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2006年大寶伏藏灌頂首日廣定大司徒巴之開示

2006年大寶伏藏灌頂首日廣定大司徒巴之開示 Drops of Nectar - http://www.palpung.org/newspage/2007/06/2001/2006c.htm

2006年8月4日於印度八蚌智慧林,英文翻譯:貝瑪秋頓
(轉譯自藏翻英:Richard Barron)

今天是「大寶伏藏」灌頂、口傳、教授的第一天,此一傳法已由喇嘛、祖古、僧伽、學生們請求了許多次,但是由於所需的因緣條件未能完全俱備,未能傳授此法,直到今天,才獲實現。雖然我們此刻開始了這個傳法,但是基於時間與地點的考量,當時請求傳授此法教的人們,並不是每位都能夠參加此一傳法。此外,去年,我周圍的人──主要是喇嘛、祖古、整個我的法座的僧團──堅持要我一定要傳這個法教,因此,大家也就安排了他們可以來參與的時間。

只要你接受了「大寶伏藏」所有的灌頂、口傳與教授,就會讓你在實修上獲益,至於對他人的利益,若是喇嘛或祖古,則會永遠保存在傳承當中;即便你只是個沙彌或居士,我亦祝禱高貴的心向佛法能深植於你心中,即使是增進一點點都好。

此次傳法最根本的接受者是蔣貢康楚仁波切,他是此一法教真正的保護者。因為有他的集結,所以我現在才能報答他,以此灌頂做為供養──也就是說,將這些灌頂歸於原主──我同時也獻貢我的祝福,在未來,蔣貢仁波切透過「五寶藏」必定能利益廣大的眾生。

今天,是開始,我想我應該簡短的對於「大寶伏藏」作一綜合介紹。無疑的,你們中間有許多人,已經知道「大寶伏藏」為何,但是也有些人不清楚「大寶伏藏」是什麼。若干你們有些整體的概念,會是很有助益的,你們知道、有感覺,你在此時此地所領授的法教是什麼。基於這個理由,我想作個簡短的介紹。至此,不懂藏文的人,你的理解並未落後,接下來,我也會以藏語和英語交替的講解。若我完全講藏文,再以英文重述一遍,可能會浪費許多時間。

在此開始之初,我要講許多的開場白,有些人或許好奇為什麼這個灌頂要在西曆的八月開始?因為在這個地方,八月份的天氣是很不好的──既炎熱,雨又多,濕度高,且很泥濘。若是十月天,就很舒適了。但是,如果我們能在八月、九月、十月完成此灌頂,那麼,對於要去參加噶舉冬季辯經與噶舉祈願法會的人就比較方便。噶舉冬季辯經是由尼泊爾的確吉喇嘛賁措所發啟的,而噶舉辯經法會則是多年前,始於怙主卡盧仁波切,後來,蔣貢康楚仁波切給予很大的贊助,再由波卡仁波切帶領,之後,又由喇嘛噶瑪秋札掌理各項的活動與事務,且繼續給予各項服務。直到六年前,當噶舉傳承的領袖尊聖的大寶法王烏金欽列多傑首度抵達印度,他的活動之一,即是參加噶舉祈願法會,這實在一幸運之舉,大家因此有了絕佳的機會服務法王、親近法王,且與法王一起參與這偉大的祈願法會,這機會得以持續之中。因此,若是我們的這個傳法的時程與噶舉祈願法會撞期,大家當然是想要參加祈願法會,如此,同時想要領受此灌頂與口傳的人,就不能兩者得兼,這樣的安排就會變得不完美。於是,選擇在這個時間開始,如此大家就可以同時領授灌頂、口傳,與噶舉祈願法會及辯經法會。

當然,由於濕熱的關係,會有些許的不方便。有些人或許還是會好奇,「為什麼地球上的這個廣定大司徒巴要在此刻做這件事?真是位奇怪的喇嘛!當他回西藏時,他選擇凍死人的冬季;而當他在印度給予灌頂的時候,又是在最炎熱的夏季!」但是,這也是有些目的的,當然,溼熱會帶來一些不舒適,但是,你可以將它視為是在淨化你的障礙。不要認為這只是苦難,好嗎?並非都是那麼炎熱的,有句話這麼說:「如果你見到的是蛇,那麼見到青蛙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了!」在你未見過蛇之前,青蛙或許對你而言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要是你見到蛇,你就會覺得青蛙還不算什麼糟糕。根那些真正很熱的地方比較,我不認為這裏有那麼糟。除了尊敬天氣與其他的條件,當然,籌辦者、各位,以及我本人,都有些難題。我個人,不喜歡熱天氣是最輕微的難題了,因此,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此刻,我們要視此為開發我們精神境界的一種方法,是淨化自己業障的方法。

我想分幾個步來談「大寶伏藏」,一般而言,「大寶伏藏」被認為是伏藏法的集結,但事實上,並非全是伏藏法,它也包含有三藏密續的法教,甚至有些還與苯教傳承有關。「大寶伏藏」會把這些法教搜集進來,必定有它的原因。這部集結的法教,包含有許多無與倫比的上師的教授,如果我一一列舉他們的名字,會太多,但是,我至少要告訴大家一些較著名的上師。如果你知道這部集結的寶藏,包含有他們的伏藏法,和他們所做的貢獻這本身就已經相當充分了。

「五寶藏」中有一部叫「廣教誡藏」(Gyachen Kadzo,又作「教誡藏」),是蔣貢康楚仁波切的著作的集結。「知識寶庫」(Sheja Dzo,又譯作「全知寶庫」)則是他在各知識領域方面的著作的集結,所有世俗諦的主題都包括在這裏面。「大寶伏藏」(Rinchen Terdzo)、「噶舉密咒藏」(Kagyu Ngak-dzo),與「口訣藏」(Dam-ngak Dzo,又作「心意口訣藏」)比較像是他集結而編纂的法教。

即便後三個寶藏是他毫不遺漏的集結他人的法教,例如,以我現在做為開始的這部「知識寶庫」來說,它有多個部份的法教,有超過八百個以上的灌頂,對於每一個灌頂的法本和儀軌,事實上,都有蔣貢康楚羅卓泰耶的文筆在裏面。所以,他不只是單純的搜集既存的法本,將它們編輯成冊,他還在中間做了許多工作,將遺漏的地方補上,或是增添補充資料。

