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七覺支》by 毗耶達西法師
《七覺支》-- 毗耶達西法師
●七覺支1-
http://bbs.nkfust.edu.tw/cgi-bin/bbscon?board=Buddhism&file=M.1094229570.A&num=509
●七覺支2-http://bbs.nkfust.edu.tw/cgi-bin/bbscon?board=Buddhism&file=M.1094230430.A&num=510
●七覺支3-http://bbs.nkfust.edu.tw/cgi-bin/bbscon?board=Buddhism&file=M.1094230490.A&num=511
--
發信人:jt5354.bbs@ms.twbbs.org(jt5354),信區:Buddhism
標題:七覺支1
發信站:盈月與繁星(SatSep400:37:252004)
轉信站:NKFUST!gem.nstdc.nthu!MaS
出處:ms.twbbs.org
「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須菩提尊者的深觀法空,釋尊也推許他「先見我身」。因釋尊覺法成佛,引出見法即見佛的精義。(L8-16)
譯言
禪修是心的培育,一位禪修者就是去培育良好的內心質素--七覺支----不失念、銳利的擇法眼、勤奮精進、法喜充滿、止息、專一心念、捨離等七種良好的內心質素。這七種質素能使人生淨化及證入涅槃。所以當知禪修完全不是神秘的東西;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也不是高難度的身體姿勢。每一個人都能夠及都應該隨份隨力地去培育這七種內心的質素----禪修,達到自利以及利他。
七覺支如此重要,所以本組今次特選譯一本闡釋七覺支的書----斯裡蘭卡佛教出版社《法輪》佛學叢書系列的第一號書----《七覺支》THE SEVEN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作者為毗耶達西法師PIYADASSIMAHATHERA。
該書深入淺出地闡述七覺支,而且實踐性很強,極為適合禪修者閱讀。
佛教慈慧服務中心
南傳佛教叢書編譯組
一九九八年九月
------------------------------------------------------------------
**本書承斯裡蘭卡佛教出版社授權佛教慈慧服務中心譯為中文出版,本網
頁承佛教慈慧服務中心授權轉載,版權所有,如欲流通翻印,請與佛教慈
慧服務中心聯絡。**
------------------------------------------------------------------
------------------------------------------------------------------
|念住經在今日社會之應用|五蓋及其對治方法|七覺支
|慈心的修習|
------------------------------------------------------------------
《七覺支一》
導言
在佛教的三藏典籍裏,記載著佛陀曾在多個不同的場合之中開示「七覺支」的法義。在《相應部》第五《大品》裏有一個《覺支相應》的編集,當中匯集了佛陀對七覺支法義的各種不同方式的宣說。在導言這部份,我們將會閱讀《守護經》Paritta:The Book of Protection(譯註:《守護經》是斯裡蘭卡佛教徒在日常宗教儀式中經常唸誦的經文編集,當中連續收錄了三篇七覺支的經文。)其中三篇七覺支經文的節錄。《守護經》裏的經文從佛世的時開始已常受佛教徒所唸誦,用以對治苦痛、疾病與困厄之苦。
巴厘文bojjhanga(覺支)這個名相是由boghi+anga組合而成,bodhi是指覺悟;若詳細的說,就是洞悉「四聖諦」-----苦諦、集諦(苦的成因)、減諦(苦的止息)與及道諦(止息苦的途徑)。anga是指因素factors或指肢體limbs所以,覺支就是指覺悟的因素或指直觀、智慧的因素。
「覺支!覺支!世尊經常教導我們,世尊啊,為什麼它們被稱為覺支呢?」一位比的問佛陀。「它們能導致覺悟。比丘啊,這就是名稱的由來。」佛陀簡潔地回答。(註:《相應部》五:第五十九頁,巴厘聖典協會版)佛陀亦有詳細的解說:
「正如一所尖頂的房子,所有的椽都朝著房子的頂尖;指向房子的頂尖;連接房子的頂尖。當中,房子的頂尖被視為最首要之處。比丘們啊,若比丘培育七覺支,令其增長,他朝著涅槃;傾向涅槃;趣人涅槃。」(註:《相應部》五:第六十三頁)
七覺支分別是:
一、念sati:mindfulness
二、擇法dhammavicaya;keen investigation of the dhamma(註 法:dhamma有多種含義,此處是指身和心------「名色」擇法覺支就是去分析或觀察這個造流變化的身心和倚仗各種因緣條件而成的所有事物。)
三、精進viriya;energy
四、喜pati;rapture or happiness
五、猗passaddhi;calm
六、定samadhi;concentration
七、捨upekkha;equanimity
以下是《守護經》其中一篇七覺支的經文:『
我曾這樣聽聞: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當時大迦葉尊者住在畢缽羅窟,身患重病。佛陀知道這消息後,在日暮時分離開住處前往探望大迦葉
尊者。就座後,佛陀對尊者說:「迦葉啊,你覺得怎樣?能否忍受?能否支持?病痛在加劇還是在減退?病況有加劇或減退的艫象嗎?.」
「世尊,我這病極難忍受,極難支持,病痛很劇烈,病況不但沒有減退的艫象,還在增加。」
「迦葉啊,我曾詳述七覺支,我已培育七覺支,令其增長。當已培育及令其增長----將導致徹底的證知,圓滿的智慧,達至涅槃。七覺支是什麼呢?
