穩的幸福。
爲了從苦中徹底解脫——不僅從苦的體驗,而且從一切有爲存在的不滿意屬性中解脫——我們必須從諸行中解脫。諸行之外者,是那非構造、非組建與非合成。這就是涅槃,相應地又稱“非行” (asankharas),它與sankhata[被造作]——諸行的被動分詞——意義相反。涅槃之所以被稱爲非行,正是因爲這個狀態本身既非是一種“行”,也非由“行”造成; 它被描述爲“離行”( visankharas),又被描述爲“一切行的寂止”( sabbasankhara-samatha)。
因此,當我們把sankhara一詞置於顯微鏡下觀察時,便在其中窺見了整個佛法世界觀的壓縮版。主動的“行”藉著業力上活躍的動機,持久地制造、構建著我們存在的五蘊。只要我們繼續認同五蘊(此爲無明的作用),在其中尋求享樂(此爲渴求的作用),我們就繼續噴放有動機的造作[諸行],建築起未來的諸蘊組合。那正是輪回的本質: 空洞而有效的諸行連續推進,制造出更多的行,隨著每一次新生,堆聚起新的波動,上昇至頂峰後傾頹,又成爲舊式的老、病、死。然而它繼續著,被一團我自掌控的癡迷所籠罩,爲一股對終極滿足的冀望所維持,該冀望永具誘惑,永見退卻。
不過,當我們開始修習佛法時,諸行的這場不屈不撓的生産就被緩止下來。我們學會看見諸行的真相,看見我們自己的五蘊: 它們是不穩定、有爲的過程,無人主宰地滾動著。因此,我們關閉被無明與渴求所驅動的引擎,中止業力的築造,那麽諸行的主動生産,就被有效地卸除了。藉著對有爲現實的造作的終止,我們打開了通往無時相、但非是造作有爲的非行元素(asankhata-dhatu) : 即,非緣起元素。這就是涅槃、不死、意志活動的止息、從一切緣起造作也就是從無常與死亡中的最後解脫。因此我們的偈句末尾如此結束:“寂滅爲樂!”
譯按:“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爲樂。”——此偈爲帝釋天王在佛陀般涅槃之際所誦,見於《大般涅槃經》等。常在南傳佛國葬禮上持誦,首句亦爲訃告之發端語。現代語中譯爲: “一切造作無常啊,生滅是其法則。既已升起,必然滅去,它們的止息是安樂!”
原文版權所有 © 1999 佛教出版社. 免費發行。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編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衆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 2008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條件如上。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并登載本版權聲明。
=
http://www.dhammatalks.org/dhamma/Author/BodhiAnicca2.htm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lib/authors/bodhi/bps-essay_43.html
No Response to "諸行無常 [作者] 約翰-布列特"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