當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將法本配合上儀軌時,實際上,常是由三位大師一起工作──蔣揚欽哲汪波、秋吉德千林巴,及康楚自己──在做這些工作時,他們的心是合而為一的。嚴格的說,蔣揚欽哲汪波是薩迦傳承,秋吉德千林巴是寧瑪傳承,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則屬於噶舉傳承。但是,大師們並不在乎是噶舉、寧瑪或薩迦傳承這個議題,他們關心的是三人的心意是否圓滿一致,專心一意,彼此尊重。當大家同心一意,彼此尊重,這樣的事就能夠成就;若是同心一意與彼此互敬有所缺損,壞結果就會發生。事實上,像這樣完全同心一意、互相尊敬,正是真正的具德上師與偉大心靈的徵象,而欽哲汪波、蔣貢康楚與秋吉林巴,在這個集結當中,對此作了示範。所以,「大寶伏藏」也包含有蔣揚欽哲汪波與秋吉德千林巴的著作。

接著,我想簡短的介紹蔣貢康楚羅卓泰耶的生平,如果你已經讀過他寫的詳細的自傳,則我的簡介不會超過這個範疇,不過,在此我要作個簡介。有一首詩偈,這樣向他祈禱:

噢!大日如來,你是佛法的宇宙之王。
以生命力所凝煉的大部法教──顯藏與伏藏,經續與密續──
傳承不可思議的圓滿的保存在您的「五寶藏」之中, 您將它留給了我們,願此法廣被直到時間的盡頭!

這詩偈所指示的,是蔣貢康楚仁波切在五方佛家族中為大日如來的化現。佛陀的八大弟子或八大菩薩,他是聖文殊菩薩的化現;佛陀聲聞眷屬中,則是阿難的化現;西藏大譯師之中,是貝若札那的化現。事實上,他是貢波般天祖古的化現,他轉世為蔣貢康楚。蔣貢康楚羅卓泰耶的出生地是德格的榮雅,是德格國王所管轄的範圍。

當他還很小的時候就有許多事情發生,他的父親是位個性很強的人,當時政府部門的官員叫「敦闊」,等於是二品大官,或叫「獲札」的三品官員,當德格雅榮的「獲札」,到他們那裏去,要尋找認證一位出家人時,蔣貢康楚仁波切的父親很生氣,就打了政府官員。為此,父親被關進了雅榮的看守所。當他的父親被關,他還只是個年輕男孩的時候,他就自己旅行到看守所去探望他的父親。後來,由於他過去的業力與願力,蔣貢康楚受到典獄長的照顧,長官對他特別照顧,蔣貢康楚對知識學具相當的程度。

之後,他到雪千寺,在那裏,他學習了經部、密續傳承的佛典,還有密續的口訣心要教授。由於前生特殊的氣質於內在被喚醒,他透過聞、思就能瞭解法教的涵意。有一天,雅榮的典獄長,這位寧瑪傳承的信徒,要到卡拓的白玉寺去朝聖,這大約是蔣貢康楚青少年的時期,蔣貢康楚就伴隨著這位典獄長去朝聖。當他們抵達德格大寺時,蔣貢康楚首度聽聞八邦寺法座與第九世廣定大司徒巴貝瑪寧傑汪波之名,當下,他生起一定要去八邦寺的衝動,似乎他的內心,潛藏的傾向被喚起,所以,他與典獄長分道,自己去了八邦寺。

當他首度抵達八邦寺,蔣貢康楚見到維那長老,引他去見貝瑪寧傑汪波,由此,他得到一個法名,事實上,從這一刻起,他首度被稱為「蔣貢康楚」。當他自廣定大司徒巴貝瑪寧傑汪波處,領受剃度時,蔣貢康楚得到的名字是雍殿嘉措(意譯:功德海);當他領受菩薩戒時,他的名字是羅卓泰耶。後來,當他接受密續灌頂時,他得到一個秘密的名字叫做貝瑪噶旺。他還擁有天霓永忠林巴的頭銜,這與他發掘的伏藏寶藏有關。所以,他有許多的名字與頭銜。接下來我要講關於他集結五寶藏的工作,當我在談蔣貢康楚羅卓泰耶的生平的時候,我談的是一個事實,並非因為他是我寺廟裏的一員,所以我讚賞他。在佛法傳入雪域西藏之後,曾有一段時期,佛法幾乎像是油枯燈盡一般,是他重燃了佛法的明燈。沒有人像蔣貢康楚羅卓泰耶這樣,復甦了佛法,這是我能做的歸類,但這不表示我有教派之別,我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也許你們有人會好奇為什麼蔣貢康楚要編纂這「五寶藏」呢?佛陀的法教形成了一個傳承,只是一羣人穿上藏紅色的袍子,剃去頭髮,是不夠的,那樣並不能確保佛法的興盛。商店裏有許多藏紅色的衣袍在販售,沒有頭髮可能意味天氣熱時,不怎麼會流汗。但是,如果你認為佛法的興盛,就是僧侶很多、廟很大、法本多,而且有很多新的著作,則不盡然。佛法真正興盛,是指別解脫戒能持守於外在的層次;菩薩戒的修持能保持在內在的層次;而密乘戒,覺性的掌握能維持於秘密的層次。知道我說的重點是什麼嗎?

所以,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所預見的是什麼呢?他能見到在雪域西藏所成就的八大傳承,乃至於本土的苯教傳承,都面臨著大災難。為了不讓大災難發生,他預見必須要保有灌頂、口傳與教授的傳法。那將是佛法的悲劇,如果法教已失去了傳承,或是口訣心要變得殘缺,因為已經沒有口訣傳承。悲劇會是怎麼樣呢?甭說是培養密續的修行者與菩薩了,就是連持別解脫戒的阿羅漢都要消失不見。若是連別解脫戒都喪失,那麼此人就不再能稱為是剃度的僧侶了。

由於當時的灌頂、口傳、教授傳承,可能會流失,蔣貢康楚毅然決然的接受這不可思議的挑戰。如果拿像我這樣心身有音的人作比較,那麼他所投入的自己與接受的挑戰,是我用一千年的時間都還達不到的成果。然而,蔣貢康楚基於他的業力與願力,確實圓滿了這樣的成果。若我們審視他的一生,從某個角度看,他好像一輩子都在給灌頂;從另一個角度看,他都在教授佛法;再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他在領受灌頂與口傳;還有其他的角度,則是他在集結法教。事實上,他完成了許多個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不是一個喇嘛所能完成的工作,這就是他獨特過人之處。所以,他集結了「五寶藏」。

在「五寶藏」中,「噶舉密咒藏」包含了所有噶舉派的密續傳承,著重新伏藏(sarma)的傳統。

「心要口訣藏」包括八大傳承的成就法,八大傳承指的是寧瑪(Nyingma)、噶當(Kadampa)、道果 (Lamdre)、瑪巴噶舉(Marpa Kagyu)、香巴噶舉(Shangpa Kagyu)、息解(Shije)、究竹(Jordruk),與多傑念住(Dorjei Nyendrup)傳承。此中噶當一詞,是追溯自宗喀巴時期以降的傳承,在他建立噶當傳承之後,格魯派一詞即被使用,所以,格魯與噶當兩者指的是同一個傳承。

