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精要》(3)


* 如果把「四項判斷」,視為一種常規分析的方法,那麼,它就不可能破除「生」了;如果它破除不了「生」,它也就不是什麼所謂的「四項判斷」了。人們總是把事物的真相,要麼解釋成即非有也非無的「四邊離戲」,要麼把它概括在「無自性」一詞之中。當然,事物真相的任何文字描述,在一個覺悟者的眼裡,都是一樣的。但是,初出茅廬的新手們,則會把事物真相的「無實有」性,誤解成像沒有瓶子一樣是「空無」的了。這樣,意識到「瓶子非存在」的思想,就會在心裡,馬上引生出一個需要被破除的「瓶子」來。因此,在禪定過程中,仍然脫離不了世俗之感受的話,如何能夠體悟出「二諦雙運」的法味?*

* 如果說,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與平常人心目中,完全不同的「實有」的話,我們也應該在自己心中,找到一個「無明」以外的新「無明」;憤怒以外的新憤怒;以及貪著以外的新貪著。如果說,認為「瓶子」存在著的心,不是一種執瓶子為實有的實執心,而是一種正確之心的話,那麼,認為有一個「無自性」的「瓶子」存在著的思想,也是相當合理的了。正如我們分辨,「瓶子之存在」,與「瓶子之實有」一樣。我們也應該對「空性之存在」與「空性之實有」之間進行分別。一個還沒有證悟空性的人,會對空性一無所知。所以,他也道不出「空性」是否是「實有」的了。但是,一個證悟了空性的人,每當思及空性時,在他心中出現的,將永遠是一個「非遮」形式的「空性」。所以,他沒有辦法分辨出空性是否是「實有」,其中也沒有什麼分辨者的了。有些人說:「因為沒有一絲的自性空,故之,也沒有一絲的自性不空」,這真是一種貽笑大方。比起說「皇上非國君,皇后身不淨」,更會遭到世人的嘲笑與譏諷的。針對這種情況,寂天大師說:「否則,意識到女人不淨的(瑜珈師)思想,將會受到世人淫慾思想的浸染」。*

* 因此,如果說我們必須得承認一個純粹未受世俗影響之思想的話,那麼,我們就得承認一個從未受到過「實執心」影響的思想,因為,我們的所有思想,皆源之於實執心。僅僅以一般的感官意識,承認「物質的形態」,「聲音」之類,將會於事無濟的。「理性思維不會影響常規真理,常規思維也不會影響絕對真理」。如果我們認為,這是因為「常規與絕對兩者之認識對象截然不同」的話。那麼,愚夫們錯把陽焰當成河流,其顛倒的思維,當然也不會影響到智者們,瞭解陽焰其所以然的正確思維。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並非表述事物之本質,而是描述事物的表面現象。*

* 月稱菩薩認為,談論絕對意義上的真理時,人們徹底破除了所有的常規原則;但是,提到常規意義上的真理時,人們就不大理會絕對真理的了。他說,這是因為人們的心,總是在一個強大思想的支配之下。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超世間的主體與客體,統統歸納到常規思想之範圍內的話,就沒有必要苦苦求索中觀之道了。*

在「非世俗有」與「非絕對無」之間,尋找一個中觀之道,就像說「陶罐不是沒破,但也不是沒有陶罐」是一樣的道理,非常能夠迎合一般大眾的趣味。*

* 當聖者的智慧與常人的意識之間,沒有一絲牴觸,相安融洽時,也就達到了常規與絕對的「二諦雙融」。否則,常規真理與絕對真理,永遠不會走到一起的。* 如果說唯識派的學者們,只是沒有找到一個「客觀存在」,而不是找到了一個「非客觀存在」的話。那麼,比之聰明一籌的中觀派的學者們,也是沒有找到一個「實有」,而怎麼能說他們找到了一個「非實有」的呢?當我們尋找一根丟失了的針頭時,全無所獲的心,使我們肯定針頭不存在了,但是,當那根丟失了的針頭,失而復現時,針頭存在之心,又會代替那顆舊有的思想。如果說針頭存在與不存在,是兩個不同的心識對境,所以,兩心之間不會相互牴觸的話,那麼,針頭本身,一會兒在存在之範疇內,一會兒又在非存在之範疇之內,它永遠在「有無」徘徊,超越不了這兩個極限。所以,針頭的是否存在,也不需要用「四邊離戲」,「四項判斷」等來否認決定的了。*

* 認為存在為實有的心;與認為存在為非實有之間的差別,比起「有與無」來說,更是天淵之別。所以,其二者之間更不會有什麼相互之影響的了。如果說,心識的相互影響,不在於其對境的異同,而完全由其強弱來決定的話。色鬼愛慕女人身體的思想,大大強烈於阿羅漢視女人之身不淨的思想。但,色鬼之心,為何就影響不了阿羅漢的思想呢?所謂「思想的強弱」,完全按照平常人,也即常規的意識來界定的。因此,根據月稱菩薩的觀點,因愛慾所產生的美好事物;由憤怒所產生的醜事怪相,以及在非常強烈的實執心之下所產生的大地、岩石、山脈等等,在佛陀之下,畜生之上的一切眾生,即無法從,「自方」,也無法從「他方」來接受的。燈光越明亮,當它熄滅之後,黑暗度也會越大。知識之原理告訴我們;水與火,熱與寒,輕與重,就是兩個相互不容的違體。如果在這種原理之外,還分析什麼「常規」與「絕對」不相互違背之類的抽象概念的話,何時才能真正踏入解脫之道呢?*

* 兒童時代的所思所想,到了黃昏暮年,就徹底改變了模樣。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親身經歷的。瞭解到自身有如此巨大的思想變化之後,仍堅持認為菩薩與凡人之間的思想是一致的話,那真是奇談怪論。*

* 總之,所謂「二諦」,並非指在凡人眼中是一個真理,在菩薩看來,又是另外一個真理。如果把菩薩的所有思想,滲雜在凡人堅持的真理當中的話,我們就不可能對「不可思議」的境界,產生一絲的信解。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白,當一個人的思想停留在「不可思議」之上,此人就一點也沒有超越世間的了。*

* 所有宗派,包括佛教與非佛教,都在極力地尋求一種與世不同的思想。但是,被認為宗派最高形式的中觀應成派,其思想就怎麼會接近世間一般的思潮呢?所謂「絕對,從絕對意義上是真實的;而相對,在相對意義上是真實的」,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即是:「石堅硬,水潮濕」。但是,根據「堅硬」與「潮濕」彼此相融不違的觀點,石頭在水中,可以保持乾燥;水在石頭上面,也經常可以保持潮濕。此即「相互不違」之原則。但是,如果我們按照這種原則的話,充斥於我們思想中的「愚昧無知」,與人所具有的佛性智慧,平等無二,永遠在一起的了。而中觀應成派的基本邏輯,則認為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之外形,與耳朵所聽到的聲音,是兩個不同的現象;鼻子所嗅到的氣,與舌頭所嘗到的味兒,也是兩個不同的現象;最後,連我們心中的每一個想法,也是前後自相矛盾。在所有意識之外,似乎另外有一條通向解脫的道路。但是,只因為在眼耳,以及其他意識活動之間,沒有相互的影響,就把概念知識奉為衡量真理之標準的話。我們就沒有必要分辨蝨子、耗子,貓、狗,以及人類之間的思想區別。因為,他們的感受與思想,從各自相對的意義來講,都是一種常規的真理。但是,甲某眼中的真理,在乙某看來,將可能是荒謬不堪的,所以,所謂的「常規真理」,實際上,也是不存在的。如果,人的感受,不會影響到餓鬼;而餓鬼的感受,也不會影響到天神的話,佛的感受,也同樣不會影響到人類之覺受的。因此,所有這些不淨的感受,將會永遠保持自己的原樣。*

