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大小乘分裂的根源—戒律


[小乘]大小乘分裂的根源戒律


 


==


摘自 史念原始佛法


==


出場者:


耶舍尊者==> 反對十種事者(上座部觀點)


離婆多尊者==> 反對十種事者(上座部觀點)


跋耆族的比丘==> 贊成十種事者(大眾部觀點)


 


==


史念原始佛法


十、耶舍尊者


[日期:2006-05-21]      來源:  作者:作者:希爾伯列克   [字體:大 ]


 


 


  西元前380年,大約佛陀滅後100年左右,耶舍尊者來到東方的毗舍離城。這裡原來住著許多跋耆族的比丘。尊者看到當地的比丘們在布薩日時,勸導信徒捐獻金錢,深感詫異。為了阻止這件事,尊者就直截了當地表達他的立場,比丘接受或儲蓄金錢是世尊所嚴禁的。但是他們仍然依照自己的習慣繼續勸募捐獻,連耶舍尊者也分得一份。跋耆比丘甚至要求耶舍尊者去向信徒道歉,耶舍尊者於是對信徒說出了正確的戒律,反而得到了信徒的敬重。跋耆族的比丘非常憤慨,想要擯斥、處分耶舍尊者。


 


  尊者有感於正法律的沉淪,決心排除跋耆比丘的非法行為,於是回到西方拘贍彌一帶糾集師友。尊者很慎重地親訪三菩陀商那和修尊者討論此事,並誠懇地請求精通三藏的離婆多尊者與會,還有許多來自西南方阿槃提、達襯、波利耶的比丘,都是西方的支持者,總共約700人,東下毗舍離。東方跋耆比丘也集合大眾。雙方集會於毗舍離的跋利卡園,各派四位委員,由西方的離婆多尊者,就角鹽淨、二指淨、他聚落淨、住處淨、隨意淨、久住淨、生各合淨、飲闍樓伽酒淨、無緣坐具淨、金銀淨等十件事,逐一質問,而由東方的薩巴卡米比丘一一應答,結果十事全部被裁決為非法。


  這次的集會係以決定十事非法為契機,接著以戒律為重點而進行整理的結集就是第二結集,也稱為700結集。


  十事諍論的過程中,跋耆比丘竟然說出:「一切諸佛皆出東方,長老上座莫與毗舍離中國比丘鬥諍。」由此可以看出佛滅百年間,佛教西傳時,印度東西方地域之間已有「中國佛教」與「邊地佛教」對抗的事實了。佛陀住世的時候,從東方摩竭陀國的王舍城,到西方拘薩羅國的舍衛國一帶的北印度,正是世尊遊化的「中國」,尤其是舍衛城,更是佛陀入滅前二十五年間,經常住止的地方。王舍城的第一結集之後,阿難尊者的法系留在華氏城與毗舍離地區遊化。阿難尊者是釋族比丘,在第一結集中主誦「經法」,尊者的個性溫和慈悲,這些都與日後東方法系的學風有關,例如:以「佛教中國」自居,重視「經法」,戒律較有彈性…等。而阿難尊者的弟子中,也有重律的法系,例如耶舍尊者、商那和修尊者,則與西方重論的法系融合向西發展,漸漸形成了東、西方的兩大法系。至於大迦葉尊者的遊化則以摩竭陀為主,但尊者樂處山間林下,持守嚴謹的頭陀梵行,遠離世間的喧囂,寧靜地實踐正法律,並未形成明顯的法系。當毗舍離發生諍論時,舍衛城佛教已經失去領導地位,西方法系的中心已經轉移到摩偷羅去了。十事非法的裁定,雖然獲得東西方法系一致的認同,不過還是傳說有反對長老十事裁決的萬人結集,但缺乏具體的史料可資證明。然而佛教也因此逐漸分裂成保守的上座部和創新的大眾部,這就是所謂的「根本分裂」。華氏城、毗舍離一帶的東方系就是大眾部的前身,而摩偷羅、拘贍彌一帶的西方系,以及南方的阿槃提、達襯比丘則是上座部的前身。東方以「中國」自居,西方則以「正統」自期。此時,四阿含的原形大都已初具旨趣。


  追思當年佛教的分裂,固然令人嘆息,但是幸而有耶舍尊者的堅毅和努力,凸顯了世尊所制的戒律,也重申了第一結集的立場,不被局部地區的比丘們為了滿足個人的煩惱,假藉適應時代的需要而自行修改戒律。保護戒律不致被時代演變的洪流所淹沒,也為後世學人留下了明辨是非的典範。這種對戒律的嚴謹態度和堅定精神,必然來自對佛、法、僧的深切憶念所產生的不壞勇氣,否則在遵守和敬,一向默擯非法的僧團裡,誰願掀起諍論的浪淘呢?


  離婆多尊者原先也想避開這場諍論的,一路由拘贍彌避到薩寒若,終為耶舍尊者與商那和修尊者等的熱誠所感動,參與了會議,澄清了正法律。


  反觀西元1990年的世界,佛教的流傳更久遠也更廣闊了。雖然原始的戒律條目是一樣的,但南、北傳持守戒律的差異卻很明顯,北傳國度裡,部份的出家人除了受蓄金錢、經營企業、占算吉凶之外,日本竟有娶妻生子,到寺廟去上、下班者。更奇怪的是有些人竟能引經據典地說明這是渡眾的方便。凡此種種都比當年的十事來得更複雜了。雖然阿難尊者曾提出世尊說過「小小戒可以捨」,但阿難尊者卻說不出小小戒是那些?因此大迦葉尊者才在第一結集中殷勤囑咐:「世尊已制的戒律一律遵守,未制者不另制定。」並取得與會大眾的共識。南傳恪遵這項囑咐,因此戒律的持守相當嚴謹。北傳遷就現實主觀的環境,講求方便、適應,戒律的實踐已經支離破碎。在推動世界佛教交流,講求和諧互諒的宗旨下,表面上彼此往來討論,實際上還是各自為是的作風裡,更加令人懷念剛正不阿的耶舍尊者,也因此更加思念佛陀、正法律與正直僧的可貴了。今日,表面上佛教流傳全世界,然而何處再尋「正直捨方便」的尊者,來為後學們「但說無上道」呢?相信只有持戒精嚴的僧伽才能住持世尊的正法律。


 


  【引用及參考資料】


  1.雜阿含經


  2.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印順,正聞出版杜,1986年四版)


  3.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印順,正聞出版社1984年三版)


1 Response to "[小乘]大小乘分裂的根源—戒律"

╭☆ 宏元 ☆╮ 提到...

感謝慈悲分享 祝您法喜平安  
歡迎常來看文章  邀請您加入

 請點進加入宏元的奇摩家族,會以家族信與您分享精華圖文、影片、佛曲MV及贈送結緣品消息


[版主回覆09/28/2008 09:16:11]恩~~~~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