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滿祖師-蓮師傳相關文章


蓮師傳相關文章


 


==


 


【傳記類】


大圓滿祖師-《蓮花生大師本生傳》洛珠加措,俄東瓦拉譯 目錄& 連結 -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633


大圓滿祖師-《蓮花生大士全傳》 / 蓮花持明 總目錄&連結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817


 


【本尊類】


藏傳-- 蓮花生大士之八大神變(蓮師八變)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780


藏傳-'蓮師八變' V2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1765


 


【祈禱文與心咒類】


*.祈請文- 蓮師精要祈請文(杜松桑傑瑪)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636&prev=3639&next=3633


*.祈請文- 蓮師精要祈請文(杜松桑傑瑪)-『蓮師如意頌』  V2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784


*. 祈請文-蓮師祈請文四種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632


*. 藏傳- 蓮花生大士消除障道祈請頌》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872


 


*. 《法性空行心髓。吉祥山祈願密道使現》 -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4155


*. 蓮師祈禱文 -消除障道祈禱文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883


*. 蓮師祈禱文 - 禱文四句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888


*. 蓮師祈禱文 - 七支祈請文(去敦梭爹)附:十三句禱文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887


*. 蓮師祈禱文 - 願望任運自然成就祈請頌(桑巴倫助瑪)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886


*. 蓮師祈禱文 -消除障道祈禱文(巴切讓些)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883


*. 藏傳-蓮花生大士禱文-往生蓮花光願文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882


*. 藏傳-蓮師祈禱文 : 皈依發心、七支、觀想所依境(淵拉敦+滇借)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879


*. 藏傳-蓮師七句祈禱文釋.白蓮花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871


*.  藏傳 -蓮師心咒功德利益 嘎瑪林巴取藏/ 堪布曲尼敦多仁波切講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873


==


 


【相關文章】:大圓滿祖師-蓮師傳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875


[專題]-龍欽寧體傳承上師 -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602


 


==


「蓮師心咒的利益與功德」 嘎瑪林巴取藏 堪布曲尼敦多仁波切講











===
蓮師心咒功德利益
堪布 曲尼敦多仁波切 講解 (2005/1)
取藏師:嘎瑪林巴
翻譯:丹波喇嘛

今天我們主要是懂得蓮師心咒之功德利益,至於聽法時應有的心態、發心、行為,在以往聽聞佛法時,大家都己曾聽聞並且懂得,所以今天就直接講述蓮師心咒的功德利益,以節省時間;在講述中若有不懂的可以馬上提出來,不必要拘束於在傳法,可以用大家互相研討的形式來進行。

今天我們所講的蓮師功德利益,是由一位伏藏大師叫「嘎瑪林巴」所取出的,蓮師所傳下的伏藏法,曾被108位伏藏大師取出,在這108位中有8位“林巴”,嘎瑪林巴即為其中之一。
蓮花生大士來到西藏後,將佛法的精髓、密法傳入西藏,蓮師並不是西藏人,他誕生在印度;在佛陀涅盤八年後,蓮師誕生於印度,在佛陀的許多經續中早有授記,預言記載著會有蓮師誕生,而將佛法全面弘揚於世界;佛陀有非常多的弟子宣說弘揚佛法,而雖然西藏有許多大成就者弘揚佛法,但其中最殊勝的,是蓮花生大士,因為如果蓮師沒有到西藏的話,就不可能會有現在西藏的佛教;蓮師最初在印度弘揚佛法,然後再將佛法帶入西藏,甚至以蓮師的願力,能夠使佛法弘揚到全世界,其中最大的功德來源是蓮師發願的願力,蓮師本身是觀世音菩薩語的化身;阿彌陀佛意的化身;十方諸佛身的化身。所以佛法能夠弘揚到西藏,除了得到十方諸佛的加持外,蓮師更是諸佛的總集,所以蓮師的加持力是不可思議的,因此使得佛法能夠弘揚並且繼續住世。

首先向蓮師祈請講授「蓮師心咒的利益與功德」的人,是空行母伊喜措嘉;佛母伊喜措嘉原本是藏王赤松德贊的明妃,當蓮師來到西藏弘揚佛法時,這位空行母就非常希望能夠跟隨蓮師修持佛法、修行,所以請示國王,得到國王的允許後,跟隨蓮師如法地修行,自身獲得成就,並且成為蓮師在西藏二十五位重要弟子、眷眾中,非常重要的一位;伊喜措嘉佛母向蓮師祈請開示蓮師心咒的功德利益時,首先向上師、本尊、空行皈依、頂禮。皈依頂禮上師、本尊、空行,在外相現為皈依、頂禮佛法僧三寶,內現為皈依、頂禮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密現為為皈依、頂禮法身、報身、化身三身。

皈依蓮師後,伊喜措嘉便講:「我,一介凡夫伊喜措嘉,向蓮花生大士供養內外密三曼達」,之後開始請示佛法。首先講到“尊貴的大導師蓮花生大士”,我,伊喜措嘉,想要請示您,為了我等西藏及所有世間眾生,請蓮師您開示佛法,上師您來到西藏,將殊勝的密法帶到西藏,不但利益了西藏的眾生,對於世間的眾生也是無量的功德,像您這樣對於西藏眾生具足恩德的上師,以前沒有出現過,未來也不會再有;對於您所開示講述的佛法,我等與西藏的眾生有因緣、褔報可以修持時,對於“佛法的非常殊勝”及“修持佛法能夠得到成就”這兩點,我是完全沒有懷疑的,雖然我們現在對法沒有絲毫的懷疑,但是在未來末法的時代,五濁惡世之眾生因為心思的混亂及障礙的增長,對法會有懷疑及邪見,特別對於密法無上密乘法門會有許多誹謗的人出現。」

前面伊喜措嘉佛母所講的這種情形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就可以知道,不論是在顯教、密教之間或者是不同宗教、教派之間,對於密法誹謗的人是有很多。以前在西藏也出現過很多人,自己對無上密法、特別大圓滿法門沒有體悟、沒有覺受體驗,而對密法誹謗的,在這些當中特別是對於大圓滿法門。甚至連後譯的翻譯師之中也有對大圓滿法門有誹謗及邪見,這其中有的誹謗者說,在印度的佛法中沒有大圓滿這樣的法門,是蓮師和後來的人自己所造出來的,直到後來又有很多翻譯師到印度去,並重新獲得了大圓滿的教法與經典,他們才開始後悔以前的誹謗,並且瞭解到大圓滿法門是存在的。這樣做誹謗的人應該是有兩種原因的,首先第一種是因為他們的無知及顛倒知所導致,第二種是因為這樣的教法會影向誹謗者的名聲、利益等因素,所以他們故意將如此殊勝法門誹謗為外法、邪法。也就是有些上師雖然精通了顯密的經論等佛法理論,但並沒有真正獲得大圓滿見地與成就,當他看見了獲得大圓滿成就者,就會嫉妒並且害怕影響自己的名聲,因為自己修持其他的法門未獲得成就,所以就誹謗大圓滿教法。現在在臺灣也有很多同樣的情形,在顯密二法門中,也有很多人對密法作誹謗的,也就是我們剛才談到的那二種原因,才會引起如此的邪見及詆毀。

以前伊喜措嘉佛母就瞭解會有這種情形出現,所以就說將來會有很多誹謗這個教法的情形,因為眾生無知誹謗如此殊勝法門的業力,會導致世間出現種種的疾病、災難,就像我們現在有很多的疾病,是以前從來沒有聽過、接觸過的怪病,如果有一個人得病,就會傳染給成千上萬的人,而且沒有藥可以醫治;從各種各樣的兵器來講,世間己經有很多種武器,可以在一剎那毀掉很多生物,殺害很多眾生;除此之外,還會有很多天災產生,比方說水災、火災、風災、地震,等四大災難不斷,使很多人瞬間同時死去。產生災難之後,跟著會產生饑荒,也使很多人死去。伊喜措嘉佛母就向蓮師請法,因為未來會出現以上種種的災難,而且會傳到西藏、漢地、蒙古等等地球上其他的地方。

雖然蓮師宣說了很多法門,使得修持的人,在產生這些災難時能夠避免,但是末法時期的眾生,很多人沒有時間去修持這些法,或者有些人有些許時間修持,但是會有很多障礙,例如說:

◎ 身體生病、心中感到痛苦、煩惱,而因此無法圓滿的修持。

◎ 有些人因為自己的根器、能力不足,而無法容納如此殊勝的教法,無法通達、理解,就對此法門產生邪見或誹謗。

◎ 現在有許多同一位上師的同門師兄弟,一起接受灌頂,一起接受佛法的開示,卻因為彼此之間觀念想法的不同,互相誹謗爭執,甚至對上師誹謗爭執,因而破了三眛耶戒律,就沒有辦法能夠如法地修行。

◎ 在密法修持時,有些必需的特殊聖物,例如有些在灌頂時需要一些特別的、必需的聖物,沒有辦法能夠得到,因而無法圓滿。

◎ 或者是修法時行為不如法,就像修行時不具備慈悲心、菩提心,反而有的是嫉妒、傲慢等貪瞋癡之心、煩惱不斷、傷害眾生,這樣就沒辦法修持如此殊勝的法門。特別是行為的部份,很重要的是,不但不符合基本密法的修行,反而以貪瞋癡之心來傷害眾生;還有人修持法門,以法門為藉口,因未獲功德、成就,卻假裝自己獲得成就,去欺騙眾生,宣稱自己親見本尊、佛;這些行為,我們就稱為行為不圓滿。

◎ 還有很多人說自己的見地很高,己經到達善惡不用分,行善行惡不會有因果關係,行惡也不會有障礙,這樣講空話的人,是很多的。這樣的情形,這樣的人,我們知道他是沒有成就、沒有見地、沒有果位,這樣的人也不會有任何的功德可言。

當以上這些五濁惡世的徵兆出現時,我們要去避免或逆轉是很困難的,在蓮師宣說很多的重要法門之中,持誦蓮師心咒對於以上這些情況有何幫助和功德呢?伊喜措嘉佛母如此向蓮師請示持誦蓮師心咒的功德,於是蓮花生大士就回答佛母說:「具足善根、具足信心的伊喜措嘉,你的請示是如實的,當未來末法時期的情形出現時,為了能夠利益眾生,我將岩藏很多法門,在岩石中、在水中、在地下、在虛空中等,但是當後來伏藏師要取出這些法門時,因為眾生的業力關係,伏藏大師們要因緣具足取出這些法,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一點點緣起不足的原因就無法取出,這是因為眾生共業嚴重與褔報不足。當然能夠取出岩藏的法是非常殊勝的,但是即使無法取出全部岩藏法,則念誦、修持蓮師心咒就可以避免以上的障礙。」
當我們修持蓮師心咒時:

◎ 能前往一些殊勝的聖地,比如說:在印度的佛教四大聖地、蓮師成就的聖地,蓮師曾修行的地方(西藏的桑耶寺、雅魯青普等),或者聖人或大成就者所修行過的地方,到這些聖地持誦蓮師心咒,就會得到加持,而容易得到成就;或者可以到漢地的佛教聖地(五臺山、峨嵋山、普陀山、九華山等),往昔菩薩成道的地方去修持的話,也可以容易得到成就。

◎ 或者到寺廟、有很有修行人的地方去共同修持、修行,也會容易得到成就

◎ 或者到高山山頂懸掛蓮師心咒經幡,持誦咒語,也可以得到加持,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西藏四處高山上,都掛有經幡,就是這樣的用意。

◎ 將蓮師心咒經幡掛在自己住處屋頂高處,也是有很有大的功德;或者把心咒雕刻在石頭上放入水中,稱為"金色橋"(西藏傳統習俗是將經文刻印在石頭上,從河的一岸排至另一岸,經過的眾生可以得到加持,種下佛法的種籽,將來往生至三善道,並能如法修行);或者將經幡或刻石堆放在凶地,例如墳地、亂葬岡,也是有很大的功德。所以在西藏有習俗是將經文、咒語甚至大藏經刻在石頭上,並且堆積成石堆,就是有這樣的由來。(注:如巴珠仁波切的嘛呢石堆)

◎ 遇有不祥預兆時,比方說夢境混亂、不吉祥的夢境、外在災難的預兆,而我們想要將之避免或逆轉時,由持戒清淨的咒師、瑜珈師、具足三昧耶戒的修行人、具足極大信心的在家眾、具足德相莊嚴的女眾等,廣大發心持誦咒語百萬、千萬甚至一億遍,將對避免災難會有很大的幫助。

◎ 當有種種疾病、饑荒、事業不順、財富不增,為了避免及逆轉這些情形,念誦蓮師心咒也會有很大幫助。

◎ 持誦蓮師心咒,有些人在此生就會得到成就,有些人在來世或中陰身時獲得成就,只要持誦蓮師心咒,不管是在此生、來生、或中陰身時就能獲得成就,這是完全不需要懷疑的。

◎ 修持蓮師心咒的人,其中屬上等根器者,將可親見蓮花生大士;中等根器者,在禪定中可覺受蓮師;下等根器者,全心念誦蓮師心咒者,會在睡夢中見到蓮師。

◎ 每天作為功課,持誦蓮師心咒108遍不間斷者,會變得受到其他眾生喜愛、以及自己財富受用具足;如果能夠念誦十萬遍、百萬遍、千萬遍者,其威嚴能夠攝受三界,能夠使神鬼、夜叉作為自己的使者、眷屬般使喚,能夠攝受三界眾生,能夠利益他們。如果念誦超過三千萬遍,甚至到一億遍者、或更多,能不離三世諸佛,與三世諸佛無別,能夠攝受人天、天龍八部、夜叉、神鬼,能夠召喚他們去行使息、增、懷、誅任何事業,並且皆能任運圓滿;以這樣修持蓮師心咒的話,上等修行者,此生會有成就虹光身的可能,中等修行者,會在臨終時,使光明的母子溶合(此光明即法爾光明、自性光明,每個人在中陰身都會見到,若能在一剎那間瞭解此光明,即能如子投入母親懷抱般,無明消除,證悟本來清淨的自性),然後在中陰時看見蓮師而成就,即使是下等修行者,也能夠在中陰時看見蓮師,然後往生蓮師的法報化三身之銅色山淨土中,並可以利益無邊的眾生。

蓮師開示了以上蓮師心咒如此多的功德利益之後,伊喜措嘉佛母非常感謝蓮師的廣大恩德,但是為了利益更多的眾生,希望蓮師能夠將蓮師心咒中,每個咒字的意義,做簡略的講解。佛母如此請示後,蓮師說:「伊喜措嘉,你諦聽,我將把心咒中的每個字一一為你講解」

蓮師心咒共有十二個咒字:「嗡啊吽,班雜咕嚕貝瑪悉地吽」:

● 蓮花生大士開示說:「蓮師心咒不僅是代表蓮花生大士的心咒,還包含了顯教經律論三藏及密續的四部,事部、行部、瑜珈部、無上瑜珈部等九乘法門的精髓心要、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菩薩的所有心咒佛號、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的心咒以及八萬四千法門的種子字;這樣的功德我將詳細的宣說,在我說的時候,請你仔細聽,牢記心中,並將開示記載下來,以便弘揚、利益未來的眾生。」

同樣我們今天在這裏宣說蓮師心咒的功德利益,你們要用耳朵仔細的聽,聽了之後心中要好好的記住,依照方法好好去實修;光是聽聞並記住是不夠的,還要用文字記載下來,並且宣說給他人,利益其他人;如果沒有這樣做,今天只是在這裏講和聽,沒有記下來也沒實修,沒有去利益他人,那麼並沒有意義。
首先請大家先把蓮師心咒的十二字寫下來,再為大家一一解釋,蓮師心咒是如何包含了顯教經律論三藏及密續的四續等、九乘法門的精髓心要、三世諸佛所有心咒佛號、上師空行本尊三根本心咒:

「嗡啊吽」:象徵一切諸佛的身、口、意
「嗡」:象徵諸佛的身
「啊」:象徵諸佛的語
「吽」:象徵諸佛的意
「班雜咕嚕貝瑪悉地吽」:象徵五方佛皆包含在其中,沒有任何一佛是不包含在五部當中的
金剛部:東方 金剛薩埵等
寶生部:南方 寶生佛
蓮花部:西方 阿彌陀佛
事業部:北方 不空成就佛
如來部:中央 毗盧遮那佛
「班雜」:象徵東方部金剛薩埵等諸佛之金剛種性,是金剛薩埵的心咒
「咕嚕」:象徵寶生部諸佛種性,是南方寶生佛的心咒
「貝瑪」:象徵蓮花部諸佛之種性,是西方阿彌陀佛的心咒
「悉地」:象徵事業部諸佛種性,是北方不空成就佛的心咒
「吽」:象徵如來部諸佛種性,是中央毗盧遮那佛心咒


●  所以當我們念到蓮師心咒的十二個咒字時,五方佛的所有佛號、心咒都包含在其中了,或者也可以解釋為法、報、化所有三身佛的心咒:
「嗡」:象徵五部佛等的種子字、報身佛的心咒
「啊」:象徵普賢王如來等、法身佛的心咒
「吽」:象徵如釋迦摩尼佛、蓮花生大士等之所有化身佛的心咒
「班雜」:象徵八大嘿嚕嘎等所有本尊的心咒
八大嘿嚕嘎:
1.身:忿怒文殊(大威德金剛) 2.口:馬頭明王 3.意:央達嘿嚕嘎(真實意嘿嚕嘎)
4.功德:甘露漩嘿嚕嘎 5.事業:普巴金剛 6.召遣非人(瑪莫嘿嚕嘎)
7.猛咒詛詈(非常忿怒施咒本尊) 8.供贊世神(半忿怒本尊)
「咕嚕」:象徵所有上師、菩薩、持明者之心咒
「貝瑪」:象徵所有位於三處(法、報、化身)之空行母心咒
「悉地」:象徵財神,如臧巴拉、五大財神、二十一財神等之心咒
「吽」:象徵護法的心咒,所有四密續中所有護法之種子字、心咒皆包含在其中,依龍欽心髓傳承之護法如下:1.祥壽佛母 2.瑪哈嘎拉 3.喇呼拉 4.一髻佛母 5.善妙金剛 6.屍林天母 7.玉燈女 等



●  接下來講,什麼樣的情形是蓮師心咒包含了九乘法門
「嗡啊吽」:象徵三密續(事部、行部、瑜珈部)之種子字
「班雜」:象徵經部及律部之種子字
「咕嚕」:象徵俱舍及事續之種子字
「貝瑪」:象徵行部及瑜珈部之種子字
「悉地」:象徵大圓滿瑪哈瑜珈及阿努瑜珈二續部之種子字
「吽」:象徵阿底瑜珈種子字
再來我們要講,持誦蓮師心咒後,怎樣能清淨我們自身的業障。三界輪回中一切的眾生,沒有一個眾生不受三毒(貪瞋癡)的束縛。因為有煩惱的緣故,所以三界輪回中的眾生沒有一個得到究竟的安樂。所有的眾生自己都想盡了各種世間的方法,來去除這種種的痛苦。也有各種的宗教,努力地想盡了各種辦法要去除痛苦。雖然我們想盡了種種的方法要消除痛苦,但是我們所想的方法卻只能克服現前、當下的痛苦,沒有辦法將痛苦的根源拔除。
所以佛陀誕生在娑婆世界後,了悟到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的煩惱,為了把這八萬四千種的煩惱斷除,所以宣說了八萬四千的法門。如果我們一個人要學完這八萬四千法門並且修持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後續佛陀的隨行弟子,如蓮花生大士等大成就者,吸取了佛法的精髓,針對斷除煩惱的方法,也宣說了很多善妙的法。斷除所有煩惱法門的精髓,就是蓮師所宣說的蓮師心咒,包含著八萬四千法門、顯密所有經論。



●  持誦蓮師心咒如何清淨我們的業障?
當我們念到「嗡啊吽班雜咕嚕貝瑪悉地吽」:」時:
「嗡啊吽」:能斷除三毒,所謂三毒就是貪瞋癡,而所有八萬四千種的煩惱,其根源就是三毒
「嗡」:清淨貪之毒
「啊」:清淨瞋之毒
「吽」:清淨癡之毒
「班雜咕嚕貝瑪悉地吽」:能清淨五毒
「班雜」:能清淨人與人互相之間的惡意、瞋恨;
「咕嚕」:能清淨眾生的傲慢
「貝瑪」:能清淨眾生的貪欲,包含色聲香味觸種種的貪欲,甚至對法產生貪欲的心都能清淨
「悉地」:能夠清淨眾生的嫉妒心,雖然五毒(貪瞋癡慢疑)都是需要被清淨的,但是去除嫉妒心是非常的重要。眾生的嫉妒有很多種。因為嫉妒心所造的惡業,會往生到非天,會承受爭執、戰禍等;以嫉妒心來講,我們的世界會被嫉妒毀滅,因為我們的嫉妒心從大處來講,國家與國家之間相互嫉妒對方的權勢,而開始競爭、產生戰爭,進而毀滅世界;而從人與人之間來說,也許因為嫉妒對方的錢財、地位、長相等,會產生爭執;而從宗教與宗教之間來說,因為嫉妒而發生爭執甚至戰爭,會將一些宗教消滅;從佛教自身來說,也有大乘與小乘等等宗乘之間的嫉妒,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之間的嫉妒攻擊,是非常嚴重的,佛法是所有佛教徒應該護持的,但是很奇特地,當佛法中有些法門、傳承非常興盛,受到很多人信仰時,有些佛教徒不但不隨喜,反而出於嫉妒心而誹謗法門,說這個法門是不清淨的,沒有傳承的,因而為佛法帶來很多的傷害。上述所提到的,現在在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中都曾出現。在佛法中現在還出現一些很嚴重的問題,有一些寺廟之間,喜歡競爭寺廟的規模,看誰的寺廟大、莊嚴、信眾多,還互相爭執,這些都對佛法是不利的現象。所以嫉妒心是需要被完全清淨的。
「吽」:能清淨無明、貪瞋癡之業障,眾生會造許多惡業,主要都是因為無明所導致,因為無明我們不知道取捨,不知道分辨善惡,因而造很多的業,所以清淨、斷除無明是很重要的。



●  我們剛剛談到當我們念到蓮師心咒中之「嗡」、「啊」、「吽」:分別能清淨貪瞋癡三毒,而當清淨三毒之後,自然就會升起法報化三身的智慧:
「嗡」:能獲得法身智慧
「啊」:能獲得報身智慧
「吽」:能獲得化身智慧
「班雜」:能獲得妙圓鏡智,所謂妙圓鏡智是以鏡子形容佛的智慧,他的自性和本質都是一樣的,佛如何遍知外界一切法的智慧,我們分為五智;所謂妙圓鏡智,意義指佛遍知世間一切法,從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等五蘊的本質其實相是空性的,完全如實的遍知了悟其實相的本質以後,如同鏡子當中,外界所有一切均無餘地顯現在鏡子中,佛能夠遍知所有法的法性,從這個角度我們稱之為妙圓鏡智。
「咕嚕」:能獲得平等性智,所謂平等性智是指從色法一直到佛的遍知,所有的法的實相、自性都是空,無有善惡、無有好壞、無有有或沒有、非有或非非有等,離開一切邊際的平等,所以叫平等性智。
「貝瑪」:能獲得妙觀察智,所謂妙觀察智,指在入定當中一切法都是空性,但是在出定中,輪涅所有的法,是如何體現其本質,佛皆能遍知、皆不會混亂的,而能夠知道一切法的實相。
「悉地」:能獲得成所作智,佛成佛獲得五種智慧以後,救渡眾生,宣揚佛法時,能夠一一地分辨出眾生是什麼樣的根器,知道要對他宣說適合的法,這樣的智慧稱為成所作智。
「吽」:將獲法界體性智,法界當中一切的法本來的實性是如何,沒有將他造作改變,瞭解其本性如何並如實地了悟的智慧。
另外可以這樣解釋:
妙圓鏡智:清淨瞋念所獲得的成就;代表東方不動佛(金剛薩埵)
平等性智:清淨傲慢所獲得的成就;代表南方寶生佛
妙觀察智:清淨貪念所獲得的成就;代表西方阿彌陀佛
成所作智:清淨嫉妒所獲得的成就;代表北方不空成就佛
法界智慧:清淨愚癡無明所獲得的成就;代表中央大日如來
眾生的業障可依內、外來分類:內心-意的業障以及外在-身口的業障,我們剛剛以上所講的是指清除眾生內心的、意的業障。若我們依止修持蓮師心咒的話,也能夠清淨外在身口的業障,接下來我們講解蓮師心咒如何能消除外的業障及其方法。