* 有人說:「因為語言本身,缺乏一種自性,所以,我們不能用語言來否認事物之自性」。實際上,這是一種沒有自我主張的觀點。但是,所謂的「若否認無自性,那麼,無自性本身又變成另一種自性」的邏輯法則,顯然是中觀應成派之「應成某過」的論式,而非自續派承認「自性三因」的論式。中觀應成派的另一個論式即:「若有一點非空,定有一點空」,這句話的含義是:如果有一丁點兒應破的事物,便會有一個一丁點兒的所破空性,以及一丁點兒的能破邏輯。如果按照這樣一種理論的話,一個應破之實有,需要一個能破實有之邏輯;一個應破之簡單存在,其能破也是一個簡單存在之邏輯;如果沒有一個應破之對象,就不應該有一個能破之邏輯。此即中觀學說的理論基礎。*

* 總之,只有破除「有無」兩種極端,方能擺脫他方,或世俗方面的束縛。佛陀也曾預言過:「有一位名稱龍的人,將破除有與無」。但是,有些人認為,黃金中不含沙土之「無」,與沙土中含有沙土之「有」,可以替代「有無」合而為一之「二諦圓融」。如果按照這種觀點,我們就得必須承認;一個凡夫俗子之愚昧思想,與佛陀無與倫比的智慧,兩者相融不相違的。這樣,我們為何就不能承認,無明與理性思維之認識對境,也是相融不違的呢?*

* 認識到光明,便能夠瞭解到什麼叫黑暗;知道了善的內容之後,便能理解到罪惡是多麼的恐怖。如果光明與黑暗可以雙運合一,善與惡也可以雙運合一的話,那麼,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何物不可以雙運合一的呢?*

* 常人間談論諸如「真實」,「存在」,「本質」時,因為他們使用一個相同的語言,作為表達的形式,所以,他們彼此間是能夠溝通的。他們也會由此認為,自己已經完全理解了,以上概念所代表的真實含義。但是,當佛陀向眾生講:「絕對無,相對有」時,不要說一般眾生能夠領悟其含義,就連那些熟悉中觀應成派思想的人們,也不能全盤領悟佛陀之所示的。所以,平常人的思想,就是想把一切常規的原則,企圖匯融到自己的理念之中。而這種理念,從來漠視狗貓等不會講人話的動物;也漠視那些涉世不深的孩子與智力低下的愚夫們。但,這種思想,代表了一種極為大眾化的思想,即一個介乎於中觀應成派的智者,與常人愚夫之間流行的中庸思想。*

* 一般而言,在禪定過程中,是不會有人破斥「空之無自性」的,即便有破斥者,也只能在禪定經驗之後,方才可以進行破斥的。但是,根據絕對與相對兩種真理相融合一的觀點來說,在禪定中破斥,與禪定之後的破斥,理應是相同的。證悟了一切法的「無實有性」之後,再把所證之「無實有性」,又當成一種「實有」的話,證悟空性有何所益呢?我們在分辨「善念」與「惡念」之間的區別時,通常遵循「視美麗為美麗者」是善念;視美麗為醜陋者,即惡念」的原則。但是,奇怪的是,我們往往會把視「真理」為「實有」,當成「善念」﹔而把視「實有」為「虛幻」﹐卻當成一種惡念。總之,認為兩種真理相互不違的觀點,實際上,就是把佛陀的智慧與眾生的意識,視同一體罷了。*

* 宗喀巴大師的終極理論,一方面輕視「自我主張」之概念術語,而在另一方面,又把「內心主張」與「獨立思想」,當成同卵雙生的一體。這種理論認為,所謂終極意義上的「自他」,並非指個體的「自」與「他」,而是指事物之存在方式。所以,宗喀巴大師對中觀應成派與中觀自續派,所下的定義也是這樣的;承認事物有自己的存在方式者,為中觀自續派;否認事物有自己的存在方式者,為中觀應成派。*

* 很顯然,在這裡,宗喀巴大師把「自方」與「他方」,看成像人世間的一般爭論,即所有的原則,建立在爭執兩方所達成的共識之上。每當人們提起所謂的「超越世間的境界」時,我們就得必須明白,其所含指的,即是一個超越我們語言與思維的存在。因之,菩提之道,也只能在世俗的語言與思維之外尋求了。所以,在承認「菩薩的思想境界高於眾生」這樣一條原則之前,我們就無法承認什麼「自方承許」與「他方承許」的了。*

* 一般來說,與瘋子聊天,必須得順應瘋子的思想,否則,就無法與之進行交流。但是,奇怪的是,人們往往又把與瘋子之間的這種「交流」,當成所有知識賴以形成的基礎。所以,月稱菩薩也說:「對野蠻人,除了用野蠻人的語言,與之交流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溝通方式;同樣,對世俗的人,也只能用世俗的語言,方可進行溝通的了」。我們用野蠻人的語言,才能同野蠻人進行交流。儘管,佛陀的證悟已遠遠地超過了世俗的境界,但是,當佛陀與世人談佛論法時,佛陀必須得接受世人的原則,否則,他如何向世人傳教示法呢?*

「不應該推斷真理」一句中的「推斷」二字,是當今在藏地因明辯論中非常盛行的「論式」之意。在辯論中,提出任何一個能夠成立的「論式」時,你所承認的一切,將全部都是由衷而發的己見。所以,因明論式中的「因法事」三者;即論證的理由,所論的法,以及所錚之事,都應該是自己由衷而發的見地。「他方承許的理由」與「己所不許的應成責難」之間,沒有任何一絲的區分。所以,我們可以利用「他方承許的原則」,輕而易舉地攻破,所有在他方看來是合理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人們要說:「如果沒有一個共同的物體對象,相互辯論的雙方,在心中也不會產生一個自認為正確的論式」。月稱菩薩在任何辯論中,都不能被對方駁倒,是因為他在自己心中,存來不維護一個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立論者與敵論者,在「瓶子」之概念上﹐也不應該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同樣,在「存在」與「存在之理由」之間,也不會有一個共同的基礎。然而,他認為,對方的觀點,只有通過「已所不許的應成責難」,方可破除。*

* 如果對方承認「存在」時,你自己的觀點應該立足於「非存在」之上;但是,當對方承認「非存在」時,「存在」應該是你自己觀點的立足點。因為,「存在」與「非存在」是兩種反向的極端,所以,月稱菩薩說:「中觀論者」不應該有一個自心承許的觀點」。*

* 中觀自續派,主觀地承認一切常規原則;而中觀應成派,所承認的常規原則,則是出於照顧對方的情面。在中觀應成派看來,世界上沒有一個所謂「世人共同承認的法」,這就是說,人們對同一個物體對象,不會有一個共同的認識。人們的一切錯誤﹐皆根源於把純粹的現象當成常規真理。這樣,中觀應成派的學者們所感覺到的外部世界,跟一般人們所感覺到的外部世界,沒有任何區別。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說「人們對同一物體,沒有相同看法」。然而,因為人們所感覺到的一切,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真實的感覺;人們所思想到的,對他們自己來說,同樣,也是一種對真實的執著。所以,人們對同一物體﹐很難有一個相同的看法。任何一個理智所應該破除的「對象」,只有在理智----即此「對象」的破除者本身參與之下,才能夠辨認得出來。其他的思想,將會永遠找不到那個應予破除的對象」。當我們從認為「柱子絕無」的虛無主義迷茫中醒悟過來,或者從「中觀禪修」中出定之後,我們仍然可以看見「柱子」,也可以雙手觸摸到「柱子」,甚至,我們還知道「柱子」有撐舉屋樑之功能,如此等等,一切被「智慧障礙」所覆蓋的知覺,統統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雖然不相信,但是必須得承認以上種種感覺,

