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觀經經文,厭離世間品第六

心地觀經經文,厭離世間品第六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離世間品第六)


 


己二 修遠離行


離世間品第六


庚一 菩薩興問


辛一 樂遠離行白眾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樂遠離行,承佛威力從座而起,於大眾中為諸菩薩說阿蘭若行,普告一切諸菩薩言:『出家菩薩住阿蘭若,應作是念:以何因緣,遠離世間修阿蘭若清淨妙行?諸佛子等一心諦聽!我承佛力,今為汝等分別演說阿蘭若行』。諸菩薩言:『善哉!大士!為我等輩及未來世求菩薩者,惟願說之!我等樂聞』!


辛二 樂遠離行正說


壬一 長行


癸一 觀世間諸恐怖


子一 總標


是時、樂遠離行菩薩告諸大眾:『一切世間多諸恐怖,出家菩薩為厭世間種種恐怖,捨離父母及諸眷屬,住阿蘭若修遠離行。』


子二 詳說


丑一 觀恐怖相


寅一 略觀諸結


『云何名為種種恐怖?或有菩薩而作是念:我為恐怖,一切煩惱從我生故。或有菩薩而說我所是為恐怖,一切煩惱我所生故。或有菩薩而說七慢是為恐怖,種種慢不敬善人故。或有菩薩以彼三毒而為恐怖,造無量罪墮惡道故。』


寅二 別觀五欲


或有菩薩以彼五欲而為恐怖,耽著世樂墮八難故。譬如世間有七步蛇,當害人時毒力熾盛,出過七步即便命終;一蛇毒力尚能損人,何況五蛇共為傷殺,毒力轉盛命難得全!世間五欲亦復如是,一一欲樂各能引起八萬四千微細塵勞,迷惑愚夫令墮地獄、餓鬼、畜生及餘難處受大苦惱,何況具足貪著諸塵?如恆河沙無數諸佛出興於世說法教化,隙光迅疾終不得見,常在惡道猶於自家,處無暇中如戲園觀。


過去有佛欲令眾生厭捨五欲而說偈言:「


譬如飛蛾見火光,以愛火故而競入,不知燄性燒然力,委命火中甘自焚。


世間凡夫亦如是,貪愛好色而追求,不知色欲染著人,還被火燒眾來苦。


譬如群鹿居林藪,貪於豐草而自養,獵師假作母鹿聲,群鹿中箭皆致死。


世間凡夫亦如是,貪著種種可意聲,不知聲能染著人,還受三塗諸苦報。


譬如蜜蜂能飛遠,遊於春林採眾華,為愛醉象頰上香,象耳因之而掩死。


世間凡夫亦如是,愛著一切受用香,不知香能染著心,生死輪迴長夜苦。


譬如龍魚處於水,游泳沈浮而自樂,為貪芳餌遂吞鉤,愛味忘生皆致死。


世間凡夫亦如是,舌根耽味以資身,殺他自活心不平,感得三塗極重苦。


譬如白象居山澤,自在猶如師子王,欲心醉亂處昏迷,追尋母象生貪染。


一切凡夫亦如是,趣彼妙觸同狂象,恩愛纏縛不休息,死入地獄苦難量。


世間男女互貪求,皆由樂著諸色欲,人天由此故纏縛,墮墜三塗黑闇中。


若能捨離貪欲心,住阿蘭若修梵行,必得超於生死苦,速入無為常樂宮。


寅三 別觀貪財


『或有菩薩以貪多財而為恐怖。自己財寶恆求積聚而不受用,何況能施貧乏眾生?於己財寶深生貪著,於他財寶欲令損減,以是因緣命終之後墮大地獄受無量苦。如是苦報名為第一正感之果;從地獄出受畜生身,身常勞苦水草不足,經多時中酬損他財,如是眾苦名為第二正感之果;受是罪已生餓鬼中,因飢渴苦無量千劫不聞漿水飲食之名,其咽如針其腹如山,縱得飲食隨變為火,如是苦身名為第三正感之果。畢是罪已來生人間,貧窮下賤為他所使,於諸財寶所求難得,於一切時而不自在,如是餘報名相似果。一切菩薩分明知見如是因果,常生恐怖欲求解脫。由是恐怖,遠離眷屬住阿蘭若。』