一念覺支。
迦葉啊,我曾詳述它,我已培育它,令其增長。當已培育及令其增長----將導致徹底的證知,圓滿的智慧,達至涅槃。
二擇法覺支。……
三精進覺支。……
四喜覺支。……
五猗覺支。……
六定覺支。……
七捨覺支。迦葉啊,我曾詳述它……
真確的,這七覺支。迦葉啊,我曾詳述它們,培育它們,令其增長。當已培育及令其增長----將導致徹底的證知,圓滿的智慧,達至涅槃。」
「真確的,世尊,七覺支是覺悟的因素!.真確的,善逝,七覺支是覺悟的因素!」大迦葉尊者讚歎說。佛陀的說法使得大迦葉尊者充滿法喜,也使他能從病榻之中站立起來。後來大迦葉尊者的疾病更因此消除得一第一淨。(註:《相應部》五:第六十六頁)
在《守護經》裏三篇七覺支經文的另一篇名為《大闡陀覺支經》裏提及有一次佛陀本身患上疾病,大闡陀尊者前往探望佛陀,當佛陀與他共論七覺支之後,嚴重的疾病很怏使得以消除。(註:《相應部》五:第六十八頁)
人的心念深深影響著自己的身體。如果肆意讓心念邪惡地運作或沉溺於不善與有害的思想當中,能導致身體出現嚴重的問題,甚至死亡;但心念亦能治療患病的身體,當心念安住於與正冕相應的思惟之中,則能帶給身體極大的助
益。
英國一位著名學者赫素裡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心念不單是只會帶來疾病,也能治療疾病。一位樂觀的病者比一位憂慮及不快樂的病者有更多的康復機會。在信仰治療法faithhealing的個案中,甚至器官性疾病都有即時痊癒的例子
。」( 註: Aldous Huxle,Ends and Means (London,1946 ),P.259)
佛法是一種教導人們覺悟的方法。任何人士若嚮往覺悟,就應該首先認識清楚覺悟路上的障礙物。根據佛陀的教誨:生命是「苦」(譯註:佛教所說的苦,dukkha含義很廣,從粗顯的苦難、痛苦、以至深細的缺陷、不圓滿等都包含在苦所指的範圍內。)的,而苦是植根於無知----「無明」之上。無明是指只能體會一些沒有意義----稱為「不善法」的體驗。若深入的說:
1. 就是不能正確認知生命是由各種條件組合而成(譯註:生命由「五蘊」:色、受、想、行、識組合而成,五蘊各自生滅無常而不實在,因此由五蘊組成的生命個體也不實在。);
2. 不能正確認知感官與外界事物的相互關係(譯註:生命的感官----「內六處」:眼、耳、鼻、舌、身、意須倚仗外境-----「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才能生起作用,而當中無論內六處或外六處都是生滅無常的。);
3. 不能正確認知「空」或「界」的互相依緣(譯註:「六界」----地、水、火、風、空、識所組成的生命及「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皆互相依緣、生滅無常、不實在。);
4. 不能正確認知駕馭感官的能力;
5. 不能正確認知四聖諦。
而「五蓋」就是這個無明的養料,又可說是生起無明的條件。被稱為五蓋的原因是它們會封蔽、截斷和障礙我們對解脫道路的知見。五蓋分別是:貪欲、瞋恚、昏睡、掉悔和疑。
然而,什麼東西為這五蓋來提供養料呢?就是身、口、意三不善行。而身、口、意三不善行的養料就是對感官沒有節制----「根門不守護」。根據論師的解釋:不守護根門就是放縱會欲或瞋恚在六種感官.)眼、耳、鼻、舌、身、意
當中滋長。
根門不守護的養料就是缺乏正念與清晰的覺---知(無正念正知)。以上所說的「養料」使人漂離法義之外----即不能準確無誤地去認知生命的特質----無常、苦、無我。對事物真實相狀的不覺不知就是根門不守護的原因。
1. 當一個人不能察覺到事物的無常等特質時,他便會放任自己的身、口、意而作出各種不善的行為。
2. 又當一個人缺乏清晰的覺知時,他不能準確認如何看為正確的目標,何者為適當,何者為真正的皈依處,何者為顛倒虛妄。
3. 當一個人的行為沒有正確的目標;當一個人的行為無助於善法的增長;當一個人的行為妨礙於自己的進步;當一個人經常忘失法義(我們努力修行的真正歸依處);
4. 當一個人愚癡顛倒地看待事物----錯認事物是完好、無缺、常恆、牢靠等等,則根門不守護便被滋養了。
無正念正知會導致沒有條理的思惟作意(不如理思惟)。在經教中說到不如理思惟會使人們偏離正確的方向-------視無常的為常恆,視苦為樂,視無我為有實我,視不善為善。
遷流不息的生死輪迴就是植根於這個不如理思惟之上。當不如理思惟增長時,便會產生兩種東西--------無明與渴愛。無明與渴愛會為未來的輪迴帶來動力,當無明生起時,整個緣起的大苦聚亦即隨緣而起。所以一個思想膚淺的人就像一艘隨風漂流的船;又像一群被捲進河流旋渦中的牛群;也像一頭被繫在輾磨中不斷迴轉的牛隻那樣不斷生死輪迴。
再者,於佛、法、僧三寶沒有正確的信念(沒有正信)就是不如理思惟的原因,而沒有正信就是由於沒有聽聞正法(不多聞熏習)。最後,不多聞熏習就是由於缺乏接觸善友(不親近善士)。因此,親近善士就是對治這世間的苦困最根本的因素,