道果是精神、心靈法教的名稱,正如「薩迦」是個地名,用以指稱具精神傳統之處,取名自薩迦在「藏」省的主要法座。

瑪巴噶舉是指馬爾巴大譯師由印度帶回西藏的殊勝法教,瑪巴噶舉之名則是指由無與倫比的達波仁波切(岡波巴大師)的學生們所演生的傳承。其下有四大(主要)傳承,基本上都是由第一世大寶法王杜松虔巴分支而成;另有八小(次要)傳承,是由帕莫竹巴的學生們所建立。噶舉的四大傳承中,岡倉噶舉以及它的許多分支,像是涅杜(Nedo)、蘇曼(Zurmang)、噶敦(Gyalton)傳承等。在這些子傳承慢慢形成分支之後,噶舉傳承最後形成有四大、八小的分支,這些全是由無與倫比的達波仁波切的學生們所流傳下來,全部集合起來稱為瑪巴噶舉。

至於香巴噶舉傳承,則是在馬爾巴的年代,有位叫做「喀竹瓊波那究」的人,他到印度去領受了尼姑瑪、蘇卡悉地,和其他大師們的法教,他所建立的傳承,就叫做香巴噶舉。有意人以為香巴噶舉是先前所說的四大八小之一,這些人可能只是由書上看到,或是學術上的知識,或是聽別人說,或是由修持法上學來的等等,他們這種想法,是欠缺歷史知識的。

息解(止息)傳承,是施身法的傳承,是由帕當巴桑傑與瑪幾拉準卓瑪等上師所傳下來的傳承。

究竹(雙運六法)傳承,又稱為「覺囊」派傳承。

多傑念住(金剛修持與成就)傳承,也叫做烏金念住傳承,因為是由大成就者烏金巴所傳下來的傳承。

「心要口訣藏」就是集結這八大傳承的成就法,此外,蔣貢康楚也納入一些西藏本土苯教傳承的法教。

若有些法教已經稀少,他也會視需要,親自行旅到該地,以獲得灌頂、口傳及教授,然後,再將它們集結保存在「心要口訣藏」當中,如同他在集結「噶舉密咒藏」時一樣的做法。他又集結了所有伏藏法於「大寶伏藏」之中。「教誡藏」則包含了蔣貢康楚自己的著作。至於,他關於整個現世法的知識範疇的著作,他將它們集結在「知識寶庫」(Sheja Kunkhyap Dzo,又譯作「全知寶庫」)。現在,當我們說現世法、現世知識的時候,我們指的不僅是拼字與文法,「全知寶庫」包含所有十大知識領域的內含,而以五大明為重點。

偶而,蔣貢康楚還會發掘出一些已經極為稀有的法教。他會旅行到偏僻的荒野,在那裏該傳承的持有者,可能是一些老人家,他們或許連閱讀都不很擅長,他會由這些人身上求得傳承。他會去尋找傳承還被保存在那裏,他並不在意是否是由偉大的喇嘛與有名的人那裏得獲法教,他也完全不看輕那些其貌不揚的傳承持有者。

蔣貢康楚所做的這些努力,普遍的利益了佛法,所以,「利美」(不分教系運動)一詞,很適合於描述他。事實上,這三位大師──蔣貢康楚羅卓泰耶、蔣揚欽哲汪波,與秋吉德千林巴──都是不分教派的偉大上師,由歷史,我們已經得到證明。給各位一個比方,假如有一個湖的湖水,水質很好,具備八功德的湖水,那麼,不論你由湖的那一面汲水來喝,或東、或西、或南、或北,這湖水都具備有八功德。同理,如果你對八大傳承的成就法具有虔信心、持守三昧耶、精進、虔敬,那麼,不論你修持的是什麼法,你都能夠獲致佛果,所以,並沒有熟優熟劣之別。基於這個瞭解,你會對它們都感到尊敬與光榮。

當今,世俗有這麼一句話:「殺此救彼。」你們不可這樣做。不論你學的是那一個傳承的教法,不管你遵循的是那一個歷史傳統,你都依所學的特別法門來修持。我們不具備如欽哲、康楚,與秋吉林巴那樣殊勝的善業與發心,因此,如果我們想要修持所有八大傳承的成就法,我們只會感到困惑,最後一事無成。此外,我們應該依照自己傳承的法教來實修,並以此為基礎,來服務佛法及利益眾生。如果你具備信心與虔敬心,知道一切法都同樣的珍貴,那麼,即使你無法修遍每一個傳承的法門,像修持自己傳承的法門那樣,這確是「利美」一詞的意義。否則,服務與榮耀自己的傳承,不管是那一個傳承,而輕視其他的法教,這是很糟糕的惡業,你事實上已經是出賣了自己的傳承,你並未真正的服務傳承!不論自己所領受的法教為何,要好好持有它們。如果你還有餘力服務其他的傳承,那麼你就去做,若是你沒有餘力,至少你要有信心,對它們都有清淨的正見。我們必須小心的確認,我們將傳承關照得很好,沒有毀壞之虞。自己的傳承沒有不和諧、不一致之處,而且沒有被毀壞的威脅。我們必須做我們該做的,譬如,若是我們要進入一個荊棘密佈的樹叢,我們就要穿戴適當的衣服,保護我們不受傷。瞭解我在說什麼嗎?我們應該與所有傳承教系和睦相處,珍惜各個法教,也尊敬每個法教。

然而,如果你不照顧自己的傳承,其他人也不會替你來照顧它。所以,「利美」一詞的意思,並不是要我們把一切攪和在一起。譬如,在這個例子裏,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是利美,是不分教派的,他的法座在八邦寺,是八邦寺的蔣貢康楚仁波切。在八大傳承的成就法當中,對他個人而言,他視噶舉傳承為最重要。當他建立他的閉關中心時,他建構了一套完整的無與倫比的香巴噶舉修持法,每一個細步,他都確認那是正確無誤的。若我們去檢視過去兩百年到三百年間所發生的事,我們將會認識到,如果沒有欽哲、康楚,與秋吉林巴──特別是如果蔣貢康楚沒有集結此「五寶藏」──那麼,我們將無處學習領受這些法教,我們根本不知道誰還擁有這些各別傳承。簡言之,我們連這些人都找不到了。