寅四 廣觀煩惱


「或有菩薩以渴愛心而為恐怖,於諸未得一切財寶,日夜追求生渴愛故,


或有菩薩我我所見而為恐怖,為諸煩惱作依止故。


或有菩薩以諸法見而為恐怖,與所知障作依止故。


或有菩薩六十二見而為恐怖,入邪見林難出離故。


或有菩薩疑為恐怖,於真正法生疑惑故。


或有菩薩以彼斷見而為恐怖,執無後世撥無因果,生大邪見入地獄故。


或有菩薩以彼常見而為恐怖,執五趣身恆常決定,隨善惡業無變易故。


或有菩薩以彼嫉妒而為恐怖,不耐他榮懷惡心故。


或有菩薩常以掉舉而為恐怖,心不寂靜生散亂故。


或有菩薩以不信心而為恐怖,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無信手者,雖遇三寶無所得故。


或有菩薩以彼無慚而為恐怖,內無羞恥常造諸惡,業障無明難見佛故。


或有菩薩以無愧心而為恐怖,外無羞恥棄恩背德,生死輪迴墮三塗故。


或有菩薩以忿恨等而為恐怖,能損自他互為怨結,於多劫中障佛道故。


或有菩薩以彼忘失而為恐怖,於所聞法不能憶持,忘失文義增愚癡故。」


『或有菩薩乃至一切不善黑業而為恐怖,何以故?一切不善是生死因,輪轉三界不得出離,於是無量無邊恐怖,皆能障礙出世勝法。


或有菩薩以五種蓋而為恐佈,五種煩惱覆蓋菩薩菩提心故。


或有菩薩以憎惡心而為恐怖,於諸眾生無憐湣心,修菩提行多退轉故。


或有菩薩以破戒垢而為恐怖,汙穢聖法難得果報。或有菩薩以彼憂惱而為恐怖,妄想熾然失善業故。


或有菩薩以惡作心而為恐怖,於所修善生追悔故。


或有菩薩而說狂醉是為恐怖,不識善惡無尊卑故。


或有菩薩以非時死而為恐怖,不住正念歸無常故。


或有菩薩以妄語業而為恐怖,生生世世所有言說,一切眾生不信受故。


或有菩薩以四顛倒而為恐怖,由四顛倒輪迴生死,起煩惱業不求佛故。


或有菩薩而說惡友是為恐怖,隨不善友造惡業故。


或有菩薩以五蘊魔而為恐怖,是五蘊身從煩惱生,生已即起無量煩惱,因諸煩惱造不善業,由諸惑業墮大深坑,以是因緣而生恐怖。


或有菩薩以煩惱魔而為恐怖,大小煩惱能續生死,退菩提心墮惡道故。


或有菩薩厭患死魔而為恐怖,發菩提心未得不退,身壞命終生退轉故。


或有菩薩以諸天魔而為恐怖,天魔眷屬充滿欲界,障修道人退菩提故。


或有菩薩以無記心而為恐怖,於諸善法不能進修,空過長時退善業故。


或有菩薩以彼八難而為恐怖,墮八難者從冥入冥,生死長夜難遇明故。


或有菩薩觀彼地獄而為恐怖,一墮地獄,經無量劫受大苦惱難解脫故。


或有菩薩墮畜生道而為恐怖,傍生界中受愚癡報,經無量劫難出離故。


或有菩薩睹餓鬼道而為恐怖,於恆沙劫受飢渴苦,難可值遇佛法僧故。


或有菩薩想欲界生而為恐怖,煩惱雜起造諸惡業墮三塗故。


或有菩薩以彼色界而為恐怖,有覆煩惱能障定故。


或有菩薩以無色界而為恐怖,三界之中最為寂靜猶如涅槃,有情妄執而為究竟,劫盡命終墜地獄故。


或有菩薩數數生死而為恐怖,生邪見家難出離故。


或有菩薩厭離生死而為恐怖,死此生彼常受苦惱,障菩薩行求涅槃故。


或有菩薩以世間語是為恐怖,心常散亂妨善業故。


或有菩薩以心意識而為恐怖,所緣行相不可知故。


丑二 示離怖處


『若在俗家,由斯恐怖晝夜相續擾亂善心,不能證得無恐怖法。過去菩薩住阿蘭若,皆能證得無恐怖法,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菩薩住阿蘭若,悉皆當得無恐怖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在十方諸大菩薩,住阿蘭若斷一切障,得無恐怖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等當知!隨應修學三世菩薩攝念身心住阿蘭若,調伏妄想永無恐怖,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出家菩薩住阿蘭若,當作何業?作何等念?日夜常作如是思惟:世間所有一切恐怖皆從我生,一切恐怖著我生故,一切恐怖我為根本故,一切恐怖我愛生故,一切恐怖我想生故,一切恐怖我見生故,一切恐怖我為住處,一切恐怖因我生故,一切恐怖分別生故,一切恐怖煩惱生故,一切煩惱我愛生故。』