這即中觀應成派所謂的「常規世界」。*

* 作為輪迴根源的「無明」,仍然還沒有認識到,其否定對象的絕對特徵,而只認識到簡單的,或表面意義上的否定對象的話。我們也就不可能會在輪迴中漂泊流浪的了。但是,如果我們要求「否定對象」,有一個「無明」認識不到的新特徵的話,那就只能由妄想來創造一個「否定對象」了。*

* 一般人們會這樣認為:「色,存在;色,真實地存在著;色之實有,存在著;色,實際上存在著」,他們不去否認心所憑依的根據(實執),而另外尋找一個否認的對象。這表明,人們從內心深處依然對無明,以及由無明創造的二元現象深信不疑。*

* 所謂「研究事物性質」的思想,無非就是一連串遞進式的提問;「這是黃顏色嗎﹖」,「這黃顏色是否是黃金?」,「這黃金很純嗎?」,「這黃金是那兒產的?」,「眼前的這個黃金,會不會是我眼睛的一種感覺?它真的是黃金嗎?」「這黃金真實地存在嗎?」除了如此這般地推論之外,沒有其他法子認識事物之性質啦。也許,人們因為知識水平的差異,對所推論的問題,定會有一個高低深淺的不同認識。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細心觀之,所有這些思想,也純粹是世俗間的一般認知而已。*

* 如果研究「瓶子原理」的思想,也找不到「瓶子」之存在的話。那麼,還有什麼其他思想,可以找到「瓶子」之存在呢?任何一位善於思考的人,都不會接納一個「缺乏其所以然」的原理。說到底,所謂「研究原理」者,是指研究事物存在之其所以然。但是,如果在未知事物之其所以然之前,盲目地堅持說「此即是,此即是」的話,學習中觀之見,有何所益?*

* 「是」要有「是」的條件,「非」要有「非」之條件。但是,在肯定了「是非條件」沒有之後,卻把一切「是非」的原理,當成一種合理現象的話,則會大大消弱中觀哲學的威力。誠如龍樹菩薩言:「去」非走耶;沒去,也非走耶;去與沒去之外,有所稱之步伐乎﹖」如果人們希望找到一個不屬「四邊」之列,且無其所以然的「步伐」的話,則完全辜負了龍樹菩薩及其信徒們的厚望。*

* 連那些智力低下的人,也明白「其所以然」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不知其然」。我們的意識,連佛陀的十萬分之一都達不到;我們的視力,不及佛陀慧眼的十萬分之一。所以,當一個如此微鄙的小人,與世尊佛陀,就聖法進行交流時,佛陀只能以順應對方的「應成」方式,而不是以堅持己見的「自續」方式,與之進行交流的了。*

* 縱觀「二諦雙運」的觀點,無非就是認為佛陀與眾生所見不異罷了。如果相信佛陀與眾生的思想之間,沒有任何差異的話,所謂的「輪迴與涅槃」,則更是沒有人相信的了。*

* 根據「客體異顯論」的觀點,即便一個微小的客體,從不同人們的自我角度看來,都不會形成一個共同的概念。但是,為了迎合他方之意,自他兩方,會在同一客體之上,形成一個共同的概念。但是,這樣形成的概念,不足以成為一個正量標準。所以,沒有一個人能夠接受,僅因「因法事」三者,在同一客體上的成立,所形成的正量標準的了。*

* 後其的學者們,把所謂「客體異顯」中的「客體」單獨地分離出來之後,再去尋找一個「無共同概念」的理由。他們認為,每一個客體有其論證的理由,所論的法,以及所諍之事。故此,在不同人們之間,會形成一個共同的概念。但是,那些相信常規真理就是絕對真理的人,會認為菩薩與凡夫之所見,相同不二。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去留心「因法事」三者是否同一。*

* 否則,我們為什麼仍然還在追求一個所謂的「真實」答案……一個與苦修中觀哲學,確一無所獲的蠢才們相一致的思想;一個與熟悉教條哲學的平庸學者們的所思、所見、所想,能夠平行而論的答案呢?這些蠢才與平庸的學者們,只不過對同一事情,有一個相同的概念;相同的想法;與相同的用意而已。*

* 我們進入佛道的修持,必須得從一個非同一般的知覺開始。因此,月稱菩薩言:從開始起,我們就得破除所謂「共同客體」的思想。*

* 認為「瓶子」非存在的「非遮」,與認為「非存在」本身也不存在之間,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兒。前者似乎無法避免落入「瓶子雖然不存在,但有方向」,這樣一個結論之中。但是,認為「即無存在,也無非存在」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種常規的思想,無法擺脫「有無」兩端的侷限。所以,如果在其思想中一無所掛,即沒有產生「有」,也沒有產生「無」的話。那就一定是一種解脫開悟之心了。寂天大師說:「當一個人的心中沒有「有無」之概念時,心中便絕無所緣,坦坦蕩蕩的了」。這裡所說的「心」,大師本人曾經清楚地提示過:「即心常規耶」。月稱菩薩也說:「被煩惱燻染的心性,稱之為常規:所以,當人們把虛妄當成真實時,佛說,此即常規真理」。針對這一點,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第二世達賴喇嘛根登嘉措(50)在他的著作《了義不了義疏》的結尾講到:所謂的「非遮」。並不是指兔子頭上無角,而是指你們自己所認為的那個「離戲空性」。*

* 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深刻體會這些大師們思想,就應該明白所謂的「常規」,即是心的另外一種名稱,在心中所顯的真理,也就是常規真理。如果我們堅持認為自心真實不欺的話,那麼,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別人的思想,在他自己看來也同樣是真實不欺的。但是,以「應成」責難對方的觀點,只是一種向對方指點出對方矛盾的方式而已。所以,當佛陀宣講「空性」時,也是採用這種方式的。中觀應成派所謂的「他方觀點」,其方式雖然莫非如此,但是,當你用「自方觀點」,想去破除你對手的一切邏輯挑戰時,在「智慧障礙」的作用下,你又不得不承認一個「自方的觀點」了。*

* 這種理論經不起推敲,很容易遭到邏輯學家們的嘲弄。因此,佛說:「世人與我爭辯是非,但我從不與世人相爭」。世人爭論的依據是「因法事」,所以,世人與佛陀的對話永遠不會在同一個認識點上。但是,作為一個世間平常的人,我們必須確定一種可以遵循的知識原則,或者說,一種可以使我們的知識更加深入的原則,去配合佛陀的思想與感受等。但是,如果我們自以為是地,把這種原則當成一種不可踰越的真理的話,何需通過聞思修,苦苦追尋一個「真理」之外的道修呢?*

* 一般說來,所謂的「真實心」,沒有一個衡量標準;在老鼠的眼裡,一切東西都是它竊取的對象;而在貓的眼裡,所有的老鼠又成了被捕捉的對象;但在人們的眼裡,老鼠與貓,其二者之行為皆非合理。「眼識不能感知聲音,並不說明眼識確知聲音不存在」的說法,是把「絕對分析的心」比喻為眼識,而把「常規分析的心」比喻成耳識。眼識不能感知聲音;耳識不能觀見形態。但是,耳識所聽到的聲音,與眼識所觀見到的形態,在各自的感覺領域裡是存在著的。雖然,人們通過這種方式,企圖找到一個對「二諦圓融」理論有益的因素。但是,由「絕對思想」分析「二諦圓融」,就像用眼識分析聲音一樣,從開始起,就已經誤入歧途。眼識所未找到的「聲音」,當然不能當作「非存在」的了。如果眼識找不到物質形態,耳識聽不到聲音的話,眼識與耳識就沒找到自己感覺領域裡東西,所以,其乃屬於「找到沒有」的範圍。所謂的「絕對分析」,無非就是一種「概念知識」。宗喀巴大師也承認這一點。在「概念知識」一無所獲的情況之下,有一個被稱為「絕對分析思想」的「非存在」之「存在」的話,那真是出奇地離譜了。