反過來說,一切善法最根本的養料就是親近善士,因善士能提供至高無上的佛法作為食糧而孕育出對佛、法、僧三寶的正信。當一個人對三寶有正信時,他能深入明白生命或能如理思惟,再依次孕育出正念正如;守護根門;身、口、意三善行;四念住;七覺支;及以智慧得解脫。(註:《除癡迷論》SammohaVinodani)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 禮敬世尊 ﹑ 阿羅漢 ﹑ 正等正覺 )
--
發信人:jt5354.bbs@ms.twbbs.org(jt5354),信區:Buddhism
標題:七覺支2
發信站:盈月與繁星(SatSep400:40:232004)
轉信站:NKFUST!gem.nstdc.nthu!MaS
出處:ms.twbbs.org
「法身常在」。釋尊說:「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法身的是否常在,依佛弟子的行踐而定。(L8-16)
《七覺支二》
//SECTION 七覺支的詳述
/subSECTION 一、念覺支
現在讓我們逐一去詳細採究七覺支吧。首先,第一支是念覺支,這是一個最有效用的自我提昇工具,任何人士若行踐正念都能找到解脫的道路。正念包括身、受、心、法----四念住。(*註一)
人若缺乏正念便不能成就任何善法。佛陀臨人滅時對他的弟子作了以下最後的訓示:「一切事物因緣和合而成,是無常的。你們應努力取證涅槃,切勿放逸。」(*註二)較佛陀早人滅之上首弟子舍利弗尊者的最後囑咐也這樣說:「精勤取證,切勿放逸,這是我對你們的勸勉。」在這兩則遺訓中都包括一個很重要與極具深義的字眼----不放逸appamada; heedfulness,不放逸是指不間斷的留心。人很難做到不放逸,除非他能在日常生活中時刻都警覺自己的身、口、意行為。唯有一個人警覺及正念於他的一舉一動,他才能分辨出善與不善,正確與謬誤。正念所帶來的認知使人深察到自己行為的美善或醜惡。
不放遞這個名相在三藏典籍中等同於正念,而放逸就等同於失念。在《增支部》的記載中佛陀曾說:「比丘們,在我所知之中,沒有任何一種東西具有如此力量能令未生之善念得以生起;已生起之惡念得以減退----這就是不放逸。若人具有不放逸的話,未生之善念得以生起;已生起之惡念得以減退。」
持續的正念與警覺是止惡行善的必備良方,當正念現前時,自會帶來覺察之心,隨之而來的勇氣與堅毅自會超越懈怠與放遞,正如一匹良駒超越一隻老弱馬匹一樣。正念各方面的重要性可由佛陀以下的說話中顯露無遺:「正念,弟子們啊!就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就像咖喱當中的鹽一樣。」(*註三)
佛陀的生活便是一幅圓滿的正念圖象。他能恆常保持正念及警覺,他是正念的具體表現,佛陀絕無一刻作出懶散或心不著意的行為。
可以說,正念或警覺比起世間的知識來得重要,因為一個心不在焉的人絕不可能專精於他的學習。空有知識而沒有正念容易使人走入歧途,偏離正直與本份。即使是見多識廣及聰明才智之士,若缺少了這重要的正念質索也不能洞悉事物的本相。地位崇高的人也會因粗心大意的言行,或沒有顧及事情的後果而遭受到嚴正的枰擊。所以,正念是一切善法之首,能帶給自己和他人利益。
「正念能帶來無量利益。」(*註四)正念是至高無上的心性培育,若正念修習圓滿,便能解脫生死輪迴之苦。「若人樂正念,怖畏於放逸,從此不退轉,他近於涅槃。」(*註五)
註一《中部》第十《念住經》或《長部》第二十二《大念住經》,《法輪》佛學叢書第十九《四念住》。
註二:《長部》第十六《大般涅槃經》
註三:《中部》《念住經》的註釋。
註四:《相應部》中的《有偈品》。
註五:《決句經》第三十二誦。
/subSECTION二擇法覺支
第二支是擇法覺支----銳利觀察諸法的擇法眼。擇法是一種對眾緣和合的世間事物,無論有情識或無情識,人或人類以外的生命的銳利分析能力;是一種能洞悉事物本然,洞悉事物實相的能力;是一種能洞悉所有事物都不離各種因緣條件而構成,直探事物的根本的能力。通過銳利的觀察便能明白眾緣和合的所有事物都是在極為急促的生滅變化之中----生起、到達頂點、消失----就像洪水到達頂點之
後又會退卻下去。整個宇宙都是在不停的變化,時刻分秒絕不停留。事實上,所有事物都受制於「因hetu;causes、緣(條件)、paccaya;conditions、果(後果
)、phala;effects」。一個如理思惟的人自然會帶來正念,驅使個人懂得去辨別、思考與觀察事物。思想膚淺及不如理思惟的人,會使自己頭腦混亂,更加沒有能力洞悉事物的實相。此類人不能明白因果,不能覺知事物的生滅無常。佛陀曾說:「這些法義是對智者而說,並不是對無智之人而說的。」(*註一)