丑四 結應離執


『若我住在阿蘭若處不能捨離我我所執,不應住是阿蘭若中,不如還住白衣屋舍。何以故?若有我相,不應住止阿蘭若處;若有補特伽羅相者,不應住止阿蘭若處;若人具有我我所執,不應住止阿蘭若處;若有法見,不應住止阿蘭若處;若有具此四顛倒執,不應住止阿蘭若處。汝等諦聽!若有修行依涅槃相,不應住止阿蘭若處,何況更起諸煩惱相?』


癸二 觀阿蘭若功德


子一 示當住阿蘭若相


『汝等諦聽!若有不著一切相,應當安住阿蘭若處,是名當坐無著道場,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若心調柔無有諍論,應當安住阿蘭若處。於世因緣都無所著,應當安住阿蘭若處。於色、聲、香、味、觸等法無依止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於一切法有平等見,應當安住阿蘭若處。於四威儀能調自心,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能捨一切諸恐怖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諸佛子等!以要言之,於諸煩惱得解脫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若得成就涅槃因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能善修行四無垢性,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若有少欲能知足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具足多聞有智慧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若能修行三解脫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永斷能縛煩惱結者,應當安任阿蘭若處。能審觀察十二因緣,應當安住阿蘭若處。所作已辦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捨諸重擔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證悟真如深妙理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


子二 示正住阿蘭若行


丑一 不生一切分別心觀


『汝等當知!阿蘭若處種種藥草、大小樹木生阿蘭若,曾無恐怖亦無分別;菩薩摩訶薩住阿蘭若亦復如是,觀自身心猶如枯樹、牆壁、瓦礫等無有異,於一切法無有分別。我觀身心猶如幻夢中無有實,念念衰老,其息出已更不復入,由善惡因隨業受報。是身無常速起速滅,是身虛假終不久停。如是身中無我我所,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育者、無士夫者、無補特伽羅者、無作業者、無有見者、如是等相本來空寂,猶如虛空亦如泡沫。常應念念作如是觀,一切恐怖皆得解脫,如彼樹木無有恐怖。時諸菩薩得大安樂無畏生處,是名菩薩住阿蘭若,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丑二 具足一切功德處觀


『復次、出家菩薩住阿蘭若,晝夜相續應如是觀:


是阿蘭若善能修習四無垢性安樂之處,  是阿蘭若善能修習知足之處,


是阿蘭若於諸煩惱得解脫處,          是阿蘭若具足多聞智慧之處;