* 雖然,不相信「四邊離戲」的人們,會說「無承許,是一種承許」;「絕對的無,是一種有」。但是,勝解佛法心髓「空性」道理的人們,在任何利害衝突中,其心永遠不會被世間一般的思想左右,他們將遠離喜樂與恐懼之情。*

* 在人們一般的觀念中,看得見佛足,而看不到佛頂,是一個極大的矛盾;剛剛誕生的報應身,從出現之日起,便會永世常久,這種思想,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矛盾。總之,世俗的常規思想,總是在「有無」兩極之間搖擺不定。所以,如果按照「大智者」們所信奉的「三段式」邏輯,即把意識分成幾個層次的話,不要說證悟空性之究竟,就連常規意義上的菩薩之理,也會不得而知。實際上,所謂「空性」之見,就是一種常規的理念,思想,以及語言所無法企及的境界。

* 中觀思想,超越了「有無」的界限;超越了一切世俗的常規思想。是故,任何一個植根於「有無」兩極的思想,都不可能破除中觀之見。《入中觀論》中言:「有無二元的思想是錯誤的,所以,有無二元之觀念,則永遠不能攻破與反駁中觀派的思想了」。

* 如果我們只信賴「此是彼非」的思想,我們就不能夠了悟諸法之本性,也不能對佛身發光;以及對《阿難陀黑夜燃明燈》中記載的故事,產生信解;更不能理解央掘魔羅(51)殺了九百九十九人之後,成為釋迦牟尼佛的上首弟子,放下手中血跡斑斑的屠刀,立地用金剛般堅硬的智慧,破除「二十句薩迦耶見」,現證菩提聖道的故事。這些傳說故事,超越了一般人的思維原則,所以,常人很難接受。總之,「有無」二元的思想,實際上是一種「凡人」可以影響到菩薩」的思想,任何追求解脫之道的人們,都應該拋棄這種思想。*

意識到六道中的六種生命,對同一杯水,會有六個完全不同的看法之後。還依然期望佛陀與眾生,會對「瓶子」有一個相同認識的話,那就太奇怪了。*

* 所謂「無共同認識對象」的究竟意義,是指任何一個人,在沒有證悟空性之前,他心裡想到的「色」,只能是一個「非實有」的「色」;除了「非實有」的「色」之外,他不會想到其他什麼的了。所以,當有人向他證實道:「色,無實有,因緣之法故」時。他也雖然能夠明白,作為有法的「色」,不實際存在。但是,如果在心裡沒有一個「色」之概念的話,別人就不能向他提出任何論式,而他則可以用應成方式,責難對方承認的觀點了。*

* 因此,當一位博學多聞的聖哲,與一位世間的愚夫聊天時,愚夫說「是」時,聖者不會從他自己的觀點去答覆,而是以「應成某過」的論式,引導愚夫說「如果你所言的這一句,是正確的話,那麼,你所說的其他話,就全不正確了」,以此,讓對方領悟出自己觀點漏洞。所以,當兩個人之間,缺乏一個共同的觀點時,其邏輯辯論,就成為一種文字遊戲了。所有被認同的常規原理,也僅僅是一種文字的表達而已。瘋子所遵循的原理,是由瘋子本人定製的。雖然在瘋子的眼裡,其所堅持的原理,無懈可擊。但是,瘋子眼中的黃金,在我們看來,也許會是一塊石頭,我們所認為的「是」,在菩薩的眼中,可能就是「非」了。所以,在思想狀況完全不一樣的情況之下,人們之間就永遠不會產生一個「共同的知識」。如果我們一如既往地,繼續隨順常規感覺的話,即便獲證了菩薩之「見道」,你也無法擺脫平常人的俗氣。外部勢力,或智慧障礙愈小,我們的意識,便愈能從外境的束縛中掙脫出來。我們對外來的恐懼感,也會越來越小。最後,自心融匯於平等一味的智慧之中,獲證雙運身的果位。*

* 經過千劫萬世,我們積累了無數的功德資量。但是,時至今日,如果我們仍然擺脫不了平常人的心識感覺的話。那麼,修持佛果還有什麼意義﹖還不如趁早追求一些金銀財寶,來得實惠一點。*

* 淨治煩惱障的終極目的,就是要消除智慧障礙。但是,在同樣是矇蔽事物真相的兩種障礙之中,如果把作為客體的煩惱障礙,徹底斷除掉,而把作為主體的智慧障礙,棄置不理的話。這與達蒼巴所唱的「只要物質的軀體存在,就不可能斷除智慧障礙」之論調,不謀而合了。*

* 總之,認為「中觀派的信徒,不應該有自己觀點」之說法,與「作為一名中觀派信徒,心中不應該持有任何觀點」的說法,是一樣的道理。一般說來,由宗派思想影響的執一切事物為實有的實執心,與把憑空虛造出來的「我執」當真的實執心,是兩個不同的思想。如果我們對其二者進行一次仔細的考查的話,便會得出一個結論:此兩種思想均不出平常之思維。所以,我自己有時候也想,所謂「受宗派思想影響的實執心」,或許就是引領我們進入解脫之道的第一階梯。*

* 宗喀巴大師著作中的「我慢」,指貪著於某一客體的「我有」思想。*

* 「此即彼;此若是,彼應是;故,此即彼也」,這是三段式邏輯的推理方法。因為這種邏輯,在鄉下以狩獵為生的一般人中間,也是頗為流行。所以,把這種邏輯捧為「常規分析之正量標準」的話,豈不是有點太可笑了嗎?*

* 如果我們把常人的「正量標準」,當作衡量一切是非之依據的話。那麼,我們就必須得把平常人思想中最原始的,諸如「執一切事物為實有」,「視女人之身清淨」等思想,也要當作「正量標準」的了。反過來,如果我們忽略一切自然的感覺,而把一個在自然感覺之上,形而上的抽象邏輯,當成一種「正量標準」的話,那末,所謂的「正量標準」,只是一種徒有其名的概念術語罷了。古代的譯師們,把梵文「SAMDRIDI」一詞,翻譯成「常規」。但是,其真實含義則是指「迷惑」,即對事物真相的迷惑,或對外境對象生起的錯亂心識。故之,所謂「常規真理」者,即「錯亂真理」是也。*

* 如果以「七相道理」的分析,仍然不能確定「車子無自性」的話。那麼,通過菩薩五聖道的修持,又如何能夠消除煩惱與智慧的障礙呢?因此,人們又會這樣認為;絕對意義上的貪著,是應所摒棄的;但貪著本身,則不應該被摒棄。絕對意義上的愚痴,是應所摒棄,但愚痴本身,則不應該被摒棄。在這裡,似乎要求我們對自己的思想,也需要做很多不同的精細區分似的。*

* 如果我們概括一下,所謂「結合已知思想與未知思想兩方之原則」,這句話的含義,便能得出一個結論:說此話者純粹是胡言亂語,該人甚至對所謂「常規真理」的概念,也是模糊不清的。所以,有詩言:「無明蓋真相,故此稱常規;虛幻顯真實,佛言世俗諦」。所以,除了「無明覆蓋了事物真相」呀!「虛幻的真理」,「佛說一切虛幻的真理,都是常規真理」等,這些金玉良言之外,我們還能找到什麼比之更具權威的言教呢?*

* 人人敬之奉之的所謂「正量標準」與「合理思維」,實際上,無非就是一個夾在兩種未知思想間的細微心識罷了。*

如果說「絕對意義上的非存在」不能算作是非存在;而常規意義上的存在,可以算作是存在」的話。那麼,反過來,我們也可以這樣講:「以菩薩的智慧,所證見到的存在,不能算作是存在;而凡夫俗子的錯亂之心,所看到的存在,方可算作真正的存在」。*