在佛教當中從沒有強迫人們去接受教義,也沒有要求追隨看作盲口的信仰。就算是慣於疑惑的人初進佛門時也樂於接受「去親身觀察」的方式。佛法從初入門以至終極目標都是開放給予所有具眼的人去觀察,具心的人去証知的。佛陀從不鼓勵弟子對他或佛法作出盲目的信仰和服從,他只會教導弟子去培育辨別能力與細心探究。佛陀曾對伽藍族人說:
「對於有疑惑及不清晰的事情生起疑惑是應該的;去把他弄清楚是應該的,因為疑惑使人內心搖擺不定。」
以下是佛陀與弟子的一段對話:「若然已具有如實的知,如實的見,你們會否這樣說:『敬重世尊而因此才敬重他的教法』?」
「不會的,世尊。」
「若然要有確切的體證,弟子們啊,唯一的方法是否要通過自如、自見、自覺呢?」
「是的,世尊。」(*註二)
一些後期的註釋家曾寫出與此完全相同態度的註述:「正如智者會以火燒、切割及用試金石去檢定金的純度。在你們接納我的教導之前,應先去驗檢它,而不應單是因對我的尊敬便接納。」(*註三)因此,盲目式的信仰與佛陀分析觀察式的教法是背道而馳的。要體證法的真義唯有通過平伏的心念與深入的觀察(止、觀),而絕不能由盲信而證得。一個人若發心去尋求真理時,他不會滿足於事物的表面知見,他還會去深入探究事物的背後深處:這就是佛法所鼓勵的探究精神,這種採究精神能夠帶來正確的知見。
讓我們去閱讀以下這個故事:
有一次,一位虔誠的耆那教徒名叫優波尼的人去拜訪佛陀。當他專心聆聽法義之後心生淨信(從理性分析而生的信心),他立刻表示想成為佛陀的弟子,然而佛陀再三拒絕他並對他說:「真理,優波尼啊,你努力去採究它吧。」這件事清楚展示「佛陀並不熱衷於改變他人的思想方式及信仰,使之成為自己的徒眾。他絕不幹預他人的思想自由,因為思想的自由是每個人所應有的天賦權利。若有人基於
自己的觀點或心靈某些的取向而迫使別人追隨他的道路,這是錯誤的。任何形式的幹預或壓制都是不好的,最壞的一種強迫,是迫使一個人要接受他不感興趣的信仰。這樣子的幹預或壓制對任何人士,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會帶來利益。
修行者修習擇法----探究諸法,將心念專意於五蘊之中,精勤地察覺它們的生滅變化及互相依緣;精勤地察覺遷流不息的身心。當徹底覺悟到自己身心一瞬即逝的性質時,便能體會得到輕安、喜悅、解脫。所以經中說:
「若人常正念,觀五蘊生滅,他得喜與樂,及證得不死(涅槃)。」(*註四)
從領悟無常與不永恆之中使人領悟到不離眾苦;從無常與苦之中使人領悟到沒有永恆不變的靈魂、自我、自我的實體。這就是三個自然法則(三相)的領悟----無常anicca;transiency,苦dukkha;sorrow、無我anatta;noself(soullessness);這就是佛教的智慧觀照vipassana-nana;penetrativeinsinght;這智慧觀照就像一把利劍,能將所有潛藏的苦與苦因徹底根除。一個人若能達到如此圓滿的觀照,他就是一位圓滿的阿羅漢聖者。他清晰的觀照與深入的智慧能貫穿生命深隱之處及能洞悉萬物的真實面目。至此他不再受一瞬即逝的世間事物所迷惑;不再受可怖的事物所困
擾;不再對事物生起愚癡顛倒的想法。那是由於他從智慧觀照之中得到超越虛妄錯謬的能力。
註一:《增支部》八:三十經
註二:《中部》第三十八經
註三:Jnanasara-Samuccaya,P.31
註四:《法句經》第三七四誦)
/subSECTION三、精進覺支
第三支是精進覺支。精進是「善心所」的其中一個(譯註:在南傳佛教的阿昆達磨中,有將行蘊細分為五十個不同的心所,而精進與喜是其中兩個善心所),亦是「八正道」中的第六正道,稱為「正精進」。
佛陀的生活清楚顯示出他的德行與心靈從不疲乏,從他開悟的一刻直至入滅,他都是不怕各種困難與阻礙,努力地到處教化眾生,永不言倦;對利益眾生的事情,他從不鬆懈。雖然佛陀的身體也有生病的時候,但他的內心永遠都保持警覺和活力充沛。
因此他說:「超越煩惱的聖者,具無窮盡的精力----全為眾生的福樂,全為眾生的安穩。佛法是為熱誠、有力、堅定的人而設,並不是為懈怠的人而設的。」(*註一)佛陀從不宣稱他是具有拯救不善眾生能力的救世者,他只是宣稱每個眾生
都要承擔自己的惡行所帶來的後果。佛陀曾說每個人自己都要付出適當的努力,精勤地去取證解脫。
佛陀只是正道的揭示者,而不是神教中所說的能拯救靈魂的救世者。神教當中的拯救人類的觀念易使入懈怠、懦弱、呆滯及愚昧。而佛法對我們的幫助是間接的、若要從眾苦之中解脫出來,必須經過自己的努力鍛鍊,改善自己的各種行為。「以自己作為島嶼、以自己作為依靠。」(*註二)佛陀就是這樣勸勉他的弟子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佛陀的弟子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應放棄目標與努力,因佛陀本身就是一個從不放棄目標與努力的人,即使在他尋求覺悟,還未成佛的時候,他自己立
下一個十分激勵的誓言:「絕不畏縮!堅決向前!」當一個修行考培育了念覺支與擇法覺支之後,就應進一步對自己的修證作出適當的精進。