當前的人們,尤其是最近,人人都沒有時間,傳承是可能中斷的。若是傳承中斷了,那麼佛法必將式微。當我們說佛教傳承衰微時,人們認為這只是意味著不再有寺院、佛書,沒有了僧侶。但傳承衰微真正的意義,是指傳承中斷了。寺院、僧侶、佛書等等,都可能還存在──這些甚至可能變得比從前還多──但是,如果傳承斷了,佛法傳統就會衰微。若是佛法衰微是因為沒有了傳承,甚者,以販賣佛法文字求生,則較一個僕人到滿足他生理所需的地方去還要糟糕。如果一個僕人離職他就,盡己所能為得是得到溫飽,讓身體和靈魂結合在一起,這樣是可理解的,他也一定會這麼做。但是,如果一個僕人,盡其所能假佛法之名,販賣佛法,因為此時傳承已不復存在,那麼,這行為就很悲慘了。若是他從事這類事業,獲取不當利益,那麼,在他死後,他唯一的目的地就是金剛地獄,別無他處。若是有比金剛地獄還糟糕的地方,那他必然會到那個地方去!釋尊所描述的十八層地獄,金剛地獄是最壞的地方,前面所說的那種人,只會到那裏去,沒有其他地方可去。密勒日巴曾經說過,他不怕其他的東西,他最害怕的就是不當的精神財、心靈財。這種不當獲取,就如同是燒紅的鐵塊或是滾燙的溶漿。如果你要喝下它們,你必須要有一個鑚石做的胃!若是你有鑚石做的胃,那麼你可以喝下滾燙的金屬溶漿;否則,像我們這樣的血肉之胃,若喝下金屬溶漿,它立刻會穿透我們全身!這是描述金剛地獄的情況,所以,傳承是非常重要的。

在討論完上述的主題之後,接著我要講大寶伏藏有那些正法的來源。他們包括了蓮花生大師(Guru Padmakara)、無垢友(Vimalamitra)、讚譽崇高的龍樹(Nargarjuna)、常啼菩薩(Sadaprarudita)、丹巴嘉噶 (Dampa Gyagar)、敦必黑噜嘎(Dombi Heruka)、大成就者勝太子(Jetari)、尼泊爾的阿吽(Ahum),以及聖地印度許多的學者和成就的大師。

若是我們看西藏的大師,則包含大譯師貝若蒼那(Bairotsana)、巴日大譯師(Bari Lotsawa)、釀熱尼瑪歐澤(Nyang-ral Nyima Ozer)、烏金特達林巴(Orgyen Terdak Lingpa)、噶瑪林巴(Karma Lingpa)、桑傑林巴(Sangye Lingpa)、杜督林巴(Duddul Lingpa)、搽頌林巴(Tsasum Lingpa)、蔣秋林巴(Jongchub Lingpa)、昆秋林巴(Kunchong Lingpa)、惹那林巴(Ratna Lingpa)、仁金吉美林巴(Rigdzin Jigme Lingpa)、雅傑烏金林巴(Yarje Orgyen Lingpa)、簇卡直美林巴(Zurkar Drime Lingpa)、陶若傑林巴(Tau Rokje Lingpa),與其他偉大的伏藏師。

同樣的,還有法教是源自於傑尊達拉那他(Jetsun Taranatha)、敏林特千(Minling Terchen)、敏林洛千(Minling Lochen)、噶瑪洽美熱嘎阿夏(Karma Chakme Raga Asya),以及多位洽美(Chakme)接續的轉世、鞠米龐(Ju Mipam)、那日班千(Ngari Panchen)、南鵲敏珠多傑(Namcho Mingyur Dorje)、雍給敏珠多傑(Yonge Mingyur Dorje)、卡拓丹巴德謝(Katok Dampa Deshek)、卡拓日金鉤吉丹初千(Katok Rigdzin Gokyi Demtruchen)、日金塔吉桑達千(Rigdzin Tak-gi Shamtapchen)、拉尊南卡吉美(Lhatsun Namkha Jigme)、上師秋旺(Guru Chowang)、優拓雍殿宮波(Yutok Yonten Gonpo)、簇卡達偉歐澤(Zurkar Dawai Ozer)、嘉華龍千惹將(Gyalwa Longchen Rabjam)、拉熾嘉華永竹(Latri Gyalwa Yungdrung),以及一些具德的上師。尚有些法教源自策列那措讓卓(Tsele Natsok Rangdrol)、炯林帕殿嘉晨(Jongling Palden Gyaltsen)、成就者堂齡貢波(Tamdrin Gonpo)、努千桑傑耶喜(Nupchen Sangye Yeshe)、密勒謝巴多傑(Mila Shepa Dorje)、南凱寧波(Namkhai Nyingpo)、杜仲若帕札(Dudjom Rolpatsal),與好幾位噶瑪巴的轉世(例如噶瑪巴希與讓炯多傑)。相似的,有一些法教流傳下來是經由偉大的第五世達賴喇嘛昆盧汪波、成就者湯東賈波(Tangtong Gyalpo)、止貢仁千賁措(Drigung Rinchen Puntsok)、止貢秋吉札巴(Drigung Chokyi Drakpa)、夏瑪空秋邦(Shamar Konchok Bong)、以及多位其他夏瑪(Shamar)的轉世、司徒貝瑪寧傑(Situ Pema Nyinje)、以及多位司徒(Situ)其他的轉世、噶美堪布仁千達傑(Karmai Khenpo Rinchen Dargye)、貝洛策旺昆洽(Belo Tsewang Kunkhyap)、米亞札西拓佳(Mi-nyak Tashi Tobgyal)、敏珠帕鐘(Mingyur Paldron)、嘉譯師(Gya Lotsawa)、秋嘉多傑(Chogyal Dorje)、帕若瓦策令多傑(Padrowa Tsering Dorje),與其他一些無與倫比的偉大精神導師。以上這些列名僅是總名單的一部份,若是我們考量歷史上這些大師的後續轉世,則我所提的名字有些是遠的歷史,有些較為近代,因此嚴格的說,他們的接續是有些混合在一起了。但是,如果我們僅是考量他們的貢獻的標題,那麼,以上的列名,或多或少就是這樣。事實上,我是以最簡便的方式作列舉,思維所及就將其列出。還有些伏藏師,他們有許多名字都很著名。

若我們簡單的對「大寶伏藏」的內容做分類,最直接與簡便的理解,第一部份是探討傳承的歷史背景,說明這些法教的淵源為何。第二部份則討論此殊勝的法教,有如此的歷史,以列表作說明,並描述這些法教應如何修持。第三部份則是教授,是由這些傳承所導引出來的。

「大寶伏藏」所含蓋的教授,第一個主要的單元是關於「大瑜伽」(Mahayoga)與生起次第的教授。第二單元是關於「阿努瑜伽」(Anuyoga,又作「無比瑜伽」),以及對密續釋論的註解。第三個單元是「阿底瑜伽」(Atiyoga,又作「無上瑜伽」)與心要口訣教授。蔣貢康楚對在這三個大單元之下,都還有細步的章節與教授。