●  當我們念到「嗡啊吽」:三字時,能夠降服、對治天、鬼、人對我們所造成的障礙及傷害
「嗡」:降服天界所造成之障礙、傷害
「啊」:能對治、降服鬼怪對我們造成之障礙及傷害
「吽」:對治、降服人為的障礙及傷害
「班雜」:能對治食香(天龍八部中之“幹闥婆”。是帝釋天主樂神,在須彌山南,金剛窟住。天主欲作樂時,即上天也。)、火神所造成之障礙及傷害。食香是六道輪回中惡鬼道的眾生的一種,這種眾生因為業力的緣故,是不用吃東西,只聞食物的味道的,食香在三界中是屬於欲界的眾生,他們也有屬於食香的世間與地方,人類有時會幻覺看到一些城堡、城市,我們稱他為食香城。因為這些幻覺所見城市,是食香所居住的地方。火神是安住於火當中的神、鬼,有時也會在爐灶上,我們稱之為灶神,總之是依止在有火的地方,我們通常認為火神所帶來的障礙,是燒毀屋舍、莊稼等火災;食香和火神也會對眾生造成傷害,所以念到“班雜”這兩個咒字時,是能夠消除這些障礙的。
「咕嚕」:能夠對治、消除閻羅王及其眷屬使者、羅剎的傷害及障礙。羅剎是一種喜食血肉的鬼怪。由蓮師的傳記中我們知道,蓮師最後是前往羅剎國,因為當時羅剎為了食用眾生的血肉,傷害了很多眾生。所以蓮師前往羅剎國降服羅剎,並在羅剎國宣說佛法,使羅剎國轉變成淨土。

「貝瑪」:對治、避免、消除水神、風神所帶來的災難。水神會帶來水災,或者是水中有龍王,我們激怒他們的話,會對世間帶來瘟疫、疾病、水災,就像這次南亞發生地震後發生海嘯死了非常多人,就是水神發怒造成災難。我們每年都會遇到颱風、颶風、龍捲風,就是風神所帶來的災難。當眾生造業激怒了水神、風神,就會帶來這些災難,而我們念到“貝瑪”兩字咒時,就可以對治、避免這樣的災害。

「悉地」:可以對治避免夜叉、具大權威鬼神所帶來的災害、障礙,夜叉部包含多聞天王等,他們也可以給眾生帶來財富受用等,也會帶來災害災難;夜叉部也可以說是財神的一種,有時候眾生會有財富、受用損失的狀況,受到貧窮之苦,這就是激怒了夜叉部、財神等所帶來的災害

「吽」:可消除對治星曜、地祗所帶來的災害。喇呼拉、偏如天就是星曜的一種,傳說中日蝕、月蝕也就是日、月被星曜吃掉,還有一些疾病稱為“曜毒”會有類似中邪的征狀產生,這些都是星曜發怒後為人類所帶來的災害。地祗就是地神,地祗有很多種,共有八大地祗,有「地神」、「地神大腹」等等,而中國人的土地公應該也是地祗的一種,激怒地祗帶來的災害會導致房屋倒塌,所以中國人很注重看風水、看地方,也就是這樣的用意。


●  另外,持誦「嗡啊吽」:可以成就圓滿六波羅密多,即檀那(佈施)、尸羅(持戒)、羼提(忍辱)、毗離耶(精進)、禪那(禪定)、般若(智慧)。
「班雜」:能夠獲得所有“息”業的成就,當世間有疾病、戰爭、爭執產生的時候,可以把它們息滅、消除。
「咕嚕」:成就所有“增”業,增長世間財富、受用、壽命等所有增業
「貝瑪」:能夠成就“懷”業,懷業就是能自然地將三界、人天、世間等眾生攝受之能力
「悉地」:能夠成就所有的事業,亦即成就身、口、意、事業、功德中的事業。
「吽」:能夠獲得憤怒的事業,也就是“誅”業成就,以憤怒的力量,能夠將障礙、魔障調伏,而不受其傷害。


●  另外蓮師心咒的功德還有是:
「嗡啊吽」:可消除佛教之僧人、苯教外道修行人所帶來的誹謗及詛咒等障礙。他們透過一些宗教儀式下詛咒會為我們帶來病痛、名聲受損等、或是有意的無因誹謗我們的名聲,雖然我們沒有做惡事如放火殺人等,卻被惡意誹謗成是我們所做等障礙。特別是我們常聽說被什麼什麼詛咒,被什麼下蠱,民間也有這樣的法術,將人的照片或生辰、年齡、姓名拿去作法後,會對這人的身心帶來痛苦。又如西藏熱貢地區,有許多咒師,如果你侵犯到他們,他們會來詛咒報復,能讓人受到許多痛苦。「嗡啊吽」:能對治去除這些外門咒法、邪法的障礙。

「班雜」:能夠避免屬於“智慧本尊”眷屬之法力傷害,“智慧的本尊”本身不會對眾生造成任何的傷害,但本尊有很多眷屬,其中有一些眷屬是世間神,他們就會因為人本身所造惡業而被激怒,而帶來災難。
「咕嚕」:能對治消除天龍八部眾的災難,八部眾是指天、非天、龍、非人、地祗、夜叉、食香、虛空(指大鵬金翅島等天龍八部眾)。
「貝瑪」:消除避免世間鬼怪的障礙傷害。世間鬼當中,分為活鬼、死鬼,死鬼就是常常聽到有人說看到的鬼,就是死去的人變成的鬼。
「悉地」:能消除龍、地祗所帶來的障礙災害。龍又可分為八大種,其下又可分為無數種類。當人們破壞大海、傷害魚類青蛙、破壞水源時,就會激怒龍,帶來水災、乾旱。至於地祗則是像土地公、大腹等眾生,其帶來種種的災難,念到悉地時,就可對治避免。
「吽」:能對治避免受到人、天、鬼等眾生的傷害。人與人之間帶來的傷害,天界帶來天神的傷害,鬼帶來的傷害,都能夠消除。


●  「嗡啊吽」: 能獲得諸佛菩薩身、口、意加持。
「嗡」:能獲得諸佛菩薩身的加持
「啊」:能獲得諸佛菩薩語的加持
「吽」:能獲得諸佛菩薩意的加持
「班雜」:能獲得所有寂靜及憤怒本尊的加持。文武百尊中有42尊寂靜尊,58憤怒尊,如阿彌陀佛、觀音菩薩等是屬寂靜尊,八大嘿嚕嘎等屬憤怒本尊。
「咕嚕」:能獲得一切持明上師的加持,持明的意義是能認知一切法的本性,或者說是了悟心性的明覺修行者稱為持明上師。
「貝瑪」:能獲得空行及護法的加持。空行分為俱生、剎土生、密生的空行。對一切法的法性能夠如實地了悟者,稱之為俱生空行;生於、住於二十四空行淨土者,稱為剎土生空行;對密法(不管是升起次第或圓滿次第)的修持獲得成就的瑜伽母,稱為密生空行。護法是護持殊勝佛法的神,又分世間的護法與出世間的護法等等。
「悉地」:能獲得共與不共的所有成就,也就是共成就與勝成就,不共成就能讓我們獲得諸佛菩薩果位,共成就能讓我們財富受用、褔報增長。
「吽」:能讓我們所願皆成,亦即任何一個人當有如法的、與佛法沒有違背的、符合善法的所有心願時皆能達成。不符善法的、惡念的心願是不能達成的。


●  「嗡啊吽」:能成就本初淨土(法身淨土)果位。
「班雜」:令我們往生東方妙喜剎土。
「咕嚕」:令我們往生南方俱吉祥淨土
「貝瑪」:令我們往生西方大樂淨土
「悉地」:令我們往生北方諸事業圓滿淨土
「吽」:令我們往生中央不動淨土、大日如來佛淨土
以上講到的淨土也可以依照顯密五方佛的淨土來引用。



●  「嗡啊吽」:可以讓我們獲得身口意的持明果。
「嗡」:可以讓我們獲得身的持明果。
「啊」:可以讓我們獲得語的持明果。
「吽」:可以讓我們獲得意的持明果。
「班雜」:可以讓我們獲得入地的持明果。
「咕嚕」:可以讓我們獲得異熟(果報)持明果。所謂異熟要結合三道(見道、修行道、無學道)來講解,己經到達見道,其心雖然己經了悟法性,到達見地(入了見地),但是身體尚未完全成熟為本尊的身,尚保留有漏身,稱之為異熟持明果。雖然心己經成熟到達見道,但是身尚未成熟,因為這樣不淨的緣故,身體仍然會有疼痛、疾病。
「貝瑪」:可以讓我們獲得壽自在的持明果。得到壽自在持明果時,除了心已了悟法性之外,身體也已成熟,轉為虹光身,對生死壽命都能自在自主。異熟持明果及壽自在持明果二者皆屬於見道的部份。
「悉地」:可以讓我們獲得大手印持明果。大手印持明果主要在指修道,修道時自己的身心觀修任何一個本尊,都能轉變成為這個本尊。所行的事業與佛的事業類似,但是尚未完全獲得佛的果位、未完全成佛。
「吽」:能獲得任運持明果。我們將之安立於無學道,在此時所有修證皆圓滿,要斷者斷淨,獲得圓滿佛的證悟、果位。
總之在成佛之前,所有的十地、五道的法門,都包含在蓮師心咒當中。
以上蓮師心咒的功德利益,蓮師對伊喜措嘉佛母如實地宣說,而且說未來眾生有人修持蓮師心咒都能獲得這些功德利益。



蓮師形容咒語的功德,如果這功德有一個體相、形狀可以看見,那麼念誦一遍蓮師心咒的功德,將一個世間作為容器,要把這功德放進去是放不下的。任何一個眾生自己能看見、遇到、聽聞、憶念想起蓮師心咒,就能進入蓮師眷眾或獲得空行果位、持明果位。如果自己有聽聞、接觸、想起蓮師心咒,那就不必懷疑自己以後必然往生空行剎土或獲得持明果位。如果依蓮師的教法,如禮如實地修持了,未獲得以上所說的成就、果位,蓮師說那就是蓮師欺騙了眾生,但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這無需懷疑。如實修持心咒後,不可能不獲得以上成就、果位的。

如此宣說後,蓮師將法託付給伊喜措嘉佛母,並且如實地發願,希望以後這個法能夠遇到對蓮師有因緣、具信心、對法有因緣的成就者,並且希望能將這法傳授託付予對蓮師有信心的、具三昧耶戒者、持戒清淨者。但對蓮師不具信心、持有邪見者,是不可以宣說,也不可以將法託付給他們,對他們要保密,因為他們不了解法義的話,會起邪見、會誹謗,而使他們造惡業。

蓮師說,如果你自身沒有能力如法的修持,可以將法懸掛於法幢,或懸掛於山頂,讓風吹動,風所吹到的地方,所接觸到的眾生都能夠解脫。或者將蓮師心咒刻印在石頭上,堆放在路邊,能讓見到的眾生都能清淨業障,使他們都能夠解脫。或者用金粉將心咒書寫在藍色紙上,攜帶在身上就能避免遭到鬼怪所造成的傷害。這樣的陀羅尼咒輪,書寫在紙上後,攜帶在自己身上,生前不要離身,死後跟屍體一起燒掉,那麼屍體會化為彩虹,或者出現彩虹,使自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以上所講到的蓮師心咒殊勝功德,我們要如實地瞭解。

蓮師將這些心咒的功德利益如實地宣說給伊喜措嘉佛母后,佛母將蓮師所宣說的法門記載下來,書寫在黃紙上,再將經卷岩藏起來,然後發願未來會有對這法有因緣的人能獲得此經典。

後來由伏藏師嘎瑪林巴取出伏藏後,為了利益眾生而將此法宣揚。所以我們今天聽了這法,不難瞭解我們自身也是與蓮師此法有緣份的人,所以才能聽聞這法門。最初由蓮師宣說,然後有伊喜措嘉佛母記下來,岩藏之後有伏藏師嘎瑪林巴取出,將這個法流傳到現在,現在由我來宣說,你們聽聞後並如實修持的話,以後我們都能一起往生到蓮師的淨土,與眾多持明空行眾一起往生淨土,是不用懷疑的,若有問題可以提出來。


>>>>>>>>>>>>>>>>>>>>>>>

◎問題一:能否解釋“持明”?
持明可以兩種方式解釋,第一種,“明”是指明覺,指我們的心性。了悟心性者,我們稱他為持明;第二種,指持有如來、蓮花、金剛等五部之佛種性者。

◎問題二:請問一般的“九乘”經續法門是指那九乘?能否請堪布解釋?
“九乘”是甯瑪巴的見解,是對佛法的分類。教乘的分法有很多種,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分法,比如說三乘或者是四乘、五乘、九乘,甚至無量乘,其中九乘的講法是甯瑪巴不共的講法:
以三乘的講法,包含了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而菩薩乘中包含了顯密教法
以四乘的講法,即三乘之上再加一個“瑜珈續”
以五乘的講法,即四乘之上再加一個“無上瑜珈續部”
九乘的分法為:
顯部法門:可分為三乘:戒律部、經部、論部,另一種講法為: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
密乘法門:可分為六續:事部(梵音:芝牙)、行部(梵音:厄巴)、瑜珈部(Yoga);而無上瑜珈部中又可分為:瑪哈瑜珈、阿努瑜珈、阿底瑜珈;總共即為六乘
所以不管分為三乘四乘、五乘、九乘,甚至無量乘,只是一個理解的方法、對教法次第的分法不同,其實都是包含在當中的
密續分為內外密續:
外的三密續即為剛剛講的事部、行部、瑜珈部
內的三密續則為父續(瑪哈瑜珈)、母續(阿努瑜珈)、無二續(阿底瑜珈)
或者可以基、道、果來說,
基-瑪哈瑜珈就如同諸法的基礎,一切法的基
道-阿努瑜珈就如同諸法的道路,一切法的道
果-阿底瑜珈就如同諸法的果,一切法的果


◎問題三:上師剛剛講授蓮師心咒包含了五方佛一切功德事業利益,只要修持此法就可達到圓滿的次第,但堪布索達吉所寫的“破除邪說論”中曾提及,“一門深入”的教法與四宏誓願中“法門無量誓願學”的說法相違背,這部份應如何解釋?例如淨土宗只專修念誦阿彌陀佛的佛號,但四宏誓願中提及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兩者是否相違背?
剛剛我們曾提及,蓮師心咒乃是包含了四續、九乘以及所有八萬四千法門的佛號與種子字,如果有其他法門一樣具足八萬四千法門於其中,那專修此一法也是可以的。堪布索達吉的意思,也是在這裏。
堪布索達吉所講的,其實並非指專修一個法門是不好的,不管是念阿彌陀佛也好,修什麼法門也好,我們需要懂得很多方便的方法,如果你不懂方法、不懂次第,連發心都沒有,只是念咒那是沒有用的;念阿彌陀佛或念蓮師心咒,我們基本的三個次第即是:皈依、發心、回向,這些方法是基本要懂的;如果這些都不懂,單念咒語是不夠的,若懂得皈依、發心、回向,則修行的無量方便法門都包含在其中了;也就像我們剛剛所講的,我們先懂得了蓮師心咒的意義、功德、利益,心咒每個咒字的意義及包含了那些法,則我們光是念蓮師心咒的修持,一定要懂得皈依、發心、回向此三重要的條件;同樣的,如果你懂得阿彌陀佛咒語的每個字的意義、利益、功德,那麼念這個咒語就可以了。


◎問題四:持咒時該如何觀想?
念蓮師心咒時,我們身體觀想為蓮師,語念誦蓮師心咒,心與蓮師的意無二無別,並思惟蓮師心咒的功德。
以上我們所講的,即為蓮師心咒之功德利益,到此蓮師心咒的功德全部講完。大家吉祥如意!

===

Updated   at 2012年5月23日

【相關文章】:大圓滿祖師-蓮師傳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875)
===


藏傳-《 蓮花生大士消除障道祈請頌》


 蓮花生大士消除障道祈請頌
四川甘孜州色達縣東嘎寺 東嘎仁波切 校譯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祈請法身無量光  祈請報身大悲尊  祈請化身蓮花生  我師稀有勝化身
 降生印度博聞思  親蒞藏土伏眾魔  住鄔金境廣利生  願以大悲加持我
 哀湣我等引入道  密意賜我勝悉地  力除我等諸障礙  外來障礙於外除
 內發障礙於內除  密障法爾自消除  恭敬頂禮願皈依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稀有法相得見時  右結寶劍之手印  左結勾召之手印  開顏露齒而仰視
 如來種姓眾生怙  願以大悲加持我  哀湣我等引入道  密意賜我勝悉地
 力除我等諸障礙  外來障礙於外除  內發障礙於內除  密障法爾自消除
 恭敬頂禮願皈依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正法珍寶得聞時  勝妙身相具光明  右手執持經藏篋  左手執持橛梵冊
 諸深密法心意持  央壘穴之班智達  願以大悲加持我  哀湣我等引入道
 密意賜我勝悉地  力除我等諸障礙  外來障礙於外除  內發障礙於內除
 密障法爾自消除  恭敬頂禮願皈依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降伏具誓金剛時  聖地無垢欣喜悅  于彼印藏二國間  垂賜加持降臨時
 名香芬馥彌漫山  雜花青蓮冬亦生  甘泉菩提甘露汁  于彼安樂殊勝處
 勝生妙相著法衣  右持九股金剛杵  左手執持寶食篋  內中盛滿赤甘露
 降伏空行勝具誓  面見本尊得悉地  願以大悲加持我  哀湣我等引入道
 密意賜我勝悉地  力除我等諸障礙  外來障礙於外除  內發障礙於內除
 密障法爾自消除  恭敬頂禮願皈依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建立如來聖教時  雅山林中靜修行  供橛擲入虛空界  手結金剛印引回
 飛旋射入旃檀林  火焰熾燃海亦枯  昏冥外道遍地燒  黑魔夜叉碎為塵
 無有等倫伏魔者  願以大悲加持我  哀湣我等引入道  密意賜我勝悉地
 力除我等諸障礙  外來障礙於外除  內發障礙於內除  密障法爾自消除
 恭敬頂禮願皈依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鎮伏羅刹惡魔時  幻化顯現童子相  稀有妙色容顏殊  皓齒美髮金黃澤
 十六妙齡莊嚴相  種種珍寶作嚴飾  右手執持青銅橛  鎮伏一切羅刹魔
 左手執持楞枷橛  佑護有緣具信眾  項戴鐵制金剛橛  與本尊天無有別
 無二化身瞻部嚴  願以大悲加持我  哀湣我等引入道  密意賜我勝悉地
 力除我等諸障礙  外來障礙於外除  內發障礙於內除  密障法爾自消除
 恭敬頂禮願皈依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降伏毗舍遮鬼時  火焰熊熊遍燒處  變為芳香甘露海  清涼端坐蓮花上
 入於甚深三摩地  其名亦稱蓮花生  圓滿正覺親降臨  如是化身誠稀有
 願以大悲加持我  哀湣我等引入道  密意賜我勝悉地  力除我等諸障礙
 外來障礙於外除  內發障礙於內除  密障法爾自消除  恭敬頂禮願皈依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聖教日光普照時  引領藏土具信眾  隨所應化而現身  于桑喀拉之峰巔
 降伏戰神優婆塞  於炎熱地名察羞  天上兇猛優婆塞  降為二十一勝士
 複於芒耶布慈雲  垂賜四比丘悉地   無比殊勝持明尊  願以大悲加持我
 哀湣我等引入道  密意賜我勝悉地   力除我等諸障礙  外來障礙於外除
 內發障礙於內除  密障法爾自消除   恭敬頂禮願皈依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于彼聖原吉祥地  降伏十二永甯母   藏地喀拉峰巔上  降伏貢嘎骷髏母
 沼澤拉烏中心處  降伏唐拉雅須神   桑耶亥博山頂上  降伏一切魔羅刹
 所有大天鬼神眾  或有皈命心奉獻   或有願護佛聖教  或有誓為僕役使
 咒術神變大威力  願以大悲加持我   哀湣我等引入道  密意賜我勝悉地
 力除我等諸障礙  外來障礙於外除   內發障礙於內除  密障法爾自消除
 恭敬頂禮願皈依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殊勝正法佛聖教  如勝幢般建立時   建造任運桑耶寺  圓滿藏王之意願
 殊勝大士三名稱  一稱至尊蓮花生   一稱貝嘛桑拔瓦  一稱海生金剛尊
 密名金剛威猛力  願以大悲加持我   哀湣我等引入道  密意賜我勝悉地
 力除我等諸障礙  外來障礙於外除   內發障礙於內除  密障法爾自消除
 恭敬頂禮願皈依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桑耶欽浦修行時  回遮惡緣賜悉地   安置君臣解脫道  破滅邪祟苯教法
 開示法身無垢寶  安置有緣於佛地   願以大悲加持我  哀湣我等引入道
 密意賜我勝悉地  力除我等諸障礙   外來障礙於外除  內發障礙於內除
 密障法爾自消除  恭敬頂禮願皈依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複次前往鄔金境  此時鎮伏羅刹鬼   人中尊為大希奇  利生廣行誠稀有
 威德神變大勢力  願以大悲加持我   哀湣我等引入道  密意賜我勝悉地
 力除我等諸障礙  外來障礙於外除   內發障礙於內除  密障法爾自消除
 恭敬頂禮願皈依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具足三密引導眾生主  斷除諸障遍知三界尊   得勝悉地大樂殊勝身  修行菩提道障定消除
 願以大悲加持我  哀湣我等引入道   密意賜我勝悉地  力除我等諸障礙
 外來障礙於外除  內發障礙於內除   密障法爾自消除  恭敬頂禮願皈依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陀昌雜爾  班雜薩麻雅雜  斯德帕拉吽啊

原譯文出處:
四川省甘孜州色達縣東嘎寺.東嘎仁波切網站:
http://www.donggasi.com/
最新顯密佛法精要修誦儀軌--甘露宝藏
http://www.donggasi.com/faben.html
  本Blog拍攝於東嘎寺新大殿之壁畫
  蓮花生大士心咒:
  嗡啊吽 班雜格日 貝瑪斯德吽 = 嗡阿吽 班紥咕嚕 貝瑪悉地吽
  附錄祈請文之來源:
  此祈請文乃由最無可置疑,應時而現之化身,大伏藏師鄔金秋吉爹千林巴(鄔金大樂洲尊者),於達您卡龍門處,大吉祥之腳下所請出來之《上師意之修法障礙遍除 之口授心要如意寶珠》當中之外修祈請修法所節錄出來者。願此能成為教法與眾生之一切障礙與衰落完全消除之因,以及佛法與眾生之一切善樂之事圓滿成就之緣。
蓮花生大士消除障道祈請頌 新校譯版.東嘎仁波切 - 佛教利美壇城 - 噶瑪普樂法幢 - Yahoo! BLOG - http://hk.myblog.yahoo.com/rewunewyork-usa/article?mid=2382

==


【相關文章】:大圓滿祖師-蓮師傳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875)


==





藏傳-蓮師七句祈禱文釋.白蓮花





七句祈禱文釋.白蓮花


國際藏傳佛教研究會 - http://www.buddhajnana.org/history.php?tID=22&aID=29&show=a


全知米滂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那莫革日班瑪曼則西日班則德恰雅!