精進有四方面的功能:一努力去根除心中已生起的惡法;二努力去防止未生的惡法生起;三努力去培育出未生的善法;四努力去使已生的善法更加提昇及增長(*註三)
在《中部》第二十經《粗想止息經》中提到:「正如一位能幹的木匠或木匠的弟子用一個細小的楔子來鑿出、弄掉、除去一較大的楔子那樣(譯註:這比喻以幼念來除掉粗念或以善念來除掉惡念)。當一位比丘內心生起一些與貪欲、瞋恚、愚癡相應的不善念時,他應去想及一些與善法相應的事物,那麼,不善念便會消失,而他的內心便會得到安住、止息、一心、專注。(*註四)
懈怠的人不能行踐清淨的道路,尋求覺悟的人應具勇猛的精進及堅定不移的決心。覺悟與解脫完全掌握於每個人自己的手上。每一個人都應持之以恆地發揮自己堅毅的努力和尋求解服的門徑。解脫之門從不上鎖;亦不是由任何人掌握著解服之門的鑰匙,而需通過祈求或宗教儀式才能獲得。歸根究底,阻礙解脫的門及門鎖都只是由自己造出來的。
佛陀的戒德與行為就是一個勇猛精進的典範。他曾說:「懈怠之人不努力,即使年青與力壯,常具昏沈心力弱,不得智慧及解脫。」(*註五)讓我們也學佛陀這樣發願吧----「即使我的血、肉、筋、骨全都乾枯掉,我也絕不改變尋求覺悟的決心!」
註一:《增支部》八:三十經
註二:《長部》第十六《大般涅槃經》
註三:《增支部》四:十三經
註四:以上經文取自於《法輪》佛學叢書第二十一
《佛陀喬答摩的教義》
註五:《法句經》第二八0誦
/subsection 四喜覺支
第四支是喜覺支,喜亦是善心所的其中一個。這是一種充遍身心的喜悅,若人缺乏這喜悅的質素,便難以在覺悟的道路之中前進;對佛法只會感到枯燥乏味;對禪修提不起興趣及不能穩健的行踐正道。所以,一個發心求取覺悟及徹底解脫生死輪迴的人,應努力去培育出這極為重要的喜悅質素。沒有人能把喜悅作為禮物般來贈與他人,每個人都只能從如法的反思及專心一意當中來建立喜悅。
因為喜悅是心靈上的東西,它不能從外在或物質性的東西當中尋找得著,外在或物質頂多也只能帶來少許幫助。「知足」是真正喜悅的人其中一種德性。一般人的想法會認為這種德性很難培育,但若憑著勇氣和決心;合理的分析、思考日常所遇到的事物;調伏自己不善的傾向;逼止內心的霎時衝動----這樣便能使內心保持清淨及能體驗知足所帶來的喜脫。人的內心會生起各種衝突與混亂,這些衝
突與混亂應受到控制,縱使未能完全根除,也應減少放任自己的喜好與欲望。換句話說:人應該培育知足的德性。去放下使我們成為奴隸般的物欲誘惑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去驅除纏繞心中的惡念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這些惡法全都根源於貪欲lobha、瞋恚dosa;hate及愚癡moha;delusion。除非不斷的修習,使內心達到最高的淨化及平靜,否則不能將貪欲、瞋恚、愚癡徹底清除。僅是:放棄外在的東西、禁食、河中或熱浴等都不能淨化人心,也不能帶來喜悅、聖潔及慈愛。唯有修行佛陀所開示的清淨道路----戒學、定學及慧學才能徹底淨化人心
。當談論七覺支當中的喜覺支時,我們一定要牢記快樂與喜悅之間有極大的差異。
快樂----感官所帶來的樂受--是一種短暫無常的東西。人們不是說u快樂是痛苦的前奏」嗎?當人們緊握此刻的歡欣,此快樂卻往往成為下一刻痛苦的根源。欲望就像雪花一般,當我們伸手去執取它的時候,它很快便會消溶掉。蘇格蘭詩人相思斯說:快樂像那盛開的罌栗花,當你摘取它時,花即散落;又像河中那落
雪,剎那雪白,轉瞬溶逝。人能從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接觸外境之中獲得一些快樂的感受,但這些感受都是過眼雲煙的東西。
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動物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從各種外境之中,不惜代價地去迫尋快樂感受。但人應努力去取得真正的快樂----喜悅。真正的快樂不是從執取或染著事物之中生起,而是從出離nekkhamma;givingup之中生起的,以此出離(不執取染著)的態度來面對世間事物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在念住經中提到有世
俗的樂受及出離之樂,而出離之樂遠遠優勝於世俗的樂受。有一次佛陀托讕化食卻空銖而回,魔王來到佛陀跟前嘲笑他有否感到飢餓的苦惱,超然的佛陀這樣回答:我們常住於樂中,全無諸煩惱障蔽;我們以喜悅為食,尢如光音大眾生。﹙註:《法句烴》第二。。誦﹚真正的快樂會到臨有如下想法的人身上:「有些人傷害他人,但我不會傷害他人;有些人殺生,但我不會殺生;有些人行邪淫,但我
不會行邢淫;有些人說妄語,但我會說話真誠;有些人誹謗、粗言穢語或耽於無意義的閒聊,但我只會說帶來和諧、不惱害、令人舒暢、充滿慈心、有