「大瑜伽」

在第一個主要的單元「大瑜伽」裏,又進一步分為兩個小節,密續類與法本類。先談密續類,是關於金剛薩埵的修持,以及寂靜與忿怒本尊法。第二個小節法本類,又再細分為初階的法本與進階的相關儀軌說明。

第一節談的是三根本──上師是加持之根本,選定修持的本尊是精神成就的根本,護法則是證悟事業的根本。有一整組的法本結合三根本於單一修持法當中。接著是一些特殊的法本,專注於修持加持的根本,傳承祖師的上師瑜伽;或專修精神成就的根本,所選定之本尊的修持法;以及專修傳承的護法,是證悟事業的根本。在專修上師瑜伽法的類別裏,有些法本專注在法身上師的修持,有些專注於報身上師,有些則專注於化身上師。

專修精神成就之根本的本尊法的法本,共計分為八類:(1)文殊法本,證悟身之本尊;(2)蓮花法本,證悟語之本尊;(3)三昧法本,證悟意之本尊;(4)甘露法本,證悟自性之本尊;(5)普巴金剛法本,證悟事業之本尊;(6)瑪摩波通(Mamo Botong)法本;(7)吉天秋拓(Jikten Choto)法本;(8)莫巴達釀(Mopa Drak-ngak)法本。

專修證悟事業之根本的空行與護法的法本,首先是空行類的修持,接著是護法及其眷屬類的修持,後者實際上是包含了男性傳承與女性傳承的護法。

此處,還有一個特殊的章節,包含苯教傳統的一些修持法──例如,以苯教傳承來詮釋的蓮花生大師──這些全部可以在這個章節找到。

第二節法本類的第二部份進一步談儀軌,安排分成兩個子題──普通的儀軌,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特殊活動的儀軌。第一個子題當中,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一般性的儀軌,包括灌頂的講解;以及於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時,個人應如何閉關修持;正行禪修各階段之間應如何修持;薈供輪的修持法;圓滿供養的儀軌;開光的儀軌;與火供的儀軌──是相當龐大之所有儀軌的集結。

只是要給各位一個通盤的認識,在「大寶伏藏」裏有那些大章節與子目錄,讓我簡短的介紹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部份的章節標題,他們構成為整個修持之道的根本。這些教授是:釀(Nyang)的「事業儀軌的一般形式」;「黃金權杖之心要口訣」;依據龍薩寧波 (Longsal Nyingpo)傳承教授拙火甘露修持法;依據南鵲(Namcho)傳承教授拙火甘露修持法;桑傑林巴(Sangye Lingpa)之喇嘛貢杜(Lama Gongdu)輪法本,内授生起次第與於滿次第修持的基本原則,以及如何閉關修持;出自若佩多傑(Rolpai Dorje)伏藏的馴服傲慢者金剛手修持手冊;準備法事用品與三昧耶物品的說明法本;如何準備與護法類本尊相關的「精靈石頭」及護法輪的心要口訣教授;與生起圓滿次第、灌頂、曼達壇城相關之圓滿法、供養法、完成法需備妥那些東西,有完備的說明;如何降服毀壞三昧耶之邪魔的儀軌教授,出自拉頌南卡吉美 (Lhatsun Namkha Jigme)之仁金索竹(Rigdzin Sokdrup)法門;降服毀壞三昧耶之邪魔的儀軌教授,出自若佩多傑伏藏;南鵲傳承之瑪哈巴拉(Mahabala)法;與一般積聚財富之財神本尊相關之內魔的降服法儀軌;降服邪魔儀軌,這些邪魔會製造戰爭、社會紛亂、大災難,源於寧瑪傳承事業成就法;源自洽美傳承的降服內魔法;源自若佩多傑伏藏的降服內魔法;源自仁金杜吉多傑(Rigdzin Tukkyi Dorje)傳承的降服內魔儀軌;源自惹那林巴(Ratna Lingpa)伏藏,此儀軌教授次要之風水事業法,如何準備各種預備法,及如何安置與供奉龍王瑪侯惹嘎(Mahoraga);敏林心髓(Minling Lochen)手冊,教導如何製作曼達壇城,及各注意事項;頂嚴珍寶教授之心要口訣的則要,源自桑傑林巴之喇嘛貢杜輪;「供養三根本之寶鬘」,惹那林巴伏藏之心意法本;源自南鵲傳承之三根本修持法;「證悟事業的一般格式」,出自秋吉林巴(Chokgyur Lingpa)的札頓(Zapdun)輪;三根本寂靜與忿怒造型的一般手冊;團體密集共修雙心法本之手冊;出自南鵲輪之坤杜嘉嫫(Kuntup Gyalmo)修持法;「覺性大師生命力的成就」,出自惹那林巴伏藏;召喚加持之儀軌,出自惹那林巴之「懸崖伏藏」與其他伏藏;龍欽巴 (Longchenpa)精神修持日修儀軌的詳盡手冊;每日六節之內修持法;還有其他諸法等等。若是我們詳細的看這個子章節,則有許許多多如上的修持方法;上述的條列是有關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儀軌列舉。

接下來,我們看進階法本中第二個子題特殊活動的儀軌,共有兩類──最殊勝的活動,與較普通的活動。最殊勝活動儀軌之上,看來沒有再多的法教;但就較普通的活動而言,還可以再分門別類,是各類不同的證悟活動。這些類別有護法輪、咒語集、占卜的方法、各種活動儀軌、加持聖地儀軌、促進世界和平儀軌、驅除蕭條情境儀軌、償債生涯儀軌等等──有許多這類型的法教。

如果我們一一檢視這些特殊活動的法教,首先是有關保護的方法,這個類別就有下列十種不同的儀軌:去除疾病與魔障的一般保護法;免於受四大元素傷害的保護法;保護我們國家與地區的方法;免於冰雹之害;免於冰霜之害;免於傳染病之害;免於毒物之害;免於敵人、強盜、小偷之害;透過真實語的有效禁令而得到保護;以及透過真實與傳遞的文字訊息而得到保護。

若對於各項活動做另一種分類,以息法而言,有許多平息法儀軌可以去除一般的障礙;治癒疾病;確保世界和平;淨化一個人的染污及及淨化惡行造成的影響等等。就增法的事業而言,有增長壽命、聰慧、美德、收成的儀軌;鞏固家族香火的延續;確保教法興盛等等。在懷法事業中,「大寶伏藏」著墨不多。在誅法事業儀軌裏,包含有直接介入的方法,有一般性與特殊性兩種。在一般性的方法裏,又有四種儀軌──保護法、避凶法、殺法等等。