 三世真佛金剛持,此剎化現海生尊,


無死智身持明王,具德蓮師救護眾。


如來加持之日輪,開啟三信之心蓮,


善說蜂蜜甘美味,具善緣者請分享。


 


  於此,堪為三世一切如來之本體──吉祥鄔金大師的一切祈禱文之王的這七句金剛語,是以呈現自生金剛自聲的方式成為加持、悉地大寶藏。



班 瑪革旺.齊美永仲朗巴的伏藏品《七句祈禱文修法》中記載:「自身住於蓮花者,入定本初法界時,法性自力金剛聲,七句自生音勸請,無量威光報身起,具五決定 遍虛空,剎土身之莊嚴顯。爾時法界五佛母,利生七句歌勸請,極樂世界乳海中,蓮花莖端起現身,共稱托創(顱鬘)五部名,解脫事業超思維。復次智慧空行母, 百俱胝數同聲誦,釋迦佛土贍部洲,為能弘揚密宗教,七句妙音予迎請,密乘來源鄔金境,達那夠夏之島嶼,稀有蓮花之莖端,由極樂國降化身,共稱蓮生金剛名。 顯示神變不可思,稀有莊嚴不可量,海島勇士空行母,大密秘密之醍醐,蓮花幻化網續等,經續竅訣百俱胝,所化意樂各相異,為利現今未來說。集三根本於一體, 本性蓮師之修法:一切之本即七句,本基七種心識聚,道位即為七覺支,勝義七財果圓滿。如是唯依此金剛,妙音勸請蓮花我,立即降臨予加持,賜大智慧之灌頂, 三根本尊如雲集,無礙賜予二悉地,真實覺受夢值我,虹光縈繞妙香逸,聞表示音腰鼓聲,身語意受大加持,覺性妙力頓悟起,八部鬼神唯命從,利結緣者獲威力, 速至持明之地已,與蓮花我成無別。薩瑪雅!我即真實三根本,由大海生金剛身,受持幻化網相者,相應勝解而祈禱,賜予彼同之悉地,故為利益今君臣,後代所化之弟子,取出心髓慈教誨,未弘隱蔽深伏藏,濁世出現我所化,爾時貝若發願力,顯現光明表示文,具慧者示調化法,利益眾生廣無邊。薩瑪雅!」


此 七句金剛語的歷史中記載:這是諸位金剛空行母迎請蓮花生大師會供的詞句。昔日,五百位精通因明、聲明的外道本師到了那爛陀寺,試圖使佛教威望減低。內道佛 教的諸位班智達無力辯論,期間所有班智達基本上做了相同的夢:勝寂空行母授記說:「您們豈能駁倒外道?如果沒有迎請我的兄長──住在漆黑一片寒林中的多吉 托創匝(義為金剛顱鬘妙力,即蓮師),佛教將遭到毀滅。」班智達們對她說:「那裡難以行走,沒辦法迎請呀。」空行說道:「您們在經堂的頂層陳設廣大供品, 伴著妙香、樂器,以最大的恭敬異口同聲如此祈禱……」並教給他們七句祈禱文。諸位班智達如是而行(即同聲共誦七句祈禱文),剎那間,蓮師從空中降臨居於五 百位大班智達之首,通過教、理折服了五百名外道本師。接著他們又較量咒力,金剛亥母交給蓮師一個寶篋,讓他降伏外道。蓮師依其言教使天降霹靂,制服了所有 剛強的外道,剩餘的外道都紛紛皈入佛教。由此,這一祈禱文興盛各處。


再者,蓮花生大師來到藏土,樹立佛教之際,將此七句祈禱文恩授給有緣的君臣,念及後代,所有隱藏的伏藏品中也都無不有此金剛七句。迄今為止,它一直成為具有真實驗相之加持、成就的大寶藏。


簡明扼要地講解此金剛句的意義,分為外解說祈禱正文句義、依內解說金剛句隱義、滙集實修道次第三個部分。


 


第一、外解說祈禱正文句義:



鄔金剎土西北隅,蓮花蕊莖之座上,


稀有殊勝成就者,世稱名號蓮花生,


空行眷屬眾圍繞,我隨汝尊而修持,


為賜加持祈降臨,革日班瑪斯德吽。


三 世如來的總體吉祥鄔金大師,與自然本初法身本解脫普賢如來無有二致,由法身界中任運自成具五決定的受用圓滿身,其自相呈現不可思議的化身遊舞,這唯一是佛 陀的行境,而不是其餘有情的境界。如上金剛教中所說,蓮花生大師三身的遊舞無量無邊,就這個剎土而言,也在包括百俱胝三千娑婆世界上下四方的三十六世間界 以及分別的不同六道等處,示現名號、身體迥然有別的種種遊舞,在我們這個贍部洲,他也是示現一身體、八名號、二十神變等不可思議的幻化,弘揚佛法。現今蓮 師在妙拂洲中央銅色吉祥山蓮花光剎土上中下,以三種化身莊嚴安住著,在二十一個大羅剎洲每一處都顯示不同的名號、身態的幻化。以諸如此類為例,總之他的事 業無邊,盡法界際。他昔日在過去諸佛時也現身於世,如今佛陀的這一聖教中,印度等地的大多數智者成就者也都是蓮師的幻變,對諸位持教者進行加持、攝受,在 印度、漢土、香巴拉及銅色洲等種種領域以幻化的遊舞廣泛弘法利生。


在此藏地,蓮師的足跡幾乎踏遍所有區域,予以加持,隱藏了許許多多甚深伏藏品,並授記開取時間,降伏所有鬼神,使他們立下金剛誓言。蓮師曾親口承諾未來乃至佛法住世期間,一直以幻化身護持藏土百姓,並囑咐藏地十二地神母,不准外道入藏。


伏 藏大師的秘密授記中記載:「蓮生我成忿怒尊,廿五君臣成軍隊……」宣說了未來制服邊陲野人之際,將邊陲野人一網打盡,弘揚密乘佛法,也授記這個清涼之境新 舊派無偏持教者多數是蓮師的化現。而且,大多數智者成就者面見蓮師,得受加持、教言等的現象不可限量。有關情節在他們各自的傳記中有明確記載。


未 來,彌勒佛在這個世界成佛之際,蓮師幻化為卓敦(義為調化眾生)佛子廣弘密法。同樣,於此賢劫所有千佛的每一時代都各有一位蓮師降臨於世。直至未來有情際 之間,他始終以幻化基無死金剛智慧身安住,而在等同時空際顯現幻化遊舞饒益有情。如蓮師自己的金剛語說:「共稱自然蓮花我,無量光佛意幻化,聖者觀音語光 芒,空行兄長勇士王,三世如來事業主,無等普賢金剛持,現化身具悲大力,隨機調化事業廣,如意滿足眾生願。」又云:「強烈敬信眾生前,較餘佛陀悲更迅,三 界輪迴情未盡,蓮生大悲不窮盡。」


在 蓮師如是不可思議的事業中,暫時於這個剎土顯示化身的情形:由自生意種子「吽」字勸請,作為起始,在須彌山南方這個贍部洲六境等分出的西方持明處鄔金空行 聖地的西北隅,那裡有具清淨無垢八功德水的大海,名為達那夠夏,是遍具殊勝空性法界明妃的本相,在共同人們的眼前,也富有眾多圓滿功德,在到處具足蓮花園 的中央,由堪為花王的蓮花瓣、花蕊點綴的莖部表示五智的顏色,明現五部的五花中紅色蓮花部的中間,三世浩瀚如來的所有三密加持、一切功德集於一個「舍(ཧྲཱིཿ)」字形象中,融入無量光如來的心間無盡寶藏吉祥結中,帶著五種光芒。當調化所化眾生的時間成熟時,十方浩瀚無邊的如來及佛子手撒鮮花,無餘剎土的勇士、空行、護法眾伴著金剛歌舞,為了使三地的眾生心生歡喜、予以安慰,(無量光如來心間的那個舍[ཧྲཱིཿ]字) 降臨到位於花中央的花蕊當中,從中形成三有無與倫比、無所畏懼的大阿闍黎持明王(蓮師)的身體。他是以如此這般數多殊勝的功德而超勝一切,以大福德之身調 化,以隨教之語調化,以覺性之意調化,以不可思議神變引導眾生解脫的情形即是如此:自生無漏身顯示相好妙相;授權成為國王恩札布德的太子;捨棄王位;於八 大屍林中護持禁行;修行如海內外乘,以不可思議的傳記、不乏其數的莊嚴,示現八種名號蓮師的神變遊戲,以金剛降伏大力妖魔鬼怪,懾服現有鬼神,將許許多多 的人安置於大密成熟、解脫之道。關於蓮花生大師諸如此類三地稀有、美名卓越的奇妙殊勝事蹟,要依靠至尊第二大佛的傳記(即蓮師傳)、伏藏教量生起誠信。這 樣的大主尊並不單單是共同的成就者,而是本來現前菩提的主尊,自在具足擁有或現證殊勝雙運成就大金剛持本性的怙主,在浩瀚無垠的一切剎土中被共稱為「蓮花 生」。我們要對大師及其眷屬是三皈總集之本體、無欺究竟皈依處,有著誠摯的信心。


這以上是認清所祈禱的對境。


如此尊中之尊至高無上的持明王,由密宗所化尤其是勇士空行不可勝數、不可思議的眷屬層層圍繞,如同芝麻莢分開般安住著,實際上浩如煙海的三根本護法神無不齊全。所有眷屬其實也都不離開主尊的智慧應機調化虛幻的遊舞。因此,主尊、眷屬是無二無別的自性,均是所祈禱的對境。


以 誠摯信虔誠祈禱的方式:對那些怙主的功德如意寶,在相應清淨信、欲樂信、誠摯信之心引發下,情露於形,表現在身語上,祈禱、頂禮等。也就是說,要認識到那 些皈依境的功德真實不虛,世間其餘的一切法棄如糠秕,以全心託付的意樂,自他一切眾生隨行怙主您,不離開此而修行,無欺的怙主您是無量大悲的自性,切切不 要拋棄如今正漂泊在三苦大海中的我與如我的一切有情,祈禱您以身語意不可思議之密如同觸鐵成金的點金劑一般,加持尋覓指望依處的自他身語意,儘管您安住在 妙拂吉祥山等自性化身剎土,但願依靠大悲的妙力降臨此處。


念 完祈求加持的詞句以後還要誦蓮師心咒。如此「革日」,以一切功德而重的上師,即是至高無上的意思;「班瑪」,是鄔金大師的尊名之首;「斯德」,是所求的殊 勝成就與共同成就;「吽」,是祈願賜予這樣的悉地。這是以意義來祈禱。總而言之,我們要依靠這一祈禱文虔誠祈禱諸佛總集的鄔金蓮花生大師。


其 中第一句說明了蓮師的誕生地;第二句指明如何降生的情形;第三句宣說了殊勝的功德;第四句說明了蓮花生大師的真名;第五句說明隨機調伏的大悲遊舞妙力勇士 空行眷屬是所祈禱的對境;第六句說明如何祈禱的方式;第七句及咒語說明,發現功德之後以追隨蓮師不退轉的信心,渴望究竟成就與蓮師無二無別的果位,帶著由 這種心態引發的身語表情而祈禱,通過如此祈禱,加持我相續,攝集悉地。如果我們懷著勝解恭敬的意樂祈禱無死智慧身安住於自性化身剎土中的蓮花生大師,那麼 他決定立即以大悲加持。


關 於對此堅信不移而祈禱的方式,革日秋戒旺修的伏藏品《寧提七句祈禱文》中云:


「頂禮修行之本尊,後代具緣善男子,若尋鄔金我救護,自住寂靜之聖地,生起無常厭離心,厭棄輪迴尤重要。


一心一意依附我,復思其餘皈依處,鄔金我中悉圓滿,苦樂指望您盡知,不斷供讚斷積財,以身語意三恭敬,


依此七句而祈禱,屢屢祈 禱而念誦:


『吽!鄔金剎土西北隅,蓮花蕊莖之座上,稀有殊勝成就者,世稱名號蓮花生,


空行眷屬眾圍繞,我隨汝尊而修持,為賜加持祈降臨,革日班瑪斯德 吽。』


強烈深情淚湧流,由信引生身顫動,頓然安住清然中,澄然本然不散觀,


如是祈禱之弟子,我予救護何須言?成為三世如來子,獲大灌頂自證心,


等持力堅智慧增,以大自然之加持,自熟護他除痛苦,令自心變之同時,


他心亦變事業成。一切功德自圓滿,廣大本性之法身,成熟解脫大方便,


祈願值遇諸心子。」尤其是加 持之修法七句祈禱文極為甚深,因此蓮師以最密意伏藏而教誨:「願具智慧大悲心,秋戒旺修值遇彼。」


(下面七句祈禱文結合依修四支:)


於 自己前方的虛空中,明觀鄔金境內,無垢達那夠夏海蓮花莖上,殊勝蓮花王(即蓮師)及勇士空行眷屬如芝麻莢分開般,明顯、穩固地觀想,這是「依」,對其恭敬 祈禱,渴求三門成就三金剛,為「近依」,這是生起次第所攝的兩種修法。最終,十方浩瀚的所有如來佛子猶如吸鐵石吸鐵般融入上師連同眷屬,一切化光融入自 己,這是「修」。自己與本尊本體本來無別實相體性基自然智慧,不成為一切分別之下,故為「革日」;從道之勤作中解脫,迷亂顯現本來清淨果任運自成宛如蓮花 般圓滿,為「班瑪」;它並不是重新修行所成就的果,而是在自生任運自成的法界中,現前自證本智,為「斯德」;唯一的自然本智,儘管從反體而分為基、道、果 三種,然而本體無有不同,它是以各別自證現量證悟,表示這一點的為「吽」,此是「大修」。修和大修屬於圓滿次第。實際上,應該不離開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圓 融的實修來祈禱。


前五句,是講明觀所緣境,故是「依」;第六句,是講對對境生起誠信,故為「近依」;第七句,是講與自己無二無別,故為「修」;依靠咒語,使自心與本尊無別,面見大法身的本來面目,此為「大修」。由此(七句祈禱文)也具足依修四支。


從時間的角度而言,以感恩戴德的敬信一心一意、一心不散連續祈禱,為「依」;一旦接近加持相時,為「近依」;真實、覺受或夢中決定見到成就相,而努力祈禱,為「修」;加持自己的三門證悟自心與上師無二無別的本義,為「大修」。


關於這一點,在阿里大持明者的伏藏品《八大法行總集之持明外修法》中也說:「一儀軌王七句祈禱文,憑藉願力真實得面見,七日二十一日祈禱依,悉地降臨解脫諸違緣。」


蓮師自己也親口承諾過:「七句祈禱深情之妙音,相隨手鼓伴樂猛祈請,鄔金我從妙拂吉祥山,如愛子泣慈母心不忍,予以加持立此堅誓言。」


《上師密集》中云:「猴年猴月之初十,一切時王初十日,示現化身遍贍洲,我賜共同勝悉地,何人終生修上師,彼人則於命終時,融入鄔金我心間。」


《上 師密修要文》中云:「修法生次第,明了觀修時,我住彼者前,曼扎供品物,食子擺設時,我無疑降臨。」又云:「無肉光明身,觀修蓮師身,彼時起佛慢。」「我 不自主臨,鄔金蓮花我,誰以強敬信,猛厲祈禱時,我臨彼者前。」「苦樂凶吉等,生死今來世,暫時及究竟,樂苦望您知,我無餘依處,鄔金盡了知,如是而思 維,屢屢而祈禱。」「修我成就一切佛,見我現見一切佛,我是善逝之總集。」「敬信者面前,我無離合住。」「乃至虛空之邊際,有情邊際亦如是,乃至業與煩惱 際,我之事業如是疾。」


再有,《上師密集修教標題》中云:「果乘密宗金剛乘,一切廣大續與教,速疾圓滿二資糧,欲證精義修上師。」


《甘露生續》中云:「觀修十萬本尊身,不如唯觀師身勝……」


繞 那朗巴的伏藏品《初十祈請法》中云:「我即鄔金蓮花生,憑依利他善意樂,一時化一伏藏師,彼者行一深伏藏……」又云:「簡言隨化無有量,鄔金大士恩無比, 一一境域一聖地,皆是蓮師紀念碑。一一地界一伏藏,皆是蓮師紀念碑……」如此,每一個村落密咒師們的法軌與降伏方便等種種的方便法也都稱為鄔金紀念碑。如 云:「總之調化不可思,皆是鄔金紀念碑,未來於我信受者,誰人於我起信解,我即安住彼者前,每月初十之吉日,誰人受持隨念我,彼者與我無合離。」「蓮花生 絕不妄語,當生歡喜信受者!」「藏地王臣眾弟子,上弦月之初十日,我必降臨立此誓,蓮花生我不欺他……」「以七句祈禱,得如流加持,覺受感應時,是我降臨 相。」「我實無來去,自業障礙淨,爾時面見我,世俗所化前,真住羅剎境,然悲不間斷,我住信士前。」「如是於初十,精進祈禱我,以畏墮輪迴,誠心依附 我……」諸如此類,蓮師金剛語真實不虛的親口承諾有許許多多。


蓮 師在《蓮花遺教》中對空行母說:「諸佛殊勝調化剎,每眾生前現化身,昔日無量光佛尊,普陀怙主觀世音,達那夠夏蓮花生,唯有形象現三種,實際無別無不同。 安住法界普賢王,密嚴剎土金剛持,金剛座之大能仁,無二自成蓮花我,利生加持大稀有。」又云:「究竟二資圓滿諸功德,成為長子幻化不可思,過去未來現在一 切時,佛教勝幢樹立於十方。」


《七品祈禱教 授益西措嘉之小字》中寫道:「我是法身諸佛予加持,受用報身諸佛賜灌頂,化身一切諸佛作商議,佛教當興南贍部洲中,密宗果法引導眾生故,珍寶海島蓮花莖之 中,自生化身表示而來至,具有緣分具信之士夫,若以虔誠之心祈禱我,以勝因果緣起發願力,較其餘佛我悲更迅速,措嘉信解平日祈禱我。」


《蓮花遺教.空行母問答錄》中寫道:「發何願彼能獲得,祈禱蓮生我滿願。」


《上 師修法要文》中云:「猴年猴月之初十,鄔金我定臨藏土,此乃我之誓言也,每一初十之吉日,幻化決定遍藏地,誓言蓮生不欺惑。依賴於我具敬信,擺饈食子珍寶 燦,相隨手鼓伴樂音,七句祈禱妙音喚,鄔金我由妙祥山,如愛子泣母不忍,加持降臨立堅誓……」蓮師有許多諸如此類無欺的金剛承諾。


繞那朗巴的《耳傳寶庫.第四品益西措嘉之教言》中說:「去往山頂、空谷等合意的地方,祈禱呼喚好似頭已裂開般,生起厭離出離心,懷著感恩戴德的敬信,豌豆大的淚珠滴滴能清淨彌天罪障,這是一大要點。出現覺受,盡力護持。」


持明德達朗巴的伏藏品《上師猛修法歷史》中記載:「尤其欲求速成就,誰修行供蓮花我,猶如摩尼寶珠前,祈禱自生諸所需。佛海加持護如子,空行悉地降如雨,現有鬼神行囑事,事業任運救有情。彼等依我而出生,除疑精進而實修,若欺我劣君臣!」正如其中所說,永不欺惑的這些金剛句,我們要銘記在心,應該將唯一的皈依處總集認定是蓮花生大師如意寶,懷著敬信,以迫切的心情唯一受持此祈禱之王的七句祈禱文。


如《上師集密意身續.水晶山》中云:「無垢海島綻開花蕊上,未以胎染蓮花班則匝,賜安樂味明妃曼達繞,方便智慧空樂大自在,攝集一切如來意精髓,彼之妙力顯現多幻變。」


一心一意明觀、祈禱勸請蓮花生大師及其眷屬勇士空行,不捨棄屢屢接受灌頂、加持的希求心,在入座正行盡可能護持,所有座間階段,將一切顯現觀為上師的遊舞,修煉清淨觀、慈悲心、菩提心妙力。


接 著上面的教證:「修行慈悲菩提心,加持自之心相續;住所觀為鄔金處,加持一切諸方位;房舍觀想無量殿,加持所居之臥室;會眾視為本尊相,加持成為智慧尊; 飲食觀想為甘露,加持成為供養品。如是五種加持中,放射不可思議支。」按照其中所說實地修持,將自在圓滿共同悉地與殊勝悉地。


……


第三、滙集實修道次第:


首 先以上師瑜伽的方式進行祈禱,作為顯現甚深本智之緣,隨後依止具有法相的具德上師而體悟總的方便道、解脫道以及捷徑究竟大圓滿的道要,勤勉精進,結果獲得 依講解決定的竅訣之密意的定解以後追隨持明宗派。也就是說,以堅信不移的誠摯信將皈依處總集的蓮花生大師觀修在頭頂上,以金剛七句猛厲祈禱,觀想上師的身 體降下甘露,結果自己三門的一切病魔罪障痛苦,以骯髒的膿血、含生、煙汁等形象排出。最終自身也如同鹽融入水一般淨化的汁液都進入地下死主為首的冤魔債主 的口裡,使他們得以滿足,還清宿債,消除一切損害,進而消失於空性中。


再 將自己的身體觀成自己有信心之本尊光明身的形象,頂上的上師向下降臨到心間八瓣蓮花的中央,在與不壞明點一味平等大樂的智慧中入定。後得時,進餐、行住、 供養、轉繞等都道用為所依、能依的本尊明相。臨睡時,將上師觀在心間。諸如此類,一切威儀中,無有座間而如河流般精進於善行。(或者,將上師)觀想在前方 虛空中,進行供養、讚歎、祈禱,祈願賜予身語意的加持等,這一點相當重要。原因是,一般而言,依靠上師能產生增上生、決定勝的一切功德,尤其是深道的證悟 完全依賴上師的加持入於自相續。如云:「當知勝義俱生智,唯依積資淨罪果,具足證悟師加持,尋覓他法誠愚癡。」又如:「非由他說乃俱生,於一切處皆不得, 當知依師說時法,以及自己之福德……」


其後,為了現前義智慧,不斷串習總的經續及注疏的教義,尤其是直傳直指雙運義智慧的竅訣,對所修之義無有懷疑之後,依靠方便道、解脫道適宜的一種,結合自己的覺受、證悟時間,如理精勤,必將成就暫時、究竟之果。

==


相關文章:大圓滿祖師-蓮師傳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3875)


==




倉央嘉措(六世達賴,1683~1706)情歌三種譯本

六世達賴情歌六十六首——曾緘 譯

其一
心頭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絕代容,恰似東山山上月,輕輕走出最高峰。
注:此言倩影之來心上,如明月之出東山。

其二
轉眼苑枯便不同,昔日芳草化飛蓬,饒君老去形骸在,變似南方竹節弓。
注:藏南、布丹等地產良弓,以竹為之。

其三
意外娉婷忽見知,結成鴛侶慰相思,此身似歷茫茫海,一顆驪珠乍得時。

其四
邂逅誰家一女郎,玉肌蘭氣郁芳香,可憐璀璨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

其五
名門嬌女態翩翩,閱盡傾城覺汝賢,比似園林多少樹,枝頭一果娉鮓妍。
注:以枝頭果狀伊人之美,頗為別致

其六
一自消魂那壁廂,至今寤寐不斷忘,當時交臂還相失,此後思君空斷腸。

其七
我與伊人本一家,情緣雖盡莫咨嗟,清明過了春歸去,幾見狂蜂戀落花。

其八
青女欲來天氣涼,蒹葭和露晚蒼蒼,黃蜂散盡花飛盡,怨殺無情一夜霜。
注:意謂拆散蜂與花者霜也

其九
飛來野鶩戀叢蘆,能向蘆中小住無,一事寒心留不得,層冰吹凍滿平湖。

其十
莫道無情渡口舟,舟中木馬解回頭,不知負義兒家婿,尚解回頭一顧不。
注:藏中渡船皆刻木為馬,其頭反顧

其十一
游戲拉薩十字街,偶逢商女共徘徊,匆匆綰個同心結,擲地旋看已自開。

其十二
長干小生最可憐,為立祥幡傍柳邊,樹底阿哥須護惜,莫教飛石到幡前。
注:藏俗於屋前多豎經幡,用以祈福。此詩可謂君子之愛人也,因及於其屋之幡

其十三
手寫瑤箋被雨淋,模糊點畫費探尋,縱然滅卻書中字,難滅情人一片心。

其十四
小印圓勻黛色深,私鉗紙尾意沉吟,煩君刻畫相思去,印入伊人一寸心。
注:藏人多用圓印,其色作黛綠

其十五
細腰蜂語蜀葵花,何日高堂供曼遮,但使儂騎花背穩,請君馱上法王家。
注:曼遮,佛前供養法也

其十六
含情私詢意中人,莫要空門證法身,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和汝斷紅塵。
注:此上二詩,於本分之為二,言雖出家,亦不相離。前詩葵花,比意中人,細腰蜂所以自況也。其意一貫,故前後共為一首

其十七
至誠皈命喇嘛前,大道明明為我宣,無奈此心狂未歇,歸來仍到那人邊。

其十八
入定修觀法眼開,乞求三寶降靈台,觀中諸聖何曾見,不請情人卻自來。

其十九
靜時修止動修觀,歷歷情人掛眼前,肯把此心移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
注: 以上二詩亦為一首,於分為二。藏中佛法最重觀想,觀中之佛菩薩,名日本尊,此謂觀中本尊不現,而情人反現也。昔見他本情歌二章,余約其意為蝶戀花詞雲:靜 坐焚香觀法像,不見如來,鎮日空凝想。只有情人來眼上,亭亭鑄出嬌模樣。碧海無言波自蕩,金雁飛來,忽露驚疑狀。此事尋 常 君莫悵,微風皺作鱗鱗浪。前半闋所詠即此詩也

其二十
醴泉甘露和流霞,不是尋常賣酒家,空女當壚親賜飲,醉鄉開出吉祥花。
注:空行女是諸佛眷屬,能福人

其二十一
為豎幡幢誦梵經,欲憑道力感娉婷,瓊筵果奉佳人召,知是前朝佛法靈。

其二十二
貝齒微張笑靨開,雙眸閃電座中來,無端覷看情郎面,不覺紅渦暈兩腮。

其二十三
情到濃時起致辭,可能長作玉交枝,除非死後當分散,不遣生前有別離。
注:前二句是問詞,後二句是答詞

其二十四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其二十五
絕似花蜂困網羅,奈他工布少年何,圓成好夢才三日,又擬將身學佛陀。
注:工布藏中地名,此女子誚所歡男子之辭