* 這樣,當一個智者沒有把魔變出來的馬牛當真時,因為他未見虛幻之馬牛,所以,智者所看到的非存在,也就不能算作是非存在了;而愚夫則把幻變的馬牛,當成真的馬牛。所以,他眼中所看到的存在,就可算作是真實之存在的了。*

* 人們雖然把自心所能夠認識到的現象,稱為「常規真理」,或「盡所有」。但是,所謂的「盡所有」,即指平常人極其微弱的意識所認識到的那一部份現象。所以,如果我們粗略地分析一下,意識所能夠認識到的「那一部份現象」,無非也就是從須彌山的頂端,到十八地獄的低層;以及從東山至西山上面的這段空間距離而已。實際上,所謂的「一切智」,就是佛陀早已透悟了的全部真相,被眾生以小孔窺見到的那一個部份知識。*

* 然而,所謂的「盡所有」,像是一塊藏在自家灶石之下的黃金。雖然天天能夠看得到,但始終不知其為何物。直到一日,有人過來說,此為一塊黃金時,方才恍然醒悟。輪迴中的一切法,也像這塊黃金一樣,其遠離戲論之本性,永遠就在輪迴自身之中,只是我們身在廬山,未識其真面目而已。這就是「盡所有」的實際含義。*

* 如果,對這些概念進行一番深思的話,我們應該對寧瑪派所提出的「本來解脫」,「盡善盡美」等原理,產生一絲的敬信才是。*

* 所謂的「相對邏輯」,是中觀自續派所說的「推斷邏輯」;而「實用邏輯」,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邏輯,即中觀應成派所經常應用的那些邏輯;「實證邏輯」,是一種論證原由與論證之法,相互統一的邏輯;「實相邏輯」,一種非抽象的直接體驗。*

* 我們經常提到的「所有」,指那些能夠在我們心中顯現的部份;而所謂之「一切虛無」﹐則指未能夠在我們心中顯現的部份。故此,心中空無一物,絕非是對存在的一種誹謗。因為,在心中沒有主體與客體的概念,才是千劫萬世,積善積德之後,方能證悟到的最高境界。有了如此之高的證悟,又何須擔心會落入虛無主義的圈子呢?*

* 一般而言,通過心與心境的逐步改善,最後才能抵達佛的境界。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只要我們能夠覺受到,大地、山脈、岩石等常規世界的存在,我們就無法迴避「美女」與「酒肉」的天然誘惑,無法超越其自身的原理。從生命輪迴的開始階段,人們就對自身的侷限,有相當的瞭解。所以,何須於此添加邏輯來證實一番呢?*

* 人類對母老虎的美麗視如惘見,所以,人類不會對美麗的母虎產生一絲的愛慾。而人間少女的美麗,也不會被老虎所賞識。故之,老虎也不會對美如天仙的人間少女移心動情的。其究竟之緣由,僅僅是因為我們缺乏老虎所具有的三段思考方式,同樣,老虎也缺乏我們人類三段式的邏輯思維。很顯然,在人類與獸類之間,沒有一個共同的「三段邏輯思維」。所以,從上至色界最極勝處的天神阿修,到下至十八層地獄的餓鬼畜生,他們之間更不會有一個共同的「三段邏輯思維」的。*

* 我們的「知覺」,總是與我們形影相隨。但是,在不同情況之下,我們所覺受到的,則是相異千里;有時候感覺到地獄的烈火;有時候則覺受到天神的甘露;有時候是人間流水的清涼;有時候則是餓鬼吸吮的膿血。每一次生命的重新投胎,總會有一個相應的「知覺」尾隨其後。這種「知覺」無需依靠任何外力,便能從自己的生命形態中,識別出「清水」與「膿血」等。從無始以來,「無明」總是與我們的心相伴為依,沒有片刻間的分離和一絲的改變。所以,我們也大可不必費盡心思地,去定識一個應予破除的,一個嶄新的,所謂「實有」之無明對象。*

* 如果說認為「瓶子非存在」與「柱子非存在」的觀點,是典型的虛無主義思想,因為它與世上流行的主流思潮背道而馳的話。那麼,「六道輪迴裡的眾生,沒有一個共同的實有觀」之說,豈不成了更加謊誕的斷見異說呢?*

* 在世俗諸多的心識活動當中,我們最熟悉的思想,莫過於執一切為實有的「實執心」了。所以,聖天菩薩也講:「在最平常的狀態中,我們的心,也是被煩惱籠罩著的」。確定了「主體」的存在之後,再沒有人,會繼續尋找「客體」的了。所以,在無始以來,就已經與我們相當熟悉的心識之外,何需再去尋找一個新的「我執心」呢?*

* 那些認為宇宙有一個「自性」的人,則把「宇宙的自性」當成實有的存在;不相信前世來世的宿命論者,則把「無生命轉世」當成實有的存在。但是,有些人認為「兔子頭上無實有之角,故之,不能把無主體之非存在,當成空性也」,如果按照這種觀點的話,我們就只能把「非存在」,從「一切法」中分離出來,再去創造一個純粹實有的「空性」。但是,在沒有證悟到佛果之前,人們是不可能證悟到「空性」的。但是,認為「沒有空性的主體存在,便無法了悟空性」之說法,跟說「沒有瓶子,便無法瞭解瓶中之水」的人,實屬平起的一般見識了。

* 如果你堅持認為:證明一個現象的「無實有性」,非要有一個「空性之主體」不可的話。那麼,把「實有」本身,當成「空性之主體」,而把「非存在」,當成「空性」的話,何賞不可?用同樣的道理,我們還可以把所謂「無自性」中的「自性」,當成「空性之主體」,而把所謂的「無」,也可當作「空性」的了。如果你又認為「真實」與「自性」本身就是「空」,或者,「真實」與「空性」,是理性否認的對象,而非其所依之根據的話。那麼,你便可以把自己思想中,執瓶子為實有的小小「污點」,用合理邏輯的「清洗劑」洗刷乾淨。但是,其結果,就像美女洗澡一樣,只是把原本漂亮的臉蛋兒,弄得更白淨一點罷了。*

* 有人認為;兔角之「非實有」,缺乏空性之主體,是故,兔角非空性也;但瓶子之「非實有」,則具有空性之主體,是故,瓶子當可列入空性之列。但是,說到「兔角沒有角尖」時,兔角缺乏「空性主體」之角根,是故,「兔角」不應該列在空性之中了;在所謂的「牛角無角尖」中,「角根」是空性之主體,「角尖」則是否認的對象,因為「角尖」具備作為「空性主體」之「角根」了。所以,「牛角之尖」的空性,則是空性的「非遮」了。事實上,所有的「非存在」,都有一個「存在」為其基礎。由「存在」的現象中,找到「非存在」的本質,似乎是所有宗派立宗之原則。聖天菩薩也說:「如果你認為過去曾有的,現已不存在的話,那麼,你說的『現非存在』,就是一種虛無主義的觀點了」。*

* 如果把「本來尚有的實執心」與「本來尚無的實有」,兩者結合起來將會是什麼樣子呢?這就像有些人,把大乘佛教的實修與其哲學理論,視同一體;或者,認為小乘有部宗派的思想,與菩薩利他之大願,相融同體,是一樣的不可理解。在他們看來,無論修持「四大宗派」之任何一種法門,只要你心中發了大願,便會立刻成為一名大乘佛教的實踐者。但是,在不承認「菩薩十地」的次第修持,也不相信佛的「五種智慧」,「三種身」等原理的情況之下,僅憑口中念道一句「願一切眾生,悉證究竟果位」,怎麼能夠一躍成為一名菩薩呢?*