總結來說,有運用四大元素的儀軌。運用地大元素的保護儀軌,是以它來壓抑負面的力量。還有運用水大、火大、風大等元素的儀軌,成為四大類的保護類儀軌。

第一個主要的大類,到此告個段落。

「阿努瑜伽」

第二個主要的大類是「阿努瑜伽」,有對於密續的解釋與論註,但沒有作廣泛的發揮,只是收錄了一些法門。

「阿底瑜伽」

第三個主要的大類是「阿底瑜伽」及心要口訣的教授(即「大圓滿法」),有三大類──心的外類、高階生靈的內類,與直接教授的密類。如果我們更深入的去分析這些外、內、密類,就有三類「阿底瑜伽」心髓(音譯:寧聽)法門的心要口訣教授傳法,這三類法門分別是由無垢友、蓮花生大師,及貝若蒼那(Bairotsana)所傳。

也有些法教是融合這三位大師的法教於一個法教之中,並視此合一的法教為心要口訣。這些融於一的法教有:「氣帝教法」(Chiti),是將這些殊勝的教授整體呈現;以及「仰帝法教」(Yangti),所呈現的是較秘密、較特殊的口授傳承。

正如這些集結的正面結果,亦有心要口傳是結合上述三瑜伽的教法。這也是我說明「阿底瑜伽」的結論,它包含了心、高階心靈、直接教授的外、內、密三類。

現在,我要談「大圓滿,阿底瑜伽的心要口訣」,你們可能會認為這類法教與儀軌只屬於大圓滿(卓千)所獨有,但事實不然。這個部份有許多法教,在一開始是同時源自於大手印傳承與大圓滿傳承。而且,有許多法教是融合大手印與大圓滿而來。所有這些教法,都是大圓滿,阿底瑜伽的心要口訣的一部份。

所以,以上的分類──大瑜伽與生起次第;阿努瑜伽與密續的詮釋;以及阿底瑜伽與心要口訣教授──就像是「大寶伏藏」的基本目錄,裏面所有的法教都納入與整理。此外,還有三章補述,名為嗡、阿、吽。「大寶伏藏」包括三十卷由藏文「尬」到「阿」的編號,及另三十卷由藏文由「客以」到「易」的編號,在加上嗡、阿、吽編號的三卷,總計是六十三卷。還有些零星的補篇,到此,我已經對整個「大寶伏藏」的集結,做了簡要的介紹。

接下來我要給予「大寶伏藏」的灌頂,口傳的部份則由詠給明珠多傑仁波切來傳予大家。若我們思及傳承,這些授予的灌頂,它們的根本源頭,全都是佛陀。進一步說,它們有些是源自經部傳統,若我們檢視經部法教,它們是由像無垢友大師與讚譽崇高的龍樹這樣偉大的上師們傳遞下來的。至於伏藏的教法,則是由蓮花生大師與偉大的伏藏師們傳遞下來。他們有些同時擁有直接的近傳承與遠傳承,這些教法都有廣泛的討論。

就我自己來說,真實的金剛總持是「大寶法王讓炯日佩多傑」佛,他無比慈悲的傳授予我大手印的心要口訣,就像一個瓶子注滿另外一個瓶子一般。單就「大寶伏藏」灌頂法門而言,我得自於榮耀神聖的上師第一世怙主卡盧仁波切噶瑪讓炯昆恰。我的口傳是得自於榮耀的上師怙主桑傑年巴仁波切噶瑪帕殿讓炯聽列昆恰天巴嘉晨帕藏波。桑傑年巴仁波切本人的傳承,則是得自於頂果欽哲仁波切。而怙主卡盧仁波切的「大寶伏藏」灌頂傳承,則是由噶謝康楚欽哲歐澤處領受。所以,這個傳承是直接帶有加持,不曾因任何三昧耶違犯或中斷障而衰損。

當你們領受這些灌頂和口傳的時候,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持守你的三昧耶。你或許會問:「該怎麼做才能持守我的三昧耶?」你應該尊敬三根本──上師、本尊、護法,以持守你的三昧耶。要如何尊敬上師以持守你的三昧耶?上師如何而能成為你的上師?並不因為說:「我將要給一個大灌頂,你必須要接受這個灌頂,你不接受不行。」而使某人成為你的上師。沒有人會這樣說:「我將報答你,所以你要由我這裏接受這個灌頂,成為我的學生。」而是,當你請求某人傳法給你,如此他們才成為你的上師。由於你自他們那裏領受了佛法,所以,某人成為你的上師,這位上師必然有佛法可以傳授給你。我從怙主卡盧仁波切那裏,接受這些灌頂,由怙主桑傑年巴仁波切處,接受口傳。在第一世怙主卡盧仁波切、第十世怙主桑傑年巴仁波切與我自己之間,沒有一絲三昧耶戒的違犯,也可以說是蛋殼沒有絲毫的劣痕。因為他們的心與我的心是合一的、是相同的,不曾有任何機會,我們的三昧耶有違背或損傷。在這個基礎上,一旦我將此法傳給你,你就成為我的學生。

持守上師三昧耶,這三昧耶就是領受佛法──灌頂、口傳、教授。持守所修本尊之三昧耶的意思是,你應該要修持該本尊的禪修法與持誦其咒語。持守護法三昧耶,是指你應做食子供養,以命令護法持續他的事業。這三種三昧耶──上師、本尊、護法──的持守,是為了要讓你達成圓滿證悟的佛果。你依靠上師、本尊與護法,僅僅是因為你專注於達到究竟圓滿的佛果,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世俗之考量。你們大家,都要把這一點,清楚的記在心中。請你們以完全清淨的方式來修持佛法,不要將佛法與世俗混雜在一起。瞭解我所說的重點嗎?

此處我坐的是一個大木箱,是諾布林卡機構的雕刻工匠所做,你們則坐在地上,我將法傳予你們。坐在大木箱上的是上師,他要傳授佛法;你們坐在地上,為的是要領受佛法。你們坐著朝上方看,為的是佛法,不是朝下看。基於此,我們成為老師與學生,這就是上師與弟子間三昧耶建立的機緣。若是我對我的上師沒有三昧耶,就別想灌頂這件事了──我可以唸灌頂的法本,但對於你們大家是一點幫助都沒有。但是由於我具有三昧耶,我感到很有信心,覺得這個加持將可以傳給各位。你們每個人到這裏來見我,也因為你們也有這樣的信任。否則,如此花時間辛苦的往返,就不具任何意義了。當你有這樣的信任,你就會領受到所給予的灌頂。

以「大寶伏藏」的集結為例,它包括有八百多個灌頂。若你必須每天都修每一位本尊,你是不可能達成的,除非你能化現分身!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所以你不可能持誦所有的修持法。但是你可以每天唸誦「覺性大師之薈供」,並持誦一位本尊的法本,不論你自己選定的本尊是那一位,所有的都包括在那裏面了。我們應該每天都要修護法,不要錯過。不論你是轉世祖古,或是出家眾的一員,或是居士男、居士女,所有的佛法修行者,都應該要修這個法。瞭解我說的要點嗎?