其二十六
別後行蹤費我猜,可曾非議赴陽台,同行只有釵頭鳳,不解人前告密來。
注:此疑所歡女子有外遇而致恨釵頭鳳之緘口無言也。原文為髻上松石,今以釵頭鳳代之。

其二十七
微笑知君欲誘誰,兩行玉齒露參差,此時心意真相屬,可肯儂前舉誓詞。

其二十八
飛來一對野鴛鴦,撮合勞他貰酒娘,但使有情成眷屬,不辭辛苦作慈航。
注:拉薩酒家撮合疾男怨女,即以酒肆作女閭

其二十九
密意難為父母陳,暗中私說與情人,情人更向情人說,直到仇家聽得真。

其三十
膩婥仙人不易尋,前朝遇我忽成禽,無端又被盧桑奪,一入侯門似海深。
注:膩婥拉榮,譯言為奪人魂魄之神女。盧桑人名,當時有力權貴也。藏人謂此詩有故事,未詳

其三十一
明知寶物得來難,在手何曾作寶看,直到一朝遺失後,每思奇痛徹心肝。

其三十二
深憐密愛誓終身,忽抱瑟琶向別人,自理愁腸磨病骨,為卿憔悴欲成塵。

其三十三
盜過佳人便失蹤,求神問蔔冀重逢,思量昔日天真處,只有依稀一夢中。
注:此盜亦復風雅,唯難乎其為失主耳

其三十四
少年浪跡愛章台,性命唯堪寄酒懷,傳語當壚諸女伴,卿如不死定常來。
注:一雲:當壚女子未死日,杯中美酒無盡時,少年一身安所托,此間樂可常棲遲。此當壚女,當是倉央嘉措夜出便門私會之人。

其三十五
美人不是母胎生,應是桃花樹長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注:此以桃花易謝,比彼姝之情薄。

其三十六
生小從來識彼姝,問渠家世是狼無,成堆血肉留難住,奔去荒山何所圖。
注:此竟以狼況彼姝,惡其野性難馴。

其三十七
山頭野馬性難馴,機陷猶堪制彼身,自嘆神通空具足,不能調伏枕邊人。
注:此又以野馬況之。

其三十八
羽毛零亂不成衣,深悔蒼鷹一怒非,我為憂思自憔悴,那能無損舊腰圍。
注:鷹怒則損羽毛,人憂亦虧形容,此以比擬出之

其三十九
浮雲內黑外邊黃,此是天寒欲雨霜,班弟貌僧心是俗,明明末法到滄桑。
注:班弟教名,此藏中外道,故倉央嘉措斥之。

其四十
外雖解凍內偏凝,騎馬還防踏暗冰,往訴不堪逢彼怒,美人心上有層冰。
注:謂彼美外柔內剛,惴惴然常恐不當其意。

其四十一
弦望相看各有期,本來一體異盈虧,腹中顧兔消磨盡,始是清光飽滿時。
注:此與杜子美所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同意,藏中學者,謂此詩以月比君子,兔比小人,信然。原文甚晦,疑其上下句有顛倒,余以意通之,譯如此。

其四十二
前月推移後月行,暫時分手不須衰,吉祥白月行看近,又到佳期第二回。
注:藏人依天竺俗,謂月滿為吉祥白月。

其四十三
須彌不動住中央,日月游行繞四方,各駕輕車投熟路,未須卻腳嘆迷陽。
注:日月皆繞須彌,出佛經。

其四十四
新月才看一線明,氣吞碧落便橫行,初三自詡清光滿,十五何來皓魄盈?
注:譏小人小得意便志得意滿。

其四十五
十地莊嚴住法王,誓言訶護有金剛,神通大力知無敵,盡逐魔軍去八荒。
注:此贊佛之詞。

其四十六
杜宇新從漠地來,天邊春色一時回,還如意外情人至,使我心花頃刻開。
注:藏地高寒,杜宇啼而後春至,此又以杜宇況其情人。

其四十七
不觀生滅與無常,但逐輪回向死亡,絕頂聰明矜世智,嘆他於此總茫茫。
注:謂人不知佛法,不能觀死無常,雖智實愚。

其四十八
君看眾犬吠狺狺,飼以雛豚亦易訓,只有家中雌老虎,愈溫存處愈生嗔。
注:此又斥之為虎,且抑虎而揚犬,讀之可發一笑。

其四十九
抱慣嬌軀識重輕,就中難測是深情,輸他一種覘星術,星鬥彌天認得清。
注:天上之繁星易測,而彼美之心難測,然既抱慣嬌軀識重輕矣,而必欲知其情之深淺,何哉?我欲知之,而彼偏不令我知之,而我彌欲知之,如是立言,是真能勘破痴兒女心事者,此詩可謂妙文,嘉措可謂快人。

其五十
郁郁南山樹草繁,還從幽處會嬋娟,知情只有閑鸚鵡,莫向三叉路口言。
注:此野合之詞。

其五十一
拉薩游女漫如雲,瓊結佳人獨秀群,我向此中求伴侶,最先屬意便為君。
注:瓊結地名,佳麗所自出。杜少陵詩雲:燕趙休矜出佳麗,後宮不擬選才人。此適與之相反。

其五十二
龍鐘黃犬老多髭,鎮日司閽仗爾才,莫道夜深吾出去,莫言破曉我歸來。
注:此黃犬當是為倉央嘉措看守便站門者。

其五十三
為尋情侶去匆匆,破曉歸來積雪中,就裡機關誰識得,倉央嘉措布拉宮。
注:以上二詩原本為一首,而於本分之。

其五十四
夜走拉薩逐綺羅,有名蕩子是汪波,而今秘密渾無用,一路瓊瑤足跡多。
注:此記更名宕桑汪波,游戲酒家,踏雪留痕,為執事僧識破事。

其五十五
玉軟香溫被裹身,動人憐處是天真,疑他別有機權在,巧為錢刀作笑顰。

其五十六
輕垂辮發結冠纓,臨別叮嚀緩緩行,不久與君須會合,暫時判袂莫傷情。
注:倉央嘉措別傳言夜出,有假發為世俗人裝,故有垂發結纓之事。當是與所歡相訣之詞,而藏人則謂是被拉藏汗逼走之預言。

其五十七
跨鶴高飛意壯哉,雲霄一羽雪皚皚,此行莫恨天涯遠,咫尺理塘歸去來。
注:七世達賴轉生理塘,藏人謂是倉央嘉措再世,即據此詩。

其五十八
死後魂游地獄前,冥王業鏡正高懸,一困階下成擒日,萬鬼同聲唱凱旋。

其五十九
卦箭分明中鵠來,箭頭顛倒落塵埃,情人一見還成鵠,心箭如何挽得回?注:卦箭蔔巫之物,藏中喇嘛用以決疑者。此謂卦箭中鵠,有去無還,亦如此心馳逐情人,往而不返也。

其六十
孔雀多生印度東,嬌鸚工布產偏豐,二禽相去當千裡,同在拉薩一市中。

其六十一
行事曾叫眾口嘩,本來白璧有微瑕,少年瑣碎零星步,曾到拉薩賣酒家。

其六十二
鳥對垂楊似有情,垂楊亦愛鳥輕盈,若叫樹鳥長如此,伺隙蒼鷹那得攖?
注:雖兩情繾綣,而事機不密,亦足致敗,倉央嘉措於此似不遠噬臍之悔。

其六十三
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其六十四
吩咐林中解語鶯,辯才雖好且休鳴,畫眉阿姊垂楊畔,我要聽他唱一聲。
注:時必有以不入耳之言,強聒於倉央嘉措之前者。

其六十五
縱使龍魔逐我來,張牙舞爪欲為災,眼前蘋果終須吃,大膽將他摘一枚。
注:龍魔謂強暴,蘋裡喻佳人,此大有見義不為無勇之慨。

其六十六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辛苦作相思。
注:強作解脫語,愈解脫,愈纏綿,以此作結,悠然不盡。或雲當移在三十九首後,則索然矣。

古本 - 劉希武譯
明月何玲瓏,初出東山上,少女面龐兒,油然縈懷想。
去歲種禾苗,今年未成束,韶華忽衰老,佝僂比弓曲。
倘得意中人,長與共朝夕,何如滄海中,探得連城璧。
邂逅遇佳人,肌膚自香膩,方幸獲珍珠,轉瞬復捐棄。
侯門有嬌女,空欲窺顏色。 譬彼瓊樹花,鮮艷自高立。
自從見佳人,長夜不能寐,相見不相親,如何不憔悴。
已過花朝節,黃蜂不自悲,情緣今已斷,何用苦哀思。
皚皚草上霜,翔風使之來,為君遽分散,蜂花良可哀。
野鵝戀蘆荻,欲此片時立,湖面結層冰,惆悵情何極。
野渡舟無知,馬頭猶向後,獨彼負心人,不我一迴首。
我與城市女,共作同心結。 我未解同心,何為自開裂。
伊人豎福幡,祈禱楊柳側。 寄語守樹兒,投石勿高擲。
黑字已書成,水滴即可滅,心字不成書,欲拭安可得。
佩章印黛痕,默默不可語。 請將義與誠,各印深心處。
倘我意中人,繡佛青燈屋,我亦無留連,遺世避空谷。
君如折葵花,佛前常供養,請將我狂蜂,同帶佛堂上。
我過高僧前,求指光明路,塵心不可轉,又往情人處。
我念喇嘛容,百思不能記,我不念情人,分明入夢寐。
山雪調草露,香冽成美酒,天女且當壚,飲罷愁何有。
福幡立中庭,果爾降榮幸,名姝設華筵,召我伊家飲。
座中有一女,皓齒復明眸,含笑偷覷我,羞情眼角流。
情痴急相問,能否長相依,伊言除死別,決不願生離。
我欲順伊心,佛法難兼顧,我欲斷情絲,對伊空辜負。
工佈有少年,性如蜂在網,隨我三日游,又作皈依想。
念我同衾人,是否長貞節,寶釵雖在頭,默默不能說。
微笑露瓠犀,似有逗人意,芳懷真不真,請卿發盟誓。
多謝當壚女,撮合雙鴛鴦,兩情苟構怨,此責卿須當。
親前道不得,伊前盡其詞,耳邊心上語,又被情敵知。
美人如仙女,嬌艷自活潑,雖為我所擒,又被權貴奪,
明珠在握時,不作明珠看,流落他人手,嗒焉長遺憾。
情人我所歡,今作他人友,臥病為卿思,清瘦如秋柳。
美人失蹤跡,問卜且焚香,可憐可憎貌,夢寐何能忘。
當壚女不死,酒量我無涯,少年游蕩處,實可在伊家。
伊非慈母生,應長桃花梢,對我負恩情,更比花落早。
美人雖相愛,性同狼與犴,狼犴飲食肉,終欲還故山。
野馬馳荒山,羈轡尚可挽,美人變芳心,神力不可轉。
秋鷹為暴怒,羽毛遂凌亂,我因常憂傷,容顏暗偷換。
地上冰初融,不可以馳馬,秘密愛人前,衷情不可泄。
連霄秋月明,清寒正相似,月中蟾兔兒,應已消磨死。
此月因循去,下月奄忽來,待到上弦夜,攜手共徘徊。
初三月色明,其明盡於此,十五月更明,卿盟類如是。
杜鵑歸來後,時節轉清和,我遇伊人後,心懷慰藉多。
獒犬縱猙獰,投食自親近,獨彼河東獅,愈親愈忿忿。
日規置地上,可以窺日昃,纖腰雖抱慣,深心不可測。
幽會深林中,知情惟鸚鵡,叮嚀巧鸚哥,莫向街頭語。
拉薩多名花,有女最俊秀,我愛即伊人,正欲來相就。
聰明老黃犬,告密慎莫為,薄暮我出外,黎明我還歸。
薄暮出尋艷,清晨飛雪花,情僧原是我,小住佈達拉。
變名為蕩子,下游拉薩城,行蹤隱不住,足跡雪中生。
衾中眠軟玉,溫柔實可人,得毋賣假意,賺我珠與銀。
一言慢慢行,一言君且住,問君悲不悲,不久還相遇。
求汝雲間鶴,借翼一高翔,飛行不在遠,一度到理塘。
彎弓射鵠的,箭頭深入地,自我一見伊,魂魄隨裙帔。
印度有孔雀,工布出鸚鵡,本來異地生,拉薩同聚處。
人言皆非真,訾我我何怨,行跡素風流,實過女郎店。
小鳥戀垂楊,垂楊親小鳥,但願兩相諧,蒼鷹何足道。
餘生雖雲短,承恩受寵多,來生再年少,所遇復如何。
能言小鸚哥,君言暫結束,柳上黃鶯兒,正欲歌清曲。
毒龍在我後,雖猛我不畏,蘋果正當前,摘下且嘗味。
最好不相見,免我常相戀,最好不相知,免我常相思。

古本 - 於貞志譯

東山崔嵬不可登,絕頂高天明月生。 紅顏又惹相思苦,此心獨憶是卿卿。
願與卿結百年好,不惜金屋備藏嬌。 一似碧淵水晶宮,儲的珍稀與奇寶。
西風吹謝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塵泣。情猶未了緣已盡,箋前莫賦斷腸詩。
欲題新詞寄嬌娘,風吹雨蝕半微茫。我有相思千般意,百磨不滅銘肝腸。
錦葵原自戀金蜂,誰供花顏奉神靈 欲舞輕翼入殿里,偷向壇前伴卿卿。
入山投謁得道僧,求教上師說因明。爭奈相思無拘檢,意馬心猿到卿卿。
竟日冥思絕妙相,碧落黃泉兩茫茫。奈何紅顏一時現,不需枯坐與焚香。
暗香襲處佩環鳴,美眸善睞未分明。臨去莞爾還一笑,忽與余兮兩目成。
欲倚綠窗伴卿卿,頗悔今生誤道行。有心持缽叢林去,又負美人一片情。
掌上明珠價幾何,無心未曾思量著。一朝歸攜他人袖,那時傷情淚痕多。
洞房一夜照花燭,卿卿嫁作他人婦。相思如狂心如灰,為情憔悴向誰訴?
侯門一入似海深,欲訊卿卿問鬼神。此情惘然逝如夢,鏡花水月原非真。
明眸皓齒艷無雙,比擬圓月兩相仿。惆悵嬋娟多寂寞,歡情只供一夜長。
曾慕鴛鴦效雙棲,南谷林深葉迷離。除卻鸚哥誰人曉,莫將幽情向人啼。
日暮瞞得眾人行,卻向寵犬語叮嚀。慎勿說道人已去,歸時禪院近黎明。
昨趁夜色赴幽期,鵝羽紛紛曉來迷。兩行屐痕深雪裡,教人如何不得知?
端居布拉達宮時,倉央嘉措稱上師 夜醉酒樓美女側,衲本人間一浪子。
仙羽如雪暫徘徊,欲將此身借翼載。不學令威控鶴去,理塘相見即歸來。
浮生一剎逝如電,畫樓辜負美人緣。未知來生相見否?陌上逢卻再少年。
欲語幽情期紅裙,平林漠漠柳枝深。除卻當時畫眉鳥,風情許知一佳人。
奼紫嫣紅一時凋,舞衣不稱舊舞腰。爭教蜂蝶兩相斷,袖底羞見檀郎招?
綠窗深情不忍離,去離徊徨意轉迷。久擬深山學修法,又延行程到後期。
崔嵬東山與天齊,紅顏迤邐隔雲梯。相思縈系解語花,心似奔馬雪蹄疾。
傾城美色競群芳,品茗斗酒擅歡場。欲共卿卿兩相悅,不期魂魄歸帝鄉。
飛短流長斷人腸,情懷惻惻每神傷。惆悵玉人獨歸去,芳草萋萋滿斜陽。
故園迢迢憶雙親,每對卿卿淚滿襟。千山萬水相追尋,始信卿心勝娘心。
柳枝經風葉未凋,當時愁損畫眉鳥。今日重入歌舞地,逢見卿卿又魂銷。
今夜新月似蛾眉,時還暫去時還歸。記取臨行重來約,月成鉤時人成對。
結束花帽下妝樓,雕鞍別時每牽手。憐郎愁絕還相勸,時日無多再聚首。
美顏無雙處處誇,玉帳香肌嬌無那。夜夜伴得鴛鴦宿,不羨旖旎上林花。
花容月貌未可期,吹氣如蘭暗香襲。惆悵風露無多時,一時相歡一時離。
憂心悄悄病懨懨,輾轉無寐夜闌珊。寸寸相思已成灰,欲親芳澤總無緣。
百草經霜奈若何,離人偏恨西風多。香艷成塵蝶翼冷,卿卿我我兩分攜。
木蘭槳動去無情,馬頭猶得向人橫。掉臂終不迴首望,郎心如鐵冷於冰。
為祝檀郎結經幡,豎向陌上春柳畔。過路君子切勿動,此幡安即檀郎安。
枉緘圖章寄橫塘,畫眉爭似秋波長。願與卿卿兩相誓,不離不棄銘肝腸。
欲傾卿卿一世情,卻聞蕭寺伴青燈。崇山峻嶺不辭遠,誓與卿卿結伴行。
一見卿卿倍關情,欲與卿卿締鴛盟。欲問美人心上意,同衾同穴伴死生。
回眸一笑嫣然嬌,斷魂飄搖上碧霄。願與卿卿兩相歡,不發毒誓不肯饒。
蛾眉未到凄絕時,酪酊那復計東西。醉生夢死銷金窟,只此便是神仙地。
卿卿願非娘胎生,莫非桃花仙子身?情懷幻變似桃花,剎開剎謝總非真。
辜負竹馬青梅香,迷蕩卿似中山狼。朝來無情叢林去,不似昨夜風情郎。
暗約卿卿初三夜,明月如霜倍清艷。且向座前發誓約,此心滿如十五月。
故園歸飛杜鵑鳥,春來天地盡竊窕。思與卿卿重相見,執手相看魂欲銷。
百步穿楊一箭橫,憶得陌上逢卿卿。一自識得春風面,夢魂常逐羅裙行。
滿堂戟指兼罵聲,不由人前不悔情。昨夜偷自尋芳去,曾向山下壚側行。
恰恰嬌鶯不住啼,楊柳枝上說相思。忍得棍棒劈頭打,誓與卿卿不分離。
柳暗南谷暗相期,鸚哥莫向玉人啼。如今且聽畫眉調,婉轉歌喉使人迷。
魔龍身後舞猙獰,不辭凶險一意行。 若向帳底償夙願,拋得性命到卿卿。
素昧平生各茫茫,免使魂魄兩迷蕩。縱使相見黛眉淺,不必惹得相思狂。
神女常居雲雨池,花柳身世半委泥。誰知掩得春風面,幾度傷心背人啼。
南谷柳林鬱鬱枝,遮得畫眉自在啼。 恨卿薄情心如鐵,露水夫妻又相離。
草色如金山如染,平林葉落紛紛然。杜鵑不似堂前燕,一年一度歸故園。
鬱鬱春風度玉門,偷趁雲雨種孽根。 爭教人前瞞得住,珠胎暗結已孕身。
拂面好風故園來,此情與卿兩無猜。珍重青梅竹馬意,暗香裊裊入襟懷。
西山絕頂每相望,見得白雲時飛揚。多謝卿卿惜憐意,為我燒得一壇香。
春情纏綿似雲靄,相思繚繞逐君來。君心卻似無情風,幾度吹散春情開。
曾悲失路在河洲,喜逢漁家一葉舟。香魂飄渺人去矣,憑誰銷我萬古愁?
久與卿卿兩分離,蜂狂蝶舞倍相思。心如枯草期甘露,思君黯黯凄艷時。
為求今生伴嬌娥,每向壇前拜仙佛。不辭翻山又越嶺,採得刺柏與神柏。
隔水相望不勝情,離魂蕩蕩似搖旌。寄語卿卿莫悲苦,今生姻緣前生定。
新茶香郁滿齒唇,伴得糝粑倍美醇。情人眼裡出西施,每對卿卿每銷魂。
玉指雕弓白如霜,欲引金矢射八荒。願為卿卿腰間箭,常使驅策待錦囊。
春水迢迢向故園,日日思親不見親。寄語杜鵑莫悲啼,如此愁絕不堪聽。
欲聞聖法乞上師,聆得雨花絕妙諦。不似卿卿唇上語,全然不是心中意。
美人如酒思量多,一時拋閃奈若何。如此苦心如此願,何愁現世不成佛。

漢地人物-刘锐之1914~1997)

刘锐之(1914~1997)广东东莞人。出身于军旅。曾学法于诺那呼图克图。大陆沦陷后,徙居香港。民国四十八年(1959)赴印度之噶林邦,向旅印之西藏红教(宁玛巴)法王敦珠求法,蒙授“那也东初”四级灌顶。法名为舒囊卓之赞青(意为福德法幢)。并求得大幻化网导引法及中围法要等。返香港后,积极弘扬红教法门。先后在香港设立金刚乘学会、三轮佛学社、敦珠精舍,并在台湾设立金刚乘学会。除设坛灌顶、传授毗卢七支坐法外,并印行有关藏密之各项典籍。著、译有心经密义阐述、诸家大手印比较研究、大幻化网导引法等书。
   [刘锐之金刚上师]

刘锐之金刚上师
1997年5月17日,上师示寂于德国
  来自:【佛光大辞典】

漢地人物-郭元興(1920~1989年)


郭元興(1920~1989年)江蘇睢寧人。 自幼學佛,通曉內外典籍、梵文和英文。 解放前作過重慶考試院院長辦公室書記等工作。1949年 後,在 上海 從事佛學研究,1956年參與撰寫《中國佛教百科全書》和 斯里蘭卡 《佛教百科全書》(中國 佛教 )的部分內容。 1980年在南京金陵刻經處工作,後調到中國佛教協會研究部。 1986年成為中國佛學院 研究生 導師。 後又受聘於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為研究員。1989年6月30日 在北京逝世。
郭元興- 個人作品

主要著述有《達摩二入四行與道家言》、《佛教與長壽》、《高僧法顯行跡雜考》等。
郭元興- 佛法因緣
(图)哈同花园哈同花園

郭元興,江蘇省睢寧縣人,一九二〇年出生,他是近代研究梵文藏文經典的佛學家。 郭元興早年家世不詳,以自幼聰穎過人,為上海哈同花園總管 姬覺彌 收為養子。 姬覺彌為滬上聞人,亦信仰佛教,郭元興自幼在此種環境中成長,隨姬覺彌學佛,同時讀老莊周易之書,並兼習英文、梵文及藏文。 由於天資過人,且學習努力,因而對佛學、英文、梵文及 藏文 都紮下相當好的基礎。

中日戰爭期間,上海淪為孤島,他亟欲脫離上海,到後方謀報國之道,一九四二年。 郭元興由上海出走,輾轉抵達 重慶 ,他以學佛的淵源,入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 戴傳賢 的辦公室擔任書記職務。 戴氏為佛教護法居士,與上海佛教人士多有交往。

中日戰爭末期,政府發動青年從軍,郭元興愛國心切,亦參加從軍的行列。 美軍在華協助作戰,郭元興以精通英文,被派往貴州、柳州等地,擔任美軍英文譯員。 未幾抗戰勝利,郭元興調往甘肅天水之騎兵學校,擔任英文編譯官,後來升任為編譯科長。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元興自甘肅返回上海,仍以過去在佛教中的關係,受聘為佛教雜誌《覺有情》編輯,同時從事佛學研究,並翻譯藏文經典。   

1956年,參加《中國佛教百科全書》的編輯工作,後來又參加《斯里蘭卡英文版佛教百科全書》的編譯,撰寫中國條目部分。 以上工作結束後,他到南京大廠鎮中學任英文教師,並研究佛學,從事著作,前後十馀年之久。   

1960年,他轉到南京的金陵刻經處工作,整理經版佛書。 未幾為中國佛教協會調到北京,在佛協研究部從事研究工作,同時受聘為中國佛學院教授。   

1983年,他參加在孟加拉舉行的“阿底峽尊者誕生一千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   

1986年,擔任中國佛學院研究生指導教授講授法相唯識學、梵文、藏文,同年,出席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一屆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在會議中發表論文,頗受與會代表推崇。   

1987年,受聘為中國佛教研究所研究員及《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佛教分支學科的副主編,撰寫有關佛教方面的條目   

1989年6月,元興在北京病逝,享年七十歲,他臨終之前,遺囑將生平藏書全部捐贈給中國佛教研究所。   

元興為人坦率熱誠,平易近人,而生活儉樸,淡泊自守。
郭元興- 人物貢獻
(图)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國大百科全書

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郭元興自甘肅返回 上海 ,仍以過去在佛教中的關係,受聘為佛教雜誌《覺有情》編輯,同時從事佛學研究,並翻譯藏文經典。 一九五六年,參加《中國佛教百科全書》的編輯工作,後來又參加《斯里蘭卡英文版佛教百科全書》的編譯,撰寫中國條目部分。 以上工作結束後,他到南京 大廠鎮中學 任英文教師,並研究佛學,從事著作,前後十餘年之久。

一九六〇年,他轉到南京的金陵刻經處工作,整理經版佛書。 未幾為中國佛教協會調到北京,在佛協研究部從事研究工作,同時受聘為中國佛學院教授。

一九八三年,他參加在 孟加拉 舉行的“阿底峽尊者誕生一千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 一九八六年,擔任中國佛學院研究生指導教授,講授 法相唯識學 、梵文、藏文。 同年,出席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一屆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在會議中發表論文,頗受與會代表推崇。 一九八七年,受聘為中國佛教研究所研究員,及《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佛教分支學科的副主編,撰寫有關佛教方面的條目。

一九八九年六月,郭元興在北京病逝,享年七十歲。 他臨終之前,遺囑將生平藏書全部捐贈給中國佛教研究所。 郭元興為人坦率熱誠,平易近人,而生活儉樸,淡泊自守。 他自一九四九年後,從事佛學研究工作,前後四十年不易其志。 一生著述甚多,主要者為《人間佛教與平常心是道》、《達摩二入四行與道家言》、《高僧法顯行跡雜考》、《略論佛教與中國書畫之因緣》、 《山海經之西荒地理與印度釋典及西方古地志》、《佛教與長壽》等多種。
郭元興- 人物事蹟
上億字的《十三經註疏》裝在他腦裡

上世紀70年代,就職於南京師範大學的常國武及其家人被下放到淮安。 在淮安期間,常國武遇到了郭元興。

“一天,我以前的一位學生閔杭生,帶了兩篇有關考證孔子身世的論文來找我。他說,文章的作者叫郭元興,在漣水的農村中學教書。聽他這麼講,我就沒放在心上。然而,晚飯後,我翻開那兩篇論文,卻大吃一驚。”

那是兩篇長約四五萬字的論文。 文中考證了孔子本人及其家世,例如,孔子上半身、下半身各有多長,左、右兩臂各能舉起多少重量,等等。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論文作者還使用了大量的舉證材料。

“這些舉證材料,包括《十三經》的經文、注文、疏文,其中有些還有某些史事發生的具體年代,例如'魯*公*年',在類似的中國古代紀年後面,作者還標示了'前*年'的公元紀年法。”

如此兩篇言之有理、持之有故的文章讓常國武看得直呼過癮。 他當即猜測,這位博學的郭先生,家裡一定藏書豐富,所以才能這樣自如地引經據典。 然而,學生閔杭生的一句話,讓常國武覺得不可思議:“郭元興家中一本藏書也沒有!”