* 數論派及其他外道宗派,也承認獲證究竟果位的目的,純粹是為了利益眾生。但是,因為其基本的見地思想(基),道的修持(道),以及現證之果位(果),從開始起,就已經偏離了正確的軌道,所以,我們不是經常指責他們所傳之法,有失純正嗎?有部宗派的菩薩,從心底裡相信,他們自認的不共法門,諸如「阿羅漢」 (52)果位呀,「心識離體」的境界呀!是三乘追求的究竟果位。但是,在大乘宗師們的眼裡,這樣的「果位」,還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佛果」。所以,小乘佛教徒們,想修成佛果的願望,怎麼能夠與大乘發願的菩提之心,同日而喻呢?小乘有部所追求的佛果,也是根據小乘有部,他們自己的基位觀點,道的修持,以及現證果位之哲學原則來進行的。但是,比小乘有部更高的宗派,則認為小乘有部的所有哲學原則,都是錯誤的。所以,一個在開始就誤入歧途的人,其期望的最終目的也將是錯誤的。*

* 當一位膽小的人,把一條花繩錯看成毒蛇而恐慌不已時,「此非毒蛇」一句話,根本不能消除他對毒蛇的恐懼。針對這種情況,寂天大師說:「對幻變出來的美女,魔術師本人也激情蕩漾」。像魔術師一樣,明明知道自己幻變出來的美女,只是一個虛幻不實的影子,但是,他依然會對幻變出來的美女,難捨戀情。同樣的道理,人們明知想像中的老虎,只是一種心靈的幻覺,但是,對老虎的恐懼之情,總是揮之不去。所以,消除懦夫心中的恐懼,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過於一位膽大勇猛的好漢,把那條花繩,用提抓起來,扔到房子外面去。這樣,產生幻覺的根源 ----花繩子﹐與幻覺本身 ----毒蛇,便將同時從懦夫的眼前消失掉。但是,如果你把那條花繩子,重新撿回來對這位懦夫言:「此非毒蛇」時,毫無疑問,該懦夫仍然會驚慌萬分。*

* 天邊的彩虹與影子等,看起來可以用手感觸到,但實際上,它是一種沒有質礙的現象。如果說,我們對彩虹與影子,如此這般的理解,連龍樹菩薩著作中描述的「似虛幻」之影兒都佔不上的話。那麼,我們也無法用中觀應成派與中觀自續派的方法,向實事論派們灌輸「似虛幻」的道理呢了。如雲「柱子似虛幻,以緣起所生故」時,如果有人拋出一句說:「像彩虹一樣虛幻不實」的話。對方心中所出現的「彩虹」,就不一定跟中觀派想像中的「彩虹」,是一樣的啦。所以,有何必要把「彩虹」,當成我們立宗時列舉的「同喻」呢?*

* 如果一個人,對在泥土中玩耍打滾的遊戲失去興趣時,其童年時代將告結束,人們為此而勤奮勉勵;當女人的美麗,激盪不了一個人的情懷時,此人之壯年銳氣,也在逐漸消失之中,人們為此而勤奮勉勵;當一個人,失去對金錢,生意,以及房屋土地的熱情時,其心理在逐漸老化,人們為此而勤奮勉勵。這樣,在一生一世之中,充分領受所有教法,並付諸於實修體驗,似乎是阿底峽大師(53)的修持要領。但是,如果在此有必要區分菩薩「五道」,「十地」之次第階段的話。那麼,在抵達「加行道」之後,好像有必要為現證「資量道」而努力了;在抵達菩薩「八地」時,似有必要為現證菩薩「初地」而努力;成就佛果時,反而為現證「資量道」而努力。最後,似乎只有在密嚴佛土的蓮花寶座上,方能一氣修持所有的顯密教法了。*

*

*

*

中觀精要註釋﹕*

1)《 四百頌》:(梵音﹕Catuhsatakasastrakarika 古印度佛學家聖天論師所著,書中主要講述般若經文所說的空性。*

*

2)龍樹:(梵音﹕Nagarjuna , 藏音: Klu-sgrub), 大乘佛教開派祖師,佛陀圓寂四百年後,生於南印度一婆羅門家中,自幼精通密宗四續,顯宗三藏等一切經典,以及內外道術之學,在那爛陀寺出家,法名具德比丘。他不僅是一位哲學大師,而且在醫學、天文學、建築學、政治學等領域,造詣非凡。另外,他還能將鐵石點化成黃金,精通煉冶術。享年六百多歲。

*

3)月稱菩薩:(梵音﹕Chandrakirti, 藏音﹔Zla -ba Grags-pa),公元七世紀,佛教中觀派哲學最偉大的導師之一,出身於南印度一婆羅門家族,後出家學習龍樹菩薩中觀哲學,擔任那爛陀佛教寺院的主持。著有《明句論》,以及龍樹菩薩著作的其他釋論,聖天菩薩的四百論釋,《入中論》等。開中觀應成派哲學的先河。*

4)《入中觀論》:入中論,(梵音﹕Madhyamakavatara),月稱菩薩所著的一部中觀哲學著作。書中對龍樹菩薩的中觀思想作了精闢的闡述與補充。*

*

5)佛護:(梵音:Buddhaplita, 藏音:Sangs-rgyas-bskyangs), 古印度佛教中觀派的一位大師。著《佛護論》,對龍樹菩薩《中觀論》所述正理諸義,多以應成之因加以註解,故,有人稱他為中觀應成派的開宗祖師。

*

6)無著:(梵音::Asanga,藏音:Thogs-med),古印度佛教唯識宗派的創世人,生在公元四世紀,北印度一婆羅門家族。相傳其在雞足山閉關禪修,並親自證見到彌勒菩薩。著作有《慈氏五部》,《瑜珈師地論》等。*

*

7)《三摩地王經》:月燈三昧經,(梵音﹕Samadhirajasutra, 藏音:Ting nge 'dzin rgyal po'i mdo ),大乘佛教一經典名。*

*

8)正量:(梵音:Pramana 藏音:Tshad ma),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哲學術語,常見於佛教與非佛教的哲學著作中。根據辭源學,梵文Pramana 中的「pra」」,有「首要的」,「第一的」,「完全的」,「最初的」等含義,而「mana」, 則有「認識」,「理解」,「承認」之意。「Pra」 與「mana」合起來,則指「第一手知知識」,或「最高的認知」。而藏文「Tshad ma」 一詞,則含有「量」,「標準」等。無論如何,此術語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哲學與邏輯學名詞。在中文中經常被翻譯成「正量」。我在翻譯本書時,根據上下文的意思有時將其譯成「正量」,「正量標準」,「衡量標準」,有時則翻譯成「權威」等。 只有這樣,才能將這個複雜而內容豐富的術語,所含的內容表現出來。

*

9)《噶當師弟問道錄》:阿底峽大師秘密傳授給他的弟子仲敦巴等三人的教法。*

*

10)《寶積經》:(梵音:aryaratnakuta 藏音:'pagasa ba dgon mchog brzegsaba大乘佛教的一部經典著作。全書共四十九品,由梵文、漢文以及古代西域的其他文字中譯成藏文。*

*

11)因明學:古代藏族五大學科之一的因明學,是佛教的邏輯學與認識論,也稱正量學。*

*

12)章嘉仁波切:(藏音:Jang-gya rol-bay-dor-jay ) (1717-1786),這裡所指的是第四世,原名若貝多傑,係章嘉活佛世系第三世靈童轉世,公元1717年生於安多地區,三歲時,被認定為章嘉活佛的轉世靈童。八歲時由清朝雍正皇帝引至北京。精通藏漢蒙滿四種文字。至清朝末代共傳六世。*

