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四念處 ※ 作者: 元信
凌晨12:05
草本
略述四念處 |
※ 作者: 元信 - |
學佛是有法門的,佛法的浩瀚艱深,無非都是要我人身體力行,體會正法,了透世間的無常、苦、空、無我而厭離五蘊身心,求出離於五濁惡世,進而求得解脫之道。 我們知道,佛陀教化眾生有其一定的原則-「為人說法者,彼法義饒益,法饒義,梵行饒益,明、慧(般若)、正覺,向於涅槃。」其方法是為-法說、義說、法次法說;先說「端正法」(說戒、說施、說天),次說「正法要」(四聖諦),之後才說「增上法」(無常、苦、無我),這些都是要讓弟子產生「厭、離欲、滅盡向」,使弟子從聞、思、修中、證「厭、離欲、滅盡、寂靜法。」由此可知,佛陀的教化,無非是為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痴永盡,而達身心的解脫。佛世的弟子,親聆佛之教授教誡並依之奉行,常於出林、水邊、樹下、寂靜處思惟法義,過著修行的生活,一切以出離、解脫為主。現今佛教的根本觀念及義理的改變,有其時空背景環境的因素,原本佛教從修行為主的「沙門團佛教」,改成為求感應、求保佑的「信仰佛教」,這也是佛教普及化的必然現象。 佛臨入涅槃,囑咐阿難尊者「當作自洲而自依,當作法洲而法依,當作不異洲不異依!」即是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其內容即是「若比丘,身身觀觀念處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處,亦如是說。」而佛教的主張知苦而厭苦,唯有知苦才能引我們出離三界,而邁向解脫之道-四念處。 整個佛教的修行方法,修道的內容,不外乎三十七菩提分法,其中以四念處為首,因為四念處可以幫助我們獲得無上正等正覺,於雜阿含經云:「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觀念處,心、法觀念處。」又「一切法者,謂四念處」而世尊亦以此法告諸比丘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名賢聖出離....如出離,如是正盡苦,究竟苦邊,得大果,得大福利。」,四念處在修行中如此的重要,既是如此,就要時時的自我警愓,常常顧念自已的身、心及外在的環境變化,來細心觀察了。 四念處依巴利文的意思是:四種把正念維持在前的。念,是明記不忘,就是能明明了了的知道身心狀況,透過身、受、心、法的變化,能夠思擇法的無常性、苦空性、真實性與無我性。從外在的到內心微細的變化,不論是前念後念都能了了分明。南傳修四念處有其殊勝之處,法門的寬廣與時空背景仍是有很大的關係。現略述身念處,即生理的活動變化,如南傳行者以走得很慢的步伐,感受觸覺、前後腳的變化;受念處,即是身(心)的感受作用,如,腳著地(身),感覺地板硬(受),抬腳及地板的冷的感覺;心念處,即是內心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如腳著地心中的那一份穩定、踏實感、舒暢感;而法念處,即一切法,透過思擇力,感受那無常、苦空性與真實性,透過身念處處導相向於法念處,可說是身、受、心皆有法念處的內涵,由此更可印証了「四念處是一切法」。當然佛法的修習一定要先親近善士而內正思惟而如理作意。常常維持正念正知,行坐住臥,六根不向外攀緣,令心寂止,如此才能現法樂住。 佛法的基礎在於自我身心的淨化,能提供眾生解脫苦惱乃佛陀之本懷,我們必須依道的次第,實際去行持。傳統的佛教修行方法,紮實穩健,不會走火入魔。佛世弟子聆聽佛說法後,獨一靜處,專精思惟,証果的為數不少;不似今日之佛教,必依某人學某法門。佛陀早在入滅前,就囑咐我們「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修行不是依靠某一人的,我們應依循著佛的足跡,踏實的修行,以求得自我解脫,而達到究竟圓滿。 |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No Response to "略述四念處 ※ 作者: 元信"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