常國武向記者解釋他吃驚的原因:“要知道,僅僅《十三經》,就有數十萬字,要把這幾十萬字都記住,已經非同凡響,所以古人有皓首窮經的說法。 《十三經》再加上後人的注和疏,字數應該上億。我當時簡直驚呆了,這位郭先生是什麼人?竟然有這麼強大的記憶力?

幾個月後,常國武終於有機會去拜訪這位郭元興先生,“去之前,我準備了幾個難度很大的問題,都是有關我國古代天文、曆法方面的疑難雜症,很冷僻,即便古代從事專門研究的學者也往往深感棘手。然而,當我把問題一一提出來時,郭先生不假思索地就報出了關於這個問題,漢代學者在什麼著作中是怎樣說的,唐、宋以後又是怎樣說的,聞一多、郭沫若又是怎樣說的。最後,郭先生又會提出他自己的看法。”

親耳聽到郭元興如此廣徵博引地論述,常國武唯有嘆服。
他預言陳景潤的成就可能超過華羅庚

在以後的交往中,常國武發現,郭元興的博學不止在古文方面。

“閔杭生告訴我,有一次,郭元興去漣水新華書店,翻閱了數學大師華羅庚的成名作《數論》,想買下來,錢不夠,便囑咐營業員將書保留下來,他第二天來買。營業員見他貌不驚人、不修邊幅,就在他剛轉身離開時嘲笑他,說華羅庚這本書漣水縣城沒一個人能看懂,他只是打腫臉充胖子。然而,讓營業員沒想到的是,第二天,郭元興真的讓孩子來買了這本書。”

聽聞此事後,常國武問郭元興:“你在中學教數學,充其量只是到高等代數和微積分為止,買這麼高深的數學著作幹什麼?”郭元興回答說,《數論》本身並不是非常吸引他,倒是書中提到一個叫陳景潤的年輕人,此人將來的成就,很有可能超過華羅庚。

在上世紀70年代初,陳景潤是誰? 哥德巴赫猜想是怎麼回事?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聞所未聞的。 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發表,世人才第一次知道了陳景潤的名字。 而常國武也是那時候才明白,郭元興不愧為一位精通高等數學的巨匠。

“郭先生還告訴我,世界上的10大數學難題,他破解了三個,他曾詳細地給我解釋,可是我是個數學盲,當時就听不懂,現在更無從復述。”

雖然對於數學方面不甚了解,但是郭元興在武學方面的造詣常國武卻是親眼所見,也是吃驚不小。 “郭先生說他會一指禪,我起初半信半疑。有一天,他來我家玩,酒酣耳熱之際,我請他表演'一指禪'。他沒有推辭,但說自己如今年過六旬,只能做'二指禪'了,說完就用右手兩個指頭向地面戳去,只是,學校教工宿舍的地面是泥土刮平的,太軟,兩指深陷其中,難以著力。我便建議他單用一隻手撐在地上做俯臥撑代替,他答應了。一口氣做了五六十個。”

另外,郭先生在佛學方面的造詣,也讓常國武非常驚嘆。 “他向我講述了自己考證釋迦牟尼佛牙在中國流傳的歷史,其內容,與我後來在大型文史刊物上看到的著名學者陳垣的《法獻佛牙隱現記》,竟然一致。”
嚴密考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在中國的歷史

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京西的招仙塔也被炸得僅存塔基。 第二年,寺中僧人在清理瓦礫時,發現一隻沉香木盒,木匣外面寫有“釋迦如來靈牙舍利天會七年(公元963年)四月二十三日記比丘善慧”,打開木匣,裡面有一枚佛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保存在中國的這顆佛牙先後出訪緬甸和斯里蘭卡,接受各國信徒和民眾的朝拜瞻禮。

通曉梵文、藏文,熟讀佛經的郭元興先生,對佛牙重現後的這段歷史非常了解。 他還利用自己在古文和佛學方面的知識,對這顆佛牙在中國流傳的歷史,做了嚴密的考證。

“我的專業是古代文學,因此對這方面頗有興趣,郭先生的講述,到今天記憶猶新。”在常先生的敘述中,記者了解到這顆佛牙在中國的流傳歷史。

據佛典記載,釋迦牟尼涅槃後,只有兩顆佛牙舍利留在人間,一顆從印度流傳到斯里蘭卡。 另一顆先流傳到烏萇國(今巴基斯坦境內),後又傳入西域。 公元五世紀中葉,南朝僧人法獻從當時的建康(今南京)西行求法,到了于闐(今新疆境內),因為道路受阻返回。 在于闐,法獻請到了那枚流傳到西域的佛牙,並攜帶返回建康。 法獻請回佛牙後,一直秘藏在鐘山的上定林寺。 建武末期(公元497年)法獻圓寂,佛牙仍保存在上定林寺。

梁武帝普通三年(公元522年)正月,突然來了許多人,明火執仗地叩開寺院的門,稱梁武帝的弟弟蕭宏手下有人叛亂,有人告發說就藏在化牙閣上,請開閣檢查。 寺裡僧人隨即開閣。 主帥到了佛牙座前,開函取牙,拜了三拜,然後用錦巾盛著牙,繞山東而去。 佛牙劫後35年不知下落,直到陳武帝陳霸先下令詔出佛牙,世人才知道佛牙被陳霸先藏供。 隋朝統一天下後,佛牙被請入京師(即唐長安城)禪定寺。 此後,佛牙輾轉流落到蜀、洛陽、汴京;公元946年,契丹入侵汴京之後,佛牙被掠而北上,後來進入燕京(今北京)。 到了遼咸雍年間,遼國丞相耶律仁先的母親鄭氏,在燕京西山建招仙塔,安奉佛牙。 此後幾百年間,佛牙一直秘藏於招仙塔。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招仙塔被毀,佛牙卻安然躲過一劫。

在考證佛牙流傳歷史的同時,郭先生根據典籍記載,精細地考證了佛牙的具體尺寸,然後寫信去中國佛教協會,請他們告知相關數據,結果竟然與他的考證分毫不差。[1]


漢地-劉立千(1910-2008)

  劉立千(1910-2008),1910年生於四川省德陽縣。 1932年到康定教書。 1936年出任根桑澤臣活佛隨行助手和翻譯,開始涉足藏學領域。 1944年出任成都華西協和大學邊疆研究所副研究員,正式從事藏學研究。 從1946年開始便致力欲西藏文史和佛學典籍的翻譯和介紹。 1949年隨18軍進藏,在西藏軍區編委會從事編譯。 1956年到北京,先後在翻譯局和民族出版社擔任藏文室領導職務。 文革期間受到批判。 1979年落實政策後經過10年的艱苦努力,將過去數十年陸續出版過的300餘萬字的譯著重譯並加以註釋。 2008年2月8日,逝世於成都,享年九十九歲。
編輯本段 人物經歷
  劉立千,現代著名藏學家。 漢族。 四川省德陽縣人。 幼年在家鄉讀小學,民國10年(1921)小學畢業後因家貧無力升學,入私塾讀古代漢文典籍近8年。 後考入成都瀛寰中學(後改名為蔭唐中學)。 19年(1930)到重慶,考入川康平民銀行工作,結識了兩位佛教人士,產生了對佛學的興趣,常去聽法師和活佛講經。 由於語言不通,在學習藏傳佛教時遇到了困難,遂決定到藏區去學習藏語文。 22年(1933)辭去銀行的工作前往康定,跟隨藏族學者謝國安學習藏語文。 在基本掌握了藏語文後便從藏傳佛教各教派的高僧學習寧瑪派教法、薩迦派教法和格魯派教法,不僅掌握了佛教知識,藏語文水平也得到較大的提高。 25年(1936)離開康定到成都,為傳授寧瑪派教法《大圓勝慧》的根桑活佛當翻譯。 隨後又隨根桑到湖南長沙傳法。 27年(1938)返回康定,與謝國安之女謝建君結婚。 後在康定師範學校和國立師範學校任教。 29年(1940)開始翻譯第一部藏文典籍《西藏政教史鑒》(即《西藏王統記》)。 32年(1943)接受華西大學邊疆研究所李安宅的聘請,舉家遷回老家德陽縣孝泉鎮,並於33年(1944)進入邊疆研究所從事藏族宗教、歷史研究工作,任副研究員,直到1949年。 在此期間,編寫出《印藏佛教史》,編譯了《續藏史鑒》,翻譯了《土觀宗派源流》,重新校譯《西藏政教史鑒》和《瑪爾巴譯師傳》(後譯稿遺失),還譯出《米拉日巴傳》、《格薩爾王傳》等。
  1949年成都解放後,他響應政府的號召投筆從戎,準備入藏參加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 1950年隨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進入拉薩,在中共西藏工作委員會統戰部、宣傳部、西藏軍區編審委員會等單位工作,編寫資料,並翻譯《拉薩週報》。 1955年調往北京,任國務院翻譯局藏文處副主任。 1958年調到民族出版社,任副主任。 在民族出版社工作10多年,主要任務是翻譯和審定《毛澤東選集》、《紅旗》、《民族畫報》的藏文版以及藏文讀物、黨和國家重要文件的藏文本等。 1972年因病退休回成都。 1979年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聘為特約研究員,後又擔任四川省《格薩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顧問等職。 1980—1990年將舊稿重新審定、註釋,交出版社出版。
編輯本段 人物貢獻
  出版《米拉日巴傳》、《土觀宗派源流》、《格薩爾王傳·天界篇》、《西藏王統記》、《衛藏道場聖蹟志》、《西藏王臣記》等譯著,並撰寫論文數篇。 他長期從事藏學研究和漢藏文化的溝通,由於在年輕時代即攻克了藏語文和佛學兩大難關,為後來的藏文典籍翻譯、漢文著作藏譯以及藏學研究等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他翻譯出版的藏文典籍譯文準確流暢、註釋精湛,堪稱藏譯漢的上品,為藏學界所公認。 所撰寫的藏學論文厚積薄發,觀點允當,證據確鑿,為漢族學者研治藏學樹立了榜樣。


[藏傳]《龍欽七寶藏》


《龍欽七寶藏》龍欽饒降(1308~1363)尊者一生所作,後人合稱為七寶藏,為寧瑪派的哲學大作。




 (1).《如意寶藏論》The Wish Fulfilling Treasury (Tib. ཡིད་བཞིན་མཛོད་, Yishyin Dzö; Wyl. yid bzhin mdzod)


共分二十二品,它總結歸納一切顯密佛法,教授了大乘佛法的聞、思、修。與之配套的有詳細的自釋《白蓮花》以及實修竅訣《深義金剛藏》。


第三卷,如意寶藏論:由本基如何升現輪回,情器世間之形成,分二十二品,詳述因乘與果乘精要理趣。本文六十九篇,注疏六九七篇,本義二十四篇,宗義概要六十篇,要點說明六十一篇,釋詞十一篇,全文約一百二十萬字,過於廣大故分上、下兩冊出版。


* Kennard Lipman, 'How the Samsāra is Fabricated from the Ground of Being' in Crystal Mirror V, pp. 340-350 (Chapter 1 only)


(2)《實相寶藏論》The Treasury of the Natural State (Tib. གནས་ལུགས་མཛོད་, Neluk Dzö; Wyl. gnas lugs mdzod)


有頌詞與自釋,共分四品,分別闡述無有、自成、平等、唯一四大誓言。


第二卷,本性寶藏論:以心、界、口訣三藏心要,總攝四大金剛義,詮釋一切法自性無有,萬有顯現乃本覺任運,不墜偏方宗執而平等,本覺自然智為唯一等四大綱領,抉擇諸法本質為本自解脫,本自圓滿,超越因果論,分五大章,十六金剛位。


上述二藏編輯合一出版為第一卷。


郭元興


  Dowman, Keith, Old Man Basking In the Sun: Longchenpa's Treasury of Natural Perfection, Vajra Publications, 2006


Longchen Rabjam, The Precious Treasury of the Way of Abiding, translated by Richard Barron, Padma Publishing, 1998


 


(3)《宗派寶藏論》The Treasury of Philosophical Tenets (Tib. གྲུབ་མཐའ་མཛོད་, Drubta Dzö; Wyl. grub mtha' mdzod)


共分八品,卷首略述釋迦牟尼佛出世經歷,綱領全文,繼而破斥教外各宗,以諸聖法分別成立佛教共不共乘。


第一卷,宗義寶藏論:卷首略釋尊誕生、成道綱領全文,隨破教外各宗,安立密咒金剛乘,廣泛論述新、舊密乘之理趣,最終安立無上光明金剛藏乘,分八次第解說。


*  Longchen Rabjam, Precious Treasury of Philosophical Systems, translated by Richard Barron, Padma Publishing, 2007


*  Albion Moonlight Butters, The Doxographical Genius of Kun mkhyen kLong chen rab 'byams pa, Columbia University, 2006


 


(4)《勝乘寶藏論》The Treasury of the Supreme Vehicle (Tib. ཐེག་མཆོག་མཛོད་, Tekchok Dzö; Wyl. theg mchog mdzod)


共分二十五品,闡述了大圓滿竅訣部十七續以及一一九教言要旨。


第四卷,妙乘寶藏論:正文分二十五品,五十七篇,依《大密決定十七密續》詳細闡明一百十九教言,由祖師應化,教法、傳承貫穿整個金剛界大密,條理分明,約一百二十五萬字,故亦分上、下兩冊出版。


*  Franz-Karl Ehrhard, The Oldest Known Block Print of Klong-chen Rab-'byams-pa's Theg mchog mdzod: Facsimile Edition of Early Tibetan Block Prints,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Franz-Karl Ehrhard, Lumbini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Lumbini: 2000



(5)
《句義寶藏論》,或作《詞義寶藏論》The Treasury of Word and Meaning (Tib. ཚིག་དོན་མཛོད་, Tsik Dön Dzö; Wyl. tshig don mdzod)


共分十一品,全文以道用之方式宣説基位元實相、道位串修、現前果位。


第七卷,詞義寶藏論:由基位本質之實相,道位逐一串修,果位真實現證解脫,詳述無上光明金剛藏法門徹卻、妥噶、與中有導引之完整教授其殊勝無與倫比。


吉美袞桑滇貞


*  David Germano, Poetic thought, the intelligent Universe, and the mystery of self: The Tantric synthesis of rDzogs Chen in fourteenth century Tibet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2


 Tulku Thondup, The Practice of Dzogchen, Ithaca: Snow Lion, 1989, pp. 205-213, pp. 400-401 and pp. 413-420 (includes an abridged translation of chapter 11).


 


(6)《法界寶藏論》The Treasury of Dharmadhatu (Tib. ཆོས་དབྱིངས་མཛོད་, Chöying Dzö; Wyl. chos dbyings mdzod)


有頌詞與自釋《教證寶藏》,共分十三品,以大圓滿界部要旨為主,論述密乘大圓滿之基、道、果。


第五卷,法界寶藏論:謂心性自然光明,遠離一切戲論,是為法界,自性任運猶如牟尼寶,乃生死涅盤一切法之生處,故謂藏。以此為基礎詳說基位事業神變幻化之理,道位自然本智任運之理,果位自然解脫,赤露解脫之理,分十三品詳述。


* Longchen Rabjam, Precious Treasury of the Basic Space of Phenomena, translated by Richard Barron, Padma Publishing, 2001


* Longchen Rabjam, A Treasure Trove of Scriptural Transmission , translated by Richard Barron, Padma Publishing, 2001


(7)《竅訣寶藏論》The Treasury of Pith Instructions (Tib. མན་ངག་མཛོད་, Mengak Dzö; Wyl. man ngag mdzod)


是以六偈教言的形式歸納了整個佛教的經部和續部,講授了大圓滿之道與果的精髓。


第六卷,口訣寶藏論:全書以六句偈詳述每一修行口訣,共計一百二十七篇,約七百種,四千二百句。上述兩卷合一出版。


* 索達吉


* Longchen Rabjam, The Precious Treasury of Pith Instructions, translated by Richard Barron, Padma Publishing, 2006





Of the seven, the following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         The Precious Treasury of the Way of Abiding, (Treasury of the Natural Sta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Barron, Padma Publishing


·         The Precious Treasury of the Basic Space of Phenomena, (Treasury of the Dharmadhatu), translated by Richard Barron, Padma Publishing, 2001


·         A Treasure Trove of Scriptural Transmission (autocommentary on Precious Treasury of the Basic Space of Phenomena), translated by Richard Barron, Padma Publishing, 2001


·         The Precious Treasury of Philosophical Systems, translated by Richard Barron, Padma Publishing, 2007


·         The Precious Treasury of Pith Instructions (Treasury of Secret Instructions), translated by Richard Barron, Padma Publishing, 2007




竅訣寶藏論釋 >>Q>>藏經樓>>佛教導航 - http://www.fjdh.com/Soft/HTML/Soft_20081011104539.html法界寶藏十三篇之八:菩提心不二篇 - 護戒如目 - 覺之路佛教博客 佛教導航社區 - Powered by X-Space - http://club.fjdh.com/4770/viewspace-132365.html


 [藏傳] 勸閱《七寶藏》——華智仁波切 - cz 草本。多味格】 - Yahoo!奇摩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cz-yamola/article?mid=2506 )


[儀軌]古本《椎擊三要》極喜金剛著


古本《椎擊三要》極喜金剛著

媽媽來到媽媽的懷裡。
孩子來到孩子的懷裡。
孩子來到媽媽的懷裡。

Mother comes to mother.
Son comes to son.
Son comes to mother.
-譯自《貝瑪拉寧體》

古注:
法界在法界處解脫
心和智慧在心和智慧處解脫
心和智慧在法界處解脫

Sky moksa in sky。
Rigpa moksa in rigpa。
Rigpa moksa in sky。
今注:
Sky:Dharma dhatu,法|法界。
Rigpa:日巴。藏文。有“明”“覺”二意。
moksa:解脫。梵文。原意即是油燈或蠟燭熄滅的那一瞬。

再把這個法寶的來歷略為交待一二:

    這三句簡短而深邃的修行口訣,在密乘教法傳入南瞻部洲的花鬘中,綻放出了歷久彌香的氣味。與她有緣的人,僅僅是憑藉接觸到她的功德,就會被深深地播下解脫的種子。

   釋迦牟尼佛滅度後的一百多年,在鄔仗那國的達那果夏洲,有位名叫達爾瑪阿肖的國王,國王膝下的公主智慧絕倫,並且出家成為比丘尼師。

    這一次,公主在禪修中得到了一種前所未曾體驗過的灌頂。不久後,潔淨無瑕的公主生產出了男嬰。沒有人知道,這孩子是金剛勇識的化身,前世在天界中修行並圓滿地證悟了大圓滿的全部教法。在眾說紛紜中,公主也曾將這無父之子埋於地下,但三天后扒開一看,幼小的嬰兒完好無損。公主這才意識到事情的不同尋常,連忙抱起渾身是土的嬰兒,準備用水沖洗。那一年,是釋尊示寂後的第一百六十六年。

七年後,孩子來到公主面前,堅持要給全國的班智達講法。達爾瑪阿肖國王讓七歲的外孫與五百班智達辯論法義,卻發現國中沒有能勝過這兒童的人。達爾瑪阿肖國王非常高興,給外孫起了個名字,叫作極喜金剛。極喜金剛本就具有極大成就,但卻仍未顯現為無學道。30餘歲時,極喜金剛進入了甚深的定。定中,報身佛金剛薩埵為極喜金剛做了大光明的灌頂,使他重現了無學道的一切成就,並允許他將灌頂內容記錄傳播。於是,極喜金剛就成為了人間的第一位大圓滿祖師。
極喜金剛最重要的弟子叫文殊室利友——蔣華謝寧。文殊室利友——蔣華謝寧是釋尊誕生地摩揭陀國西方一城邦的王族之後,因受文殊菩薩之引導,拜極喜金剛為師,獲得了極高的各種成就,唯獨沒能證得無學道智。在上師面前接受引導教授共七十五年後,當極喜金剛在丹德河源化為虹身時,文殊室利友——蔣華謝寧五體投地,放聲大哭,並高聲喊道,“太陽消失了,誰來驅使這世間的黑暗?!”隨著他的哭喊,天空中現出了美麗的彩虹,極喜金剛手托一個經卷端座于彩虹之上,向著心愛的弟子怡然而笑,然後拋下經卷,再次消失在彩虹中。極喜金剛消失後,彩虹變得更加寬闊,寬闊的彩虹裡顯現出現了三句口訣,那就是著名的椎擊三要:

    母親來到母親的懷抱裡
    孩子來到孩子的懷抱裡
    孩子來到母親的懷抱裡

得到上師加持的文殊室利友——蔣華謝寧立刻領悟了其中的密義,當即就成為與極喜金剛完全同樣的成就者。此後,他住在索薩林墳場中,修行了一百二十九年。在此期間,他又把這個密乘佛法的最高訣竅傳給了從漢地前往印度求法的五明學者吉祥獅子(室利僧哈)。直到文殊室利友?蔣華謝甯圓寂,吉祥獅子在他跟前學習了二十五年,並取得了與文殊室利友?蔣華謝甯完全平等的證量。
一百二十五年後,第一世文殊室利友——蔣華謝寧轉世為第二世文殊室利友——貝瑪拉密紮,並從他前世的心子吉祥獅子大師學習佛法,取得了無學道智慧成就。吉祥獅子大師的臨終遺教就是著名的《七根釘橛》,這個遺教是由吉祥獅子大師的另一位重要弟子嘉納蘇紮大師傳承下來的。

    吉祥獅子大師圓寂後,二位弟子互相將從上師處學到的教法作了完整的交流,並由第二世文殊室利友——貝瑪拉密紮大師整理成文獻,這就是一切心髓教授之祖《貝瑪拉心髓》的來歷。
第二世文殊室利友——貝瑪拉密紮最重要的弟子就是蓮花生大師。正是蓮花生大師將一切顯、密佛法傳入了藏地。不僅如此,貝瑪拉密紮大師本人也曾在近二百歲高齡時進入藏區親自弘傳他的教法。他在藏地弘法十三年後就來到了漢地的五臺山。只要佛法存在一天,他就會在那裡居住一天,直到佛教的精粹從南瞻部洲徹底移到其他地方時,他才會回到印度的菩提迦雅釋迦佛陀當年成佛之處金剛寶座的地方化為虹身。
幾百年後(大約是西元1350年前後),藏地的大成就者龍欽饒降巴大師把《貝瑪拉心髓》和極喜金剛從金剛薩埵處接受灌頂時記錄下來的經典《卡卓寧體》的內容總集起來,而成為著名的《上師仰體》、《卡卓仰體》和《甚深仰體》。又過了幾百年(大約是西元1750年前後),另一位藏地大成就者吉美林巴大師大力弘揚了這一法教。再過了大約一百年,吉美林巴的三代傳人巴珠仁波切根據當時人的根器,重新提出了三個修行中極重要的口訣。巴珠仁波切為了紀念密乘佛法從天界傳播到人間的歷史,也使用了“椎擊三要”這個名稱。所以一般就把前面提到的那個三句口訣稱為“古本椎擊三要”,以區別于巴珠仁波切提出的“今本椎擊三要”。
這是具恩上師第八世阿德仁波切——仲確活佛最下劣的弟子桑町曲嘉遵照成就極大的師兄吐丹曲真瑜伽士的囑咐,根據文殊室利友——貝瑪拉密紮大師所作的《貝瑪拉心髓》、龍欽饒降巴大師所作的《上師心髓》和吉美林巴大師所作的《龍欽心髓 ——後依白蓮花篇》等重要法典整理出的故事。