是阿蘭若伏斷煩惱所知障處,          是阿蘭若能入三種解脫門處,


是阿蘭若善能證得八解脫處,          是阿蘭若善能觀察十二緣處,


是阿蘭若善能斷除業障之處;          是阿蘭若能得初果預流之處,


是阿蘭若能得第二一來果處,          是阿蘭若能得第三不還果處,


是阿蘭若得第四果阿羅漢處;          是阿蘭若證得辟支佛果之處,


是阿蘭若已辦所作得自在處,是阿蘭若捨諸重擔得輕安處,是阿蘭若證得二空真如之處。』


『同阿蘭若能修無量大慈心處,


是阿蘭若修證無量大悲心處,          是阿蘭若能善修習喜無量處,


是阿蘭若善能修習捨無量處。          是阿蘭若能發菩提心處,


是阿蘭若菩薩修持到十信處,          是阿蘭若復次進修到十住處,


是阿蘭若展轉增修到十行處,          是阿蘭若展轉修行十迴向處,


是阿蘭若善能修習四善根處,          是阿蘭若修行六度波羅密處,


是阿蘭若修行初地至十地處。          是阿蘭若證得六根清淨之處,


是阿蘭若善能證得天眼通處,是阿蘭若得天耳通及宿住智、生死智明、神境、他心如是通處。』



是阿蘭若有慚愧處,是阿蘭若不放逸處。是阿蘭若修五根處,


是阿蘭若證得無量無邊三昧之處,是阿蘭若能得恆沙陀羅尼門證自在處,


是阿蘭若悟無生忍,是阿蘭若永出三界斷生死處,


是阿蘭若得不退轉,是阿蘭若降伏一切眾魔怨敵,銷除業障見佛聞法如是之處。


是阿蘭若得佛不共最上法門。


是阿蘭若修習戒蘊清淨之處,是阿蘭若出生無漏三摩地處,是阿蘭若能生般若證解脫處,


是阿蘭若能生解脫知見之處。


是阿蘭若得三十七菩提分法。是阿蘭若能得解脫十二入處,是阿蘭若永離有漏十八界處。


是阿蘭若微妙觀察十八空處,是阿蘭若容受一切諸法空處。


是阿蘭若增長十善法生之處,是阿蘭若增長堅固菩提心處。是阿蘭若三世諸佛讚歎之處,


是阿蘭若一切菩薩恭敬讚歎如是之處。』


『是阿蘭若毗婆尸佛於尼俱陀樹下成道,是阿蘭若尸棄如來於尸利沙樹下成道,是阿蘭若毗舍如來阿尸婆多樹下成道,是阿蘭若俱留孫佛無憂樹下成等正覺,是阿蘭若俱那含牟尼如來優曇樹下成等正覺,是阿蘭若迦葉如來娑陀樹下成等正覺,是阿蘭若釋迦如來於畢缽羅樹下成道之處。汝等當知!阿蘭若處有如是等無量無邊功德勝利』。


壬二 重頌


爾時、樂遠離行菩薩為諸大眾而說偈言:『


出家菩薩住蘭若,當作何念及何業?世間所有諸恐怖,皆從我見、我所生。


若能斷除我我所,一切恐怖無所依;若有能執我見心,畢竟不成菩提道:


涅槃常住皆無相,何況煩惱非法相?


不著諸法及眾生,心無諍論修正念,四威儀中調伏心,應住蘭若常寂靜。


能斷煩惱、心知足,住於蘭若空寂舍,入三解脫無相門,住於蘭若離塵垢。


能觀十二因緣法,四諦、二空真妙理,世間八法不傾動,如是大士住蘭若。


能觀自身如枯木,亦如水沫及幻夢,不著二邊平等相,如是薩埵住蘭若。


罪業纏縛無常身,本來虛假元無實,我法二執及罪相,於三世中不可得。


自身他身無有二,一切諸法亦如是,諦觀法性無去來,如是菩薩住蘭若。


栴檀塗身及讚歎,以刀屠割並罵辱,於此二人無愛憎,如是菩薩住蘭若。


出家樂住阿蘭若,晝夜應作如是觀:阿蘭若處真道場,一切如來成正覺;


阿蘭若處妙法空,出世正法之所生;阿蘭若處聖所尊,能生三乘聖道故;


阿蘭若處聖所宅,一切聖賢常住故;阿蘭若處如來宮,十方諸佛所依故;


阿蘭若處金剛座,三世諸佛得道故;阿蘭若處涅槃宮,三世如來圓寂故;


阿蘭若處大慈室,菩薩住此修慈故;阿蘭若處是悲田,三世諸佛修悲故;


阿蘭若處六通室,菩薩於此遊戲故;阿蘭若處大無畏,能斷一切恐怖故;


阿蘭若處三摩地,諸求道者得定故;阿蘭若處陀羅尼,諸持咒人神力故;


阿蘭若處善法堂,增長一切善法故;阿蘭若處菩提室,菩薩修道得忍故。


若欲永超三界苦,菩提、涅槃當修證,遍周法界利群生,應居蘭若菩提室。


所修六度、四攝法,迴施三有及四恩,自他俱入甘露城,同證一如真法界』。


庚二 如來印成


爾時、樂遠離行菩薩摩訶薩為諸大眾說是法已,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為大眾及未來世求佛道者,分別演說阿蘭若處殊勝功德,利益安樂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趣向菩提正真覺道,汝所成就無量功德,千佛共說不能窮盡』。


庚三 法眾獲益


爾時、會中智光菩薩、無量阿僧祇菩薩大眾,聞阿蘭若最勝功德,即得聞持陀羅尼門。無量眾生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轉。千億眾生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No Response to "心地觀經經文,厭離世間品第六"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