此刻,不要就想著要做密集修行,或是什麼法都想修。那樣,你只會修一天、兩天,或一、兩個月,你不太可能這樣持續下去。要先想清楚!每天唸像「覺性大師之薈供」這樣的法本,是不會失敗中斷的。以此作為你的基礎,你可以逐步增加,但不宜退減。你可能今天修三個小時,但是三個月後,你一天只修一個半小時;兩年之後,或許每天只修五分鐘;三年之後,也許你每天只是呆坐在那裏,想睡覺的直到九、十點。這種做法是行不通的。即使你不能比這基本的承諾,修得更多,至少,你不致於令它衰損。人們表現得由一開始就像三級跳一般,並不能取信於我──這是我的本性。如果你只是如常般的開始,你就有可能漸漸的增長。正如這句話「你總會有時間說出你尚未說的話,做你還沒做的事。」所說,一旦你決定要做某事,你就應該好好的做下去。若開始做某事,卻不見其成果,那麼不如不要開始。如果你沒有信心,看到做某事的結果,那麼最好在一開始,就不要去做,就隨它去吧。講了這麼多,你在修行之初,就要將心放鬆,然後持續好好的修持,如此你就不會違犯三根本的三昧耶戒。

你們彼此都已經是金剛師兄弟,都已經進入相同的壇城,你們或許想知道怎麼樣持守金剛師兄弟的三昧耶?除了彼此尊敬之外,並沒有其他特別的三昧耶。若是你對尊敬三根本的三昧耶已經毀滅,那麼你就沒有什麼可守的了,至此,也就沒有任何三昧耶可守了。讓我為各位舉個例子,若是某人已經死亡,而你仍以他還活著的方式對待他,但他散發出的氣味,確會一天比一天糟。如此下去,若是時間夠長,或許會有個風險,這具屍體復活成僵屍!人一但死亡,我們就必須做一些處理,他們的屍體必須被火化或埋葬,只讓他躺在那裏是沒有用的。同樣的,一旦你違背了尊敬三根本的三昧耶,你就不再是金剛弟子,所以,最聰明的方法,就是好好的修行,以確保不讓這樣的衰損發生。

除此之外,如果你是持有尊敬三根本的三眛耶的行者,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對於你的金剛師兄弟,你也要守三昧耶。就以欽哲、蔣貢、秋吉林巴三位大師為例,他們的心意成就都已臻圓滿,而他們彼此間是如此的互相尊敬。你們每個人都應該效法他們,這樣做,就可以避免違背尊敬三根本的三昧耶。你們每個人都是其他人的金剛師兄弟,所以不要心胸狹小──「她比我好,他比我差,我們最偉大,我是最好的,我倆是最好的。」等等。事實上,你們每個人都是其他人的金剛師兄弟,你們彼此也應該這樣互相對待,不過,如果你視原本就不是你的金剛師兄弟的人,不是金剛師兄弟,就不是破三昧耶,也沒有衰損。那是可以的。瞭解我所說的重點嗎?我們可能在某人面前,裝作很喜歡他,但我們心理卻不喜歡他。這裏,我說的很坦白,譬如,如果你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對某人微笑,但是當你躺在床上的時候,你或許是皺著眉頭的。我們每個人,即使是喇嘛,即使是祖古,如果我們不重視佛陀的法教,反而視他人對我有利的意見感到重視;或是把傳承與三昧耶看得比較不重要──如果我們是這樣的話,那麼佛陀法教住世的時間就會減短。雖然,佛陀法教原本會延續五千年的,那就可能持續不超過兩千年,乃至於六百年、五百年。

假設某人幫忙我,替我做了一些事,我就覺得有壓力、義務,要對待他們優於其他人。這就像是,雖然我一開始的時候是純金,但是,我開始加入一公克的鉛,然後,我再加入另外一公克的鉛,一百年之後,一百公克的黃金,就混入了一千公克的鉛,那麼,純金已經不存在了,存在嗎?整體來說,當今,我們真的需要合作與和諧,但是在我們心底深處,我們必須想清楚,這樣做是為了什麼、不這樣做又是不為了什麼。

或許,我很喜愛大的功德,我是在一羣好喇嘛、好人的包圍下長大的,他們都是真正的利他。他們的本性耐心廣大,就像是大河的流水一般;他們的利他之心,純淨的猶如自雪山流下來的冰河一般;他們的信心與對三昧耶的持守,穩定的有如最雄偉的大山。是這些人幫助我長大的,或許,因為這個緣故,這些人到今天看待我,都贊同我的行事作風。我個人則認為我的心應該更堅強的依我的方式去做,而不是像一個容易受影響的人,我會持續做一個心意堅定的人。若思及誰是我的上師,他就是噶瑪巴讓炯日佩多傑佛。整整九年的時間,我和他相處在一起,受他證悟的身、語、意的影響。我們之間沒有任何三昧耶的衰損,基於這個理由,在大寶法王所有的學生當中,他選擇將最後的遺囑留給我,非常私密的。我對這樣的選擇,感到非常的幸運,但我一點都不認為我有什麼特別,或認為自己比別人都好。相對的,我想他之所以信任的將它交付給我,是因為我心意堅定、固執。

在困難的時期,當佛法將要中斷,當五毒煩惱增長時──如果這事情是如此的重要,就必須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中,也要去完成它,這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卻是很具有挑戰性的事。假設有一家人,蓋了一棟很漂亮的房子,所有的鄰居,都會開始產生嫉妒心,如果你仔細分析,這家人蓋的房子之中有什麼?是他們可以享用它。但是嫉妒的鄰居,雖然他們連一個掛在脖子上的裝飾瑪瑙都沒有,也想盡辦法賣掉一切來蓋一間更好的房子。雖然他們只是想要蓋這樣的一間房子,何嘗是件容易的事呢?