附注:略說“心髓教授”
一般認為“心髓教授”共四種,其實應是五種。

第一種心髓教授是唯一直接從印度引進的《貝瑪拉心髓》(《貝瑪拉寧體》),其來歷前面已經講的很清楚了。偉大的成就者堪布那聰仁波切和他的弟子,同樣偉大的成就者堪布蒙色仁波切都說,“雖然各種心髓教授都是極重要的法寶,但其中,還是以從印度直接引進的《貝瑪拉寧體》更為殊勝。”共三函(每函約500紙,每紙有正反兩面,下同)。

第二種是《空行心髓》(《卡卓寧體》),根據吉美林巴大師的著作,這就是化身極喜金剛從報身佛金剛薩垛處得到的法寶,由龍欽巴大師的前世白瑪雷紮雜大師取得的伏藏,共兩函。

第四種是《空行心髓之心髓》(《卡卓仰體》),是龍欽巴大師整理《卡卓寧體》而寫出的。共三函。

第五種是《甚深心髓之心髓》(《甚深仰體》),這是龍欽巴大師把前面四種心髓教授中最核心內容合集一種的產物。共兩函。

以上五種,只有《貝瑪拉寧體》為印度語言寫成(但不一定是梵文),《卡卓寧體》是以空行文字(伏藏文字)寫成,以伏藏形式出現於人間,由白瑪雷紮雜大師翻譯成藏文。其餘三種是龍欽巴大師以藏文寫成的。

此外,又有《龍欽心髓》(《龍欽寧體》)一種,共三函。其中一函以大圓滿法為主,其餘兩函以各種本尊修法為主。《龍欽寧體》是吉美林巴大師的著作與伏藏的混合。其中最著名者即吉美林巴大師之著作《耶喜喇嘛》和《後依白蓮花》,都保存在以大圓滿法為主的那一函中。


[藏傳]利美運動之「五大藏」簡介

利美運動之「五大藏」簡介

作者:紮西多吉編摘    文章來源:德格宗薩寺> 利美教言     
 
  「五大藏」的緣起:丁卯年(1867年)十一月初一,欽哲大師應邀前來,在為康楚大師的揚楚禪院舉行開光儀式時,突然平庸的境界消失,升起了無邊的清淨佛國土的顯現,

出現一巨大的佛塔。塔四周各有四門,裡面有五大庫藏,每一庫藏中,都充滿了法寶。裡面有許多智者成就者,正向大師招呼示意,大師逐一巡視了每一庫藏中法集的內容,

並牢記於心中。後來,欽哲大師寫出了每一藏的提綱目錄,交給康楚大師,並一再激勵康楚大師編著,即成為史無前例的集西藏佛教和傳統文化之大成的劃時代著作:

《佛教顯密諸宗及藏族文化總釋》,《竅訣教導藏》,《口傳密咒藏》,《不共秘密藏》,《大寶伏藏》等著名的五大藏。

《顯密諸宗及藏族文化總釋》又名為《所知藏》或《知識總匯》,全名《諸乘總攝•經教大寶藏三學善說論.周遍所知》。

  此書代表了西藏佛學的最高成就,書中詳細地闡述了原始佛教、大乘佛教、秘密金剛乘的歷史、教義,顯密經續論典的要義,西藏各教派在聞、思、修、果等方面的主張和特徵,

乃至梵藏語言文字(聲明)、邏輯推理知識和認識論(因明),工藝美術技藝(工巧明),身心的養育、延年、益壽治療疾病(醫方明),

以及修辭、辭藻學、聲律學、歌舞、天文歷算(五山明)等藏族所有共同傳統文化的來源,傳授方式、要義,有何需要等內容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百萬言的巨著。

  此書被盛讚為:「一切書中最優秀的,是求知者的智慧海洋,思維者的心靈之舟,觀修者的密決大寶,研究者的明鏡」。此書是通向解脫和成佛的道路,

是打開佛教和藏族傳統文化寶庫之鑰匙,是能滿足各種追求者和愛好的如意寶。

  《竅訣教導藏》共十八函(德格版),此藏彙編了西藏大小各修傳派的灌頂、教誡、傳承、修持竅訣的精義,總括了西藏祖師所傳的各種心地法門和本尊壇城,

以及氣脈明點拙火等方便法門。

  《口傳秘密藏》主要有新譯密派馬爾巴譯師所傳承的勝樂、喜金剛、密集為主的無上續部的灌頂、教誡、修行、壇城的本續和解釋以及部分早譯密派的金剛橛等法類。

  《不共秘密藏》是由大師本人所發掘的《三根本密意集》、《秘密心要父教母教》等地伏藏等法集彙編而成。

  《大寶伏藏》此藏共有六十三函,該書精選匯聚了從十一世紀初,西藏第一伏藏師桑傑喇嘛,到近代最偉大的伏藏師貝瑪沃瑟多昂林巴(欽哲大師)和秋吉林巴之間,近二百位西藏秘教伏藏大師的各種精華教誡和密法集。

  此書內容博大精深,包括有非常珍貴的古代藏族及印度秘教歷史,各位伏藏大師之生平簡介的史料。

  書中詳述了天文歷算、星相、占卜、煉丹、變金術、醫方醫學,延生術、攝生僻穀術;佛國土、天界、地獄等其它各種生命世界的漫遊和回憶錄;靈魂的死亡、轉生投胎過程;

劍仙、丸藥、神行、金丹、飛行、隱身、土遁等各種世間成就的修法;各種憤怒、寂靜本尊護法的成就法;平息災難、增益智慧、勾召統制他人、咒殺妖魔等各種事業的修法;

有關組成身體的本質:氣、脈、明點、拙火等理論和修法;有關心的實相的教義和大中道、大手印、大圓滿(心部、界部、竅決部)的修持竅訣等等法門,無所不包,應有盡有。

  此著作中所代表的是,偉大的藏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在原始本教的豐實文化基礎上,不斷吸收了南亞、西亞、中亞和中原華夏文明,並經歷代最優秀、最傑出的藏族人士,

將他們所有的情感、意志、智慧和生命,全部投入對宇宙和生命的探索之中,所獲得的有關人類求索的歷史。(秘教史),宇宙和生命的本質、起源、演化,精神和物質的統一和巨變關係,

人和宇宙的關係,人類如何才能超越自己,而成為一種更高的生命形式,以及他們在探求奧秘的過程中,不斷創造發展的古代科學技術。

  在當代,西方國家的自然和社會科學的專家學者教授,紛紛掀起了以西藏為代表的藏學研究熱潮。以上五大藏連同大師的其他佛學,醫學、歷史、文學等著作略有一百多函。


  康楚 雲丹嘉措大師生平及著作簡介

  在近代西藏佛教歷史上,康楚 雲登嘉措(又名蔣貢羅卓泰耶),這位偉大的喇嘛與他最傑出的上師、道友——蔣揚欽哲旺波和秋吉林巴等大師一起,

經過廣泛的世間和出世間知識文化的學習,以及在實修實證的基礎之上,掀起了一場打破宗教教派偏執的運動,將一切世間知識文化和顯密經續新舊密乘,全部融會貫通,

而創立了能滿足各種信解、根器的一切求道者的所需,無有偏私圓融無礙的教統,使佛教的教義和修持以及印度古典傳統文化得到了極大的復興,並在當代,

對世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

  康楚大師整個一生在弘揚佛教,利益眾生,復興文化等方面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誰也難以匹敵,僅就大師在聞、思、修、講、辨、著等任何一方面的事業,

也是我等凡夫終其一生也難以完成。

  有關大師的事跡,大師自己寫有一本自傳,這是我所讀到的最優秀、最有價值的宗教人物自傳。大師以簡潔、樸素的文筆,真實地坦露了自己一生的心靈歷程,敘述了自己家世的沉浮變遷,

生命的入胎、降生成長過程,求學修持、證悟、成就的經歷,講授、著述、弘法利生、誅殺兇惡妖魔外敵的事業,以及相關的十九世紀西藏歷史人物和重大事件。

  對修行者來說,傳記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其中詳細記錄的有關大師在每一種密法的生起和圓滿次第的修持時,於真實現量、禪 定、夢中等境界狀態中,所出現的各種覺受和成就標誌,

這些可作修道者的參考。

  大師的自傳和大師為其上師所著的《蔣揚欽哲大師傳》中,都大量涉及到有關人類生生世世經歷的記憶倉庫——阿賴耶識,可相似理解為:

當代西方精神分析學所謂的「潛意識」和「無意識」或其它宗教所稱之為「靈魂」的開發和轉化的問題以及心物(精神和物質)的轉化和統一,神通變化等等。然而此等,

唯有實修實證才能明白之事,遠遠不能為我等愚昧、狹窄的心胸所能理解,故僅選取少許我等凡夫能理解之事,來簡單介紹一下大師的生平及著作。

  1813年,康楚大師伴隨著許多吉祥的瑞兆,誕生於藏族文化三大發源地之一,德格金沙江畔的一處名叫「班馬拉則」的神山附近。大師的家族族姓為著名的「瓊波」,此意為「大鵬」。

相傳該族是天上的導師普賢明光王為了利導眾生,而從心間化出一隻大鵬,降臨於西藏。生下鵬蛋,孵化的幼鵬,即是大師的先人,「瓊波(大鵬)族」的祖先。也許是有鵬鳥能飛的天性,

該族自古以來,出現了眾多臨終時,身體化為虹光或即身升天而去之人,比如為我們所熟悉的密勒日巴和香巴噶舉的創始人-瓊波朗嘉等大師,就是此族的後代。

  大師父親雍仲凡增是位住持本教的喇嘛。母名「紮西措」。大師安祥地從娘胎裡出來之後,連續七天不吸乳,只得餵食融酥,(因一個人宿世的智慧和記憶,皆因入娘胎或喝人奶,

而變成混濁不明,故特殊之人出胎之時,往往有吉祥草等避穢之物,或不吸人奶之舉,但此類人初年因本身免疫力差,一旦受外界污染,極易死亡。且因內心智慧和記憶的顯發,

故童年或少年時顯得老成孤獨,不合群,以後不大受外界所轉,大多生活在自心強大的信念之中,並能以強大的心力來破壞或建設世界。)

  還未學過藏文字母的大師,四歲時,忽然口中誦出了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薩的誦修法,從此以後,宿世的宗教習氣,於心中開始覺醒;從小不穿在家俗裝,只喜歡穿僧人的紅黃衣,

玩耍時,也僅從事一些灌頂、講經、修建寺廟和道觀等與宗教有關的遊戲,並向眾人宣告,自己是蓮花生大師的化身。

  五歲時,開始學習藏文拼音字母的念誦,因大師天賦極高,一學就懂,故不想學習。

  八歲時,由藏滿日寺的堪布索南格卓為師下發,並命名為「丹增雍仲」,隨後,大師作為一名苯教的學僧進入附近的一座本教小廟,學習經懺念誦,儀軌事相法事等。那時,

大師白天能看見一些神奇之事,夜晚在夢中也出現各種稀有之境,但這些夢境能得到應驗,心中常常浮現出宿世的生活經歷,故時而歡喜,時而憂傷。後來,因飲食、衣服等的汙穢,

從而顯現上越來越昏聵,宿世的記憶和顯現也逐漸消失。

  有一次,從附近的山中,下來了一位風心得自在,有大神通的苯教喇嘛,對其家人授記(預言)道:「這是一個菩薩的種性,是鄔金貝瑪(蓮師)之使者,將來雖會出現美名,但十三歲時,

將有大障礙。

  十五歲時,因當地人共同商議,殺死了官府的差役,於是官府將此地的財產、牛羊、土地等一律沒收,所有參與者(連同大師的父親)全部投進監獄,後遭到流放。由於此事件,

大師一夜間也從不窮不富的中產階級變成身無分文的乞兒,少年的大師即開始真切地體驗了人生的無常和痛苦,而生起出離之心。

  後來,大師為官府看中,選為土司的秘書,跟隨左右,一次大師在為土司等人講述本教歷史和各種經文的念誦時,其智慧口才深為土司所讚歎,就決定將大師送去深造,

於是大師就被送到寧瑪派的著名寺廟——德格雪謙寺,依止最有學問和修證的大班智達久美圖登朗嘉系統學習一切世間和出世間學問。

  一次,大師和寺廟的一位老喇嘛去朝山時,被暴風雪所困,在路途休息時,如同中原禪宗祖師盧行者(慧能),在大庾嶺開示惠明一樣,老喇嘛對其說道:「如此飢渴困乏之時,讓自心頓然、安住,當下剎那的心識,就是你心的本性,除此無有其它。」大師言下大悟,現量通達自心原始俱生的智慧。

  六年之後,大師又因其它因緣,離開此寺時,大班智達以其對過去未來無遮障了知的神通,清楚地看見了大師將來的稀有殊勝的事業,故特地按照舊譯寧瑪派的下律戒統,為大師授近圓戒,並授與大師為金剛阿奢黎,取名為「雲丹嘉措(功德海)」,一再囑咐大師:「經常減少心思,依止正知正念,不搞宗教偏私……」

  告別大班智達,大師又來到被稱為「雪域香巴拉」的德格八蚌寺(此是噶瑪噶舉派僅次於祖廟楚布寺的第二大寺),八蚌寺司徒仁波切貝瑪明傑旺波,視大師為唯一心子,

重又按照新譯密派上律派的律統,為大師授近圓戒,取名為噶瑪 阿旺雲丹嘉措 謙耶恰貝絨波(噶瑪語自在功德海 事業遍佈),並將一切深廣教誡賜予大師。為了管理的需要,

又將大師認定為前世司徒仁波切的一位名叫「康楚」的近侍喇嘛的轉世活佛,於是大師由此得名「康楚活佛」,立大師為唯一繼承人,令大師住持正教。

  大師和蔣揚欽哲仁波切,從小相見時,如同父子相遇,內心特別歡喜,因八蚌寺和宗薩寺僅一山之隔,故二大師經常往來,相互給予佛法之甘露。後來,

欽哲大師將各大小修傳派的教誡和七種受命,傾瓶賜給了康楚大師,並立康楚大師為唯一法主。

  同樣,康楚大師又從大伏藏師 秋吉林巴,接受了一切共同不共的受命法集,如此,大師先後依止了五十位大士的蓮足,將西藏所有宗教教派的教理和修持方法,全部融入心海之中。

  對於如此眾多的法類,大師不僅只滿足於聽聞思維,而是對近百種密法的生起和圓滿次第進行了閉關專修,並且在每一種修持之時,都出現了大量的覺受和成就標誌,

於真實、禪定、夢中親見上師本尊空行等三根本聖眾而獲得了各種灌頂、教誡和授記,出現虹光幕、花雨,修行聖物發出的香味傳遍很遠的地方,白天自然發出「嗡嗡」的心咒聲,

甘露自然沸騰且冒出血,更特別殊勝的示現是大師能每徑直出入門緊閉著的禪房,在堅硬岩石上留下手足印,能無礙了知三世等神變,還能以悲心和咒力處決濁世兇惡的敵寇、鬼怪等等,

成就的標誌不能盡敘。

  大師在弘法利生方面,為了延續弘揚秘密精華教,於紮財大寶巖等修行處新建了揚楚普賢大樂光明洲等禪修院,陸續選擇優秀年青喇嘛安置於其中,閉關專修,並制定了詳細的修持計劃,

造就了眾多成就者。

  同時,大師還為眾多求學修道者大開講經說法、傳道授業的方便之門,多次開講了從梵藏語言文學、醫學、天文歷算等世間學部到大藏經(經論部),中觀唯識派十三部大論,

《秘密藏》以及大師編著的著名「五大藏」等數百部典籍,承受法喜的弟子遍及一切新舊教派,多如繁星,被譽為「從東海岸遍佈西海岸」。
 
  大師對佛教和眾生的最大貢獻,則是其編著的「五大藏」。在十九世紀西藏佛教最偉大的復興運動的分工是:由欽哲大師制定總的計劃,全部受學當時所存在的一切大小修傳派的教法,

並和 秋吉林巴一起,將西藏所有重要的伏藏法收集和發掘出來,由康楚大師作編輯、闡述,並著重噶舉和覺囊派教理的闡發,由大智者 米滂仁波切著重於寧瑪派的密意開顯,

洛德旺波大師著重於薩迦派,由虹身大成就者夏紮希薑稱著力於原始本教的歷史和教義修持方面的闡述。

  大師在完成了如許莊嚴壯觀的偉大利生事業之後,於1899年,伴隨著許多花雨,虹光彩幕等成就者的稀有瑞兆間隔西行,色身融歸於法界,享年87歲。


  有幸以吸吮大師傳承甘露流為生,並對大師有不共信心的密乘瑜伽士——多傑寧波,於1999年春,大師涅磐百週年之際,為讓大師的法露東流於內地,

而編譯於歷代聖哲們加持之聖地——德格宗薩貝瑪黑布禪修院三色巖光明心居。

  蔣揚•欽哲•旺波 簡介
  Jamyang Khyentse Wangpo,1820-1892 
 
  偉大的蔣揚•欽哲上師生於1820年,他學識淵博、精通諸法、著述廣博,且是證悟極高的禪修者,故被視為一位卓越無上的上師。他在少年時期即走遍整個西藏,甚至到最偏遠的地區,

尋找許多稀有傳承的上師,向其領受深奧的經典開示、灌頂及教法,還包括一些行將失傳的傳承。他總共親近了一百五十位上師,這在西藏是絕無僅有之事。將近四十歲時,他不再四處參訪,

而在東藏德格附近的宗薩寺,屈身於一小室之中,終生閉關地專心修持,直至所受法教盡皆精通。
  
    他並將所聽聞的教法集結成七百大冊,許多的傳承在他的手中再度復甦,他不僅撰寫論疏、同時也將該法傳予根器適當的弟子。

    蓮花生大士在西元第九世紀曾授記將有五位「掘藏法王」化現於世,而他被視為是最後降生的一位,持有「掘藏七法」的傳承。
 
  同時因為他搜集散佈在西藏的許多經典,經過整理保存而流傳下來,故在所有西藏佛法修行者當中,被認為是「無上至寶」。他的著述共有三十五部,涵蓋了所有教法與義理的層面,

並且與互為師徒的蔣貢•康楚•羅卓•泰耶上師共同撰寫著名的「五大藏」。
 
  欽哲上師為西藏所有不同佛教派別的法教權威,他同時也精通苯教。為避免派別之間的偏見,他鼓勵弟子要懂得欣賞所有不同傳承的豐富與深度。這種態度被稱為「利美」,也就是不分派別的取向。

  欽哲上師於1892年圓寂,預示他將以不同的化身來轉世。

  宗薩•欽哲•確吉•羅卓 簡介
  Dzongsar Khyentse Chokyi Lodro,1894-1959
  宗薩•欽哲仁波切生於1894年,被認證為蔣揚•欽哲•旺波上師的轉世之一,並且由他擔負起宗薩寺法統的重責大任,而賦予該寺之名。如他的前世一般,仁波切也廣泛地向許多不同教派的上師求法,

持有並弘揚許多傳承之法教。
 
  其創辦的「康傑佛學院」,在他的指導下,使宗薩寺成為當時研修佛學的重鎮。幾乎所有當時各派的偉大上師,包括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均向這位無與倫比的上師學法。
 
  由於整個1950年代西藏東部的混亂情況,仁波切轉而駐錫於錫金,並且成為皇室的國師,他一直待在宮中的寺廟裡,直到1959年圓寂為止。

  頂果•欽哲仁波切簡介
  Dilgo Khyentse Rinpoche,Tashi Paljor,1910-1991

  頂果•欽哲仁波切生於1910年,由偉大的洛塔.旺波上師與米滂仁波切認證為蔣揚•欽哲•旺波上師的轉世之一。他的主要上師為雪謙•嘉察仁波切,蔣揚•欽哲•確吉•羅卓上師的心子。
 
  從十多歲到二十多歲期間,頂果•欽哲仁波切都在康地的深山裡閉關修持,待因緣成熟而開始傳法。在逃離西藏的那些年裡,仁波切堪稱傳承的棟樑,他彷彿持有無竭無盡的法教源流。

仁波切不僅充份具備了精神導師的特質,同時也是無私與慷慨的化身,只要有人邀請、便傳法不倦,從清晨直到深夜。他不但是不丹皇室的國師,亦是嘉瓦仁波切的親教師。
 
  頂果•欽哲仁波切承繼蔣揚•欽哲•旺波的決心,希望保存瀕臨失傳的教法。多年來不斷地編輯整理,已為後人保留了三百冊法本。由於他傳授並出版了許多罕見的典籍,

使得這些在西藏被破壞的教法得以延續法脈。除廣建舍利塔之外,仁波切也創立多處的閉關中心與寺廟,包括在尼泊爾的雪謙寺。他自己彙集出版的著作便有二十五部之多。仁波切於1991年圓寂。

  宗薩•欽哲•圖登•確吉•嘉措 簡介
  Dzongsar Khyentse Thubten Chokyi Gyamtso,1961-
  這一世的宗薩•欽哲仁波切生於1961年。由薩迦•崔津法王認證,主要受教於頂果•欽哲法王;偉大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以及他的祖父敦珠法王,也都是他的上師。除此之外,

他還師事包括藏傳佛教四大教派超過二十五位的偉大上師。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書』中提及:
 
  『在年輕一代的上師當中,我必須特別指出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他是我的上師蔣揚•欽哲•確吉•羅卓的「事業」化身。他出色與充滿新意的傳法方式,一直讓我十分著迷,

也使得我對未來抱持著很大的希望。』
 
  由於西藏難以計數的經典與藏書被毀,法脈面臨了恐將失傳的危機,仁波切在青少年時期,便擔負起許多僅存經典的出版責任。
 
  他在印度與不丹成立了多所佛學院與閉關中心。1980年代當情勢較為和緩之際,仁波切開始重建被破壞的宗薩寺。
 
  仁波切並在他的上師期許之下,足跡遍佈全球,為許多國家的人們講經說法。除了在喜馬拉雅山區的數千位追隨者之外,仁波切的學生遍佈世界各地,在澳洲、歐洲、北美、與亞洲均設有佛法中心。


[藏傳]2006年大寶伏藏灌頂首日廣定大司徒巴之開示

2006年大寶伏藏灌頂首日廣定大司徒巴之開示 Drops of Nectar - http://www.palpung.org/newspage/2007/06/2001/2006c.htm

2006年8月4日於印度八蚌智慧林,英文翻譯:貝瑪秋頓
(轉譯自藏翻英:Richard Barron)

今天是「大寶伏藏」灌頂、口傳、教授的第一天,此一傳法已由喇嘛、祖古、僧伽、學生們請求了許多次,但是由於所需的因緣條件未能完全俱備,未能傳授此法,直到今天,才獲實現。雖然我們此刻開始了這個傳法,但是基於時間與地點的考量,當時請求傳授此法教的人們,並不是每位都能夠參加此一傳法。此外,去年,我周圍的人──主要是喇嘛、祖古、整個我的法座的僧團──堅持要我一定要傳這個法教,因此,大家也就安排了他們可以來參與的時間。

只要你接受了「大寶伏藏」所有的灌頂、口傳與教授,就會讓你在實修上獲益,至於對他人的利益,若是喇嘛或祖古,則會永遠保存在傳承當中;即便你只是個沙彌或居士,我亦祝禱高貴的心向佛法能深植於你心中,即使是增進一點點都好。

此次傳法最根本的接受者是蔣貢康楚仁波切,他是此一法教真正的保護者。因為有他的集結,所以我現在才能報答他,以此灌頂做為供養──也就是說,將這些灌頂歸於原主──我同時也獻貢我的祝福,在未來,蔣貢仁波切透過「五寶藏」必定能利益廣大的眾生。

今天,是開始,我想我應該簡短的對於「大寶伏藏」作一綜合介紹。無疑的,你們中間有許多人,已經知道「大寶伏藏」為何,但是也有些人不清楚「大寶伏藏」是什麼。若干你們有些整體的概念,會是很有助益的,你們知道、有感覺,你在此時此地所領授的法教是什麼。基於這個理由,我想作個簡短的介紹。至此,不懂藏文的人,你的理解並未落後,接下來,我也會以藏語和英語交替的講解。若我完全講藏文,再以英文重述一遍,可能會浪費許多時間。