禮、中聽、適合時機、適當、說中要點等的說話;有些人貪心,但我不會貪心。願我內心充滿活力、謙虛、堅定、正直、平靜、忠實、知足、慷慨及真
誠的對待所有事物!「
能如此想者將有助於達至徹底覺悟、圓滿智慧、涅槃。這就是第四支的喜覺支
。
--
發信人:jt5354.bbs@ms.twbbs.org(jt5354),信區:Buddhism
標題:七覺支3
發信站:盈月與繁星(SatSep400:41:532004)
轉信站:NKFUST!gem.nstdc.nthu!MaS
出處:ms.twbbs.org
釋尊說:「施比丘眾已,便供養我,亦供養眾」]中含)。這「佛在僧數」的論題,表示僧團是佛陀「慧命」的擴展與延續。昆奈耶中說:有如法的和合僧,這世間就有佛法。(L8-17)
《七覺支三》
七覺支的詳述
\ subsection五猗覺支
第五支是猗覺支(1)猗可分為「身猗」及「心猗」兩種。身猗的身是指所有的心所而不是物質性的身體。換句話說:身猗是指受、想、行三蘊的猗;
而心猗是指識蘊的猗。猗好比一個疲乏的遠是者休息在樹蔭之下;或好比在炎熱的地方,驟雨所帶來的清涼。安止自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心是習慣於動搖及不安,實難於守護及調伏,正如魚兄被捉離水中放於地面上的不斷搖擺掙劄。心常受欲念所擺佈(2),這就是「敏感的心」的性質。如理思惟能幫助發心尋求覺悟的人安止自心。除非修行者去培育內心安止的質素,否則在禪修方面便難以得到成就。安止的內心不易受膚淺或無真實意義的事物所打動。
現今大多數人都認為「自由」與「不節制」兩者意義相同,還認為自我的克制調伏是妨礙自我發展的。但佛法與此等見解很不相同,若然要得到真正的利益,「自我」一定要克制,及調服於正道之上。「『如來』(譯註:佛陀的另一個稱號)是一位已徹底調伏自我的聖者,他說法是為了教導人們去調伏自心。」(3)
只有當內心安止下來時才能在正道當中穩健進步,對個人及社會都很有益處。一顆混亂的心會影響個人及周遭的人,世上所有人為的災難都是由一些沒有學習過內心平伏、均衡、泰然之道的人所引致的。平伏並不等於懦弱,在任何時候,平伏的態度處處都能顯示出個人的修養。當所面對的各種環境都是順意的時候,要令內心平伏下來並不大難;但當面對的各種環境都是不順意的時候,要令內心都能同樣平伏下來便實在困難得多了。然而,去超越這些困難是很有價值的,因當中會使我們生起德行的力量。世間上最諷刺的事情莫過於一些人認為他自己很堅強,但其實他只是一個吵吵鬧鬧的人;或一些人認為他的內心充滿力量,但其實他只是一個急躁的人。
一個人若培育內心的安止,當他面對世間各種的盛衰——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都能不為所動。他會力觀察世間萬事萬物的緣生緣滅——事物的如何生起、如何消滅。他能超越焦慮與不安,能領悟世間的危脆、不牢固。
在一個故事中提到一位剛喪子的母親被問到為什麼不感到悲傷和痛苦時,她答道:「他不請而來,不請而去;因為他來,所以他去。悲傷、流浪、哭泣對此有何幫助呢?.」(4)這就是一個高度安止的心,此心絕不受得、失、毀、譽所動搖;也絕不受各種逆境所動搖。這種心境能帶來對這有情世間的真正認知。所以猗(安止)能使修行者得到覺悟及解脫諸苦。
\subsection六定覺支
第六支是定覺支。唯有內心安止下來才易於達到「專心一境」的「定」。安止及專心一境的定能帶來「如實知見」samahitoyathabhutampajanati;seesthinga astheyreallyare,亦可將五蓋調伏下來。
專心一境是一個非常穩固的內心狀態,就像在無風的地方中,蠟燭的人焰不會擺動飄移。專心一境使得內心如實觀察事物,不受動搖或打擾。正確的定
samadhi之修習就是去保持內心與心所的平衡,就像一隻穩固的手持著一個大秤那樣。「正定」能驅散擾亂內心的情慾,並能帶來清淨及沉著的內心質素。專心一境的內心不會被感官事物所分心,若在深定之中更加能不為極惡劣的逆境所打動。一個發心修習禪定的人應去培育戒行,因為戒行能孕育出美好的心靈生活及能令內心清晰、寧靜、穩定和如足。一顆沒節制的心會被虛耗於沒有意義的行為之中。
追求覺悟的修行者會面對很多的障礙,而其中有五種東西尤對修定者及在解脫道中做成障礙的,在佛法中稱它們為五蓋pancanivarana;fivehindrances巴厘文nivarana意為遮蓋或障礙---障礙心靈發展(禪修)。
被稱為五蓋是因為它們會封閉、截斷和障礙心性--解脫之門因而被關閉。
五蓋分別是:
一責欲kamacchanda;sensualdesires
二瞋恚vyapada;illwill
三昏睡thinamiddha;obduracyofmindandmentalfactors
四掉悔uddhaccakukkucca;restlessnessandworry