13)貢唐丹貝卓美:(藏音﹕gun tan bstn bei sgron mei )(1762-1823)﹐出身於安多若爾蓋地方(今四川省阿巴州),是一位博學而多產的學者作家,輯有《貢唐丹貝卓美全集》。其中以《世故老人葴言》,水樹格言》。*

*

14)班禪羅桑曲堅:第四世班禪羅桑曲堅(1567-1662),一位偉大而博學的佛教大師,為第四世達賴與第五世達賴的剃度上師,曾經擔任過後藏扎什倫布寺,以及前藏色拉寺與哲蚌寺的寺主。*

*

15)三段式邏輯:古印度文明啟蒙時期,班智達足目大師,倡導因明學,他應用的「宗、因、喻」三支邏輯,實際上就是亞里斯多德的「三段邏輯」。亞氏邏輯形式如下﹕*

大前提:凡人必死 (甲乙雙方同意)。(宗)*

小前提:李某是人(甲乙雙方不敢說李某不是人)(因)*

結論: 李某必死(甲乙雙方不得不承認李某會死)(喻)。*

*

16)自方承許:古譯「自明」,中觀哲學術語,指一個人的主觀認識與理解。比如說,從心底裡堅信,「蘋果是香甜的」。*

*

17)他方承許:古譯「共許」,中觀哲學術語,指人們根據他人的情願與思想,所承認的觀點與主張。這種觀點與主張,完全是為了照顧他人的意願與思想,而非出自宣講者本人的主觀認識與理解。比如說,已經超越了生與死的佛菩薩,面對世俗間的眾生,其所承認或主張的因果法等﹐實際上是為了顧及眾生的思想而宣說的。並非佛菩薩的主觀認識。*

*

18)《釋量論》:(梵音﹕Pramanavarttirka,藏音:Tshad ma rnam 'grel),古代印度佛學家法稱所著的一本重要因明著作。全書共四章,是西藏佛教經院哲學中最主要的因明邏輯教科書之一。*

*

19)陳那:(藏文為:Phyogs-kyi Glang-po),古代印度佛學家,生在公元六世紀,是南印度一王子。從世親菩薩處學習並精通因明邏輯,著有《集量論》《入正理論》,《宗法九句》等眾多因明學方面的著作,成為佛教因明邏輯學的開山祖師。*

*

20)彌勒現身,無著菩薩見母狗:這是一個典故,相傳,無著菩薩在印度南方的雞足山上觀修彌勒菩薩,數年過去,無任何證見之跡象,心生煩悶,就走出閉關,解悶散憂。路遇一老婦,用一塊棉布正在擦磨鐵棒,趨前相問,得知老婦是在磨鐵成針,見此情景,心中大受鼓舞,便立即返回山洞繼續修練。三年之後,仍無一絲得證之相,又走出閉關山洞,看見附近,有一塊石頭,被山上滴落的水,打出一口洞,受此鼓舞,又返回山洞閉關修持……這樣,前後十二年光陰,依然沒有能夠證見到彌勒菩薩,在極度絕望之中,他又走出山洞,漫無目的地行走在山腳下時,看到一條下身腐爛,上身血跡斑斑的母狗,橫躺在他的去路上,這時,一種無限的慈憫,從他的心油然生起。他想用刀子把母狗身上的蛆蟲一一挑出來,再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食那些蛆蟲,把母狗救出來。但,他又害怕堅硬的刀刃,會碰傷蛆蟲嬌嫩的身軀。於是,他閉上眼睛,用自己的舌頭,去舔取那些小生命,當他睜開雙眼時,母狗不見了,看見的,卻是金光燦爛的彌勒菩薩。興奮之餘,無著菩薩埋怨彌勒菩薩道:「我觀修您多年,為何至今才現真身?」,彌勒菩薩答曰:「我從開始起,就在你眼前,但因業障矇蔽,你沒有看到我。今天,你心生大慈悲,業因障礙頓時釋解,所以,你才看見我了」。*

*

21)中觀:(梵音﹕Madhyamika﹐藏音﹕dbu ma ) ,古印度四大佛教哲學宗派之一,屬大乘宗派,又稱「空宗」。由龍樹菩薩與他的學生聖天所創。奉《大品般若經》為主要經典。龍樹的《中論》,《六十正理論》……與聖天的《百論》,為此宗的基本理論著作。此派認為,一切事物,因緣和合而生,故之,其自性本空。所有的事物,賴以條件而存在,因此,由條件形成的事物,是不真實的。此派闡揚並發展了「緣起性空」,「一切皆空」的宇宙觀,所以,中觀派又被稱為「大乘空宗」。後來,此派又分成應成與自續兩個派別。*

*

22)唯識: (梵音:Cittamatra 藏音:sems Tsam),古印度四大佛教哲學宗派之一,屬大乘宗派,由稱瑜珈行派,此派尊彌勒為始祖,創始人是無著與世親兄弟。無著的《攝大乘論》,世親的《二十唯識論》,《大乘百法明門論》等,在創宗方面作用很最大。此派學者的著作頗富哲學色彩,他們認為眾生的識是變現萬物的根源,由於世間萬物皆由心識所變,因此,萬物(外境)是空。另外,此派極注重因明邏輯,推進了古代印度佛教認識論與邏輯學的向前發展。*

*

23)那爛陀寺:(梵音﹕Nalanda ) 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內的著名寺院。建於五世紀至六世紀初,有八個大寺院組成,僧徒主客常在萬人之上,研習大乘小乘的所有經典,以及因明邏輯,聲明音韻,天文醫學等,為當時世界最高佛教學府。龍樹菩薩,寂命論師,阿底峽等重量級的佛教大師們均出自於該寺。唐朝的玄奘法師,義淨法師等都在該寺留學多年。十二世紀末被外教徒夷為平地,近世以來才發掘出一部份遺蹟。*

*

24)十四種邪見問難:也稱十四無記。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叫瑪侖凱普塔 (Malunkyaputta)的人問佛陀;宇宙是不是永恆,靈魂與身體是否是一樣,佛陀在涅槃之後,會不會繼續存在等,十四個問題,要求佛陀解答,但佛陀未置答覆,因為,佛陀認為這些形而上的問題,無助於心靈的解脫。*

*

25)聖天菩薩:(梵文: Aryadeva,藏文為'Pags-pa Lha),也叫聖菩提,生在公元三世紀,古代印度一名論師,起初信奉外道,後遇龍樹菩薩:與之辯論挑戰,被龍樹降服後,成為龍樹菩薩最得意的門徒。著《中觀四百論》等,闡揚龍樹菩薩的哲學思想。*

*

26)給孤獨:釋迦牟尼在世時,中印度舍衛城內的一名大商人,曾在舍衛城內為釋迦佛購買園林,佛陀的很多經是在該園林中講述的。*

*

27)細腰美女:(藏音nig rged),nig 意為低陷處,而rged 則指腰,低陷進去的腰,就應該是細腰,細腰是美女的特徵,所以,我把nig rged 一詞翻譯成細腰美女。關於細腰美女與盲兒的典故,根登曲培在本書中,兩次提到可參閱宗喀巴大師與任達瓦問答錄。本人身在外域,沒有找到此法本,致歉。*

*

28)任達瓦:原名雄努羅追(藏音:ren da wa -gxon nu blo gros)(1349-1412)。藏傳佛教薩迦派一著名學者,生於後藏薩迦寺附近,悉心鑽研並宏揚月稱的中觀思想,對中觀應成派在西藏的發展,起了承先啟後的作用。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以及克珠傑等人,均從任達瓦處學習過中觀及其他法。*