在此開始之初,我要講許多的開場白,有些人或許好奇為什麼這個灌頂要在西曆的八月開始?因為在這個地方,八月份的天氣是很不好的──既炎熱,雨又多,濕度高,且很泥濘。若是十月天,就很舒適了。但是,如果我們能在八月、九月、十月完成此灌頂,那麼,對於要去參加噶舉冬季辯經與噶舉祈願法會的人就比較方便。噶舉冬季辯經是由尼泊爾的確吉喇嘛賁措所發啟的,而噶舉辯經法會則是多年前,始於怙主卡盧仁波切,後來,蔣貢康楚仁波切給予很大的贊助,再由波卡仁波切帶領,之後,又由喇嘛噶瑪秋札掌理各項的活動與事務,且繼續給予各項服務。直到六年前,當噶舉傳承的領袖尊聖的大寶法王烏金欽列多傑首度抵達印度,他的活動之一,即是參加噶舉祈願法會,這實在一幸運之舉,大家因此有了絕佳的機會服務法王、親近法王,且與法王一起參與這偉大的祈願法會,這機會得以持續之中。因此,若是我們的這個傳法的時程與噶舉祈願法會撞期,大家當然是想要參加祈願法會,如此,同時想要領受此灌頂與口傳的人,就不能兩者得兼,這樣的安排就會變得不完美。於是,選擇在這個時間開始,如此大家就可以同時領授灌頂、口傳,與噶舉祈願法會及辯經法會。

當然,由於濕熱的關係,會有些許的不方便。有些人或許還是會好奇,「為什麼地球上的這個廣定大司徒巴要在此刻做這件事?真是位奇怪的喇嘛!當他回西藏時,他選擇凍死人的冬季;而當他在印度給予灌頂的時候,又是在最炎熱的夏季!」但是,這也是有些目的的,當然,溼熱會帶來一些不舒適,但是,你可以將它視為是在淨化你的障礙。不要認為這只是苦難,好嗎?並非都是那麼炎熱的,有句話這麼說:「如果你見到的是蛇,那麼見到青蛙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了!」在你未見過蛇之前,青蛙或許對你而言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要是你見到蛇,你就會覺得青蛙還不算什麼糟糕。根那些真正很熱的地方比較,我不認為這裏有那麼糟。除了尊敬天氣與其他的條件,當然,籌辦者、各位,以及我本人,都有些難題。我個人,不喜歡熱天氣是最輕微的難題了,因此,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此刻,我們要視此為開發我們精神境界的一種方法,是淨化自己業障的方法。

我想分幾個步來談「大寶伏藏」,一般而言,「大寶伏藏」被認為是伏藏法的集結,但事實上,並非全是伏藏法,它也包含有三藏密續的法教,甚至有些還與苯教傳承有關。「大寶伏藏」會把這些法教搜集進來,必定有它的原因。這部集結的法教,包含有許多無與倫比的上師的教授,如果我一一列舉他們的名字,會太多,但是,我至少要告訴大家一些較著名的上師。如果你知道這部集結的寶藏,包含有他們的伏藏法,和他們所做的貢獻這本身就已經相當充分了。

「五寶藏」中有一部叫「廣教誡藏」(Gyachen Kadzo,又作「教誡藏」),是蔣貢康楚仁波切的著作的集結。「知識寶庫」(Sheja Dzo,又譯作「全知寶庫」)則是他在各知識領域方面的著作的集結,所有世俗諦的主題都包括在這裏面。「大寶伏藏」(Rinchen Terdzo)、「噶舉密咒藏」(Kagyu Ngak-dzo),與「口訣藏」(Dam-ngak Dzo,又作「心意口訣藏」)比較像是他集結而編纂的法教。

即便後三個寶藏是他毫不遺漏的集結他人的法教,例如,以我現在做為開始的這部「知識寶庫」來說,它有多個部份的法教,有超過八百個以上的灌頂,對於每一個灌頂的法本和儀軌,事實上,都有蔣貢康楚羅卓泰耶的文筆在裏面。所以,他不只是單純的搜集既存的法本,將它們編輯成冊,他還在中間做了許多工作,將遺漏的地方補上,或是增添補充資料。

當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將法本配合上儀軌時,實際上,常是由三位大師一起工作──蔣揚欽哲汪波、秋吉德千林巴,及康楚自己──在做這些工作時,他們的心是合而為一的。嚴格的說,蔣揚欽哲汪波是薩迦傳承,秋吉德千林巴是寧瑪傳承,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則屬於噶舉傳承。但是,大師們並不在乎是噶舉、寧瑪或薩迦傳承這個議題,他們關心的是三人的心意是否圓滿一致,專心一意,彼此尊重。當大家同心一意,彼此尊重,這樣的事就能夠成就;若是同心一意與彼此互敬有所缺損,壞結果就會發生。事實上,像這樣完全同心一意、互相尊敬,正是真正的具德上師與偉大心靈的徵象,而欽哲汪波、蔣貢康楚與秋吉林巴,在這個集結當中,對此作了示範。所以,「大寶伏藏」也包含有蔣揚欽哲汪波與秋吉德千林巴的著作。

接著,我想簡短的介紹蔣貢康楚羅卓泰耶的生平,如果你已經讀過他寫的詳細的自傳,則我的簡介不會超過這個範疇,不過,在此我要作個簡介。有一首詩偈,這樣向他祈禱:

噢!大日如來,你是佛法的宇宙之王。
以生命力所凝煉的大部法教──顯藏與伏藏,經續與密續──
傳承不可思議的圓滿的保存在您的「五寶藏」之中, 您將它留給了我們,願此法廣被直到時間的盡頭!

這詩偈所指示的,是蔣貢康楚仁波切在五方佛家族中為大日如來的化現。佛陀的八大弟子或八大菩薩,他是聖文殊菩薩的化現;佛陀聲聞眷屬中,則是阿難的化現;西藏大譯師之中,是貝若札那的化現。事實上,他是貢波般天祖古的化現,他轉世為蔣貢康楚。蔣貢康楚羅卓泰耶的出生地是德格的榮雅,是德格國王所管轄的範圍。

當他還很小的時候就有許多事情發生,他的父親是位個性很強的人,當時政府部門的官員叫「敦闊」,等於是二品大官,或叫「獲札」的三品官員,當德格雅榮的「獲札」,到他們那裏去,要尋找認證一位出家人時,蔣貢康楚仁波切的父親很生氣,就打了政府官員。為此,父親被關進了雅榮的看守所。當他的父親被關,他還只是個年輕男孩的時候,他就自己旅行到看守所去探望他的父親。後來,由於他過去的業力與願力,蔣貢康楚受到典獄長的照顧,長官對他特別照顧,蔣貢康楚對知識學具相當的程度。

之後,他到雪千寺,在那裏,他學習了經部、密續傳承的佛典,還有密續的口訣心要教授。由於前生特殊的氣質於內在被喚醒,他透過聞、思就能瞭解法教的涵意。有一天,雅榮的典獄長,這位寧瑪傳承的信徒,要到卡拓的白玉寺去朝聖,這大約是蔣貢康楚青少年的時期,蔣貢康楚就伴隨著這位典獄長去朝聖。當他們抵達德格大寺時,蔣貢康楚首度聽聞八邦寺法座與第九世廣定大司徒巴貝瑪寧傑汪波之名,當下,他生起一定要去八邦寺的衝動,似乎他的內心,潛藏的傾向被喚起,所以,他與典獄長分道,自己去了八邦寺。

當他首度抵達八邦寺,蔣貢康楚見到維那長老,引他去見貝瑪寧傑汪波,由此,他得到一個法名,事實上,從這一刻起,他首度被稱為「蔣貢康楚」。當他自廣定大司徒巴貝瑪寧傑汪波處,領受剃度時,蔣貢康楚得到的名字是雍殿嘉措(意譯:功德海);當他領受菩薩戒時,他的名字是羅卓泰耶。後來,當他接受密續灌頂時,他得到一個秘密的名字叫做貝瑪噶旺。他還擁有天霓永忠林巴的頭銜,這與他發掘的伏藏寶藏有關。所以,他有許多的名字與頭銜。接下來我要講關於他集結五寶藏的工作,當我在談蔣貢康楚羅卓泰耶的生平的時候,我談的是一個事實,並非因為他是我寺廟裏的一員,所以我讚賞他。在佛法傳入雪域西藏之後,曾有一段時期,佛法幾乎像是油枯燈盡一般,是他重燃了佛法的明燈。沒有人像蔣貢康楚羅卓泰耶這樣,復甦了佛法,這是我能做的歸類,但這不表示我有教派之別,我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也許你們有人會好奇為什麼蔣貢康楚要編纂這「五寶藏」呢?佛陀的法教形成了一個傳承,只是一羣人穿上藏紅色的袍子,剃去頭髮,是不夠的,那樣並不能確保佛法的興盛。商店裏有許多藏紅色的衣袍在販售,沒有頭髮可能意味天氣熱時,不怎麼會流汗。但是,如果你認為佛法的興盛,就是僧侶很多、廟很大、法本多,而且有很多新的著作,則不盡然。佛法真正興盛,是指別解脫戒能持守於外在的層次;菩薩戒的修持能保持在內在的層次;而密乘戒,覺性的掌握能維持於秘密的層次。知道我說的重點是什麼嗎?

所以,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所預見的是什麼呢?他能見到在雪域西藏所成就的八大傳承,乃至於本土的苯教傳承,都面臨著大災難。為了不讓大災難發生,他預見必須要保有灌頂、口傳與教授的傳法。那將是佛法的悲劇,如果法教已失去了傳承,或是口訣心要變得殘缺,因為已經沒有口訣傳承。悲劇會是怎麼樣呢?甭說是培養密續的修行者與菩薩了,就是連持別解脫戒的阿羅漢都要消失不見。若是連別解脫戒都喪失,那麼此人就不再能稱為是剃度的僧侶了。

由於當時的灌頂、口傳、教授傳承,可能會流失,蔣貢康楚毅然決然的接受這不可思議的挑戰。如果拿像我這樣心身有音的人作比較,那麼他所投入的自己與接受的挑戰,是我用一千年的時間都還達不到的成果。然而,蔣貢康楚基於他的業力與願力,確實圓滿了這樣的成果。若我們審視他的一生,從某個角度看,他好像一輩子都在給灌頂;從另一個角度看,他都在教授佛法;再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他在領受灌頂與口傳;還有其他的角度,則是他在集結法教。事實上,他完成了許多個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不是一個喇嘛所能完成的工作,這就是他獨特過人之處。所以,他集結了「五寶藏」。

在「五寶藏」中,「噶舉密咒藏」包含了所有噶舉派的密續傳承,著重新伏藏(sarma)的傳統。

「心要口訣藏」包括八大傳承的成就法,八大傳承指的是寧瑪(Nyingma)、噶當(Kadampa)、道果 (Lamdre)、瑪巴噶舉(Marpa Kagyu)、香巴噶舉(Shangpa Kagyu)、息解(Shije)、究竹(Jordruk),與多傑念住(Dorjei Nyendrup)傳承。此中噶當一詞,是追溯自宗喀巴時期以降的傳承,在他建立噶當傳承之後,格魯派一詞即被使用,所以,格魯與噶當兩者指的是同一個傳承。

道果是精神、心靈法教的名稱,正如「薩迦」是個地名,用以指稱具精神傳統之處,取名自薩迦在「藏」省的主要法座。

瑪巴噶舉是指馬爾巴大譯師由印度帶回西藏的殊勝法教,瑪巴噶舉之名則是指由無與倫比的達波仁波切(岡波巴大師)的學生們所演生的傳承。其下有四大(主要)傳承,基本上都是由第一世大寶法王杜松虔巴分支而成;另有八小(次要)傳承,是由帕莫竹巴的學生們所建立。噶舉的四大傳承中,岡倉噶舉以及它的許多分支,像是涅杜(Nedo)、蘇曼(Zurmang)、噶敦(Gyalton)傳承等。在這些子傳承慢慢形成分支之後,噶舉傳承最後形成有四大、八小的分支,這些全是由無與倫比的達波仁波切的學生們所流傳下來,全部集合起來稱為瑪巴噶舉。

至於香巴噶舉傳承,則是在馬爾巴的年代,有位叫做「喀竹瓊波那究」的人,他到印度去領受了尼姑瑪、蘇卡悉地,和其他大師們的法教,他所建立的傳承,就叫做香巴噶舉。有意人以為香巴噶舉是先前所說的四大八小之一,這些人可能只是由書上看到,或是學術上的知識,或是聽別人說,或是由修持法上學來的等等,他們這種想法,是欠缺歷史知識的。

息解(止息)傳承,是施身法的傳承,是由帕當巴桑傑與瑪幾拉準卓瑪等上師所傳下來的傳承。

究竹(雙運六法)傳承,又稱為「覺囊」派傳承。

多傑念住(金剛修持與成就)傳承,也叫做烏金念住傳承,因為是由大成就者烏金巴所傳下來的傳承。

「心要口訣藏」就是集結這八大傳承的成就法,此外,蔣貢康楚也納入一些西藏本土苯教傳承的法教。

若有些法教已經稀少,他也會視需要,親自行旅到該地,以獲得灌頂、口傳及教授,然後,再將它們集結保存在「心要口訣藏」當中,如同他在集結「噶舉密咒藏」時一樣的做法。他又集結了所有伏藏法於「大寶伏藏」之中。「教誡藏」則包含了蔣貢康楚自己的著作。至於,他關於整個現世法的知識範疇的著作,他將它們集結在「知識寶庫」(Sheja Kunkhyap Dzo,又譯作「全知寶庫」)。現在,當我們說現世法、現世知識的時候,我們指的不僅是拼字與文法,「全知寶庫」包含所有十大知識領域的內含,而以五大明為重點。

偶而,蔣貢康楚還會發掘出一些已經極為稀有的法教。他會旅行到偏僻的荒野,在那裏該傳承的持有者,可能是一些老人家,他們或許連閱讀都不很擅長,他會由這些人身上求得傳承。他會去尋找傳承還被保存在那裏,他並不在意是否是由偉大的喇嘛與有名的人那裏得獲法教,他也完全不看輕那些其貌不揚的傳承持有者。

蔣貢康楚所做的這些努力,普遍的利益了佛法,所以,「利美」(不分教系運動)一詞,很適合於描述他。事實上,這三位大師──蔣貢康楚羅卓泰耶、蔣揚欽哲汪波,與秋吉德千林巴──都是不分教派的偉大上師,由歷史,我們已經得到證明。給各位一個比方,假如有一個湖的湖水,水質很好,具備八功德的湖水,那麼,不論你由湖的那一面汲水來喝,或東、或西、或南、或北,這湖水都具備有八功德。同理,如果你對八大傳承的成就法具有虔信心、持守三昧耶、精進、虔敬,那麼,不論你修持的是什麼法,你都能夠獲致佛果,所以,並沒有熟優熟劣之別。基於這個瞭解,你會對它們都感到尊敬與光榮。

當今,世俗有這麼一句話:「殺此救彼。」你們不可這樣做。不論你學的是那一個傳承的教法,不管你遵循的是那一個歷史傳統,你都依所學的特別法門來修持。我們不具備如欽哲、康楚,與秋吉林巴那樣殊勝的善業與發心,因此,如果我們想要修持所有八大傳承的成就法,我們只會感到困惑,最後一事無成。此外,我們應該依照自己傳承的法教來實修,並以此為基礎,來服務佛法及利益眾生。如果你具備信心與虔敬心,知道一切法都同樣的珍貴,那麼,即使你無法修遍每一個傳承的法門,像修持自己傳承的法門那樣,這確是「利美」一詞的意義。否則,服務與榮耀自己的傳承,不管是那一個傳承,而輕視其他的法教,這是很糟糕的惡業,你事實上已經是出賣了自己的傳承,你並未真正的服務傳承!不論自己所領受的法教為何,要好好持有它們。如果你還有餘力服務其他的傳承,那麼你就去做,若是你沒有餘力,至少你要有信心,對它們都有清淨的正見。我們必須小心的確認,我們將傳承關照得很好,沒有毀壞之虞。自己的傳承沒有不和諧、不一致之處,而且沒有被毀壞的威脅。我們必須做我們該做的,譬如,若是我們要進入一個荊棘密佈的樹叢,我們就要穿戴適當的衣服,保護我們不受傷。瞭解我在說什麼嗎?我們應該與所有傳承教系和睦相處,珍惜各個法教,也尊敬每個法教。

然而,如果你不照顧自己的傳承,其他人也不會替你來照顧它。所以,「利美」一詞的意思,並不是要我們把一切攪和在一起。譬如,在這個例子裏,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是利美,是不分教派的,他的法座在八邦寺,是八邦寺的蔣貢康楚仁波切。在八大傳承的成就法當中,對他個人而言,他視噶舉傳承為最重要。當他建立他的閉關中心時,他建構了一套完整的無與倫比的香巴噶舉修持法,每一個細步,他都確認那是正確無誤的。若我們去檢視過去兩百年到三百年間所發生的事,我們將會認識到,如果沒有欽哲、康楚,與秋吉林巴──特別是如果蔣貢康楚沒有集結此「五寶藏」──那麼,我們將無處學習領受這些法教,我們根本不知道誰還擁有這些各別傳承。簡言之,我們連這些人都找不到了。

當前的人們,尤其是最近,人人都沒有時間,傳承是可能中斷的。若是傳承中斷了,那麼佛法必將式微。當我們說佛教傳承衰微時,人們認為這只是意味著不再有寺院、佛書,沒有了僧侶。但傳承衰微真正的意義,是指傳承中斷了。寺院、僧侶、佛書等等,都可能還存在──這些甚至可能變得比從前還多──但是,如果傳承斷了,佛法傳統就會衰微。若是佛法衰微是因為沒有了傳承,甚者,以販賣佛法文字求生,則較一個僕人到滿足他生理所需的地方去還要糟糕。如果一個僕人離職他就,盡己所能為得是得到溫飽,讓身體和靈魂結合在一起,這樣是可理解的,他也一定會這麼做。但是,如果一個僕人,盡其所能假佛法之名,販賣佛法,因為此時傳承已不復存在,那麼,這行為就很悲慘了。若是他從事這類事業,獲取不當利益,那麼,在他死後,他唯一的目的地就是金剛地獄,別無他處。若是有比金剛地獄還糟糕的地方,那他必然會到那個地方去!釋尊所描述的十八層地獄,金剛地獄是最壞的地方,前面所說的那種人,只會到那裏去,沒有其他地方可去。密勒日巴曾經說過,他不怕其他的東西,他最害怕的就是不當的精神財、心靈財。這種不當獲取,就如同是燒紅的鐵塊或是滾燙的溶漿。如果你要喝下它們,你必須要有一個鑚石做的胃!若是你有鑚石做的胃,那麼你可以喝下滾燙的金屬溶漿;否則,像我們這樣的血肉之胃,若喝下金屬溶漿,它立刻會穿透我們全身!這是描述金剛地獄的情況,所以,傳承是非常重要的。

在討論完上述的主題之後,接著我要講大寶伏藏有那些正法的來源。他們包括了蓮花生大師(Guru Padmakara)、無垢友(Vimalamitra)、讚譽崇高的龍樹(Nargarjuna)、常啼菩薩(Sadaprarudita)、丹巴嘉噶 (Dampa Gyagar)、敦必黑噜嘎(Dombi Heruka)、大成就者勝太子(Jetari)、尼泊爾的阿吽(Ahum),以及聖地印度許多的學者和成就的大師。

若是我們看西藏的大師,則包含大譯師貝若蒼那(Bairotsana)、巴日大譯師(Bari Lotsawa)、釀熱尼瑪歐澤(Nyang-ral Nyima Ozer)、烏金特達林巴(Orgyen Terdak Lingpa)、噶瑪林巴(Karma Lingpa)、桑傑林巴(Sangye Lingpa)、杜督林巴(Duddul Lingpa)、搽頌林巴(Tsasum Lingpa)、蔣秋林巴(Jongchub Lingpa)、昆秋林巴(Kunchong Lingpa)、惹那林巴(Ratna Lingpa)、仁金吉美林巴(Rigdzin Jigme Lingpa)、雅傑烏金林巴(Yarje Orgyen Lingpa)、簇卡直美林巴(Zurkar Drime Lingpa)、陶若傑林巴(Tau Rokje Lingpa),與其他偉大的伏藏師。

同樣的,還有法教是源自於傑尊達拉那他(Jetsun Taranatha)、敏林特千(Minling Terchen)、敏林洛千(Minling Lochen)、噶瑪洽美熱嘎阿夏(Karma Chakme Raga Asya),以及多位洽美(Chakme)接續的轉世、鞠米龐(Ju Mipam)、那日班千(Ngari Panchen)、南鵲敏珠多傑(Namcho Mingyur Dorje)、雍給敏珠多傑(Yonge Mingyur Dorje)、卡拓丹巴德謝(Katok Dampa Deshek)、卡拓日金鉤吉丹初千(Katok Rigdzin Gokyi Demtruchen)、日金塔吉桑達千(Rigdzin Tak-gi Shamtapchen)、拉尊南卡吉美(Lhatsun Namkha Jigme)、上師秋旺(Guru Chowang)、優拓雍殿宮波(Yutok Yonten Gonpo)、簇卡達偉歐澤(Zurkar Dawai Ozer)、嘉華龍千惹將(Gyalwa Longchen Rabjam)、拉熾嘉華永竹(Latri Gyalwa Yungdrung),以及一些具德的上師。尚有些法教源自策列那措讓卓(Tsele Natsok Rangdrol)、炯林帕殿嘉晨(Jongling Palden Gyaltsen)、成就者堂齡貢波(Tamdrin Gonpo)、努千桑傑耶喜(Nupchen Sangye Yeshe)、密勒謝巴多傑(Mila Shepa Dorje)、南凱寧波(Namkhai Nyingpo)、杜仲若帕札(Dudjom Rolpatsal),與好幾位噶瑪巴的轉世(例如噶瑪巴希與讓炯多傑)。相似的,有一些法教流傳下來是經由偉大的第五世達賴喇嘛昆盧汪波、成就者湯東賈波(Tangtong Gyalpo)、止貢仁千賁措(Drigung Rinchen Puntsok)、止貢秋吉札巴(Drigung Chokyi Drakpa)、夏瑪空秋邦(Shamar Konchok Bong)、以及多位其他夏瑪(Shamar)的轉世、司徒貝瑪寧傑(Situ Pema Nyinje)、以及多位司徒(Situ)其他的轉世、噶美堪布仁千達傑(Karmai Khenpo Rinchen Dargye)、貝洛策旺昆洽(Belo Tsewang Kunkhyap)、米亞札西拓佳(Mi-nyak Tashi Tobgyal)、敏珠帕鐘(Mingyur Paldron)、嘉譯師(Gya Lotsawa)、秋嘉多傑(Chogyal Dorje)、帕若瓦策令多傑(Padrowa Tsering Dorje),與其他一些無與倫比的偉大精神導師。以上這些列名僅是總名單的一部份,若是我們考量歷史上這些大師的後續轉世,則我所提的名字有些是遠的歷史,有些較為近代,因此嚴格的說,他們的接續是有些混合在一起了。但是,如果我們僅是考量他們的貢獻的標題,那麼,以上的列名,或多或少就是這樣。事實上,我是以最簡便的方式作列舉,思維所及就將其列出。還有些伏藏師,他們有許多名字都很著名。

若我們簡單的對「大寶伏藏」的內容做分類,最直接與簡便的理解,第一部份是探討傳承的歷史背景,說明這些法教的淵源為何。第二部份則討論此殊勝的法教,有如此的歷史,以列表作說明,並描述這些法教應如何修持。第三部份則是教授,是由這些傳承所導引出來的。

「大寶伏藏」所含蓋的教授,第一個主要的單元是關於「大瑜伽」(Mahayoga)與生起次第的教授。第二單元是關於「阿努瑜伽」(Anuyoga,又作「無比瑜伽」),以及對密續釋論的註解。第三個單元是「阿底瑜伽」(Atiyoga,又作「無上瑜伽」)與心要口訣教授。蔣貢康楚對在這三個大單元之下,都還有細步的章節與教授。

「大瑜伽」

在第一個主要的單元「大瑜伽」裏,又進一步分為兩個小節,密續類與法本類。先談密續類,是關於金剛薩埵的修持,以及寂靜與忿怒本尊法。第二個小節法本類,又再細分為初階的法本與進階的相關儀軌說明。

第一節談的是三根本──上師是加持之根本,選定修持的本尊是精神成就的根本,護法則是證悟事業的根本。有一整組的法本結合三根本於單一修持法當中。接著是一些特殊的法本,專注於修持加持的根本,傳承祖師的上師瑜伽;或專修精神成就的根本,所選定之本尊的修持法;以及專修傳承的護法,是證悟事業的根本。在專修上師瑜伽法的類別裏,有些法本專注在法身上師的修持,有些專注於報身上師,有些則專注於化身上師。

專修精神成就之根本的本尊法的法本,共計分為八類:(1)文殊法本,證悟身之本尊;(2)蓮花法本,證悟語之本尊;(3)三昧法本,證悟意之本尊;(4)甘露法本,證悟自性之本尊;(5)普巴金剛法本,證悟事業之本尊;(6)瑪摩波通(Mamo Botong)法本;(7)吉天秋拓(Jikten Choto)法本;(8)莫巴達釀(Mopa Drak-ngak)法本。