五疑vicikiccha;duubt
無論對財物或欲樂生起貪欲或渴愛,都會使人束縛於生死輪迴之中,不斷流轉--封閉瞭解脫之門。
什麼是貪欲?貪欲從哪裏生起及紮根呢?《念住經》說:「哪裏使人愉快及享樂,那裏就是貪欲生起及紮根的地方。」外境——色、聲、香、味、觸、法,那裏帶來愉快及享樂,那裏就是貪欲生起及紮根的地方。當貪欲受到某些原因所阻礙而不能達到滿足時,住住會轉化為挫敗和憤怒。正如《法句經》所說:
從渴愛生起憂傷;
從渴愛生起恐懼;
若人能根除渴愛,
得離憂傷與恐懼。(5)
五蓋中的第二蓋是瞋恚或憤怒。當人們面對不快樂或不合意的事情時本能地會生起厭惡之心,及被這些事情弄至沮喪。與喜愛的東西別離或與討厭的東西相會,同樣會使人感到苦惱,甚至一道不合意的菜、一杯不可口的飲品、別人不好的態度、以至上面種細微瑣碎的事情也可能使人生起厭惡之心。以上這些都是不如理的思惟作意,會引致瞋恚的生起。在另一方面來說:這會滋長瞋恚及障蔽知見,歪曲心念與心所而成為覺悟真理的障蔽及解脫道路的阻礙。貪欲與瞋恚都是建基於無知(無明)之上,無明是所有不善法的根源,甚至會做成入與人及國與國之間的衝突。
第三,昏唾蓋是由昏沈thina和睡眠middha,(6)兩種不善法所組成。昏沈是指懈倦的心;睡眠是指懈倦的心所。昏睡只是指心性方面的疲乏呆滯而不是指身
體方面的疲乏呆滯。甚至阿羅漢們或佛陀雖能斷除內心昏沈睡眠的障蓋,但也不免有身體方面的疲乏。昏睡會妨礙心性的發展,內心受到此蓋的影響而愛得呆滯、沒有活力,就像大硬的牛油難以塗在麵包上,又像蜜糖黏結在匙上難以脫出。
懈倦是心性發展的一個危險敵人,它會逐漸累積增強,最後令人對善法無動於衷,這不進取的心性是迫求正道及解脫的致命障礙。通過精進(內心的努力)便能起越昏沈和睡眠這雨種不善的東西。
第四,掉悔蓋亦是由兩種不善法所組成——掉舉uddhacca(7)和後悔和後悔kukkucca(8)。所有做惡行的人內心都是動盪不安的,這已是一個定律。掉悔使人飽受犯罪感及心靈不安之苦。內心動盪不安的人有如被搖動之蜂巢裏的慌張蜜蜂。這搖動的內心阻礙禪修及個人的昇進。後悔不安的內心同樣有害,人很多時會對自己所做過的惡行後悔不安,這不是佛陀所鼓勵的。「為倒瀉牛奶而放聲痛哭」是於事無補的。與其對自己的犯錯後悔不安,倒不如把精力用於避免自己再犯同樣的錯誤。同樣地,有些人會對自己沒有做某些善行或未能完成責任而後悔不安,這也是沒有助益的。「要求對岸移過來讓我們走過去」是沒有可能的。與其沒有助益地為自己未能做到善行而後悔不安,倒不如把精力用於努力行
善。這後悔不安也是心性發展的障礙物。
第五蓋是疑蓋,亦是最後一蓋。疑的巴厘文是由vi十cikiccha組成,直譯的意思是「無可醫治」。當一個人困惑時,其實就是罹患著一種可怖的疾病,除
非此人能釋除疑惑,否則這可怖的疾病便不能消除。一旦心被疑所擺佈便會生起消極不進取的人生觀,這對心性的發展會做成很大的損害。有些註疏家指出:疑使人沒有堅定的抉擇能力,還會妨礙人定(專心一意的心念)。跟這疑有關的可再補充一點--即使不是佛教的修行者,他們全不在意於佛、法、僧三寶,也能降服疑蓋而進入定境。
禪修者以「五禪支」jhananga:characteristics or factors of jhana,(9) 來降服五蓋而進入定境:定能降服貪欲,喜能降服瞋恚,尋能降服昏睡,樂能降服掉悔
,伺能降服疑。然而,進入定境不是佛教最終的目標,應以這定境進而去修「觀」——直觀。通過這種直觀,修行者能徹底根除所有潛藏的煩惱污染及取得究竟的清淨。
一旦煩惱或不淨潛藏於心,人便會生起各種惡法而不能斷除。修習禪定的目的是為了去取得直觀。能進入禪定的修行者一因五蓋已被降服而不會做出惡行,但他還有污染潛藏於心內,所以仍未能達至究極的安穩。但阿羅漢聖者能把所有潛藏的污染連根拔除及使這無止境的生死輪迴都止息下來--他是一個生死輪迥已到盡頭;修行已達圓滿;修行工作已完成;不再受生的人。(10)
一位深究學問的學生,他遠離感官享樂的吸引,在一個合適的環境,努力研習,因而克服所有困難,最後在考試中取得成就。同樣地,一位禪修者住於寺院或其他合適的地方,遠離煩囂喧鬧,專注於他的禪境之中,不斷努力降服五蓋、清除心中的障礙,逐漸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及四禪,然後以他的定力轉移去深入觀察事物的實相--這是禪修者修習直觀的階一段。通過直觀能使人徹底通達所有由眾緣條件而成的事物的實相;使人對事物有如實知見;使人親身體證真理及了悟到畢生所經歷的都是——無常、苦、無我。
禪修者取得觀慧後能通達世間的本然實相,放下他從無始以來對世間的執取染著。他打破無明蛋殼的封閉而徹見宇宙真理,以此最後的淨化,他到達涅槃的境界——語言說話所不能形容的寧靜,內心連至不動搖的解脫(11)。這位禪修者從此在世上無所執著。
《法句經》第三七三誦說:「比丘隱遁於靜處,他的內心極寧靜,清晰明辨諸法義,起越世俗的快樂。」
\subsection 七捨覺支