*

29)五肉:密宗內供用甘露品五種肉類:象肉,人肉,馬肉,狗肉,黃牛肉或孔雀肉。*

*

30)五甘露:大便、小便、人血、人肉和精液。為密宗內供用品。*

31)佛目:(藏文為﹔Sangjie Sbyn ma) ,西藏佛教大圓滿修持活動中,一種極其珍貴的供養品。*

*

32)法稱論師:(梵文:Dharmakirti,藏文﹔Chos-grags)。古印度著名的因明邏輯學家。公元六世紀生於南印度一婆羅門家族中,年長時,從陳那論師的弟子自在軍處學習《集量論》。著《釋量論》,解釋量學之本旨。*

*

33)嘉木樣脅巴大師:(藏音:'jam dbyangs bzhad pa ):甘青地區最大的活佛世系,第一世嘉木樣脅巴阿旺尊追(1648-1721),生於甘肅夏河,21歲赴藏,拜第五世達賴為師,曾擔任哲蚌寺哲學院的堪布。六十二歲時,返回甘青故里,倡建拉卜楞寺,從此歷代轉世,著作豐盛。*

*

34)桑結堅措:(藏音﹕Sngs rgys rgy msuo )(1653-1705),第五世達賴喇嘛時,西藏攝政王。公元1653年生於拉薩北郊,八歲從五世達賴喇嘛處聽受顯密教法,從達巴譯師聽受天文歷算和語言學,從龍格阿旺處學習聲韻占卜術,從強巴龍珠處學習人體尺度學本論支幹和秘方語傳訣竅等,成為學貫古今的一代宗師。1679年,出任西藏攝政王,管理政教,維修擴建布達拉宮殿,五世達賴圓寂後,秘不發喪十幾年,認立蒼洋嘉措為第六世達賴喇嘛。校正刊刻《醫學四續》等多部醫學和史學著作。在布達拉宮旁邊的藥王山上,建立西藏第一座醫學院。1705年,被蒙古後裔的拉藏汗所殺。*

*

35) 華芒班智達:(藏音:dwamang bn zhi da )﹕(1764-1853)西藏佛教格魯派著名學者,甘肅拉卜楞寺院的一位轉世活佛,他是一位極重視史學研究的學者。著作較多,其中最為著名的為《漢藏蒙土歷史略史》,《拉卜楞寺志》,《密宗四續部總義簡述》等。*

36)阿柔格西:(藏音:A rig dge bshed) (1726-1803),西藏佛教格魯派著名學者,係安多阿柔部落人氏,曾在拉卜楞寺學習過,著作很多。*

*

37)清辯論師:(梵文:Bhavaviveka, 藏文:Legs-idan-'byed),印度中觀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著《般若燈論》,創立中觀自續派的先河。*

*

38)數論派:(梵音﹕Sankhya,藏音:Grn jan ba),印度古老的無神論哲學流派。其創世人迦毖羅。此派認為因果是一樣的,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只有條件才能讓因中之果異現出來。他們認為通曉二十五(諦)種知識,便能得到解脫。*

39)阿賴耶識:阿賴耶,梵語之音譯,意譯為「藏」。佛教唯識宗派極重視此識。認為此即一切眾生的根本心識,是產生一切現象的根源,能將感覺與感覺形成的思維、知覺、記憶、推理等藏納起來,並由其他的意識活動,構造出整個現象世界。而一般意識,諸如眼耳鼻舌識,則只能與其感官相應,是單純的感覺作用,不能把握所接觸的對境。*

*

40)七相道理:七相推求,以車子比喻「我」,七種形式的分析;車子的零件與車子本身,是一樣的?還是異樣的?是零件依靠車?還是車依靠零件?是車中有零件?還是零件的累,才形成車?零件累積的總形才是車?通過這種分析,確定出所謂的「車子」,是一個沒有自性的空洞概念,人們執為實有的「我」,也復如是。*

*

41)寂天大師:(梵文﹕Shantideva, 藏文﹕Zhi ba Lha)生活在公元七世紀,古印度最偉大的天才詩人,道修成就的瑜珈行者。他本是一位王子,在那爛陀寺出家為僧,其詩體名著《入菩薩行論》,共分十章,主要講述如何培養心智,提高菩提心,是菩薩行為的準則。在西藏佛教的傳統中,被認為是最具權威的菩薩道修之論著。*

*

42)實事派:古印度流行的一種宗派思想,承認一切事物皆有其實有的自性。*

*

43)六群比丘:佛世初期的僧團,無需戒律約束,也能清淨修持,但從佛陀成道後的第五年開始,僧團內部開始出現一些犯規的現象,起初犯規惡行的六位僧眾,史稱六群比丘。佛教的戒律,也就從對這六位比丘行為的定製開始,陸續制定下來的。*

*

44)舍衛城:古印度一城市名,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大部份時間都是在該城市的花

園內居住。

*

45)具猛力菩薩:此處並非指一個具體的菩薩。而是指任何菩薩在達到一定修煉階

段之後,所自然產生的自信與智慧。*

*

46)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名羅桑札巴(1357-1419),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生於青海湟中縣今塔爾寺所在地。七歲出家,十六歲入藏,聞思修習五論五明,對當時西藏顯宗密乘,大加改革。1409年,在拉薩大昭寺創祈願大法會, 1419年派遣弟子釋迦耶喜赴北京朝明永樂皇帝。親自倡建甘丹寺,命弟子倡建色拉寺及哲蚌寺。著有《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等甚多論集行世。*

*

47)中觀應成派:(梵音﹕Prasangika,藏音:Thal'gyur ba)。是中觀哲學的一個支系學派。此派遵循古印度論師佛護與月稱的觀點,解釋龍樹菩薩緣起性空的中觀思想。*

48)四項判斷:龍樹菩薩在中論中破四邊生,「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月稱菩薩在入中論中有詳細的闡述,主要破生有自性,成立法無我。

*

49)中觀自續派:(梵音﹕Svatantrika 藏音:Rang rgyud pa )。中觀哲學的另一個支系學派。此派分為隨經部行及隨瑜伽行,隨經部行以清辨論師及弟子,認為自心中的真實三相的正因,可以破除事物實有之自性。隨瑜伽行其代表人物為靜命大師、智藏大師和蓮花戒論師。*

50)根登嘉措:(藏音:根登嘉措(1476-1542),生於後藏達納地區,1485年,就學於扎西倫布寺,曾經擔任札西倫布寺,以及哲蚌寺,色拉寺的堪布。後人追認為第二世達賴喇嘛。

*

51)央掘魔羅:古印度一國王名。性情兇狠殘暴,曾殺九十九人,取每人一指節,串成項鏈戴在脖子上,稱為指鬘,但因不滿百數,欲殺釋迦牟尼佛以湊足百數,經釋迦牟尼佛傳法指點,成為佛的子弟,出家修道,最後獲證阿羅漢果。

*

52)阿羅漢:(梵音﹕Arhat, 藏音﹕Dgra bcom pa)。通過徹底斷除業因煩惱,從輪迴中解脫後的一種修行果位。小乘佛教認為,阿羅漢果位是修行能夠證悟到的最高境界。但是,在大乘佛教裡,阿羅漢只是一種修行的初級成果,還不能算著是真正的圓覺成佛,究竟的解脫。*

*

53)阿底峽:古印度偉大的佛教導師(982-1054),出身於古印度薩霍爾王室家族,曾經在超岩寺佛教大學(Vikramashila)擔任寺院主持,一生秉持寺院清教生活。遠渡印度尼西亞群島,從金洲法師(Suvarnadvipa)處,學習菩提心與度母菩薩的密法。返印後,接受西藏王室後裔的邀請,以六十多歲高齡,千里迢迢來到西藏,進行傳法譯教。對藏傳佛教的復興,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其所傳之醫學八部,成為西藏醫學流傳的奠基石。他在西藏前後十二年。最後在離拉薩不遠的聶唐去世。*

*

NJ**



16


No Response to "《中觀精要》(3)"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