專修證悟事業之根本的空行與護法的法本,首先是空行類的修持,接著是護法及其眷屬類的修持,後者實際上是包含了男性傳承與女性傳承的護法。

此處,還有一個特殊的章節,包含苯教傳統的一些修持法──例如,以苯教傳承來詮釋的蓮花生大師──這些全部可以在這個章節找到。

第二節法本類的第二部份進一步談儀軌,安排分成兩個子題──普通的儀軌,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特殊活動的儀軌。第一個子題當中,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一般性的儀軌,包括灌頂的講解;以及於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時,個人應如何閉關修持;正行禪修各階段之間應如何修持;薈供輪的修持法;圓滿供養的儀軌;開光的儀軌;與火供的儀軌──是相當龐大之所有儀軌的集結。

只是要給各位一個通盤的認識,在「大寶伏藏」裏有那些大章節與子目錄,讓我簡短的介紹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部份的章節標題,他們構成為整個修持之道的根本。這些教授是:釀(Nyang)的「事業儀軌的一般形式」;「黃金權杖之心要口訣」;依據龍薩寧波 (Longsal Nyingpo)傳承教授拙火甘露修持法;依據南鵲(Namcho)傳承教授拙火甘露修持法;桑傑林巴(Sangye Lingpa)之喇嘛貢杜(Lama Gongdu)輪法本,内授生起次第與於滿次第修持的基本原則,以及如何閉關修持;出自若佩多傑(Rolpai Dorje)伏藏的馴服傲慢者金剛手修持手冊;準備法事用品與三昧耶物品的說明法本;如何準備與護法類本尊相關的「精靈石頭」及護法輪的心要口訣教授;與生起圓滿次第、灌頂、曼達壇城相關之圓滿法、供養法、完成法需備妥那些東西,有完備的說明;如何降服毀壞三昧耶之邪魔的儀軌教授,出自拉頌南卡吉美 (Lhatsun Namkha Jigme)之仁金索竹(Rigdzin Sokdrup)法門;降服毀壞三昧耶之邪魔的儀軌教授,出自若佩多傑伏藏;南鵲傳承之瑪哈巴拉(Mahabala)法;與一般積聚財富之財神本尊相關之內魔的降服法儀軌;降服邪魔儀軌,這些邪魔會製造戰爭、社會紛亂、大災難,源於寧瑪傳承事業成就法;源自洽美傳承的降服內魔法;源自若佩多傑伏藏的降服內魔法;源自仁金杜吉多傑(Rigdzin Tukkyi Dorje)傳承的降服內魔儀軌;源自惹那林巴(Ratna Lingpa)伏藏,此儀軌教授次要之風水事業法,如何準備各種預備法,及如何安置與供奉龍王瑪侯惹嘎(Mahoraga);敏林心髓(Minling Lochen)手冊,教導如何製作曼達壇城,及各注意事項;頂嚴珍寶教授之心要口訣的則要,源自桑傑林巴之喇嘛貢杜輪;「供養三根本之寶鬘」,惹那林巴伏藏之心意法本;源自南鵲傳承之三根本修持法;「證悟事業的一般格式」,出自秋吉林巴(Chokgyur Lingpa)的札頓(Zapdun)輪;三根本寂靜與忿怒造型的一般手冊;團體密集共修雙心法本之手冊;出自南鵲輪之坤杜嘉嫫(Kuntup Gyalmo)修持法;「覺性大師生命力的成就」,出自惹那林巴伏藏;召喚加持之儀軌,出自惹那林巴之「懸崖伏藏」與其他伏藏;龍欽巴 (Longchenpa)精神修持日修儀軌的詳盡手冊;每日六節之內修持法;還有其他諸法等等。若是我們詳細的看這個子章節,則有許許多多如上的修持方法;上述的條列是有關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儀軌列舉。

接下來,我們看進階法本中第二個子題特殊活動的儀軌,共有兩類──最殊勝的活動,與較普通的活動。最殊勝活動儀軌之上,看來沒有再多的法教;但就較普通的活動而言,還可以再分門別類,是各類不同的證悟活動。這些類別有護法輪、咒語集、占卜的方法、各種活動儀軌、加持聖地儀軌、促進世界和平儀軌、驅除蕭條情境儀軌、償債生涯儀軌等等──有許多這類型的法教。

如果我們一一檢視這些特殊活動的法教,首先是有關保護的方法,這個類別就有下列十種不同的儀軌:去除疾病與魔障的一般保護法;免於受四大元素傷害的保護法;保護我們國家與地區的方法;免於冰雹之害;免於冰霜之害;免於傳染病之害;免於毒物之害;免於敵人、強盜、小偷之害;透過真實語的有效禁令而得到保護;以及透過真實與傳遞的文字訊息而得到保護。

若對於各項活動做另一種分類,以息法而言,有許多平息法儀軌可以去除一般的障礙;治癒疾病;確保世界和平;淨化一個人的染污及及淨化惡行造成的影響等等。就增法的事業而言,有增長壽命、聰慧、美德、收成的儀軌;鞏固家族香火的延續;確保教法興盛等等。在懷法事業中,「大寶伏藏」著墨不多。在誅法事業儀軌裏,包含有直接介入的方法,有一般性與特殊性兩種。在一般性的方法裏,又有四種儀軌──保護法、避凶法、殺法等等。

總結來說,有運用四大元素的儀軌。運用地大元素的保護儀軌,是以它來壓抑負面的力量。還有運用水大、火大、風大等元素的儀軌,成為四大類的保護類儀軌。

第一個主要的大類,到此告個段落。

「阿努瑜伽」

第二個主要的大類是「阿努瑜伽」,有對於密續的解釋與論註,但沒有作廣泛的發揮,只是收錄了一些法門。

「阿底瑜伽」

第三個主要的大類是「阿底瑜伽」及心要口訣的教授(即「大圓滿法」),有三大類──心的外類、高階生靈的內類,與直接教授的密類。如果我們更深入的去分析這些外、內、密類,就有三類「阿底瑜伽」心髓(音譯:寧聽)法門的心要口訣教授傳法,這三類法門分別是由無垢友、蓮花生大師,及貝若蒼那(Bairotsana)所傳。

也有些法教是融合這三位大師的法教於一個法教之中,並視此合一的法教為心要口訣。這些融於一的法教有:「氣帝教法」(Chiti),是將這些殊勝的教授整體呈現;以及「仰帝法教」(Yangti),所呈現的是較秘密、較特殊的口授傳承。

正如這些集結的正面結果,亦有心要口傳是結合上述三瑜伽的教法。這也是我說明「阿底瑜伽」的結論,它包含了心、高階心靈、直接教授的外、內、密三類。

現在,我要談「大圓滿,阿底瑜伽的心要口訣」,你們可能會認為這類法教與儀軌只屬於大圓滿(卓千)所獨有,但事實不然。這個部份有許多法教,在一開始是同時源自於大手印傳承與大圓滿傳承。而且,有許多法教是融合大手印與大圓滿而來。所有這些教法,都是大圓滿,阿底瑜伽的心要口訣的一部份。

所以,以上的分類──大瑜伽與生起次第;阿努瑜伽與密續的詮釋;以及阿底瑜伽與心要口訣教授──就像是「大寶伏藏」的基本目錄,裏面所有的法教都納入與整理。此外,還有三章補述,名為嗡、阿、吽。「大寶伏藏」包括三十卷由藏文「尬」到「阿」的編號,及另三十卷由藏文由「客以」到「易」的編號,在加上嗡、阿、吽編號的三卷,總計是六十三卷。還有些零星的補篇,到此,我已經對整個「大寶伏藏」的集結,做了簡要的介紹。

接下來我要給予「大寶伏藏」的灌頂,口傳的部份則由詠給明珠多傑仁波切來傳予大家。若我們思及傳承,這些授予的灌頂,它們的根本源頭,全都是佛陀。進一步說,它們有些是源自經部傳統,若我們檢視經部法教,它們是由像無垢友大師與讚譽崇高的龍樹這樣偉大的上師們傳遞下來的。至於伏藏的教法,則是由蓮花生大師與偉大的伏藏師們傳遞下來。他們有些同時擁有直接的近傳承與遠傳承,這些教法都有廣泛的討論。

就我自己來說,真實的金剛總持是「大寶法王讓炯日佩多傑」佛,他無比慈悲的傳授予我大手印的心要口訣,就像一個瓶子注滿另外一個瓶子一般。單就「大寶伏藏」灌頂法門而言,我得自於榮耀神聖的上師第一世怙主卡盧仁波切噶瑪讓炯昆恰。我的口傳是得自於榮耀的上師怙主桑傑年巴仁波切噶瑪帕殿讓炯聽列昆恰天巴嘉晨帕藏波。桑傑年巴仁波切本人的傳承,則是得自於頂果欽哲仁波切。而怙主卡盧仁波切的「大寶伏藏」灌頂傳承,則是由噶謝康楚欽哲歐澤處領受。所以,這個傳承是直接帶有加持,不曾因任何三昧耶違犯或中斷障而衰損。

當你們領受這些灌頂和口傳的時候,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持守你的三昧耶。你或許會問:「該怎麼做才能持守我的三昧耶?」你應該尊敬三根本──上師、本尊、護法,以持守你的三昧耶。要如何尊敬上師以持守你的三昧耶?上師如何而能成為你的上師?並不因為說:「我將要給一個大灌頂,你必須要接受這個灌頂,你不接受不行。」而使某人成為你的上師。沒有人會這樣說:「我將報答你,所以你要由我這裏接受這個灌頂,成為我的學生。」而是,當你請求某人傳法給你,如此他們才成為你的上師。由於你自他們那裏領受了佛法,所以,某人成為你的上師,這位上師必然有佛法可以傳授給你。我從怙主卡盧仁波切那裏,接受這些灌頂,由怙主桑傑年巴仁波切處,接受口傳。在第一世怙主卡盧仁波切、第十世怙主桑傑年巴仁波切與我自己之間,沒有一絲三昧耶戒的違犯,也可以說是蛋殼沒有絲毫的劣痕。因為他們的心與我的心是合一的、是相同的,不曾有任何機會,我們的三昧耶有違背或損傷。在這個基礎上,一旦我將此法傳給你,你就成為我的學生。

持守上師三昧耶,這三昧耶就是領受佛法──灌頂、口傳、教授。持守所修本尊之三昧耶的意思是,你應該要修持該本尊的禪修法與持誦其咒語。持守護法三昧耶,是指你應做食子供養,以命令護法持續他的事業。這三種三昧耶──上師、本尊、護法──的持守,是為了要讓你達成圓滿證悟的佛果。你依靠上師、本尊與護法,僅僅是因為你專注於達到究竟圓滿的佛果,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世俗之考量。你們大家,都要把這一點,清楚的記在心中。請你們以完全清淨的方式來修持佛法,不要將佛法與世俗混雜在一起。瞭解我所說的重點嗎?

此處我坐的是一個大木箱,是諾布林卡機構的雕刻工匠所做,你們則坐在地上,我將法傳予你們。坐在大木箱上的是上師,他要傳授佛法;你們坐在地上,為的是要領受佛法。你們坐著朝上方看,為的是佛法,不是朝下看。基於此,我們成為老師與學生,這就是上師與弟子間三昧耶建立的機緣。若是我對我的上師沒有三昧耶,就別想灌頂這件事了──我可以唸灌頂的法本,但對於你們大家是一點幫助都沒有。但是由於我具有三昧耶,我感到很有信心,覺得這個加持將可以傳給各位。你們每個人到這裏來見我,也因為你們也有這樣的信任。否則,如此花時間辛苦的往返,就不具任何意義了。當你有這樣的信任,你就會領受到所給予的灌頂。

以「大寶伏藏」的集結為例,它包括有八百多個灌頂。若你必須每天都修每一位本尊,你是不可能達成的,除非你能化現分身!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所以你不可能持誦所有的修持法。但是你可以每天唸誦「覺性大師之薈供」,並持誦一位本尊的法本,不論你自己選定的本尊是那一位,所有的都包括在那裏面了。我們應該每天都要修護法,不要錯過。不論你是轉世祖古,或是出家眾的一員,或是居士男、居士女,所有的佛法修行者,都應該要修這個法。瞭解我說的要點嗎?

此刻,不要就想著要做密集修行,或是什麼法都想修。那樣,你只會修一天、兩天,或一、兩個月,你不太可能這樣持續下去。要先想清楚!每天唸像「覺性大師之薈供」這樣的法本,是不會失敗中斷的。以此作為你的基礎,你可以逐步增加,但不宜退減。你可能今天修三個小時,但是三個月後,你一天只修一個半小時;兩年之後,或許每天只修五分鐘;三年之後,也許你每天只是呆坐在那裏,想睡覺的直到九、十點。這種做法是行不通的。即使你不能比這基本的承諾,修得更多,至少,你不致於令它衰損。人們表現得由一開始就像三級跳一般,並不能取信於我──這是我的本性。如果你只是如常般的開始,你就有可能漸漸的增長。正如這句話「你總會有時間說出你尚未說的話,做你還沒做的事。」所說,一旦你決定要做某事,你就應該好好的做下去。若開始做某事,卻不見其成果,那麼不如不要開始。如果你沒有信心,看到做某事的結果,那麼最好在一開始,就不要去做,就隨它去吧。講了這麼多,你在修行之初,就要將心放鬆,然後持續好好的修持,如此你就不會違犯三根本的三昧耶戒。

你們彼此都已經是金剛師兄弟,都已經進入相同的壇城,你們或許想知道怎麼樣持守金剛師兄弟的三昧耶?除了彼此尊敬之外,並沒有其他特別的三昧耶。若是你對尊敬三根本的三昧耶已經毀滅,那麼你就沒有什麼可守的了,至此,也就沒有任何三昧耶可守了。讓我為各位舉個例子,若是某人已經死亡,而你仍以他還活著的方式對待他,但他散發出的氣味,確會一天比一天糟。如此下去,若是時間夠長,或許會有個風險,這具屍體復活成僵屍!人一但死亡,我們就必須做一些處理,他們的屍體必須被火化或埋葬,只讓他躺在那裏是沒有用的。同樣的,一旦你違背了尊敬三根本的三昧耶,你就不再是金剛弟子,所以,最聰明的方法,就是好好的修行,以確保不讓這樣的衰損發生。

除此之外,如果你是持有尊敬三根本的三眛耶的行者,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對於你的金剛師兄弟,你也要守三昧耶。就以欽哲、蔣貢、秋吉林巴三位大師為例,他們的心意成就都已臻圓滿,而他們彼此間是如此的互相尊敬。你們每個人都應該效法他們,這樣做,就可以避免違背尊敬三根本的三昧耶。你們每個人都是其他人的金剛師兄弟,所以不要心胸狹小──「她比我好,他比我差,我們最偉大,我是最好的,我倆是最好的。」等等。事實上,你們每個人都是其他人的金剛師兄弟,你們彼此也應該這樣互相對待,不過,如果你視原本就不是你的金剛師兄弟的人,不是金剛師兄弟,就不是破三昧耶,也沒有衰損。那是可以的。瞭解我所說的重點嗎?我們可能在某人面前,裝作很喜歡他,但我們心理卻不喜歡他。這裏,我說的很坦白,譬如,如果你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對某人微笑,但是當你躺在床上的時候,你或許是皺著眉頭的。我們每個人,即使是喇嘛,即使是祖古,如果我們不重視佛陀的法教,反而視他人對我有利的意見感到重視;或是把傳承與三昧耶看得比較不重要──如果我們是這樣的話,那麼佛陀法教住世的時間就會減短。雖然,佛陀法教原本會延續五千年的,那就可能持續不超過兩千年,乃至於六百年、五百年。

假設某人幫忙我,替我做了一些事,我就覺得有壓力、義務,要對待他們優於其他人。這就像是,雖然我一開始的時候是純金,但是,我開始加入一公克的鉛,然後,我再加入另外一公克的鉛,一百年之後,一百公克的黃金,就混入了一千公克的鉛,那麼,純金已經不存在了,存在嗎?整體來說,當今,我們真的需要合作與和諧,但是在我們心底深處,我們必須想清楚,這樣做是為了什麼、不這樣做又是不為了什麼。

或許,我很喜愛大的功德,我是在一羣好喇嘛、好人的包圍下長大的,他們都是真正的利他。他們的本性耐心廣大,就像是大河的流水一般;他們的利他之心,純淨的猶如自雪山流下來的冰河一般;他們的信心與對三昧耶的持守,穩定的有如最雄偉的大山。是這些人幫助我長大的,或許,因為這個緣故,這些人到今天看待我,都贊同我的行事作風。我個人則認為我的心應該更堅強的依我的方式去做,而不是像一個容易受影響的人,我會持續做一個心意堅定的人。若思及誰是我的上師,他就是噶瑪巴讓炯日佩多傑佛。整整九年的時間,我和他相處在一起,受他證悟的身、語、意的影響。我們之間沒有任何三昧耶的衰損,基於這個理由,在大寶法王所有的學生當中,他選擇將最後的遺囑留給我,非常私密的。我對這樣的選擇,感到非常的幸運,但我一點都不認為我有什麼特別,或認為自己比別人都好。相對的,我想他之所以信任的將它交付給我,是因為我心意堅定、固執。

在困難的時期,當佛法將要中斷,當五毒煩惱增長時──如果這事情是如此的重要,就必須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中,也要去完成它,這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卻是很具有挑戰性的事。假設有一家人,蓋了一棟很漂亮的房子,所有的鄰居,都會開始產生嫉妒心,如果你仔細分析,這家人蓋的房子之中有什麼?是他們可以享用它。但是嫉妒的鄰居,雖然他們連一個掛在脖子上的裝飾瑪瑙都沒有,也想盡辦法賣掉一切來蓋一間更好的房子。雖然他們只是想要蓋這樣的一間房子,何嘗是件容易的事呢?

我曾接受過這個傳承,是由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所傳下來的,無間斷的傳成法到現在都一直存在著,我是得自怙主卡盧仁波切與桑傑年巴仁波切。我持有這個傳承法教,現在,我將它們傳予各位。

近日到現在,所有的喇嘛都為此傳法努力的工作。因此之故,在這末法時期,我們為了法教,必須做些努力,有時候,個人或許會覺得很氣餒,為佛法所做的努力得不到效果,或是想幫忙卻幫不上忙。我們不要太在意這些情緒,想想密勒日巴所經歷的種種,他的身體變成什麼顏色?當獵人見到他的時候,他們不確定見到的是人還是鬼?他們想他大概是鬼,所以準備要逃跑。當他們知道他是一個人的時候,他們對他生起了信心,想想密勒日巴根其他人比起來是多大的不同啊!再看看第一世大寶法王杜松虔巴是怎麼樣的一個人,除了一件舊羊皮之外,他沒有其他任何東西可穿,但在最後,他倚靠他的上師,擔負起最具挑戰的修行,而成就了精神的證悟。當今,大寶法王第十七世的轉世,雖然僅僅才二十一歲,但他是第一世大寶法王杜松虔巴歷代轉世最新近的一位,他以他的偉大示現、個人功德、力量與影響、學識、動機發心等等,照耀我們。你或許會問:「這個世界,怎麼有可能有這樣的一個人來到我們之中呢?」這是由於過去證悟身、口、意的上師們的影響,他們不斷的降生,來延續法脈。

若我們看更近代的例子,在我們的世代,外表上,怙主卡盧仁波切並沒有崇高的地位,但他投入修持佛法,對他的根本上師有信心,對於佛法與眾生有利他的發心,對於學生與追隨者則有廣大的悲心,這是為什麼卡盧仁波切會成為世界級的喇嘛。若是你服務佛法,如果你的發心是真正的利他,那麼,即使你想:「我自己不需要任何東西」,但任何事情都會轉成好的結果。

當今,在這個末法時期,每個人都是左手拿著一條繩子,右手拿著一個鎚子,我不是在作文章,而是你會看到他們這麼做。每個人可以說都帶著它們,做什麼用呢?當某人比他們進步的時候,他們就投擲繩索,纏住他的腳,把他拉下來;當他們遇到比自己差,想要力爭上游的人的時候,就覺得他是自己的敵人,於是把他槌下去。若你想知道遇到這種狀況的時候應該怎麼辦,事實上我們沒什麼可做。在佛陀的年代,他的堂兄提提婆達多非常嫉妒佛陀,他非常努力想要變成和佛陀一樣。例如,因為佛陀天生的在手掌心與腳掌心有法輪,提婆達多就用熱鐵在自己的手心與腳心烙上相同的圖案。但是不論他怎麼做,他都不可能等於佛陀。你必須是依靠自己的修行達到證悟,你不可能是因錯誤的呈現自己而成為佛陀。最後,大地在菩提達多之前裂開,他掉入地下的火坑當中。在那一刻,他應該是要哭叫的,然而由他的口唇他發出話語:「喬達摩,我著火了!我燒起來了!」這最後一刻的行為,無疑的會使他得到一些利益。

「受加持者」的父親,淨飯王,對於他的兒子釋迦牟尼佛有一點點失望,因為他沒有依照父親的意思繼承王位。在《父子復合經》裏,描述是依非常殊勝的方式,國王對佛陀生起了信心。阿羅漢烏陀夷(Udayin)飛到空中,要去見佛陀的父親淨飯王,國王問大臣:「他是誰?」大臣回答:「這是喬達摩的一位學生。」國王心想:「如果他的學生都有這等功力,那麼喬達摩會是如何呢?」他的心意已經開始轉變,他供養了烏陀夷,並向他求教,如此種下國王見佛陀的因。國王大張其鼓隊伍龐大的出發,騎著大象、伴著軍隊,有許多大臣與部屬追隨。當他們抵達佛陀所在之處,他們見到所有的樹、所有的花,都是由珍寶所組成,他感覺佛陀坐在它下面的那棵樹,比他的整個皇宮都還要漂亮。他的驕傲瓦解了,他上前去見佛陀。他見到佛陀在一座宮殿裏,像廣大虛空一般的龐大,所包含的許多宇宙,就像恆河的沙粒一樣。每個方位他都見到獲得甚深了悟的菩薩,坐在蓮花之上。因為國王仍是凡夫,他見不到來自其他宇宙的高階證悟菩薩,他只見到蓮花座上有光球在那裏。佛陀坐在整個宮殿的中央,天神的統治者、梵天、因扎國王(Indra)等等。當國王見到佛陀時,他完全說不出話來,他心想:「我的兒子喬達摩已經變得比梵天、因扎王和天神統治者還偉大!」他忘掉一切,身為統治者國王,因治理這麼一個小國,所生的困難與擔憂,他感受到如此明確的喜悅。

你們服務佛法、利益眾生,如果你是出自利他之心,不顧任何私人欲望,如此所散發出的光芒,會吸引你周遭的人讚美你。他們全都會自動的對你有信心,你完全不必用什麼特殊的方法。就像是佛陀的父親,淨飯王,覺得他的心受到了指引,你將會有能力引領所有的眾生。知道我在說什麼嗎?已剃度的你們,不要認為自己只是普通的和尚,在內心,人人都具有佛性。就是「受加持者」自己都這麼說:

當我曾經是為乞丐時,
我供養了一碗稀粥,
獻給大釋迦牟尼佛(Mahashakyamuni);
就在那一刻,我首度升起獲致殊勝證悟之心。

依據他自己所說,佛陀剛開始的時候,是一個乞丐,他除了一碗食物之外什麼都沒有。他遇見大釋迦牟尼佛正在乞食,他對大釋迦牟尼佛生起了信心,於是他將自己的食物供養大釋迦牟尼佛,並發願要獲致殊勝的證悟,心想:「願我也能成為和你一樣!」之後,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刧,他證悟圓滿佛果。所以,你們任何一為僧眾,都不能著麼想:「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僧人,我連開始服務佛法的能力都沒有。」即便你「只是位和尚」,如果你已經在實修佛法,你保證能夠成為像無與輪比的岡波巴大師(Dakpo Lhaje, Gampopa)一樣。若是只有驕傲和嫉妒,那麼,不論你怎麼費力都不會有結果的,那種行為一點意義都沒有。精神上的修持就是這樣,如果你的修行純淨,你的進步是必然的。我所說的能瞭解嗎?

有許多的大師,像是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卡盧仁波切,以及其他還活著的大師們,像是恰札桑傑多傑 (Chatral Sangye Dorje),這些大師們都曾經保存佛法,而且將繼續保存佛陀的法教。這是我的祈願,我祈願你們都成為和他們一樣,所以,請你們每一個人,都把它放在心上。

如此話所說,「如果教學總是沒有結論,表示這個老師已經完全失了方向了。」而且,如果講得太長,看不到結尾在那裏,最後就會喃喃而終。所以,我們就此結束,先休息一下,回來後,是金剛薩埵的灌頂和口傳。

所以,請各位喚醒你的菩提心,發起你的願心,讓我們一起將大家聚於此處的功德做迴向。

TOP
    PALPUNG SHERABLING MONASTIC SEAT 印度八蚌智慧林
版權所有,使用網站圖文請註明來源 http://www.palpu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