一最後第七支的覺支是捨覺支。在阿昆達磨中,捨的定義是一中文tatramajjhattata;neutrality,這是心靈上的保持平衡而不是冷漠無情。捨是平伏、專一之內心的結果。誠然,內心不受生命各種盛衰所動搖是很難做到的,但誰能培育出這不易獲得的內心質素(捨),誰就不再受到困擾。他雖身處於這混亂的世間之中——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他永不動搖,內心堅定如磐石。當然,這是阿羅漢聖者的態度。經中說:「善人能放捨事物,善人不談論物欲,雖然面對苦與樂,智者不憂不輕浮。」(12)
克制自己、不耽於欲樂、不放逸、建立堅忍及達至清淨,智者就是這樣鍛鍊自心而達到內心的平穩。然而,我們也能做得到嗎?學者荷特這樣回答:「當然能夠,但怎樣去做呢?不一是去做些甚麼偉大的事情。有人間:『聖者怎樣配稱為聖者呢?』答案是:因為他們身處難以振奮的境況時,他們能振奮;身處難以忍耐的境況時,他們能忍耐;想要停止時,他們能繼續前進;想要談詁時,他們能保持
緘默。就是這樣,十分簡單,但也十分困難。這是關於心靈健康的……」
詩中說:
快樂是何等容易,
當生活舒暢如歌;
高尚的人卻是,
糟透時也能微笑。
在佛教典藉中提到有「四不善道」cattaroagati;four worng paths--貪欲、瞋恚、怯弱和愚癡。人們受四不善道的誘使而作出各種惡行,但人若培育捨的質素而達至圓滿後,一就能恆常免除此四不善道。還有,他安詳的中立使他對所有眾生有平等的看待。
「業」與「業果」的認知對培育捨心的人恨重要,因這能帶來一個捨離的態度來對待所有眾生,甚至是無情識的東西。成就捨心的近因是瞭解到所有眾生都是他們自己行為(業)所帶來的後果。
北傳佛教的寂天菩薩在他的《菩提行經》中寫道:
若受他人所怨嫌,
內心歡欣如受讚;
若受他人所稱許,
內心慎防毀譽事。
自調伏者常微笑,
捨棄眾所之憂慮,
慈心待人宣正法,
此是世上真善友。(13)
我在此已簡述了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所開示的七覺支,它們使人徹底覺悟、完滿智慧,達至不死的境地——涅槃。去培育或是不理會七覺支完全由我們自己去決定。有了佛法的幫助,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找出及消滅各種苦因,每個人都能作出適當的努力去取證解脫。
佛陀已教導我們如何領悟生命的實相及逐一提供正確的修習方法,所餘下的只靠我們自己的努力來找出生命的真諦,使生命活得最有意義。我們不能辯稱不知道怎樣著手修習,因為佛陀對這方面絕不含糊,所有必需的說明和指示都十分清晰。佛法從初入門以至終極目標都是開放給予所有具眼的
人去觀察,具心的人去證知的。「佛法十分清晰,絕不令人產生誤解。」(14)要追求徹底的覺悟,對我們來說唯一要做的就是——堅定的決心及努力;認真的修習及應用佛法。各人應以上述態度來修習,並盡力而為。佛法永遠在向立志解脫的求道者招手,所以,讓我們熱切、不間斷地培育七覺支吧!
.
追憶以往眾聖者,
緬懷他們的生活,
儘管一切成過去,
今仍有人證涅槃。(15)
(1)猗是一種平伏、安止的內心質素,與「掉舉」——內心波伏難平相對。在漢譯中,也有把它譯作「輕安」,而輕安是指身心輕快安利,與「昏睡」相對
(2)《法句經》的《心品》
(3)《長部》第二十五《大師子吼經》
(4)《本生》三五四
(5)《法句經》第二一六誦
(6)睡眠不是指睡覺,而是指內心處於懈倦的狀態或此處所說是心所的懈倦
(7)內心動盪不安
(8) 也有譯為惡作,指做了錯事後心中後悔不安
(9)五禪支是禪定中的五種內心質素,分別是:尋
、伺、喜、樂、定。
(10)《中部》第二十七《象跡喻烴》
(11)《中部》第三十《實木喻經》
(12)《法句經》第八十三誦
(13)迦葉波法師英譯
(14)賀爾《人的心靈》FieldingHall,TheSoulofa
People
(15)《長老偈》第九四七誦
願所有眾生健康及快樂!
-----------------------------------------------------------------------
**本書承斯裡蘭卡佛教出版社授權佛教慈慧服務中心譯為中文出版,本網頁承佛教慈
慧服務中心授權轉載,版權所有,如欲流通翻印,請與佛教慈慧服務中心聯絡。**
------------------------------------------------------------------------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 禮敬世尊 ﹑ 阿羅漢 ﹑ 正等正覺 )
No Response to "南傳-《七覺支》by 毗耶達西法師"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