我曾接受過這個傳承,是由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所傳下來的,無間斷的傳成法到現在都一直存在著,我是得自怙主卡盧仁波切與桑傑年巴仁波切。我持有這個傳承法教,現在,我將它們傳予各位。

近日到現在,所有的喇嘛都為此傳法努力的工作。因此之故,在這末法時期,我們為了法教,必須做些努力,有時候,個人或許會覺得很氣餒,為佛法所做的努力得不到效果,或是想幫忙卻幫不上忙。我們不要太在意這些情緒,想想密勒日巴所經歷的種種,他的身體變成什麼顏色?當獵人見到他的時候,他們不確定見到的是人還是鬼?他們想他大概是鬼,所以準備要逃跑。當他們知道他是一個人的時候,他們對他生起了信心,想想密勒日巴根其他人比起來是多大的不同啊!再看看第一世大寶法王杜松虔巴是怎麼樣的一個人,除了一件舊羊皮之外,他沒有其他任何東西可穿,但在最後,他倚靠他的上師,擔負起最具挑戰的修行,而成就了精神的證悟。當今,大寶法王第十七世的轉世,雖然僅僅才二十一歲,但他是第一世大寶法王杜松虔巴歷代轉世最新近的一位,他以他的偉大示現、個人功德、力量與影響、學識、動機發心等等,照耀我們。你或許會問:「這個世界,怎麼有可能有這樣的一個人來到我們之中呢?」這是由於過去證悟身、口、意的上師們的影響,他們不斷的降生,來延續法脈。

若我們看更近代的例子,在我們的世代,外表上,怙主卡盧仁波切並沒有崇高的地位,但他投入修持佛法,對他的根本上師有信心,對於佛法與眾生有利他的發心,對於學生與追隨者則有廣大的悲心,這是為什麼卡盧仁波切會成為世界級的喇嘛。若是你服務佛法,如果你的發心是真正的利他,那麼,即使你想:「我自己不需要任何東西」,但任何事情都會轉成好的結果。

當今,在這個末法時期,每個人都是左手拿著一條繩子,右手拿著一個鎚子,我不是在作文章,而是你會看到他們這麼做。每個人可以說都帶著它們,做什麼用呢?當某人比他們進步的時候,他們就投擲繩索,纏住他的腳,把他拉下來;當他們遇到比自己差,想要力爭上游的人的時候,就覺得他是自己的敵人,於是把他槌下去。若你想知道遇到這種狀況的時候應該怎麼辦,事實上我們沒什麼可做。在佛陀的年代,他的堂兄提提婆達多非常嫉妒佛陀,他非常努力想要變成和佛陀一樣。例如,因為佛陀天生的在手掌心與腳掌心有法輪,提婆達多就用熱鐵在自己的手心與腳心烙上相同的圖案。但是不論他怎麼做,他都不可能等於佛陀。你必須是依靠自己的修行達到證悟,你不可能是因錯誤的呈現自己而成為佛陀。最後,大地在菩提達多之前裂開,他掉入地下的火坑當中。在那一刻,他應該是要哭叫的,然而由他的口唇他發出話語:「喬達摩,我著火了!我燒起來了!」這最後一刻的行為,無疑的會使他得到一些利益。

「受加持者」的父親,淨飯王,對於他的兒子釋迦牟尼佛有一點點失望,因為他沒有依照父親的意思繼承王位。在《父子復合經》裏,描述是依非常殊勝的方式,國王對佛陀生起了信心。阿羅漢烏陀夷(Udayin)飛到空中,要去見佛陀的父親淨飯王,國王問大臣:「他是誰?」大臣回答:「這是喬達摩的一位學生。」國王心想:「如果他的學生都有這等功力,那麼喬達摩會是如何呢?」他的心意已經開始轉變,他供養了烏陀夷,並向他求教,如此種下國王見佛陀的因。國王大張其鼓隊伍龐大的出發,騎著大象、伴著軍隊,有許多大臣與部屬追隨。當他們抵達佛陀所在之處,他們見到所有的樹、所有的花,都是由珍寶所組成,他感覺佛陀坐在它下面的那棵樹,比他的整個皇宮都還要漂亮。他的驕傲瓦解了,他上前去見佛陀。他見到佛陀在一座宮殿裏,像廣大虛空一般的龐大,所包含的許多宇宙,就像恆河的沙粒一樣。每個方位他都見到獲得甚深了悟的菩薩,坐在蓮花之上。因為國王仍是凡夫,他見不到來自其他宇宙的高階證悟菩薩,他只見到蓮花座上有光球在那裏。佛陀坐在整個宮殿的中央,天神的統治者、梵天、因扎國王(Indra)等等。當國王見到佛陀時,他完全說不出話來,他心想:「我的兒子喬達摩已經變得比梵天、因扎王和天神統治者還偉大!」他忘掉一切,身為統治者國王,因治理這麼一個小國,所生的困難與擔憂,他感受到如此明確的喜悅。

你們服務佛法、利益眾生,如果你是出自利他之心,不顧任何私人欲望,如此所散發出的光芒,會吸引你周遭的人讚美你。他們全都會自動的對你有信心,你完全不必用什麼特殊的方法。就像是佛陀的父親,淨飯王,覺得他的心受到了指引,你將會有能力引領所有的眾生。知道我在說什麼嗎?已剃度的你們,不要認為自己只是普通的和尚,在內心,人人都具有佛性。就是「受加持者」自己都這麼說:

當我曾經是為乞丐時,
我供養了一碗稀粥,
獻給大釋迦牟尼佛(Mahashakyamuni);
就在那一刻,我首度升起獲致殊勝證悟之心。

依據他自己所說,佛陀剛開始的時候,是一個乞丐,他除了一碗食物之外什麼都沒有。他遇見大釋迦牟尼佛正在乞食,他對大釋迦牟尼佛生起了信心,於是他將自己的食物供養大釋迦牟尼佛,並發願要獲致殊勝的證悟,心想:「願我也能成為和你一樣!」之後,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刧,他證悟圓滿佛果。所以,你們任何一為僧眾,都不能著麼想:「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僧人,我連開始服務佛法的能力都沒有。」即便你「只是位和尚」,如果你已經在實修佛法,你保證能夠成為像無與輪比的岡波巴大師(Dakpo Lhaje, Gampopa)一樣。若是只有驕傲和嫉妒,那麼,不論你怎麼費力都不會有結果的,那種行為一點意義都沒有。精神上的修持就是這樣,如果你的修行純淨,你的進步是必然的。我所說的能瞭解嗎?

有許多的大師,像是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卡盧仁波切,以及其他還活著的大師們,像是恰札桑傑多傑 (Chatral Sangye Dorje),這些大師們都曾經保存佛法,而且將繼續保存佛陀的法教。這是我的祈願,我祈願你們都成為和他們一樣,所以,請你們每一個人,都把它放在心上。

如此話所說,「如果教學總是沒有結論,表示這個老師已經完全失了方向了。」而且,如果講得太長,看不到結尾在那裏,最後就會喃喃而終。所以,我們就此結束,先休息一下,回來後,是金剛薩埵的灌頂和口傳。

所以,請各位喚醒你的菩提心,發起你的願心,讓我們一起將大家聚於此處的功德做迴向。

TOP
    PALPUNG SHERABLING MONASTIC SEAT 印度八蚌智慧林
版權所有,使用網站圖文請註明來源 http://www.palpung.org
    


No Response to "[藏傳]2006年大寶伏藏灌頂首日廣定大司徒巴之開示"

張貼留言